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给孙子买什么金饰?

老人 0 56

奶奶给孙子买什么金饰?,第1张

奶奶给孙子买什么金饰?
导读:晚上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哦,奶奶给孙子买长命锁、平安锁等比较好噢。1、平安锁代表着平安,奶奶给孙子买平安锁金饰,寓意着奶奶希望孙子能够一直平安。2、同心锁是希望能够永不分离,奶奶给孙子买同心锁金饰,表示希望能够一直和孙子在一起,表达

晚上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哦,奶奶给孙子买长命锁、平安锁等比较好噢。

1、平安锁代表着平安,奶奶给孙子买平安锁金饰,寓意着奶奶希望孙子能够一直平安。

2、同心锁是希望能够永不分离,奶奶给孙子买同心锁金饰,表示希望能够一直和孙子在一起,表达对孙子的喜爱。

其实带有“福”字的平安金锁、平安吊坠、手镯、脚镯等都可以,它们取一个好寓意,包含着爷爷奶奶的祝福,同时显得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的重视。

在传统观念里,金银器物,是作为传家宝的物件。长辈希望给予孙辈的首饰,不像钱财一样随便花掉,将来百年后,会是留给孙辈的一份念想,是希望孙辈们能够代代相传的。

江家浪子江文坦跟随夫人来到仲村定居后,意识到自己过去太过荒唐,感觉愧对妻儿和岳父一家,决定远离赌场,痛改前非。岳丈胡老太爷也摒弃前嫌,妥当地安排了他们一家的衣食住行。胡老夫人心疼女儿,也常常暗中接济女儿一家,不时塞些钱银在女儿手中。母亲给的钱,大**也不舍得花,都存了起来,慢慢地变成了一笔数目客观的私房钱。

江夫人本是胡家的大**,回到自己的娘家,如鱼得水,日子过得得心应手。衣食无忧后,安心于相夫教子,管家理财。江家的日子渐渐地越来越红火。

胡家败落后,生活举步维艰,沦落到要靠卖地维持生计的地步。大**就找到胡夫人商量,请求娘家把地卖给江家。老夫人问:“你有钱?”大**说:“有,平时您给我的,我没舍得花。反正地卖给别人也是卖,不如便宜点卖给俺家。”老夫人没言语,心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果真如此。这真变成老王的拳头捣老王的眼了。罢了,是我自己心软决定收留他们,也怪不得她。”俗话说,天下没有狠心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胡家的这对母女,还真是验证了这一说法。老太太只能答应女儿的要求。就这样,胡家的地不断地卖出,江家不断地买进。江家从亲戚兼恩人胡家手里掘得第一桶金,胡家的地产渐次都改姓了江。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江家的四个儿子相继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其中他们家的第四个儿子江铭最为聪明伶俐,敢想敢为。他兼具父亲的精明和母亲的智慧,颇具商业头脑,凡是挣钱的买卖他都能干,不管用什么手段。江家很快成为仲村第一富户,远近闻名。

青年时期的江铭的是一个走街串户收破烂的货郎。有一次,他来到城阳西边沿海的一个村子里收货,一个醉醺醺的人,东倒西歪地来到他跟前,举着一把茶壶叫住了他:“收破烂的,这把茶壶要不要?这可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江铭一看,这把茶壶并无奇特之处,表面还有一层污垢,只有壶底是干净的,上面一个印章吸引了江铭的注意。他常年干这个,知道这是来自宫廷的东西。他不动声色,说:“换个酒钱还是可以的,你家里还有什么?”酒鬼说:“还有六个小碗。”“你回家都拿来卖给我,我都要了。”醉鬼做梦都想不到,他眼中中看不中用的玩意,还真是爷爷传下来的传家宝。得到这套宝贝后,江铭连夜赶回家中,把这套茶具拿出来,仔细地擦拭出原本的光泽。宝贝真身通体青色,月光下闪着幽幽亮光。他连忙用绒布把茶具包好了,装在一个木匣子里,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几经周折,终于以最高的价格卖给了识货的人。正应了那句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江家的财富积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了钱后,江铭挣钱的路子更宽泛了。他用计几乎分文没花,在惜福镇买到了一大片山地,雇用当地人上山砍柴,运到集市上卖钱。另一批人砍了柴,直接送到当地的地主富户家里,年终统一上门清账结算。柴火虽然不值钱,架不住量大,满山都是,野生野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江家的财富就这样一步步到了别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江铭还曾往来于南北海陆之间,做过一阵子生意人,干过货物运输和布匹买卖。并在南方结识了不少人巨商大贾,为他积累财富,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不几年,江铭成了仲村第一富户。他暴富后,在仲村建有砖木结构起脊平房200余间,分为五堂:雪梅堂、善述堂、艳琼堂、西雪轩、课畊堂;会客厅一处;大门楼一处,大门楼建的高大威武,前后出厦。

