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买口罩送武汉,为什么有人说大S聪明?

员工 0 48

大S买口罩送武汉,为什么有人说大S聪明?,第1张

大S买口罩送武汉,为什么有人说大S聪明?
导读:在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不得不说中国的明星们做了不少的好事,不管是捐钱还是捐物,或多或少为抗击疫情出了一份力。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困难,才让人见识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心场面。 其中,身在台湾的大S就捐助了1万只口罩。因为台湾当局早

在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不得不说中国的明星们做了不少的好事,不管是捐钱还是捐物,或多或少为抗击疫情出了一份力。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困难,才让人见识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心场面。 其中,身在台湾的大S就捐助了1万只口罩。

因为台湾当局早下达了限制口罩出口的命令,因此每个游客最多可以买5盒,共计250只口罩,其中的N95口罩每人只能买一盒!所以大s只能从台湾飞到日本。因为当时日本没有限制口罩出口,日本外交部也表示,愿全方位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所以疫情期间大S在日本紧急搜寻、扫荡、抢购了口罩10000只。

大S虽然没有直接捐款,但她亲自去日本搜寻购买口罩,受到了很多网民的称赞。很多网民都表示,疫情期间武汉的资金应该足够了,但目前防护物资需求量太大,比起现金捐赠,前线人员更需要、更紧缺的其实是口罩这类物资!这种时候,大S能够亲赴日本寻购口罩,就知道她的热心肠了!虽然没有捐款,但比捐款更实用、更努力。

除此之外,大S此举背后实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大S也是台湾人,因此在台湾当局限制口罩出口的背景下,身为台湾同胞的大S飞奔日本购买口罩,向大陆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一股台湾民间的温暖!大S用行动证明,台湾当局即使下了禁令,两岸人民仍然心连着心,不放弃对方,只会更加牵挂彼此!不得不说,大S此举是非常聪明。我们无法控制灾难不降临,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可以在灾难中越挫越勇,战胜困难。 

倘若没有买到口罩已经复工的人,想要防护自己,那么不能去人多的地方。注意通风,勤注意洗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两米,也能够预防。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口罩都成为奢侈品。出现了有钱买不到口罩的情况,毕竟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每天都需要使用口罩。有口罩都送到武汉的医护人员还有检查员,社区人员等。口罩就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再加上全国有14亿人口,每一天的口罩肯定都是不够用的,口罩的使用寿命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

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很多的企业都已经处于停工的状况或者延误复工。不过也有少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复工了,复工的员工很多他们都没有买到口罩。针对已经复工的人来说,他们没有买到口罩就一定要自己做好自己的防护措施。

没有口罩的人员就应该尽量的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直接就不要去。毕竟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有的时候只需要十多秒或者50秒的时间,尽量就不要外出,在工作的地方肯定公司会从根源切断的,待在员工宿舍是最安全的一种选择。

每一天应该多洗手,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液认真的洗手。洗手也是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种措施。还有多注意通风,工作的环境还有居住的环境,一定要注意通风。

现在口罩真的是买不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人,他们是自己自制口罩的。他们把口罩的原理全部弄懂,找材料自己做。口罩外层使用婴儿湿巾晾干后可以做口罩外层,口罩中间的那一层是最重要的。中间层,熔喷过滤布可以用卫生巾,尿片替代,内层可以使用棉布代替。然后把它制作一遍就可以当做是口罩了,这种方法也是很简单有效的,适合复工人员用。

靠谱。

1、武汉益丰口罩厂刚入职的员工薪资是属于相对来说比较少的,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公司的一年以上老员工的时候,平均薪资最多会提高至5800+每月。该公司的薪资待遇是与工作的资历是成正比的。

2、评价公司环境也不错。般经营项目是:塑胶制品、电子产品的销售汽车用品及配件的销售五金制品及配件的购销劳保防护用品的购销纸制品的购销通用机械设备的购销国内贸易口罩辅料的购销防护口罩的销售无防布、熔喷布的购销医用口罩的购销(需取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后方可经营)。

3、许可经营项目是:口罩辅料、防护口罩、劳保防护用品的生产、塑胶制品的生产与加工、模具加工、包装材料的生产。

是真的。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武汉同济医药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且还在正常营业中正规经营着该药店,营业环境良好,没有涉及违法犯罪。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同济医药,股票代码:430359)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是在原同济医学大学制药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集药品原料、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销售、药物流通、高端医疗等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8篇(汇总)

