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去西安前,我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然而离开的时候,我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西安印象 首先,我来说说西安整体环境给我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很古色古香,很有 历史 韵味的城市。从西安火车站一出来,一面古城墙便映入我的眼球,瞬间有一种穿越了的虚幻
在去西安前,我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然而离开的时候,我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西安印象
首先,我来说说西安整体环境给我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很古色古香,很有 历史 韵味的城市。从西安火车站一出来,一面古城墙便映入我的眼球,瞬间有一种穿越了的虚幻感,这里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 历史 气息,连灯都散发着 历史 的光芒,我观察到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建筑的顶端都会建一座古式建筑,很有特色!不愧是十三朝的古都,连文化都没有被现代化所抹灭。而且这里的街道都很干净,连落叶都很少看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西安 美食
其次,当然是西安的 美食 ,像肉夹馍、凉皮、油泼面、臊子面、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现在才发现系统打不出这个字)等面等这些都是出了名的,来西安这些 美食 自然是不容错过的。肉夹馍最推荐“子午路张记肉夹馍”,最正宗不过了,而且都是肉!!!相信你会爱上的。
羊肉泡馍是我吃的比较多的(可能因为这是唯一一个不是面食做的),细细的粉丝配上鲜香的羊肉及汤,飘香四溢,再配上几块最佳搭档“泡馍”,会让你真的以为自己是西安人!我们去吃的是“澄城崇斌水盆羊肉”,这个店有点偏,但人真的是爆满,去的时候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有座位。凉皮就属“薛家凉皮”最出名,到哪都有,味道也很正宗。其他的都可以在永兴坊和回民街吃到,这两个地方都是 美食 聚集地,数不尽的 美食 让你一次性吃个够,但这些地方一般都是游客去,所以价格相对较贵,也不是很正宗,个人感觉服务也有些差。如果你想吃到正宗的西安 美食 ,可以到一些小巷子里(尤其是学校周边)逛逛,我们当时都是随缘份吃喝,遵循人多原则,路过哪家人比较多的就去吃吃看,也吃到了不少 美食 ,而且价格也便宜许多。
不得不说的糕点店!!!
我这个人很少吃糕点,但路过一家糕点店时,我被那诱人的香味给吸引了,忍不住买了些尝尝,结果成了我最难忘的美味之一,此后一直念念不忘。如果有喜欢吃糕点的朋友可以去尝尝,记得叫“宫廷桃酥王”,在西安北大街145号。他家的蛋挞香酥而美味,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而且便宜到你想不到!5块钱你就可以买到4个美味的蛋挞!
西安景点
接下来说说西安的景点,西安是一个景点众多的地方,像秦始皇陵、兵马佣、华山等这些世界闻名的景点都不用我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只说说西安市区有哪些好玩的。
第一,西安古城墙是一定要去的,毕竟是一座城的代表,50元一张门票,学生半价,有学生证的可以带上。城墙全长约13公里,很适合骑自行车,不要想着可以骑共享车,不可能,因为人家要赚钱,上面有专门租车的地方,单人、双人都有,就是很贵,记得双人的90块钱让你骑三个小时,超时要加费,比门票还贵!像我们这种“负豪”当然是选择——用脚走啦!(额!如果我说是在抵制恶性收费你信吗?不想承认自己穷),其实用脚丈量城墙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你可以看见每块砖上都有制作者的名字、地点和年份(听说是为了保证砖的质量,每块砖都有对应的责任人),你也可以看到砖墙上有很多很多的“ 到此一游”,你看到了也不要冲动的动手,咱是文明人,咱不对砖动手哈!站在城墙上看这座城市也是很美的,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的光景。(最后就是想跟朋友们说一下:我脚不痛,真的一点都不痛!就是有好几天没直起来而已!)
第二,就是“大唐不夜城”,这是晚上必去的景点,也是我最喜欢的景点。来到这里会让你错以为是在过年,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灯光,连地上的砖都会发光,周边都是古代建筑,一切都不失传统而又现代,繁荣与热闹并齐。如果你在晚上8点左右到的话,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表演,古式的琵琶、琴、戏曲;现代的摇滚,民谣,街舞都有。这里也有很多网红项目,喜欢的话可以去玩一玩。
第三,就是陕西 历史 博物馆,陕西所有的 历史 沉淀都在这里,很值得去看,而且免费,只有你有身份证就可以进。(在这里也特别提醒广大的朋友们,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证件,不要像我一样来到门口了却进不去!)