走出大门就是北接即墨县城南通青岛的中心大街,门口两端有一对石狮,再往外走两面各有一个旗杆垛,旗杆垛用青砖砌成,高15米,长、宽各08米;建有江家祠堂,江家祠堂共五间,出厦,是仲村最大最好的祠堂,占地二亩。祠堂大门正上方悬挂一块长方形横匾,上书三个金色大字:永思堂。祠堂南小院内建有一栋厢房供常年守护祠堂的人居住。逢年过节后人在此祭奠先人。

江铭生有五子,其次子江恭先是清道光间举人,历任直隶临城、柏乡知县,代理安州知州。勤政于民,案无留牍。归里后,在崂山建青峪书院,本想课业安居,却被委派督办南乡团练并任团长。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十二日,在即墨西部与胶州交界的石濑河一带与捻军对阵中,因力竭坠马身亡。是著名的忠烈之士。

江恭先任职期间,在原即青公路上(仲村南北街)建石牌坊2座。其北牌坊为五世同堂坊,是为其祖父江文坦而立。南牌坊写有"升平人瑞"四个大字,是因当时江家既五世同堂又有族人当朝为官而得皇帝恩赐而立。成为当地的大宅门第,称为江家大院。大院内江铭五子各居一堂(轩),称为仲村江氏五大家:长子居雪梅堂, 次子 居善述堂,三子居艳琼堂,四子居西雪轩,五子居课畊堂。其时江家大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仲村及周边人家,无人能出其右。

江家大院中还出了一个女中豪杰,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人称“江八嫚”。 她自幼和兄弟们一起念书识字,练功学武,练就一身好本领。她出嫁不几年,江家牵涉了一桩冤案,江八嫚挺身而出,抛头露面,去衙门击鼓喊冤打官司。过去,进衙门要经过层层关口。进大堂前,要赤脚走过一块烧红的钢板。江八嫚走过一趟后,又原路返回,豪爽地说:“姑奶奶附送一趟”。她又上下打点,疏通关系,据传,江八嫚送礼,把即墨城的钱褡子都买光了。这场官司,几乎耗尽了江家的万贯家财。

所谓“富不过三代”,大概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会充满欺诈、血腥和仇怨。江家也没逃过这个劫数,江家大院也不可避免的没落了。现在,江家大院早已踪迹皆无,只剩下传说为人津津乐道。

中国上下长达五千年历史,其宝物更是不计其数。众所周知,在近代战争中,有的被抢夺,有的被烧毁,还有的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远逝去。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古时候的真物件,那就发财了,今天就带你们了解一下有个家族流传的真物件——状元卷。

赵秉忠

状元卷的由来

赵继光,山东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每天应该要想的是几时播种,几时收割。但是他的兴趣不同,他总是喜欢摆弄一些古玩,虽然只是一些价值不高的老物件,但是他依然乐在其中,有次父亲赵焕彬喝醉酒说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让周围的邻居们都纷纷羡慕,原来啊,他家有一个从祖上传下来的宝物——状元卷。父亲总是将他藏起保管,如果想买下这个宝物,可是要花几个亿不止。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开始,唐朝则是科举的鼎盛时期,后科举制不断固化直至1905年被废除。科举制的实行,将人才选拨的能力从士官大族的手中转移到下层人的手上,下层的人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上层社会施展才华。但是科举考试有严格的规定:考生不允许私自将试卷带出去,都是由朝廷密封保管。而后在一定年限后销毁,只留下状元的试卷。而赵继光的祖上有位叫赵秉忠的人,他学识聪慧,在万历二十六年考中状元,后多次任职朝廷重臣。

