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开封的特产有小笼包、烤鸭、花生糕、桶子鸡和鲤鱼焙面等。开封的特产介绍:一、开封小笼灌汤包1开封小笼包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开封著名食品之一。2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
开封的特产有小笼包、烤鸭、花生糕、桶子鸡和鲤鱼焙面等。
开封的特产介绍:
一、开封小笼灌汤包
1开封小笼包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开封著名食品之一。
2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
3这个一定是所有外地人去开封一定要吃的本地特色之一。
二、花生糕
1花生糕是开封地区地方传统名特产。花生糕是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
2花生糕以精选花生仁为主料,辅以白糖、饴糖等,经过熬糖、拨糖、垫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
3其成品呈片状,多层次,显明细网络,疏松度强;食之口味桦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无穷。
三、汴京烤鸭
又称开封烤鸭,豫菜传统美食,豫菜十大名菜之一,北宋延续至今历史悠久。汴京烤鸭皮酥脆,肉嫩香,色泽柿红,对于体内有热及素体虚寒的人均可食用。
四、开封桶子鸡
桶子鸡系开封特产名菜,它选用当地的优质筠母鸡,采用百年老汤煨制而成。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鲜嫩脆香。
五、鲤鱼焙面
1"鲤鱼焙面"是开封的传统佳肴之一,久负盛名。焙面也称龙须面。
2据《如梦录》记载:明清时,开封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筵客吃龙须面,节礼送面"。当时制作"龙须面"。只是用水煮熟,后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称为"焙面"。
3鲤鱼焙面也是豫菜经典名菜,由"糖醋熘鱼"和"焙龙须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
4传说,清代慈禧太后逃难时停留在开封,开封府名厨贡奉"糖醋熘鱼"和"焙面"。慈禧见状后,心血来潮说道,鲤鱼静躺盘中,大概是睡着了,应该给它盖上被子,免得受凉。随之起筷将"焙面"覆盖鱼身,"鲤鱼焙面"从此传为佳肴了。
5鲤鱼焙面,色泽枣红,软嫩鲜香;焙面细如发丝,蓬松酥脆。来开封旅游不品尝一下糖醋软溜鱼焙面,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这个工作是很辛苦的,工资也是给的很高了! 我做过五年家庭病人护理,我只是护理的白斑,早晨七点半上班,晚上五点下班。
我2011年退休,工资很低,每月的退休金才909元。因为是下岗后退休的,自己还补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总共有三万多元。加上2010年爱人患脑瘤,住院、手术、化疗,2010年底去世。儿子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那时他的工资也不高。所以我们生活的很辛苦。我也一直在打工。为了多赚点钱,2012年我去学习了病人护理工作。2013年我开始做护工。我护理的第一个病人,是我同事的嫂子,她还比我小两岁,2013315这天她突发脑出血,在医院做了手术,之后就成了植物人。吃饭就是鼻饲,小便常年用导尿管。我的工作就是每天给她擦身体,做饭,用榨汁机把饭菜打成流食,用针管给她喂饭----鼻饲,给她活动胳膊腿,日常的吃喝拉撒全全护理。护理她三年,她的家人也很上心,三年她从没出现过褥疮,身体状况一直很稳好。
2016春节,我辞了这个工作,护工是很辛苦的,我想过年了儿子回家,我也多休息几天。春节之后朋友介绍我去护理一位大姐,这位大姐正好比我大12岁,她是过道的时候被车撞伤的,四肢都不会动,手指稍微能动一点,她也不会说话,但是她有意识,我刚去的时候她也是鼻饲,用吸痰器吸痰。后来我和她说用勺喂她喝水,她很配合,经过两个月练习,她的鼻饲管就不用了。吃饭还是用榨汁机打成糊,一勺一勺喂她吃,她会咽,不会咀嚼。她有意识,后来就看电视剧,这个大姐就一个女儿,十分孝顺,每天都会来给妈妈做按摩。吃的用的,她都给妈妈买好的。对我也很好,水果都有我的份。一直护理这位大姐两年。2018年4月末,我儿子、儿媳约我出去玩,我辞了这份工作。之后儿子、儿媳说妈妈不要打工了,你就玩吧,爱跑马拉松你就跑吧!
