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春之赞 夏天,纷纷扬扬的,是雨;秋天,纷纷扬扬的,是落地的黄叶;冬天,纷纷扬扬的,是那鹅毛般洁白的雪花。唯有春天,最不可思议的春天,纷纷扬扬起熊熊火焰般不熄的生命奇迹,活泼地让人迷醉,更耀眼得让人眩目。___________题记 萧索单调的
春之赞
夏天,纷纷扬扬的,是雨;秋天,纷纷扬扬的,是落地的黄叶;冬天,纷纷扬扬的,是那鹅毛般洁白的雪花。唯有春天,最不可思议的春天,纷纷扬扬起熊熊火焰般不熄的生命奇迹,活泼地让人迷醉,更耀眼得让人眩目。___________题记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
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步。
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
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
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的,所有的,所有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暖暖的春风飞来了。它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带着一只彩色的神笔,到处欢快地画着。
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直往人心里钻,无论是谁,都会深深吸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多爽啊!
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显得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 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但是,最有特色的是春雨,它十分平凡的下着。好像春姑娘还小,只要谁碰了她,他就嚎啕大哭,但毕竟还是小的,哭起来没有夏天那样猛烈,那样的残忍,她好像在给人类沐浴,为人们梳洗以前的苦衷和不足,为人们达成他们心里的美好的愿望。
早晨,一片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让你感到舒心,在草地里走一走,你会忘记以前的悲伤,让你股起勇气继续为生命奋斗,让你勇敢面对今天的一切,让你不会觉得有什么恐惧。
中午,一斜阳光直射入你的眼帘,让你抛开早晨的寒冷,全身充满活力,让你学习还是工作都能更认真,都能更仔细,都能更努力,效率都能更高。当你沐浴在中午的阳光中吃饭或聊天还是干什么,都会觉得十分的神清气爽,十分的舒服。
傍晚,一个红红的夕阳在山头上,假如你有空,可以在吃完饭的时候,到乡间的小路上走走,欣赏一下那轮红日,你会感到十分美,让你在晚上都能做美梦。
晚上,一阵轻轻的风徐徐地吹过窗前,好像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但是你如果走到外面,你就会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的感觉。当你睡觉的时候,风继续的吹,你听着,如同一首断断续续的摇篮曲,让你睡得甜甜的。
这就是春天的一个晴朗的一天。让人活在天堂的一天。
啊!春天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我爱你,春天!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春天真的来了,在池塘里,在田野上,在天空中,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的景色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晴天里,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软绵绵的春风拂在脸上,既温暖又舒服:在下雨天,时不时炸响一阵阵春雷,既惊险又刺激。
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佝偻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着希望。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捕捉昆虫的小朋友,一个个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春天里人们更忙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洒着希望的种子。教室的墙壁上贴着新学期的课表,一本本新书中,有好多好多的知识果实等待着我们去采撷。
我热爱春天,我喜欢闻到花儿的芳香,看到大树的新绿,听到小鸟的欢唱。我热爱春天,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
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防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啊,春天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
啊,春天真美啊!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吧
画中国水稻之父手抄报如下:
1、首先在画面正上方画一个标题框,标题框内写上“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文字,标题框旁边画一袋大米。画面的下方画上袁隆平爷爷以及水稻。
2、画面的左右两个角画上南瓜和蔬菜筐,画面的空白处画两个文字框,文字框那写画上小横线,方便我们填写文字内容。
3、首先把“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文字涂成彩色。接着给米袋儿、蔬菜筐和南瓜画上颜色,最后我们给水稻、叶子还有袁隆平爷爷的头发、皮肤、服饰图上里对应的颜色。