古代科举场景绘画

状元卷的样式

但赵秉忠后来因太过正直,在朝廷中备受排挤,被黄尊素弹劾去职,无奈只得回乡,回乡时将当年的状元卷带了出来。据赵焕彬展示,试卷长达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上面还总结了历代皇帝治国的经验教训,上面还提出可以兴国安邦的建议,还有万历皇帝亲笔题名为第一甲第一名,可在当时将此等朝廷重物带出宫是重罪,不知道赵秉忠用什么方法将试卷带出宫的?后来试卷成了赵氏家族不可言说的秘密,代代相传,遵从祖训,无论今后发生何事,都不可将状元卷弄丢,保住祖上的这份荣耀。

居中者为赵涣彬之子赵继光

专家三顾茅庐,状元卷也终在博物馆展示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19世纪80年代赵家也没了往日的繁荣,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就是赵继光的父亲,父亲将状元卷藏得很,无论多穷,都没想过要将它卖出去。但那次喝醉酒后,将状元卷的消息泄露,不久就在村中传开,而后又传到了专家的耳朵里。

专家通过查资料表示:世上还没有一个万历年间流传下来的状元卷,老人赵焕彬手里可谓是无价之宝。知道这件宝物的珍贵,专家多次去赵焕彬家想让他将宝物上交,刚开始赵焕彬声称状元卷丢了。毕竟是自家的传家宝,怎么能给别呢?但专家通过和其儿子赵继光交流得知宝物仍在家中,他理解赵焕彬的行为。于是他们天天去,长达20余次的前往赵焕彬家,每次都为他讲解宝物的研究价值,劝老人上交。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被专家行为所感动,从床底下拿出了被一层层包裹的状元卷,可见赵焕彬老人将它看的很重要,并小心保管,但最后还是将状元卷交了出去。而这份状元卷也让山东青州博物馆成了一级博物馆,期间还被盗过,不过万幸最后找了回来。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真迹(局部)

结语

国家为了感谢赵焕彬老人的无私奉献,给他颁发了一份荣誉证书,不仅如此,还复制一份状元卷送给他。等记者想再次采访赵焕彬时,可惜他已经去世,不过他的儿子赵继光表示:父亲从未后悔将宝物交给国家的决定,因为这宝物可为国家的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在博物馆才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为了国家将自己的传家宝上交,像这样的慷慨之人,如今有几人能做到呢?

1日本人绝对不会以这种形式把持刀者的姓名刻成铭文。一般铭文的内容是刀名和刀匠自己的名号。极少数刻持刀者自己名字的一般是“X年X月吉日XXX所持”这样比较郑重的字句。

2比较常见的95、98式等旧日本军的制式军刀刀鞘有卡笋不能直接抽出,刀柄、护手等均可拆卸只剩刀身。国内仿品往往刀柄是包死的。

3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国内刻“佐藤小太郎”的仿品日本军刀要多少有多少,另一个常见的版本是刻“冈村宁次”(这个更离谱)的,一般价格在500-1500元不等。

4真品95式军刀品相一般的大概在8000-10000元,98式在15000-20000元左右,真品佐官刀带刀鞘一式也值四五千,更稀有的种类价格难以估算。但根据品相价格差异很大,仅供参考。

从前,有一个张铁匠,手艺很好,一家人靠他的手艺日子过得很不错。可惜的是张铁匠的儿子18岁了,因他母亲娇生惯养,养成了游手好闲恶习,什么本领也没有。

张铁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想,等我们老了后,他靠什么谋生?靠什么养家糊口?张铁匠决定调教一下儿子,就想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爷爷传给我一个百宝箱,你如果能在十天之内赚一块钱交给我,我就把这个它传给你。”儿子一听,心想:十天赚一块钱,那不是太容易的事吗?儿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十天才赚一元易如反掌,所以儿子并不急于去赚钱,又把心思放在吃喝玩乐上。玩到第四天,才想起父亲要他赚钱的事,就对妈妈说,我今天来去打工赚钱。因为他什么本领都没有,又怕苦怕累,结果这天什么事也没有找到做。第二天,他仍然去找工做,结果和前一天一样。他有点着急了。

第六天了,儿子又要出门去找工做,妈偷偷塞给他一块钱,说:“孩子,到了晚边你把这一块钱交给你爸,就别去找事做了。”儿子接过钱就溜到外边玩去了,到了晚边回来,把一块钱交给父亲,张铁匠接过钱说,这钱不是你赚的,说完就把钱扔到火炉里烧了。儿子看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出去了。

