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不远 ——送别温捷老师援疆支教

同事 0 99

远方不远 ——送别温捷老师援疆支教,第1张

远方不远 ——送别温捷老师援疆支教
导读:      初识温捷,是在作协的年终联欢会上。      她的温婉似一湖碧水,眼眸泛出波光,舞台上灯火辉煌,映出她的剪影白杨似的挺拔,她和涛哥一起,朗诵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诗句象错落的音符,一时悠然出尘,我记住了她。    

      初识温捷,是在作协的年终联欢会上。

      她的温婉似一湖碧水,眼眸泛出波光,舞台上灯火辉煌,映出她的剪影白杨似的挺拔,她和涛哥一起,朗诵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诗句象错落的音符,一时悠然出尘,我记住了她。

      这个生在马王庙,长在观桥西,被古城的灵性和底蕴浸润生成的女孩子。和千千万万在这片土地上花朵般绽放的姑娘一样,她是一所幼儿园的副园长,从事幼教事业十余年,她也是钟鼓楼下娇憨的女儿、幸福的妻子、温柔的妈妈。

      听到温捷要去援疆支教的消息,是在前不久一次春天的聚会上。

      流年已尽,春日初至。温捷要去新疆支教三年,誓师大会余音未散,她是大会的执旗者,全市优中选优的志愿者中遴选的四个名额之一。

      一时热闹的聚会气氛象被打上了休止符,瞬时的沉默后是满座的吃惊、疑虑、担忧和钦敬,更多的是伊人远行挥之不去的离情。

      三年是什么概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年,在书信和时光都那么慢的古人看来,三年是我们离别可以承受的极限了。

      相信所有诗与远方的脚步,都会让一个青春将尽的女子在现实的苟且中再三思量,最终伫足。

      是了,迈过三十而立转身就是不惑之年的女人,到了这个份上,伴侣已是事业小成,辛苦养育的孩子初露锋芒,自身的归属感如尘埃落定。看看身边,有人在减肥美容养生的绣榻上组团讨论驭夫之术,有人在学校门前聚集讨论着孩子成绩提升的功略,有人在牌桌上讨论着晚餐的菜谱和烘焙技术,有人在网购寻找衣橱里永远缺失的那一套最新款式的裙装---

      生活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适逢其时,安然自在,拥有自己拥有的,放弃自己放弃的,这小团圆里的小确幸,你说是苟且就苟且吧!诗与远方可以做闲暇做梦时偶尔的遥望,就让远方做为远方存在吧!跋涉的足迹太辛苦,那会让远方丢失了遥望中的暇想,何况身上有这么多千丝万茧牵藤扯蔓的牵绊。

      是不是每个女人到了这个年纪都这样想?

    “走那么久,老公变心了怎么办?”

    “没有了妈妈在身边,青春期的孩子谁能陪伴?”

    “父母年岁大了,日渐需要人照顾!”

      ------

      温捷的笑容是一湾春水,波光潋滟,大家问题的石子一颗一接一颗投进去,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是什么样的心态让她如此温生绝裾?如果说木兰从军是代父出征的无奈,昭君出塞是宫闱失意的黯然,那温捷老师除了亲人无条件的支持,更是对自身信念的执著坚守。

      这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天真与好奇,不是“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的失意隐逸,更不是“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的负气出走,是一个渐近中年的女子清醒的认知里对自身价值的再实现,是走出小我的大自在、大境界。

      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得到温捷出发的消息,是在今天的微信群里。

      我们没有为她准备一杯壮行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美则美矣,那似乎是男儿才有的壮怀激烈。有朋友们送给温捷的诗句同行,希望在料峭的春寒中,在她飞度关山的千里万里始终怀抱着来自家乡的温暖。

      军旅出身的建国大哥感慨:“军中都是男人出征,在国家女士一样援疆支教,大爱无疆,祝温老师一切顺利。”

      把自己移植到天山南麓更高远的蓝天下,在西域的漫漶风沙里扎根生长,播种芬芳,用行走的足迹丈量生命的厚度,温捷和她身边无数个温捷一起,默默无语,执著前行,她们的人格在南疆暴烈的阳光下都泛出金属的光泽。

      我对她们的敬佩,不是来自媒体或报告会上遥远崇高的纪录,她们是生长在我们身边的同龄女子,喝过同一杯茶,穿过同一件衣裳,分享过彼此的小心思和小秘密,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孤身远行,她们用选择告诉我,在生命的一期一会里, 可以拥有更高远的天空

      因为远方不远,未来已来。

       

