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化:两位60多岁的老奶奶身着旗袍,成为巴黎最亮丽的风景线

老人 0 35

旗袍文化:两位60多岁的老奶奶身着旗袍,成为巴黎最亮丽的风景线,第1张

旗袍文化:两位60多岁的老奶奶身着旗袍,成为巴黎最亮丽的风景线
导读:2019年,两位60多岁的中国老奶奶,身着旗袍爆红巴黎,一条短视频的发布,惊艳无数外国网友。 两位老奶奶梳着干净整洁的头发,戴着中国风耳坠,踩着高跟鞋,身着旗袍,优雅自信的走在巴黎街头。 她们妆容精致、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东方女性之美,一时

2019年,两位60多岁的中国老奶奶,身着旗袍爆红巴黎,一条短视频的发布,惊艳无数外国网友。

两位老奶奶梳着干净整洁的头发,戴着中国风耳坠,踩着高跟鞋,身着旗袍,优雅自信的走在巴黎街头。

她们妆容精致、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东方女性之美,一时间成为了巴黎街头最亮丽的风景线,引得外国人纷纷跑来和她们合照。

两位老奶奶的年龄,加起来有120岁,但他们玩的却比90后、00后更加时髦,她们打卡网红店品法式甜点,她们游玩卢浮宫赏巴黎风情,他们在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在塞纳河畔拍视频,谁能想到这两位 时尚 大咖,都是年过半百的60后呢?

这两位中国奶奶,用行动诠释了“优雅和美丽不分年龄”,只要有自信,走到哪里都是T台,60岁一样可以优雅和美丽。

两位老奶奶之所以能爆红外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身着旗袍。旗袍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饰,曾被誉为女性“国服”。

1929年,民国政府将旗袍,确立为国家礼服之一;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中国人民对旗袍的重视。

上个世纪20年代起,旗袍就开始在全国流行,时至今日,旗袍依然是中国最为重要,且最受欢迎的女性服饰之一。每逢重大节日,旗袍一定是当代女性首选服饰。

关于旗袍的 历史 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旗女之袍说,也就是旗袍是源自清代旗女之袍,后经过演化发展成了民国时期的旗袍。

其实,这个观点是比较片面的,理解成旗女之袍,更多的是字面上的意思。东华大学艺术学教授卞向阳认为,此旗非彼旗,旗袍之所以叫旗袍,完全是一种误称。

1912年2月11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结束,而旗袍是在1920年之后才开始流行,作为汉人,长期被满人压迫,是不可能去复辟清朝服饰的。在这一点上,就否定了旗女之袍说。

旗袍,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服饰的西方化,融合马甲和西式裙装的风格,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 时尚 袍服。

清朝末年,汉族女性的穿着,依然保留着上衣下裳制,一般的女性是不会穿袍服的,只有旗人女性才会穿着袍服。汉人被清朝统治了300多年,脑子里潜移默化的就认为,女人穿袍就等于旗女穿袍。于是,旗袍的叫法就这么来了。

1926年2月27日,《民国日报》上还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叫《袍而不旗》,其主要思想就是表达,旗袍不能跟旗女混为一谈,应该称之为中华袍。但是,这么多年来兜兜转转,旗袍还是没能更名为中华袍,人们还是称之为旗袍。

所以,旗袍是一种民间的通俗叫法,而非官方学名,这个名字的来历,完完全全就是一场误会,跟旗女之袍没有任何关系。

上世纪20年代,旗袍之所以能迅速蹿红,除了旗袍本身漂亮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权的解放。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残害太深,例如《女儿经》中写道:“为葚事,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可见,女性在封建 社会 ,是怎么被迫害的。

民国建立之初,西方思想开始融入中国,年轻人纷纷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尤其是女性,极力的追求男女平权,刻意模仿男子穿着长衫袍服。

辛亥革命之后,年轻女性们纷纷放足、剪发、穿长衫,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长衫女,北京的报纸还曾发文:“如今的女子剪发了,足也放了,连衣服也穿长袍了。”可见,当时穿长衫已经是流行风气了,只不过 社会 舆论多有批评之意。

随着思想的解放,旗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从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飞速发展,就连学生的校服,也都做成了旗袍样式。一时间,旗袍成了中国女性最为标准的服饰,上至达官贵人的富贵太太,下至市井乡村的民间妇女,无不穿着旗袍。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尤其是一些文化女性,对旗袍更加情有独钟,例如张爱玲、吴贻芳、阮玲玉、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等等,她们对旗袍的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张爱玲和宋美龄,搜寻此二人的 历史 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她们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身着旗袍,她们穿旗袍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仰慕者的心中。