其他的什么大小雁塔、钟鼓楼、大唐芙蓉城、音乐喷泉等,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安排去看看,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反正西安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很多可以玩的可以吃的,来一趟你会有很多的收获,希望繁忙的你也可以有时间去欣赏,带回属于你自己的收获。
西安这座城市,去了3次。对于这座城市,好像没有太过于深入的了解,因每次都是因工作,所以都是匆匆而过,从未细细品味这座城市。
第一次去西安。算是充满了好奇,想着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去好好看这座城市,最终去了:古城墙、兵马俑、大雁塔,我猜很多人都会去这些地方,就像每次来武汉的朋友说要去黄鹤楼,这些地方怕也是西安这座城市的必打卡地吧。
古城墙。走走停停一大圈,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还租了自行车。
兵马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风沙和人多。从车里出来我敢发誓那是我第一次遇到光天化日下的风沙,扑面而来,眼里脸上全是细细黄沙,最后骂骂咧咧的进了景区。有搭配 历史 的讲解会感觉更震撼。
大雁塔,印象不是特别深刻,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去了一个真的大雁塔,因为当天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广场,但是也不确定是不是,去这里也是随机的,没有专门的去做攻略和准备,走的时候广场上开始了喷泉表演,感觉也不虚此行了。
第二次西安之行,武汉自驾到西安。秦岭隧道走一遭;到了西安我怕是没力气吃饭了,整个过程除了酒店就是在会议室,一直到离开,离开之前的羊肉泡馍,记忆犹新。顺道带上了我爱的肉夹馍
第三次没啥讲的,大晚上十点多被同事拉着送她去大唐不夜城,心情并不美丽。
十一之前刚从西安回来,呆了八天,整体感觉西安真的不错,有大都市的感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安火车站,简直和这城市格格不入,从东北来一路上连小县级市的车站站台都是高站台,到西安后忽然变成低站台,拎个大旅行箱岁数大真客易摔倒,特别是回程候车大厅人满为患,上过亍天桥连电梯都没有,把拎大包小裹的旅客累的要死,就从这西安火车站就不能算大西安了。
西安是个好地方,去西玩了七天西安人很好,导游也很好也不骗人,住宿也好,私人旅店也很卫生,主人也很友好,吃的也很好。
两次去西安,世界奇迹兵马俑,华清池,博物馆,还有热闹的回民街小吃,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感慨的却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没有破坏,没有拆除,在古城墙上浏览闲逛,感受到了 历史 的厚重感,这是西安的骄傲,也是国人的骄傲!同时深深的为北京失去了古城墙感到痛心和遗憾。西安城墙今犹在,京都拆除悔恨留。一声叹息,几多遗憾!
经历了一次次的拆迁,目前中国仅存的古迹还有多少?珍惜珍惜,别做 历史 罪人!
