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的一封信

领导 0 77

给领导的一封信,第1张

给领导的一封信
导读:尊敬的领导:您好!今天向您反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以下简称“99分类”)及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各矿种勘查规范问题。“99分类”及各矿种勘查规范是原地质矿产部资源局主持制定的,我当时是能源处处长,有25年的野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今天向您反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以下简称“99分类”)及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各矿种勘查规范问题。

“99分类”及各矿种勘查规范是原地质矿产部资源局主持制定的,我当时是能源处处长,有25年的野外工作经验,并亲自参加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制定,对整个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对国内外矿产资源分类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国正式的新的勘查规范的制定工作是《国际分类框架》颁布之后,从1998年初开始的,1999年完成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代号为GB/T17766—1999。在制定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不同意见。后来在整个制定工作之中及之后,我多次向有关人员(包括部长)和部门反映不同意见,遗憾的是始终未能引起重视,最终铸成大错。

“99分类”的错误是原则性的、概念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它错就错在地质可靠程度方面。地质可靠程度就是对地质情况(包括矿床及资源情况)的认识程度、了解程度。而地质可靠程度在整个分类之中处于基础和前提的地位。

我国的地质可靠程度分两个层次,一是全区的,即勘查阶段的地质可靠程度,勘探阶段的地质可靠程度高于详查阶段的,详查阶段的高于普查阶段的,普查阶段的高于预查阶段的;二是块段的,即过去的A、B、C、D级,A级的地质可靠程度高于B级,B级高于C级,C级高于D级。两者都是地质可靠程度,但是内容大不一样,有本质的区别。

“99分类”的地质可靠程度,在文字上有一部分明显是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例如“22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23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别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这就清楚地说明,“探明的”是勘探阶段的工作成果(以煤为例,包括老规范的A+B+C,有时候还有D);“控制的”是详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包括老规范的B+C+D);“推断的”是普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包括老规范的C+D);“预测的”是预查阶段的工作成果(老规范的D)。这是正确的,同国际分类框架是一致的。

但是对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地质可靠程度具体内容的描述,是块段地质可靠程度。而各矿种勘查规范,更是无一例外地给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地质可靠程度规定了具体工程间距。规定了具体工程间距的地质可靠程度肯定是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绝无例外。就这样,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地质可靠程度,现在摇身一变,从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一下子就变成了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即在新的各矿种规范里,勘探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探明的,探明的就只相当于老规范的A级;详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控制的,控制的就只相当于老规范的B级;普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推断的,推断的就只相当于老规范的C级;预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预测的,预测的就只相当于老规范的D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99分类”混淆了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和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基本概念。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包括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两者关系密切,但是它们是两回事,绝不能混为一谈,必须以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参与分类(因为全区的地质可靠程度才是整个项目的,以后进行的许多工作都是以项目为单位的);而“99分类”和新的各矿种规范将两个地质可靠程度却混为一谈了,而且以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参与了分类,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地质可靠程度的错误导致了整个分类的错误,由此就产生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例如“99分类”不能同国际接轨;在实际勘查工作中无法应用,在矿井设计工作中无法应用,在经济技术评价工作中无法应用;在它指导下的工作成果,如过去储量套改成果、矿产资源评审结果、价款评估结果等在很大程度上不真实,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延迟了矿产资源规范同国际接轨的时间;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最近储量司搞了一个《关于确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指导意见》,原先我对此抱有较大希望,而现在虽然由于硬性规定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十一个问题,从前言开始,几乎每一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理论方面的,也有认识方面的,在很多方面没有指出“99分类”存在的错误,甚至使原来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很不理想。

例如前言,说对新分类的一些重要概念还存在模糊认识,是谁存在模糊认识这里肯定是指广大执行者,特别是第一线生产和工作者,而不是“99分类”的制定者。实际上是“99分类”存在根本性错误,广大执行者,特别是第一线生产和工作者对此很有意见,执行不下去了,所以现在才搞一个说明或指导意见。

