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民间习俗

老人 0 46

冬至民间习俗,第1张

冬至民间习俗
导读: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被当做一个吉日,是个庆贺的日子,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冬至民间习俗,一起来看看吧。1、吃饺子也是冬至节的一项饮食习俗。相传汉朝名医张仲景看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被当做一个吉日,是个庆贺的日子,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冬至民间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1、吃饺子

也是冬至节的一项饮食习俗。相传汉朝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腊月时耳朵冻烂了,就把药材和羊肉一起煮,捞出来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饺子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顿觉两耳发暖。从冬至这天到除夕,冻耳朵的乡亲都被这饺子治好了。于是,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2、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3、祭祖

人们在这天有冬至祭祖的习俗。祭祖的习俗有多种,如“送寒衣”,即子孙在严冬到来之时给故去的祖辈送去御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节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烧掉,把遗骨移人陶瓮中。人们认为举行这样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于九泉之下。

4、祭煤窑神、生育神

民间有的地方,还有祭祀煤窑神的习俗。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好心的姑娘,寒冬腊月为了躲避凶狠的财主,进了一个山洞。洞里有一位老爷爷给了她一块乌黑发亮的石头,姑娘拿到后倍感温暖。好心的她又拿了许多黑石头发给乡亲们,乡亲们谁有了黑石头,家里就暖烘烘的。原来那位老爷爷就是煤窑神。于是,到了冬至,人们就会去祭祀煤窑神和那位姑娘。另外,广东东莞的冬至节,有去庙里祭拜十二娘神析求得子的习俗。

5、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在古人观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诸多信仰、仪式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

1、冬至短信,收到就行;如果在忙,不回也行;我的祝福,知道就行;每天的你,幸福就行;记得回复,一条就行;冬至祝福看完之后,快乐就行。

2、雪儿传来了冬讯,雪儿汇出了冬景。雪儿放飞了冬舞,雪儿编织了冬装。雪儿谱写了冬歌,雪儿席卷了冬风。雪儿祝您冬至愉快!

3、冬至悄悄然,把祝福装车,把幸福快递,把开心送递,把如意降临,把快乐空投,把健康空降,统统送于你,愿你有祝福,很幸福,有开心,如意伴,有快乐,健康随。

4、冬至,好运纷纷而至,希望你的财运升值,希望你的事业升职,希望你的健康升值,希望你的幸福升职,祝你平平安安,做什么都物超所值。

5、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一吃水饺,抛一抛烦和躁;送一送友情饺,友谊常青,情谊牢;送一送亲情饺,家庭和睦,不吵闹。冬至到,收一收温馨祝福,阵阵寒意抛九霄,愿你健康快乐!

6、饺子的组成:皮和馅。皮虽不雅,却保藏着美味。祝福的组成:文字和真情。文字虽俗,却蕴含真诚。冬至来临,送你饺子,愿您幸福,给你祝福,愿你甜蜜。

7、冬至的雪,美丽着脸庞,飘逸冬的梦想;冬至的汤,沸腾着喜悦,感受夏的热浪!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祝你:快乐如雪,温暖如汤!冬至快乐!

8、冬至到来三九天,天至最寒昼最短,聚吃水饺合家欢,吃饱穿暖不觉寒,团团圆圆食汤圆,转转短信情谊延,祝福声声不间断,快乐一生我心愿,万事如意幸福绵!

9、这是冬的尽头,也是春的开头,虽然你在那头,我在这头,还是把你记在心头。在这寒冷的关头,愿我的祝福温暖你的手头,直达你的心头。冬至快乐!

10、又到冬至,快乐至大,愿你绽放笑颜;好运至多,愿你广开财源;健康至老,愿你百病不沾;幸福至长,愿你吉祥平安;祝福至真,愿你心情灿烂!

11、好开心,冬至来了,可以吃饺子喽。今天的饺子可是意义非凡啊,吃了之后,冬天就不会冻耳朵啦!多吃一些吧,可以顺风耳哦!哈哈,冬至快乐!