34个免费景点,我们的自由行了解了不一样的西安
有人说去西安不去兵马俑,等于没去西安。也有人说去了后悔一阵子,不去后悔一辈子。到底去还是不去,都是高门票价挡住了游览的大门。2016年5月8日我和老伴自由行在西安玩10天也没舍得花钱去兵马俑,遗憾吗?遗憾。旅行中总是要做出选择有得有失。
我们自由行游览的重点放在了不要门票的景点上,34个免费景点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西安,古都西安的形象,在我们的心里更加丰满起来,点点滴滴的体会、一步步的丈量,西安之行令人难忘。
1、回坊文化风情街是西安著名的 美食 文化街区,是西安小吃街区。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这里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
一条1000多米的街,我们逛的流连忘返。在拥挤的人流中我和老伴稍不注意就丢失一个,那些特色小吃诱惑的我们往往忽略本来的美味,激起我们想了解是怎么做出来的。到了晚上这里更有特色,霓虹灯闪烁,拥挤的人流一点不比白天人少,叫卖声此起彼伏。
2、高家大院有着百年 历史 ,是西安保护最完整民居院落之一,它的建筑设计可谓独具特色,包含着美学、民俗学、建筑学、 历史 学等种种文化内涵。
古香古色,浓浓的地方特色让我们如同走进 历史 博物馆,再现逝去的大院生活场景。那些陈旧的家具,琳琅满目摆设让我们有种置身于当年生活的场景,游览起来好爽。
3、西安清真寺,原名“清修寺”,又称“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西安清真寺是一座中国古典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西安清真寺是国内现存采用传统建筑形式及布局且规模最大亦最完整的的伊斯兰清真寺。幽静的环境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欣赏这里的厚重文化氛围。
4、城隍庙是明清时期风格坛庙建筑,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600多年来历经沧桑,宏伟依旧。其规模宏大,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此庙为西安著名的古道教庙宇,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永宁门是西安城墙正南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偏东之“安上门”,唐末韩建改筑新城时保留。后历清代、民国,沿袭至今。民国元年6月(1912年),陕西都督张凤翙为永宁门题写门楣。在这里游览如同走进时光隧道,再现当年繁华之景。
6、文昌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开辟的城门之一。这段城墙上建有魁星楼,内供魁星造像,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 文昌门外沿顺城巷向西可到吉备真备纪念园,1986年为纪念吉备真备将唐文化传入日本1250周年而建。来来往往早晨锻炼的市民让这里充满了生气。
7、府学巷,唐代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前院为孔庙,门前数株古槐为当时所栽。元代府学和管理考试的机构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表明府学明确的目的性。后来门前形成三条南北小街,称为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走在这些小巷里,总能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 历史 韵味。
长安学巷里的一棵国槐树,紧紧靠在房檐下。那种健壮透着岁月的痕迹,让人记忆深刻。
8、书院门是明万历二十年间(1592),学者冯从吾,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佑任曾住在这条街上。
9、宝庆寺华塔位于书院门北侧,修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宝庆寺华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塔的第二层每面都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镇国大将军、左监卫门大将军、上柱国梁义深等宦官建造的白石造像。
10、大华·1935是在长安大华纺织厂原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融进近代工业文明遗存,涵盖大华博物馆、小剧场集群、文化艺术中心、精品酒店、特色餐饮、购物街区等城市生活多种功能。
4000多平米的展示,我们如同走进 历史 隧道,恍惚间来到另一个时空,感受到那种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再现。这些场景就像曾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感觉十分亲切。来西安值得来这里转转,不虚此行。
11、小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西安博物院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以千年古塔园林式遗迹休闲景区以及古都西安现代型 历史 博物馆而闻名。以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 社会 生活状况。这里是了解西安前世今生最好的场所。
13、民俗大观园展出的凤翔彩塑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它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即成。是集民俗、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休闲场所,也是一个具有陕西地域特色文化场所。我不厌其烦的把它们一个个拍照下来。
14、大唐不夜城北起玄奘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题广场。虽然我没有看到大唐不夜城的夜间情景,但从哪些雕塑宏大的场面,我已感受到大唐不夜城的魅力,值得一游。
15、开元广场是大唐不夜城组成部分,开元广场取自唐玄宗年号“开元”,在 历史 上被称为“开元盛世”。
16、西安美术馆是集艺术作品展览、艺术品收藏、国内外艺术交流、艺术研究、美术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端美术馆。我们来这里参观受到一次美的教育和熏陶。
17、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公园是以秦亡警示文化、秦文明反思文化为内涵,生态环境、 旅游 环境为目的,集遗址保护、文化展陈、园林建设为一体的秦文化遗址公园。
走进这里让我们感受到秦国盛极而衰的 历史 悲剧,遗址区内的建筑全部是 历史 遗留建筑,公园本着修旧如旧的遗址保护原则对其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展示馆区和遗址区的周围,是独具特色的秦风园林以及18组秦风景观小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秦国的盛衰 历史 过程。