再如第一个问题,说“勘查阶段针对勘查区或矿床,地质可靠程度针对勘查块段。”这是哪家的理论为什么将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分开接下来说“地质可靠程度应由矿产储量评估是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勘查程度,参考勘查工程间距确定。”越说越离谱了,勘查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主要就是根据工程间距确定的,怎么能把工程间距当成参考条件选矿结果、开采技术条件是全区性的,它在确定每一勘查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时,怎么能起主要作用

其他不一一列述。

下一步应当怎么办本人的意见是最好重新制定新的分类方案,而且越早越好。原因是“99分类”犯有根本性错误,一般的修修改改不解决问题。第二,不重新制定也可以,暂时搞一个说明,但是这个说明必须指出“99分类”的根本性错误,然后说明现实工作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何处理。

“99分类”的问题如此严重,造成的损失如此之大,也应当接受一些教训。第一,我部制定技术性很强的这类标准,最好选有这方面实际能力的人负责;第二,如果这方面的人不好找,也要找比较懂这方面技术的人负责,而且这个人必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您是分管地矿工作的副部长,又是评估师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指导意见》的具体执行者。所以向您反映这份意见,一是希望您对新的分类有一个正确而又全面的认识;二是希望您多做工作,及早重新制定我国的分类规范;三是希望您正确认识《指导意见》,以便更好地指导评审和评估工作。不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随信奉上本人200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请阅。

顺致

敬意!

田绍东

2004年7月8日

没必要告诉他,既然是礼物的话,那就给她一个惊喜吧。

给领导送礼物,是一件大事。

很久之前,我就想将这些年的“送礼”经验和踩过的坑,整理成一篇关于“如何给领导送礼物”的文章,今天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这里的“领导”不仅是指职场上的管理者,还包括一些有名望的前辈,但文章中我就统一以“领导”代称。

我之前说过,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送礼”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人对送礼物这件事,从来不会提前准备。我的经验是,要想礼物送的出众,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时候需要提前3-6个月的“布局”,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会跟大家一一详细说明。

我们先来看下,给领导们送礼物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1、求人办事,目的必然是“成事”

2、增进感情,多关注你,对你产生更深刻的正向印象,从而有啥好事儿能想到你

不管你的目标是哪一个,都透露着一个信息,就是希望能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既然知道了这个,我相信以后你就不会送出跟大众一样的月饼、粽子和年货。即使要送,也会想方设法的让同类型的礼物显得与众不同。

目标了解之后,接下来要做送礼物之前最重要的分析,也就是先弄清楚你的老板,是不是接受送礼物这件事。

当然你不能傻到直接去问老板,也不可能直接向你同部门的同事打听,因为毕竟送礼物这件事最好还是私下进行。

也许你会问,那我应该像谁打听啊?很简单,前台啊。

我之前在线下课的时候,跟大家分享过,前台是一个公司的门面,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刚到一家公司,最好先跟前台混熟,因为他能看到的关于公司的事,比你要多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中前台小姑娘,往往在职场剧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

当然跟前台打听也是有方法的,总不能直接去问。最好的办法就是旁敲侧击。

比如借着问自己是否有快递的时候,可以这样说:

“张总的快递还真多啊……”

一般聪明伶俐的前台小姑娘,会跟你回应道:

“这还不算多呢,每年圣诞新年才是老板收礼物的高峰期,各个合作方都变着花儿的送,他们好像都知道老板喜欢喝咖啡,我之前看老板一天就收了三个咖啡机……”

短短的几句话,你完全可以get几个重点:

第一,老板接受送礼物这个“潜规则”

第二,老板喜欢喝咖啡

第三,太多人送老板咖啡机

这三条至少让你知道:

第一,你可以送礼物

第二,不要送与咖啡相关的一切礼物,因为大家都能想到

知道了这些信息后,我们要开始做送礼物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调研“送什么”。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维度去调研,了解老板的喜好,从而选择礼物。

会稍微有一点点用,但是你别只送杂志呀,搭点其他的礼物比如烟、酒之类的一起送一点啊。

人情人情,所谓人情就是名和利呀,你送了小名,再送点小利就差不多了,只要没有根本性矛盾,领导应该不会再刻意为难你了。

职场其实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