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爷爷人物的作文400字

老人 0 19

描写老爷爷人物的作文400字,第1张

描写老爷爷人物的作文400字
导读:医院里的老爷爷 前几天,我患了感冒、咳嗽,趁星期五回家,妈妈便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要挂吊针。 在我连续两天挂吊针的时间里,总是有一个老爷爷在人群中,为病人扫地和拖地。 这个老爷爷看上去估计有七十多岁了,两鬓都斑白了,总是穿着

医院里的老爷爷

前几天,我患了感冒、咳嗽,趁星期五回家,妈妈便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要挂吊针。

在我连续两天挂吊针的时间里,总是有一个老爷爷在人群中,为病人扫地和拖地。

这个老爷爷看上去估计有七十多岁了,两鬓都斑白了,总是穿着一件浅棕色的衣服,一条褐色裤子和一双黑皮鞋,头顶还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

他走到挂吊针的病房里,右手拿着扫帚,左手拿着簸箕,走到垃圾前,用扫帚扫到簸箕里,等下再倒掉,遇到扫不掉、粘在地板上的垃圾,他总是把扫帚一反,用头部刮掉脏东西,再去倒掉。

这两天,我总是坐在门口的座位上,很容易看见他在干活。有几次,他刚刚把扫好的垃圾倒掉,有的人便又把垃圾扔在地上,他只是默默地走过去扫掉,从没抱怨过一两句。

有几次,他看见护士装垃圾的盒子满了,他便主动走过去,把垃圾倒掉。

今天我又来了,只见他还是象往常那样,边扫边走,把桂圆壳、核,餐巾纸等垃圾扫掉。

过不了多少时间,他又拿了拖把回来,继续拖起地来。很多人没等地干便走上去,地上留下了几个脚印,他只好走过去,再拖一遍。

回家前,我在医院里看了看,除了他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清洁工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任劳任怨地工作呢?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类似他这样的人,难道他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老爷爷学电脑

在21世纪,世界的科技逐渐发达起来。在生活中,电话、电视、电脑······几乎家家都有,可对那些出生在旧社会的老爷爷们来说,可是非常新奇的。

我们的邻居有一位出生在旧社会的老爷爷,他曾经是一位退休工人。他还是个“老顽童”呢!有时候他闲着没事做,一见到我,就开始忽悠起我来了,但是我不是随便能忽悠得到的哦!他经常听年轻人说:“电脑可以看新闻、处理文件、看**、聊天,还可以玩游戏······年轻人说的这些电脑的好处“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就整天嚷嚷着他的宝贝儿子买一台电脑,还说了一大堆买电脑的好处,其实就是烦着他的宝贝儿子,让他买电脑。他的儿子可经不起他的唠叨,只好顺从他买了一台联想电脑。

电脑已经买回家了,可是老爷爷还操作不来,连开机也不敢开。老爷爷家的这台高科技产品——电脑,居然把老爷爷迷得“神魂颠倒”。他摸了摸那黑色发亮的外壳,爱不释手,摸这摸那,兴奋极了。老爷爷虽然有了电脑,可是老爷爷不会操作,整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他立刻想起了他的一个邻居,那个邻居在他眼中可是个电脑高手。毫无疑问,他说的那个邻居当然就是我啦!

就在这个星期的周末, 老爷爷奔到我家来欣喜若狂地说:“computer高手,走,到我家教我学电脑去。”“嘿!老顽童,有两下子啊!OK! Go!”我随老爷爷到了他家 ,“课程”就开始了。首先,我向他讲解电脑的各个硬件的用法及功能,在我的指导下,老爷爷终于按动了启动按钮。

打开电脑后,我先教他学打字,由于老爷爷会拼音,打字打得还不赖。他的接受能力还很强,他用了20分钟左右便熟悉了键盘。我还教他上网、听音乐、看**、聊天······以后周末只要我有空,我都会到老爷爷家教他学电脑。在我仔细跟他讲解、教授的时候,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我问他为何如此认真,你非得要学会吗?他只是谦虚的回答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像大海一样无穷无尽,学也学不完。”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苦学,他已经掌握了电脑的操作,看新闻、下载歌曲、看**、玩游戏、杀毒、修补漏洞、扫除木马病毒都不成问题了,我佩服老爷爷的勤奋好学进取的精神!