疫情当前,“硬核”标语、“硬核”广播、“硬核”援助层出不穷,各地为防控疫情,可谓是使劲浑身解数,一道道“硬核”之光直破阴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防疫先进个人事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1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2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武汉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开展以来,高新区医院紧急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副组长一职。带领组队成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组织各项培训,强化医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护人员业务能力,增强百姓防疫意识

12020年1月21日,我为全院医务人员及各乡村的村医详细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重点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病例定义、病例报告、治疗。

22020年1月27日-29日,我多次到马山、辉石埠、西谭家泊、东谭家泊、南寨村委及滨河社区、农大社区物业中心,反复为工作人员做《烟台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摸排说明》的讲解,内容包括排查对象、排查人员个人防护、体温检测、额温枪使用方法、物资配置、消毒管理等。每天直到天黑我才回到医院,顾不上喝口热水,抓紧时间整理资料,及时上报,并与组员们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二、组建心理援助干预队伍,注重心理疏导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时疏导群众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我区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我任队长,主动公开心理援助热线号码,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及时为有需要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

三、放弃休息,首个请缨

12020年1月22日晚,我院接诊一位高烧患者,该患者1个月前自高风险地区回烟,体温397℃,值班医生将情况汇报给我后,我第一时间上报给组长及疾控中心,并迅速赶回医院。经检查后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22020年1月24日,接到上级指示,要求街道办、派出所及医院共同摸排,尽管我刚值了一宿夜班,非常疲累,但是排查疫情刻不容缓,整理好装备,我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到有外地旅居史返烟者家中逐户摸排,详细登记,汇总信息,上报主管部门,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了工作。这天是大年三十,虽然我不能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但是能为防控工作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与自豪!

自2020年1月21日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至今,我已连续工作二十天,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心里始终有一团火在燃烧,我坚信,在区委领导及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们有信心将防控工作做好,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4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刚刚值守完年班的他,果断决定放弃休假,主动请缨到一线抗疫,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他就是双林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年轻的临床医生。

“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分宜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参加病毒性肺炎的诊疗活动……”打开他的《请战书》,短短数语,重若千钧。2月3日得到组织的批准后,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说现在这个时候,正需要我们实现学医的初心,兑现一名临床医生“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和使命,我也坚信我们必将战胜疫情。他话语铿锵,稚嫩中带着一份坚定。

他说来到发热门诊的第一天穿上防护服,带好口罩、手套,真的有点喘不上气的感觉,首先是闷,感觉自己被放进了一个空的躯壳,困在里面,憋闷得出不来。其次是不能自由活动,不能深呼吸,因护目镜起雾,看不清迎面来的人员,说话全靠喊,自认为声音很大了,但对方有时听不清楚,要大声地喊几遍。

前天我们打电话问他现在怎么样?还好吗?一定注意保护自己。

他感慨地说,不经历这个特殊时期,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忍。半个多月以来,他有些内疚的是每天穿着防护服接触发热病人,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安全着想,不能回家,从他进入发热门诊那天开始,就一直未曾抱过女儿,未曾用胡渣扎过她的小脸,听她咯吱咯吱的笑声,虽然觉得有些内疚。但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通过这些天在一线坚守,深深感到我们在疫情面前缺乏经验,仍有很多不足。在接诊发热患者过程中,从患者管理到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一直不断在改进,我也相信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这就是一个年轻医者的执着,一个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担当,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私无畏,逆“疫”前行。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5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没有爆竹声声辞旧岁,也没有大街小巷的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贡献。

而有那么一个地方却异常的“热闹”。同时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这个“热闹的场所”——他就是贵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

春节期间,人流量多,往往也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期,接诊的病人都是以往的数倍,夜间更是承担所有门急诊病人。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他考虑到大家辛苦,在开交班会时说:“大家超负荷地上班,无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劳逸结合,请上班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打扰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拨打我的电话。”就是这么一句话、一个身体力行的举动,却将“职责所在,使命担当”这八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斗警报拉响了,他不仅要做急诊科事务,更是担任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对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会诊排查、业务指导、医疗救护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应急救治工作。

从临近春节开始他就以院为家,他的儿子在寒假作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我想我的爸爸,我想他平安地回家。爸爸每天都奋斗在第一线,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病人,他为了保护我们,主动和我们“隔离”了,只有在微信视频中才能见他两眼,我真的好想他,但我更希望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好好地保护自己。”