4、画面的背景画上土**,标题框画成深**,接着给文字框的边框画上深棕和浅棕色。这样我们这幅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手抄报就画好了。
拓展知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手抄报画好之后,我们可以在上面写上袁隆平爷爷的简介、袁隆平爷爷的主要贡献以及所获奖项等,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文字素材。
一、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袁隆平主要贡献
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_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
3、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队员们的制作特别用心回家时把贺卡送给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
《爷爷的生日贺卡》
我为家人制作的新贺卡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三四年级的同学们为爷爷奶奶制作了精美的贺卡
还有小队员精心准备了贺卡给爷爷奶奶们送上祝福
送给老人的贺卡怎么画
这是小孙子送给爷爷奶奶的新年贺卡画的太棒了
呐你看爷爷收到贺卡之后多开心于是我就请老师帮我和爷爷合照了一
爷爷生日贺卡
心灵手巧的孩子们还为爷爷奶奶做了贺卡来表达九九重阳节对长辈们
我给爷爷奶奶做贺卡
重阳节-我做贺卡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我给爷爷奶奶做贺卡
九九重阳节孩子们亲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制作贺卡祝爷爷奶奶外
爷爷过生日生日贺卡爷爷过生日贺卡
把我们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我们的爷爷奶奶吧
用卡纸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贺卡 给爷爷奶奶贺卡
我们用稚嫩的小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制作感恩贺卡
您描述的这幅画通常被称为《饥饿的苏丹》,是瑞典摄影师鲍勃·壳赛尔(Bob Carlos Clarke)的作品。壳赛尔于1950年代出生在爱尔兰,1970年代开始从事摄影工作。这幅作品拍摄于1985年,当时壳赛尔正在东非进行摄影之旅,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东非大饥荒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展现了饥饿和绝望的情景,令人深感震撼。
然而,关于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否是壳赛尔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幅作品是由另一位摄影师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拍摄的,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卡特在1994年自杀身亡,使得这一争议更加难以解决。
以下是一幅与您描述的场景类似的作品,由壳赛尔拍摄的《苏丹的饥荒》:
(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jun/03/greece-dublin-borders-refugees)
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制作贺卡日记3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喜欢。
制作贺卡日记300字(一)过几天就是父亲节,是爸爸的节日,平时爸爸很辛苦,一边要辛苦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家庭,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当然得做点什么了。
我想:爸爸最喜欢看“超能陆战队”和“冰雪奇缘”的**,于是,我就拿出一张蓝色的纸,对折一下,在上面画上大白和爱莎,又在大白那页贴上3个大白头,在爱莎那页画上她的冰雪城堡。
我又想:爸爸最喜欢银、黄、紫、绿、红、蓝、棕颜色了,我就用紫和黄颜色写上“父亲节快乐”五个字,又用红花装饰边框,用银条条装饰这五个字。我又在下一页拿一张**的闪光纸剪了一个奶油大蛋糕,在蛋糕下面画上了“杏仁”,看上去棒极了。
当我给爸爸看这张贺卡时,爸爸高兴地说:“谢谢你,我的乖女儿。”我说:“不用谢,今天是父亲节,这张贺卡是我应该做的。”爸爸说:“我的女儿长大了。”于是这一天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制作贺卡日记300字(二)过几天就是爷爷六十岁的生日了,也是他光荣退休的时候,我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呢?想想还是自己制一张贺片吧!
我找来了一张厚白纸、水彩笔、铅笔、尺子、剪刀,开始制作贺卡。我先把纸对折,把多余的部分剪掉,然后拿起铅笔,先把轮廓画出来,再用黑色水彩笔描一遍,接下来,我画了一群小朋友在郊外玩,有的在捉知了,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大树下乘凉……,大树旁有一个清澈的荷花池,一朵朵荷花竞相开放。几只蜻蜓立在荷花上面,还有几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远处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上顶着一轮红日,最后我把画涂上了颜色,特别把太阳涂得通红通红,并写上“爷爷,祝您生日快乐!”
