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准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比较好呢?

老人 0 32

爷爷准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比较好呢?,第1张

爷爷准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比较好呢?
导读:送老人生日礼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养生保健类:老人最关注的就是健康,老人的身体健健康康给家人和朋友带来的也是福气和安康,养生保健类的礼物分为保健品和保健仪器两类,送这类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调查好老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是否合适,比如糖尿病人

送老人生日礼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养生保健类:老人最关注的就是健康,老人的身体健健康康给家人和朋友带来的也是福气和安康,养生保健类的礼物分为保健品和保健仪器两类,送这类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调查好老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是否合适,比如糖尿病人就不适合含糖量过高的食品,高血压患者不适合足浴盆。

2、工艺品类:老人生日,可以送金银摆件,金银条,或者玉石摆件,寿星图案,金绒砂寿桃,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3、家居用品:老人上了年纪可能更怕冷,身体寒,所以可以送保暖内衣、护膝产品、卫浴用品,防滑拖鞋等等,实用贴心另外你可以看看老人平时有什么爱好,比如喜欢写字,可以送一套笔墨纸砚,或者一副珍藏的名人字画,喜欢喝茶就送一套茶叶礼盒或者紫砂茶壶,但是老年人不宜喝茶过多,否则影响睡眠,送的时候也一定要提醒这些礼物都可以根据你的预算,价钱的选择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希望能给你些启发。

写作思路: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然后详细描述关于文章中礼物的种类和故事,要用到细节描写,结尾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祝福。下面分享3篇四年级作文《礼物》,供您参考

礼物四年级作文1

百花盛开,绿树如茵,转眼间就迎来了初夏。五月里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母亲节,在这个节日中我要送妈妈一件礼物。

送什么呢?送花吧,太没情调了;用钱买个小礼物吧,我又没有钱,压岁钱妈妈也不让乱花;要不……我从小摊上买一条塑料线编一根花绳,换一枚小戒指给妈妈吧,就这么定了。我在小摊买了一条塑料线,经过一星期的努力,我终于换下了一枚小戒指。计划即将完成,万事俱备,只欠送妈妈。

母亲节到了,中午,妈妈提着垃圾桶去倒垃圾,我想:趁妈妈不在家,悄悄把礼物塞到她的衣服口袋里。我悄悄地向卧室走去,谁知妈妈一下子回来,她看到我神神秘秘的样子,疑惑地冲我说:“你鬼鬼祟祟的,干吗呢?”糟了,被发现了,只好正面迎对了,我把礼物从背后拿出来边笑边说:“妈妈,给你一个小礼物,今天是母亲节。”我捧着那小戒指向妈妈递去,妈妈见了,脸上一阵疑惑一阵开心,“这是什么?”“这是我在小摊换的。”妈妈感到了意外,她的笑容变得灿烂起来。我送了礼物,心里一下子舒畅起来,像是甩去了一切“烦恼”。妈妈在手上戴了戴小戒指又递给我,说:“快把它放在电脑柜里。”我愉快地迈着大步跑进卧室,把这枚用我一周辛苦换来的戒指放了起来。妈妈把礼物珍藏起来,永远记在心里。妈妈送我的礼物是母爱,我也有爱,我要把我的爱送给妈妈,让妈妈也感受爱的幸福。

一件小礼物,使我与妈妈的母子情更加深;

一件小礼物,使妈妈抛去了一切烦恼;

一件小礼物,是人类孝心的传递。

礼物四年级作文2

我们每个人都收了很多礼物,也送了很多礼物给别人。这些礼物有的贵重,有的便宜,有的高大,有的精巧,可是这些礼物都包含着深厚的情谊,让人难忘。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到北京去旅游。当时,我们走进了南锣鼓巷,小巷前面几家是美食店,再往里走就是一家工艺品店。我们一齐走了进去。店里的人很多,商品也很精致。有小狮子,兔儿爷,小老虎,还有吹笛子的泥人等等。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我被一只做工精细的兔儿爷吸引住了。兔儿爷是一个京剧人物造型,**和白色相间,最个性的是那张兔子脸,圆鼓鼓的。眉宇之间又透露着一丝傲气。那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可爱模样,让我想起了我古灵精怪的弟弟。我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它。

弟弟是我最好的伙伴。记得我教弟弟骑自行车的时候,他起初一点都不敢骑,还经常从车上摔下来。然后自暴自弃地说:“不骑啦,不骑啦!”我耐心地安慰他说:“再来试一次。骑自行车并不难,我六岁就已经开始会骑自行车了。相信你也能够!”弟弟受到我的鼓舞,重新骑上车。最后经过反复练习和我的细心指导,弟弟最后会骑自行车了。为了表达对我的感谢,弟弟送了我一个金属书签。我接过这份礼物,开心地和他玩起来。