12、忙碌的是生活,离别的是距离,问候的是祝福,期待的是团聚,思念的是情谊,想到的是心意,冬至节日悄悄,温暖慢慢送到,烦恼越来越少,幸福一生。

13、冬至来到气候寒,加衣添衫保健康。运动锻炼强体质,早晨补水和热汤。别出远门小区玩,象棋扑克搓麻将。唱歌跳舞学拉琴,生活有趣喜洋洋。原冬至快乐!

14、冬至冬至,幸福必至。装满好运,平安开道。抛弃烦恼,快乐拥抱。存储温暖,寒冷赶跑。释放心情,与你微笑。传递短信,也很美妙。冬至快乐。

15、滴水成冰冬至到,句句叮嘱要记牢。女孩不要只爱俏,露脐露腿又露腰。穿暖才能健康保,无病无痛无烦恼。愿你快乐幸福罩,吉祥如意常欢笑。祝冬至快乐!

16、雪花在天空中飘荡,问候在电波里飞扬,祝福在短信里满装,牵挂在我心头荡漾,汤圆水饺陪伴冬至,快乐幸福环绕心田,愿你健康平安一生。

17、眨眼冬至来,信息送关怀;温馨加温暖,甜蜜加祝愿;早上天气寒,添衣要保暖;运动常锻炼,开心似神仙;挂念记心间,友谊暖心田;愿你总如愿,不忘我挂念;短信传一传,福气冲上天。

18、冬季养阳,择食有道,银耳,梨,蜂蜜可滋阴润燥;少辛多酸,酸味水果可选苹果,石榴;宜喝牛奶,豆浆,可生津液。漫漫冬日,祝君健康!

19、动动手,把温暖裹紧,动动脚,让健康紧跟,动动嘴,把饺子下肚,拍拍胸,让心情缤纷,眨眨眼,把祝福浏览,咧咧腮,让幸福无垠。祝你冬至快乐!

20、寒风能够吹走你胸腔间的忧愁,酷寒能够冻没你肩膀上的压力,大雾能够稀释了你心中的悲伤,冬至到了,愿我的短信也能够化开你眉间的清愁,快乐能够永远挂在你的眉梢!

21、冬至天气渐渐凉,我把祝福来送上,平安做成雪地靴,如意做成厚棉衣,开心做成保暖裤,快乐织成棉帽子。愿平安如意、开心快乐陪伴你度过整个冬天。

22、冬至日,我把温暖传递,养生保健有三忌:一忌吃凉,温热食物保健康;二忌穿单,保暖衣物要多添;三忌暴食,合理营养促循环。身体健康最关键,祝你幸福每一天!

23、冬至到了,愿你快乐天天,笑容“至”不住;喜气连连,甜蜜“至”不住;财源滚滚,运气“至”不住;福气满满,幸福“至”不住;祝冬至快乐“至”不住。

24、今天是冬至,听说有这样一个说法“冬至大如年”。祝愿天下所有的好人尤其是你:身体健康点儿,好事多摊点儿,工作顺利点儿,金钱多赚点儿!

25、冬至到,数九起。一九二九送你信息,三九四九大有福气,五九六九开心不已,七九八九吉祥如意,九九如一我愿你快乐到底!祝冬至快乐!

26、明日冬至,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27、思念如雪花片片,纯洁晶莹,融化在距离的阳光下;友情如片片雪花,浓密厚重,覆盖在祝福的天地间。冬至到了,愿飘舞的雪花带给你永久的快乐。

28、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十分钱发条信息给你,祝冬至快乐!

29、吃碗冬至饺,快乐总围绕,冬至常喝烫,身体不受伤,坚持做运动,健康不会少,冬至到,愿你健康相伴,开心常在,冬至快乐!