18、陕西 历史 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 历史 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 历史 文化风貌。有人形容,陕西 历史 博物馆是一天看遍中国 历史 最好的博物馆。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因为内容太丰富,容不得我们细细品味,毕竟我们时间有限。
19、大唐西市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七次理事上,在全国34座博物馆中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荣列榜单,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差点擦肩而过,观后收获不少,值得参观。
20、丰庆公园营建的是现代生态景观与 历史 文化景观融为一体的皇家园林。路过这里看到这么一个公园,正好就此歇歇脚。
21、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以寒窑遗址和在此发生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是中国第一个爱情主题文化公园。
王宝钏塑像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传说唐朝末年长安城,时任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在绣楼上抛绣球择婿,结果抛中了寒酸的薛平贵。家人嫌贫爱富、坚决反对下,她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只身出走嫁给薛平贵,到城南曲江池畔的寒窑居住。十八年后,薛平贵战功赫赫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的故事。秦腔名剧《五典坡》唱的就是这个故事。
22、张学良将军公馆,蒋介石为了"围剿"陕北红军,1935年9月13日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之职。租用了西北通济信托公司刚刚竣工金家巷5号冯钦哉的房子,改称张学良将军公馆。只可惜来时这里正在维修闭馆。
23、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是杨虎城将军故居又称杨公馆,建于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 历史 ,杨虎城将军与母亲孙一莲、夫人张惠兰、谢葆真及儿女都曾在此居住过。
24、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1936年初,中共的秘密转运站在此设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转变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负责人为叶剑英。
25、杜陵位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潏、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
26、临潼博物馆是一所地志性 历史 博物馆,收藏有上下五千年 历史 文物万余件,设有五个陈列室,一个历代石雕碑廊,一个石雕明墓保护室。
27、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而建。园内主要有革命亭、忠烈祠、东烈祠、西烈祠等供市民凭吊纪念。
28、莲湖公园为唐代西内太极宫的正南门承天门所在地。明代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取其高低不平地势,引注通济渠水,在此建王府花园。1916年辟为莲湖公园。这里有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的塑像,曾经是中共西安情报处交通联络站奇园茶社旧址。
29、兴庆宫公园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1958年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兴庆宫公园是中国最古老的 历史 文化遗址公园。
这里也是老年人休闲 娱乐 的地方,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群众性演唱会。
30、八仙宫创建于宋代,是一座有千年 历史 的著名道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光绪皇帝并御笔“玉清至道”四字和颂赐“ 敕建万寿八仙宫”匾额。由此可以看出,八仙宫的名声相当显赫。
31、西北大学创建1902年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 。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32、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是西北唯一的专业美术博物馆,现为涉外 旅游 定点单位,成为展览、营销、文化 旅游 、观光购物的最佳场所。正好赶上举办画展,我们也进行了参观。
33、德福巷,隋唐时期曾为皇城的一部分。现在德福巷咖啡屋随之出现,让人们领略到西安古文化和现代气息相融和魅力。听说这里是西安比较有名气的酒吧一条街,倒了几回公交车来到这里,可惜来时,小雨刚刚过去,空空荡荡街上很冷清。
34、陕西省图书馆成立于1909年8月,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夜幕渐渐降临,读书学习的人陆续走进这里,楼层间透着孜孜不倦寻求知识学习人的身影。
站在长安街的过街天桥上,已是万家灯火。我和老伴看着闪烁的霓虹灯,10天来走街串巷自由行就要结束了。一个城市游览10天,已不算短。可我们依然从心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西安不愧是古都,我们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城市独有的魅力。
到西安感受最大的就是战友们太热情。我今年四月份到西安受到了西安战友们的热情接待。在这里再次对西安的战友们说声谢谢!希望西安的战友们到你们的第二故乡新源来探望你们的老战友们!
西安,过去是十三朝古都,今天,是新潮网红城市。
西安地处西北,有内陆城市的厚重和沧桑,也有国际化大城市的活力和范儿。具体来说有几点:
1人文古迹和自然山水景色并重。西安有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肉夹馍,冰峰,回民街,秦岭,景色优美,适合逛吃逛吃。
2西安民风粗犷,你可以咥大碗羊肉泡馍,油泼面,胡辣汤,没人嘲笑你。
3西安适合的 旅游 季节是每年3到6月和9到11月。因为冬天太冷,雾霾严重,夏天太热。
以上就是本人游玩西安的深刻印象。
古城墙的完整美,兵马俑的神奇,长恨歌的水上舞台的 历史 痕迹,华山的雄风,终南山的神秘,法门寺的神圣,六大佛教祖庭的沧桑,看李世民亲手栽植的大树美景,赏时代醉美中国魅力西安的夜景,体验穿梭古城墙的地铁,喝国际港务区带来的美酒佳肴,听王永康书记的故事,看十三朝的 历史 情怀!
