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送花圈的礼仪 送花圈的礼仪。相信大家对花圈并不陌生,花圈不像鲜花那样选择范围那么广泛,我们送花圈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送花圈的礼仪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送花圈的礼仪1
送花圈的礼仪
送花圈的礼仪。相信大家对花圈并不陌生,花圈不像鲜花那样选择范围那么广泛,我们送花圈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送花圈的礼仪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送花圈的礼仪1一、花圈花材不能选错
不像喜事用的鲜花礼物,花圈的花材选择范围比较窄,送花圈有什么讲究,首先需要选对花材,不能选错,不然会显得对逝者及其亲属不敬。
花圈的花材,应该有悼念、追思的含义,不能选择看着很喜气的花材,因此适合花圈的花材主要有:
1、菊花
适合丧事的花材,主要是菊花,有着哀悼的寓意,所以送花圈有什么讲究,选择菊花作为花圈主花材是十分妥当的做法。
但是并不是所有颜色的菊花都适合作为花圈花材,表示哀思与敬仰的白菊,以及代表祭奠亡者的黄菊比较适宜,其他颜色的菊花一般不做推荐。
2、百合花
如果觉得花圈只用菊花显得单调,还可以适当加一些百合花,象征着追悼死者,敬重其高洁品性。
丧事是庄重的,通常白色百合花比较合适,不推荐粉百合,太俏皮和温馨。
二、挽联不能少
送花圈有什么讲究,除了花圈的花材要选对,还需配上合适的挽联,没有挽联的花圈是不礼貌的。
挽联放在葬礼花圈上,需两条,左右对称摆放,长短相同,上面要写内容。
具体挽联挽联要怎么写,可以跟我们花圈鲜花店的人员进行咨询,也可选购时直接找我们代 写,这里不做赘述。
三、花圈送多少要知道
关于送花圈有什么讲究,应该送多少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规定,通常送一个或两个,但也可根据个人需求酌情多送。
送花圈的礼仪2个人送花圈一般来说都是亲朋好友过世,不单单是送花圈还要给礼金所以送一个小的花圈代表心意就可以的。
代表公司送花圈讲究的是大气有面子,都是选一些档次比较高的花圈。
鲜花花圈的花材也有讲究,一般是以菊花为主,男士一般用黄菊,黄菊代表阳刚之气,女士用白菊或者白玫瑰代表纯洁贤淑。
参加葬礼送礼物有什么讲究
花圈最后一定要写上挽联,这样才是完整,重要的是挽联的落款一定要写送花圈的人名或者公司的全称以便区分。
忌讳花圈是祭奠死者的,一般老一辈说过不让中午送花圈说太阳最高点的时候送花圈过去死者的`灵魂也看不见,这样是对死者的不尊敬不礼貌。
族内人为先人敬献花圈的落款只写亲属关系,不写真实名讳。族内人为先人敬献花圈的摆放顺序,是按照亲属关系,由近至远依次摆放。譬如:配偶---儿子(媳)---女儿(婿)---侄子(媳)侄女(婿)---外甥(媳)外甥(婿)---孙子(媳婿)---外孙子(媳婿)等排开。
族外人为先人敬献花圈,要按照先公后私的顺序摆放。公家敬献花圈要注明单位名称,以先人所属单位或后人所属单位中最大等级单位优先最前摆放。私家敬献花圈要以年纪最大者、官位最大者优先最前摆放,也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摆放亦可。摆放花圈时,切记一定要露出敬献人的名讳落款方可。
族内人向先人敬献花圈时,如遇到后人子嗣中已有少亡西去的情况,那么也需要由同辈人代替这位少亡人为先人敬献花圈。只要在敬献花圈的时候,在名讳落款外围上,用黑色四边框圈住这位少亡人的名讳即可。如:□内写名讳。
原则上来说,敬献的花圈是不建议大家焚化的,而是要摆放在先人墓地四周或压在坟墓上以示敬仰之意的。但由于敬献花圈的数量大,运输和摆放不便,所以很多人家都选择了焚化也都是可以的。焚化花圈的时候切记一定要先行取下带有敬献人名讳的那一侧挽联之后,才可以焚化,方为礼数大吉。
现在很多殡仪葬礼中,鲜花花圈也逐渐增多,鲜花花圈是不宜单独焚化的。建议大家在处理这类花圈的时候,可在先人遗体最后告别时,推入火化炉之前,可以将花朵依次摆放在先人身上,让先人带着鲜花走,寓意不堕下三道,往生净土。也可在下葬时,花朵至于墓穴内,寓意后人繁荣昌盛之意。
送花圈的礼仪3人死了为什么要送花圈
1、花圈为丧礼专用的。参加葬礼时,人们常常敬送花圈,作为对逝者的追悼。以示尊重和敬礼 ;以后逐步演变成对去世的亲人和好友敬献花圈,以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2、按照北欧的传说,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安琪儿(即天使)就会把他的灵魂带上天去。传说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的《神圣法》第七条说:“假如有人或者亲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马或奴隶在竞赛中获胜而得到花圈;或者假如由于他的勇敢而奖给他花圈,那么在他死时,无论在他家里或在市场,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样,也允许他的亲属带花圈参加葬礼。”