张爱玲的一生,制作并穿着过几百种样式的旗袍,少女时期穿碎花旗袍,青年时期穿高雅的紫、绿旗袍,中年时期的素布旗袍,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曾给张爱玲做旗袍的裁缝回忆道:“我给张爱玲做过的旗袍,都数不清了,但每一件旗袍都是她亲自设计,我只是按图施工。她冬天的旗袍有绒夹里,紧身、窄长袖、两侧开到膝部,春秋旗袍都是束腰、低领,夏季旗袍是无领、短袖、长衣至膝盖。”直到现在,张爱玲的这种夏式旗袍,依然非常流行。

宋美龄更是一位旗袍的深度痴迷者,由于身份特殊,宋美龄还专门雇了裁缝,为自己缝制旗袍。这位裁缝名叫张瑞香,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做旗袍,平均两三天就能做一件,除了过年休息几天之外,其余的时候都在赶工。

按照三天一件的速度,张瑞香一年就能做100多件,十几年来,他给宋美龄做过的旗袍足有几千件。如果说宋美龄的衣柜,是世界上最大的旗袍储藏室,也真不为过。宋美龄晚年去美国生活,从大陆运走19箱衣物,其中有15箱都是旗袍,可见宋美龄有多爱旗袍。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旗袍堪称是服饰美学之最,显与隐、色与戒之间的和谐,将中国女性含蓄的身姿表达的淋漓尽致。

风韵、轮廓、婀娜、婉约、妖娆、华丽、高雅、端庄、妩媚都是形容旗袍的绝佳词汇,字字充满诱惑,是女子,就该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的美,是一种高贵的美,它对穿着者的要求十分苛刻,只有中国女性才能穿出那种东方神韵,西方女性永远都穿不出那种旗袍之美。

旗袍作为一种服装,已经完全超越了人们对服装的定义,旗袍所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华丽,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透漏着民族精神的艺术语言。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 历史 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据媒体报道在成都有网友分享了一位88岁的爷爷,在自己孙女结婚的时候送给孙女,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旗袍,这一个视频在网络曝光之后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也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觉得平时在生活中很多爷爷奶奶特别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都会把自己生命中比较美好的东西送给他们,觉得这种爱是非常可贵的。

爷爷送孙女旗袍

大家都知道,平时在结婚的时候自己亲朋好友都会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也会送很多礼物。自己爷爷已经80多岁了,他们这一辈子也非常的辛劳,当孙女要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无比的激动,肯定也想把最美好的东西送给孙女,想给孙女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也可以让她永远有一个念想。于是这位爷爷就送给了孙女一件自己亲手做的旗袍,在结婚当天就可以穿上这一份礼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羡慕的。

他们的这份感情

很多人都觉得这份感情是最美好的,也是最让人羡慕的,通常自己在结婚的时候都会送礼物给长辈,但是没想到在结婚的时候还能收到88岁爷爷的礼物,这是无比的幸福,也是这辈子最好的礼物。毕竟88岁的爷爷他的岁数已经很大了,还能为孙女亲手做一件衣服,这也是爷爷最美好的事情,他觉得就算付出最多也是很值得的。只是他做的不管是孙女喜欢不喜欢,但是他这份心意就已经很值得欣赏。

对于这样的礼物来说应该是很珍贵的,爷爷平时对做衣服虽然有所了解,但是这么大的岁数已经看不见,眼睛也不好使,还为孙女做这么好的旗袍,可以说他们的感情感动了很多人,也深深的激发了很多人的思想。毕竟隔代亲虽然说是溺爱,但是像这份溺爱也是很多人都可望而不可求的。

相同年龄的人总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穿衣方面也是如此。年轻人追求个性和时尚。对于中老年母亲,奶奶服装是对中国母亲的默契。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一定有那些“中国阿姨”,他们戴着丝巾,穿着明亮却俗气。尽管同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人具有相似的审美品味,但也有一些人敢于尝试并拒绝接受旧的奶奶。一群时尚且造型优美的旗袍奶奶用自己的形象重新定义了“中国阿姨”。在中,他们在时装秀上一起穿着旗袍。尽管它们有一头白发,但又高又直,而且在70多岁时令人赞叹。

对于许多老人来说,要么低调以至于他们从不假装过时,要么他们使用质朴华丽的奶奶服装来增强肤色和外观。旗袍奶奶的审美趣味,从发型到旗袍显然都比较气质,可以修饰身体形态并穿出令人眼花的奢华感,这是非常值得老年人借鉴的。旗袍奶奶真是太神奇了,但是许多人会将炫目的感觉归因于他们的美丽。实际上,除了更好的姿势之外,奶奶也有脂肪和脂肪,但是它们被巧妙地隐藏起来并装饰有疏松的旗袍。充满自信的气氛和旗袍醒目的色彩,整体魅力迅速提高。

