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作文,啥情况?

老人 0 37

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作文,啥情况?,第1张

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作文,啥情况?
导读: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是一种很让人纠结的体验。质量也非常的低,而且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近日,山东青岛,一位妈妈看见儿子拼命补作业,当看到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的作文,又好气又好笑!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临近暑假,家里大人忙,也没来得及

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是一种很让人纠结的体验。质量也非常的低,而且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妈妈看见儿子拼命补作业,当看到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的作文,又好气又好笑!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临近暑假,家里大人忙,也没来得及督促孩子写作业。结果快开学了,孩子才想起来,于是拼命补作业。最奇葩的是,儿子竟然用了一个小时,补了四十篇作文。这位妈妈不知道感到高兴呢,还是感到生气,而当她看到儿子作文的内容,则是哭笑不得,生气了!

原来,四十篇的作文内容每篇的文字并不多,寥寥几行,写的都是几乎雷同的内容:今天我和爷爷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弟弟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奶奶打牌,我赢了!合着这一暑假,儿子和家里不同的人,天天在打牌,而且都是儿子赢了!不过,网友分析,这不能怪孩子,应该怪家长,最起码,家长的督促责任没有达到。

首先儿子放暑假了,一假期的生活应该有一个规划计划,孩子自制力差,自控力差,家长应该帮助制定,每天要干什么,学习娱乐游戏相结合,不时地督促一下。

其次,如果说孩子日记里写的是真的,每天为了打发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爷爷奶奶陪着孩子打牌,为了让孩子高兴,还每次让孩子赢。大人是省事了,把孩子可坑毁了。

孩子写作文没有生活素材,源于孩子单调的生活,没有体验,哪来的真情实感?有心的家长,应该在工作之余,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有体验有真情实感,那样孩子生活丰富了,才有内容可写。

可以想象,这孩子到了学校,一暑假散漫惯了,很难适应学校紧张有序的生活,可能面临着更多学习的困难。

 这么多年,他不曾改,我不曾变。下面是我整理的父与子命题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父与子命题作文

 一对父子相依为命,父亲每天养牛,养猪,卖菜……儿子每天读书回来,第一件事并非学习,而是去喂牛,割草,做饭……儿子到了晚上十点钟才拿起书本学习,那油灯的火焰时不时跳动一下。儿子一直学习到凌晨一点钟才去睡觉,早上五点钟就起床走山路上学。就这样,儿子走过了不知多少个春秋。 临近中考,儿子不能用太多时间做农活了,父亲就在卖菜时去捡几个瓶子卖。他们家是这个村子里的唯一一座平房,他家院子里的地面凹凸不平。地上已长满了杂草。屋里有一张褪了色的红圆桌,大门上的对联已从鲜红变成了粉红。那少了一个腿的木床依然顽强地躺在那里。 中考后,儿子回来帮父亲做了许多农活。那张让儿子高兴的录取通知书很迟才到。儿子看着这个家,又看着这张通知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高考后,儿子考进了北京美术学院。那张通知书也让儿子高兴不起来。这个村里有一个规定:凡是考上大学的人都要请老师吃谢师宴。而父亲却觉得谢师宴对于这个并不富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难题。谢师宴还是总得要请,父亲精打细算用了部分积蓄做了谢师宴。 儿子去北京上大学去了,父亲在家里种地,喂牛,喂猪……这天,一个画家路过这个村子,看见了父亲在田里种菜,便在院子里为父亲画画。父亲见了冲他一笑,继续种菜。中午,父亲请画家在家里住两天,画家同意了。画家帮忙做农活。 “大叔,一百元可以不?”画家坐在椅子上问。 “就五十……。元可以不?”父亲说。 “好吧。”画家又说。 父亲想这个画家肯定是没有钱了,来帮忙做农活赚点路费。 第二天中午,父亲将一张五十元钞票从邻居家借来。 画家拿出两百元给父亲,父亲惊讶地问:“不是我给你五十元吗?” “你给了我灵感,又请我吃饭,怎么会是你给我钱呢?这两百元是给你的感谢费。” 父亲将那两百元还给了画家,又给画家做了一顿饭。 画家回城里去了,在圆桌上留下了两百元。 第二年,久未回家的儿子回来了,呆呆的看着父亲。 这一年的雪格外的大,有一枝坚强的梅在父亲的坟前生长。 在一个画展上,儿子看见了一幅画:一个老汉在田里种菜,这画的名字是“一颗金子心般的老农”儿子眼里一片模糊,不觉大喊:“爹!”

