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张掖

女朋友 0 77

特产 张掖,第1张

特产 张掖
导读: 1、特产 张掖2、张掖有什么小吃?3、张掖特色美食4、甘肃有哪些可以带走的特产?5、张掖的土特产都有哪些?张掖地方土特产品很多,植物类主要有小河红枣、甘浚楸子、苹果梨、张掖柰子、乌江大米、发菜等。主要中药材有甘草、锁阳、姜活、黄芪、大黄、
  • 1、特产 张掖
  • 2、张掖有什么小吃?
  • 3、张掖特色美食
  • 4、甘肃有哪些可以带走的特产?
  • 5、张掖的土特产都有哪些?

张掖地方土特产品很多,植物类主要有小河红枣、甘浚楸子、苹果梨、张掖柰子、乌江大米、发菜等。主要中药材有甘草、锁阳、姜活、黄芪、大黄、麻黄、鹿茸、麝香等80余种。主要的地方性食品有甘州挂面、张掖南酒、张掖黄酒、丝路春系列白酒等,其中丝路春酒连续5年获甘肃省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及台湾、香港地区。主要手工艺品夜光杯,具有悠久的历史,用质地优良、花纹美观的祁连山玉石琢成,器质细腻,造型优美,历来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粽叶皮 粽叶皮,地处西北边陲的张掖,到处有丰沛的水源,可说是水流淙淙,河道如织,因此湖边、河边丛生芦苇。芦苇是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无需管理,一年一收,是造纸纤维合成和编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张掖是白花苇(也有少量的紫花苇),生长迅速,杆粗株高、密度大、纤维韧力强、质量好,多用于纺织铺床、铺炕的芦苇席,房顶上的蒿件,以及药材包装等的苇席。大量苇叶运往外地作为粽叶。端午节,我国民间都有吃粽子的习惯,据记载最早的粽子就是用苇叶包裹忝米制作的后来才用糯米。因此粽叶成为张掖大批运往外地成交之物,虽然比不上杏仁、发菜、蜂蜜这些享有盛名经久不衰的土特产,但也是行销省内外的吃香货。 黄葑 黄葑又名黄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山丹、民乐一带,以产于山丹大马营滩、大黄山一带者品质最佳。有经济价值的是其根部。当年生黄葑根部淀粉含量高,味甜美。现在已有人工种植,经加工向外销售,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黄葑具有一定的经济开发价值。 大蒜 大蒜是民乐的特产之一,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有“大蒜之乡“的美称。民乐紫皮大蒜以个大、瓣肥、汁多、味辣、易剥皮而出名。旧时,因地处偏僻,贸易不畅,仅在洪水城郊种植,且种植数量不多,产品多为自食或馈赠亲友。清、民国时期,大蒜产量有所增加,年总产量数十万市斤,除自食外,部分产品还销往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蒜种植范围逐年扩大,产量增加。50年代,每年种植1000多亩,总产量六七十万公斤。197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061亩,总产13516万公斤。1981年后,市场开放,经济活跃,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蒜的积极性。1983年全县种植面积5123亩,单产9596公斤,总产49158万公斤,产值25165万元。此后大蒜种植区扩大到顺化、丰乐、新天、永固、民联、三堡等乡村,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17501亩,单产10446公斤,总产182829万公斤。远销东北、内蒙古、青海等省,还出口韩国、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苹果梨 民乐苹果梨色泽艳丽,底色黄绿,仰面着红晕,形色是苹果,经贮存20天后分泌出一种蜡质,底色变金黄,油光发亮。单果平均重200克,最大的900克。果肉细、质地脆、汁液多、果心小、石细胞极少、酸甜适宜。既是鲜食佳品,又是制作罐头、果汁、果酒的理想原料。果实含水量849,粗蛋白042%,总糖883%,有机酸013%,无碳浸出物1332%,粗纤维119%,灰分117%,维生素 C 038mg/100g。民乐苹果梨在1977年、1983年、1987年全省果品鉴评会上获梨果鉴评第一名。1985年11月,在全国优质农产品鉴评会上获全国梨果第一名。1990年,获甘肃省星火计划一等奖和张掖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蜂蜜 蜂蜜主要产于山丹、民乐两县,其它县区也有一定产量。蜂子来源多为南方江苏、浙江等省,本区一些乡村亦有少量蜂子。蜂蜜从沙枣、油菜花等蜜源植物中采酿而成,色泽纯正,味道香甜。广泛运用于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临泽、高台所产枣花蜜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区蜂蜜曾荣获国家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沙葱 沙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本地羊吃沙葱后,羊肉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沙葱嫩叶可当蔬菜食用,可腌食、炒食,味道鲜美。分布于我区荒漠、沙滩等处,夏秋季节特别是雨后采沙葱者极多。现今有人用拖拉机等运进城内供应居民食用,经济效益可观。 地卷皮 地卷皮,藻类植物,念珠藻科。细胞球形,多数串成链状,外包胶质,构成不规则的叶状体,蓝绿色。洗净炒食,味道鲜美,包饺子、包子风味独特,是当地农村招待贵客的好菜。广布全区山坡、荒原、草地。