从侧面,您可以发现旗袍奶奶骨瘦如柴,甚至看不到他们的腹部。但松散装饰的旗袍与印花和皮带搭配,很容易转移视线,仅保留其良好的气质。蓬松整齐的发型还具有使气质更加优雅细腻的效果。强烈建议老年人尝试。还有许多奶奶喜欢朴素。这组旗袍奶奶的街道风格显然更加低调而优雅。仅使用纯色和极简旗袍样式勾勒出一个高个子的轮廓,并拥有优雅而年轻的整齐发型。如果要改善肤色,则中带有少量颜色的纯色模型非常醒目且值得尝试。旗袍作为东方女性的专属,它可以很好地突出腰部和臀部的曲线。

只要样式合适,即使您有点胖,也可以达到隐藏肉和减肥的效果。中这些奶奶的样式是更经典的样式。长袖和紧身设计更适合测试身材,更适合苗条的女性。如果您的身体较胖或明显肥胖,建议您选择新的样式旗袍。只要保持扣环和直立领口,就可以保持旗袍的经典而优雅的魅力。可以更宽松地定制肩袖,腰部和臀部,以便容纳更多不同的身材。如果您有信心并且拥有奶奶的光环,您将不会错过更时尚的旗袍风格。相同颜色的醒目照片不仅看起来时尚,而且具有更好的年轻效果。旗袍奶奶这种风格,随随便便就是时尚大片的感觉,蓝色和印花也很有民族魅力。

旗袍的经典风味更加符合奶奶的白发色。怀着复古的精致感,白发已成为一种时尚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的红色,只要不是太亮,中老年人也可以穿上红润而优雅的感觉。奶奶的深色印刷也精美而优雅。大多数相似年龄的人都有相似的时尚品味。曾经的“中国姨妈”是一种审美上的默契。但是旗袍奶奶的惊人外观使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老式的奶奶感觉,而且还可以看到更明亮,更精致的中老年人服饰,旗袍非常推荐的魅力单品。

绝大多数的老人在穿衣打扮上都比较墨守成规,很少有老人会购买艳丽的服装,一来是觉得艳丽的服装不适合自己这个年纪,二来过于鲜亮的衣服,其实很少有人可以驾驭。但在网上却有一位90岁的"红裙奶奶"火了,这位奶奶平时穿衣打扮非常大胆,而且她特别喜欢大红这个颜色。

从网上曝出的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奶奶当天出行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脚上穿着黑色的小皮鞋,满头银发看上去并不违和,反而彰显出了独特的气质。这位奶奶的衣着打扮非常 时尚 ,而且气场强大,旁边站着的是她1米9的孙子,与奶奶走在一起,孙子则成了陪衬的"绿叶"。

其他照片反映出了,这位奶奶每次出行都偏爱于大红色,虽然每次出街的款式不太一样,但服装都比较大方端庄。而且这位奶奶平时应该比较注重衣着打扮,外出都会配上一副黑色墨镜,再加上奶奶本身身材比较苗条,有着一双大长腿,走在外面格外吸睛。

其实从这位奶奶出行的照片中不难看出,每次奶奶外出都会有孙子陪伴,相信祖孙俩平日的感情也非常好,其实在我们周围,很多孩子和老人的关系也都特别亲近。

1、老人更疼小孩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希望能够给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在年轻家长打拼的时候,他们也愿意拿出自己的退休时光来带孩子。因此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带娃的时候,能够给小孩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小孩喜欢吃的东西,老人也不会吝啬。孩子犯了一点错,老人也不会像父母那么严厉,因此小孩也更愿意亲近老人。

2、老人陪小孩时间更多

如今的年轻家长工作都比较忙,所以带娃的任务基本都落在了老人身上,虽然家长每天也要下班也要回家,也能陪孩子。但对于小孩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他们说话,教他们穿衣服,每天睡觉的时候也是老人陪着自己。对于小孩来说,老人比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更多,因此和老人的感情也会更好。

负责任的老人带娃绝对是一件好事,对子女来说也是一种福气,但对于老人来说,带娃时还是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一、不要过度溺爱

因为隔代亲的关系,老人带娃时往往比较宠溺,对孙子孙女的疼爱,更超出了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但过度溺爱只会让小孩性格变得极端。因此老人带娃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不要过度溺爱,应注重培养小孩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多征求小孩父母意见

有很多年轻父母之所以不让老人带娃,是因为有些老人比较固执,即便是帮着带小孩,在很多事情上不愿意听从年轻家长的意见,导致家庭矛盾。因此老人带娃时也要多跟小孩父母沟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只要对孩子好,何乐而不为呢?

三、不要事事包办

绝大多数老人帮子女带娃,也是希望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子女可以更轻松一些,因此在生活上事事包办,根本不让小孩父母插手。但这样一来会助长小孩父母不爱带娃的惰性,二来也不利于小孩成长,等到老人年迈之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非常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