3、从这些记载看,显然,花圈原来是种奖赏物。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古代中外皆同的看法。既然花圈是胜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奖赏,难怪安琪儿就只愿把有花圈的灵魂带上天了。
送花圈需要注意的是:
花圈最后一定要写上挽联,这样才是完整,重要的是挽联的落款一定要写送花圈的人名或者公司的全称以便区分。
忌讳花圈是祭奠死者的,一般老一辈说过不让中午送花圈说太阳最高点的时候送花圈过去死者的灵魂也看不见,这样是对死者的不尊敬不礼貌。
花圈挽联称呼:
一:父族称呼:
(1)祖父之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
(2)父之胞兄弟:称伯叔大人,自称脉侄。
(3)父胞兄弟之妻:称伯叔母,自称脉侄。
(4)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回称,贤叔,自称愚嫂。
(5)侄妇:称贤侄媳,自称愚叔。伯父,回称伯叔翁。
(6)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6) 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7)祖母之亲伯叔:称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8)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9)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10)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11)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12)祖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姻兄,自称愚姨表姻弟。
二:母族称呼:
(1)母之父:称外祖父大人,自称愚外孙。
(2)母之内伯叔:称外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3)母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4)母之亲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5)母之脉侄女之夫:称表姊夫,自称姻弟。
(6)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7)母胞兄弟:称舅父大人,自称愚外侄或甥。
(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9)母之母:称外祖母,自称愚外孙。
(10)母胞内伯叔母:称外伯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11)母胞兄弟之妻:称勐母,自称愚甥或愚外侄。
(12)母服内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13)母胞姊妹:称姨母,自称姨甥或姨侄。
(14) 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兄弟。
三:妻族称呼:
(1)妻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2)妻之祖父:称岳祖父大人,自称愚孙婿。
(3)妻之父:称岳丈大人,自称婿。
(4)妻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5)妻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6)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7)妻之亲表侄:称贤表内侄,自称表姑夫。
(8)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9)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10)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侄,自称愚内姑夫。
(11)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黍子婿。
(12)妻母之母:称岳母大人,自称黍子婿。
(13)妻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14)妻胞兄弟之妻:称姻嫂,自称姻侍生。
(15)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婿。
(16)妻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17)妻胞姊妹之婿:称贤婿,自称黍姨丈。
