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故事发生在1932年初冬。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有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居住着几十户贫苦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仅八岁的潘冬子就是穷苦人家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和小伙伴椿伢子天天眺望南山盼望
故事发生在1932年初冬。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有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居住着几十户贫苦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仅八岁的潘冬子就是穷苦人家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和小伙伴椿伢子天天眺望南山盼望着当了红军的爸爸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汉三,为被胡汉三残害的奶奶和伢子妈报仇。
胡汉三闻知红军就要打过南山,惊慌失措,准备仓惶逃命。临走前恶狠狠扬言:就是走,也要杀了冬子母子,斩草除根!
胡家大宅前,冬子和妈妈被五花大绑在柱子上。胡汉三恶声叫道:“谁家男人要是再敢当红匪,潘家娘俩就是下场!开枪!”千钧一发之时,吴修竹、潘行义率一队红军打进村子,爪牙束手就擒。
红军浩浩荡荡开进了柳溪村,椿伢子奔来跑去在红军的队伍里却没有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宋大光。潘行义告诉宋爷爷,椿伢子的父亲在最近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宋爷爷强忍悲痛叮嘱潘行义,不要让伢子知道。
红军解放了柳溪,久受胡汉三奴役和压榨的柳溪百姓喜气洋洋。鞭炮声中,柳溪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柳溪同时成立了赤卫队和妇救会,冬子妈被推举为妇救会主任。
冬子和椿伢子、细妹、胖仔背起书包和柳溪的孩子们入了列宁小学,红军女战士柳琴成了他们的老师。孩子们手拿红缨枪成立了儿童团,冬子在伙伴们的掌声中,戴上了儿童团长的红袖标。
胡汉三被关进了自家的地牢,赤卫队队员派人轮流看守,只等公判大会一开,就将作恶多端的胡汉三当众枪决。由于冬子的小伙伴胖仔的父亲罗麻子做了“内奸”,胡汉三逃离了柳溪。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的冬子发现胡汉三逃跑,勇敢地与胡汉三搏斗。……
转眼几个月过去,已到了深秋。潘行义随部队一起开始了第五次惨烈的反“围剿”战斗。为了配合红军前线作战,柳溪村男女老幼全都动员起来,胡家大院的苏维埃政府里,人们腾屋挪房,建起了临时红军医院,吴修竹带担架队运送从前线撤送下来的受伤的战士。冬子妈领着姐妹们做起了护理员,给伤员们喂汤喂药。
冬子和小伙伴们商议要给和敌军战斗的红军叔叔送食物。当孩子们爬沟翻梁进山之际,突然迎面的山谷里有一队敌军跋涉而来。机智勇敢的冬子带领小伙伴们给敌人设下了“斗笠阵”,破坏了敌企图偷袭红军后路的计划,红军闻声赶来围歼了敌人。
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潘行义和中央红军一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柳琴也和孩子们挥泪告别。百姓与红军依依惜别。临别前,潘行义送给冬子和椿伢子两颗红五星。
红军秘密撤离柳溪的消息很快传到胡汉三的耳朵里。磨刀霍霍的胡汉三,成立了“还乡团”,杀回柳溪,开始了疯狂而又血腥的残酷报复。一场血洗柳溪的惨案发生了……
冬子妈和宋爷爷带着红军伤员和孩子们上山与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汇合。经过战火的考验,冬子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随即便潜入柳溪组织群众筹粮支援游击队,由于罗麻子叛变,投靠了胡汉三,冬子妈为了掩护群众脱离险境,英勇牺牲。
胡汉阴毒地实施 “封山”计划,在各个山口设立关卡,严禁任何人私带粮米食盐和药品进山。企图不费一兵一卒就将红军游击队“困死”。为了给游击队运盐,冬子机智巧妙将盐水浸在棉衣里,带着椿伢子躲过了敌人的盘查。
1937年的春天,冬子他们和南山游击队一起度过了二年多的艰苦斗争岁月。敌人改变了“清剿”策略,由胡汉三“保安团”押着村民进山“引蛇出动”,让村民充当炮灰,中央军随后入山,分块包围,迫使游击队无立锥之地。游击队奉上级指令,待敌进山,后防空虚,伺机袭击敌人的老巢。
游击队即将行动,吴修竹和宋爷爷将孩子分头送出山外安置,派赵排长带着细妹以父女的身份进入南山县城,既可以刺探敌人情报,也能照料细妹,把椿伢子送到亲戚家抚养。冬子却始终不肯离开游击队。
胡汉三之子胡万福已经开始部署囤积军火,统购军粮,一场大规模的进山“清剿”红军游击队的行动就要开始。