修书包的老爷爷

我去修书包。

我好不容易在人民**院门口找到了皮革制品的摊子,摆摊子的是位老爷爷,开头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他个子矮,背驼,鼻腔还不断发出“哧哧”的鼻塞音。

我走近摊子,正埋头为顾客补皮鞋的老爷爷抬起他那黑黝黝的脸,微笑着拿出一张小凳子对我说:“坐,站着累呀。”说着又低下头去补鞋子。

我坐下来,打量起摊子,这摊子并不大,摆着一些陈旧的补鞋的工具,一些线团,碎布和几双要补的皮鞋。

“小朋友,你要补什么”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转移了我的视线。

我回过神来忙说:“我要补书包带。”

说着,我把书包递了过去,老爷爷接过书包看了看,找出一块碎布,接在带断处,然后放到一个旧机器下面,用手摇着一个木头把子,摇了一会儿转了一个方向,就这样补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把断处接好了。

老爷爷剪断了线头,又看了一看,发现书包底下有一处脱线了,就准备给我缝上去。

这时候,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个体摊贩敲诈顾客钱财的事,我忙说:“哦,不,不用了。”

老爷爷奇怪地问:“为什么”

我只好红着脸说:“我……我的钱不够了。”(当时我的钱的确不够)

老爷爷和蔼地说:“钱差点不要紧,脱线不缝上,书本一装进去一挤,书包会坏得更快的。”不容我再说什么,他们就用自己那双结满了硬茧的手把书包翻过来,从旁边的碎皮堆里找出一个新线团,用镊子挑出线头,然后打开缝纫皮革机的一块小盖板,钳出机器里的一个线圈,原来线已经用完了。他把新线圈换进去,安好盖板,开始认真地补了起来。补好后,他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才满意地递给了我。

这时候,我的疑虑、误解全消了,感激地说:“老爷爷,明天我拿钱来给你。”

他说:“不用了,你读好书就行了。”

第二天,因为学习紧张,我没空去找他。等我有了空闲再去时,那位老爷爷已不见了,一个阿姨告诉我,他几天没来了。

我想,这时候,老爷爷也许又在什么地方干起他那为别人补鞋补书包的平凡工作了。同那些在金钱面前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少数个体户摊贩相比,那位老爷爷所作所为是多么高尚啊!他那矮小的身材、黝黑的面庞和那双结满硬茧的双手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爷爷已离开我好几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已在我的记忆中日渐模糊,但爷爷在院子里为我扎秋千的身影却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爷爷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爷爷:篇一

 爷爷,您已经在那所村小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了,也该休息了。为什么不呢看看您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证书、优秀党员奖状,看看您整日咳嗽得喘不过来的情形,看看您那斑白的双鬓,您怎么也该退休享享清福了。难道您还放心不下我们这群小孩子

 我怎么会忘记,从家到学校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我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条路要翻过一个陡峭的山坡,下一道长坎,趟过一条水沟,再爬上一个陡坡才能到校。爷爷,您每天要来来往往地走四次啊!有多少次,您的气管炎严重时,要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在路上要歇好十来阵才能到学校。爷爷,您是怎么挺过来的,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啊!可您却从没说一声苦,没道一声累。有时我明明能看清您眼角闪过的一丝痛苦的神色,可您只是咬咬牙,深咽几口气就过了。