做护工的五年,我自己一直利用早晚的时间跑步,护理倒在病床上的病人,深知 健康 的重要。我可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身体 健康 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豪华的奢饰品。从2016的哈马跑半马,到今年的大马全程,跑步使我过得开心快乐。
我做护工的时候,我的母亲和我说:能去护理别人,不被别人护理,你就是行!
读过一本小说《床畔》,是讲的抗美援朝回来的伤员,几乎就是个植物人了,挑选最好的护士去护理,没日没夜的陪伴在伤员的身边,护士从青春年少,到头发花白一直在护理这个伤员。在低气的工作也得有人去做。总有人说擦屎擦尿的活我可不能做,那你可要记着,保持自己身体 健康 ,别给 社会 增加负担!
我上个月还拿着万元左右的工资,这月没人给我一分,我48岁内退来照顾双双痴呆连饭也不会吃的公婆了。并且下个月要去照看双双不能自理的爹娘。
照顾瘫在床上的公婆,喂饭,换尿垫,洗换,反身,治褥疮,一夜换尿垫反身几次,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个中滋味,作为曾经的白领,我入乡随俗照顾公婆,甚至比农村的媳妇做的还好。
照顾老人能说钱谁给事事能与钱挂钩每个人都会经历衰老病死,老人对子女操劳一生,我们应该让老人临终得到温暖的照顾,在人生最无助的时刻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尽管有时身心疲惫,但我乐观,问心无愧。
不矫情,不做作。
每听到婆媳之间因婆婆是否带孩孑媳妇就说什么:我难时你不帮我,你老了我无义务尽孝,媳妇高高在上找各种不尽孝的理由,对婆婆指手画脚,好像自己永远不老一样,这很浅薄,也是家风之不幸。
我也不差钱,我也看破这世道,世上唯有其情是无价的。啥也不用多说,从城市到乡村,做该做的事。
哪怕两个都能自理,我都绝对不会去,我宁愿去做一个月2000的工作,看完我分享的真实案例,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非常多,我们村也不例外,本市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太多的就业岗位和选择,我们这边大部分人都是到离家几百公里的大城市闯荡,大部分人都是过年才会回来,平时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人,就算要接他们到城市,他们都不肯,到城里人生地不熟,普通话也不好讲,出去又不认识字,连找个说话的都没有,儿女平时又忙工作,只能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和坐牢没什么区别,对在农村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讲,自由比吃饱饭更为重要,他们习惯吃完饭就找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聊聊天,到处串门。
哪怕身体 健康 ,85岁后的老人都需要有专人照顾,现在在农村专业照顾老人的工资非常高,而且就业人员严重不足,非常抢手,能坚持做下去的人太少了。
林婆婆今年93岁,生了五个儿子,有四个在广州,而且都混得不错,已经在广州买房买车,妥妥的小康生活,老二在村里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经济没有另外四个兄弟好。
87岁之前林婆婆是自己生活的,整栋房子就她一个人,自己做饭,自己做家务,她87岁那年,五个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生活,一来是岁数越来越大了,二来是那两年村里有几个老人做饭的时候发生火灾,烧伤烧死的事件频发,他们就商量着怎么赡养林婆婆的事情。
最开始在广州的四个兄弟提议,他们每人每个月出1000元给在村里的老二,也就是每个月给他4000元,让他帮他们照顾母亲,如果母亲要花到其它钱他们在另外给,被老二的老婆拒绝了,她只愿意承担她每年该赡养的时间,其它的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四兄弟没办法,只能雇人专门来赡养母亲,老二也说了,他没钱出,轮到他的两个多月,他会自己照顾母亲,他们就雇了一个40多岁的女人来照顾母亲,每个月4500元,每天100元买菜钱,她们两个人吃,每天的工作就是做饭给林婆婆吃,放热水让她自己洗澡,晚上在屋里陪她睡觉,打扫一下卫生。
