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

老人 0 81

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第1张

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
导读:1、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的吉凶指数 一鼓作气,勇猛奋斗,运势浩盛,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功名成就,若原命喜火之人,妙能以此之名更加两倍以上之辉煌成就,然若凶数则欠人助,以自力奋斗,也易

1、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的吉凶指数

一鼓作气,勇猛奋斗,运势浩盛,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功名成就,若原命喜火之人,妙能以此之名更加两倍以上之辉煌成就,然若凶数则欠人助,以自力奋斗,也易招孤苦失意,令人可惜。大吉昌

吉凶指数:89(仅供参考)

2、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的宜忌

「宜」宜追悔,宜赖床,宜吃醋。

「忌」忌赠送礼物,忌晨练,忌对酒当歌。

3、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的预兆

梦见自己去世,意味着不必再为生活烦恼,你的身体很健康,会长命百岁。

做生意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代表不稳定,常常转变,慎防官司。

怀孕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预示生女,要节制。

本命年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意味着最好退守为要,不可有创业投资之意念。

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 ,这两天你可能会有落单或被孤立的感觉,大家都已经安排别的行程了。这两天不适合和朋友们往外跑,把心思放在帮母亲过好一年一度难得的节日,那就是最值得了。你会发现藉此机会真的让全家和乐融融,母亲的笑容正体现了你的孝心。

恋爱中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说明虽有小人从中破坏,误会澄清即可。

上学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意味着不能如愿进入理想学校。有信心则重来。

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按周易五行分析,财位在 正东方向 ,桃花位在 西北方向 ,幸运数字是 7 ,吉祥色彩是 橙色 ,开运食物是 西瓜

梦见死去的爷爷蒸豆包 ,这两天有些想法灵感,趁着感觉正好的时机,不妨赶紧快点记录下来,或跟同事朋友们讨论讨论,好点子是不等人的。若有些还没处理好的旧帐,没完结的计划,要赶紧加快速度去进行,主动一点处理可减少他人的叮咛叨念。

梦见已故姥姥想吃豆包 ,保持身上的小东西能够以乾乾净境的姿态呈现就是这两天幸运的小重点喔。像是身上的眼镜、装饰品、手表等,如果脏兮兮的运气也会跟著被玷污了。能够擦拭得发出亮光来更好。但是这两天再与合作夥伴或同组人员相处时或许需要多点耐心,对方的心意飘忽不定、忽东忽西的,有点被耍的感觉。独家声明∶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严禁转载。

做生意的人梦见已故姥姥想吃豆包,代表有财利,得禄。

梦见蒸豆包没蒸熟,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红色 ,财位在 正西方向 ,桃花位在 西南方向 ,幸运数字是 0 ,开运食物是

梦见红豆,红豆代表爱情,表示你渴望爱情的来临。

做生意的人梦见蒸豆包,代表起伏不定、宜守。秋占有利。

梦见姥姥姥爷去世 ,心情变得很紧张,想待在家里好好休息。变得只想待在家里,不想再理会一些无聊或一成不变的邀约!收到薪资或是定存利息,纾解经济困境!无心工作/学业,多做多错,老是被身边的人、上司/老师挑毛病,让自己心里很不爽!

做生意的人梦见姥姥姥爷去世,代表有信心可得财、注意火灾。

本命年的人梦见去世姥姥姥爷,意味着不可合伙生意,防朋友背信,不可连带保证,损财。

梦见姥姥姥爷去世,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 白色 ,财位在 东南方向 ,桃花位在 正东方向 ,幸运数字是 1 ,开运食物是 苦瓜

梦见母亲蒸豆包 ,感受性强烈的这两天,对令你感到气氛愉快的事情、美的事物特别有缘分呢。整理干净整齐的书桌、办公桌更有助你激发创意。而灵感也源源不绝,新点子与创意这两天让你兴致勃勃。当然也适合实行新的计划啰。还有,外出适合亮丽色调的装扮,是你这两天幸运的小秘诀喔呢。

梦见蒸红豆包,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 9 ,桃花位在 正东方向 ,财位在 东南方向 ,吉祥色彩是 白色 ,开运食物是 荞麦