回武汉以后,我又见到了弟弟。我拿出从北京买的兔儿爷,对弟弟说:“这是送给你的!”弟弟一边说:“多谢!”一边接过兔儿爷,捧在手里欣赏起来。看得出他很喜爱兔儿爷。我还向他介绍说:“这个礼物是兔儿爷,兔儿爷是北京的一个特有的民俗玩具。原型是月宫里的玉兔。老北京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尊兔儿爷。在中秋节的时候就拜兔儿爷。大的有一人多高,小的只有拇指大小。”听了我的介绍,他似乎越来越喜爱兔儿爷。如珍宝似的捧在手里看了又看。

我每一天都能够和我弟弟见面,一齐玩耍。看着他的脸就会想起那只胖乎乎的兔儿爷。他们都一样可爱,讨人喜爱。

礼物四年级作文3

“叮铃铃”,正在书房啃英语单词的我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散了注意力。“好的,好的,我马上下来拿!”只听见妈妈开心地连连应答着。

是什么东西让妈妈这么开心?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再也坐不住了,冲出书房跟着妈妈一起下楼了。

当我们把那个快递包裏拿上来时,妈妈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拆开看看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裏。一个精美的盒子呈现在我眼前——淡蓝色的塑料套子套在一个纯白色长方体的机器上。我揭开套子,“学习机”三个字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立刻蹦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有学习机了!”妈妈微笑地看着我说:“这个学习机花了一千多元钱,你要好好珍惜它,更要对得住它哦!”

“是,长官!”我故作调皮地朝妈妈做了个鬼脸,然后抱着学习机就进了书房。我迫不及待地按下学习机的开关,按照提示直接进入“英语书房”,很顺利地下载了我们四年级英语上册的全部课文。接着,我就开始了第一单元的学习。

单词、语句和图案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它们都像一个个小精灵向我眨巴着眼睛,向我招手呢!当我点击一个英语单词时,一个柔美的声音就在我耳边响起,就像一个漂亮的女老师站在我面前,正亲切地教我读准每一个英语单词。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了起来,这会儿,我觉得读英语也像唱歌一样轻松、快乐。我一边读还一边手舞足蹈起来,完全忘了时间。没有多大一会儿功夫,我就拿下了全部任务,这可是我在学校背了好多次都没有背下来的内容呢!

这真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呀!它不仅给我带了学习的快乐,更让我感受到妈妈对我的希望。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它。

在论坛偶然上看到一张,奶奶双手杵着拐杖的情况下还在帮孙女背书包,这一幕瞬时让我沉默。

我国的“尊老爱幼”是人们常挂嘴边的,是的,在爷爷奶奶中“爱幼”做到了,他们怕累着自己的乖孙女乖孙子,拿书包的活自然就落到他们的身上了。

看着硕大的书包压在年过花甲老人的弓背上,不管是在在学校处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是在公园处玩耍的时候,我们到处都能看到一个老人左手挎包、右手抱娃,再不然就是孩子在前面跑,老人拖着弯曲的腿在后面拎着孩子的吃食、水、玩具在后面艰难的追着,难道这就是“尊老”的体现吗?

 以下这几种现象您一定经常见到:

乘坐公交车出门,赶上小学生们放学,车上一下子拥入不少活泼可爱的孩子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小男孩上车后看到空座一屁股坐了上去,一位看上去60多岁的老先生提着个大书包,紧跟过去,他在小男孩身边站定后,把书包挎到了左肩上,右手紧紧地拽住扶手。

孙子坐着,爷爷站着;孙子吃着、聊着天,爷爷背着书包、拿着水!

早晨上学、下午放学,都可以见到人行道上几个小孩在前面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地走着,几个老人背着书包呼呼哧哧、一步并作两步地跟在后面。

在小区的活动场地上,男孩子说:“妈妈,我的鞋带开了,帮我系一下吧!”

妈妈说:“你自己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鞋带很容易的。”

说话期间,以为妈妈真的是坚持让儿子自己系鞋带,没想到,嘴上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手已经伸到儿子的鞋上面去了。

老人疼爱孩子本无可厚非,更何况现在很多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想给他更多的爱呢?

但是,如果您看了微信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 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或许会心生一些反思。

这篇文章写道,看电视有一则新闻说:

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背书包确实是一件小事,老人可能觉得孩子太小、书包太重,不忍心让他们背。

然而,小小的牙齿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地咀嚼食物,才能变得更有咀嚼能力,孩子也需要从小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洗漱、背包,等等,才能逐渐自立自强。

当一些本该孩子自己做的最基本的事情都被大人包办的时候,孩子就会习惯于依赖大人,一旦大人放手,他很可能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这时,又怎能奢望他能担当责任、体谅别人呢?

不想明天被孩子质问:“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那么,从现在开始,请放下肩上孩子的背包吧,把它还给它的主人。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自己也要深思如今的家庭中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我想,除了老人展现“隔辈儿疼”因而过分疼爱孩子之余,孩子把这样的宠爱也当成了理所应当,并没有真正的懂得真正的意识到应当尊敬自己的长辈!

所以,只能靠我们的家长主动思考对策咯!

如何来引导孩子尊敬老人呢

1

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

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2

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

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3

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

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

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4

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

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

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5

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

为此,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居高临下。

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绝对不是生活在家长温柔乡里边的,反过来说在温柔乡里边长大的孩子,也不会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的。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