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小年怎么拜灶神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祭拜
小年怎么拜灶神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祭拜灶王爷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二日晚上就准备好祭拜的贡品: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等到腊月二十三日子时一到,就开始进行祭灶。因为灶王爷要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上天去向天帝汇报这一年人间发生的一切。
灶神,本是因为万物有灵观念驱使以及对上古人发明火烧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来的神。《周礼》称“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才出现了人格化的灶神。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经“上天言好事”去了。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一般敬灶神是早上还是晚上
祭灶时间:小年当天黄昏举行;
迎接灶神时间:正月初四或水上人家初五;
迎接流程: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即可;
祭灶前的准备
(1)贡桌或供台
(2)黄纸或红纸
(3)对联(上天言好事 下地保平安 横批 一家之主)或灶神贴画
(4)祈福三支香(祈福自己及家人福禄寿齐备
(5)清香三支香(戒定真香,祈愿身口意清净)
(6)蜡烛一对
(7)茶或水 单数
(8)糖果或素点心单数
(9)灶神疏文
小年祭灶的流程和步骤
(1)清扫现场卫生,个人洗浴,正衣冠
(2)找一个贡桌或祭台,上面铺设黄布
(3)贴灶神图(可购买或自己绘制)或简单地贴对联也可
(4)供奉放香炉、神烛、疏文等于神位前。(无神位可在厨房灶或水槽旁边设置或者房间的西边布置,也直接灶前设案)
(5)供奉糖果、素点心及当地特色点心 总数量3/5/7都可以
(6)于灶神位前点燃一对神烛
(7)燃香三支,两次上香,第一次上香 :祈愿家人福禄寿圆满,第二次上香 : 祈愿自己持戒 断恶修善 圆满 成长。
小年祭灶注意事项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神关系到一家人的饮食,所以送灶神仪式不敢耽搁,旧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设置灶神的神龛,但是现在我们注重家居环境的美观,很少有人在家中设置灶王爷神龛,而送灶神这些民俗也被人们慢慢遗忘了。
旧时候,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祈求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各地民间辞灶习俗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燃香、供果菜、酒食,还有纸钱或元宝等,首先把供果和酒菜摆在桌子上,在灶神上天之前要请他吃上一顿,供奉好以后,把香点上再把灶君的画像从墙上请下来,与事先准备好的纸钱一起,拿到院外烧了,同时燃放鞭炮。意思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快快走,再等他回宫降吉祥。
至于供香的方式,一般都是在灶神像前香炉里点三支香,快烧完时再接着点上第二组,一般是烧三组香,有的人家也可只烧一组。蜡可有也可无,没有特别要求,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东北地区是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意思是粘住他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前说这家人的坏话。
祭灶神仪式你别以为送上去就完事了,你还的把灶神给请下来,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的时候你还要迎接灶王爷下从天上归来。传说除夕夜灶神要引领诸神来人间过年,所以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接完灶神以后,才轮到祭拜列祖列宗,然后才开始吃年夜饭,举家团聚过大年了。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面蕴含了思想、文化、习俗、情感、神祉、祈望等很多内容。过年过程中有一系列活动,过小年送灶神便是其中的一项。送灶神的仪式里虽说也有一些不现实的成分,比如试图用糖来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上天只报喜不报忧等,但毕竟那都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一些习俗。
民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送灶王爷。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小年夜祭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小年夜怎么祭灶
祭灶典礼多在晚上开展。
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里雄鸡。也有些人让小孩抱鸡跪于成年人以后。
听说鸡是灶爷升仙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之为鸡,而称之为马。若是红公鸡,别名“红马”,白公鸡,别名“龙潭”。
上香表后,房间内烟草萦绕,填满神密的颜色。男主角倒酒叩头,口中念念有词。
读完后,祭灶人高呼一声“领”!随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音,表明灶爷早已领情。若鸡头岿然不动,还需再浇。
小年夜有哪些忌讳
1、流传湖北省一部分地域,过小年忌屠宰。
2、河南省一些地区避讳捣蒜,觉得过小年捣蒜会把家中捣穷了。
3、北京市有一些地域的老北京人在过小年这一天忌煮饭,只吃甜,让灶王爷“多言好事儿”。
4、中国台湾则忌舂米,听说会出现把风神捣出来之虞,也许给明年产生洪灾。
5、江西九江过小年时小孩子要聪明,要不然得挨揍。
6、祭灶只有是小伙。民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习惯,因而祭灶王爷,只仅限于小伙。
北方对于小年这一天还是非常重视的,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这一天也是传统的“祭灶”日,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禀报所在的家庭人员的善恶是非,上天会根据所知进行奖罚,也会在这一天决定这一家的祸福,所以这一天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节日,北方人会在灶王爷的神像前面摆放糖瓜,为的是让灶王爷可以多说好话。腊月送“灶王爷”都有什么讲究呢?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还是有很多习俗的,这一天讲究吃三样食物、做三件事情,同样也会忌讳三件事。吃三种食物包括糖瓜、饺子和年糕,糖瓜在这一天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一种用麦芽糖做出来的糖果,可以是长条的上面全是芝麻,也有扁圆形状的,北方的糖瓜中间有很多密小的气泡,咬一口酥脆掉渣,满口的麦芽糖的香味,非常怀念小时候糖瓜的味道。
饺子也是北方特别喜欢吃的食物,逢年过节都会吃水饺,水饺营养丰富形状如同元宝,所以也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小年也是年,所以在北方的腊月二十三也会吃水饺。年糕通常是南方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年糕是用大黄米做的,而南方的年糕是用糯米做的,小年这一天吃年糕寓意来年定会年年高升。
这一天还要做三件事情,祭灶、扫尘和沐浴理发。小年这一天会祭灶,会把糖瓜抹在灶王爷像的嘴上,希望灶王爷能够多多美言。小年这一天也叫扫尘日,在这一天大扫除会把家里的“霉运”清理干净,也是起到了除旧迎新的效果。古时候的人进入正月后就不能理发,所以会在这一天理发沐浴,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一天还要忌讳三件事,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要借东西,腊月和正月都不能往外借东西,也不要借别人的东西,古时候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一年的运势。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