1白色的皮的是用糯米粉+大米粉混合的。

2和面时用温水,这样发酵快。

3要发酵,但小时候家里做,是把面和好后,直接放炕上,两天左右,有点儿酸味后,就包了,为了试验面发没发好,会烙几个粘糕,试吃下。

特别说明,小时候家里蒸黄米面的,用冷水和面,面和的很干,基本成团就行,手一碰,能散开的那种,但发酵后,面就很软,不那么干了,就直接包了。

1、梦见蒸红豆包的预兆

唯独若有连珠局者,论为大吉,原命喜水尤佳。有一时之大势力,大发展而得名取利,但若品行不端,行为不修,胜与败均极端而短暂终于变成荒亡流散,如泡_梦幻而结果是悲运灭亡又孤独伶仃人生。中吉

吉凶指数:79(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蒸红豆包的宜忌

「宜」宜装病,宜听相声,宜猜疑。

「忌」忌收心,忌扶老奶奶过马路,忌唱歌。

3、梦见蒸红豆包是什么意思

梦见红杞蒸鸡,随着岁月的逝去,仍保持少年心态的常春藤心理,让你今天难以抵挡偶像化的东西。相濡以漠的爱情,坚贞守候的痴心,都会给你带来心的震动!尽管不为自己所拥有,但幸福美好的感觉,仍因此而生。你座人就这样在今天完成自我慰藉的过程!

怀孕的人梦见姥姥去世被蒸成豆包,预示生女,要节制。

本命年的人梦见死去的爷爷蒸豆包,意味着身体我保养,注意营养,有财利。

出行的人梦见吃豆包买豆包,建议照原计划进行平安顺利。

出行的人梦见豆包没有,建议少外出为妙,改变外出日期。

做生意的人梦见蒸豆包,代表起伏不定、宜守。秋占有利。

怀孕的人梦见煎豆包吃豆包,生男,四月占生女,慎防动胎气。

梦见蒸红豆包,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9,桃花位在正东方向,财位在东南方向,吉祥色彩是白色,开运食物是荞麦

梦见豆包,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白色,财位在东南方向,桃花位在正东方向,幸运数字是5,开运食物是柿子

梦见蒸豆包,今天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身体已经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了,你的精神却仍然不愿意停下来了呢。

做生意的人梦见给我豆包,代表可得财利,少变动为妙。水产、饮料、贸易有利。

恋爱中的人梦见蒸豆包,说明互相了解,即可成婚。

本命年的人梦见红杞蒸鸡,中庸行事得财利,房地产有赚钱。

本命年的人梦见妈妈蒸豆包,意味着口舌是非,慎防被牵连、陷害,官司之灾。

上学的人梦见母亲蒸豆包,意味着再努力可望录取。要专心,少往外跑。

怀孕的人梦见蒸豆包没蒸熟,预示生男,春占生女,有孕前三个月多小心。

梦见死去的爷爷蒸豆包,这两天有些想法灵感,趁着感觉正好的时机,不妨赶紧快点记录下来,或跟同事朋友们讨论讨论,好点子是不等人的。若有些还没处理好的旧帐,没完结的计划,要赶紧加快速度去进行,主动一点处理可减少他人的叮咛叨念。

恋爱中的人梦见母亲蒸豆包,说明无法和气沟通感情,婚姻免谈。

怀孕的人梦见母亲蒸豆包,预示生女,冬占生男,慎防流产,忌动土。

恋爱中的人梦见蒸豆包没蒸熟,说明同心相应,婚姻可成。

年的脚步已匆匆临近,越来越浓的年味在催促着煮妇们该做些什么了。

在微信里看到东北人都在蒸粘豆包,那就做粘豆包好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东北人,根本没见过粘豆包,更别说自己做了(假的东北人)。

废话少说。说做就做,红小豆,自家有;糯米粉,买它十几斤。

红小豆头天晚上洗净泡一宿,早起上锅蒸,顺便蒸几个紫薯再捎带半拉南瓜。

糯米粉分三等份,在三个盆里和成了三种颜色:白色、紫色还有**。

想象中的粘豆包,一直以为做起来不知会有多么的麻烦。

原来竟是非常的简单。说它简单,实在是因为做粘豆包的过程并没有“技术含量”。

所谓的技术含量,一是不需要发面,再是不需要任何添加剂。

唯一要求,就是一定要把糯米面和成干硬的面团(太干包不成个也不行,包的时候看面太干可以给面里重新带点水),如果面和的不够干,那么蒸出来的粘豆包它是趴着的,因为糯米面和软了再蒸熟,它哪有“筋骨”再站起来呀!