        11月23日,应兵团第六师教育局的援疆邀请,晋城市2019年冬季教育援疆团顺利抵达对口105团、芳草湖农场学校,进行为期5天的样板课展示,开展“定制式”教育援疆工作。

        接到援疆通知后,教育援疆团就开始了精心准备。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冯建红和市学生资助事务中心负责人李建平特意召开了援疆预备会,强调了此次援疆的重要意义,要求大家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此次活动。其次要按照对口学校的需求以及新课改的理念精心准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最后要抱着学习交流的思想, 传播自己先进课改理念的同时,也要虚心学习新疆兵团精神,做到互助交流。随后,大家开始各司其职,投入到精心准备教育援疆的任务中。

                          援疆为什么

        一到新疆,凛冽的寒风夹着雪花迎面扑来。寒冷,是对新疆的第一印象。前来迎接我们的105兵团伍校长满是歉意地说道:“太辛苦你们了,我们这儿太冷。”来自晋城的援疆干部郭向奎副政委和常阳副团长也在百忙之中前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对此次“暖冬行动”给予高度肯定。

        其实真正辛苦奉献的是他们,他们才是扎根在这片土地的人们,经受风霜严寒,辛苦屯垦戍边,为新疆建设和发展尽心竭力。可是他们却感念着我们算不上辛苦的付出。对比,瞬间觉得我们做得实在微不足道。到兵团学校的路上,天已经黑透了,模糊看见坦荡如砥的原野上覆盖着薄薄一层白雪,远处间或有星星点点的灯光,大家都静默不语,也许在那一刻,才开始真正思考援疆的意义。

        随后,教育援疆团就分两批进入对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援疆干部郭向奎副政委和常阳副团长分别给我们召开了简短的欢迎会议。向我们介绍了新疆的形势和兵团的历史以及援疆工作的开展情况,让我们更清晰地感知到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艰辛过程,更近距离感受到兵团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

        至此,我们才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援疆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讲好一节课、一场讲座,也不仅仅是通过双方教研取长补短,促进彼此教学理念的提升,而是要真正渗透民族文化和民族相融的理念,促进新疆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学习新疆兵团吃苦耐劳、踏实奉献的精神,并运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中!

                            进疆干什么

        本次教育援疆团由晋城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冯建红带队,18名老师涉及幼儿、小学、初中三个学段,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道法等多门学科,覆盖面之广,交流互访之多创教育援疆之最。本次援疆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教育段全覆盖,而且分批次进入两个农场学校,通过讲座、示范公开课、听评本地教师讲课和教研交流探讨,真正进行关于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深入探究,探讨符合校情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

       

        凤鸣幼儿园提前和对口园进行精准对接,根据对方需求,特召开园委会认真研讨,选派4位优秀教师,携带大量绘本和教具前往对口幼儿园。四位教师精益求精,梁红苗老师的《区域活动的评价》讲座,既有理论的支撑,又呈现大量和精彩的案例,给老师以深度引领;宋瑞芳老师《班级自主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讲座,实操性强,教师非常受用;弓菊平老师组织的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火车》用形象生动的火车图谱激发兴趣,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节奏,填补了本地幼儿园没有开展打击乐活动的空白;王燕茹老师的小班阅读《圆》集体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引领孩子不止于阅读书本,还要阅读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幼儿园团队还聆听了新疆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并给予深度剖析,进一步探讨幼儿教育新理念。并对两所对口幼儿园、山西援建的晋芳幼儿园、以及一些民办园的室内外环境给予实地指导!还参加了105团幼儿园组织的别开生面的民族一家亲活动!幼教援疆活动日程安排紧凑,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明显,晋芳幼儿园和105团幼儿园还分别赠送了锦旗。

       

        小学援疆队由中原街小学王晋鹏和冯莉莉老师组成。王晋鹏老师的语文课《带刺的朋友》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足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全班孩子,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冯莉莉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课,课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重难点突出,在教学时突出了“四个一”即:聚焦一个社会问题;经历一个探索过程;渗透一种数学思想;锻炼一种能力。

       

        初中援疆团队由来自三个学校的10位教师组成,带来近20节课。来自晋城爱物学校的史丽芬老师带来的是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和群诗《一生都绕不开的忧思—杜甫群诗教学》,结合文本特质,确立不同课型,整合式教学立足文本又充分拓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结合兵团精神融入德育渗透,坚定了兵团学校的孩子们保家卫国的爱国意志和情感。

       

