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朋友结婚一般包多少红包?收到朋友结婚喜帖就意味着钱包又要空空,但是也要包一个合适的红包才行。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朋友结婚包多少红包合适。 一、朋友结婚包多少红包合适 1、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结婚通常也就是走走形式,基本上也就是根据
朋友结婚一般包多少红包?收到朋友结婚喜帖就意味着钱包又要空空,但是也要包一个合适的红包才行。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朋友结婚包多少红包合适。
一、朋友结婚包多少红包合适
1、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结婚通常也就是走走形式,基本上也就是根据当地的行情,大家包多少红包,你就包多少红包。比如有的地方是两百,有的地方是四百这样的。也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工资高或者是年轻人就要多包一点,毕竟只是普通朋友,送的合适就行了。
2、好朋友
关系好的朋友结婚,一般不会小于五百的包红包了,通常都会是六百起步。也或者是八百、一千的结婚红包,这就要说是关系真的很好,或者关系好的其他朋友都送的一样的。这算是普通上班族一般送的红包吧,如果是自己开公司,或者好朋友也是公司企业等,那么结婚红包几千上万的也有。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结婚一般包多少红包
1、同学、朋友、同事
如果是同学、朋友、同事结婚,就不必要考虑太多习俗之类的,一般都是考虑关系亲近,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给。还在读书的一般给100-400之间的份子钱都可以,意思一下而已,不必太在意。如果在工作可能给400、500、600、800、1000这几个数多。当然如果是给200,对方以后就会跳过300回400,给500,对方以后可能回还600;给600,时间久点对方会跳过700直接回800;给1200,跳过1300直接回1400。
2、亲戚
如果是亲戚结婚,先看亲戚关系亲疏,再结合按照当地习俗来送。丰城这边现在喜欢送这几个数字200、400、600、800、1000,男方的亲兄弟姐妹之间可能会送得多点,一般在2000以上,更多会选择送4000到8000之间的数。需要注意的是同样亲近的亲戚可能比较多(比如好几个亲舅舅、亲姑姑等),相互之间可能会有比较,所以大家都会在送礼前讨论后,大家送同一个数。除非家境相差很多,送的礼金会不一样,否则很容易有出风头之嫌。
结语:朋友结婚包多少红包一般都是难题,大家可根据关系远近以及当地行情来决定。
同事是工作中相处最多的伙伴,同事结婚除了送上祝福,红包也是少不了的。那么同事结婚送多少红包合适红包什么时候给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同事结婚送多少红包合适
对于这个问题,会因为城市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关系的不同而有一些很大的差别,只能说一个大概行情。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毕竟红包是心意,还是比金额。下面有一些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1对于同事结婚包红包多少是没有具体价格的,这要看你自己结婚了没有如果你没结婚的话包多点无所谓,就楼上所说的1080以上。如果楼主已经结婚了,可以少点,在我们泰顺目前的惯例最少也是380起,我们这边一般是380-580就可以了; 如果楼主还没结婚,那就包680以上的吧。看个人的经济状况而定。泰顺的红包一定要在几百或几千后面加80或20,如:380、520、580、620、680、820、880、1080、1680、1880、2800、3200、3800甚至几万以上
2在中等发展的城市,关系一般的200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关系比较好,可以考虑稍微多点,不过像送红包这种东西,也是变相的给自己攒钱,不过如果你已经结婚就比较惨了,如果自己结婚200就已经不少了,最好和身边的同事交流一下
3结婚是喜事,礼金的数额也要吉利,通常为双数,以2、5、6、8等数最受欢迎,无非取“好事成双”、“六六大顺”等含义。数额的大小要根据送礼人与新人之间的远近亲疏来定,同时红包数额的多少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以及消费水平来确定;关系再好的,数额适当增加,有些关系特别亲近的,礼金可高达千元。如果新人从前曾给自己随过礼,那么回礼的金额通常不少于所收礼金的数目。 有些人不讲究形式,直接把钞票送给新人,但是送得多了,有炫耀之嫌,送得少了,免不了要掖掖藏藏,恨不得谁都别看见。所以,把礼金放在红包里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见到新人,奉上鲜艳的红包,大方又体面。不过,别忘了在红包背面写上一些祝福语和送礼人的名字,以免新人忙碌过后想不起是谁送的。
红包什么时候送
一般在婚宴的宴会厅门口都会设有签到台,前来贺喜的宾客统一在那里交上礼金、留下姓名。但如果没有签到台,或者错过签到的宾客就要自己找机会交给新人。通常在婚礼正式开始以前,新人招呼宾客的时候,或者婚礼后半段,新人敬酒的时候,趁着向新人道喜之时送上礼金比较适宜。如果不是不得已,建议还是亲手将礼金送到新人手上,尽量不让别人代转,一是显得诚意不够,二是万一出现纰漏说不清楚。当然也尽量不为别人代转礼金。
以上就是同事结婚送多少红包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
