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爷爷奶奶”,接力棒式带娃受追捧,背后的心酸只有父母知道

老人 0 39

“我要爷爷奶奶”,接力棒式带娃受追捧,背后的心酸只有父母知道,第1张

“我要爷爷奶奶”,接力棒式带娃受追捧,背后的心酸只有父母知道
导读: 1、“我要爷爷奶奶”,接力棒式带娃受追捧,背后的心酸只有父母知道2、到底该不该把孩子交给老人带3、孩子为什么喜欢去老人家里,原来是这几个原因4、离婚后孩子归男方抚养,现在有半年的时间已经联系不上男方了,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男方的爷爷奶奶家吗
  • 1、“我要爷爷奶奶”,接力棒式带娃受追捧,背后的心酸只有父母知道
  • 2、到底该不该把孩子交给老人带
  • 3、孩子为什么喜欢去老人家里,原来是这几个原因
  • 4、离婚后孩子归男方抚养,现在有半年的时间已经联系不上男方了,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男方的爷爷奶奶家吗?
  • 5、去外公家日记
  • 6、6个月宝宝让爷爷奶奶带,下班去爷爷家看宝宝,晚上跟奶奶睡。爷爷奶奶55左右
  • 7、孩子去爷爷奶奶家过年好还是外公外婆家?

接力棒式带娃 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带娃方式。先由爸爸妈妈带一阵子,等孩子大一点了,就 把孩子送去爷爷奶奶身边 ,父母则全心全意投入职场当中去。

我就是接力棒式带娃的亲身经历者,小时候, 家里条件比较艰辛 ,爸爸妈妈只能外出奔波,靠打零工贴补家用,而 我的到来更是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他们生下了我,却 没办法把我带在身边抚养 ,而是送回了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我相信我不是唯一,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 ,很多父母迫于生活压力, 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一辈照看 ,而自己则外出挣钱,可是这样的带娃方式也 有很多弊端。

·留守儿童

有一部分父母,为 了挣钱养家,改善家庭贫穷的现状 ,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幼小的孩子, 要么让孩子和爷爷奶奶住,要么是孩子自己一个人住 。这样就会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远离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农村,生活困难, 肩负着生活的重担。

有的留守儿 童没有得到教育的机会, 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甚至有的孩子自己年龄尚小,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天的任务就是割猪草喂猪、放牛, 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甚至都吃不饱,十分可怜。

·寄养子女

因为父母自己 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所以选择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这样孩子也会远离自己的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 适应陌生的环境 。这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 是一桩考验

也只有经历过的孩子才知道,被寄养到底是什么感觉。 在本该撒娇、任性的年纪,却要被迫懂事 ,为了不被嫌弃, 每天都得挤出笑脸,四处讨好 ,几面逢迎,自卑又懂事,令人心疼。

01、老一辈容易溺爱孩子

很多老一辈 带孩子都比较溺爱 ,我小时候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们对我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爷爷每天外出打零工, 挣了一点钱,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多好吃的 妈妈也再三和爷爷嘱咐 ,不要太惯着我,也不要给我买那么多零食, 但是爷爷从来没有听进去。

只要是我想要的,爷爷都会尽力满足我 ,所以那个时候的我无比的幸福。但这也存在不好的一方面,因为我被宠成了“小公主”, 所以自由散漫、目中无人 ,也不太懂礼貌,妈妈只得把我接回身边亲子抚养。

02、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和爷爷奶奶生活, 很少有机会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 所以对他们比较生疏。我在爷爷奶奶跟前生活的时候,妈妈回来看我的时候,站在我面前我都认不出来, 奶奶让我叫妈妈,我也不愿意叫。

所以,这就是一个弊端, 自己生的孩子和自己不亲 ,这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长此以往下去, 孩子对爸爸妈妈没有什么感情 ,亲子关系自然不和谐。