篇二:父与子命题作文

 父亲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可他干活却依旧不减当年,因为父亲从小练就了这副好的身板。

 父亲 共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从小父亲就把儿子视为至宝,那时家里穷,有个好吃的,父亲总是要给儿子,任凭女儿们眼巴巴的瞅着,女儿就埋怨父亲偏袒。

 父亲就说:他可是夹巴巴的主家,你们总归是别家的人。

 女儿们年龄小,不知道父亲话里的意思,依旧的说:爸爸就是偏袒。

 随着年龄的成长,转眼女儿们已上初中了,他们见父亲偏袒弟弟,也不在说什么,他们也开始有啥就先给弟弟,弟弟不要时他们才可以留给自己。

 渐渐的儿子的饭量日益减少,父亲周末,带儿子去乡医院,检查结果,儿子脾胃太弱,大夫就给儿子开了“健胃消食片,参苓白术散。。。”等健胃消食药,可儿子服了十天也不见好转,反而说自己疲乏无力。

 父亲就带儿子去省城的大医院,两天后儿子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儿子是可怕的白血病。拿着检查结果,从小不识字的父亲,就让同病房的患者家属看,当那人说你儿子患的是白血病时。

 父亲反而问那人,你也不识字吧,那人想要争辩,看父亲是很倔强的老粗。

 就说﹕我真的没念过书呢!

 父亲就用目光瞪那人一眼,不情愿的埋怨道﹕不识字就别胡说。

 他拿了化验单,就去找主治大夫,他上了楼,找到的是外科大夫就问﹕你认识化验单吗

 大夫就冷冷地说﹕不认识。

 父亲就口中念叨着,大夫连化验单都不认识,啥大夫,就像我呢!

 等父亲走了,那大夫“叭”磕上门,哪来的乡巴佬,这副模样。

 在别人的指引下,父亲就找到了主治大夫,一进去见主治大夫正在看书,他抬头看见父亲,抛砖块似的问﹕干什么呢

 父亲忙笑脸相陪着说﹕这化验单你该认识吧﹗

 大夫停了一会,极不情愿的从父亲手中夺过化验单,父亲被大夫的举动吓了一跳,愣了愣。

 主治大夫看了好一会儿,才冷冷的说,是白血病。

 父亲被大夫的话吓了一跳,他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又问你说是什么,

 大夫看了一眼父亲,轻描谈写地说,是白血病。

 这回父亲仿佛被大夫当头泼了盆冷水,面色苍白,上下牙打着架,跌坐在沙发上,昏了过去

 大夫按了按父亲的脉,发现没有啥大问题,只是由于惊吓过于紧张,他让护士将父亲送入病房,输上了液体。

 父亲醒来,已是下午,他睁开眼,看到儿子苍白的脸,心疼的对儿子说, ﹕爸爸怎么也睡下了,他刚要起来。儿子柔声说﹕爸爸,别动你正输着瓶子,他不顾邻床的阻拦,一把拔掉输液管,手背上滴着血,他却理也不理,另一只手小心地拉着儿子,去找主治大夫。

 主治大夫还没有上班,他就再过道的条椅上等着,直到三点,主治大夫才悠闲的来了,嘴里还哼着,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主治大夫刚要掏钥匙开门,他疯了似得,唯恐大夫进去就再也不出来似的,拦住大夫就问﹕就是这孩子,他是白血病吗

 主治大夫看了一眼坐在条以上有些疲惫的孩子,骂骂咧咧的说;你烦不烦人,就是白血病。他拉着儿子觉得好无助,就像溺水的人想抓住救生圈,可大夫早已钻进了办公室,那还管他。

 父亲回到病房,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嚎嚎大哭,若得护士长来劝他。

 护士长看着父亲手中的化验单,拿过来,看了看同情地说﹕老人你先别哭,你孩子的白血病刚得上,可以移植骨髓,只是……

 父亲听护士长说儿子的病可以治,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护士长的双肩忙问:你说是真的吗。