红豆蒸熟后加糖晾凉。糯米面和好,大约等待十个小时左右,就开始动手包粘豆包了。

不需用面板,只要两个盖帘,一把汤匙。

拿汤匙在面盆里舀起相同大小的面剂子,放在手掌心团好,再捏出碗儿状,放好豆沙,再用虎口收拢,只到收口严实了,整个豆包都裹的实成了,就算大功告成。

做好的粘豆包放在盖帘上摆好。经过实践得知,和好的糯米面除了粘手,别的不粘。所以做粘豆包是不需用面扑的,而粘豆包放盖帘上也不粘的。

虽然没有技术含量,可终归是个功夫活,包了半个多小时,总算包够一锅了。

蒸帘上摆好老早就泡好洗净的柞树叶(代替屉布),豆包间距一厘米摆放停当(也可以多一点点咯)。

大火蒸二十分钟,出锅,捡豆包~

我捡……我捡……

可我怎么都揭不下来!〔呆〕

这粘豆包的粘度,夸张点说,堪比502胶水了。〔捂脸〕

看来是把大话放早了,先前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路凯歌,没想到却在这块儿折戟了。

这会儿眼瞅着熟透的粘豆包粘在柞树叶上没辙了。

倘使一味强取,只能使粘豆包破碎。

急中生智,把蒸帘送到外面冷却,没想到,冷冻后的粘豆包很容易便从柞树叶上剥离开来!

熟能生巧,有了头一锅的经验,后面两锅就揭的很容易了。

其实蒸这么多粘豆包,自己家根本吃不完的。做之前早有打算,多做一些,自己家只留四分之一,其余全部分给亲戚和要好的邻居尝个新鲜。

在我们辽南并没有蒸粘豆包的习俗,人们不会做且又都不想尝试,都嫌太麻烦。

如此一来,粘豆包好像只存在于比我们更北方的北方。而它在我们这儿只能是传说中的稀罕物…

事实证明,只要肯动手,麻烦不是问题。

乐于分享是父母传承给我们的家风。写这篇文之前,粘豆包已经分送到家。

收到粘豆包的亲戚邻居们无不欢喜,而我也因此有一点点儿抑制不住的~为那点成就感而沾沾自喜!〔偷笑〕

还有件事,就在最后一锅豆包出锅时,西院邻居大嫂子来打听粘豆包的做法,说是他家刚买了糯米粉,也要蒸粘豆包(哈哈,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机智〕),详细告知后,另拿的粘豆包给她一家人品尝。

                    ————END————

没有好。《粘豆包》是张金华执导的爱情家庭乡村励志剧,李菁菁、秦卫东等主演。讲述的是东北农村妇女白莲带着瘫痪的前夫嫁给同村村民老憨的故事。该剧于2014年4月6日在辽宁卫视播出。杜玲和秋林正式结婚,全村人都兴高采烈,婚礼非常热闹,可杜强却吐血晕倒,众人将他送往医院,发现杜强得了重病,回天乏术。白莲和全家人都非常痛苦,杜强临终前表示自己不放心的除了白莲母子,还有欠乡亲们的债务,老憨告诉杜强放心,自己一定会帮助他还完债务,照顾好白莲母子。杜强去世,老憨和白莲更加卖力的工作,争取尽快还钱,经过他们的努力,他们终于攒够了还债的钱,二人拿着账本,一个一个的给乡亲们还钱。锣鼓喧天中,老憨告诉杜强的英灵,债已经还完了,让他安心的走。白莲痛哭流涕。在欢庆的气氛中,他们迈向崭新而又幸福的明天。

在佛教里有三种

1提刀

2举刀

3立刀(由周仓拿的)

财神爷关公

其实就一种,提刀(刀朝下)的

也有供举刀(朝上)的,那不是财神

是关帝像的一种1, 财神爷是什么人呢

"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

2, 怎么样供奉财神?