03、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性格和习惯

好的性格和习惯都是要从小培养的 ,但是接力棒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不太能养成好的习惯和性格。因为他们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可能得不到好的教育和引导,什么事都依赖爷爷奶奶, 容易养成自私、依赖思想严重、嚣张跋扈的性格, 如果年纪大了,这些性格和习惯定型了,再想要纠正过来就不容易了。

其一,孩子和父母距离不远

想要父母帮忙带娃的父母 应该保证自己和孩子的距离不会太远 ,这样的话想回去看孩子也就随时都能回去, 也不至于和孩子生疏 ,父母也能给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 ,防止老人溺爱孩子 ,给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其二,不完全脱手

如果是老一辈帮忙带娃,爸爸妈妈也 不可以完全脱手 ,应该出一把力,毕竟孩子是自己的,父母年纪也大了,很多事都 力不从心 了。所以作为父母,也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不要完全依赖老一辈。

除此之外,在经济上也要出力, 不要“啃老”, 老一辈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作为父母, 应该在经济上出一把力 ,不要总是花老一辈的钱。

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 尽可能参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 ,虽然老一辈帮忙带娃是好事,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父母应该知道怎样才是对娃好。

一、多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爸爸妈妈不能只顾着挣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所以, 不管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这不仅是为了维系亲子关系,也是为了孩子身心 健康 着想。

二、和老一辈沟通,传输正确的教育理念

有的老一辈和年轻一代 在思想上存在“鸿沟” ,他们对孩子比较溺爱,但是很多年轻父母知道不应该溺爱孩子。那么, 爸爸妈妈就要和老一辈沟通 ,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正确 育儿 才是对孩子好。

作为父母, 不应该只是关心孩子的身体 健康 ,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 健康 , 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这样才不至于孩子自卑、孤僻,才能保证和孩子 健康 、快乐地长大。

笔者寄语

“接力棒”式带娃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 有好有坏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弊,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对孩子最有利的方式,毕竟 孩子才是主体,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亲子教育# 导语都说有老人愿意帮你带孩子,这是你的福气。但是老人往往宠溺孩子,到底改不改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以下文章由 考 网整理发布。

 

  宝贝暑假跟着奶奶回乡下好吗

 小章妈妈暑假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于是想着把宝贝送去乡下爷爷奶奶家,但是妈妈却有着一些疑虑……

 疑虑一:被爷爷奶奶宠坏。一般来说,孩子去爷爷奶奶家放假回来,生活自理能力会有退步。那是因为老人家总喜欢宠着孩子,包办代替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在午睡上又对其不加节制,生活规律会变得比较乱,所以家长普遍觉得和爷爷奶奶过完暑假回来的孩子比较难带些。

 疑虑二:乡下蚊虫多。乡下花草树木多,蚊虫也多,小章妈妈担心宝贝被蚊子叮咬也是许多家长的疑虑。

 尽管如此,将孩子送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还是很有好处的。

 好处一: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到乡下走一走,孩子可以换一种环境,拥抱自然,体验乡村生活。

 好处二: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果可以鼓励爷爷奶奶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农活,通过实践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付出与收获的人生道理,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哦!

 好处三:增进亲情。可以带孩子与农村亲人见面团聚,增进感情交流,过一个亲情假期。

 好处四:强健体魄。孩子到乡下经过体力劳动和风吹日晒,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

 

  纵容老人这样带孩子就是失职

 为人子女的要知足,要懂得要感激老人的付出。遇到些小问题,不影响孩子健康和成长,没必要争执,能退让就退让。

 但为人父母者,也不能一昧退让,怂到底。老人家有一些实在不靠谱的行为,在他们眼里看着没什么,却对孩子危害极大!这时候,你别不好意思了,一定要站出来,和老人沟通。特别是以下这几种行为,如果家里老人这样对待孩子,千万要及时阻止!

 1、担心孩子饿着,老给他塞吃的

 孩子为啥总不肯好好吃饭回家看看老人怎么喂饭的!