去年带着父母去了一趟西安,对西安的文化印象比较深刻。
参观了省博物馆跟兵马俑,看过之后还是很震撼的,其实我本人对人文类的景观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当时身在其中的时候还是特想了解的。
再有印象深的就是小吃,特别喜欢肉夹馍,随便一个店买的都好吃,其他菜品也是份量特别足,对我们来说一个菜都能吃撑的感觉。
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宋代人同秘在《癸辛杂识》中就有当时考中状元,朝廷“送镀金魁星杯柈(盘)一副”的记载。明朝人陆深在《俨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们在座右贴魁星图和考场出售魁星像的热闹场面。这些皆表明士生们都希望“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出绵阳市向北走是梓潼县,再向北几公里,老川陕路就上了山,进入盆地边缘团团万岭,如龙如蛇的七曲山。见山峦起伏,蟠龙逶迤,望古柏森森,浓荫蔽日。突见一大片古建筑从公路边拔地而起,掩映于万绿丛中。正是“路从古柏荫中转,楼向云峰缺处开”,七曲山大庙到了。
大庙文化内涵丰富,“四古三张”概括。四古者,古蜀道、古柏树、古建筑、古战场;三张者,张亚子、张飞、张献忠。四古货真价实,名不虚传;三张中有一位值得考究。每次陪朋友到此一游,卖弄我的一知半解,都调侃一番:各位,儒、释、道等各路神仙,混住道观的大杂院不稀奇,是宋以来三教合流社会思潮的反应。可是主管道德文章的文昌大帝和骁勇战将张飞、绿林好汉张献忠供奉一堂,独此一家。
游大庙,先怀古。古蜀道“翠云廊”南端,止于七曲山。李白《蜀道难》描绘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的五妇岭在此。传说,蜀王派出的五丁壮士,带着秦王赠送的五个美女、五头屙金之牛走到此处,看到巨蛇入洞,五壮士玩忽职守去逮蛇,造成山崩地裂。壮士压死了,美女化山峰,五牛变石头,佩剑插地成剑泉。剑泉旁边,过去有一“送险亭”,亭前石坊刊刻“坡去平来”,告知旅人,平川沃野的成都平原就在眼前,有联云:“历尽艰险才博得脚跟站稳,前程坦夷岂能够掉以轻心”。
这里令人流连忘返的还是那满山遍野的古柏树。方圆四百余亩的柏树绿浪滚滚,据说古树就有两万多株,根连枝接,各具风姿,魁梧苍劲,枝叶婆娑,遮天蔽日,英气凛然。那年在七曲山庄过夜,清晨风起,户外古柏摇曳,涛声如浪,走出门外,柏树发散的清香气息,沁入肺腑,顿感进入仙境。
这里还是古战场,三国孔明曾在此演武练兵,张飞命军士植柏树以显示道路。蜀汉军队由此发兵,进军阆中。明末张献忠在这里设伏兵大战杨嗣昌,“梓潼一战,累骨如山,十三省大军,丧歼殆尽”。张献忠大喜,率众到此祭祖,指着文昌大帝说:“此吾祖也,吾祖助我”,“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们联个宗吧。”奉文昌张亚子为“始祖高皇帝”,敕封文昌宫为“太庙”,清代因为避讳改为“大庙”。怪不得全国到处都叫“文昌宫”“文昌阁”“文昌殿”,这里却叫“大庙”。也因此,张姓的人物成了这个众神居住的大杂院的代表。
大庙古建筑群的主神是文昌帝君张亚子。道家建宫观,要在神仙福地,幽逸山居,去尘离俗,古林深藏,体现道法自然,这里如是。20多处从元代到明清建筑的庙宇,依山取势,结构错落,宏伟壮观,既风格殊异,又主次分明,以百尺楼、正殿、桂香阁为中轴线,左右延伸,成不对称分布。此地的建筑很有代表性,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察过这里,在他的《中国建筑史》详细介绍了这里的《天尊殿》。自从川陕公路开通,深山古庙成了路边大殿。反映唐明皇当年避乱做梦轶事的“应梦台”,被分割到了公路的另一边,想来,中间可能还破坏了一些。
走进皋门,高高的台阶与皇宫相似,中间雕龙,两边阶梯,气势庄严。上去以后,是宏伟的文昌正殿。有古代和现代两幅对联,古人说:“列天上星斑两字传心惟孝友;掌人间录籍千秋大业在文章”。今人题:“七曲山九曲水古柏森森是圣地;十年木百年人众生芸芸仰文昌。”我以为,这今人的对联也不好,因为文昌是造神现象产物,不值得敬仰,听我道来。
