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老人 0 61

小猪佩奇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第1张

小猪佩奇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导读:在我闺女三岁多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小猪佩奇》,那时候我们家的电视几乎每天都会放这个动画片,我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看。看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这部动画片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也有很多会扭曲孩子价值观的东西,所以我就让闺女试着看其它的动画片。现在仔

在我闺女三岁多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小猪佩奇》,那时候我们家的电视几乎每天都会放这个动画片,我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看。看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这部动画片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也有很多会扭曲孩子价值观的东西,所以我就让闺女试着看其它的动画片。现在仔细想想,《小猪佩奇》确实也有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

1,可以容纳万物的行李箱

《小猪佩奇》有好几季好几百集,我也不记得这个容纳万物的行李箱出现过几次了。记得有一集小猪佩奇一家人出门旅游,到了住的地方猪妈妈把行李箱拿了出来,外表看着不大的行李箱里面真的可以说是容纳了很多东西,衣服、食物、电脑、电话等等。

当猪妈妈把东西全都拿出来的时候,我闺女还问:“爸爸,猪妈妈的行李箱怎么可以装这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改如何回答了。动画片可以有适当的夸张,但是这里夸张的太严重了,连小朋友都产生疑问了,这样的动画片确实不大适合小朋友看。

2,跳泥坑的吉尼斯纪录

《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里面会经常出现跳泥坑的场景,大人跳小孩也跳,有一集里面居然出现了跳泥坑吉尼斯纪录。原本跳泥坑吉尼斯纪录的保持着是猪爸爸,可是后来被别人打破了,猪爸爸在众动物的劝说下决定重新开始挑战纪录。在比赛的当天猪爸爸穿着他那已经被当做花盆的靴子,高高的跃起直接跳进了一滩泥坑里,泥坑没有了,泥全部溅到了其它动物的身上,新的吉尼斯纪录就这样诞生 了。

跳泥坑也有吉尼斯纪录简直能让人笑掉大牙,而且这对小朋友也有不良的诱导作用。我闺女自从看了里面的跳泥坑,一到下雨天就非得闹着去外面跳泥坑。动画片里的情节也让我想到了我老家养的猪,一到夏天猪就特别喜欢在泥坑里面打滚,可以避暑还可以防止苍蝇的骚扰。

3,房子都是建在非常陡的斜坡上面

我相信看过《小猪佩奇》动画片的小伙伴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里面的房子都是建在一个非常陡峭的斜坡之上呢?”小猪佩奇家的房子以及她的爷爷奶奶家的房子都是建在斜坡上的,而且那个坡还特别陡峭。更为神奇的是汽车居然能够轻松开上去,那个坡度绝对超过45度了,真担心马力不够一下子滑了下来。

《小猪佩奇》里面还有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欢迎小伙伴们一起补充一下。我感觉这部动画片的编剧脑洞确实是大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样的动画片我是不建议让孩子去看,多让孩子看一些国产的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还是挺不错的。

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方式。我接触过的很多家长对于「快乐教育」的认知都不尽相同,不过每次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会以《小猪佩奇》为例,因为这个风靡幼儿界的动画片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和生活模式,就是我心目中的「快乐教育」典范。

1、认知启蒙需从生活入手

作为动画界里的「顶流」,《小猪佩奇》在儿童圈里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事实上,不光孩子们爱看,连我这个「过期大儿童」也会N刷自己喜欢的那几季。作为教育工作从业者,同时也作为一名普通妈妈,最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它短小凝练的剧情,还有它能够带给家庭教育的那些思考。

在《小猪佩奇》最新出品的第九季里有一集叫《佩奇记日记》,讲的是猪爸爸猪妈妈为了能让佩奇有事可写有情可叙,两口子一起充当魔术师,陪伴佩奇和乔治表演节目。这种沉浸式体验生活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绚烂了佩奇的记忆,也让她能够「写」(其实是画)出真情实感。

由此我想到我的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写作文始终是头号难题,除了基础不够扎实以及日常阅读积累少以外,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体验。事实上,每次遇到一个新的作文题目,如果是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内容,绝大部分父母是不愿意带娃去亲自体验和感受的,毕竟父母工作很忙,如果自身要参与陪伴,不但耽误时间,家长也很容易疲惫,所以更多的父母选择从网上搜范文借给孩子抄。然而只抄范文却缺乏体验,孩子也就很难做到言之有物,写不出真挚诚恳的好文章。于是家长抱怨作文难,孩子抱怨作文苦,负面的情绪干扰着他们的亲子关系,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非常欣赏《小猪佩奇》通过猪爸爸和猪妈妈的行为传递出的家庭教育理念——在理解孩子内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安排多一点的亲子陪伴,带领孩子多去尝试不同的生活,看懂更多的人生,并且在实践中启发孩子认知。