 孩子明明吃饱了吃撑了,偏拿着勺子逼着孩子再多吃几口;

 孩子明明高兴地玩着,每隔一段时间打断孩子游戏,往他嘴里塞上一口香蕉、面包之类;

 孩子实在太饱了,不愿意吃东西,就威胁、恐吓、强迫孩子一定要吃……

 一天到头就担心孩子没吃饱,将吃饭变成一种强迫,导致孩子对食物的欲望、对美食的喜爱在逐渐消失。从来没感受到饿的孩子,你别指望他主动去好好吃饭。

 2、怕孩子冷,总让他多穿点

 天下的爷爷奶奶,总怕孩子被冻着了,被风吹着了。

 二十几度的天气,去朋友家做客,爷爷奶奶穿着短袖,却给孩子包了三件衣服,说是入春易着凉。

 能够理解爷爷奶奶的爱,都凡事都要有限度,穿少了会着凉,穿多了照样会生病!

 孩子被困在厚厚的衣服里,热量没法散发出去,导致身体温度越来越高,而长时间的高温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捂出了危险的捂热综合征,情况严重还会让孩子丧命!

 另外,孩子穿太多,不止会导致捂热综合征,还可能捂出痱子等皮肤病,甚至发生脱水休克,还有可能会让宝宝更容易生病。

 3、迷信各种民间土方偏方

 老人家有点迷信,孩子生病了求神拜佛,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苦心,不多插手。

 但是如果是迷信土方,这个就难搞了!

 朵妈有个朋友,孩子咳嗽了大半月还没好,婆婆专门去乡下找了治咳嗽的偏方,哪知才吃一回,孩子就腹泻拉肚子了。

 是药三分毒,也许有些土方偏方是有药效的,但是它对身体的危害往往也只是未知的。对于这些成分未知,剂量不明的药物,你舍得让孩子吃进肚子里

 4、大事小事都帮宝宝干了

 家里要是有老人带孩子的,都会有这个烦恼。老人爱孩子是好事,但是宠得没边了,反而会溺坏孩子。

 朋友的孩子是婆婆带大的,到了四岁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会自己上厕所,上幼儿园面试,被老师嫌弃了!朋友悔不当初,说不该任着婆婆把孩子给惯得啥都不会做。

 的确,把孩子惯得没有自理能力,不止是影响他上幼儿园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他的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没人想孩子成为一个笨手笨脚又爱依赖人的爱哭包。

 5、背地和孩子说妈妈坏话

 和婆婆有什么矛盾,我们都不希望孩子也掺和进来,不想孩子在奶奶和妈妈之间左右为难。

 但这世界上,也不乏会对孩子说妈妈坏话的婆婆,用零食唆使孩子说妈妈坏话,甚至恐吓孩子“你妈妈不要你了!”

 或许婆婆只是有些嘴碎,并没有多大恶意。但当妈的,看到这种行为真的很火大!这不仅仅会挑拨亲子关系,还可能导致孩子为了讨好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成了双面人。

 我希望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是坦诚的,没有龃龉的,所有婆婆要是这样做,我必定阻止。

 6、整天对孩子说“不能动”、“不能碰”

 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不能常带孩子出门溜达。所以孩子的活动场所基本在家里。

 然而不少老人家,担心危险,担心孩子把屋子搞乱,看娃时常常把“不能动,不能碰!”挂在嘴边,限制孩子的探索欲望,减少他的活动量,不利于孩子成长。

 你可以理解老人的不容易,但你不能放之任之。

 要知道,孩子待在家里的那几年,是他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几年。如果就让孩子整天窝在地板上玩玩具,他的运动能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很难得到发展。

 不妨告诉老人允许孩子“多动多碰”的好处有多少,并和他一起清理家中的危险物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接触、探索一些物品,这样既确保了安全,也能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孩子没带好别让老人替你背锅

 “穿怎么多,孩子不生病才怪!”

