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孩子,这样对孩子好吗?

老人 0 17

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孩子,这样对孩子好吗?,第1张

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孩子,这样对孩子好吗?
导读:我作为一个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情的。说实话我并不赞成父母这样的做法,虽然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也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他们身边是会缺乏父爱母爱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就拿我自

我作为一个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情的。说实话我并不赞成父母这样的做法,虽然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也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他们身边是会缺乏父爱母爱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虽然我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很好,爷爷奶奶给了我足够的爱,但是在年纪比较小还不太懂事的时候,我是介意过这个事情的。印象中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就是我最不愿意的事情,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学校,而是不愿意见到其他小朋友上学放学的过程。因为那个时候我就是爷爷接送,但是其他小朋友基本上都是父母接送,那时就感觉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当然这样的情绪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等到大一些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但是这确实是会给一些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的。接下来我就说说孩子在爷爷奶奶跟前长大会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一、在父母面前会比较胆怯。

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毕竟从小到大都没有在父母跟前长大,跟他们接触的时间又很短,在他们面前就不敢真正的做自己,往往都是一副乖乖女的形象,有什么不满也是从来都不敢说出来的。就像很多人会在父母面前撒娇,我从来都不会,在他们面前我永远都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不会违背他们的意愿,更不会顶嘴。

二、跟父母关系比较疏远。

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面就会觉得他们只是我名义的父母,心里跟他们是一点都不亲近的, 就跟其他人跟父母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他们在我心里跟爷爷奶奶比较起来,真的是没有可比性。毕竟从小到大跟爷爷奶奶这么多年的感情不是白培养出来的,跟父母的关系自然不会亲近到哪里去。

文|文儿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是完全由父母养大的。城里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忙,需要奶奶接送孩子上学;农村里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要到城里打拼,可能就完全把他们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养了。很多人说奶奶养娃不如妈妈自己来养,比如奶奶会有上一辈人喂养孩子的坏习惯,喂孩子用嘴嚼过的食物;过度喂养孩子,希望孩子越胖越好;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变得任性奶奶带大的孩子真的那么不堪吗?当然不是。奶奶带大的孩子,有这几种结果让妈妈也惭愧。

重视亲情

现在的年轻家长,带孩子之余会被电子产品吸引。给孩子教育也会依赖电子产品。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去舅舅家拜年,看见他的小孙女正在玩学习机。舅舅说这孩子特别喜欢玩学习机,别看这个学习机很普通。但是,她妈妈买的时候很贵,好几千呢。现在,这孩子一有时间就趴在学习机上,喊她都一动不动的,入迷的很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室友只要是星期天,她都只回奶奶家。她说,她觉得奶奶是这个世界对她最好的人,她经常回忆奶奶夏天带着她乘凉,冬天给她烤红薯。还说奶奶的手艺很好,特别想念奶奶做的饭。孩子长大以后对亲人保留的记忆就是那些美好的陪伴。奶奶会更多的从生活上和孩子一起做,而年轻的家长可能会忽略一些温情的陪伴。奶奶陪伴的孩子,长大后多会看重亲情。

很多夫妻婚后生了孩子还要忙于工作,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来带孩子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跟着老人长大,自然就跟老人更亲近一点。时间长了就会引发问题,做妈妈的觉得孩子不跟自己亲近,是因为老人的挑唆,把责任怪罪到老人身上。一位 64岁老人就被儿媳指责,你有儿子为什么还抢我的儿子?她很疑惑,老人到底该不该帮儿媳带孩子?

我家的儿媳妇算是高龄产妇了,自从儿媳生完孩子,我就一直在照顾她坐月子,结果刚出月子儿媳就去上班了,直接把孩子的口粮都给断了,还跟我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吃奶粉长大的,我也知道两代人的差距很大,也犟不过儿媳,就只能顺从了。

天天带孩子,我倒也乐在其中,孩子活泼可爱也给我的晚年带来不少欢乐。孩子们现在6岁了,已经上幼儿园了。有一天儿媳来我家接孩子,孩子怎么都不跟她走,就是要跟奶奶在一起。我真的很欣慰,没有白疼这个孙子,但是我儿媳就不乐意了,说我自己有儿子还抢她的儿子。

天地良心,她自己从来都没有带过孩子,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现在懂事了,她就想把孩子带回自己的身边。但孩子不跟她回去,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关心过孩子,现在还倒打一耙说我教唆孩子不认她这个妈妈。

大家来评评理,她怎么这么不讲理呢?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在管,她连一分钱都没有出过,她就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我更不想把孩子送回去了,可是不送回去,她又在我儿子面前说我是一个恶毒的婆婆,让儿子在中间为难。我都64岁了还要操这个心,真的是很心累呀!

看完这位阿姨的讲述能反映出一个问题,老人到底该不该帮儿女带孩子呢?有些年轻人是巴不得让老人来带孩子的,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空间,说白了自己还是个孩子,再弄个小孩子天天在身边捆绑着自己,肯定是不乐意的,所以有些年轻的父母选择做甩手掌柜,但是看到孩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又想去管教,可是怎么管孩子都不听,最后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了父母,责怪父母太惯着孩子了,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还有另外一种父母,天天都是自己带的孩子。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一位妈妈,每天都是早上六点起床做饭收拾家务,七点再把孩子叫起来吃饭上学,自己趁着孩子吃饭的时候忙乱地洗脸刷牙,再送孩子上学然后上班,整个早上可以用打仗来形容。

她从不选择加班的工作,就为了能正常的接孩子放学,就业范围也变得窄了,所以说作为母亲真的是牺牲了很多,很多时候都希望有人帮自己一把,让自己休息一天,所以说老人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是有个度的,不能完全的帮也不能完全的不帮。比如到周末可以把孙子接到自己家中,让子女休息两天。