这位阿姨干了一个多月受不了就辞职,他们四兄弟找到我表姨,让我表姨去照顾林婆婆,一个月给到5000,说实话,这个工资非常有诱惑力,我们这边现在的工资都是2000左右,而且没什么工作岗位,年纪大点的根本找不到工作,林婆婆手脚灵活,什么都能自己干,吃完饭还会去找其她老人聊天解闷,表姨答应了。
表姨干了两个月后辞职,工资给她涨到6000她都不做了,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工作,这么高的工资,怎么不做了呢?表姨向我说了其中原因,听完后我非常支持她做这样的决定,这份工作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1、林婆婆年轻时期家境贫穷,花钱都是一分一分的计算,能自己出力不花钱的就一定不花,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也是非常节约,早上煮点番薯粥可以吃一天,夏天到了晚上有点变味了都舍不得倒掉,每天都有邻居拿自己种的青菜给她,她基本不花钱,一个月都没有买一次肉来吃,并不是她吃斋,而是为了省钱。现在请一个人要花5000,一天又要100元用来买菜,这下林婆婆就有点不乐意,整天在表姨面前说一些难听的话,搞得好像是表姨占她家便宜一样。
2、林婆婆喜欢挑毛病,不管表姨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不是嫌菜洗不干净,就是买的猪肉不新鲜,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还说我表姨一天买不到20元的菜钱,她也不想想,现在的菜一斤五六块钱,肉一斤30多,鱼也贵,100块钱能买多少,再说我们这边猪肉都是当天卖完的,大部分上午就没有了,下午想去买不一定能买到,我表姨一大早就到菜市场买,怎么可能不新鲜。
林婆婆整天跟其她老人说我表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一次我表姨顶了她几句,她就不吃饭,还打电话给她几个儿子哭诉,搞得我表姨挺难堪的。
3、晚上和林婆婆在一个房间睡觉让我表姨崩溃,林婆婆晚上7点多就要关灯睡觉,每一两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一起来就要喊我表姨起来,哪怕什么事情都没有都要喊她,林婆婆一到晚上后背就会发痒,睡一下就得起来给她挠痒痒,到了早上4点左右就起床不睡觉,叫我表姨煮粥给她吃,我表姨做了两个月,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整个人瘦了10来斤,精神状态也不好。
每月给我1万元,让我去伺候两个老人,一个瘫痪,一个能自理。家务活也要干,我会去吗?我表姨的决定说明了一切,我是绝对不会去的,特别是林婆婆这一辈的老人,她们年轻时在家是有绝对的权威,儿媳妇不敢跟她们顶嘴,她们也总喜欢挑儿媳妇毛病,这种习惯老了也不会改,特别是她觉得花这么多钱雇你,你就必须要顺她意,不能顶撞她。
有一个瘫痪的老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力和忍受更多的委屈,一个人瘫痪后脾气肯定会不好,这个是人正常的情绪,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得别人伺候,这种滋味很难受,时间久了整个人性格都会大变,喜怒无常爱骂人是正常的表现,这时你伺候她就必须得忍受她的脾气。她洗澡大小便什么都得你伺候,这种我还真的忍受不了。
我表姨伺候一个手脚麻利的老人,一个月给到6000她都不要,更不要说是两个老人,还有一个瘫痪,老人的很多生活习惯和观念是我们无法忍受的。但如果这两个老人是我的父母,那么我一定会伺候他们,这是做人子女应尽的孝心,不能用钱来衡量。
林婆婆现在很可怜,表姨后又换了三个人去伺候她,大部分都一两个月就辞职,最久的一个做了四个月,之后就找不到人愿意去伺候她,大家都知道她,给再多钱都没人愿意去,在广州的四兄弟把钱加到10000,在村里的老二都不接受,他们只能在广州租个房子,把林婆婆接过去,四兄弟每个人一个月轮流去做饭给她吃,林婆婆也只能一直困在楼里不能出来,每天等待着儿子来做饭时才能见到人。
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们四兄弟都已经买房,家里都能收拾一个房间出来让林婆婆住,为什么还要花这个钱去租房呢?
