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病人什么水果好?

女朋友 0 79

送病人什么水果好?,第1张

病人什么水果好?
导读:看病人带什么水果好呢 亲友生病,带上水果去探望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很多人甚至会挑上一个品种各异的大果蓝,显得又丰富又好看。可你知道吗,给病人送水果有很多讲究,送不对水果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病情。 冠心病、高血脂症病人宜吃山楂、柑橘、酸枣、苹

看病人带什么水果好呢

亲友生病,带上水果去探望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很多人甚至会挑上一个品种各异的大果蓝,显得又丰富又好看。可你知道吗,给病人送水果有很多讲究,送不对水果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病情。 冠心病、高血脂症病人宜吃山楂、柑橘、酸枣、苹果、桃、草莓等水果,这些水果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最好别送含水分多的西瓜、椰子等,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和加重水肿。 糖尿病人宜吃猕猴桃、樱桃、杨梅、葡萄、柠檬等富含果胶或果酸的水果,能改变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最好不要送含有大量果糖的苹果、雪梨、香蕉等。 腹泻病人宜吃葡萄、石榴、苹果、杨梅等水果;不宜吃香蕉、梨、西瓜等偏寒、润肠通便的水果,否则易致大便溏泻,加重病情。 肝炎病人可以吃任何水果,但富含维生素C的最好,如猕猴桃、香蕉苹果、草莓等。 呼吸道感染病人,尤其伴有咽痛、咳嗽、痰多的人,宜吃梨、柚子、杏等,这些水果通常有化痰、润肺、止咳功能,而柑橘等容易使人上火的水果,就不宜送了。 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宜吃橙、山楂、枣、橘子等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可降压、缓解血管硬化,不要吃椰子。 心肌梗赛、中风病人宜吃香蕉、橘子、桃等帮助消化的水果;不宜吃柿子、苹果等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会引起便秘,使病情加重。 便秘的人宜吃香蕉、桃、柑橘等;不宜吃柿子、山楂、苹果等,因为这些水果吃后更易

探望病人送什么水果好?

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因为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猕猴桃、柑桔范草莓等)。火龙果,雪梨,山竹,木瓜等也可以。

看望病人送什么水果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疾病:

1贫血:可食用葡萄、橘子、番茄、苹果、草莓等。

2胆固醇过高:可食用山竹、苹果等。

3高血压:可食用西瓜、香蕉、柿子、番茄、桃子、梨、苹果、葡萄等。

4冠心病:可食用柑橘、柚子、杏、草莓等。

5动脉硬化:可食用香蕉、苹果、番茄、草莓、橘子等。

6中风:可食用柿子、苹果、猕猴桃等。

7心脏病:可食用香蕉、西瓜、梨子、苹果、猕猴桃等。

8糖尿病:可食用樱桃、杨梅、枇杷、桃子、番茄、菠萝等。

肠胃消化系统、肝脏疾病:

1溃疡:可食用香蕉等。

2胃炎:可食用葡萄、苹果等。3肠炎:可食用番茄、香蕉、苹果、葡萄、石榴、荔枝、橘子等。

4腹泻:可食用苹果、无花果等。

5便秘:可食用香蕉、苹果等。

6胃痛:可食用木瓜等。

7消化不良:可食用梨、草莓、枇杷等。

8痔疮:可食用无花果、香蕉、桃子、苹果等。

9肝病:可食用李子、梨、苹果、橘子、香蕉、葡萄、大枣等。

肺、咽喉疾病:

1哮喘:可食用梨、荔枝等。

2福日咳:可食用橄榄、罗汉果等。

3咽喉痛:可食用橄榄、雪梨等。

4流感:可食用葡萄、草莓、西瓜、木瓜、芒果等。

5肺气肿、咳嗽:可食用枇杷等。

送心脑科病人什么水果好

心肌梗塞患者吃什么水果好,哪些水果是心肌梗塞患者可以吃的?下面水果生活网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1、石榴:软化血管。

2、杏仁: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3、枣: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缓和动脉硬化。