这里的三张中,张飞和张献忠是确实的历史人物,主神张亚子却来历不明,一团雾水。过去对文化圣人有“北孔子,南文昌”的说法。道家说,文昌星宿历七十三世化生,降生于晋代梓潼七曲山,极其孝顺父母,后来仕晋战死,历代加封,成为主宰功名利禄的大神。科举时代,读书人必奉祀他。旧时,凡是与纸张文字,如刊刻、印字、书籍、裱画等有关行业,皆供奉文昌为行业神。道教认为,文昌星明亮则主文运将兴。文昌的神坐旁边有“录马神”附从,民间说“录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求取功名利禄之心一目了然。台湾省至今还很重视文昌,崇奉文昌、关帝、吕仙、朱衣、魁星为“五帝星君”。
从传说中看看文昌的来历吧。梓潼有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华阳国志》,说梓潼县“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是个雷神。到了唐代的《北梦琐谈》有了张恶子的故事,说“西州张生所养之蛇,因而祠。时人谓为张恶子,其神甚灵。”而且说,当年五丁开山就是拔的那条大蛇。过去的龙身人首的雷神恶子有名无姓,后来的养蛇的张生有姓无名,两者结合就有了张恶子其人。恶字,不好听,雷神、蟒蛇有渎神灵,于是进一步加工,就叫张亚子吧。窃以为,张亚子的名字与孔仲尼仿佛,两个文化圣人,“亚”和“仲”都是老二,是否故意,不得而知。
为了给张亚子以孝悌的美名,还有一个“水淹许州救母”的传说,说七曲山住的张公、张婆,勤俭持家,上山砍柴割破手指,滴血入清泉,幻化为男童,喊爹喊妈,活泼可爱,取名张亚子。张公张婆上街卖柴,男孩化作云彩蟠龙,布云蔽日保平安。许州知府认为是不祥之兆,把二老投入牢房。张亚子向二郎神借箭,三箭射穿许州北三十余里的白阳洞,引涪江水灌许州,投箭杆入水,化作乌木冲开牢门,救出父母乡亲。从此孝敬父母,得道成神。这些,都还是一个地方小神的作为。
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作乱,史思明响应。唐玄宗避乱,在马嵬驿处死杨贵妃,心灰意冷逃往四川。路过七曲山住宿,当夜梦到一书生告知,安史之乱已平。到成都天回镇,果然听到捷报,玄宗大喜,回程再到七曲山时,见庙内塑像如梦中儒生,即封张亚子为“左丞相”。从此,地方小神受到皇封,身价倍增。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又逃往四川,在这里效法玄宗,加封张亚子“济顺王”。宋朝的几朝皇帝又封张亚子“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皇家如此推崇的神仙,道家当然要借题发挥 。南宋时,道家编造了玉皇大帝降旨,“文昌星官”张亚子奉玉帝之命“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张亚子成了“文昌帝君”。当年“凡蜀举子入贡,必祷之问得失”。为了使文昌的学识与孔子相当,古代文人学士和道教学者,甘当无名英雄,采取“天启”“神谕”“降笔”手段,以洋洋数千万字为文昌制作经诰文章,张亚子成了著作等身的大文豪,其作品博大精深,囊括天文地理、文史经哲、星冶医方所有文化知识。最著名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一篇劝善的短文。自从张亚子从地方小神受皇封发迹以后,全国到处都有他的宫观,仅北京就有七座文昌宫。窃以为,也是因为进京高考的举子人多,少了怕不够用。
知道了文昌的来历,游大庙就有了目的。游人不一定考究文昌的来历,但是都知道文昌帝君保佑功名利禄。于是人们都在正殿前面焚香点蜡,烟雾腾腾。有磕头的,有捐功德的,也有给孩子抽签的,抽到上上签,自然高兴,抽到下签,说一声“骗人的”,把签捏在手心里,不给他人再看。正殿和桂香殿有12尊巨大的明代铸铁坐像,殿中全套祭器如大鼎、一人高的花瓶和镂空花束均为铁铸,乃稀世之宝。铁铸造像十分生动,背后铭文“崇祯元年陕西金火匠人薛姓”所铸。正殿的文昌像高4。7米,全身镏金。最有意思的是文昌前面两侧的两个侍童造像,一个瞪眼吐眉,一个张口结舌,一个拿书卷,一个捧印鉴,名叫“天聋”、“地哑”。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道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以免天机泄漏。