谢谢你的邀请,如果是自已的老人,不用给钱都要伺候,这只应该的,他养了你小,你要伺候他到老。
如果有弟兄,在外面工作没时间回来伺候,而我在农村,那么这样可以商量拿钱,我来伺候可以。看拿多少钱,现在什么东西贵,如果在外面工作的人认为钱拿多了,不同意,那么就商量,看是一家住一年,如果觉得一年时间过长,三个月也可以,或者共同出多少钱送到养老院都行,还一个就是弟兄合伙出钱,请人帮忙在家护理也可以。
总之老人到了这么大的年年,不能让老人在这希望人护理的时候,儿女们不闻不问的,让老人伤心。
希望做儿女的,都在养后人,一定要给后人留个好的应,不然他们也看在。对老人不好,以后他们也会照样对代你的。谢谢
我不会去,因为伺候重病在床的老人真的是太辛苦了。
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妈生病住院,我照顾了两天,都觉得累得腰酸背痛。
白天的时候主要是照看她上洗手间,陪着她到医院的走廊里转圈儿,到饭点的时候去打饭,吃完饭洗个碗。然后上午看着打针,换药的时候叫护士来换,以及一天三次吃药。
晚上呢,租的一个小折叠床,睡在病房里。老妈每晚起夜两次,我得起床搀扶着。
实际总体来说并没有多么劳累,毕竟她自己还能走动,我只需要在旁边稍微照顾一点就行了。但是两天下来,真觉得累得身体都要散架了,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 睡眠不足,精力跟不上 。虽然每件事情都不用花多少力气,但一天都没有彻底放松过,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迷迷糊糊地时睡时醒,导致头晕脑胀。
第二, 身体上也难有休息的时候 。医院里不比家里,你做着躺着都舒服。医院里你只能一天都坐在凳子上,晚上休息也只是一个窄窄的小床,根本休息不好。
第三, 心理上很压抑 。你身边是一个生病的老人,难免会跟你发个牢骚,诉诉苦,再加上天天看着老人重病的身体,你的心里也会非常难受的。
因此,给我多高的工资我都不想伺候老人,更不用说伺候一个瘫痪,一个自理的老人了。如果我父母到了这个时候,我宁可拼命去赚钱请人照顾,因为照顾老人时间久了,你自己都要被累病的。
那有这么好的事?
所说伺候两个老人,一个能自理,那就用不着怎么伺候,一个瘫痪,吃喝拉撒睡全得靠伺候。难就难在伺候瘫痪病人身上了。不过每月给1万元,还是挺诱人的。就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个护工费也是不低的。要在我们这4线城市算是高的了。如有招聘的,不抢疯了啊。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蠢蠢欲动,不过今年77岁,人家会嫌岁数大,不会用的。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2~30岁的年轻人不会去干这种伺候人活的。没活干宁肯在家呆着也不去,嫌伺候人丢人。农村来的4~50岁单身妇女,或城里刚退休的女工退休金低,想找别的活,一般不用50岁以上的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干伺候老人的活,关键是1万元会吸引人去干。50来岁女的,一般也就是干环卫工,我们这1个月1250元,起早贪晚,夏天30度日晒,冬季零下2~30度除雪。或者是看公厕打扫卫生,哪个单位保洁,工资没有高的。
伺候2老人,冲着这1万块,要是我们这报名得争先恐后打破脑袋挤破头。因为那有工资这么高的好事呀,在医院请2个护工,1个月也没听说达到1万块呀。
虽然说1万块,工资不低,伺候两老人也不是好伺候的。那个能自理的,说道多,鸡蛋里挑骨头,叫难伺候。另一个瘫痪,他倒没有那么多事,嘴上不说,或说不出。吃喝拉撒睡,一举一动靠拐棍,离了人啥也干不成,叫伺候难。
一个难伺候,一个伺候难,为了这1万块,再难也得干。对难伺候百般挑剔的老人,笑脸相迎。有不满意的地方,尽最大努力改进,尽量让这位老人满意。对那位伺候难的老人,只要不嫌厌,再苦再累再脏,也要认真干,绝不马虎胡弄。喂吃喂喝,端屎倒尿,擦屁股,擦拉在被褥上的屎,把脏衣服洗净,给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做到屋里无异味,常帮老人翻身擦身,无褥疮。
不一定怎么多高尚,最起码对得起这一万块工钱。
为什么不呢我现在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还得照顾老年痴呆的奶奶。工资不高,奶奶的退休金用来支付保姆的费用和头疼脑热住院吃药打针的费用。保姆早八晚六。只负责做一顿中饭,照顾奶奶吃饭,上厕所,下楼遛弯等。家务,早晚饭都是我来做。晚上下班回家不但要做晚饭,照顾奶奶吃喝拉撒,还得辅导孩子写作业。
有些时候真的觉得超级累,但是没办法。
如果奶奶百年了,有人愿意一个月给我一万让我照顾老人,我当然愿意干了。一是比工资高,二是照顾老人的晚年这件事本身就是善举,三是孩子也大了,不用操心了,自己多一分收入也不错。
每个月给你1万元,让你伺候两位老人,一个瘫痪,一个能自理,家务活也要干,你会去吗?