对于结婚这件事,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到底在同事即将要结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给红包呢说实话,给红包这件事的确很让人伤脑筋,毕竟都是熟悉的人,红包给少了肯定尴尬,但给多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允许的。那么,到底在给同事结婚红包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才好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给同事结婚红包,都有什么讲究:
如果自己没有结婚的话,那可以适当提升金额,一般都是200-500元之间。主要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如果只是日常招呼的同事,200左右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玩的好的同事,可以包300-500元。如果对红包金额没有把握的,不妨参考一下其他同事包多少。
同事之间送礼金额都不会太高,有可能根据等级来送,如果是领导结婚,金额会高出许多,如果是和自己差不多等级的同事结婚,那么送礼就可以选择两百三百,像是288、388、588、688、888等这些数字,这几组数字是较常用的。
其实同事结婚送礼没有硬性的规定要送多少,只不过结婚红包数字讲究吉利。一般以双数0、6和8为宜,数字9意味着长长久久,因而也是个吉利数字。而300以0结尾,是个比较吉利的红包数字,还有三三见九的说法。
给新人红包除了讲究数字吉利与否,还需要根据与新人的亲疏关系来定,因此,较常见的数字在200到600,一般200元是较常见的。
每个地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城市消费水平较高,自然给的也多,400到500左右的红包自然也就比较常见了。
总而言之呢,给同事的结婚红包,那其实最主要的就还是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来给,相信对方也会感到满意。
同事结婚送礼金的数额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同事的关系而定,不要过于追求高昂的礼金数额,更重要的是表达出自己的祝福和关心。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同事,可以送一些适当的礼物,例如鲜花、蛋糕或者一些实用的小礼物,这些礼物的价格不会太高,但可以表达出对同事的祝福和关心。
如果同事是比较亲近的朋友或者亲戚,可以考虑送一些价值适中的红包,一般建议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具体数额还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经济情况来决定。
总之,送礼不在于礼金的数额,而在于心意和祝福。无论礼物的价值大小,只要真心祝福同事新婚快乐,生活幸福美满,就能够达到送礼的真正意义。
谢邀。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尴尬,因为下属结婚给红包多少合适的确需要慎重考虑。给少了可能会被认为不尊重新人,给多了则可能会带来经济压力。
从我作为一个资深职场人士的角度来看,红包的金额取决于你的经济状况和与新人的关系。
首先,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那么可以考虑给一个相对较高的红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包的金额最好不要超过你的职位级别和与新人的关系程度。比如,如果你的下属是普通员工,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中层干部,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2000元左右;如果是高层领导,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3000元左右。
其次,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比较紧张,那么可以考虑给一个相对较低的红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包的金额最好不要低于你的职位级别和与新人的关系程度。比如,如果你的下属是普通员工,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500元左右;如果是中层干部,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高层领导,那么红包的金额可以在1500元左右。
最后,如果你不确定给多少红包合适,那么可以考虑询问其他同事或者上司的意见。同时,也可以考虑与新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总之,给红包的金额需要慎重考虑,既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新人的关系,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职位级别和社会习俗。
结婚是一件重大的喜事,新人肯定要宴请四面八方而来的人前来庆祝,相信很多人都会去参加过别人的婚礼,大家一起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祝福要真诚,心意也不能少呀,毕竟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怎么能没点红包喜庆一番呢同事结婚要随礼,一般要怎么随随多少合适呢
一、同事结婚随礼多少
结婚摆宴席请同事和朋友吃饭,本来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可新娘小徐却因此有些不快乐——因为这件公司里的18个同事,最后大家合起来给她发了1314元的红包,并写明祝她和丈夫“一生一世”,永浴爱河。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要随礼300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说,自己看到红包的那一刻,顿时有种被欺负的感觉。
