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中航工业集团领导退休年龄是60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男性的国企领导60岁了都得退休。我国现在的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如果是副高职职称或者副处级以上可以60岁退休。国企领导还要看级别,一些大型
中航工业集团领导退休年龄是60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男性的国企领导60岁了都得退休。我国现在的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如果是副高职职称或者副处级以上可以60岁退休。国企领导还要看级别,一些大型央企的主要领导能延长到63岁或者65岁退休。
今年44岁的杨圣军生于山东,1991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此后杨再回中央财经大学攻读研究生,还在长江商学院读了EMBA,被评为高级经济师。
杨圣军在中航工业一直在财务岗位工作,曾任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财审部企业处副处长、财务部副部长,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部长、党支部书记,中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中航资本总经理等职。
2006年9月,时任一航财务管理部副部长的杨圣军受命担任财务公司筹备组组长。
2007年4月,财务公司成立,到年末就实现了开门红,成为原中国一航第一家当年重组、当年运营、当年盈利、当年分红的公司。
2012年5月,杨圣军以监事的身份进入中航资本的前身SST北亚,后出任出任总经理。
杨圣军事业的转折点出现今年股市暴跌之后。
7月28日晚,中航资本公告,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因涉嫌违规减持中航黑豹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7月29日晚,中航资本再次公告称,经董事会于当日召开会议审议,决定免去杨圣军中航资本总经理职务。
2015年7月29日晚间,因子公司违规减持被立案调查的中航资本公告称,董事会于当日召开会议审议,决定免去杨圣军中航资本总经理职务,暂由董事长孟祥泰兼任总经理职务。
2015年8月24日 ,中航工业通过微博称,中航资本原总经理杨圣军昨天正式向中航工业提交辞去领导职务的申请,公司同意杨圣军辞去其所担任的所有领导职务。
10月28日,中航工业通飞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航工业集团党组关于调整中航工业通飞领导班子的决定。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建设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中航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高级专务、副部长彭卫东宣读了任命通知:孟祥凯任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分党组书记,不再担任中航工业通飞总经理职务;费斌军不再担任中航工业通飞分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职务,调任中航工业特级专务、专职监事会主席;调曲景文任中航工业通飞总经理、分党组副书记。
高建设在讲话中指出,此次调整通飞公司领导班子,是因为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徐占斌同志,不再兼任通飞董事长以及通飞公司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正常的干部调整和干部交流。徐总虽然今后不再兼任通飞公司董事长,但还将作为集团领导继续主管通飞公司的业务工作,继续关心通飞的发展。他指出,孟祥凯同志2010年3月调任中航工业通飞总经理以来,与费斌军同志一道,在战略定位、产品研制、对外并购、公司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通飞速度”。孟祥凯同志担任通飞公司的董事长、分党组书记,将挑起整个中航工业通用飞机产业发展的重任,希望孟祥凯同志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奋发有为,为中航工业通用飞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他说,费斌军同志2008年任中航工业通飞分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至今,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努力进取,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文化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此次由于工作需要调任集团公司特级专务,下一步还将担任专职监事会主席等职务,希望费斌军同志在新的岗位上,推动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出更大的成绩。
高建设说,集团公司党组认为,调曲景文同志任通飞公司总经理、董事、分党组副书记是合适的。曲景文同志长期从事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科研、管理和领导工作,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开拓精神,此次跨板块间的交流任职,将为通飞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生活力。希望曲景文同志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大胆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高建设还对通飞公司提出了三点要求和希望:加强团结,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规范治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认真谋划,扎实推进通飞公司改革发展。
孟祥凯、费斌军、曲景文在会上分别讲话。孟祥凯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团结通飞公司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扛起发展中国通航产业的大旗,探索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全新的商业模式,引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不辜负集团党组的信任。
费斌军说,坚决拥护集团党组的决定、服从组织的安排,今后不管到哪里,心都会和通飞连在一起,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在通飞新的领导班子周围,用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集团领导的关心,回报广东人民的支持,并期待着大家胜利的捷报。
曲景文说,通飞公司一定要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共同推动通飞发展,尽快形成产业,担负起通用航空行业领航者的职责,并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中,生活、工作、事业三丰收。
有影响,姚江涛辞职,可能与近期力度空前的江西金融系统反腐风暴有关联。一位信托业人士告诉透露, “最早,江西银保监局的一位副局长主动投案牵出了江西银行的领导,又由江西银行的领导牵出了中航信托的副总,紧接着把董事长姚江涛牵了出来。”其它几位信托业人士表示也听说了上述说法。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和竞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新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张新心潮起伏:“我就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所有舍家忘我、坚守数月的中航人!”