1、搓鱼子

搓鱼子是张掖当地人的叫法,也有叫搓鱼儿的,是搓鱼面的俗称,这是张掖特有的。搓鱼子的形状中间粗、两头细,长约2~3厘米,非常像小银鱼,因此而得名。

2、炒炮仗

炮仗子,顾名思议就是爆竹,是回族的一种汤面,把面条揉得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条的面要多揉几道,揉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种,然后把面条揉成直径03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

3、西北大菜

西北大菜又称“香饭”,是张掖筵席的主菜。民间俗有“唱戏凭的腔,筵席看香饭”的说法。筵席的好差,从香饭上看分晓。

4、牛肉小饭

张掖特色面食很多,有代表性的还有牛肉小饭。这里所说的小,是由于面块小、肉块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故其名也。

5、臊面

在张掖,臊面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受欢迎的早餐。臊面讲究“薄、亮、筋”,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来要筋。臊面为面与汤分做:汤,以鸡汤为佳,牛、猪排骨汤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姜粉等调好味后,再加入适量淀粉,使汤的颜色好看,浓度适中。

张掖特色美食有:张掖羊肉泡馍,张掖手抓羊肉,张掖牛肉面,张掖炒杂面,张掖豆腐脑。

1、张掖羊肉泡馍

张掖羊肉泡馍是以羊肉为主材料,加上面条和小馍,加上各种调料熬制而成的一道小吃。熬制的高汤浓郁鲜美,面条和小馍中都有浓郁的羊肉味道,十分好吃。不同店家调料的口味有所差异,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2、张掖手抓羊肉

张掖手抓羊肉是传统烧烤美食,以张掖当地的羊肉为材料,将羊肉切成块状,skewer并大火烤制,因为不需要铁板或锅子,所以肉质更加清香弹牙。再配上张掖特产的马奶酒一起品尝,味道更佳。

3、张掖牛肉面

张掖牛肉面是张掖最有代表性的餐品之一。牛肉面的汤头以牛骨、牛肉和各种调料熬制而成,鲜美可口,面条精制劲道,非常好吃。一个经典的牛肉面,不仅有口感和味道上的表现,更是诠释了当地的人文和历史。

4、张掖炒杂面

张掖炒杂面使用实心宽面煮熟后炒制。配料是猪肝、猪大肠和豆腐干,不同的店家也会加些许其他的蔬菜。炒杂面作为一种减调料、增食材的特别食品,口感比较咸,有许多当地人喜欢的味道。

5、张掖豆腐脑

豆腐脑在张掖很流行。豆腐脑非常有营养,适合早餐和下午茶。所谓豆腐脑,就是用豆浆制成的一种豆腐品。口感十分柔软细腻,可搭配不同的配菜,如肉酱、葱花和辣椒酱等,味道更佳。

-张掖

甘肃可以带走的特产有兰州大板瓜子、葫芦雕刻、兰州民间剪纸、兰州砂锅、平凉苹果、兰州东郭梨、临泽大枣、张掖黄酒、民乐紫蒜、羊肉酒、管宁苹果、灵武大枣。

甘肃特产一:兰州大板瓜子

兰州大板瓜子是甘肃兰州的特产。大板瓜子取自籽瓜,打孔碎瓜食用,又称‘碎瓜’。大板瓜子品种繁多,有五香瓜子、椒盐瓜子、甜瓜子、黄油瓜子、多味瓜子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成分,是宴请宾客的高档食品。