4、核桃: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渣,能改善心脏功能。

5、木瓜: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6、苹果:每天食300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7、柑橘: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8、草莓: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9、西瓜: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钙、铁、粗纤维等,对高血压有很好作用。

10、柿子: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11、猕猴桃: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果胶、鞣酸、柠檬酸、黄酮类物质,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脂等

送礼看病人各送什么水果好呢

苹果代表平安 石榴代表多福 桃代表长寿 桔子代表吉利 葡萄代表丰收 柿子代表事事如意 芭乐代表健康矗乐 枣代表早日健康

看望病人送什么水果好

有专门的水果篮,里面有香蕉,苹果,橘子等很多种一起组合好的,你可以去水果市场选选看。

探望病人送什么水果好

可以送苹果,再搭配一些

其它应季的,或者直接送

一个果篮外加一束鲜花。

探望病人送什么水果好 送水果需要因病而异

1种以上,原则是水果寓意好,礼多人不怪。可以买苹果、火龙果、柑橘、樱桃、桃子等。还有一个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宜病人食用的水果。买的水果最好买双数,不要单数的。

给癌症患者送什么水果好

到医院去探视癌症患者带些什么水果好呢?以下水果可供选择。1、葡萄: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可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的扩散。中医认为葡萄有益气补血、除烦解渴、健胃利尿之功能,酸甜的葡萄对接受放疗及手术后的癌症患者较为适宜,可常食之。2、草莓:草莓中含有鞣花酸,能保护机体免受致癌物的伤害,尚有一定抗癌作用。草莓有生津止渴、利咽润肺之功用,对缓解鼻咽癌、肺癌、喉癌患者放疗反应、减轻症状有益。3、香蕉:据研究发现香蕉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1、苯并(a)&127;芘等三种致癌物有明显抑制其致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如果缺镁,机体清除癌细胞能力大大消弱。而香蕉含镁、钾元素,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大肠癌患者放疗后津伤血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带血者食之有益。4、无花果:无花果肉中含抗瘤成份,能抑制癌细胞蛋白的合成。据6家肿瘤医院通过对1300多例患者观察,发现无花果对腹水癌、肉瘤、肝癌、肺癌等有一定抑瘤率,可作为癌症患者的食疗佳果。5、猕猴桃: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150毫克、其维C含量居水果之冠。猕猴桃能通过保护细胞间质屏障,消除食进的致癌物质,对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起一定作用。咪酸甘、性寒的猕猴桃有清热生津、活血行水之功,尤适于乳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等患者放疗后食用。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打印菜谱

看望病人送什么水果好

摘要:正 现在不管谁生病住院或在家休养,都会有人提着水果去看望他,医生和亲朋好友也会劝病人要多吃些水果。于是,每家医院大门两侧卖水果的摊点鳞次栉比,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可是,你知道看望病人时送什么水果好吗水果,酸甜可口,人人喜食。它不仅是人们日常茶余饭后的一种美味享受,而且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水果中各种营养成分有助于身体保健和疾病防治,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因此,病人应经常吃些新鲜的水果,以利身体早日康复。但是,病人吃水果是有讲究的,滥吃或不加选择地吃,非但对身体无益,还可使有些病人的病情加重。水果同药物一样,也有性味、功效和宜禁的不同。病人对水果的选择应更为讲究,其性味功效不能与疾病性质及其证型相违背。以下简列一些常用水果的特性,供大家参考。梨子:甘凉,有宁神作用,可提高人的注意力,使人精神旺盛,并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止渴和通便等多种功效。但多食易损伤脾胃,体弱、消化不良和慢性腹泻者不宜多吃。桃子:甘温,有利尿作用,堪称净血剂,可去除体内水肿的积水。但多食生热,还可引起痛疮等病症。李子:甘凉,可帮助消化,是便秘和痔疮患者理想的选择,所含果酸可促进食欲。但多食则助溼生痰,易诱发疟疾和痢疾,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西瓜:甘寒,有利尿作用,是盛夏的佳品,有解暑除烦、止渴醒酒之功效,能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并可减轻风溼痛,增强胆功能。但产妇、腹泻病人不宜食用。