地下交通员送来情报,城里的 “茂源”米店招收小学徒,椿伢子已经入了米店。吴修竹当即决定由宋爷爷送冬子去县城。途中宋爷爷为掩护冬子惨遭胡汉三的杀害,英勇就义。冬子改名换姓,他们将仇恨的火种埋在心里,擦干眼泪,毅然投身到与敌人的斗争中,他们在米店卧底,成为了敌人眼皮底下的小侦察兵,刺探敌人军粮计划,潜入河中沉了敌人的粮船。一步步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后机智勇敢配合游击队端了敌人的老巢。血雨腥风的斗争,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冬子和伢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小战士。他们从吴修竹手里接过枪,将父亲留给他们的红五星戴在了头顶。
父亲潘行义终于从延安回来了!父子相见感慨万千,他们面对青山,心潮澎湃,深深怀念牺牲的亲人们。红军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父子俩一同奔赴抗日前线,踏上新的激情征尘。
精彩片段:
1、潘行义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黄油布小包,解开拴着一枚制钱的绳子。布包打开,里面竟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红星。
2、红星,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得像一朵盛开的红花。满坡的映山红都开了。烂漫的山花丛中,出现了一条宽平的大道。大道上,红旗飘扬,威武雄壮的大队红军,正快步走来。
3、熊熊的烈焰中,冬子妈那炯炯的目光,穿透火焰,怒视着楼下的匪兵。土楼的火光,映照着山林,映红了宋爷爷和革命群众悲愤的面孔。冬子强忍着悲痛,和宋爷爷带领着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望着熊熊火焰中的土楼,冬子咬着嘴唇,发誓自己一定要为母亲报仇。于是,潘冬子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跟随着宋爷爷,找到了吴修竹,加入了红军。
4、宋爷爷走出来,把那个雕花竹筒递给冬子。冬子接过,摇了摇,听了听,挂在扁担上。一老一少各自挑一扁担竹制品,向山路上走去。宋爷爷连声敲击着竹筒叫卖。冬子跟着宋爷爷沿着一条条街道走着,和乡亲们打着招呼。乡亲们偷偷地给他们把平时节省下来的盐巴倒进冬子的竹筒里。冬子看着雪白的盐巴,心里热乎乎的。
5、万里晴空,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映山红。冬子和吴修竹一起,穿行在花丛之中。他们后面,游击队员们正走下山来。在一块高高的山石旁,冬子慢慢地停住了脚。望着那绚丽的山花,他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那颗闪闪的红星。
6、五个孩子像猿猴一样敏捷,他们跋山涉水,穿过毛竹林,在山岭间越走越远。在一处树林里,他们看到一棵大树,树上用刀刻着四个大字“红军万岁”。苏保高兴地告诉伙伴们:“这一定是红军走过的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红军。”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剩下能与他对抗的,就只有在长江一带的孙权和在湖北一带的刘备了。 公元208年,曹操带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 80万)南下。刘备退守湖北武昌,此时他只有军士两万多人。在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他决定与孙权共同抗曹。诸葛亮向孙权指出,曹操虽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荆州士兵,这些人主要是水军,是作战的主力,但他们不一定真心服从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于水战,长途而来生病的也很多。这些分析使孙权看清了形势,同意派大将周瑜带领三万军士与刘备一起战斗。 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又一说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铁索把战船锁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用“火攻”的方法进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他们同时点火,火船顷风向曹操的战舰驶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不一会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烧到了岸上,曹军死伤很多。 赤壁之战后,全国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后,公元220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国号为“魏”,都城为洛阳。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发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为帝,国号为“蜀”,建都成都。孙权则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公元 222年称王,国号“吴”,都城为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才结束。