30、冬日里,冬日寒,不知不觉冬至来;吃饺子,吃汤圆,短信预祝圣诞欢;唱歌来,跳舞来,欢欢喜喜盼新年;好朋友,多惦记,愿你冬日笑得甜。

31、冬至已来到,养生莫忘了,阳气消耗少,健康跑不了:走路步莫快,听音别太吵,闲坐勿太久,眼睛爱护好,晨练休太早,饮食重润燥,愿你乐逍遥!

32、冬至到了,一定记得吃饺子哦。话说,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如果你没了耳朵,就再也听不到我的赞美了。所以,你一定要多吃饺子哦!冬至快乐!

33、大雪走过,冬至又到,寒上加寒。深深的问候,暖暖的祝福,送给远方的你。雪花飘飘飞舞,心底思念如故,天寒加衣莫忘记,好好保重身体!

34、冬至悄悄到,忧愁渐渐消,烦恼统统跑,压力日日少,快乐紧紧抱,开心连连找,健康团团绕,富贵滚滚到,事业步步高,生活岁岁好,冬至快乐!

35、缕缕寒风,吹去的都是温情;片片雪花,凝聚的都是叮咛;片片落叶,摇曳的都是期望;点点星火,照耀的都是心声;字字句句,包含的都是安宁。冬至到了,祝你身体健康,幸福一生。

36、冬至又来到,雪花满天飘。天寒地冻日,养肾很重要。多吃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饮食宜温热松软,多吃些苦味食物。滋阴潜阳、增加热量,身体棒棒。愿你健健康康过冬至!

37、千里冰封雪花飘,北风刺骨身体寒。冬至之时日夜变,昼夜长短变了天。笨重棉袄护身暖,莫嫌难看令身寒。养精蓄锐身体健,迎来美妙春光现。祝冬至快乐!

38、祝福声声在冬至,你的冷暖记在心。冬意渐浓寒气盛,至此三九开启时。快马加鞭送温暖,乐享天涯共此时。祝你冬至快乐!

39、雪花洁白,弥漫天地;霜浓雾重,迎来冬至;阳光徐来,寒冷将去;问候温馨,洒满心底。愿我的祝福带给你无限的暖意:冬至快乐!

40、今天冬至到,让快乐平安开道,装满幸福微笑,行驶温暖轨道,寒冷伤心赶跑,热情煮熟水饺,健康吉祥吃饱,浓汤蜜意喝好,祝福短信做调料。

令人感动,这才是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该有的样子,当地居民对抗疫人员的支持理解和关爱以及配合会让西安早日打赢抗疫这场战争。

西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无数的白衣战士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冬至这一天很多白衣战士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西安市民做核酸检测,他们不畏严寒,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而西安市民则在冬至这一天为战斗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送上了热气腾腾的冬至饺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抗疫工作的支持。

一、双向奔赴让人感动

西安在疫情爆发以来,有无数的白衣战士投入到了紧张的中酸检测中,他们在寒风中坚守岗位,他们的付出感动了无数的西安市民,而在冬至这一天,很多县市民自发为这些坚守岗位的白衣战士送去了热腾腾的饺子,他们的这种行为让白衣战士感动,更让全国亿万人民感动,这种双向奔赴是互相理解与关爱的体现,是一种众志成城的精神,有这种精神在一定能取得抗疫的胜利。

二、全民抗疫共渡难关

全民抗疫共渡难关才能取得抗疫的胜利,才能防止病毒大面积的蔓延,而西安全城市民做的就比较好,在抗疫的紧要关头,不但积极配合当地防疫工作,还关心抗疫人员的生活,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送上热腾腾的饺子和热乎乎的饭菜,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群众的关心与温暖,用自己的行为为抗疫工作注入了力量。

三、双向奔赴也要注意个人防护

西安全城的这种双向奔赴确实令人感动,但在奔赴抗疫前线为抗疫人员提供帮助,放下爱心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人防护,不要给防疫人员增加工作负担。要把赠送的食物食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要与防疫人员有近距离的接触,而且要佩戴好口罩,回家以后还要及时消毒洗手。每个人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也是对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