会去干!
都知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人活在世上,柴米油盐那一样都离不开钱。
尤其人到中年,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更没有一份好工作。
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山大。
女人做家政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附近有个做保姆的,今年55岁,伺候城中村80多岁的老两口,女人瘫痪在床,男人能自理。
保姆的工作就是一日三餐,还要变着花样做饭,更要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否则80多岁的老头就像神经病一样的,没事挑事。
人老了脾气也大!
老太太瘫在床上,做保姆还要会护理,帮忙翻身,帮忙擦洗。
工资每个月管吃管住只有3000元,你不做有大把的人做。
世道艰难,现在做保姆的人群,基本上从附近农村来的中年女性居多。
年轻人越来越少。
别嫌伺候人的工作难做,拿着那份钱就要替别人担忧。
人在世上活,没有哪一件事是轻松的。
各有各的苦楚,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难处。
我婆婆今年正月得了脑梗瘫痪了,从医院出来三个小姑子和我4个人轮流伺候,每人一个星期,一个月后,大家都觉的不合适,因为我们都打工,每个月请一个星期的假,老板该不愿意了,再加上大小姑腰腿有病,抬老人大小便,翻身干啥的,病情加重来不了,于是大家商量每人出600元,让我在家照料,因为婆婆跟我住,伺候方便些,我同意了,因为在我们农村,出嫁的姑娘是不赡养老人的,都跟儿子过,可我老公去世了,儿子还没娶媳妇,小姑子们出点钱也是想帮我凑点生活费。我便辞去了工作,留在家里伺候,老人不能自理,做晚辈的应该照顾,难到不给钱,就不管老人了吗?
说说我家吧!
老妈80,老爸90。老妈阿尔茨海默病轻度,多次摔倒,现在半自理(可以自己去厕所),自己可以吃饭。老爸可以自理。
老妈平常在大哥家,老爸除了春节期间和儿女一块生活,天气暖和一点,就单独在农村自己的大院子里独自生活。他不喜欢楼房。
大哥上两天休四天,那两天,我下班就要去老妈那,给做饭陪睡觉。一周还要去老爸那,给送点包子饺子,有时候炖肉鱼给送过去。老爸自己可以蒸米饭吃。面食基本不做。
我已经50出头,因为工龄不够15年,所以退休也没有退休金,还要上班挣钱补交。每天上班,下班还要去照顾老妈,还要抽空去老爸那。就像时针一样,不停的转啊转。
值得欣慰的是,我只是出力,用不着我花钱,老爸是离休干部,退休金不低,所以我虽然辛苦点,也知足了。毕竟父母在经济上没给我压力。
累点无所谓,谁让他们是我父母呢!应该的啊!
