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日前有新闻媒体报道,在四川成都有一家由一位七十多岁的英国奶奶开设的公益店铺,这位英国奶奶在这里开这个店铺已经长达七年了。这个店铺主要是收集那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及残障人士,他们做的手工品,然后在这所店里进行售卖,之后将这所店里所有的
日前有新闻媒体报道,在四川成都有一家由一位七十多岁的英国奶奶开设的公益店铺,这位英国奶奶在这里开这个店铺已经长达七年了。这个店铺主要是收集那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及残障人士,他们做的手工品,然后在这所店里进行售卖,之后将这所店里所有的收入除了用于店铺的日常开销之外,全部捐献出去。我觉得这位奶英国奶奶的行动践行了爱心不分国界,弘扬了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们这个地球村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不管来自哪个国家,不管来自哪个地区,都是这个地球村平等的一员。虽然文化不同,长相不同,肤色不同,但是这颗颗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爱心是相同的。这种爱心是没有国界的,也不分国籍的。这种爱心里都充斥着人类内心中最善良的一点,这位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同时也给我们普通人做出了榜样。
其实像这位老奶奶一样,世界各国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奉献自己的爱心。有的可能是亿万富豪,他们向一些贫困地区、国家捐出很多的钱,成立基金会。但是更多的还是像老奶奶这样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用自己最普通的行为做着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在这些普通的事情中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去践行这个世界的真善美,我觉得这是值得称赞的。老奶奶的行为给我们所有人做了一个榜样,做了一个表率。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成温暖的人间。这种爱也是不分国度的,不分国籍的。不管我们身处哪里,只要我们有爱心,只要我们愿意帮助人,都可以去实现帮助别人的理想。
我们的父母都在帮我们照顾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人还感觉老人带娃对小孩过份宠爱不利小孩成长,而不让老人带,可是老人还会因此有意见不满意,感觉年轻人就应趁年轻好好打拼一下,父母现在还健康,可以帮忙照顾小孩就帮忙减轻负担!
也有人感觉爷爷奶奶不帮忙照顾孙子女,媳妇以后就不帮忙养老,说你不帮我那以后也不要指望我给你养老。
其实老人照顾小孩变成一个传统变成一个思想,这个思想这个传统不是一两天形成也就是说也不能一两天可以改变的。那英国的老人是如何看顾孙子女啊?
英国的老人一般是照顾孙子女,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他们的观念:他们曾经也是边工作边带娃,养大了子女,现在子女的子女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不是老人应负的责任。
但是他们还是会尽帮忙照看的义务,因为天下爱子女的父母都一样。比如同事Jane的两个外孙女,平时是女儿全职在家带两小孩,可一到周末,女儿就会把两个小孩送到Jane的家,让她照顾,然后女儿和女媳一起过两天二人世界。甚至孩子才三四月大时,夫妻俩出去度假一周也是把孩子送来,让Jane夫妻照顾宝贝。
当然全世界都一样存在婆媳关系,本来两家老人可以轮流周未照顾,可Jane的女儿和婆婆关系不好,所以婆婆只是一周来看两次小孩,从不帮忙带小孩。
其实英国老人退休后,即使没上班也不会全职帮助带小孩,但他们会适当的帮忙。当夫妻二人忙不过,真有事情时,必须把小孩送到老人家里来,而不是老人去年轻人家里。毕竟是父母都深爱自己子女,爱的程度都一样,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和生活习惯不一样罢了。
在英国,年轻人要出去聚会或度假,甚至夫妻过二人世界时,就会把小孩带到父母家,让父母帮忙照顾。有些夫妻也是一位全职带娃,一位上班,而有些夫妻也是边上班边带娃,在英国妇女可以休一年的产假,而小孩一周岁后就有私立幼儿园可以看顾小孩。
中国的老人要如英国老人般的照顾孙子女,还需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硬件措施,这不是简单一家子的事。
《米娅的礼物》是2019年12月份,我们班参加百千第24期共读活动的共读书,这是英国当代女作家西塔博拉玛查理写的第一本小说,曾获得英国水石童书奖,朱自强教授向我国儿童读者强烈推荐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呈现了青春期女孩儿的欢欣与迷茫,引领着女孩子自信、从容地成长。读完之后,让我对青春期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1、着力塑造米娅的成长