甘肃特产二:临泽红枣

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尤其是凉州临泽,到处都是枣树。临泽大枣虽小,但色、肉好,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红枣除鲜食外,还可以晒干加工成蜜枣、熏枣、酥枣、酒枣等。红枣也是重要的中药。大枣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甘肃特产三:羊羔酒

羊肉酒是宁夏银川的传统名酒,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元代畅销海外。宁夏的羊肉酒是用优质高粱、宁夏灵武特有的羊肉(宁夏二毛皮毛的伴生品、宁夏枸杞、灵武大枣等酿制而成。生产的羊肉酒色泽洁白,口感香甜。

  民乐苹果梨  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多、含糖量高、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特点,多次蝉联全国梨品第一名,被誉为“中国一代梨王”。

  紫皮大蒜  大蒜是民乐的特产之一,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有“大蒜之乡“的美称。民乐紫皮大蒜以个大、瓣肥、汁多、味辣、易剥皮而出名。旧时,因地处偏僻,贸易不畅,仅在洪水城郊种植,且种植数量不多,产品多为自食或馈赠亲友。清、民国时期,大蒜产量有所增加,年总产量数十万市斤,除自食外,部分产品还销往邻县。

  甘州胰子甘州胰子是张掖久负盛名、誉满全省的特产,采用牛、猪、羊的胰子油捣碎加入皂角、石碱、冰糖等磨细,再用面粉加水熬制。这种肥皂是一种保健、护肤、美容三者兼顾的土制皂。这种皂皂体发暗,皂形是椭园的,也有长方形的,不芳香,但除垢去油最利,而且有嫩面润肤作用。

  张掖南酒  相传张掖郡建立之后,中原文化相继传入河西,酿酒技术也随之而来。明代诗人刘宽在他所著的《河西赋》中对张掖南酒有这样的赞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混”。 张掖南酒系采用白酒为坯制的酒基,加入定量的糯米,以药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它的酿造工艺流程与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基本相同。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川乌、陈皮、大芋、砂仁、当归、红花、桃仁、官桂、山甲、五加皮、地骨、何首乌等四十余中草药,但在饮用时没有药味。

  张掖黄酒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 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小河红枣 张掖小河乡的红枣,成熟后表面全都是红褐色,果形较小,但肉质细密,味甜、核小,营养丰富。除鲜吃外,晒成干枣,供煮粥或制甜食品。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糖粉,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比一般果品高的钙和磷,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铁是补血的佳品,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可治虚损劳伤诸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这种红枣久贮不坏,很少生虫,鲜食和干食均可。

  棕叶皮  张掖特产的白花苇(也有少量的紫花苇),生长迅速,杆粗株高、密度大、纤维韧力强、质量好,大量苇叶运往外地作为棕叶皮。 地处西北边陲的张掖,到处有丰沛的水源,可说是水流淙淙,河道如织,因此湖边、河边丛生芦苇。芦苇是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无需管理,一年一收,是造纸纤维合成和编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张掖的苇产品还被多用于编织铺床、铺炕的芦苇席,房顶上的篙件,以及药材包装等。

  甘草  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中药里被称为“因老”,有“药中之王”的美称。科学研究,甘草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中枢抑制、镇痛甚至抗肿瘤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草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原料精制而成的甘草霜、甘草膏,除有药物作用外,调在墨汁或颜料里,可使染色均匀,可用来作灭火剂的起泡剂和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作糖果、卷烟和医疗工业的调味剂。

  粉皮面筋  在张掖农村,农民秋收后,家家户户,要晒粉皮面筋迎亲接友,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之时,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临时性招待食品。产妇坐月子时也由娘家赠送一篮粉皮面筋。现在农村晒粉皮面筋之风也还在流行。 张掖驰名的粉皮面筋有“马面筋”,每日清晨挑两桶摆摊出售,不到两个小时出售完毕。因为驰名,除经常来吃的 人们外,慕名而来者也不少。

  腊羊肉   在张掖的肉类食品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汤羊肉外,腊羊肉素负盛名。腊丰肉采用沿山一带的羊肉。因那里的羊吃羊胡子(草名)、羊糍胡花和沙葱,其肉特别鲜美。入冬后,将羊宰杀,煮熟,剔骨,加上高台雪花盐,茵香、生姜等佐料,烹制而成,嫣红透明,肥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