 “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

 “你这样有求必应,孩子都要被你宠坏了!”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些都是我们常对家里老人说的话,说出口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仔细想想,每一句话里都充斥着我们对老人带孩子的挑剔与抱怨。

 孩子没带好,难道真的都是老人的错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问自己:

 我们有抱怨老人的资格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懂得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去获取最新的育儿资讯,这使得我们自以为比老人更懂得带孩子,从而对他们的育儿方式产生抱怨。

 ☆孩子感冒发烧,老人说不要太紧张,我们立即反驳说:“生病当然第一时间看医生!”

 ☆孩子吵着要吃糖,老人心软给孩子糖吃,我们会抱怨道:“为什么总是给他糖吃!”

 ☆带孩子出门,老人抱起孩子就要走,我们立刻阻止说:“现在都是用推车!”

 其实,大多数老人比我们带孩子更有经验,只是他们的方法有些落后而已,这不能怪他们。就连我们自己现在用的方法对于下一代来说可能都是落后的,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老人的呢

 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带孩子自然也是父母的责任,老人完全没有义务帮忙,也许我们都该好好反省:

 孩子受凉感冒,老人心疼,就会想要给孩子多穿,这个时候我们在干嘛

 孩子哭闹,老人心一软,就会忍不住给孩子糖吃,这个时候我们在干嘛

 孩子想要这个想要那个,老人疼爱孙子自然毫不犹豫掏腰包,这个时候我们又在干嘛

 通常,我们都会说:“我在上班挣钱养家啊。”

 这个理由充分到让人无法反驳。的确,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又怎能支撑起一个家、为家人提供优裕的生活条件呢

 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从选择“上班挣钱养家”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失去了很多跟孩子相处的时光,也无法兼顾到孩子的教育。所以孩子没带好,我们自己首先要负的责任,而不是老人。

 老人只是给了孩子另一种爱

 我们常说是老人把孩子给惯坏了,其实不然,老人可能会宠溺孩子,却没有惯坏孩子,他们只是给了孩子另一种爱。

 当我们因为工作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而感到愧疚时,是老人们的爱让我们稍微好过些。

 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们至少还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爱,这种爱虽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也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很多美好温馨的回忆。

 因此,在带孩子方面,老人的宠溺是单纯爱孩子,出现孩子被惯坏的情况,只能说是我们自己的失败,没有教育和引导好孩子,这个锅不应该由老人来背。

 少点抱怨多些感恩

 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晚年就该享享清福。于是,我们便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觉得天伦之乐也是一种清福。

 然而,老人理解的享清福可能是:早上到公园下棋耍太极、下午约上几个好友去叹下午茶、晚上兴致来了就去跳跳广场舞、玩闷了就来个夕阳红组团游……

 现实中的享清福却是:早上送孙子上学,下午接孙子放学,晚上没人陪聊天早早睡觉,想参加组团游却因儿女们的反对而作罢……

 面对老人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不仅视而不见,反而一边抱怨他们带孩子不靠谱,还一边告诉他们下次应该怎么做,瞬间感觉自己的良心在隐隐作痛。

 带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老人之所以意揽下这个苦差,完全是出于对子女和儿孙的爱,我们要心怀感激。

 如果老人的某些做法确实会伤害到孩子,应该心平气和地和老人沟通,用事实例子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严重性,而不是一味去抱怨和指责他们。

 孩子最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父母的要负主要责任,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去管教,又怎能去怪责别人呢

不管长到多大,去爷爷奶奶家大多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在爷爷奶奶家会有跟家里不同的感受,爷爷奶奶会给他们最好的照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爷爷奶奶往往也是比较好的同伴。

1、更自由的电视时间

当孩子在爷爷奶奶家时,孩子有更自由的电视支配时间。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太长时间。

2、有更多捉迷藏的地方

爷爷奶奶的家一般是古老的房子,没有家里装修的那么豪华精致,所以孩子也不用担心玩耍的时候打碎什么名贵的物品。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时候,有更多秘密空间可以探索和选择。