(18)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黍姨丈。
(19)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夫母。
五:姻戚称呼:
(1)祖亲家:称老太翁先生,自称姻内侄。
(2)父之亲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3)亲家之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4)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愚弟。
(5)婿之伯叔:称姻兄台,自称姻愚弟。
(6)亲家:称姻翁×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7)亲家母:称姻母×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六:各亲称呼:
(1)女之夫:称贤婿,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
(2)侄女之夫:称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3)女之子:称贤外孙,自称黍外祖(黍上祖母)。
(4)侄女之子:称贤外侄孙,自称内兄弟。
(5)姊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6)姊妹之子:称贤外侄或贤外甥,自称愚舅氏。
(7)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母),自称姻晚。
(8)姑夫:称姑丈大人,自称愚内侄。
(9)姑母之子:称表兄弟。
(10)女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黍姻外祖。
(11)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12)姑母:称×府姑母,自称脉侄。
七:师友称呼:
(1)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门生)。
(2)业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3)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4)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你门下晚生。
(5)业师之子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世侍生。
(6)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7)子之业师:称老师,自称世侍生。
(8)学生:称贤友贤世侄,自称友生。
(9)学生之父:称仁兄,自称世愚弟。
(10)同乡:称仁兄,自称乡愚弟。
扩展资料:
(1)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2)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3)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很重要的地方。
参考资料:
挽联一般都是左侧一条写词,右侧一条写 xx 敬挽等等没有在挽联下方落款的如:左悼念 xx 千古;右友 xx 敬挽千古一词,一般用于对社会有功绩的人普通挽联上款下面应写上;男的、灵佑、女的、仙逝等词下款还要写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去世者所写的对联(可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 格式:要求上联与下联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2面朝门立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常用\"悼念 xx\",下联常用\"xx 敬挽\"
3范例: (上)称呼 xxx 先生千古 (下)辈分 xxx、xxx 敬挽
如何书写殡葬挽联, 一般采用什么格式现联署名有三种,一种是单位署名第二种是个人署名,也可以在个人名字前写明与死者的关系,如“您的学生 xxx”、“外甥 xxx”一般上联是悼念用语,包括死者的姓名,对死者的评价和祝福等下联是落款署名上联的用语取决于下联落款者的身份,必须因人用语,恰如其分上联的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沉痛悼念 xxx 同志”,“xxx 千古”等,也可以更具体,更亲切些,如“安息吧,敬爱的爸爸”、“xxx,你安息吧”等第三种是集体署名,几个人一起送一个花圈,署名时同时署上几个人的名 字如“同事 xxx、xxx、xxx、”、“妻率子 xxx、xxx、xxx”等挽联字的大小和间隔根据字数的多少来确定
亲属关系称谓参考