我捧起亲手制作的贺卡,给它取名叫“夕阳无限好”,心想等到爷爷生日时看到这张我精心做的卡片,一定会非常高兴。
制作贺卡日记300字(三)今天,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有趣的活动课。
老师让大家给自己出题目,然后根据自己出的题目画画儿。我想了一会儿,新年快到了,我要画张贺卡给老师。于是,我铺开画纸,拿起画笔,开始做画。我画了许多小朋友在给老师敬礼,并在旁边写上一行小字:“老师,你辛苦了。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活动课结束了,我把自己画的贺卡交给了老师,并轻轻对老师说:“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老师开心地笑了。
制作贺卡日记300字(四)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年的教师节我送什么给老师呢?
看着桌上一堆彩色的卡纸,突然,我眼前一亮。诶,不是可以亲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吗?这样既可以锻炼我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表达出对老师的一片心意。
说做就做。我先找出一张色彩鲜艳的彩色卡纸,接着把卡纸对折,折出卡片的大小,再拿出剪刀,剪出一些我认为最漂亮的花纹,然后贴上精美的图画,最后,我小心翼翼的打开贺卡,写上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祝福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眨眼间,一张美丽的贺卡在我灵巧的小手中诞生了。看着手中的贺卡,想着老师拿到后满意的笑脸,我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受先生托,写此文,文中的我是他
爷爷一生做了三件了不起的大事,最为人称道的是,1984年将珍藏近半个世纪的110幅近现代名家书画,无偿捐赠给淮安市博物馆。
这么多顶级大师的字画是从哪来的呢?这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重庆的群山之间有个马鞍形小镇---青木关,爷爷在这里生活了六年。他的邻居是潘天寿、梁实秋、余钟志等书画大家。他们有时讨论时局、针砭时弊,有时登高望远、直抒胸臆,有时喝酒下棋、吟诗作画……倒似生活在远离尘世的桃花源 ,不知不觉中爷爷打造了一个阵容强大的朋友圈。
爷爷当时的工作之一是安排大师们的生活起居,为其排忧解难,共赴国难。他的真诚豁达深受大家的推崇,他们授予爷爷“诚谅公”雅号。爷爷一向热爱书画艺术,空闲时请他们作画写字,都慨然应允。抗战胜利后,这些大师有佳作也会赠送爷爷,于是,爷爷成了大收藏家。在重庆的日子,这帮朋友们发现爷爷有慧根,就主动教他书画创作,这一教又成就了个书画家。
爷爷的最后二十年和我在一起,我最爱问这些名人大师的日常,这也是爷爷最喜欢讲的,一遍一遍如数家珍。现在爷爷去世了,再也不能听到他的声音,好在有书,每当空闲,我就翻看《徐伯璞捐赠名家书画作品集》,在书里,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和他的朋友们。
时间:1945年春
坐标:重庆
人物:国立艺专校长潘天寿,国立艺专副教授、水彩画家余钟志,爷爷徐伯璞,奶奶蔡铭竹(三家住得很近,走动很多)
话说当时,抗战即将胜利,潘大师升职国立艺专校长,爷爷邀请潘、余二人至家中小酌,奶奶准备了家常饭菜,爷爷取出最后一坛黄酒。酒足饭饱之后,三人打着嗝,聊着当前大好形势,其乐融融。爷爷提议,作画留念,皆允,奶奶赶紧整理好笔墨纸砚。