无独有偶,在第九季的《露营》那一集中,猪奶奶和猪爷爷带佩奇乔治外出露营,当佩奇在海里发现了很多塑料瓶的时候,猪奶奶立刻严肃地告诉佩奇,「它们不应该出现在大海里」,环境保护的意识就这样住进了孩子的心里——与其在课本上读一百次要爱护地球的口号,不如带孩子在生活中真正地体验一次对大自然的保护。

再比如,《拯救兔子**》那一集,通过猪爸爸耐心而温和的提醒,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们去图书馆等公共场合需要保持安静,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并不需要耳提面命地要求,像猪爸爸这样淡然处之,也能起到提升认知的效果。

所以,「快乐教育」真的是什么都不教吗?不是的。真正健康的「快乐教育」就像佩奇一家这样,把学习知识和感受快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亲身的实践,带给孩子的认知启蒙才最深刻,正所谓寓教育于生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便是如此。

2、亲子共情给予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底气

《小猪佩奇》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季第一集:雨过天晴,佩奇非常想出去踩水玩,猪妈妈不但没有以各种理由制止,相反,她非常支持佩奇,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能让玩耍变得更干净也更安全的方案——穿雨靴跳泥坑。佩奇欣然接受,后来也把这个方案传授给了乔治。故事的最后,猪爸爸猪妈妈陪佩奇乔治一起在泥坑里肆意地蹦跳,最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猪爸爸猪妈妈作为父母,打心底尊重孩子的游戏方式,也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力满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孩子的游戏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陪伴,哪怕这个游戏在大人世界里只是看起来很普通的跳泥坑;而猪妈妈不仅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柔软细腻中还带有难得的坚定,要知道猪妈妈她并不是无底线宠爱,而是在信任孩子接纳孩子的同时,还引导孩子去遵循家庭规则。

比如:她允许佩奇去泥坑里跳跃(这其实有一定危险,容易滑倒),但需要穿上雨靴(雨靴可以防滑,这就是玩耍的规则),大概因为猪妈妈一直是这样温柔而坚定地教育孩子,所以佩奇对于「规则」(或者说妈妈提出的要求)没有任何抵触,而是欣然接受,并且还教给了弟弟。这让我想到很多生长于80、90后的孩子,小时候也许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刚提出来就可能会接到父母的否定,比如:

「妈妈我去爬山……」

「我看你长得像座山!」

「妈妈我要吃薯片……」

「我看你长得像薯片!」

因为被漠视、被否认、被打击的次数多了,也就慢慢稀释掉了自己对父母的亲密依恋,稀释掉了那份来自于家庭的安全感,于是在青春期甚至更早一点的时间里,就出现了逆反、对抗甚至敌视父母的行为,而父母此时只会责怪孩子不够懂事,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才是万事的根源。

反观猪妈妈和猪爸爸的做法,这种有信任、有规则的引导,比起不管不顾的一票否决式的教育,真的会给到孩子更多的快乐,而「跳泥坑跳水坑要穿雨靴保证个人卫生和安全」的生活常识,也就在无形中被传递给孩子。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猪佩奇》中并不是只有猪爸爸和猪妈妈在用爱和陪伴去鼓励孩子多尝试,动画中的很多人物的教育理念都趋于一致(我知道这是导演安排的),比如在盖房子那一集中,面对佩奇乔治的好奇,公牛先生邀请乔治来第一个「动土」:

而佩奇自己设计的秋千也并没有因为她是小孩子而被忽略,连负责质检的工作人员都在提醒公牛先生忘记做秋千了,最后秋千落成,大家都夸奖佩奇设计的好:

这些小细节,都在默默地彰显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尊重孩子,陪伴孩子,认可孩子,亲子共情,让那些充满爱意的亲子回忆,变成生命里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给孩子思考新方法、探索新领域、尝试新世界的底气和勇气。