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老人就不要插手了,管好了没你的功劳管不好还要被埋怨,老年人能做的就是把孙子的衣食住行照顾好就可以了,有了明确的分工,孩子们不会失去父母的管教,也不会失去老人的疼爱。

所以对于这位阿姨的提问,我还是认为应该把孩子送回去,孩子一点点长大,需要家长的督促他去学习。毕竟这是父母的威严,而老年人在孙子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会失去抵抗力,会满足各种无理的要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想对年轻的父母说一句,不要过度的消费老人对孙子的疼爱,你的父母帮你带孩子是在分担你的压力,要更加爱自己的父母,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天天让爷爷奶奶送上学的话,还真的是有一点丢人的。毕竟也都初一了,也不是很小啦,也蛮大的啦。但我觉得就是刚开刚开学那几天送一下没什么。但是就这么长期的送真的会让别人觉得都这么大个人啦,还需要爷爷奶奶送上学。我觉得既然都上了初中了,也不都也不是小学生啦,就要学会独立。就少让爷爷奶奶送吧,毕竟年纪也大了,自己也要学会独立啊!

在9月1号开学的第1天,上海的一位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当警察在接到报警以后,看到一个孩子明明不是该幼儿园的幼儿学生,了解到孩子妈妈的电话,给孩子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孩子在早上上学的时候是被奶奶送到学校来的。而奶奶在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功课,了解了孩子究竟上了哪一个幼儿园,却殊不知做好了功课,依旧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在开学的第1天,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较忙碌,所以要求奶奶把孙子送进幼儿园。当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高兴,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了孙子上的哪一个幼儿园。往返把孩子都送了几遍,却没有想到,在开学的第1天依旧是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对于这一个奶奶,她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如果是送错了地方,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丢失。

奶奶把路记混了

上海由于是大城市,在记路过程当中许多老年人发现周边的幼儿园都一样。导致这个奶奶把孩子送上学的时候,发现孩子报名的幼儿园根本就不是附近的幼儿园,而是较远一点的幼儿园。当孩子的妈妈才知道这样事情的时候不仅没有责怪奶奶,反而是认为奶奶非常的细心。为了送孩子提前练习了几天了解孩子的学校,却因为路不熟,所以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疼爱孙子

对于这一个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学的时候,可想而知她内心当中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每一个奶奶都想在孙子第1天上学的时候,都希望能送孩子上学,却因为奶奶路不熟,把孙子送错了学校。好在孙子记得妈妈的手机号,当民警在接到幼儿园报警以后找到孩子妈妈进行了解后,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

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

奶奶陪我上小学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全家人经过商量,选中了方家巷小学,因为那所小学和奶奶家仅仅相距一两百米,而且和妈妈的工作单位也靠得比较近。

很快,小学报名的时间到了。在奶奶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走进了小学校门,郑重地在招生报名表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周婷婷"。没想到,我们祖孙俩刚转身一走,这所小学的老师就开始嘀咕起来:"让聋儿读正常小学,真不知脑子是怎么想的!"不久之后,学校公布了新生名单,奶奶和我找了个遍,也没发现我的名字。

于是,爸爸和奶奶带着我,第二次来到方家巷小学,直接找到了陈校长。听了爸爸的动情演说和我的精彩表演,再加上我已经认得两千多个汉字,陈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说:"好!就让她试着先读学前班吧!"虽然不能直接升入一年级,但毕竟我真的可以上普通小学了啊!因此,我们一家人高兴极了。

就要上普通小学了,全家人在兴奋之余,还带着一丝担心。他们担心我一旦上学后,在一群同龄的健听孩子之中,是否还能得到良好的保护。所以,在开学前,全家人专门为我准备了一次特殊的模拟课。

模拟课堂的教室,就设在奶奶家的客厅。我们准备了家里的桌椅,作为课桌课椅。爸爸当老师,妈妈、奶奶、爷爷当我的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我的旁边。爸爸还准备了小小的黑板,在黑板上写着:

上学:每天上午戴助听器上学。

放学:每天放学回家。

上课:上课铃响了,进教室,坐好。

下课:下课铃响了,休息十分钟。

然后,又教我什么是班级、同学、老师、作业等。

最后还教我,每天上学,看见老师要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要说"老师早";每天放学也要有礼貌地和老师再见,这时要说"老师再见"。

经过反复的模拟训练,我很快学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之后的几年里,只要见到老师,不管是不是教我的,我都会大声喊"老师好"、"老师再见"。全校的老师,都对我印象很深,夸我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开学第一天,秋高气爽。我背起书包,兴奋地站在家门口,冲着玻璃窗哈了一口热气,用手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我上学了"。然后,在奶奶的陪同下,我蹦蹦跳跳地去了学校。秋天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我身上,爸爸妈妈目送着我离开,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我第一次以小学新生的身份,迈进了小学校门,走进了学前班教室,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因为听力不好,老师特意安排我坐在第一排。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奶奶并没有离开教室,而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

极少有家长专门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学。奶奶之所以陪我一起上学,一起上课,带着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都是为了保护我,不让我受到伤害。于是,在我上的那个学前班上,总会出现这样特殊的场面:一个耳带助听器的六岁聋女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前一后地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就这样,奶奶一直陪我读到我小学一年级结束。

因为奶奶的陪读,让我顺利地开始了小学生活,我幼小的心灵没有受到过任何的伤害,也没有留下任何痛苦的回忆。那段在幼儿园时的形单影只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以上就是奶奶陪我上小学的所有内容了,欢迎您把故事大全网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奶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