高标准 筑牢安全防线
回忆起冬奥保障期间的点点滴滴,张新总是反复提到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机坪上只有零下10 ,大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冷风一吹,冻得刺骨。有个员工回到休息区,摘下手套才发现手上竟然长满了红疹。但大家却说‘咱现在干的是国家大事,这点累不算啥’!”
张新是中航集团冬奥保障团队中的一员,作为地服冬(残)奥“前沿指挥负责人”,三次进入保障闭环,冲锋在前,高效协调处理各类保障情况。面对荣誉,张新说,从中航集团总部到一线保障岗位,所有中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真诚奉献、默默耕耘,大家协力齐心,形成了冬奥保障的强大合力。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是冬奥航班运输保障的关键问题,着力实现机场地面保障人员、执行飞行任务人员、驻冬奥村工作人员、观赛人员全部“零感染”,是中航集团的目标。为此,集团根据冬奥疫情防控要求,对参与冬奥保障人员采取了“全体进闭环、三个不交叉”的措施,并派出包括张新在内的2名总经理级和11名高级经理级领导进入闭环区,成立了冬奥保障战时党支部,建立冬奥保障最前沿的指挥中枢,靠前指挥、内外联动。
张新是战时党支部中的一员,他和同事们在“两集中”内部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地面保障指挥系统,全面掌握航班运行动态,盯紧每一个航班、每一个环节,遇到特殊情况,现场沟通协调,现场拍板处置,确保保障工作一刻也不停,一步也不错。
实作风 打造优质服务
“集体是最坚强的后盾。得益于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经验,和疫情防控中不断总结完善的运输保障服务流程,我们很快就拿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出港高峰行李运行服务保障方案。”张新说。
受疫情防控要求、保障空间限制以及内外部工作接口众多等因素影响,首都机场涉奥地面保障流程需要重新设计,行李保障亦成为整个机场团队保障环节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熟悉现场环境且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张新被机场运行团队紧急抽调,参加冬奥航空运输行李保障工作专班,多次与冬奥组委各业务领域、首都机场各驻场单位进行研讨,挖掘问题点,连夜牵头制定了冬奥进出港高峰行李运行服务保障方案。初步方案形成后,张新和专班成员不断进行思想碰撞,推敲每一个风险点,反复优化修订了10余版,才确定了最终的流程,既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又保障旅客进出顺畅,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冬(残)奥会地面服务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
2月18日,中航集团响应民航局要求,一方面做好从冬奥村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冬奥离港航班闭环运行保障,一方面要在34个小时内完成T3航站楼所有国内航班向T2航站楼的转场,以保障冬奥离港高峰顺畅。面对瞬时集中的冬奥离港高峰人数和应急工作安排,张新和同事们在首都机场“两集中”冬奥保障区域里,现场沟通,随时研判,快速决策。原本在外界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全体中航人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
强力度 保障进出顺畅
2月20日晚,正当人们沉浸于冬奥会闭幕式的喜庆祥和,张新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他说:“20号早7点进场,一直不停歇地干到21号下午4点多,那是真的累啊。咱就拿行李分拣来说,那天139名行李装卸员一共办了1万1千多件行李,有三分之一的大件行李无法直接到达T3E楼的分拣大厅,全都是靠人工搬运,总重量达 212 吨,全程下来每名装卸员实际搬运行李总重量都在5 吨左右。”
张新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同事们奋斗拼搏的那股昂扬激情。保障冬奥离港高峰期间,国航地服的装卸员们穿着防护服连续搬运四五个小时,刚刚有间隙脱下防护服,喝了一口水,又听到下一个航班的保障通知。他们什么话都没说,立刻放下水瓶,穿上新的防护服投入到工作之中,“他们的眼里只有活儿,只有任务。”张新说,他想利用航班间隙让部分员工稍事休息,话音落了很久,却没有人回应。张新也常常是阶段性忙完回酒店吃降压药后,稍稍平复一下,继续到航站楼与同事们携手战斗。
自2021年进入冬奥测试赛阶段以来,中航集团不断收到北京市委、民航局、 体育 总局等相关政府单位、其他航空公司及 社会 各界的表扬感谢,并多次收到北京冬奥组委的感谢信,获得高度评价,取得了安全上万无一失和运输服务保障“零失误”“零投诉”“零感染”的优异成绩。
从人民大会堂领奖归来,张新当天下午就又投入到航班保障任务中。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张新说:“这个荣誉是大家的,集体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编辑/张鹏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