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6

20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张颖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张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张颖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7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防疫先进个人事迹篇8

1月24日,宜尚酒店上海虹桥机场会展中心店,响应政府征召,成为了待观察人员指定入住酒店。

这天是除夕,宜尚酒店上海虹桥机场会展中心店长唐丽正在厨房,和厨师讨论晚上组织个火锅,让过年不能回家、坚守在岗位的大伙,可以吃边看个春晚。

吃啥还没讨论完,长宁区文化旅游局的陈科长来电话,告知唐丽:需要征收酒店,做为集中观察湖北籍人员的观察点。

“他开始没说什么,问了酒店的基本情况:房间数、入住情况等”。唐丽当时心想:“正说着过年生意不好,生意就找上门了”,心里还偷偷乐着呢!

“这太突然,我都惊了!”,店总唐丽这样回忆——网络上、微信群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关于武汉的各种报道,已经铺天盖地,外界对湖北人员已经在严查管控。

唐丽立即联系了酒店业主,陈文传先生。陈先生在了解详情后,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并交代唐丽,既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也要保证自己员工的安全。

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会。唐丽召集目前在岗的13名员工开会,把酒店的决定告知大家。同时征求意见,可自愿选择去留。有11位员工选择了留下,选择与唐丽一起并肩作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丽心里也打鼓。但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她就坚定了一个念头:做为一个公民,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

在接待前,酒店就和长宁区疾控中心、管辖派出所、辖区医院等,一起开会,讨论了接待事项及人员配备的问题。

但是正式接待的时候,却发现人员和物资都严重缺乏。当天就只来了1个医生、1个疾控中心给车辆消毒的人员,物资也有很多无法到位。

从开始接待至今,唐丽每天带着11位员工,照顾共134位进行隔离的客人和医护人员。

唐丽每天都很忙,同时,她要面临生命安全风险,还要面临酒店服务人员、防护物资的紧缺状况,以及运营成本的压力。

员工们除了酒店的日常工作,还要去给各个楼层回收垃圾,进行依照医护人员的指示,严格的卫生清理。特殊时期所有员工都是身兼多职。

即使这样,每天她都要亲自去各个楼层,给隔离客人送餐、分餐。这种要上前线,和感染风险面对面打交道的事,唐丽要和员工们站在一起。

“每次遇上困难与压力了,她都是和我私下沟通,生怕影响了客人与员工的情绪与状态”,负责该区的区总程咏说起,都不禁泪目。

身处疫情防控的一线,除了要服务、照顾好评客人,更要保护好自己。为了确保每位店员的安全,唐丽每天都要定时给大家测量体温,安排大家喝中药,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截至目前,在医护人员、唐丽和全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已有两批入住隔离的客人,确认健康,离开酒店。

我的工资模式是底薪+提成,底薪很低,只有几千元,提成按每月的工作量计算。2月份因疫情影响比较大,基本上没外出工作,公司按底薪发放工资,只有几千块,不够还房贷。但就本人的个人工作而言,我认为这种安排是合情合理的。

疫情期间,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公司只支付底薪,劳动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公司的老板,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口罩奇缺,他想尽办法从国外高价买回口罩,给每个员工分别发了50个口罩——那是2月初的时候,买不到,也抢不到,家里只剩下不到10个口罩了,每个口罩都用好几天。为此全体员工都无比感激老板。到3月份,我们公司已经全面复工,目前收入也恢复了。

我的前东家,是一家专注做教育领域的软件开发和集成公司,学校没开学,公司就没有收入。目前已经裁员30%,如果学校一直不开学,估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大。自2月份起,中高层管理者延迟发绩效奖金(大概占工资的30%),但恢复或补发时间不确定,一线员工工资照发。

闺蜜Elsa,外贸行业,中国疫情刚爆发的时候,2月初复工,工厂没有人员回来无法开工,他们管理人员在家远程办公,2月足额发了1月工资。后来国外疫情爆发,他们的订单大范围的被取消,展会什么的都停了,尽管他们的产品无法销售,也会帮着国外友商在国内寻找靠谱的口罩生产商。上周她告诉我,她的老板逐个谈话,目前只能发半薪。

我还有些朋友在金融、政府、国企或一些大企业,工资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各行业受疫情的影响不同,有较大抵抗能力的政府、金融、国企等行业,此时的优势显露无疑。与此时同,也能看到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在巨大的冲击之下,拥抱希望,团队员工,尽全力复工复产,帮助友商,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强大抗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点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