 爷爷,我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也知道您充分利用四十分钟,两平方米的讲台,要我们认真做“人“。爷爷,我比其他同学更清楚地知道,您每晚每晚是怎样的呕心沥血。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凄清的深夜,我被您那重浊的咳嗽声惊醒。爷爷,您竟然还在备课,可是时针已快指向一点了呀!我劝您先休息,明天再写吧!您却抚摩着我的头说:“莉莉,你先睡吧,今天王明他们几个应用题全错了。我再写一会儿就睡了。“当我再次被你那咳嗽声惊醒时,邻居的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爷爷您怎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呢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您,我终于明白了您教我过的那首唐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不是春蚕、蜡烛,又是什么呢

 爷爷,我爱您。

  我的爷爷:篇二

 爷爷离开人世已经好几年了。爸爸说我是爷爷唯一没有训过的人。

 爷爷第一次来我家时,他给我的感觉并不像其他老人那么慈爱,他也不像别人那么会讲些关心人的话让人高兴,爷爷的脾气很不好,有时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爸爸妈妈吵架。但爷爷从来不骂我,或许是因为我很听他的话吧。

 小时候的我很好吃,因为爷爷每次来看我,除了带那个老式的大黑包外,什么也没有,我这个好吃鬼也禁不住责怪爷爷,说他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孙女儿,可是他什么也不说,只是习惯性的拍拍我的小脑瓜。

 以后他来,包中总有一点小东西,哪怕是一包饼干,一块糖果,爷爷也带来给我,看着我喜滋滋的吃掉,他好像格外开心。从此,我的爱好中又多了一项——喜欢翻爷爷的大黑包。后来,爸爸告诉我,爷爷那边穷,这些东西都是爷爷舍不得的,一点一滴,一毛钱一毛钱攒起来买给我的……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回忆起来,原来总是告诉爷爷,我家要搬新房子了,你可要多住些日子。也许是命运在捉弄人吧,就是搬入新房的那年前,腊月的二十三,爷爷走了,他没有住上新房子,就走了,一去不复返,永远的离开了他唯一的孙女……每当翻开一张张照片,看着爷爷那张平凡而又严肃的脸,每当回忆起那一串串与爷爷在一起的往事,回忆起那个普通而又熟悉的大黑包,双眼就不由的潮湿,每当回乡来到老房,仿佛爷爷就在我的身旁。

 爷爷已成为淡淡的往事,但我对爷爷的思念和敬爱永远不变。

  我的爷爷:篇三

 那是一个年迈的背影。

 每次在放学铃声响起的前半个小时,这个“傻傻”的人都会推着一辆被岁月雕刻满痕迹的电动车,在那个角落里等待一分一秒的流过……

 我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每当我可以抓住那些十分“珍贵”的东西时,我却放手让他们溜走了。

 小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坐进了教室,爷爷则站在校门外张望着,迟迟不肯离去。教室里的老师看到了,招呼让爷爷赶紧走,可是爷爷一走我就“哇”一声哭了起来,老师哄都哄不住。最终只有同意爷爷在校门口看一会,但只允许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结束了,我竟奇迹般的不哭了,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看到爷爷在门外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吧。

 平时上学,都是爷爷陪我一起坐公交车的,但由于路途较远,坐公交车每次都会迟到。于是,爷爷奶奶商量着买一辆电动车,我知道后开心的拍手叫好。但谁又知道,仅靠爷爷奶奶的那么一点退休金又怎么支持买一辆电动车呢但他们最后硬是咬咬牙买来电动车,一切都只是为了我方便……

 从那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坐着爷爷的电动车上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爱面子。班级里的同学都是自己上下学,而只有我还是家长接送。于是我回家便和已是两鬓白发的爷爷吵了一通,说要自己回家,但爷爷说这样不安全……最终爷爷妥协了,答应了在校门外的角落里等我。年幼的我总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让爷爷奶奶伤心……

 那一次,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放学了,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那个角落里等待爷爷的到来,但却迟迟不见,心里突然冒出了一股无名火。再等了一会,爷爷终于慢慢地推着电动车出现了。我冲上去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那么晚才来!”这次,爷爷居然什么都没说,等我坐车准备接着说些什么的时候,低头一看,我立刻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了……