第七天,儿子又要出门,妈又塞给他一块钱,说:“孩子,到了晚边你把这一块钱交给你爸。”儿子接过钱就又溜到外边玩去了。到了晚边回来,儿子把一块钱交给铁父亲,铁匠接过钱,又扔到火炉里烧了。

张铁匠的妻子已意识到了拿钱给儿子是错的,第八天,儿子又要出门,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还是自己去打工赚钱吧。”儿子点点头。

儿子后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搬砖,一块钱一天,扣除伙食费,一天还可得三毛钱。搬砖是个累活,三天累下来,几乎让他脱了一层皮,人晒黑了,也累瘦了。三天干下来得了九毛钱,还差一毛钱,老板看他做事不偷懒,就奖励了他一毛钱,这样他得了一块钱。他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拿着一块钱去给他的老爸。铁匠接过钱,就又要往火炉里扔,他赶紧抱住铁匠的大腿,说:“爸爸,不能扔啊,那是我三天的汗水钱啊!”张铁匠扶起儿子说:“现在你知道珍惜钱了,因为这钱是你辛勤劳动所得。”

这时,铁匠把传家宝交给儿子,儿子打开后,哪里有什么金银珠宝,只不过是一箱子的打铁工具。铁匠说:“孩子,你只要把老爸这门手艺掌握了,还怕过不上幸福生活吗?”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热爱劳动,学会本领,那是人的幸福之本啊。

我的传家宝作文1

一说起“传家宝”,大家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许许多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呢?其实我家的传家宝就是我家的家风——坚持、勤学,它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

坚持

说到坚持,我就想起二年级参加英语风采大赛的情景。记得那时候,我刚刚接触英语,认识的英语单词是屈指可数。所以一看到那整整大面的英语故事稿,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了。爸爸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回家后就坐在电脑前。他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饭,又坐在电脑前。到了三更半夜,我迷迷糊糊地醒来了,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微弱的光在一片黑暗中显得极其刺眼。第二天早晨,爸爸将两张纸递给了我, 纸上布满了他的字迹。我抬头看见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黑眼圈也很深很深。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他一有时间,便和我一起读稿子。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再把最好的一遍录下来,让我去听、去模仿。我从一个音节到一个单词,从一个单词到一句话,再从一句话到一篇文章,最后在爸爸和我的一起努力下,我在赛场上出彩的表现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后获得了金奖。每当我看见那个奖杯,仿佛能看见奖杯中已经溢满的辛勤的汗水,它让我明白了凡事贵在坚持。

勤学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奶奶已经六旬余岁了,但还是眼不花,耳不背,天天忙里忙外的。那她勤学在哪?在老家的客厅里经常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的白发苍苍的奶奶拿着手机向我请教。这时,奶奶就像一位好学的小学生一样,轻声细语地问我:“妞妞啊,我要和你的堂姑语言聊天 ,要怎样按呢?”“你能教我把照片发给你表姐看看吗?”“微信里的朋友圈怎样点赞呢”……每次,我都会特别耐心地教奶奶。现在,在我们一家人手把手的“帮助”下,勤学好问的奶奶已经能得以应手地使用手机了。每当,看到奶奶发的朋友圈,我就心想:奶奶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勤学”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了幸福。我爱我家的家风,我爱它的美好,爱它给我的信心,爱它给我的支持和爱。

我的传家宝作文2

我家的"传家宝"很是特别,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我们一家的心中刻着——勤俭节约。

我的外婆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头发花白,老眼昏花,七十多岁了。她的岁数也不小了,可精神好的很!外婆掌管着一片土地,好不忙活!整天一个人东奔西跑,浇浇水,除除草,就是闲不住。外婆干起活儿来,真是什么也不顾。有一次,我和妈妈中午到外婆家,发现家里大门紧闭。我们俩都很疑惑,这大太阳照着,外婆能去哪儿呢?妈妈赶紧给外婆打电话,“嘟——”一秒如一分那样漫长。“喂——”外婆终于接电话了。“现在在哪儿呢?”妈妈皱着眉头,着急的问着。“我——我在地里除草呢。”外婆吞吞吐吐地说。妈妈一听带着我就赶紧去。我心想:这么热外婆怎么还在地里呀!不一会,就到了。老远,我就看见外婆艰难的弯着腰,埋头除草呢!我飞奔过去,看到外婆汗流浃背,心里很是难受。妈妈也埋怨外婆这么热还出来干活,边帮助外婆除草。在我和妈妈的帮助下,草终于除完了。

你可别以为外婆不去地就闲下来了。你瞧,我鞋里的鞋垫,冬天穿的拖鞋,可都是她手工做的呢!天知道她从哪儿来的那么多碎布头,把一家子的鞋垫、棉拖鞋全包了!所有她的部下——大舅家、小舅家、小姨家还有我们家,二十多口人棉拖鞋垫,通通都是由她一人手工做的。她做的鞋垫、棉拖鞋,可都舒服的很呢!你说我外婆勤劳不勤劳?