这里的许多庙堂,主要围绕着文昌而设。“桂香殿”院子里,有四棵古代丹桂,顾名思义取“瞻宫折桂”之意,据说丹桂飘香的时候,这里甜香袭人,满地金黄。“白特殿”和“风洞楼”为上下两座庙宇,前者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的坐骑,后者里面有一个两米深的自然石洞。白特是一匹马头、骡身、牛蹄、驴尾的神兽,传说张亚子年轻时每天骑着它通过风洞到千里之外的陕西读书。道家总喜欢山洞,无非是道教“洞者,道也,万物通有此理,即太极之谓”,“洞天福地”“洞观其邃”的意思。门上有明文学家冯梦龙撰联:“三清老子骑青牛西出阳关;梓潼帝君乘白特下临凡界”。其他殿堂也很有说头,“家庆堂”为文昌创作了五世同堂一大家人。“瘟祖殿”则说降伏妖魔,治理瘟疫的五位瘟神是文昌的化身。
在中国,文昌宫里都同时供奉魁星,古代读书人眼里,魁星主科举文事,地位仅次于文昌,奉之甚虔。这里的“魁星阁”又叫“百尺楼”,在大庙正山门上面,过街楼式建筑。二楼正中塑魁星造像,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右手握一管朱笔,左手持一墨斗,右脚踩着鳌鱼头,左脚跛起倒踢呈北斗星状。魁星,北斗七星之首,或说北斗的第一颗星为魁首,或说前四颗星合起来为斗器之首。古代文人高中状元后,到皇宫迎榜,皇宫台阶上雕有龙和鳌,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站在鳌头上,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关于魁星有两种传说。一说魁星奇丑无比,满脸麻子,一只脚颠跛,发奋读书,终于高中榜首。殿试时,回答皇帝对他长相的提问说,麻脸是“麻面满天星”,跛脚是“独脚跳龙门”,皇帝大喜,钦点状元。另一说,魁星本是帅哥,满腹学问,可是考场腐败,总是名落孙山,愤而跳海,被海中鳌鱼顶起,化身丑陋,升天而为魁星,主管功名。所以说,“任你文章高百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其实,这魁星也是文人们把“魁”字拆开来,一个“鬼”的造型,加上星斗的附会,演绎出来的故事,暗含讥讽和无奈。
德国文化哲学大师恩思特·卡西尔《人论》书中说:“神话的所有基本主旨都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的确如此。从“天聋”“地哑”和“魁星”的故事看到,自古以来考场作弊就是防不胜防的,连仙界也要采取装聋作哑的非常措施。就是这样千方百计的防范,还出现了魁星跳海的悲剧。逼得旧时的文化人,对考场腐败无可奈何,寄托于神灵保佑。
今天,看到魁星楼里,挂满了高考的学子们送的锦旗,祈求祝词五花八门,突然想到一句俗语:“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大庙建筑群中,还有一个关帝庙,里面的关公并非红脸,而是金身、金面。关公也是武财神,所以指示牌上的箭头指的不是“关帝庙”而是“财神庙”。如今,那里好像比文昌宫的香火旺盛,也是与时俱进的现象。如今的许多游人到此,并非供奉文昌,而是找乐子来了,东看看西瞧瞧,领略文化,休闲心境。走到一处,看到洞经音乐表演,丝竹声声,锣鼓阵阵,男女合唱,抑扬顿挫,时而清丽婉约,时而高亢激昂,时而飘飘然如临仙界,时而坦荡荡胸襟开朗。下面院子里有个很大的古代焚纸炉,过去的文人认为文字是仓颉大帝所造,要爱惜,写过字的纸不能乱丢,收集到贴有“敬惜字纸”的竹笼里,在文昌庙里集中焚烧,待到每年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日祭祀完毕由学生们扛抬纸灰撒入河海。现代,这里成了人们过鞭炮瘾的所在,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炮竹声声。我担心,这里的烟火和炮竹会不会那一天引起火灾,把几千年的文物毁于一旦。历史上,这里的魁星楼就在清雍正年间遭遇火灾重建过,我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