 护士长被他这一抓吓得退到了门口,才说:是的可以治疗的只是这骨髓怕没有,即便有了骨髓费用也太高了。

 他一听有机会可以治儿子的病,就骄横的说,就是砸铁卖锅,也要为儿子治好的。

 后来大夫告诉他,这先需要配型成功才可以手术,可这配型很难找,有时是找不到的 ,他刚燃起的一丝希望 ,倾刻又显的是那么的渺茫,可不一会儿,他有自言自语着,老天不会绝我的……

 第二天,他的三个女儿和母亲都来到了医院,可结果没有一个可以配型的。他就去找大夫,强词夺理的说﹕大夫,我一定是可以的。

 大夫看了看他黝黑的眼,犹豫着说,不是你说行就行的,化验了才能知道。

 他拍拍自己的胸部,胸有成竹的说,我是可以的。

 化验 结果他真的可以配型,可他的年龄让大夫们犹豫了。

 可他带着笑对大夫们我行我素的说﹕别怕死不了,就是死了,只要能救儿子,我也值。

 他的话感动了所有的大夫,于是医院院长决定,免费为他儿子做移植手术,他听了,硬是要给大夫们磕头,连声说﹕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无以回报,就让我王贺来生做牛做马来报答你们。

 那些护士和一些大夫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手术台上,他还一个劲的露出笑给儿子,可儿子总是闭着有些害怕的眼。

 手术进行了足足一个半小时,非常的成功,他也没有感觉啥不舒服,只是需要好好休息;儿子的面上也有了淡淡的红色。

 大夫告诉他,可以出院了,回去预防不要让儿子感冒;他也需要好好地休息,不能劳累。

 他再次去和院里的好心大夫道别,一一握住大夫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都无以回报,在我有生之年,我会日日祝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他对儿子说﹕顺子记住,叔叔们是你的再生父母,长大了一定要记住叔叔们。他还期求大夫们和全院的护士,能否留个影,以便留念,医院满足了他的要求。

 回到家,他就给儿子买来最好的营养品,给儿子吃,听别人说,鸡肉很补,他就给儿子买来给儿子吃,可儿子天天这样补,久而久之便吃逆了,他就问儿子想吃啥买啥,起初他问儿子,儿子就奶声奶气的说﹕蛋糕,面包或是鱼之内的。由于他家在山区,本地没有这些,他就托人在二十里外的乡里买,后来别人嫌麻烦,也就不给他捎了,他就自己去买,来回四十里路,由于年纪高了再加上半年前的手术,他总是感到腰酸背疼,可他为了儿子乐意去买,也是不会累的。

 后来,儿子不吃蛋糕与面包了。他就去问儿子,顺子,你不吃蛋糕,面包那你要吃啥啊,爸给你去买,儿子这时,面色已红彤彤的了。

 他像是听见父亲问似的,没有去回答。

 父亲见儿子没有听见,就又和蔼可亲的问﹕顺子,你还想吃啥,爸给你去买。

 儿子生气了似得,恨恨的说,我要吃你的肉。

 他听了,依旧是那样和蔼可亲的说﹕儿啊爸爸的肉可不能吃。

 儿子听了,用骄横地目光看着他,像是不认识似的……

 他看到了,不免心中有些后怕。

1 看图作文 《父与子》

在一个艳阳高照,骄阳似火的中午,大黄狗趴在树下---哧,哧地喘着粗气,知了在树上叫着 “好热,好热啊!”而小东家是很凉爽的。

慈爱的妈妈煮完饭,用洪亮的声音喊道:“吃饭了。” 肥壮的秃头大胡子爸爸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饭桌前坐下,闻了闻饭桌上的菜,“啊!好香哦!”大胡子爸爸情不自禁地说:“真是的,儿子去哪里呢?” 小东妈妈说:“可能在屋子里吧!要不我去叫他。”

爸爸说:“我去叫好了”。 小东爸爸走去小东屋前,打开门,说:“你在干什么?快去吃饭。”