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化子穷得无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侧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3,要注意些什么?

a,文财神面向自己屋内,而武财神应面向屋外或者面向大门。

b,神佛的座向:神佛应向大门:大家请看庙宇道观。在心理上阻止妖邪入屋!

c,不向厕所、不向房门、不向饭桌

d,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e,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

f,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4,新年有什么讲究么?

a,抢路头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正月初五日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b,喝路头酒

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喝路头酒,往往喝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c,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所谓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一下象征性的车船(结柳作车,缚

草为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弃之通衢(既扔到大路上),以送穷。财神爷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爷像,希冀财神爷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爷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其中除夕之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迎财神爷。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爷。“财神爷”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爷像,此财神爷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词语。“送财神爷”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爷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爷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爷”,这是为了讨个“财神爷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爷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爷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爷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爷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爷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爷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

除了迎财神爷之外,祭祀财神爷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节,举国各地均祭祀财神爷,祭祀方法各异。北方地区春节时,家家请回财神爷,供奉财神爷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焚财神爷像。祭祀时边行礼边诵祝词:“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富百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清代俗曲则云:“新正初二,大祭财神爷,点上香烛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响惊天地。”祭祀场面非常隆重。南方敬祭财神爷供品内容特别讲究,供品共分三桌:第一桌为果品,有广橘,示生意广阔;第二桌为糕点,多用年糕,意为年年高,糕上插有冬青枝,意为松柏常青;第三桌为正席,有猪头,全鸡,全鸭,全鱼等等,有招财进宝、鱼跃的吉意。祭祀时,主人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人人满怀发财的希望,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在全国各地,都有祭祀财神爷的踪迹,财神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见。

财神爷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爷,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爷”赵公明,“文财神爷”比干、范蠡,“武财神爷”关羽,“偏财神爷”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爷”刘海蟾。这些财神爷,又可分为文财神爷和武财神爷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爷,则是“正财神爷”赵公明。

一、 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财神爷,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降瘟剪疟,保命解灾。故人称“元帅之功莫大焉”。反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

民间奉其为财神爷。旧时年画中,赵公明的形象多为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武财神爷。

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干宝《搜神记》中,赵公明为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时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黄五色袍,各手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文帝问太史居仁:“他们是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五鬼,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瘟疫。此乃天地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于是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

赵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鬼之一变成了八部鬼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亿万数,周行于人间。刘元达领鬼兵施杂病,张伯元领鬼行瘟疫,赵公明领鬼施人间以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民性命,枉夭无数。

直到《封神演义》问世,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鬼气和瘟气。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鬼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民间所供财神爷赵公明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附之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更加强了财源茂盛的效果。

二、 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

旧时财神爷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人家各有所司。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爷,尚武的人家敬祀武财神爷,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发。除了武财神爷赵公明外,还有文财神爷比干。民间年画中,比干的神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登元宝。文财神爷的打扮与天官相似,二者的区别就是:天官神志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爷比干的神像面目严肃,脸庞清烁。

据历史记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失政。据<<封神演义>>载:纣王听信妲己妖言,制造酷刑,杀戮谏臣。虽有商容、比干等大臣直谏,纣王终不悔悟。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谎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

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喜媚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须玲珑心一片煎汤救治,并推算说惟亚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纣王急向比干索其心。比干怒奏曰:“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息,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社稷亡!”纣王怒道:“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污臣节,如不从命,武士拿剑去取心来!”比干破口大骂妲己,望太庙大拜八拜后,接剑自剖其腹,摘心掷于地,走出五门,上马而去。

先是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故在剖心后能不流血而前行。后传说,比干因服了姜子牙灵丹妙药并未死去,而是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生性耿直忠证,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

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爷。当时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三、 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爷。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天资聪颖,少年时便有独虑之明。后被越王勾践拜为士大夫。越国兵败于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屈事吴王夫差。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为其相。范蠡叹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它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为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两家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爷。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爷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爷也就理所当然了。