白雪公主
童话王国里,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她就是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从小就没有了母亲,他的后母虽然长得很美,但是嫉妒心强,内心狠毒。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白雪公主渐渐地长大了,她不仅聪慧过人而且越长越美丽。有一天,王后问她的魔镜,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谁,魔镜说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白雪公主。王后气急了,就秘密地命令猎人把白雪公主带到森林,然后杀了她。但是善良的猎人并没有听从王后的命令,他偷偷把白雪公主放了,杀了一只小鹿向王后交差。
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迷了路,碰巧遇上了生活在森林里的七个小矮人。小矮人们被白雪公主的美丽震惊了,他们邀请白雪公主住在他们家里。恶毒的王后很快便通过魔镜知道了白雪公主还没有死的消息,并摸清了白雪公主的藏身之地,她一次又一次的用恶毒的计谋加害白雪公主。虽然前几次救活了白雪公主,但是最终,白雪公主还是不幸地躺进了水晶棺材里,闭上了眼睛。
后来,一个王子遇见了躺在棺材里的白雪公主,王子幸运地把她从死神的手里救了回来,并把她带回了王宫。他们很快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
亮剑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2年,在一个叫的柳系溪小山村里,住着几十户贫困家庭村里的人每天受着胡汉三这个恶霸的欺压。而我们勇敢的小红军冬子,却与胡汉三作斗争。
柳系溪的一天,红军部队来到了这个村子,胡汉三当时正在用鞭子抽打小冬子,让他说出自己的爸爸在哪里,冬子强忍着疼痛,怎么也不肯说。幸好,红军部队及时赶到,抓住了胡汉三。而狡猾的胡汉三在监狱里逃脱了,这一幕,却正被潘冬子给看到了,冬子与他进行搏斗,胡汉三还是逃走了。
后来,红军撤出了柳溪村,胡汉三又回到了这里,宋大爷带领冬子母子逃到了山上,冬子母亲柳琴成为了党员,冬子高兴地说,自己从此就是党的孩子了。不久,冬子妈妈在一次掩护群众时被鬼子烧死。
冬子与宋爷爷随同游击队与敌人打仗,被留在了后面的冬子爬上木桥观战,并在宋爷爷的协助下机智地断了木桥,堵死了敌人的退路。
胡汉三实施封山,严禁群众私带盐进山,企图把红军“困死”在山上。冬子机智地将盐水放在棉衣里,与宋爷爷巧妙地躲开了敌人的搜查,将盐带上了山,给红军吃。
吴大叔与宋爷爷商量决定把冬子送到“茂源米店”当小侦探员,打探敌人的情报。冬子探听到了大批敌人要进山围剿红军的重要情报,沉着冷静的冬子一方面让春伢子将情报转给宋爷爷,然后交给红军,一方面联合宋爷爷设计带领人民群众破坏了大量打算运给鬼子的粮食。这使胡汉三极为生气,并且在米店里认出了潘冬子,又被春伢子巧妙地掩护住了。一天夜里,冬子趁胡汉三熟睡时点着了他的棉被,并用刀将其砍死。这时。下山的红军将白狗子大批军队消灭,取得了胜利。
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战斗,冬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小红军战士,他一直珍藏的那颗闪闪红星终于戴在了他的军帽上。这时冬子的爸爸被派来接红军队伍去抗日前线,冬子也随着部队一同上路,开始了新的战斗
红七军
在中国红军战斗序列中红七军是一支骁勇善战、英勇顽强的部队,是一支伴随着百色起义诞生的部队,是一支以广西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部队。从这支部队里走出了共和国的军委主席,一位大将,两位上将,四位中将,十二位少将和一大批党政高级干部。本剧将艺术地再现这支英雄部队的诞生,再现它艰苦卓绝,英勇辉煌的战斗历程,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韦拔群怀着拯救百姓于水火的壮志回到故乡东兰,在银海州歃血结盟,领导农民起来打倒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并组建农民自卫军,三打东兰,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遭敌反扑“围剿”失败后,韦拔群到广州。进入广东农讲所学习。后他返回东兰,也建立农讲所,教育、组织农民起来进行革命。
北伐胜利加剧了蒋桂冯阎新军阀之间的矛盾。俞作柏决定联蒋倒桂,李明瑞率部前线倒戈,不可一世的新桂系顿时土崩瓦解。
俞作柏和李明瑞回桂主政。俞作柏向中共提出请求,派干部协助其工作。中共中央把大批干部派往广西。军委书记周恩来亲自向邓小平交代任务,派他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广西主持工作,化名邓斌。