而小东却搭着下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书,根本没听到父亲的话,说了几遍像口渴喝盐水---徒劳无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于是,他大叫一声,都快要把屋子震塌了。小东才隐隐约约听见,出去吃饭,而小东爸爸却心想:咦?儿子到底在看什么书,有这么好看? 原来啊!!小东想到白天与好朋友们谈论着自己喜欢的漫画,有许多自己从未听说过的漫画名字,想着就去书店去买了一大堆漫画书回来,一看果然很有趣,也很有哲理,小东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没听到爸爸的叫声!! 而等了好久的妈妈和儿子,都说:“你爸爸在干什么呀?怎么还不出来吃饭,菜都凉了,不出来吃饭我就拿家法伺候”真是出门不戴口罩---嘴上一套,根本不会这样做。

小东的妈妈叫小东叫他爸爸,小东心想:真是女儿穿娘的鞋子---老样子。 小东迈着矫健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到门前,打开门说:“爸,吃饭了。”

而看到的是爸爸正在看自己的漫画书,而爸爸看得却像瞌睡磕枕头---正合意,如果叫的话,岂不是会被爸爸骂,不叫的话,会被妈妈说,真是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可是喊了几遍,老爸就是老榆木疙瘩---挪不动。

小东和他爸爸真是相似,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2 看图写作文《父与子》

父与子,这本书也许很多人都看过,也许你看到其中有意思的漫画的时候会会心一笑,但嘴角上扬的同时,你的心中也许会威威震撼,比如这“锻炼成名手”这6幅小画,依次看这6幅画:爸爸和儿子一大一小举重2个杠铃,爸爸和儿子一长一短跳绳,爸爸和儿子同在一个单杠上练臂力,爸爸和儿子一宽一窄练马步,爸爸能一只手举起儿子,儿子能一只手举起爸爸。

显然儿子锻炼成名手了,寓意着爸爸将自己的本领都交给了儿子,儿子已经锻炼成长,拥有了比爸爸更强大的能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包含着爸爸对儿子无限的爱,通过陪伴给与儿子的爱。

在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同样也给予着我们博大的爱,表现在。。

3 父与子看图写话

大肚子爸爸下班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就一 坐在凳子上,把公文包往旁边一扔。大喊道:“我回来啦,饭烧好了没有!我快饿死了!”妈妈说:“好了,好了,开饭喽!”爸爸说:“咦,儿子呢?”妈妈指着儿子的房门:“你去把儿子叫来吃饭。”

爸爸皱皱眉头,说:“哼,混小子,肯定又在看书了,饭都忘记吃了,我去叫他。”爸爸风风火火地打开儿子的房间门,这时,刺猬头儿子正趴地上开心地看书,脚丫子在空中翘呀翘。

“儿子,别看了,吃饭去!”爸爸喊道。“哦,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再让我看一小小段嘛!” 刺猬头儿子乞求着。

“不行!”爸爸斩钉截铁地说。“唉,父命难违呀,”刺猬头儿子只好依依不舍地往外走,走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瞥了瞥地上的书。

爸爸刚把儿子轰走,准备把书合上时,自己的眼球却不由自主地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住了……儿子回到了座位,赶紧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和儿子发现:“咦,爸爸怎么还不出来呢?”妈妈说:“儿子,去,看你爸做什么,让他快来吃饭。”轮到儿子去请爸爸了,他推开房门,看见老爸也像自己一样,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就不服气地说:“爸爸,你让我去吃饭,怎么自己却看上了?”“哎,马上来。”

大肚子爸爸嘴上说着,眼睛还盯着书。“爸爸,如果你真想看,吃好饭,我们一起看,好吗?。”

爸爸说:“好,一言为定。”“对,一言为定!”父与子异口同声、心领神会地说。

4 小学 看图 父与子

从前,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爸爸和一个刺猬头的儿子生活在德国,他们拥有一间屋子和一个大庭院,院中有有一棵小树。一天大肚子爸爸和儿子来到小树身边量身高。

儿子站在树边,脚跟贴着树,后背贴着树,脑袋也贴着树挺胸收腹抬头,做了一个最标准的站姿后,便让爸爸为他量身高。爸爸弯下腰,半蹲着身子,仔细地打量了儿子,又眯起眼睛比划了一下,做了一个记号。接着又从屋里找来了个根钉子,又回到了树边。只见爸爸微微一提裤子,挺着个西瓜肚,吃力地蹲了下来,还不时喘着气瞄准记号,用力往树上一钉。只听嗒一声,钉子就紧紧扎根在树上了。

春天过去了,夏天眨眼又来,小树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新叶,不久秋天随之而来,小树又变得光秃秃了--------

很快,一年过去了,春天又回来。大肚子爸爸和儿子又来到了院子里的树前。儿子自信满满 地站在树前,满以为又长高了一大截,当他再次挺胸收腹抬头一看,顿时呆若木鸡,钉子在他关上老大一截,儿子顿时急了,伸长了脖子,可是还是差了老大一截,而在旁边的爸爸拿着工具,一时也上不知所措-------

小朋友,到底是儿子变矮,还是树长高了呢?