一件有意思的情景进入我的视线,我看到有一个老婆婆见神就拜,财神庙里烧柱几根香,文昌殿里磕几个头,魁星面前也下跪,瘟神面前也作揖。送子娘娘面前,她还磕头,我好奇的问:“婆婆,你拜的这是什么神?”老婆婆说:“不知道什么神,不过拜拜有好处。”真是礼多神也不会怪罪。有趣。
离开的时候,我抬头看看那团团万岭,如龙如蛇的七曲山,看看那冠如华盖,绿荫如云的古柏树。慨然想到,这里的历史告诉人们,再结实的建筑,也不会永存,再神圣的神灵也会退位。只有大自然是永生永存的,历经风雨,傲视苍穹。
魁星岩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石鼓镇,取“文曲华世”、“光昌文运”之意而名,魁星岩像一块玉玺镶嵌于县城西南面的奎峰山麓,内涵丰厚,隐于葱郁林木之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居此远眺永春县城,山川缭绕,丛林染碧,如织锦绣。明朝永春文人颜桃陵登眺望远,触景生情,移步赋诗,把沿途景致标为十二景,即万松巢鹤、半岭迎云、茂林幔绿、广庭秋月、梅盘仙榻、烟萝鸟道、吟台悬壁、竹坞佛泉、斗石钟灵、山阴禊迹、曲涧春流、崆峒通玄。系国家旅游局确认的全国两大供奉魁星的古迹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3%,园内有南亚热带雨林、古树、果园等自然景观,树种有国家级保护植物金毛狗、千年桂花树及古树马尾松、樟树、枫香等。此山境幽地寂,别有洞天,时引骚人墨客,唱和其间。魁星岩并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寺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圆觉重建,几经沧桑,现在尚存有重檐悬山式的大雄宝殿、魁星殿、琢于五代的三尊摩崖造像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篆刻等等,还有仙人脚印等有特色的东西。
魁星岩在永春县城西南6公里的石鼓乡桃场村的奎峰山麓,旧称詹岩。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乡人陈朴、颜应时曾在此读书,后同登进士,遂易奎峰山为魁星山,改詹岩为魁星岩。
这里林木苍郁,景色宜人。岩上寺宇始建于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重建,明、清多次重修。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殿中供奉释迦牟尼,左厅祀魁星,右厅祀清水祖师。据传,魁星像为颜应时取特大樟木全根雕成,工艺精巧,有“雕形奇古,世间罕见”之誉,惜已毁。殿后乡贤祠,原为悬山式土木结构,后改为平顶钢筋水泥结构,祀明左史颜廷榘。
岩宇掩映于苍松翠柏、杂树桧木之中,秋冬季节,黄叶飘零,屋顶却始终不存落叶,游者叹为奇迹。岩后绝壁间雕有释迦、文殊、普贤3尊佛像,像后罩火焰光圈,像高3米,通高4米。
乡人曾据此抵御倭寇入侵和湘军进攻。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林俊起义军亦曾以此为根据地反击清军。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62htm
http://wwwewcitycom/detailaspxid=9570
http://clubgdsohucom/r-travels-449476-0-9-0html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