妈妈更是如此。我家住在一楼,有个小院子,妈妈在院子里种上月季、石榴树、葡萄树、金桔树等等。整天不是上班,就是在后院“磨蹭”。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站在门口“咚咚咚”的敲门。那声音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可是妈妈就是听不见。我也只能罢休,站在门外等了十多分钟。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妈妈终于开了门。我就不解了,妈妈明明在家,我敲了那么长时间的门,妈妈却不开,这是怎么回事啊?原来,妈妈一直在后院里捣鼓她的东西呢!妈妈还十分节俭呢!我们家里的旧衣服,她都不让扔。我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留这些旧衣服做什么用呢?原来,妈妈总是把这些旧衣服剪成块,用来做抹布。

在妈妈的带动下,爸爸也变得勤劳节俭。我们家的地板都是爸爸包了,一星期一扫一拖,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一旦坏了,爸爸总能把它修好。

我呢?从小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我勤劳节俭。我也做到不浪费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我更会帮助妈妈做家务活,刷碗,抹桌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教导我要节俭,但不是做守财奴!前几年,爸爸妈妈为了让哥哥受到国外教育,不惜花去多少年的积蓄。他们是希望我们兄妹俩能做到不浪费,把钱用在有用的地方。我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

我们家的“传家宝”是无价的,是高尚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

我的传家宝作文3

勤俭——是我家的传家宝。

我的父母都是个勤俭人,比如:衣服破了妈妈会自己补,扣子掉了妈妈会自己缝。毛巾用破了拿去当抹布。爸爸要求我饭碗要吃干净,不然以后脸上就会长很多痘痘,我的爷爷是这么要求我爸爸的,我的太奶奶也是这么跟我爷爷说的。

“饭碗要吃干净,不然以后会麻脸!”这句话成了我家已经祖传三代的“传家宝”啦!以前我总觉得他们太小气了,但现在长大了,懂事了,我才发现这种精神比什么金银财宝可贵多了,这才叫真正的传家宝!

我会有这种想法是源于暑假里的某一天。

那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和爸爸妈妈吃着午饭,可是我不长记性,又忘记把饭粒吃干净了,爸爸习惯性的一瞟,看到了碗里的几粒饭,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指着我的饭碗对我说:“陈乐祺,赶快把你的饭吃干净!你不怕长大以后变麻子吗?”我对爸爸反驳道:“爸!你太强迫症了!连这几粒饭都要纠结半天。”“这和强迫症没有关系!勤俭节约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你是不知道,这几粒饭在战争的时候就等于几粒金子!”爸爸将正要去厨房放碗的我给拦下了,看来,这次他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我故意优哉游哉的坐回饭桌上,慢慢的将一粒一粒米饭吃下去。爸爸看急了,吼道:“吃快点!”我没有理睬他,继续慢慢吃,吃完就回房间了。不久后,妈妈进来跟我做起了思想工作,她讲起了爸爸小时候的故事:“你爸小时候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那时候你太奶奶每种菜只让别人夹一次,可想而知,那时候饭有多珍贵啊,更何况现在社会在不断进步,你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更不能浪费粮食。”我这才恍然大悟,才明白自己刚刚的做法的确是错的。于是,我就去向爸爸道歉了。

就像爸爸说的“几粒饭就是几粒金子。”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苦与汗水的结晶。我很佩服爸爸能牢记这种家风,自打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种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它成为我们家世世代代的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4