5 父与子的看图写画作文

父与子漫画读后感这本书讲的是长着刺猬头、调皮、可爱、喜欢搞恶作剧的儿子。

长着大胡子、和蔼、善良、又经常被人嘲笑的父亲,他们演出了一场场生动又好玩的画面,看后使我们哈哈大笑,回味无穷。比如说,爸爸会把梦与现实搞混,爸爸梦见儿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来后,发现儿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实儿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

儿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儿子回家,发现家里窗户不停地冒烟,以为着火了。

于是二话不说就冲了一桶水进去,结果,把爸爸淋成了落汤鸡。其实,是爸爸在抽烟。

我最喜欢的是战争允许一切手段,讲的是儿子和父亲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战,儿子劲太小,总是打不中父亲的船模,父亲却百发百中,这下儿子可生气了,正当爸爸得意扬扬得把儿子的船模放进水里的时候,儿子打开浴头,把爸爸林成了落汤鸡,爸爸灰心丧气的去换衣服的时候,儿子却兴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个又一个的扔进水里,由此可见儿子是多么聪明、顽皮、可爱!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看了他们的书,图画中的含义,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我也想起了我跟爸爸一些有趣的事。虽然他们两个都有缺点,但他们两个父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纯真可爱,热心助人,我非常喜欢他们。

这几天,我看了漫画《父与子》。漫画非常有趣,处处蕴含着父亲与儿子之间深深的爱。

《父与子》中使我很有感受的是《圣诞礼物》这则漫画。圣诞节到了,父亲给儿子买了小帽子、枪和围棋当做圣诞礼物送给了的儿子。

儿子也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手套、拐杖和领带送给了父亲。他们俩看到了对方给自己买的礼物时,都感动得流泪了。

父亲抱着儿子哭了起来。他们都为对方对自己的爱感到幸福。

他们坐到钢琴前弹着优美的乐曲,还一边唱着歌。弹完了琴,儿子骑着单车,绕着圣诞树一圈一圈的骑着,父亲和儿子都高兴极了。

晚上,父亲带着领带,穿着手套,拿着拐杖,站在镜子前摆威风,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多么威风!”他心想:儿子睡觉了吗?便走到儿子房间,看见儿子戴着帽子,拿着枪,睡着了。父亲开心的笑了。

这边漫画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有些人看完这篇漫画并没有想法。

可是,想一想,父亲和儿子都给对方买了圣诞礼物,这不就是爱吗?不要以为体现爱需要做一件很大的事,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常常不去细细的想,认真的观察而已。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回家,路上我眼睛里进了很多沙子,很不舒服。妈妈赶快安慰我说:“没事吧?没事吧?我给你吹吹。”

说完,就轻轻的对着我的眼睛里吹气,过了一会,流了眼泪,好了一点。妈妈一路上牵着我回家的。

这就是母爱。想一想,不是因为爱我,为什么要给我吹沙子呢?生活中的母爱非常非常多,只有细细体会才能理解和感受到!扩展阅读篇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

6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父与子看图写话怎么写看图写一篇小作文

在父亲挖石头的时候,我在告诉他们:\“不要乱,不要慌,镇定下来,不要乱动,那些石头会掉下来的,你们只要等我的父亲挖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出去拉。

\”那些慌慌张张的同学停了下来,那些一直在哭的同学也不哭了,我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我给他们出了一个方法\“我们来玩一些游戏吧。\”\“玩猜拳\”\“玩猜谜\”\“…… \r\n同学们玩的玩,聊天的聊天,我们高兴极了,好象我们不是在废墟下而是在教室里,突然, \“嘣\”的一声,吓的有些同学乱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那些淘气的同学不小心碰到石头了,导致石头掉下来,我生气地说:\“都叫你不要乱动了还不信,这就是结果!\”那同学道了一个歉,就去玩了。

