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中秋节马上就到了,不少公司已经开始准备中秋聚会的活动了。在中秋节最不能少的当然是月饼了,一般公司也都会给员工发月饼一起感受下节日的氛围,不知道你们已经吃到公司发的月饼了吗?按理说中秋吃月饼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来自杭州的一名董先生却因为月
中秋节马上就到了,不少公司已经开始准备中秋聚会的活动了。在中秋节最不能少的当然是月饼了,一般公司也都会给员工发月饼一起感受下节日的氛围,不知道你们已经吃到公司发的月饼了吗?按理说中秋吃月饼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来自杭州的一名董先生却因为月饼的事情烦心,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董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是一名洒水司机。在月初的时候董先生因为家里出了些事情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在月底也就是9月30号离职,目前董先生还是属于就职期。但最近公司在发月饼的时候,却通知董先生没有月饼可以领,因为董先生已经提出了离职所以员工福利也被取消了。
董先生说这个公司实在是太没人情味了,自己都还工作连个月饼都不给发。公司的几名同事也认为公司这样的做法也些让人寒心了。董先生表示自己会找公司要月饼的,但并不是为了月饼而是为了争一口气,自己明明可以享受的员工福利,凭什么就这么没了?在多次找公司无果之下,他联系了记者请求帮助。
记者在第一时间找了董先生所在的单位,负责人表示月饼是市政中心发的这不关他们的事。于是记者又来到了市政中心并联系了领导,对方在了解事情后称:这件事情他是不知情的,可能是下属私自将董先生的福利取消了,不存在办理离职的员工就享受不到福利的。接着领导联系了负责发月饼的下属进行了批评,并且亲自给了董先生一份月饼。
对于这样的结果,董先生很满意,但其实吃不吃月饼不重要,自己为的就是争那么一口气。有些人可能对于董先生这样的行为觉得是小题大做但其实董先生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要的合情合理,这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东西,为什么不要回来呢?对于公司这种人走茶凉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叫人寒心呢!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15年前,英国人尼尔帕普沃思给朋友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短信。这或许算不上世界上最有创意的节日问候,但却是全球第一条手机短信。如今,全球每天有数十亿条短信通过电波传递,手指轻弹间,很多关系由此开始或终结。短信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称,“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器官”。这种新的交流模式变得日益重要,“如果手机忘在家里一定会很焦虑,其实回去一看也没什么正经事”。国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短信改变了传统思维和习惯,事实上,短信已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
新问候:短信拜年
以前人们见面了才问:“吃了吗”,“过年好”或者“生日快乐”。
据北京移动、北京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统计,2007年的年三十手机拜年短信轻松跃过4亿条,如果再加上小灵通的短信发送量,逼近5亿条。这意味着,当天平均每秒钟就有5800条短信在北京人的手机间传递。中国两家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估计,2007年春节期间发送的拜年短信总量达140亿条。这比2006年的数据高出14亿条,显示中国人越来越依赖短信这种通讯方式。
不过在拜年短信流行的同时,也有人发起“抵制短信拜年运动”。呼吁抵制拜年短信的人士提出,短信拜年有“七大罪状”——“造成尴尬、稀释人情、帮运营商赚钱、网络堵塞、审美疲劳、容易受骗、让社会冷冰”。
新职业 短信写手
短信还制造了一个新职业:短信写手。专门从事短信编写创作的短信写手,将自己创作的短信在短信网站或门户网站上发布,被下载后,在1毛钱的短信发送费用里,写手可以提成1分钱。据说,在一个繁忙的短信周期(比如春节),写手赚得多的可以有上万元收入。
新渠道 短信购物
电视购物、网络购物,我们都已经不陌生,现在又有人推出了手机短信购物的服务。动动手指、按动手机键盘,按照杂志上的指示输入几个单词,发出短信,就可以坐在家里等待货物送上门来。
在北京王府井和西单这样的繁华商业地带,出现了一种短信自动售货机。顾客只要按照售货机上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从售货机中买到饮料、食品等商品。花费可以在月底的手机消费中扣除。这极大方便了那些出门没带钱的手机用户。
新媒体 改变写作方式
2003年,日本一位业余作者突发奇想,通过手机短信连载方式发表小说《深爱》,一年内预订这篇短信小说的读者就突破了200万人。通过手机阅读短信小说已经成为流行的阅读新方式。
2004年9月,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发布,标志手机阅读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