在端午节,给婆婆家送礼是一种表达孝心的方式,可以加强家庭关系。送礼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根据婆婆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礼物的建议:
1 饰品:饰品是女性最爱的物品之一,可以表达对婆婆的关心和敬意。
2 包包:如果婆婆是家庭主妇,送她一个环保购物袋,既实用又好看,可以让她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你的关心。
3 护肤品:如果婆婆平时也注重护肤,可以送她一套抗衰老类型的护肤产品,实用性也很强。
4 足浴桶:足浴桶可以帮助婆婆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经济实用,自己回家也可以用。
5 按摩椅:如果婆婆上了年纪,送一个按摩椅可以缓解她的身体疲惫,经济实用,自己回家也可以用。
总之,送礼是一种表达关心和敬意的方式,礼物的价值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心意和关心。
婆婆和我的幸福生活
文/晓禾
荐/榆钱春文学社
从小就知道母亲和奶奶关系不好。我是在外婆家里长大的,在我7岁的时候我们就和奶奶分开住了。逢年过节父亲都回家陪奶奶,而母亲执拗地一次都没去过奶奶家。
我一直做着母亲和奶奶之间的“润滑油”,捉只鸡去奶奶家说是妈妈让拿来的,爸爸给奶奶买件衣服也说是妈妈买的;在妈妈面前则说奶奶给我煮了鸡蛋粥,很好吃;又说奶奶给我买了新裙子……可母亲和奶奶还是不相往来,我终于还是败下阵来!
母亲的妹妹,我的阿姨和婆婆的关系也是不太好,每次去阿姨家看到她那婆婆我都是两腿打颤的。
刚结婚那会,我和老公说:“要是我和你妈也合不来,怎么办?”
记得当时他是这样回答的:“要是你连我妈都合不来,那你也不用和别人相处了!”我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谁会不说自己的妈妈好呢?
幸亏婚后我们不和婆婆住在一起,所以也不存在婆媳相处的问题。婚后第一年我生了儿子,从医院回来就回婆婆家坐月子。
第一次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我很不习惯,就像古代害羞的小媳妇一样,有什么要求也不敢提出来。
二十多年前老公的家里住的还是老旧的瓦房,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去到离家大概500米之外的公共厕所。
我住的房间旁边是柴房,晚上可以听到老鼠跑来跑去的声音。我儿子白天呼呼大睡,晚上就瞪大眼睛要人抱,有时候我实在困得不得了,把他放在床上,他就哇哇地大哭起来。婆婆听到孙子的哭声就走到我房间,她说:“你睡吧,我抱一下!”几个晚上下来婆婆也顶不住了,她因为睡眠不足,眩晕症发作了。
在婆婆家住了一个月,虽然说婆婆对我很好,每餐饭按时送到床前,可是我每天一个人呆在那个小房间里,没有电视电话,甚至报纸也没有一张,每天除了大便出门外其余时间都困在这个房间里,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坐牢。
儿子刚满月我就让老公把我们接回单位宿舍,婆婆尽力挽留,可我还是下定决心要走了,我在这里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那时候年轻,不懂体谅婆婆的心情,她是爱孙心切,也是怕我初为人母,一个人太辛苦,照顾不好儿子啊。
离开家后,公公和婆婆每个月都到单位去看我们,看他们的孙子,给我们带来些农副产品,还为我们在老家请来了一位保姆。婆婆是一心牵挂着我们啊,恨不能替我们解决所有生活上的烦忧啊!
儿子两岁半的时候,我们因为工作的需要,去到偏远山区工作,于是就把儿子留在了爷爷奶奶家。这时候家里已经建起了漂亮的楼房,儿子也能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了。
小时候的儿子经常感冒发烧,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公公和婆婆经常是半夜三更抱孙子到医院急诊,不知道操碎了多少心。所以儿子和奶奶的感情很好,他小时候说要一直和奶奶睡,直到将来长大娶媳妇。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调回了家乡工作,这次是真正地和婆婆住在一起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媳妇,我从来没有为家人做过一次饭。
我早上7点多起床,洗漱好就可以吃上婆婆为我们做的早餐,偶尔有天没有做好早餐,她总是满怀歉意地说:“今天起晚了,我把昨晚的饭热了一下,你将就吃点吧!”我就说:“妈妈,没事的,吃什么都行!”