\r\n过了一会儿,父亲就挖到这了,我们同学有的欢呼,有的笑着说:\“终于可以回去看看父母了!\”我让他们排着队走出去……。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父与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父与子优秀作文1

 又是一个悠闲的星期天中午,妈妈端出准备好的菜肴,特别是其中的板栗炖鸡,可是儿子的最爱,屋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鸡香。

 爸爸坐下来,拿起筷子刚要吃,却发现对面的儿子不在,等了好一会儿,儿子也没来,爸爸于是问妈妈:“这小鬼跑哪儿去了?”

 妈妈指指儿子的卧室,说:“大概在做作业。”

 爸爸想:“这孩子整个上午都在做作业呀,难得难得!”于是高兴地走进儿子的卧室,儿子哪里是在做作业呀!只见他正趴在地上看书,还翘着双腿不停地摇着,一副入迷的样子。

 爸爸顿时板下脸来,吼道:"现在看什么书,快去吃饭,等你很久了!”

 儿子不情愿地放下书,站起身向餐厅走去,爸爸想:“这小鬼在看什么书呢,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前他可是闻到就冲过来的呀。于是,他好奇地拿起书一看,“原来是《三国演义》呀,这小鬼还是有点文化,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呀!”他翻开书,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儿子来到饭桌前,看着美味的菜,馋得口水都留下来了,可是他们家有个规矩:“家人不到齐不能开饭,但儿子和妈妈左等右等,饭菜都凉了,爸爸还是没来,儿子只能不停地嗅着香气,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这下妈妈也有点火了,于是对儿子说:“去把你爸叫来!”

 儿子走进房间,只见爸爸正趴在地上看那本《三国演义》呢,一边看一边手舞足蹈,还不时“嘻嘻”笑着,根本没注意到儿子,好像融入了故事。

 儿子生气地说:“爸爸你还说我呢!你自己还不是看得废寝忘食!

 真是有趣的一对父与子!

父与子优秀作文2

 中午,妈妈做了香气扑鼻的小肉丸,饥肠辘辘的爸爸第一个来“报到”。他刚想伸手抓来吃,妈妈忙把碗一拉,说:“儿子呢?去把他找来,全家人到齐才能吃!”

 爸爸领了“圣旨”,三步并作两步去找儿子。他走进儿子房间,只见儿子正趴在地上,晃着两只脚,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儿子,妈妈煮了你最爱吃的小肉丸,快去吃吧!”“我正看到精彩部分,看完了再吃。”“不行!现在去!快!”爸爸生气了。

 唉,儿子无可奈何地走向饭厅。爸爸却好奇起来:是什么书让儿子那么入迷呢?他情不自禁地弯下腰,看了看地上的书:“哇,这正是我小时候没看完的侦探小说,因为上课偷看,被老师没收了。没想到儿子居然弄到这本书。”爸爸立刻趴下看起书来,把肉丸忘得一干二净。

 儿子端坐在饭桌前,爸爸却不见了踪影。儿子盯着肉丸,口水都快流到桌子上了,说:“妈妈,我们先吃吧。”妈妈严厉地说:“不许先吃,没听过父母不动筷,子女不能吃吗?”儿子只好无奈地放下了筷子。

 等啊等,饭菜都凉了。“等得头发都白了!儿子,快去叫爸爸!”妈妈气呼呼地说。

 儿子气鼓鼓地去找爸爸,却见爸爸正趴在地上看自己刚才看的那本书,而且看得如痴如醉!“好呀,老爸!你哄我去吃饭,原来是为了偷看我的书!”“儿子,这本书太好看了,快过来一起看吧!”

 父子俩早把吃饭一事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时,妈妈跑了进来,又好气又好笑地吼道:“你们父子俩干脆把书当饭吃算了!”

