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

老人 0 61

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第1张

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
导读: 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 对于每位早产儿的新手妈妈来说,宝宝的先到来其实并不是件坏事情,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宝宝还是一样健康成长的。下面是我各位宝妈分享的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希望有所帮助。 世界

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

对于每位早产儿的新手妈妈来说,宝宝的先到来其实并不是件坏事情,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宝宝还是一样健康成长的。下面是我各位宝妈分享的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希望有所帮助。

世界卫生组织把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叫做早产儿。早产儿呼吸比较浅,同时又比较急促,跟足月的孩子比起来,体温调节功能和各种反射都比较差,所以早产儿一般要在医院多待一段时间才能回家。

新妈妈这时候喜忧参半,一来为孩子的到来感到高兴,二来担心孩子小、能力差,在喂养孩子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怕护理不好,孩子的健康会受到影响。不过,在专家看来,新妈妈不用太过于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能够非常健康。

喂养篇

1、喂奶

跟足月的孩子相比,早产儿更适合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由于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所以每次给孩子喂奶的时候,量要少一点,次数要多一些。

如果宝宝的体重不足1500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差不多隔三小时喂一次。

如果孩子的吸吮能力差,妈妈要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喂。如果母乳不足,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

2、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的生长速度相对要快一些,所以,他们对于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更大一些。

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年以后体重就是出生时候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年以后的体重就是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差不多只是出生时的3倍。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度,显示着孩子喂养是否合理,通常情况下,每天增加25克比较好。

还有,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给早产儿补充营养,孩子容易患贫血和佝偻病,身体素质也不会很好。

护理篇

1、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由于早产儿还不能自己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孩子的保暖工作要做好。回家之后,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不能浑浊。

婴儿体重越轻,就应该让孩子待在温度越高的环境中。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都要先加热一下再给孩子用。

2、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卫生,宝宝的用品最好是做到天天消毒。另外,还要做好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的工作。

3、细心观察

喂奶后要调整宝宝的位置,避免宝宝出现肺炎的情况。每天都要检查一下宝宝的身体,看看脐部是否出水流脓、红肿等,如果有这些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

注重细节

1、婴儿的床上用品及室内家具的色泽不要太艳丽,防止对孩子造成大的刺激。

2、如果早产儿能吮吸,要让孩子自己喝奶,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3、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心孩子的特殊要求,适合一般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孩子,所以要多关注孩子,“听他指挥”,不要强迫他。

早产儿喂养方法

 新手妈妈除了要注意早产儿的护理外,早产儿的喂养也很重要哦。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早产儿喂养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喂养篇

 1、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

 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2、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能力。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配合母乳喂养。

 3、如何选择早产儿喂养方式

 (早产儿父母应咨询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天把奶挤出来送到医院。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喂至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儿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4、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①喂养早产儿,切忌奶水浓度过高

 由于早产儿在医院多与妈妈分房而居,所以很多宝宝失去了吃母乳的机会。除了母乳之外,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就成了早产宝宝的最佳食品。但目前,专用配方奶粉只有在医院才能吃到。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非常不完善,奶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除了母乳和专用配方奶粉,大众化的脱脂奶粉成了宝宝必要的营养来源。

 早产的宝宝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的浓度过高,对宝宝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

 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早产宝宝的早期阶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满月(假如提早出生一个月,宝宝虽然已经2个月了,但真正月龄应以满月宝宝计算),然后再逐渐按照3:1浓度给宝宝喂奶,逐渐过渡到吃全奶。

 ②半卧位慢喂方式喂养早产儿

 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留出。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③按需给早产儿喂奶

 宝宝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妈妈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

1 早产儿怎么调整喝母乳:选择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母乳喂养调整情况包括选择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 早产儿父母应咨询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1、母乳: 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天把奶挤出来送到医院。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2 早产儿怎么调整喝母乳:坚持挤奶存奶 

如果孩子住院暂时不能吃到母亲的乳汁,妈妈也要坚持挤奶,把挤出的奶储备起来,让孩子出院后能吃到母乳,这样做也能保证母乳的分泌量。

 1、在一开始,你需要每天至少挤5次,一共100分钟。 

2、挤出来的奶在5~8天之内可以喂给宝宝,可以放冰箱冷藏。 

3、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喂给宝宝,则需要冷冻起来。 

4、不要高温加热母乳,这样会破坏奶中的养分。 

5、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挤出来的奶送到医院。

3 早产儿怎么调整喝母乳:喂奶姿势要正确 

1、喂奶时新妈妈需要用胳膊托住宝宝的全身,用手掌支撑宝宝的头颅用,另外一只手托住乳房,轻轻地送给宝宝。

 2、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 

3、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4、按需给宝宝喂奶。宝宝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可以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