3、亲密依恋会增加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说起「给孩子思考新方法、探索新领域、尝试新世界的底气和勇气」,我想到了一个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特别著名的实验——由哈里·哈洛进行的恒河猴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哈洛将刚出生的小恒河猴与妈妈分开,然后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母猴进行代替,一种是用铁丝做的猴妈妈,一种是绒布做的猴妈妈,同时,哈洛在铁丝猴妈妈身上绑上了母乳,本来以为小恒河猴会比较依恋能给他提供母乳的铁丝猴妈妈,没想到的是,小猴子在铁丝妈妈那里喝完母乳后,大部分时间都是黏着绒布妈妈;而且,如果有绒布妈妈在现场,小猴子就会开始探索周围,无拘无束地玩起来,即便出现什么令它害怕的「怪物」,它会第一时间跑去绒布妈妈那里,提供触觉的绒布妈妈成为了他内心的安全基地;最神奇的是,当小猴子在绒布妈妈的安全基地那里获得了能量之后,它竟然还会反过来去挑衅刚刚令他害怕的「怪物」,直面自己的恐惧。

这个实验特别值得我们深思:于孩子而言,能赋予他们自我认同感的,不是没有什么情感联结的陌生人,也不是仅仅能够提供吃食的父母,而是那些能够提供身体安抚和亲密陪伴的父母。

就像小猪佩奇中的猪爸爸和猪妈妈一样,他们欣赏孩子、认可孩子、接纳孩子,也经常拥抱孩子,亲自参与了孩子的成长,也伴随孩子去观察和体验整个世界,山不让尘,川不辞盈,一点一滴的爱的积累,就赋予了孩子继续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自信,内心澄澈的孩子,自然对自己的认可度更高,性格、举止、态度、三观都会更开放向上。

我和老公刘大夫都是在生活中很佛系的人,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一直秉承的原则是「倾力陪伴、用心引导」,比起孩子的成绩和成就,我们更关注他的习惯养成、品格情绪和自我认知,所以我们总是会竭尽全力去带孩子欣赏世界、触摸世界:

陪孩子去玩冰球,感受冰雪世界的竞技之美;

带孩子去击剑、去CS,了解坚持与忍耐的魅力;

引领孩子走进大唐盛世,从沉浸式的游览中感悟半个盛唐的光辉;

春末夏初,一起探访深林里的红樱,让天地之美浸润心头;

艳阳高照,一起去策马奔腾,体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

我们陪着陪着,孩子就长大了,这一路虽然疲惫,但并不后悔。因为我始终相信,「快乐教育」不是让家长什么都不管,也不是让孩子永远不与困难、磨练相逢,恰恰相反,快乐教育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专注的陪伴、更真诚的欣赏、更博大的包容度与信任度,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那所谓的快乐教育,不过是家长规避教育重任的说辞。

「像佩奇一样生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成为「猪爸爸猪妈妈」一样的父母是我的愿望,最近《小猪佩奇》第九季刚刚上线,我就已经刷完已经更新的13集了,也在小猪佩奇的微信公众号上搜到了官方的看片指南,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认知启蒙、自我认同、亲子共情的相关剧集,获得更多快乐教育的灵感。对了,我还从公号上下载了季度日历,你们看这张图,是不是超有冬日氛围:

作为佩奇的成年铁粉,打算用这张图当最近的微信头像,也愿看到这幅冬日佩奇的父母,都能成为在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陪伴、信任、欣赏,真正「看见」孩子的父母,愿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更加有生命力的教育。

我觉得细思极恐的细节还是有好几处的。

比如小猪佩奇第25集,佩奇一家去海边玩耍,在海边,佩奇和弟弟一直往爸爸身上泼水,导致爸爸站不稳摔倒在水里,佩奇他们不关心爸爸是否会溺水,两人坐上爸爸的肚子。

猪爷爷带佩奇及一对小朋友晚上去捉鼻涕虫路过鸡舍的时候,碰到狐狸先生,狐狸先生问猪爷爷,小鸡们都睡觉没有。

佩奇一家去野炊,渡河的时候碰到狼先生一家,最后只剩狼先生和猪爸爸的时候,狼先生说他饿了。

亲,如果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请点赞留言哦~

《小猪佩琪》每一集名字,如下:

1、最爱玩跳泥坑游戏

2、恐龙先生弄丢了

3、最好的朋友

4、鹦鹉波莉

5、捉乔治迷藏

6、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

7、猪妈妈在工作

8、小猪抢球

9、爸爸的眼镜不见了

10、园艺游戏

11、打嗝了

12、学骑自行车

13、佩奇的秘密盒子

14、放风筝

15、我最喜爱的野餐

16、一起玩乐器

17、青蛙、小虫和蝴蝶

18、一起来玩装扮游戏

19、佩奇的新鞋子

20、学校的园游会

21、妈妈的生日

22、牙仙子

23、新车

24、寻宝游戏

25、有点不舒服

26、下雪了

27、风息堡

28、我的堂姐克洛伊

29、煎饼

30、照料猪宝宝

31、芭蕾舞课

32、暴风雨

33、佩奇和乔治帮忙洗车

34、午餐

35、露营

36、沉睡公主

37、树屋

38、化妆舞会

39、博物馆

40、酷暑难当

41、克洛伊的木偶秀

42、爸爸减肥

43、整理房间

44、游乐场

45、猪爸爸挂照片

46、去海边玩

47、瘦腿先生

48、猪爷爷的船

49、全家人购物去

50、我的生日派对

51、爸爸的摄像机

52、幼儿园戏剧

53、波莉的假期

54、起风的秋日

55、神秘事件

56、泡泡

57、睡觉时间到

58、交通堵塞

59、潮水潭

60、泰迪的一天

61、大象艾米丽

62、乔治的朋友

63、在池塘里玩船

64、稻草人先生

65、时间胶囊

66、快乐环保

67、猪爸爸的办公室

68、海盗岛

69、义卖活动

70、游泳

71、大雾天

72、乔治的生日

73、小小生物

74、运动日

75、狗爷爷的修车厂

76、热气球之旅

77、乔治感冒了

78、不太好

79、视力检查

80、长长的草

8、1邮递员的女儿,斑马佐怡

82、画画

83、布谷鸟钟

84、骑自行车

85、滑冰

86、看牙医

87、小屋

88、爷爷的小火车

89、校车旅行

90、小兔瑞贝卡

91、猪宝宝

92、森林小路

93、假想的朋友

94、笔友

95、爷爷奶奶的阁楼

96、学校露营

97、玩具柜

98、船长猪爸爸

99、争吵

100、弹力球

101、停电

102、猪爸爸的生日

103、星星

104、一起过夜

105、堆肥

106、洗衣服

107、小兔理查德来玩

108、彩虹

109、露营车

110、露营度假

111、小毛驴黛芬

112、募捐长跑

113、工作和娱乐

114、消防车

115、图书馆

116、波莉去游船

117、佩德罗咳嗽了

118、游乐场

119、爷爷来游乐场

120、丹尼的海盗派对

121、坐火车

122、幼儿园的小熊泰迪

123、月球之旅

124、公主佩奇

125、数字

126、才历日

127、金鱼金金

128、土豆先生来小镇了

129、猪奶奶养的鸡

130、挖路

131、猪爷爷的电脑

132、吹口哨

133、兔**的直升机

134、春天

135、兔**请假

136、医院

137、兔爷爷的灯塔

138、太阳,大海和雪

139、圣诞老人的小屋

140、圣诞老人的来访

141、小宝宝亚历山大

142、仓鼠医生的乌龟

143、沙沙、咯咯和梆梆交响乐

144、兔爷爷的修船厂

145、体育课

146、做陶器

147、狐狸先生的货车

148、狐狸弗雷迪

149、世界上最大的泥坑

150、话匣子

151、克洛伊的大朋友

152、大象艾德蒙的生日

153、纸飞机

154、秘密俱乐部

155、爸爸是冠军

156、黑莓灌木

扩展资料:

《小猪佩奇》每集长度约5分钟,故事围绕一只名叫佩奇的女孩小猪以及她的家庭和朋友展开。

佩奇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猪,4岁了,她和她的爸爸、妈妈以及弟弟乔治生活在一起。

她和弟弟一样很喜欢恐龙,尤其是马门溪龙。

她最喜欢跳泥坑,最喜欢吃的是意大利面和巧克力蛋糕,最喜欢扮成小仙女公主,最喜欢喝橙汁,也很喜欢去她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家玩。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的,感觉动画形象太幼稚,画的一点都不好看,内容过于简单,而且动物们动不动吼一声,简直就在拖延时间。

然而没办法,家里小丫头超级喜欢看,每天晚上睡觉前让她看一集,连刷牙都乖乖主动去(作为交换)。

然后看着看着,慢慢发现,哎呀,真是超级适合2~4岁宝宝的动画片!