短信因为它的传播广泛和迅捷,在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被誉为第五大媒体。2005年8月,中国出现了“手机文联”,全称是“e拇指手机文学艺术虚拟联合会”,是中国第一家民间组建的虚拟的手机文联,会员来自全国各地喜好手机文学创作的发烧友。至少在民间,手机文学被当成一种文学体裁得到了承认。
新人类 不说话的“拇指族”
在北京移动工作的董先生,儿子今年24岁。董先生发现,儿子有手机却很少通话,几乎成了一个短信收发机。就是和朋友约会也一定通过短信。董先生看到儿子为了一个约会发送十几条短信忍不住提议,你一个电话不就约清楚了吗,怎么那么费事发短信啊?可儿子不以为然。后来儿子告诉他,用短信和朋友交流跟说话的感觉完全不同,很多说话不能表达的意思通过短信却很好说,而且短信中一些特别的字句,只有收发短信的人能领会,这种感觉是说话不能替代的。
这种习惯用拇指发短信与人交流的人现在有一个称谓:拇指族。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类似短信这种非对视性交流方式相对比较容易传播暧昧情感:我把我的感觉说出去,而不用顾忌你的反应(至少没法立刻看到)。而文字本身就含混、多解,只有当事双方方能体会其中深意。宗合
截止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4亿量,并且每年还以大概10%的比例增长,而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汽修行业的野蛮生长。
大体来看,各4S店的维修和保养都有模有样的,车主们也比较的放心,甚至有些车主从头到尾都是在一家4S店修车的,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一般不用担心零件的质量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人不懂车,不放心外面的修车店,只能花钱买保障。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例外!
奔驰大G“小伤遭大修”,4S店一审被判欺诈,赔三倍修理费!
北京董先生驾驶其奔驰车剐蹭到马路隔离桩,整体受伤还不算大,但在送去4S店维修时,却对其车辆进行了“大修”,来来回回更换前桥和车架总成总共花费40余万。最让人惊讶的是,由于修车时,4S店在维修时私刻了车架号,导致董先生的车无法年检。
随后,董先生将该奔驰4S店所属公司告上法庭。法院认为,该公司对无需更换前桥和车架的车辆进行更换,且私自打刻车架号,构成欺诈,遂判决该4S店将原车架装回董先生车辆,并按维修费用三倍赔偿董先生86万余元。最终在2019年12月10日,通州法院判决:该公司在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董先生损失86万元,并将原车架装回至董先生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4S店与“西安奔驰车女车主坐引擎盖维权事件”所涉的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也是同一老板。同时,网上搜索该事件后,可以看到,类似的案例非常之多,并且也均为奔驰汽车!
新买的宝马竟然是喷过漆的瑕疵车,4S店被判“部分欺诈”
2019年3月29日,河北沧州的刘先生在沧州市浩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贷款40余万购买了一台宝马X4。提车后的当天,刘先生开着新车去贴膜,而在汽车养护中心贴膜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刘景风傻了眼,表示刘先生的新车车后面是喷过漆的!
随后,刘先生将车委托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辆车确实进行过喷漆处理。刘先生于是将这家宝马4S店告上了法庭。
最后,根据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显示,认定该宝马4S店的行为系“部分欺诈”,判决该宝马4S店返还刘景风所有费用,并支付赔偿款17万余元。
越来越多的车企、经销商欺软怕硬,最终还将毁了自身!
打开手机上的新闻APP,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消费者维权难、某某企业不负责以及某某4S店坑害消费者等类似的新闻,并且曝光的大多还是高名气、高销量的汽车品牌,往往这些企业在保持高利润的同时,依旧在使用各种手段想尽办法从顾客那里多榨取利益。但是遭到曝光后,这些企业又立马转变姿态,变得客气。
如果把心思都一头扎在了牟取暴利上,加上售后服务态度的下降与冷漠,不光会令消费者心寒,更是对品牌的名誉的严重摧毁。
最后,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以及确定标准和规范服务,并且在等待法规的完善同时,从业者更应该自律,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同时,汽修行业正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未来给车主一个可以信赖养车的机构,需要依靠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而作为消费者,要是自身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大家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4S店的维修保养乱象,你还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被坑过?
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私信我们,我们将竭诚为你解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