三个男人一台戏,关于谁先动笔,争执不下,就问大美女我奶奶,奶奶说,“钟志最小,你应该先画,让潘大哥歇会儿。”潘立刻鼓掌,像个孩子似的得意。“好吧,我先献丑。”余钟志拿起了画笔。
“你打算画啥?”爷爷问。“我要画个冤魂。”余说。“啊?”众人吃惊。“这个冤魂刚被我们吃了。”余教授继续说。“哈哈,你要画猪吗?刚吃了猪肉。”奶奶边磨墨边问。
余不答话,已经下笔,爷爷和潘坐一边喝茶抽烟聊天。片刻功夫,余说“好了”。大家过来一看,一只胖胖的母鸡跃然纸上,不禁喝彩。奶奶说“可惜啊,她已经被我炖汤,给你们喝了。”
潘对着画面合掌,认真地说:“对不起了,鸡,我让钟志给你找个伴,合个影吧!”要求余再画一只,形态要不同。
领导发话了,没办法,余大师略一沉吟,动笔,勾线条、上水彩、修饰,一气呵成。只见图中双鸡,一只昂首前瞻,一只低头搔羽,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几个人一齐鼓掌叫好。
潘打量了一会,问爷爷,“老弟,你不觉得还少点啥?”做为主人,爷爷中午喝多,他笑问“难道还要画只鸡?”余教授大嚷不行不行,“哪还有地方?除非画只蛋。”
潘笑斥余,“滚你的蛋,老徐,你不是擅长松竹梅吗,点缀一下如何?”“对对对,徐兄请。”余教授把画笔塞给爷爷。爷爷一下子酒醒,认真看着画“松树太大,竹子太高,没地方了呀!”“那梅花呢?”潘校长启发。
“伯璞,你可以画两个梅枝,横在上方。”奶奶又插嘴了。“好!好!好!”三人异口同声。“可惜啊,嫂夫人才真该学画……”潘叹气说道。虽然他比爷爷大,但是因为爷爷官衔高点,他们都叫奶奶嫂夫人。爷爷不好意思了,默默地画了起来,画好颇自觉地题字“梅兆五福,开在吉家。三十四年春钟志绘鸡,伯璞写梅并题”,于是有了这幅《梅鸡图》。
该潘大师了,他说“抗战快胜利了,我来画张应节饰品。”说罢手起笔落,片刻,一个罗汉现于纸面,题字“佛寿无量。”观者无不欢呼,潘对大家说:“这不是迷信,是祝福,好日子就要开始,我们都要佛寿无量。”
后人评价此画“布局匠心独运,立意高远,人物造型突兀如山,无理而至理,险绝而至情,为其人物画之精品。”其子潘公凯1983年来看爷爷时,对此画大加赞赏,说没看过父亲此类题材作品。
回到当时,爷爷开心得合不拢嘴,奶奶不乐意了,“潘校长,我给你们弄吃做喝,你也得给我画一幅。”谁能拒绝美女的请求呢?何况这请求有理有据,爷爷和余教授也连说“应该应该。”潘笑,看看一旁桌上的茶盏,又打量着爷爷奶奶,铺好画纸略一沉吟,只片刻又置笔,大家围过来看,又是一番夸赞。奶奶拿着画说“你呀,最会偷懒,与画相比,我更喜欢这五个字。”笑声一片……
我也喜欢这五个字,“与君共岁华”,多好啊!此中深意,奶奶更是感慨颇深吧。
夏天,潘大师又来吃饭了,这次专门为奶奶画了一幅《兰竹图》,题字“淡到无言自可人”,这正是奶奶的真实写照啊!
秋天,三个好朋友在潘大师家中聚会,潘画了幅《芙蓉图》,是他家小院中的景。题诗曰“依水偎山谷有盘,小园谁说不多宽?锦葵红杏般般好,任作绿珠绝世看……”抗战胜利了,心情的雀跃由此可见。
过后又画了幅《风竹图》,墨竹笔力雄强,题款欹正多姿,坚如铁铸,尽显其“至大至刚”的风格特征。
潘大师的祝福真的实现了,他本人74岁去世,余教授去世时71岁,而我爷爷2003年去世,享年102岁。
一起写呀~~
在我看来,在爷爷奶奶这个年纪,我们能多去看看他们,和他们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对他们来说就很开心了,子女的陪伴肯定是最好的礼物。
但话说回来,我们去看望爷爷奶奶总归也不能空手去,那样多不好,是要带一点礼物的。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保健品这种东西就不要带了,爷爷奶奶也不会吃,还是要做到实用性更强,根据爷爷奶奶的兴趣爱好啊,或者平时生活习惯来选择礼物。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