冬至吃饺子,寓意财源滚滚,吃饺子主要是希望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有发财的寓意。

冬至祝福语:

1、冬至吃饺子,一个饺子一颗心。吃韭菜馅饺子,愿你青春常驻;吃萝卜馅饺子,愿你健康长寿;吃蘑菇馅饺子,愿你钱袋渐鼓;吃三鲜馅饺子,愿你家庭和睦。

2、冬至到了,团团圆圆一家子,热热闹闹吃饺子,开开心心馋嘴子,快快乐乐暖肚子,冬至节气好兆头,吉祥如意美日子,祝你健康好身子,平平安安一辈子。

3、小饺子,两头尖,芳香飘飘幸福甜;冬至冷,饺子暖,尖尖两头心相连;冬至到,饺子鼓,满满的祝福变无数;冬至祝你快乐连连,幸福热火朝天,冬至快乐。

4、冬至送你一碗安然如意汤圆,用真情煮水,以祝福调味,让你吃出一天好命运运限,一年好福泽。

5、冬至节气已经到来了,我们一起吃饺子吧。

6、冬至佳节,请你吃一盘“十全十美”饺子:一份真心,一丝情意,一些好运,一点轻松,一脸笑容,一家温馨,一堆甜蜜,一片美好,一生温暖,一世幸福。愿你一辈子十全十美,圆圆满满!祝你冬至快乐。

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节,民间历来十分重视,冬大过年之说,冬至有吃汤圆、吃馄饨、饺子的传统习俗,下面我精心整理了5个我知道的冬至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1、祭天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

2、汤圆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物之一,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

3、饺子

饺子(Dumpling),又称水饺,汉族传统面食。其由馄饨演变而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州)人张仲景发明,最初作为药用。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谚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4、冬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

5、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风俗也有很多,朋友们,你们那里都是有啥习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处留言交流吧!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谁要不吃亏半年。"饺子是冬至不能少的食物之一,至于冬至包饺子的习俗,其实有着相关的原因的,这些原因有关于纪念名人的,也有关于身体健康的,究其原因的话,有这以下的2个:

1、纪念医圣张仲景

相传张仲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还乡时,街头有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

张仲景看到这些情况,让自己的弟子搭建了一个医棚,用一些辣椒、羊肉和驱寒的药材做成馅料,包成饺子给百姓吃,不少人的耳朵都治好了,所以每年冬至进九都会吃饺子,还有冬至的饺子不冻耳的说法。

2、预示着团圆圆

在冬至吃饺子的时候,还有着一个其他的寓意,那就是说吃饺子代表着团圆,因为到了冬至这天,全家人都会忙碌起来,会准备各种不一样的饺子皮,然后再准备很多的饺子馅。

在准备妥当之后,就会开始来完成饺子的制作,比如家人们纷纷的包着饺子,包好饺子之后就会开始煮饺子,在饺子煮熟后,一家人就欢快的吃着饺子,所以在冬至这天吃饺子,也可以说是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圆和美满的象征。

不过饺子的话,在北方吃的最多,南方虽然也有,但是比较少的,在南方中吃的多的是汤圆,而汤圆代表的也是团圆圆满的意思。

冬至除了包饺子的习俗,还有冬至晴天的谚语与预兆,那么谚语是如何预兆的呢?