“爷爷生日快乐!”在爷爷八十大寿的宴会上,他说要带我们去参观一件“宝贝”,我们都充满了期待。

在爷爷曾经住过的老房子里,爷爷指着一辆自行车说:“我说的‘宝贝’就是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辆虽有些生锈却擦得干干净净的老式自行车。我们有些失望,爷爷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便娓娓道来:“它已经有四十几年了,在那个年代至少要省吃俭用十年以上才能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当年我所在的生产队粮食年年丰收,年年是村里的冠军,连县里的领导也慕名而来,当年的县长亲自把这辆自行车奖励给我!”“爷爷太厉害了!难怪您会一直珍藏着它。”我忍不住对爷爷竖起了大拇指,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这辆自行车也记载着我的故事呢!”伯父摸着自行车,也打开了话匣子。当年伯父去乡里读初中,就是靠这辆自行车陪伴着他。当时同村一起去乡里读书只有两三个同学。一天,另外一个同学有事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只有一个女同学和他同行。路上,他们玩起了“赛车”,比谁的速度快,谁放车把的时间最长。忽然在一个下坡处,伯父的自行车失控了,冲进了路边的悬崖里,他的同学哭喊着求救却无人回应,后来在悬崖的中间发现了他,此时他头部已经严重撞伤了,是这辆自行车挡住他,以至于他没有掉到了悬崖底部,否则将命垂一线!后来在他的同学帮助下,把他送到了乡里的卫生院包扎,由于抢救及时,才没有生命危险。如今的伯母就是当时救他的女同学。“哇,太动人了!”大家不由得鼓掌起来。“当时的山路崎岖不平,条件真是太差了,不像现在到处是水泥路和柏油路。”伯母脸上露出了微笑。原来这辆不起眼的自行车却留下了伯父和伯母之间的感人故事。

我们会把这辆自行车当做传家宝,车轮上记载着的拼搏和关爱别人的精神将永远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烙印!

我的传家宝作文5

在别人家,传家宝通常摆放在家里最明显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是十分值钱的东西,而我长这么大却从来不知道我们家的传家宝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跑去问爸爸,爸爸说:“咱家的传家宝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是一把旧锄头”,我感到十分惊讶。问道:“别人家的传家宝都是金银首饰值钱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家的是一把锄头呀?”爸爸十分神秘地笑了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咱们一起去老爹家就知道了”,我十分期待答案是什么,于是同意了,并让爸爸立马带我去。

我和爸爸坐车来到老爹的新家,一下车,我就马上缠着老爹,让他给我讲讲锄头的故事,老爹说:“小孩,你可别小看这把锄头,它可是咱家的传家宝,它承载着咱家的家风和一种勤劳、拼搏向上,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于是老爹带我到阳台上,只见阳台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破旧锄头。乍一看,我可不会把它当成我们家的传家宝,我真不相信传家宝是一把破锄头。

这把锄头以前挂在老家的墙上,后来老爹搬到市内的新家,仍把它高高地挂在阳台上,与装饰一新现代化的新家格格不入,形成很大反差。

我问老爹:“这就是咱家的传家宝?”老爹点点头。我的好奇心又驱使我必须问个清楚,在我一再追问下,老爹便从实招来,老爹告诉我说:“这把锄头是你爷爷送给我收藏的。以前,你爷爷兄弟两人,长大后分开居住,这把锄头是你爷爷分来的劳动工具。当时你爷爷就用这把锄头,凭着坚韧不拨的毅力征服自然,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荒、种地辛勤劳作,养活了我们家十几口人,家庭的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老爹这一讲,我不由得对这把锄头产生了钦佩之情,这把锄头真不愧为我们家的传家宝。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农村的老家逐渐变成了城市,农民变成了市民,这把当年给我们家带来巨大变化的锄头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作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劳动工具被老爹收藏起来。但它所传承的一种勤劳、坚韧不拨、努力拼搏,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我的传家宝作文6

两三年前,父亲从老家搬来了一个旧橱柜。要说它的特征吧,就是一点儿也不起眼,长得方头方脑,简陋的连点花纹、装饰都没有,而且门还关不上。父亲只好拿绳子把门绑起来。它就被放在了阳台的角落里。我心里十分不解:这么个破橱柜放了只能积灰,留着做什么?