爱夫(妻) 妻(夫)、 父(母) 子、女 胞兄(姐) 弟、妹 胞弟(妹) 兄、姐堂兄(弟姐妹) 堂兄、弟、姐、妹 内兄(弟) 妹夫(姐夫)襟兄(弟) 襟弟(兄) 姐(妹)夫 内弟(内兄) 表兄(弟姐妹) 表弟(兄) 称
姨姐(妹) 妹(姐)夫 表姐(妹)夫 姻亲 姻亲 亲家 亲家 同志 先生(女士) 伯父(母) 祖父(母) 孙、孙女 外祖父(母) 外孙、外孙女 岳祖父(母) 孙女婿 伯祖父(母) 侄孙、侄孙女 家翁(姑) 儿媳 契父(母) 契子、契女 岳父(母) 女婿 岳伯父(母) 侄女婿 伯(叔)父 侄、侄女 伯(婶)母 侄、侄女 姻伯父(母) 姻侄、姻侄女 姑丈 内侄、内侄女 姑母 侄、侄女 姨丈(母) 姨甥、姨甥女 舅父(母) 外甥、外
写法花圈挽联写法花圈挽联写法花圈挽联写法 <发布日期:2008-2-28 上午 11:19:59> 1 )、挽联一般都是左侧一条写词,右侧一条写XX敬挽,等等。没有在挽联下方落款的。如:左 悼念XX千古;右 友XX敬挽。 2 )、千古一词,一般用于对社会有功绩的人。普通挽联上款下面应写上;男的、灵佑、女的、仙逝等词。下款还要写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 3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去世者所写的对联(可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 格式:要求上联与下联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2面朝门立 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常用\"悼念XX\",下联常用\"XX敬挽\"。 3范例: (上)称呼XXX先生千古 (下)辈分XXX、XXX敬挽 如何书写殡葬挽联如何书写殡葬挽联如何书写殡葬挽联如何书写殡葬挽联 一般采用什么格式一般采用什么格式一般采用什么格式一般采用什么格式 发布时间:2011-06-26 15:08:35 摘要:现联署名有三种,一种是单位署名。第二种是个人署名,也可以在个人名字前些明与死者的关系,如“您的学生XXX”、“外甥XXX”。殡仪馆免费提供花圈底稿纸给家属填写,并有“亲属关系称谓表”供参考 挽联的书写,一般上联是悼念用语,包括死者的姓名,对死者的评价和祝福等。下联是落款署名。上联的用语取决于下联落款者的身份,必须因人用语。恰如其分。上联的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沉痛悼念XXX同志”,“XXX千古”等,也可以更具体,更亲切些,如“安息吧,敬爱的爸爸”、“XXX,你安息吧”等。 现联署名有三种,一种是单位署名。第二种是个人署名,也可以在个人名字前些明与死者的关系,如“您的学生XXX”、“外甥XXX”。第三种是集体署名,几个人一起送一个花圈,署名时同时署上几个人的名字。如“同事XXX、XXX、XXX、”、“妻率子XXX、XXX、XXX”等。挽联字的大小和间隔根据字数的多少来确定。我馆的花圈分大、中、小三种,几个人一起送一个的,只宜写大花圈。 殡仪馆免费提供花圈底稿纸给家属填写,并有“亲属关系称谓表”供参考。 鲜花种类 称呼死者 自 称 爱夫(妻) 妻(夫) 父(母) 子、女 胞兄(姐) 弟、妹 胞弟(妹) 兄、姐 堂兄(弟姐妹) 堂兄、弟、姐、妹 内兄(弟) 妹夫(姐夫) 襟兄(弟) 襟弟(兄) 姐(妹)夫 内弟(内兄) 表兄(弟姐妹) 表弟(兄)
亲戚挽联的写法一般都是左侧一条写词,右侧一条写 xx 敬挽等等。没有在挽联下方落款的。如:左悼念 xx 千古;右友 xx 敬挽。千古一词,一般用于对社会有功绩的人。普通挽联上款下面应写上;男的、灵佑、女的、仙逝等词。下款还要写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
面朝门立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常用\"悼念 xx\",下联常用\"xx 敬挽\"。
范例: (上)称呼 xxx 先生千古 (下)辈分 xxx、xxx 敬挽 。
如何书写殡葬挽联, 一般采用什么格式。现联署名有三种,一种是单位署名。第二种是个人署名,也可以在个人名字前写明与死者的关系,如“您的学生 xxx”、“外甥 xxx”。一般上联是悼念用语,包括死者的姓名,对死者的评价和祝福等。
下联是落款署名。上联的用语取决于下联落款者的身份,必须因人用语,恰如其分。上联的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沉痛悼念 xxx 同志”,“xxx 千古”等,也可以更具体,更亲切些。
第三种是集体署名,几个人一起送一个花圈,署名时同时署上几个人的名 字。如“同事 xxx、xxx、xxx、”、“妻率子 xxx、xxx、xxx”等。挽联字的大小和间隔根据字数的多少来确定。
花圈落款的全家署名可以按照以下方式:
1 以家庭为单位,由一家之主带上一双儿女亲自敬献。
2 男灵佑,女仙逝,并由子女或孙子孙女敬献。
3 称呼需要根据与故去之人的关系来定,如“悼念称呼某某”。
4 挽联的颜色通常是白底黑字,字体要统一,最好保持工整,可以请书法比较好的人书写,以示尊重。
以上是花圈落款的全家署名的写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