3、有更多的糖果

在爷爷奶奶家孩子会吃到更多的糖果,因为老人能想到的给孩子的第一个食物就是糖果,并且在孩子离开时也会给他们口袋里装很多孩子喜欢的糖。

4、有更美味的午餐

爷爷奶奶在家里吃饭一般都会很简单,但是一旦孩子来到家里,老人就会做他最拿手的饭菜给孩子吃。

5、爷爷奶奶永远不会拒绝

不像爸爸妈妈那么严格,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要求多数都会满足,这样也许会宠坏孩子,但是爷爷奶奶的心理跟父母是不一样的, 他们只想把最好的给孩子。

6、有趣的故事

在爷爷奶奶家,孩子会听到更多有趣的故事,父母也许只会给你讲书上的故事,但是有丰富阅历的老人,会知道更多稀奇古怪的故事。

7、整天陪他玩

因为爷爷奶奶见孩子没有父母那么频繁,所以一旦孩子到了家里,他们就会抽出一整天的时间陪孩子做游戏,也不会表现的厌烦 。

8、爷爷奶奶会更加包容

也许你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会惩罚你,但是在爷爷奶奶家里,就算你做错了事情,他们也不舍得责罚你,只会轻声说你几句。

9、爷爷奶奶更有耐心

孩子就像一个十万个为什么,总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般父母工作太累会懒得应付孩子。

但是爷爷奶奶就会就耐心的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可以。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男方抚养,现实是孩子一直跟女方生活,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和男方协商,变更抚养权。如果男方不配合,可以到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归女方所有,同时男方支付抚养费。

最后,如果不想变更抚养权,可以把孩子送到男方的爷爷奶奶家。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https://liuxue87dhcom/

  写好一篇周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周记写作是一种穷尽极致的表达,读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每周布置一篇周记。以下是一篇关于“去外公家日记”的深入探讨和分析,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去外公家日记 篇1  今天我走丢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是爸爸妈妈早上让我去外公家吃饭,我理解成了去爷爷家吃饭,放学后,我还正儿八经地告诉我那经常一起走的同学“今天我要去爷爷家吃饭,不能跟你一起走啦,抱歉。”说完就“千里迢迢”走去了爷爷家,接着就是家人满城找我,都在外公家等我回去吃饭。

  我们家那边的方言里,没有爷爷和外公的区别,要说区别,那可能是去爷爷家或者去外公家的“热度”的区别。比如,这阵子去外公家勤,那“今天去爷爷家吃饭”的爷爷家就是外公家。如果这阵子去爷爷家勤,那“今天去爷爷家吃饭”的爷爷家就是爷爷家了。当然,外公家是在市区里,爷爷家是在郊区,一般而言,爸爸妈妈口中的爷爷家都是外公家,可这又怎么让我这个小孩区分嘛!于是我就走丢了。丢在了爷爷家,在爷爷奶奶许久未见我的喜悦中“吃香的喝辣的”,而妈妈则在外公家焦急地等待,爸爸则在学校以及学校去外公家路上苦苦寻找我的身影。听爸爸说他找遍了我学校到外公家之间可以玩耍的地方,还去了学校里面找老师问,去了离外公家比较近的大伯家,还出动了大伯一起找,都没有找到我。最后爸爸也是非常无奈了才找到了爷爷家,没想到我坐在爷爷家里好好的,还在想爸爸妈妈让我来吃饭,自己怎么没来。

  爸爸抱着我眼泪婆娑地埋怨,最后又觉得埋怨我不对,就当场定下规矩,以后我们家爷爷和外公的区别,就是x爷爷和x爷爷的区别了,每个爷爷前面加上姓氏,这样我就可以轻易的区分是去爷爷家还是去外公家了,再也不会出现像今天这样的乌龙事件了。

去外公家日记 篇2  我的外公有一本日记本,上面记载着很多事情,每天他都会在上面写下一篇日记。在日记本上记载着国家大事;记载着我们家庭幸福的生活;载着我和妹妹的成长;记载着他和外婆每一次的有趣旅行;还记载着他和朋友的交往。