我疑惑的问父亲,这原来是放啥的?父亲告诉我,从前那个橱柜是一个菜橱。因为以前没有纱窗,生活环境也不太讲究,苍蝇等飞虫时常会飞进家来,有时甚至还有老鼠溜进家觅食,这个菜橱就起到盛放、保护食物的作用。那时,菜橱就摆在饭厅的主要位置,那里存放着大米、干货,还有招待客人用的精美的糕点,俨然是父亲小时候的宝库,尤其是那一钵头金**的香气扑鼻的麦芽糖,令父亲至今回味无穷。我可以想象当时的父亲,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每当经过菜橱的时候,总会停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麦芽糖左转右转。可是菜橱已经完成了使命,被丢在阳台上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留着它。

有一天,妈妈的电动车送修了,爸爸决定骑自行车载我去上学。可是,看着那窄小的、支架纵横交错的后座,我摸摸自己的屁股,感觉那滋味肯定不好受啊!我毅然地站起身说道:“我宁愿走路,也不要坐自行车。”这时奶奶过来,从旧橱柜下层抽出一个棉垫,中层拿出一盘绳子,三下五除二,一个轻便又舒适的坐垫就神奇地出现在后座上。我高兴极了,心想这橱柜里面真有不少有用的东西啊,只是外表真的很难看。我不禁赞叹,这橱柜真神奇,什么东西都有,我该好好参观一下。来到橱柜前,呦!门已经被奶奶修好了。打开门来,隔板还是那么简陋的隔板,只是上面的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上层摆放着杯子和暂时不用的餐具;中层码放着一盘盘的绳子、一个个塑料袋和购物袋;下层堆放着工具、钉子和不用的电线。

我不禁称赞奶奶。奶奶告诉我,当年她和爷爷刚到福州的时候,很多家具是自己打造的,打造完之后,剩了一些边角料。俩人一起商讨该怎样处理,最后决定用边角料做一个橱柜当菜橱。没想到当时好木料做的家具现在都不再使用了,只有这个橱柜,直到现在还在为我家尽心尽力的“工作”着。奶奶说:“你们这些年轻人,生活水平高了,却不珍惜东西。整天要扔这个,要扔那个。其实只要没坏,收起来,到时候东西都是有用的。”

听了奶奶的话,我觉得这个橱柜不仅是父亲小时候的美食宝库,也不仅是现在家里的杂货宝库,而是奶奶希望孩子们能够节约而不浪费的精神化身。这就是我家的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7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宝物吧!我也有,它是一本书——《苏菲的世界》。它是奶奶留下的唯一的东西,一向不爱看书的我,却独独被这本书所吸引。翻开书的扉页 ,记忆的闸门慢慢打开。

“唉”奶奶又在捡废品,真是的,什么垃圾都往家里带。”我一边叨叨一边正在捡垃圾的奶奶。忽然,我的目光好像被什么吸引着,原来是奶奶背在身上的挎包。那挎包很是奇怪,一面肥嘟嘟的一面瘦嘎嘎的。我猜想…一面应该是垃圾无疑了。另一面应该是她心心念念的宝贝吧。

“嘻嘻,奶奶和妈妈去上班了,我有机会啦!”我悄悄的走到房间里,先是不经意得四处看看,发现没有人啦!然后迅即靠近挎包,飞快地将手伸向拉链。“咔嚓咔嚓”那声音使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头。深怕奶奶突然出现,打开啦!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呈现在我的面前。

为什么奶奶要随身带着这本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翻开了书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娟秀的小字,看着这些字迹我思绪万千。奶奶平时,一定将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它是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奶奶如此的喜爱。

奶奶还在其间做了五颜六色的标注,奶奶那个老花眼怎么可能做着做如此精细,美丽的笔记呢?看着奶奶那精美的笔记,我不禁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想起那个游手好闲不爱读书的自己,羞愧得不敢直视那本书了……

“你也喜欢看这本书吗?”奶奶苍老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奶奶…我…我”我紧张极了,话也说不利索了,生怕奶奶生我的气。 “没关系这本书既然你喜欢,就送给你。”……

之后呢,成天看着奶奶送我的书,再对照着奶奶做得那些笔记,原本对我而言枯燥无味的书,却像被施了魔法般,让我着迷不已。就像有人点着灯指引着我,带我走进了原本黑暗的世界。着这些字字笔记,慢慢地我也学着开始做啦。就这样,我不再排斥读书,甚至爱上了读书。

奶奶的这本书是一枚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我很幸运,被我捡到了。让我有了这样的体验。他带给我的影响,让我受用无穷。