1、冬至晴天,预兆过年期间雨雪霏霏。

谚语:“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看来冬至这天天气晴朗,往往预示着到了春节期间,多是雨雪霏霏,雪花飘飘。

还有的说:“晴冬至,年必雨”。如果冬至这天,是个晴天,往往预示着过年多有雨水降临。

2、冬至出现日头,预兆来年春天天气寒冷。

谚语这样说:“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看来要是冬至这天天气晴朗,太阳高照,那么到了春节期间,往往天气寒冷,天寒地冻,

还有的谚语说:“冬至大热头,明春冻死牛”。意思是一样的,也是说冬至晴天,就连老黄牛到怕冻,看来非常寒冷。

3、冬至天气晴朗,是个好兆头。

谚语说:“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12月22日是冬至,天气晴朗无雨的话,预示着明年果树生长旺盛,果实累累。

还有的说:“冬至天晴明,来年歌太平”。冬至阳光灿烂,是个好兆头,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个好年景!

当然这只是人们对于冬至到来的一种美好心愿而已,不过也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心愿的期盼。

饺子的做法是准备面粉和馅料,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最后入锅煮熟,装盘后醮食醋或者蒜泥就可以。

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喜欢,而且很多人喜欢吃肉馅饺子,再给家人准备饺子的时候,可以去市场购买现在的肉馅猪肉馅和牛肉馅羊肉馅都可以,但选择牛肉或者羊肉时需要注意去腥,也要了解做馅的技巧。另外面粉最好选择饺子粉,这样的面粉韧性大,包饺子不容易破,口感还特别好。

一、准备包饺子用的面

在家中做饺子的时候,应该先准备包饺子用的面把准备好的饺子粉取出适量直接放在大底干净的盆中,放少量食用盐,再放适量的冷水,用手把面调匀,然后反复的揉,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团以后。在温暖的地方,醒发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可以准备饺子馅。

二、准备饺子馅

饺子馅。无数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家人的饮食习惯选择合适的食材,既可以选择肉馅也可以做素馅。选择肉馅可以直接让商家把肉给绞成肉泥,回家以后放入适量的葱姜蒜末,再放适量花椒水食用盐,甜面酱生成蚝油和十三香,然后向同一方向搅拌,如果不喜欢吃纯肉,还可以放点剁碎的白菜,调匀以后放食用盐和食用油以及鸡精调味。

三、包饺子煮饺子

面团醒发以后,把它揉匀揉成长条状,切成小块,用擀面杖把它擀成饺子皮儿,把饺子皮托在手中去适量的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央用手把饺子皮对折两侧包好,摆放在盖帘上,等饺子包好以后要在锅中放冷水加热烧开,把饺子入锅煮,开锅后放少量冷水,反复三到四次以后锅中的饺子就能煮熟,取出以后装盘,配上蒜泥和香醋一起吃,滋味特别好。

冬至,这一天开始“进九”,正式步入严寒,我们必须得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而且冬至是天地之气,阴阳之气转换的关键性节点,在这一天进补,会有平时三倍的效果。

冬至习俗

一、祭祖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

二、吃饺子

北方人对饺子爱得过于深沉,毕竟他们一年四季,无论什么节气都得吃饺子,无饺子,不过节。而且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可见冬至吃饺子这件事在他们心里地位有多高,尤其是东北人,对饺子那叫一个爱得深啊! 

真要说说冬至吃饺子的传统,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家张仲景有关,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后来,每逢冬至,大家模仿做着吃,也就有了吃饺子的习俗。饺子馅倒是没多大讲究,东北人爱吃酸菜馅的,山东人爱吃鲅鱼馅、北京人喜欢茴香馅,还有人则最中意家常的韭菜鸡蛋、香菇猪肉的,饺子么,能难吃吗!

冬至那天,一家人齐上阵,各司所职,做馅、和面、擀皮、包饺子。那热腾腾的饺子一端上桌,过节的气氛才算真有了!

三、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四、吃汤圆

在潮汕,当地人把汤圆称为“冬节丸”,但它没有馅。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节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熟后,先祭祖,再把全家老少叫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除了汤圆外,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嘉兴人,还会吃赤豆糯米饭,有驱避疫鬼,防灾祛病的说法。

五、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六、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七、吃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

冬至,春之先声也,寒冬虽然渐行渐近,但在呼啸寒风中,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