        晋城市第五中学特派五位优秀教师前来授课。物理教师张麦库带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光的色散》,课上分组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生达成了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毛燕鑫的《轴对称》和《平方差公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学生之疑,解学生之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为孩子们带来思维的碰撞。道法李晋刚老师授课的课题是《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李老师首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在课堂上运用交流讨论和教师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明显。琚卫军老师的《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从学生身边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关注能力培养。琚老师还在两个学校进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讲座,与兵团学校班主任互通有无,共商班级管理难题,以期共同提高。刘梅梅老师讲的是初一年级Unit7 SectionA(2a_2c)的听力部分。刘老师巧妙地把听、说、唱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圆满完成了从词、短语、句子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凤城中学校长赵瑞斌带领四位朝气蓬勃又年轻有为的教师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道法梁兵芳老师带来的《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巧妙,通过辩论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把教学重难点讲解透彻,浅显易懂。历史教师焦捷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情境,充分结合新疆的历史与现实,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与拓展延伸双结合。数学沈汶老师带来的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球赛积分问题。沈老师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逐步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小组探究中分析问题、建构模型,将数学知识内化成学科素养。物理贾芳老师讲授的是《光的色散》,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初中援疆队学科多样,课型丰富,既有理念先进的示范课,又有富有指导性的讲座。援疆老师们深入课堂教学,为兵团学校的师生们带来一堂堂视听盛宴,得到对口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肯定。还听评了本地教师示范课,在学科教学研讨中,双方教师开诚布公,针对学科教学的困惑与突破进行了深度探究。活动安排充实有序,理论指导与实际教学相得益彰,深受对口援疆学校师生们一致好评。

        援教任务全部完成后,市教育局带队领导特意召开援疆总结会议,对此次援疆活动中各位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希望老师们回到各自岗位中依旧能够保持这种态度,带着这次援疆收获在岗位上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离疆留什么

       

        离别的日子转瞬即到,大家都深觉教学探讨无止境,能够在短短几天如此高效率砥志研思 ,未来必将精进不休。

        教学有法,因为教育的规律普遍适用;教无定法,因为每个学校的校情学情不一,所以贵在得法,能够在思维碰撞中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最关键。这就是此次援疆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在交流中碰撞、探究、交融、思考,或许这就是此次援疆我们能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

        兵团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秉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开发和建设着这块辽阔的疆域。兵团的教育工作者们也传承着这种精神,他们踏实肯干,严谨认真,虚心好学,用爱心和耐心培养着新疆的下一代,也培养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新疆的稳定稳固、我国西北边防安定与国家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份精神就是我们要带回去的最大收获。

        此次援疆活动的结束意味着继续深入交流的开始,未来我们必将借助这座友谊之桥,更深层次促进晋疆两地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已经派送。泰安市2022年援疆教师已经派送,在10月份就到了新疆。派遣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是在对口支援机制下,每年从内地学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为西藏、新疆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援疆资金资助以家庭经济困难、需要救助为基本原则。城镇和团场低保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家庭子女或学生本人残疾;烈士、伤残军人家庭子女;孤儿。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即可申报。

资金发放。援疆助学金预计于11月30日前直接支付到受助学生个人银行卡。若因不可控原因延迟发放,请以实际收款时间为准。为避免因卡号、姓名不一致导致资金无法发放,申请者必须准确提供本人的“农业银行”卡号,原则上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等的银行卡。

“六个坚定不移是:

一是坚定不移聚焦实现全面小康推进脱贫攻坚,助推受援地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是坚定不移聚焦扩大就业推进产业援疆,促进更多困难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三是坚定不移聚焦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教育援疆,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四是坚定不移聚焦增强实效推进干部人才援疆,切实关心好、使用好、管理好援疆干部人才。

五是坚定不移聚焦民族团结推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多层次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六是坚定不移聚焦夯实基础推进基层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法律主观:

我们知道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向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四条: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在案件结案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有关的法律文书副本或者复印件以及结案报告等材料。法律援助机构收到前款规定的结案材料后,应当向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考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2、办案补贴从其作用上看并非劳动(务)报酬,亦非工资薪金等,而是包括差旅费、交通费等费用在内的补贴即对办案人员费用支出的补助。《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厦门市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仅限于下列支出:(一)采取个案包干补贴的形式支付给法律援助人员的办案补贴,包括差旅费、交通费、文印费、通讯费、调查取证费等。(二)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事务的其他直接费用。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二、法律援助条件有哪些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我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即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一)一般条件。一般条件是对中国公民普遍适用的条件,这就是,确因经济困难(以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准),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我国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二)特殊条件。特殊条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获得法律援助应具备的特殊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2)、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3)、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2、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七)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八)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九)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十)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十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三、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收费吗法律援助中心不收费。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正式名称,由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是由国家拨款设立的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因此法律援助补贴不需要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