父与子优秀作文3

 一个老爸是幽默的,一个儿子是顽皮、可爱的。

 一天,爸爸自言自语的站在窗台边说道:“我认为院子里太空了,应该种些小树,这样才美观呢!”说到做到,爸爸大步流星地走到仓库里,拿着一棵小树苗和工具来到了院子里。

 爸爸用工具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把树苗种进去,又用工具摊平。爸爸得意扬扬地说:“我真棒,什么也难不倒我,哈哈!”爸爸再次走去仓库放工具了。

 当爸爸出来时,他看见一个大汉追着儿子,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着什么。转眼间,大汉便追到了他的眼前,儿子一溜烟地跑到了爸爸身后。大汉紧随其后,张口道:“快把你那顽皮的小子交出来!不然揍死你。”

 爸爸慢吞吞地走到树边,儿子像一条尾巴黏在爸爸身后。爸爸用手不紧不慢地把大汉大叫时所吐的口水像刮水机一样从脸上刮了下来,地上出现了一个口水坑。

 大汉不以为然,有大叫道:“快交出来,不然就叫你龟孙子,还揍死你!”爸爸说:“你真是好样的,但是我比你更强壮。”大汉半信半疑,用他那双凸出来的眼睛不停地打量着爸爸,他苦练了五年的身材,难道比不上一个小不点儿?

 爸爸知道大汉不信,又用轻视的口气说:“那我们来比场赛,怎么样?”大汉说:“哼,你这个小不点儿简直就是自讨苦吃,本大爷成全你!”说着,便亮出了那身肌肉。比赛开始了,儿子在爸爸身后为爸爸加油打气,卖力地大喊道:“爸爸加油!”与此同时,只见爸爸伸出一只手,然后猛地一拔,他身后那棵树便连根拔起了。大汉一看,尿了裤子,拔腿就跑,一会儿,便不知所踪。爸爸的聪明和机智,在最困难的时候救了自己和儿子。

父与子优秀作文4

 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上,父与子的关系应该是长幼分明的'。儿女们应“笔管条直”,一切听从父亲的指挥;父亲这要时刻严肃,让子女们“听从调遣”。而我与我父亲的关系与传统关系却是大不相同。

 一个星期七天时间,做警察的父亲仅能回家三天。父亲回家的时间那么短暂,我自然也就时常盼望着父亲的归来了。

 爸爸是个待人随和、幽默的人。在寒夜里,吃好晚饭,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我们父子两人便挤在一张沙发上,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倾诉一天的见闻和收获,简单而愉快。我们父子间没有任何的隔阂,有时甚至称兄道弟。母亲洗刷完毕,也常常加入我们的行列,一家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当然,父亲也有严肃的一面。他那教训人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可怕。双眉紧锁,牙齿咬得紧紧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你,让你直打寒战。随后,狠狠地骂你几声便完事了。可每一次被骂后,我的眼睛都会变得模糊……

 爸爸十分注重我的学业,但在成绩上却从不强求于我。只要我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他就引导我向那个目标发展。小的时候,我对绘画的兴趣极高,在幼儿园时就常受老师的夸奖。于是,爸爸就满足了我的要求,让我到少年宫学了四年的绘画。双休日,别人都是去学奥数、作文,可我却总是背着画架,或者到郊外写生,或者到少年宫学习素描。就这样,画了成百上千幅画,也获得了许多的'奖项。父亲每一次回家,重要欣赏一下我近几天的“杰作”,并且还时常提一些建议,供我参考。

 每当和同学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爸爸,我总会觉得特别的幸运与自豪,因为我有一个没大没小的爸爸。无论什么时候,爸爸总是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父与子优秀作文5

 “大馋猫,小馋猫,开饭啦!今天可是做了你们俩个最爱吃的红烧鱼和糖醋排骨哟,哦哦,还有还有,一盘香喷喷的青菜,碧玉般的呢,还有嘞,看上去油亮油亮的红烧肉哩!还有一碗家常豆腐。”妈妈一边解开围裙,一边说着。

 “朕驾到!”爸爸一副皇上模样,摸摸大胡子,挠挠自己的大秃头,笑着喊道。“哇!真香啊!我的太太果真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第一贤良妇女!”爸爸竖着大拇指,说道。“呵呵,就你这嘴甜!”“咦,我们家的公子哥呢又在干什么重大事情呢”“在房间里呢,不知道又在干什么捣古什么鬼哩!”妈妈指着房间说道。