1、鲜花。鲜花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给病人送去合适的鲜花,是表达我们祝福的一个方式。探病通常选择送百合,寓意百事合意;康乃馨,寓意温馨的祝福。送鲜花的时候要注意病人是否对花粉过敏,因为有部分对花粉过敏的病人和某些特殊病症的病人是不宜送的,要做好事前的调查。

2、水果。水果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礼物,能够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去探病的人多数会选择果篮或者水果花篮。

探望病人的注意事项:

(1)对于病情较轻的病人,可以不用顾忌病情,在看望当中可以谈论一些疾病的治疗等等问题。但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病情走向不好的,最好就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以免引起病人心理变化。

(2)可以谈一些家常里短的话,并尽量对病人进行安慰。哪怕明知道是恢复不好的病,也尽量要往好处说,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不要实话实说。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疾病名称中文名:老年人慢性胃炎

  英文名:senile chronic gastritis [1]

  别 名:老年慢性胃炎

  2疾病概述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

  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胃酸严重不足者,可口服稀盐酸;消化不良者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饱胀、恶心、呕吐者可用胃复胺、吗丁啉;伴有胆汁反流的,可应用胃动力药,防止胆汁反流;胃痛明显者以巅茄片、654—2解痉止痛;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还要加服丽珠胃三联以除菌根治。硫糖铝是胃粘膜保护剂。慢性萎缩性胃炎加服维酶素。

  3疾病分类老年病科

  4症状体征慢性胃炎无特异的临床症状,且病变程度与临床症状亦不相一致。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但约半数可有中上腹不适、饱胀和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慢性胃炎的腹痛多不规则,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隐痛或钝痛,很少表现为剧痛。胃窦胃炎可呈消化性溃疡样腹痛,有节律性,但无周期性。有胃黏膜米兰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点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长有全身衰弱、疲软、精神淡漠和隐性黄疸等。

  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

  1、无特异性症状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感觉较迟钝,故自觉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无特异性,如上腹饱胀、腹痛、嗳气、乏力等。常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特别是老年人常与其他脏器疾病并存(如心衰、胆囊炎等),往往并存疾病的症状较为突出,易忽略本病的表现。

  2、并发症与伴发病较多

老年人慢性胃炎并发出血,且因胃黏血管硬化不易止血,又由于血容量减少,致使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血液灌流不足,发生功能障碍,老年人体内调与与电解质功能障碍,在慢性胃炎活动期或饮食失当时,引起呕吐与腹泻、易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老年人慢性胃炎常有伴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5疾病特点老年慢性胃炎有其特点,主要是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感觉较迟钝,故自觉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无特异性,如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腹部隐痛、嗳气、乏力等。特别是老年人常与其他脏器疾病并存(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胆囊炎等),极易忽略本病的表现。

  老年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1/5。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重度CAG伴不典型增生称为癌前病变)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重者可贫血等。老年人因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

加重胃黏膜损伤,在慢性胃炎活动期或饮食失当时,引起呕吐与腹泻、易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疾病病因(1)刺激性食物:老年人最明显的变化是牙齿及牙周组织的退行性变,同时由于牙齿脱落、牙龈萎缩引起的上下颌骨颌及关节改变,致使咀嚼困难,进入胃内的食物常粗糙。此外,老年人的味觉迟钝,对盐、香料的敏感性明显减弱。因此,常喜欢吃厚味食品如过咸、过酸、过冷、过热或用于治疗目的的冰水洗胃均可引起胃黏膜损伤,长期如此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

  (2)饮酒:动物实验证实胃腔内乙醇浓度大于14%时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但停止饮酒后胃黏膜的损伤可恢复。有研究认为长期慢性饮酒可以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E1和γ—亚油酸的含量,导致慢性胃炎。乙醇不仅增加氢离子对黏膜的反弥散,破坏黏膜内的和膜下的血管地并可减少氧化磷酸化和黏膜内ATP合成。进而破坏组织功能。有报道适量的低度乙醇通过提高胃黏膜的前列腺素水平而对胃黏膜的有关保护作用。但就临床而言,尤其是老年人过量饮酒往往是慢性胃炎的诱因。