每一集看似无聊,仔细咂摸,都有一点点教育意义!比如佩琪和最好的朋友小羊苏西怎么一起玩,和弟弟怎么和谐共处,发生争吵要如何和好,男孩子们和女孩子们的交流方式,在医院里要注意什么,到别人家做客的注意事项,幼儿平时的行为规范,礼貌用语……有用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且内容浅显易懂,方便孩子无意识地学习。比如前几天有客人来我家做客,丫丫颠颠跑去给客人分水果,一边分一边念叨:“分享、分享。”客人说谢谢你,她一板一眼回答:“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把一群大人逗得前仰后合。再比如我妈在家里唠叨,她颠颠走到姥姥面前说:“姥姥,你每天说呀说呀说个不停,你真是个话匣子。”全都是佩琪里的经典台词,而她就这么学会用了。

而且,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太可爱啦!大大咧咧,好吃懒做,有点爱吹牛但其实很可靠的猪爸爸,热爱臭美,温柔可亲但认真起来没人敢惹的女王猪妈妈,超级爱说,争强好胜还有点小心眼的猪小妹,和她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小羊,温柔礼貌的小象,内向爱害羞的小兔子,爱耍帅的小马,和女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小狗,每天互掐了一辈子的猪爷爷和狗爷爷,以及超级boss羚羊夫人……是的,现在我也彻底迷上这个动画片了,强烈建议家有萌宝的家长抱着宝宝一起看!

中文版的“猪爷爷”“猪奶奶”是误译,正确应该是“猪外公”“猪外婆”。根据情节可知:Grandpa Pig和Daddy Pig很不对付,比如担心Daddy Pig搞坏他的船;同时Grandpa Pig家里有Mummy Pig小时候的房间。

S2E30,猪爸爸在金融企业工作,职业是金融分析师(在黑板上画各种数学公式)。他的好朋友兔爸爸负责盖章,应该是企业管理层,也就是猪爸爸的上司。猪妈妈是全职主妇,有个兼职工作,主要是网上回邮件。

小镇的服务业主要掌握在兔子家族手上,开超市开公车开飞机开冰激凌摊开博物馆开游乐场等等……这个bug在S3E38得到了补充,当时兔妈妈的妹妹兔**因为受伤休息了一天,兔妈妈代替去打工,结果没法兼顾兔**多份工作(超市、公车、冰激凌)。但是片中暗示了兔家上一代人丁兴旺——本来兔子在西方文化中就是能生养的代表——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兔妈妈还有其他姐妹在从事其他工作。

动物爸爸们有一支足球队,但他们集结起来基本不干正事,比如开BBQ Party(引发火灾)比如排队买冰激凌(化光了)。

猪爸爸运动能力很一般,比如不擅长跑步,然而却是跳泥坑世界冠军;猪妈妈运动能力超凡,在猪爸爸玩砸锤游戏被羞辱后,代夫上阵拿下历史最高分。弟弟乔治运动能力也强于Peppa,第一次学滑冰很快就能花样滑了。

Peppa在第二季之前最好的朋友都是小羊苏西(S1E04 Best Friend)。S2E44发生了朋友圈大事件。Peppa和苏西玩牌过程中,Peppa指责苏西作弊,然后双方断绝朋友关系。在游乐场Peppa要求和大象艾米莉做好朋友,而苏西要求和斑马佐伊做好朋友,虽然两人在本集最后又重归于好,但是后来兔子瑞贝卡的出场逐渐增加,开始超过苏西。

该片的世界观中,哺乳纲动物是智慧生物,而鸟纲在内的其他动物则是低等生物。猪外公有只鹦鹉宠物、家里养了一群鸡,Peppa几乎每次外出野营都会喂食野鸭子。而且鸟类应该是片中哺乳动物的肉食蛋白质主要来源,毕竟猪家是吃鸡蛋的,吃个鸡什么的应该不会有伦理压力。

评论里有个回复说出了我本不愿意提及的禁忌话题

猪的家系毕竟和人类不太一样。猪爷爷和猪爸爸不对付八成是因为当年猪爷爷曾经亲手把猪爸爸送去德国骨科

大家有没有发现,羚羊夫人幼儿园对每种动物只招收一个家庭,一般都是单只,如有两只的也是一个家庭的近亲亲属,例如猪家姐弟、兔家姐弟等等。上面说了兔子家有很多分支,但是只有兔子瑞贝卡和理查德进了羚羊夫人幼儿园。

只有一个例外!S2E09里,羚羊夫人挖出了家长们当年读幼儿园时留下的time capsule,里面的录像带显示,当时上幼儿园的有——兔妈妈、羊妈妈、猫妈妈、马爸爸、斑马爸爸、狗爸爸(?),以及……猪爸爸和猪妈妈。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