 爸爸径直走进房间,看到儿子俯卧在地板上,双腿不知不觉地摇摆着,活像一条大黄鱼,爸爸走过去一看,原来儿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叫做《爆笑校园》的书呀,我得吓吓他。爸爸走到儿子身边,向儿子的耳朵叫了一声:“太子,该用膳了。”这一吓,把儿子的心都提了一下。儿子看到爸爸来叫了,便走到了饭厅。刚准备用餐的时候,又发现爸爸没出来,便又进入房间,看到爸爸也向他一样,俯卧在地上,看那本书,儿子也准备报复一下爸爸,他学着爸爸一样走过去,像爸爸叫一声:“太上皇,你也该用膳了!”爸爸却像没事一样,说:“来来,咱们一起看!”他一把拽过儿子。

 直到妈妈进来了之后,看到这一幕,说:“你们这两个祖宗呀,真是俩个宝贝呀!”被这么一说,父子俩朝妈妈做了一个鬼脸,一起笑了起来。这样一家全沉浸在欢乐的世界里。

父与子优秀作文6

 一天晚上,母亲为全家人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有鸡腿,有牛肉,还有……

 这时,儿子却不见了,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想:“如此美味的晚餐,怎能少了儿子呢?”随后,便令父亲去找儿子。父亲推开书房的门,就看见儿子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故事书。瞧,他那样子是多么专心,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吸收着营养;像一头狮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猎物,开门声也丝毫不能影响儿子的注意力。尽管他的腿,脖子已经酸得麻木,但也只是扭了扭腰,稍微活动,就继续看书。他的脸上时而浮现出欢快的表情,但马上又布满阴云,仿佛已经陷入故事里去了。

 “儿子,吃饭了!”虽然不忍心唤醒儿子,但为了那顿美好的晚餐,父亲轻轻说到。儿子像浑身打了鸡血,立刻站了起来,被吓了一大跳,看清是父亲,才垂头丧气地走向餐桌。

 父亲一边说道:“妻子,儿子来了!”一边弯下腰,瞅了一眼儿子的故事书。这一瞅,使父亲也立马爱上了这本书!于是,他也趴在书旁,学着儿子的样,看起书来。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地眼球,使他离不开书半步。他越看越入迷,越看越有劲。不一会儿,便陶醉于书香,脚也情不自禁地摆了起来…

 这时,当意犹未尽的儿子来到餐桌时,父亲不见了!母亲不耐烦了,又让儿子去找父亲。

 儿子推开书房门一看,大吃一惊,父亲也在看书!他轻轻地说:“父亲,吃饭咯!”父亲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慌乱的神情布满了整张脸。父亲和儿子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这一对有趣的父与子,爱看书的父与子,其乐融融地享用着母亲做的晚餐。

父与子优秀作文7

 漫画是我喜欢的一种读物,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幽默性,而且简明易懂,最适合成为我们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今天我就看了一幅有趣的漫画。

 放学回家后,儿子便坐在书桌前孜孜不倦地做起作业来,父亲见了十分吃惊:儿子今天怎么这么反常了?刚回来便马上做作业,往常可是要我替他赶的。于是走到儿子身边,问道:"乖儿子,今天还要你老爸我帮你做作业吗?”儿子头也不抬地说:“不用了,谢谢你的好意!”父亲笑着说:“呵呵,我的儿子长大!”儿子停下笔:“我才不敢让你做呢!父亲这回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儿子接着说:“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了一吨饭,老师当众念我的作业还骂我是大饭桶,连最好的同学呀也取笑我!”父亲听了儿子的话,立刻晕倒在地……

 这幅漫话看是很搞笑,实际是在讽刺、批评这父子俩及社会上类似他们的人。父亲溺爱孩子,把儿子当作心肝宝贝,连作业也帮儿子做,使儿子失去了自立的能力。儿子又太过依赖父亲什么事都让父亲帮忙,从而造成了这一结局。

 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每当我不想做作业的时候,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的父母都从未帮我做过作业,只是在一旁开导我、指引我。也许,“授之以鱼不如教之渔”就是这个道理吧!

 看了这幅漫画,我深深体会到父母平时为何不直接帮我完成作业,而是苦口婆心地一步一步地教导我了。而我自己也应该要好好反思一下,到底应该怎样地去明确学习目的,端正不良的学习态度,改正不当的学习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学习成绩,才对得起父母辛辛苦苦教育我的一片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