邓斌到广西南宁,在极为复杂的局面下提出了正确处理统战工作,积极开展兵运,发展农运,深入进行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正确主张,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统一了广西党的领导。
蒋介石用金钱逼俞、李就范,激起了俞、李的不满。改组派汪精卫派薛岳为代表前来游说俞李共同反蒋,广西形势面临着生死转折。
邓斌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把***掌握的部队和军需辎重转移到右江和左江地区,有条不紊地全力投入起义前的紧张准备工作。
俞作豫率警备第五大队到了龙州。李明瑞在血的教训下,毅然拒绝了蒋介石高官厚禄的拉拢,决心投身革命。
粤桂大战,南宁城防空虚,李明瑞想趁机攻下南宁,亲赴百色联络四大队。在途中和来龙州的邓斌相遇,邓斌表示了不同的看法,陪同李明瑞回到百色,和
张云逸等一起耐心地说服了他,不要再参加军阀混战,坦率地告诉李明瑞准备起义的计划。邓斌顶住上面要驱逐李明瑞的压力,请他担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队伍。
李明瑞回龙州,五大队副大队长蒙自仁叛变,他沉着地分析形势,发动农民群众,领导部队粉碎了叛乱,为龙州起义扫清了障碍。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中国红军第七军在百色正式宣告成立。一支补充了大量右江子弟的工农革命武装,从此生龙活虎般地战斗在了中国革命的征程上。
在百色起义准备就绪后,邓斌又率队前往龙州,制定了起义计划。然后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
在上海邓斌顶住了李立三等的批评指责,旗帜鲜明地谈出了自己对李明瑞的看法,右江苏维埃主席雷经天也替李明瑞开脱被开除党籍军籍,希望中央能批准李明瑞加入中国***。
红七军接受了广东省委的错误指示,在不了解敌情变化的情况下攻打南宁,在隆安遭到新桂系的袭击,被迫撤离隆安。
隆安失利,在盘阳会议上红七军决定转向黔桂边境游击,一举攻下了古州(贵州榕江),小老虎连长李天佑打出了红七军的威风。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举行,建立了中国红军第八军,李明瑞任总指挥,俞作豫任军长,邓斌任政委。2月7日邓斌由上海回到龙州。在邓斌和前委的领导下,红八军和龙州广大农工群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法帝国主义的斗争。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民同帝国主义进行面对面斗争的一次成功创举。
为打通龙州和百色的联系通道,邓斌亲率第一纵队到靖西攻打叛军。后前往右江寻找红七军。
邓斌到东兰后和韦拔群会合,进行土地革命。他参照井冈山的经验,制定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强调从实际出发,多种方案,多种试验可以同时进行。谁知后来竟被上面指斥为富农路线。
红八军遭到桂系重兵偷袭。红八军在俞作豫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严敏等壮烈牺牲,丢失了龙州。一纵队和军部失去了联系,在袁振武等的率领下,历经艰险,最终和红七军会师。
俞作豫受骗被捕,在广州遭敌人杀害,临刑前留下绝命诗:新亭痛哭终何用?要领生民挥钢刀。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
红七军回师右江,革命形势一片大好。邓岗带着贯彻立三路线的中央指示来到右江,要求红七军攻打桂林、柳州,争取在武汉中心城市开花,夺取一省或数省的胜利。立三路线遭到邓斌、韦拔群、张云逸等人的怀疑,雷经天更是激烈反对。为此雷经天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立三路线在红七军中得到了贯彻执行。提出了“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
红七军各纵队奉命集中河池整编,韦拔群把以东凤农军为主的第三纵队全部编入十九师,自己只带着二十一师的番号、特务连和一些老弱病的战士回到东兰,重建二十一师,坚持在右江地区进行斗争。
从1930年11月,红七军奉命调离广西,到1931年3月到达湖南酃县和王震率领的湘赣独立师会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七
军历时六个月,转战桂、黔、湘、粤、赣五省,纵横7000里,历经激战长安、武岗失利、全州转折、风雪江华、连城烈火、血溅梅花、武水受阻,被敌人炮火截成两段等种种艰难困苦,牺牲了李谦、沈静斋、何莽、章健等重要将领。历经坎坷终于完成了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的使命。
红七军胜利到达中央苏区后,先后参加中央根据地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取得了安福大捷、方石岭战斗等一个个重大的胜利,其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得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导的夸赞。获得中央授予“千里来龙”锦旗的表彰。红七军进入中国中央红军的战斗序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