我的传家宝作文8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吧,我最喜欢的东西就是爸爸送我的钢笔了。别看它只是一支小小的钢笔,它可是大有来头啊,说它是我家的传家宝都不过分呢。因为这支已经陪伴爸爸三十多年了,在爸爸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是爸爸的得力好帮手了,虽然现在的它年龄已经很大了,不过它的性能可是很优越呢。这支钢笔可是我跟爸爸磨了好久,他才忍痛割爱地送给我的呢,

我给这件传家宝取名叫小红帽。顾名思义,它是一只红色的钢笔。自从变成我的得力助手后。虽然跟地面亲密接触过n次了,但依然毫发无损。不过,我可不想让它壮烈牺牲。因为自从用了它,我写字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每当我拿起它,就会想起爸爸深情的目光。那目光里有爸爸对我的期望。爸爸希望我能用这枝笔,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用它做对一道道难题。

同学们,你们的钢笔一定也有不寻常的故事,快来和我交流交流吧!总之。我希望我的这只钢笔能陪伴我一生,成为一枝名副其实的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作文9

一天,我正在书房里认真地写着作业。忽然,听见“砰”的一声,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调皮的弟弟把那块我最心爱的砚台给打碎了……那块砚台虽然很普通,可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

我的爷爷是一名村长,那年,村里正在搞新一轮土地承包活动。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邻居,他还带来了一块精美的砚台。那块砚台做工精细,通体乌黑油亮。侧面还刻着一条仿真金龙,它们玲珑秀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用手轻轻抚摸一下,感到凉丝丝、滑腻腻的。这精美的砚台真是人间真品呀!我不禁喃喃自语,目光也随之定格在上面,久久不愿移开。那人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小妹妹,听你爷爷说你字写得好,这块砚台就送给你吧,也请你方便时和你爷爷说下,请他在土地发包时给我一点照顾。”那时年少的我虽然没经过大人同意就收别人的礼物不对,可奈何抵抗不了这砚台的诱惑,便情不自禁的接了过来,翻来覆去地欣赏,甚是喜欢。傍晚,忙了一天的爷爷终于回到了家里。我把砚台拿给爷爷看,并把收砚台的经过告诉了爷爷。爷爷一听,平时一向慈祥的他立刻拉下了脸,严肃地对我说:“什么,这种“礼物”你也敢收我不是经常教育你无功不受禄吗快把砚台给他送回去。”我虽然百般不情愿,但看 爷爷那么严肃认真,还是极不情愿的把砚台给还了回去。这砚台毕竟不是这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收着心里难怪不安心……

在我准备回城的那一天,爷爷把我叫到他房间,递给我一块砚台,说到:“佳儿,我们家历代靠勤劳致富,你长大了也一样,记住要堂堂正正做人,要老老实实的靠劳动致富,爷爷知道你喜欢写毛笔字,这块砚台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就交给你保管了!”

那天,我真正明白了:原来,我们家历代传下来的,不止是那个砚台,更是那一种堂堂正正做人和老老实实靠劳动致富的精神。

我的传家宝作文10

我家的传家之宝是我老爷爷的膏药。它是用香油和多种中药材熬制而成的,说它是灵丹妙药,虽然有点太夸张了,但它确实对一些专家都认为没有好办法,只有输液打针漫漫治疗的病,可以做到不吃药,不打针,膏药一到马上病除,这可是我家的祖传秘方。

春天是"腮腺炎"疾病多发的季节,小朋友得了这种病以后,既发烧,两腮还又疼又肿,非常难受,治疗不及时还会留下生理上的疾患。到医院输液打针少说也要十天半月的时间,这时如果贴上我家的膏药,一会儿就能止痛,不打针、不吃药三、五天就会痊愈,你说,这给小朋友消除了多大的痛苦。另外,老爷爷的膏药对摔打跌伤引起的肿痛治疗效果同样非常好。

曾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姥姥家,途中我一不小心把脚伸进了车轮,顿时我的脚疼痛起来,妈妈一看我的脚被揭去一块肉,立刻带我去了牡丹区中心医院急诊室。急诊室的大夫又是给我消毒,又是给我上药,费了好长时间才给我包扎好伤口,最后又说:"千万别感染了。"可是过了几天,我的脚一直肿痛,症状不见轻。妈妈想起了老爷爷的膏药,带我到了老爷爷家,把老爷爷的膏药给我贴上,一天的时间我就有点不痛了,又过了两三天,我的脚肿消失了,好了起来。

我老爷爷的膏药真灵呀,它不但是个宝,更主要的是能够为老百姓治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