  有一天我无意中看见了一篇日,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去给江泽民爷爷献花回来,当天晚上外公曾问过我一些细节,和我说过的话,我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直到我翻开日记本的时候才明白,外公原来是要写日记啊!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已经有很久了,我早就把那件事的细节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在他日记本上却记载得一清二楚。

  一天下午外公来接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聊到了外公最宝贵的日记本,我问他日记本的由来,他告诉我,那是我爸爸有一次送给他。我觉的奇怪,那本日记本比我刚拿到的本子还要新,外公告诉我,他每天都会把它放在同一个地方,而且经常清理,所以这么新。我这才明白原来外公很爱惜这本日记本。

  寒假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外公坐在茶几边写日记,虽然我知道外公每天都要写日记,但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外公每天都是半晚写日记,唯独只有今天是早上写日记。但我还有寒假作也没做完,所以也没多问就走了。过了几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问外公,碰巧外公正好不在家,但最终我还是没问成。但是我知道外公每天都会写日记,如果第一天没写,第二天她都会不上。

  通过这几件事,我终于知道,日记本是外公最宝贵东西。我要向外公那样坚持写日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把美好的童年记载下来。

去外公家日记 篇3  今天是我外公的生日。外公平时很照顾我,经常接送我上学,和我聊天,听我讲故事。我们是好朋友。他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除了喜欢爬山,还喜欢旅游。

  今天,我为外公准备了一个生日礼物——一个故事。在我上学的路上,我跟外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给您讲个故事作为生日礼物吧。”于是,我就给他讲了一个关于机甲的故事,讲完了之后,外公对我说:“讲得真好,谢谢你。”

  外婆也为外公准备了丰盛的晚饭,有香喷喷的煎白鲳鱼和可口的豉油鸡。我们一家人吃得很开心。

  吃完饭后,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生日蛋糕为外公庆祝生日。妈妈订了“黑糖啵啵蛋糕”,上面放着“外公生日快乐”的牌子。我们点上蜡烛,再关上灯,然后一起唱生日快乐歌。最后,我们一起吃了好吃的蛋糕。

  希望以后每年都和外公一起度过快乐的生日。

去外公家日记 篇4  又是一年新春到,在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买礼品、放爆竹。也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候。

  今年,我和爸爸、妈妈到姥姥家和亲戚朋友一起过年,除夕我们在家中吃年夜饭,姥姥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初一我们一家人到寺庙去祈福,那里人山人海,可热闹啦!初二我们到舅外公家去拜年,舅外公家客人很多,长辈们相见都说“新年好”,到了吃饭时候,整整两大桌,席间大人们频频举杯,互致问候,长辈们还特地走到我们小孩子的这桌送上问候。我的哥哥、姐姐也纷纷向长辈们送上问候。我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倒上橙汁走了过去,满脸胀红的说:“我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天天有好心情,祝我的舅舅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祝小弟弟健康、活泼,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长辈们都夸我大了一岁,懂事了。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烟花绽放美丽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会像烟花般的灿烂。