  (3)吸烟:烟草酸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也可通过刺激胆汁反流而致胃黏膜损伤。

  (4)药物: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常患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等。需长期服药,长期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洋地黄、短链脂肪酸等药物均可引起胃黏膜损害。非甾体抗炎药能引起胃的功能或(和)结构的改变,最常见的是出血糜烂性胃炎(占20%—40%),可于几天内自行愈合。但长期服用可引起慢性的组织学改变或溃疡形成,且老年人常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

  (5)幽门螺杆菌感染自从1983年MarshallWarren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中分理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HP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及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现已确认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这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均带来了新的概念。我国HP相关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HP的感染率也增加。其中20—29的感染率为451%,30—39岁为636%,≥70岁为789%。而且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由此可见,HP感染也是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6)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是衰老过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老年人自身免疫调节功能低下,调节自身抗体产生的抑制功能减退,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壁细胞抗体(PCA)、抗额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及抗内因子抗体(IFA),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或调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而破坏胃黏膜腺体而导致慢性胃炎。老年人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11%,而青年人只有25%,类风势因子的阳性率老年人比年轻人约高5倍。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率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001%,但在有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可达14%而老年人就属于此类人群,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正常人免疫指标的比较,发现该型胃炎含有内因子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和促胃液素分泌细胞抗体。

  7病理生理(一) 胃黏膜的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对胃黏膜的影响

  刺激性食物

  :老年人最明显的变化是牙齿及牙周组织的退行性变,同时由于牙齿脱落、牙龈萎缩引起的上下颌骨颌及关节改变,致使咀嚼困难,进入胃内的食物常粗糙。此外,老年人的味觉迟钝,对盐、香料的敏感性明显减弱。因此,常喜欢吃厚味食品如过咸、过酸、过冷、过热或用于治疗目的的冰水洗胃均可引起胃黏膜损伤,长期如此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

  饮酒

  :动物实验证实胃腔内乙醇浓度大于14%时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但停止饮酒后胃黏膜的损伤可恢复。有研究认为长期慢性饮酒可以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E1和γ—亚油酸的含量,导致慢性胃炎。乙醇不仅增加氢离子对黏膜的反弥散,破坏黏膜内的和膜下的血管地并可减少氧化磷酸化和黏膜内ATP合成。进而破坏组织功能。有报道适量的低度乙醇通过提高胃黏膜的前列腺素水平而对胃黏膜的有关保护作用。但就临床而言,尤其是老年人过量饮酒往往是慢性胃炎的诱因。

  吸烟

  :烟草酸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也可通过刺激胆汁反流而致胃黏膜损伤。

  药物

  :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常患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等。需长期服药,长期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洋地黄、短链脂肪酸等药物均可引起胃黏膜损害。非甾体抗炎药能引起胃的功能或(和)结构的改变,最常见的是出血糜烂性胃炎(占20%—40%),可于几天内自行愈合。但长期服用可引起慢性的组织学改变或溃疡形成,且老年人常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

  自从1983年MarshallWarren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中分理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HP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及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现已确认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这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均带来了新的概念。我国HP相关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HP的感染率也增加。其中20—29的感染率为451%,30—39岁为636%,≥70岁为789%。而且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由此可见,HP感染也是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是衰老过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老年人自身免疫调节功能低下,调节自身抗体产生的抑制功能减退,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壁细胞抗体(PCA)、抗额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及抗内因子抗体(IFA),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或调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而破坏胃黏膜腺体而导致慢性胃炎。老年人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11%,而青年人只有25%,类风势因子的阳性率老年人比年轻人约高5倍。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率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001%,但在有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可达14%而老年人就属于此类人群,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正常人免疫指标的比较,发现该型胃炎含有内因子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和促胃液素分泌细胞抗体。