 在爷爷那条已经洗的泛白的裤脚上,有一条触目惊心的大口子,鲜血还在往外涌。后来,我才从奶奶口中得知爷爷在来接我的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了,肇事的电动车车主,在问爷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时,爷爷却因为着急着想接我,什么也没说,急急忙忙地就往学校赶。在爷爷受伤的那些日子里,依旧像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接送我上下学……

 6年了,每天的上下学,我都在爷爷的电动车上度过,而爷爷也在一天一天的变老,耳朵有一只也因为病痛而几乎失去了听觉。回想起那些年和爷爷吵架的日子,我真希望可以倒带,然后抹去那一段……

 脑海中,一直有着这么一幅画,一个年迈的老人微笑地在牵着一位孩童的手,在那静谧的午后散步……

 您在我心里,永远永远……

  我的爷爷:篇四

 爷爷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绅士,奶奶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淑女,在他们那个时代,绅士总是配淑女的,老人们称之为门当户对,于是爱情就被放到了第二位。听爷爷说,奶奶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徐家**很漂亮,听奶奶说,爷爷给她的第一印象是爷爷的白手套。当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奶奶就成了爷爷的妻子。

 奶奶说,爷爷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可是记忆中,每到栀子花飘香的时节,每天清晨

 爷爷总会给奶奶买一对白兰花,所以,奶奶的身上总有着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延续了几十年不曾改变。并且爷爷从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和奶奶有关的纪念日。

 记得有一次,一家人随团外出旅游,临晚饭的时候,比原定的多出了三道奶奶最喜欢吃的小菜,原来那天是爷爷和奶奶结婚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都忘了,只有爷爷还记得。

 爷爷说,奶奶是一个不太细致的人。

 可是奶奶对爷爷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爷爷这几年吃的药也越来越多,为了让爷爷知道怎么吃这些药,奶奶在尝试了写字条等无数种办法,都以爷爷不是弄丢就是忘记而失败告终之后,想出了最后一个办法,奶奶在药瓶盖上分别标上数字,并排放在饭桌旁,以免爷爷忘记和吃错药。只是,这么久以来这个办法是否有效还是不得而知,因为奶奶总是会定时把药和水送到爷爷的手中。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远处的天空,一片片火烧云变幻着不同的形状,爷爷又搀起奶奶的手踏上了街心花园的草坪,几十年来,黄昏的散步是他们的必修课。或许有人会说他们那代人只有亲情,或许有人会说他们那代人不懂爱情……其实他们很懂生活,更懂爱情,只是他们把爱情融进了亲情中,把玫瑰换成了白兰花,把“我爱你”三个字含蓄地裹进生活里,于是生活就变得那么精彩而温馨了。

  我的爷爷:篇五

 国庆节回乡下看到爷爷在收稻谷,脑里回想起经常听爸爸说起爷爷那时的事,我对此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我是幻想告诉我那时的世界背景是灰色的,就像是用那时的摄像机拍出来那时的事一样。

 我认为那时的社会是贫穷的:“爷爷那时有鸡蛋吃就不错了”“爷爷那时有肉吃简直就是做梦”“你看你这米饭掉的爷爷那时掉了都捡起吃了”这是大人眼中的“那时”我也半信半疑。我现在也知道那时候中国都很贫穷,也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认为那时是自由的、有趣的:你爷爷放学回来还要割牛草、鱼草,你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可是在我眼里爷爷时代可真轻松!放学回来不要担心作业,不用担心考试考砸、不用担心回来被数落、我宁愿像爷爷那样。

 经过我的反思后才觉得那时是辛苦的:“哪怕太阳再毒辣也得插秧、种田”“这几亩地算什么,你爷爷一天都要种完,不种完怎么办一家人都没东西吃”

 总之,爷爷那时酸、苦辣甜,有好有坏。

 要说起奶奶那就更凄惨了,10岁就要学做饭、洗衣服,几乎所有的家务全给包了,一样要种田,吃不饱穿不暖,在奶奶的唠叨声中,我都背下他们的遭遇!