1314元,平均下来一个同事不到一百元的随礼,小徐丈夫笑称这么个随礼法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晓得同事们关系是有多差。
实际上,人在异地工作,和同事交往,大多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我在外15个年头了,先后在5家单位工作过。期间,有的同事结婚,仅仅是发给大家喜糖,请帖是不发的,因为大家都清楚,在私企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两年之后,谁也不知道先前曾坐在泥隔壁或对面的那个人,会去何方。
当然,也会有人送请柬,没有特殊交往的同事,大多会包两百元红包,权当“意思”一下。
但作为部门领导,红包要稍微多一些,基本会1000元起步,至于喜酒么,大家一般都不太去吃,红包托人送到就可以了。有些同事关系好的除外,也是自己独立包红包,而不是随礼了。关于红包的大小,这种东西只能讲情分,大家都要淡定啊淡定。
我个人更倾向于:普通关系的同事就不要请了,弄不好,会让自己很受伤很受伤再者,如今在城市搞一桌像样的酒席,没个三五千,通常情况下,是下不来的。
二、同事结婚吉利红包数字寓意
200——一般红包都讲究的是成双成对,200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属于一般标准,那一般的同事就可以包这个金额。
288——如果觉得200太少,那就加88=288,不仅金额上高于一般人的200,数字也很吉利。
600——如果和他(她)之间关系比较好,可以考虑稍微多点比如包600元,不过像送红包这种东西,其实也是变相的给自己攒钱,但是如果你已经结婚的话,就比较惨了,如果自己结婚200就已经不少了,最好和身边的同事商量讨论一下 。
800——数字8一直被视为吉利数字,谐音同“发”,意寓发财,顺利,能包这么多的话应该是领导包给下属。
888——谐音同“发发发”,寓意是祝福夫妻二人财源广进,能够发财。
1001——这个一般适合父母送给新人,寓意千里挑一。同事包红包上到四位数的那就是领导和领导之间的数额了。
1314——意寓新人感情甜蜜,一生一世,长长久久。1588——图的就是一辈子“我发发”,这是寄寓新人美好祝福的同时,也为自己讨一个吉利。1666——人生一路顺风顺水、事事如意,寓意新人今后的路会一帆风顺,吉祥如意。
1688——寓意一路发发,一辈子都顺顺利利,财远广进。
1888——1888一辈子发之意,取“888”的寓意。
1999——意思是两人一辈子长长久久,这是表达对新人感情的美好祝福,同时也是对朋友之间的感情寄寓的美好。
结婚是一件重大的喜事,新人肯定要宴请四面八方而来的人前来庆祝,相信很多人都会去参加过别人的婚礼,大家一起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祝福要真诚,心意也不能少呀,毕竟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怎么能没点红包喜庆一番呢同事结婚要随礼,一般要怎么随随多少合适呢
一、同事结婚随礼多少
结婚摆宴席请同事和朋友吃饭,本来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可新娘小徐却因此有些不快乐——因为这件公司里的18个同事,最后大家合起来给她发了1314元的红包,并写明祝她和丈夫“一生一世”,永浴爱河。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要随礼300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说,自己看到红包的那一刻,顿时有种被欺负的感觉。
1314元,平均下来一个同事不到一百元的随礼,小徐丈夫笑称这么个随礼法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晓得同事们关系是有多差。
实际上,人在异地工作,和同事交往,大多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我在外15个年头了,先后在5家单位工作过。期间,有的同事结婚,仅仅是发给大家喜糖,请帖是不发的,因为大家都清楚,在私企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两年之后,谁也不知道先前曾坐在泥隔壁或对面的那个人,会去何方。
当然,也会有人送请柬,没有特殊交往的同事,大多会包两百元红包,权当“意思”一下。
但作为部门领导,红包要稍微多一些,基本会1000元起步,至于喜酒么,大家一般都不太去吃,红包托人送到就可以了。有些同事关系好的除外,也是自己独立包红包,而不是随礼了。关于红包的大小,这种东西只能讲情分,大家都要淡定啊淡定。
我个人更倾向于:普通关系的同事就不要请了,弄不好,会让自己很受伤很受伤再者,如今在城市搞一桌像样的酒席,没个三五千,通常情况下,是下不来的。
二、同事结婚吉利红包数字寓意
200——一般红包都讲究的是成双成对,200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属于一般标准,那一般的同事就可以包这个金额。
288——如果觉得200太少,那就加88=288,不仅金额上高于一般人的200,数字也很吉利。
600——如果和他(她)之间关系比较好,可以考虑稍微多点比如包600元,不过像送红包这种东西,其实也是变相的给自己攒钱,但是如果你已经结婚的话,就比较惨了,如果自己结婚200就已经不少了,最好和身边的同事商量讨论一下 。
800——数字8一直被视为吉利数字,谐音同“发”,意寓发财,顺利,能包这么多的话应该是领导包给下属。
888——谐音同“发发发”,寓意是祝福夫妻二人财源广进,能够发财。
1001——这个一般适合父母送给新人,寓意千里挑一。同事包红包上到四位数的那就是领导和领导之间的数额了。
1314——意寓新人感情甜蜜,一生一世,长长久久。1588——图的就是一辈子“我发发”,这是寄寓新人美好祝福的同时,也为自己讨一个吉利。1666——人生一路顺风顺水、事事如意,寓意新人今后的路会一帆风顺,吉祥如意。
1688——寓意一路发发,一辈子都顺顺利利,财远广进。
1888——1888一辈子发之意,取“888”的寓意。
1999——意思是两人一辈子长长久久,这是表达对新人感情的美好祝福,同时也是对朋友之间的感情寄寓的美好。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