  多种慢性病

  老年营养不良,常见如蛋白质、维生素B族缺乏、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可引起消化道黏膜萎缩而导致慢性胃炎,肝—胆—胰的病变可致十二指肠反流而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肺心病、门静脉高压症等。可使胃黏膜瘀血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易发生慢性炎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垂体功能减退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8诊断检查诊断: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诊断帮助不大。X线检查仅能协助排除其他胃部疾病。胃镜和胃黏膜组织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可了解胃黏膜炎症的范围、程度和类型。此外,胃液分泌功能测定、胃蛋白酶原测定、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测定、血清促胃液素测定及PH检测等辅助检查可了解胃功能状态,与贫血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HP感染,从而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9家庭治疗措施胃病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药物治疗食疗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中医养身保健的方法足疗进行治疗。足疗原本就是平常老百姓用来进行保健的方法,现在运用到胃病的治疗当中其效果也非常的好,能治病防病、强身健体。人体的足部是五脏六腑的投影区域,在脚部上有六十多个穴位都和人体的内脏器官有着相应的联系,所以进行足疗其实不仅能治疗胃病,还可以保健防病。目前常用的是稳迈舒运动按摩轮,由按摩轮带动的下肢整体协调运动,涉及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脚底及脚趾等多个部位肌肉、骨骼,并重点针对足底和足侧产生按摩效果,结合穴位使用可有效治疗胃病,使用时可以针对按摩下面的几个穴位。

  1、太阳神经丛:这个穴位在脚底底部,二三脚趾掌关节下面,用手取寻找这个穴位的时候,可以摸到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找到位置之后进行按摩,按照从下往上的方向进行按摩。

  2、胃:按摩两脚大脚趾下的第一骨节部位处的凹陷位置,左右脚的按摩方向稍微有些差别,左脚应从外往内按摩,右脚则从内往外按摩。

  3、肾上腺:太阳神经丛下面的最深处,用手指去寻找可以感觉有一小洞凹陷,肾上腺在脚底的位置是最深的凹陷部位,这个反射区比较难找到。在按摩的时候以一按一放的方式进行。

  4、胰脏:胰脏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胃的下面,用手触摸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微凸的颗粒。左右脚按摩有差,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5、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胰脏反射区的下面膀胱反射区的上面,在用手摸的时候可以感到有凹陷,同样的按摩的方法是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6、肝胆:肝胆的位置在脚底一半的上方,和三四脚趾掌关节下方位置,在用手摸的时候可以感觉有长条的凹陷沟,这里便是胆的反射区,在按摩肝胆反射区是应从下往上按。

  7、胸部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是淋巴的总开关,它的位置在脚部脚背上,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凹陷的地方。按摩的时候从脚的外侧往脚跟方向推按。

  8、上身淋巴腺:上身淋巴腺的位置在两脚脚背内侧,位于脚踝关节的上方,用手的摸的时候也有凹陷感,进行按摩的时候用从外往内按摩的方式进行。

  10治疗方案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应做到生活有规律,戒除烟酒,勿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饮食要定时定量。对于神经紧张、焦虑、忧郁及失眠者,应对其精神生活予以足够重视。帮助其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安度晚年。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可口服温和的安眠药物,把有关保健知识教给患者,帮助他们认识疾病,使之对自身病态有较完整的认识,对有恐癌心理的患者应使他们正确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建立治疗信心。

  清楚HP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因此有HP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应采用清除HP治疗。HP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头孢菌素、克拉霉素等。另外胶态次枸橼铋在酸性环境中铋能盐和尿液组成的复合物覆盖在黏膜表面,除具有保护黏膜作用外,还具有直接杀灭HP的作用。单一药物治疗HP感染的清除率低,且易产生HP耐药。目前国际上推崇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40mg/d)、甲硝唑(400mg,3/d)加阿莫西林(500mg,3—4/d),对甲硝唑耐药菌株可用克拉霉素(50mg,3/d),其一周HP清除率在95%