每到寒冬腊月的时候我就对婆婆说:“妈妈,天气太冷了,您不用起那么早为我们做早餐了,我们随便吃个包子就行!”我睡在暖暖的被窝里,第二天起床,婆婆又把热气腾腾的早餐做好了。
“每天吃包子怎么行呢,天气那么冷,还是吃点稀饭暖胃、舒服!”我能再说什么呢,只是默默地去超市买来些手套,让婆婆那双泡在刺骨的冷水里的手能得到一点温暖的保护吧。
我晚上要值班,开始的时候,婆婆会做好晚饭给我送到单位去,后来我实在过意不去,就让老公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我喜欢逛街买衣服,休息日会和朋友一起逛到晚上七八点钟,婆婆在家门口和一帮大妈聊天,看见我回来了就跟进门说:“饭菜都凉了吧,我给你热热!”我有点歉疚地说:“妈,您不用忙,我自己来就好了!”不用上班的时候我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晚饭后我想洗碗,婆婆就说“留着吧,我等下一起洗!”
我经常想,如果以后我的媳妇也像我那么懒,我一定会忍不住数落她的,就像现在单位里有些年轻的护士在工作中不积极主动我也忍不住会发些牢骚的,我的婆婆怎么能忍受我几十年如一日的懒惰呢?
婆婆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小时候家里穷,她是长姐,家里的5个弟妹都是她带大的。结婚后养育四个孩子,所以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了,现在生活好了,所以她觉得现在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比起以前的辛苦都算不了什么,现在她所做的一切让她感到很开心很满足。
公公是个爆脾气,婆婆的饭菜稍微做得有点不合胃口或者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发雷霆,婆婆总是默不作声,总不和他吵。婆婆说:“我知道他的性格,你越和他吵他就越来劲,你不理他,他自讨没趣了,自然就不会再吭声了”。
是啊,婆婆虽然没念过什么书,可她也知道夫妻一起生活,总有一方要做出让步,迁就另一方。如果经常吵架,不仅会伤害双方的感情,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老公刚认识我的时候就说过:“小时候看到父亲经常打骂母亲,觉得父亲很不应该,我心里就想以后我娶了媳妇一定要好好对她!”
我在想,这样一个懂得疼爱媳妇的男人应该是可以托付终身的吧?老公婚后对我也是很温柔体贴,以前在外地工作的时候都是他买菜做饭洗衣服,舍不得我吃一点苦。感谢婆婆,她的温柔、善良、坚忍、顾全大局,培养出了一个内心柔软、有责任心、热爱生活的男子汉。
有一次,因为一件事情,我对老公大发雷霆,盛怒之下我把桌子上的茶杯用力向地上掷去,飞溅起来的瓷片把电视机的屏幕打碎了,正在播放的画面变成了彩色的条纹。
动静实在太大了,婆婆寻声而来,看见满脸通红的我,她的儿子正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你们俩这是干嘛呢?”我们俩人谁也不说话,婆婆在这里大概站了两分钟就走了,她从来不插手我们夫妻之间的事。
这一刻我后悔了,我为什么不能像婆婆一样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夫妻之间的事情呢,我刚才的举动和个泼妇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们家门口就是农贸市场,每到赶集的日子农村人就会拉自家产的大米来卖,婆婆就和米贩子抢着买米,不同的是我婆婆是帮亲戚朋友买的米,不赚别人一分一厘。婆婆每个月帮我同学买农村的大米,同学很是感激,每年给我婆婆买两套衣服,婆婆说“不用,我衣服多着呢!”
有位朋友说想找一种草药,我告诉了婆婆,她记在了心上,不出两日就帮我的朋友挖回来一大堆草药。
朋友又惊又喜:“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阿姨这么快就帮我把草药挖回来了,真的太感谢了,要知道为了找这些草药我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呢!”婆婆说:“这没什么,恰好我知道有一处地方长有这种草药。”
只有我知道,那些草药都长有长且坚硬的刺,婆婆挖草药的时候被那些刺给刺得双手疼痛发痒,全身发麻。
婆婆,这都是我让您办的事情,您总是记挂在心上,第一时间帮我办好。婆婆,谢谢您,您辛苦了!