四、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爷,《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的作者说:“关公被人视为武神、财神爷及保护商贾之神。人遇有争执时,求彼之明见决断。旱时人们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药方,被人视为驱逐恶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据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的一种传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恒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怜众心切,是夜遂兴云雾,汲黄河水施降。玉帝见老龙有违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解县僧普静,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启视空无一物,而溪东解梁平村宝池里关毅家已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据《三国演义》载,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江湖。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起义兵,争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偏将军。后曹操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银珠宝、高官、美女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将。曹操得知大怒,与司马懿设计,联合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吕蒙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三国演义》后又记载:关羽遇难后,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上空大呼:“还我头来!”山上老僧普静闻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梁、文丑(皆被关羽所杀)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关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门。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人们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爷,是大概是因为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

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人,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五、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爷

文武财神爷是民间所谓的正财神爷,在正财神爷之外,还有偏财神爷,这是就财神爷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间的偏财神爷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爷。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爷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爷,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爷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爷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爷,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爷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爷堂接财神爷,五位财神爷接齐后,挂起财神爷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爷纸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爷表示欢迎。接过财神爷,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清代蔡云《吴觎》中有生动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即抢接五路财神爷,人们个个争早放头通鞭炮,以此祈盼发家致富。

在民间所供财神爷中,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身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说是地地道道的偏财神爷。有关利市仙官的来历,在《封神演义》中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爷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爷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六、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爷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爷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爷,意为未得财神爷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爷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爷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爷。藏传佛教中的财神

藏传佛教中财神的信奉十分普遍,种类也很多,有黄财神、黑财神、白财神、红财神等。西藏、青海一带藏民供奉祈财。

1、财宝天王

多闻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又称毗沙门天,北方的保护神,又兼司财之职,梵文称kuberd,意为施财天,是世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天王左手持吐宝鼬,右手握宝幢,宝幢转动便产生珠宝,故又称财宝天王。

2、黄财神

黄财神是从四大天王的多闻天王分化而出。藏密将他司财的职能进行单独信奉,称为“赞布绿”,因其身色金黄,故称为黄财神。形象为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左手抱一只大猫鼬,鼬嘴里含着珠宝,象征财宝。左脚踏一只白色海螺,象征他能入海取宝。藏民对他十分崇拜,犹如汉地的赵公明。

3、黑财神

黑财神是从古印度财神(梵名库别拉)演化而来的。身体呈青黑色,全身赤裸,一面二臂,面部三只眼,足下踩一个俯卧裸体男人。左手抱大鼠鼬,象征财宝。右手托一个骷髅碗,象征幸福。

4、白财神

白财神是藏传佛教中的又一个司财之神,他以龙为坐骑,三只眼,张着大嘴,左手持三叉戟,右手拿一根短棒,有时两手置胸前拿绳索。这位财神在喇嘛庙里也较常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财神>

文财神,又称财帛星君,即增福财神。塑像和画像皆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脸白发长,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故赌徒和商人都很崇拜。文财神主要有比干和范蠡。

1、比干

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因直言劝谏,被纣王剖膛挖心。民间传说: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因没了心,办事公道,无偏无向,所以深受人们爱戴,被尊为文财神,因其公正无私,又被称为“公正财神”。

2、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臣,助勾践成就霸业后,恐怕兔死狗烹,激流勇退,去齐国经商,发了大财而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他乐善好施,屡次把财富全分散给朋友和故旧,把金钱看得很淡薄。他聪慧、正直、疏财、仗义、济世,具有神的崇高品格,故为世人所敬重,被奉为财神。因其足智多谋,被称为“智慧财神”。

<武财神>

武财神,在民间造像中,常见黑脸浓须,头戴铁冠,持铁鞭骑黑虎、身着战袍的武财神。在中国历来甚受欢迎的武财神赵公明,人们也常把他作为镇宅之神加以供奉。另一位武财神是关帝,他常被视作“万能神”。