去外公家日记 篇5  12月23日星期三睛

  外公今天到老年大学报名去读国画班,我真有些不理解,这么大的岁数了,要这个文凭有啥用呢?我得去问问。下午放学,我有意到了外公家。

  外公的手巧是远近闻名的。平时,外公喜欢坐在桌子前,用刻刀等工具在红木上雕刻出形态各异的小人、木船和亭台楼阁。我觉得外公刻得最好的是北京天安门了。那庄重的琉璃顶檐,那逼真的人物造型,还有那一盏盏大红灯笼,令人眼花缭乱。外公不仅手巧,今天,我还发现他对艺术有一种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是这样的:我一进屋,外公就对我说:“都是你外婆不好,害得我下午返工。”原来外公从上午开始刻华表上的龙,整整忙了半天,雕就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并用柠檬黄给龙上色,用乳白色来画云。外公用一支最细的勾线笔画着龙的身体,正在画龙鳞时,外婆大声一吼:“快来吃热饺子!”这一声喊使外公的手抖了一下,结果画得大了点。他只得又拿起一根圆柱子重新雕刻。又忙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去时才做好。外婆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拿着破木头团团转,真是老顽童。”可是,外公可不听这一套,说:“这是艺术,你不懂。”外婆真拿外公没办法了。我问外公说:“您打算去读老年大学?这是为什么呢?”外公认真地说:“艺术是相通的,搞木雕的应该懂点绘画艺术,在画中可以借鉴线条运用、布局、着色等知识。”噢!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外公要去拿文凭呢!

  说真的,我的外公对木雕这一行真是情有独钟。我从心底里佩服外公的那一股韧劲和钻劲。

去外公家日记 篇6  今天是星期日,对于你们来说应该是个十分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家来说,今天很特别。因为今天是我外公63岁的生日。

  我早上起来后就开始写作业,因为妈妈说必须要把今天的任务完成我才可以去外婆家。一直到10点40我才写完。到了外婆家,由于我们来的比较迟,所以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美味佳肴。吃饭前,我和妹妹每人送了一幅自己的画给外公作为生日礼物。外公接过礼物后抚摸着我俩的头说:“这是两幅大师级的作品,我要好好收藏,将来可要升值的噢!”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和妹妹早已乐得钻进了外公的怀里。吃饭时,我和妹妹抢着给外公夹菜,我还给外公敬酒了,祝他生日快乐,寿比南山!吃完饭后我们又忙着给外公点生日蜡烛。嘿嘿,其实蛋糕才是我和妹妹的最爱呢,我俩的小肚子可都为它留了位置。等外公一吹完蜡烛,我们就开始吃蛋糕了。一大块蛋糕下肚后我可是真的站不起来了。

  今天可真是一个开心的日子。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察日记 | 日记格式 | 小学日记 | 初中日记 | 高中日记

希望以上的答复能对您的留学申请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更详细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协助,我强烈推荐您访问我们的留学官方网站 https://liuxue87dhcom/ ,在那里您可以找到更多专业的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资料以及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祝您留学申请顺利!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让爷爷奶奶带,毕竟老人都是过来人,带孩子还是有经验的,孩子的吃穿是能照顾好的,给老人要交待的是,口味一定要淡,我们那时候带孩子就不懂孩子不能吃盐。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你们自己带,这个阶段孩子正是成长阶段,一些习惯,语言表达等等都要科学教育,所以自己就要多操心了。

过年建议一年爷爷奶奶家、一年外公外婆家,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例如4岁以内的),建议不要跑长途(年纪小容易生病),让父母来子女处过年,反正过年就几天,等孩子大了抵抗力强了再继续轮换。其实,你姐姐的做法就不错,一年去公婆家过年、一年回家过年。夫妻过年分开来回家肯定是不行的,那是单身的选择。

不过,按照题主的说法,你们已经离婚了,那么孩子去哪里过年一般只能孩子的父母协商决定了。并且,鉴于现在孩子小(哺乳期内),即使日后你们因为抚养权纠纷前往法院,孩子判给母亲的几率也比判给父亲的几率高。

此外,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那天不能当过年一样过呢?为什么只能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父母呢?没有假期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十一回去看父母啊。

最后,关于离婚的问题,如果你真的要表达态度,那就真正分开,不要非婚同居。如果你今天因为过年就无法和你前任妻子达成共识的话,日后你可能也无法和未来的妻子达成共识!婚姻生活是相互的,不是你要就要你不要就不要的,配偶同样有自己的选择权。就像你们去办理离婚,你的前妻不同意的话,你同样无法在民政局领取到离婚证。所以,还是建议加强和另一半的沟通。

当然,离婚对孩子终究是有伤害的,还是希望你们能够努力降低对孩子的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