以上,亦可采用胶枸橼铋(20mg/d)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和甲硝唑三联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其HP的清除率可达90%以上。

  黏膜保护剂

  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上皮生长。此类药物包括胶枸橼铋、硫糖铝、前列腺素E、谷氨酰胺(麦滋林)、甘珀酸、十六角蒙脱石及替普瑞酮等,对缓解上腹不适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单用效果欠佳,其中有老年高血压、心脏病及肾病者慎用。

  抑酸剂

  慢性胃炎胃酸可高可低,应用抑酸剂可降低胃内H+浓度,减轻H+对胃黏膜的损害及H+的反弥散程度,从而为胃黏膜的炎症修复创造有利的局部环境。同时,低酸又可以促进促胃液素释放,促胃液素具有胃黏膜营养作用,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生和修复。目前认为对于上腹疼痛症状严重,或伴有黏膜出血患者,采用抑酸剂治疗,通常能使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常用的制酸剂包括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等)。

  胃动力药

  慢性患者常伴有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因此,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尤其在老年患者,胃动力药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类药物包括钾氧普胺、多潘里酮及西沙比利等,甲氧氯普胺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先临床已少用。多潘利酮为外周多巴拮胺抗剂,极少有中枢作用,系目前广泛应用的胃动力药,约50%的患者胃排空迟缓症状能缓解。西沙比利为5—HT受体激动剂,主要功能是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生理学释放,协调并加强胃排空。该要尤其适合伴有便秘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但有些老年患者可能有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肠鸣、腹泻及腹痛等,停药后可消失。

  其他

  目前发现有一些胃肠激素具有明显的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的生物活性,如生长抑素,转化生长因子,神经降压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由于老年人胃肠激素呈生理性降低,因此有条件时可以应用一些商品化的胃肠激素如施它凝和善得定等。缺铁性贫血者可补充铁剂,有恶性贫血者需用维生素B12治疗。

  目前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部分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改变亦可完全恢复,但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通常难以使萎缩性病变逆转。对重度病变,应做定期随访。

  11疾病预防对急性胃炎患者应及时治疗。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的食用和饮用。不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强刺激性药物;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的慢性感染病灶等。老年人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倾向,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及锌、硒等微量元素。

  12用药安全50岁以后约半数以上的人患有慢性胃炎。老年人的慢性胃炎又多伴发肠腺上皮化生和胃粘膜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后者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防治老年慢性胃炎和避免癌变,要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治愈上呼吸道和五官、口腔等慢性疾病,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要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和体力疲劳。不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及霉变、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品,避免饮浓茶、浓咖啡。戒除烟酒。慎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激素、红霉素、磺胺等。治疗用药要有针对性。

  13饮食原则1调节胃酸分泌。高酸性胃炎禁用酸度高的食品及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而低酸性胃炎患者可选食有刺激胃酸分泌作用的食物。

  2避免有强烈刺激性作用的食物,忌食生冷、硬及酸辣食物。

  3饭菜宜软烂,容易消化,含纤维多的食物不宜太多,可粗粮细做。

  4烹调方法宜选用蒸、煮、炖、烩等,忌煎炸等。

  5少量多餐,每日可安排4~5餐。

  14食物选择1主食可选用软米饭、面包、馒头、包子、馄饨等。

  2牛奶、奶油、淀粉、蔬菜、煮熟瘦肉等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适于高酸性胃炎病人。

  3浓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较高的食物,能强烈刺激胃酸分泌,适于低酸性胃炎病人,而不适于高酸性胃炎病人。

  4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西红柿、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比较适合胃炎病人食用,而芹菜、韭菜、黄豆芽、金针菜等含纤维多的食品宜少食。

  5为防止便秘发生,宜经常选食一些有润肠通便功能的食物,如琼脂(洋菜)制品、果子冻、蜂蜜、果汁、菜汁等。

  6酒精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并能损伤胃粘膜防御机制,故应忌酒。

参考资料:

http://www0755wjcn/a/kangfuanli/2015/03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