1、赵公明

赵公明原是道教的冥神,是五大瘟神之一,但也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禳灾。至明代,在《封神演义》中被姜太公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管辖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才真正成了一位财神爷,并很快为民间百姓接受,被尊为正财神。传说他被剜去双目,不会用势利眼看人,故由他分配民间的财富最为公平,被称为“公正财神”。在民间诸神中,最为显赫的当数赵公明。

2、关公

关公是万能神明,明清被奉为“武圣人”,有“千古忠义第一人”的美誉。由于商贾们敬仰关公的忠诚和信义

,把他拥为商界的守护神,作为财神来供奉,以期在商界建立“诚信”为基础的交易秩序。因关公守信重义,故又称“忠义财神”。

<偏财神>

偏财神—五路神,俗称五路财神,即赵玄坛赵公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神,他们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五路财神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江南一带供奉最盛。

五路神又指路头神、行神,人们祈求出门东西南北中五路皆得财,所以五路神又称路神。

<小财神>

小财神主要有利市仙官、招财童子、刘海、和合财神。这些财神因多以童子形象出现,并经常手托宝盘或手持元宝、如意等旁侍在文武财神跟前,故名。

1、利市仙官

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是赵公明的徒弟,名姚少司,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迎祥纳珍的利市仙官。“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之意,又指买卖所得利润。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欢迎,每到新年,必将利市仙官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发财。

2、刘海

本名刘操,号海蟾子,五代时期的穷道士。因蟾是辟邪、赐富贵的吉祥物,民间讹传为“刘海戏金蟾”和“刘海戏金钱”。传说金蟾吐金钱,刘海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穷人,故被人们称为“活财神”。

3、和合财神

“和合”本不是财神,而是喜神,取“和气生财”之义,民间就将婚姻之神演变成团圆之神,并最终演变成财神。

<地方财神>

1 、金元七总管

明清以来江浙一带供奉的当地财神。传说中人物,据传是抗倭英雄。百姓希望这些造福地方的英雄,死后仍能发挥“余热”,继续护佑当地人民,为其建庙供奉,每月初二、十六祭拜,称为拜利市。

2 、沈万三

传说明初沈万三救下青蛙放生,在池边得一瓦盆,其妻偶然置一钱于盆中,忽见盆中变得钱币满溢,以金银试验,也这样。于是财富天下。因沈万三有聚宝盆,故也被奉为财神。

结语:

在民间财神信仰中,财神并非只是单一的,个体的,而是一群,也就是说财神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于民间的。财神崇拜,起初是商民们的行俗,而后为其他市民和乡人所仿习。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繁衍,逐渐形成一个十分可观的财神神团,种类齐全,各司其职。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文昌帝君,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公,各路财神有五路神、五显神,小财神有利市仙官、招财童子、进宝童子、纳珍童子、和合财神,D财神爷休妻——不为穷人着想

财神爷的生日 在天上地下的神仙中,最受欢迎的大概要数财神了。财神爷虽然职衔、职称都有限,但财可以通神,人面大,关系广,没几个人是愿意跟他过不去的。 ! 顺便奉告财神爷们的生日:赵公元帅(正月初五,另一说为七月廿二);五路财神(五月初五);招财童子(正月二十);财主娘(五月廿三);关帝(五月十三)。届时记得给财神爷供上一炷清香,受眷顾的机会应该不会比买体育**中奖的概率低。

  主料:高筋面粉750g,红芸豆500g。

  辅料:安琪酵母7g,绵白糖150g。

  步骤

  1将面粉和酵母混合在一起后加温水和面。

  2发酵至2倍大。

  3提前一个晚上将红芸豆用水泡好。第二天用高压锅压熟。在压之前放入适量的白糖。

  4将高压锅压熟的红芸豆用绞刀绞碎,然后做成一个个地丸状馅。由于匆忙,忘记拍绞豆馅的过程了。

  5将发好的面拿出一块,揉成长条状。

  6在长条状的面上揪下一小块,用手按成饼状,将做好的豆馅放到中间包好,就做成了一个白面豆包了。

  7都包好后,让这个豆包自然放10到15分钟后上锅蒸。

  8上锅蒸。

  9蒸好了,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