米娅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她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在她12岁生日那天,正好来了例假,标志着她已经是成熟的少女,奶奶得了癌症,即将离开人世,米娅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奶奶打算在棺材上画画,米娅就陪着奶奶去买颜料,还和奶奶一起在棺材上画出了美丽、有趣的图案,陪着奶奶去木屋,在奶奶住在安养院之后,她经常和爸爸去看望奶奶,陪伴奶奶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在奶奶的葬礼上,米娅给大家分享奶奶生前的逸事,讲述奶奶的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奶妈的为人。俨然有一副大人的模样。
米娅的成长,还体现在进入自己青春期以后,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对心中的异性知己,互相关心体贴。在朋友怎么鼓励下,敢于反抗校园欺凌,不屈服其他同学的欺负,并且当曾欺凌她的同学想和她友好时,她不计前嫌,伸出了友爱之手。
从米娅身上的成长,让我想到了班里的女孩子,她们也和米娅同龄,也将进入到青春期,她们是否和米娅一样,也能做到善良、真诚,和同学友好相处?心中有自己的异性朋友?能抽出时间,在家里多陪伴亲人?有时候,每天和这些孩子打交道,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给自己设置一层又一层的保护层,将自己一点点包裹起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感觉只是在他们的外围打转转,读完这本书,我觉着心里顿时理解了他们。
2、奶奶的乐观豁达,从容淡定
这本书除了表现主人公米娅的成长,奶奶还是书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奶奶是一位艺术家,她在74岁时,不幸身患癌症,但是她面对死亡,不恐慌,不畏惧,为自己定制棺材,买来颜料,和孙女一起在棺材上画自己喜爱的图案,为人们留下自己最后的作品。在安养院里,她与同屋的病友克莉丝汀、克莱尔相处友好,虽然她的身体一天天在衰弱,看上去像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胳膊像刚出生的孩子那么细,好像需要什么东西来填充松弛的皮肤,但是她坦然自若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本小说给我们上了一节死亡教育课,奶奶面对死亡,坦然接受。她说,如果仔细想想,死亡其实就像电池没电一样,你的心脏停止跳动,然后你死了。平常人对“死亡”恐惧的字眼,而她是多么淡定啊!
奶奶看淡人生的离别,她说:“你知道吗?我在想我告诉过你的关于保护层的事。我不再需要它们了,它们已经剥落了,全都剥落了。所有我爱的人都来看过我,我内心很平静,也许这是一个旅程,返回爱的状态的旅程。”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有的人一提起死亡,就惊恐万分,想逃避现实,而奶奶给我们每个人做出了榜样,既然我们无法逃脱死亡,不如坦然面对。读完此书,奶奶在死神面前表现出来的淡定,让我们也能够平静接受死亡的来临,不管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还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我们能够做到冷静、坦然,从内心深处接受它。
3、礼物的特殊:洋蓟心吊坠儿
奶奶在米娅生日那天,送给 她的生日礼物是洋蓟心吊坠儿手链,在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对奶奶送给我这个礼物感到不解,后来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蓟心吊坠儿有着特殊的内涵,希望米娅能够做一个内心柔软的女孩,除去外面的一层又一层的保护层,做一个善良纯洁有爱心的女孩。
奶奶即将离世,送疼爱的孙女洋蓟吊坠儿手链作为生日礼物,可以看出她的良苦用心,孙女米娅12岁,已进入青春期,女孩子就需要像洋蓟一样,学会保护自己,把那颗柔软的内心层层包裹,才不会轻易受到伤害。
我们班级里的女孩子,也是11-12岁的年龄,和米娅一样将要进入青春期,她们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想别人闯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过她们学会保护自己吗?她们能从奶奶的礼物中受到一点儿启示吗?
4、形式与众不同,小说采用日记体的形式。
我打开书本会发现,这本书没有目录,全书是由37篇日记串联在一起,从4月30日这一天写起,我收到了爸妈、姑姑、奶奶的生日礼物,奶奶的棺材送到了家里,我来了例假,这一天发生的很多事,一直写到6月5日奶奶的葬礼结束,这30多天,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发生,奶奶患乳腺癌,身体一天天衰弱,最终逝世,离我们而去,而我在经历亲人离开的痛苦中成长,在与同学交往中,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会了坚强和保护自己。
小说用日记体的形式,使故事情节显得真实可信,也教会了孩子们写日记的具体方法。我们曾共读过意大利小说家亚契米斯的《爱的教育》,也是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米娅的礼物》这本小说,不仅适合儿童阅读,我们成人也能够从书的汲取成长的力量。学会在死亡面面对。勇于面对死亡。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