 现在想起来我又多了一份同情和佩服他们生在那个战争后起死回生年代,才导致生活的艰难困苦,但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有韧性,再艰苦的环境都能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风吹雨打都不怕,然而生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反而变得脆弱不堪了,实在感到惭愧

 试问,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不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呢

已经发现了女儿有偷钱的行为,可以告诉爷爷奶奶一声,可以在家庭里共同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

(一)此种情况,如果爷爷奶奶不知情:以后孩子在爷爷奶奶家屡屡“得手”以后,会增加孩子的兴奋度,她自己会增加“成就感”。加上爷爷奶奶年岁大了,记忆力不是很好,钱放在什么地方常常会忘记,这种情况会让孩子增加拿取的机会。让爷爷奶奶知道了老人家会把控好自己的钱。小孩子有用处向爷爷奶奶讨要可以,爷爷奶奶也可以给小孩子零花钱,小孩子自己偷偷拿取是不对的,

最好不让爷爷奶奶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孩子会认为知道她行为的“面扩大了”会有一种破罐破摔的抵触情绪。在爷爷奶奶的住处,老人家口无遮拦,缺少方式方法,保不准要说些不中听的话,小孩子听完以后今后会记恨爷爷奶奶。

(二)初始发现了小孩子有了这样的行为,爸爸妈妈要尽快管束住孩子的欲望。孩子有了正当理由索要金钱,大人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大人一味地叨叨咕咕,弄得孩子很烦,没有办法,想办法在家里翻弄,发现了家长放钱的地方,自己索取,本来是正当理由大人应该给予的事情,变成了孩子的私自拿取,大人再三追问,孩子无奈才说出来的心里的话,大人如果没有方式方法,马上界定这种行为就是“偷”,让孩子无地自容,事已至此,索性说我“偷”就偷吧。但心里想:

“谁让你们该给我的你们不给!学校让交的我自己又没有,不管你们要,我哪里来的钱?”

“还是自己拿方便得多。省去了不少废话。”

这是孩子最初私自拿钱以后的心理反应。如果家长在这类事情上能够处理的好,效果会不一样。

“宝宝,妈妈问问你,咱家的钱你动过没有?”孩子如果真的动过,会非常敏感的回答:

“咋地啦?”

“我咋发现钱少了。”(不要说少多少,看看孩子是不是诚实。)

“啊,我那天跟妈妈说学校让交钱,妈妈没给。我以为妈妈知道这回事了,我过后看见咱家抽屉里有钱,我就自己拿了十块钱到学校交了。”

“啊,我知道了。以后这种事情不要自己拿,妈妈的钱是有数的,咱家是有计划的花钱。不经过妈妈,自己拿钱是不对的。下回不要这样啦。”

“好的,我知道了。”

这样的处置,我觉得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很得体。

以后遇到孩子索要钱的事情,要问问明白,及时的给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跟家长要钱很为难。

(三)(自己身边的事例)我家小孩子小时候在上三年级的时间段,有一阵子下学就饿得很,后来我爱人发现他把给他买早点的钱,没有花,让几个大个子同学给“要”走了。孩子怕挨打,只好给他们。因此中午到家很饿。

我爱人就在孩子放学以后,跟着这些大个子孩子到他们家,直接找的孩子家长,诉说他们的孩子的行为。孩子家长很通情达理,当我爱人面,严厉的批评了他家孩子。并且赔礼道歉,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我向你诉说这件事情,是想提醒你,孩子有没有受到外界的压力,才拿取家里的钱?这种因素如果确实存在,应该是大人出面,帮助孩子来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遇事情多考虑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根除隐患。

如果本来生活条件尚好,就得考虑是不是孩子存在虚荣心理。

千万不要让孩子这种行为得以蔓延,否则,今后孩子的接触面会越来越窄;参加工作以后,也会被别人孤立。

这些趋向应该让孩子知道。

最好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解决,一旦孩子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将会很不好再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