公公从几公里外引来了山泉水,家门口经常摆满了来接山泉水的水桶,婆婆总是来者不拒,微笑地和她们打招呼。来接山泉水的邻居心存感激,时不时也拿些自己种的青菜萝卜、玉米花生给我们。
婆婆每年都会养些鸡,她养的鸡总是比别人养的好吃。
家里逢年过节都不用到市场买鸡,随便在鸡棚里捉一只宰了就行。婆婆不太会包粽子也不太会做应节的糍粑,可是她人缘好,招呼一声邻居都很乐意来帮忙,大伙在一起说笑间又是搓又是捏的,不一会食物做好了,大伙也每人拿三两个回家,每个人都笑容满面的。
家庭温暖,邻里和睦,这是我想要的日子,给予我这一切的,我首先得感谢我的婆婆。
我喜欢种花,可是要把泥弄上三楼楼顶可是个巨大的工程。
我手无缚鸡之力,每次只能提半桶泥上楼顶,我准备像愚公移山一样,慢慢地完成我这个艰巨的任务。婆婆在旁边实在看不下去了,三下五除二帮我担了好几担泥上楼顶,这下我想种啥就种啥。
我又对婆婆说想弄些蜂窝煤球回来种花,婆婆二话不说就去饭店帮我弄了好些个回来。同学说:“你婆婆真好,我婆婆对于我在楼顶上种花草就颇有微词!”是啊,婆婆真好,不仅没有干涉我的小爱好,还给予支持,谢谢您,婆婆!
同事说你真幸福,有这么一个好婆婆。“不像我婆婆,做饭不好吃还把厨房弄得一塌糊涂,平时还喜欢唠唠叨叨……”
其实我想告诉她的是,我婆婆也有很多小毛病,比如做菜放很多油、喜欢买很多的猪肉回来给我们吃、做完饭不洗锅不擦干净灶头不盖油盐罐的盖子……每次吃完饭,我都默默地把厨房的卫生搞好,从不多说一句。
婆婆有时候会问“今天这个菜怎么样啊?”即使菜不太合口味,我也会说:“嗯,不错,挺好吃的。”一家人就是这样,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这辈子能成为一家人不容易,那要多大的缘分啊!
我去逛街买衣服总也不忘记给婆婆也买上一两件,婆婆很高兴,在邻居面前说“这是我媳妇给我买的。”婆婆年纪大了,小病小痛不断,我经常给她买保健品,她的眩晕症发作了也是我从医院拿药水回来给她注射。婆婆有时候也挺依赖我的,也喜欢和我聊天,拉拉家常,哪里不舒服也总是先告诉我。
三年前我的母亲因为心肌梗塞突然走了,我很悲痛。那段时间婆婆看见我很憔悴,就经常熬鸡汤给我喝。
她也不会用什么完美的词汇和堂皇的人生哲理 来安慰我,她只会在生活中对我更加地关心和照顾,她是用她的温暖在安慰着我啊,这比任何苍白的语言都更有力量!母亲走后,每到祭祀的日子,婆婆都帮我准备好祭祀的用品,交代好注意事项才让我和老公出发。
亲爱的婆婆,感谢您的付出,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有一天婆婆给我做了几个水煮蛋,吃着香喷喷的土鸡蛋,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每到生日的时候母亲都会给我煮两个鸡蛋,不禁落下泪来。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么多年的生活,婆婆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对我关心爱护包容,婆婆就是我的妈妈呀!因为心中有爱,婆婆才容忍我的懒惰、我的任性、我的蛮横……
一转眼,婆婆今年已经69岁了,我做她的媳妇也已经23年了。我们谁也不知道前路上会有什么样的安排,我只知道我会珍惜眼前的一切,会好好孝顺她,也请岁月温柔地对待她。我永远都没有机会对母亲说出的那句话,在此刻,在还来得及的岁月里,我想对我婆婆说:“妈妈,我爱您!”






































 开箱简评.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