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可能部分家长有着与我一样的同感,过去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是由奶奶来带,现在反而姥姥成了带娃的主力军,这不禁让不少人感到奇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办点事情,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就是姥姥带娃
可能部分家长有着与我一样的同感,过去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是由奶奶来带,现在反而姥姥成了带娃的主力军,这不禁让不少人感到奇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办点事情,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就是姥姥带娃情况。就拿我舅婆来举例, 她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现在三个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最小的外孙已经2岁了。
让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两个女儿各生了2个孩子,儿子也生了个孩子, 总共五个孩子全在舅婆家里,都由舅婆和舅爷来带。
目前的基本情况是两个老人家在家带孩子,其他人全都外出工作,最大的外孙11岁,是个男孩子,调皮得很,基本指望不上让他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五个小孩子整天在家吵闹,两个老人家实在是累得很,虽然嘴上也会抱怨,但还是不辞辛劳地为女儿、儿子带娃。
我当时就问舅婆,“为什么两个表姑都把孩子寄在这里,不给孩子奶奶带?”老人家无奈道:
听她说了许多,我才明白,原来姥姥会成为带娃主力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1、 奶奶可能更倾向于另一个儿媳
就像我大表姑的婆婆,她生了两个儿子,一直以来她都更宠爱小儿子,都说爱屋及乌。原先大表姑刚生下女儿时,婆婆也挺喜欢,结果等到小儿子结婚后生了孙子,她的态度转变迅速,后来直接搬去小儿子家里住。
大表姑说婆婆不愿意来她家里帮忙带,嘴上说着让她把孩子送去弟媳家,但让她厚着脸皮把孩子送去弟媳家里,她是办不到,只能求助自己的母亲。
相信也有不少人存在这样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相信大多数都会把自己的第一选择目标转向自己的母亲。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姥姥们才会越来越受欢迎。
2、 姥姥们不会破坏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说起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在深圳租了个房子,当时房东是个老太太,和儿子、儿媳妇一起住。
老太太有个7岁大的孙女,由老人家来负责照顾,因为儿子与儿媳妇白天都要外出工作。
每逢周末我都会在庭院里晒太阳,好几次我都遇到老太太与她孙女,有时候也会在一起聊天。后来我发现老太太有个不太好的习惯,总是喜欢在孙女面前“诋毁”她妈妈。
而且老人家说的一些形容词还不算太好,甚至用上了一些比较过分的话,虽然我知道老人家是在与小孩子开玩笑,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排斥情绪。
每次老太太一说妈妈怎么样时,孩子总会反驳她,而后表现出很受伤的表情,看着实在心疼。
相比起来,其实大部分姥姥都不太会在孩子面前“诋毁”他们的妈妈,反而会在孩子面前维护他们妈妈的形象。
因为是妈妈,知道女儿工作的不易,不希望女儿被误解,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别怪罪妈妈,能够多体谅妈妈一些。
3、 想帮女儿分担压力
我经常看到一位邻居在带她的小外孙,通常这种情况下,她妈妈都是去打零工了。邻居也想帮女儿减轻压力,甘愿为女儿带娃。
因此,姥姥们心疼女儿,不愿女儿一个人承受太大压力, 想要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力的琐碎小事来帮忙分担压力 ,就算只是一些也好。
4、 婆媳矛盾影响
有些宝妈觉得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太多的阻碍,很容易与婆婆起冲突。但是如果把孩子给姥姥带,因为是自己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放得更开,不会因为一些疙瘩而记挂在心中。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更向往舒服的相处方式。 因为害怕婆媳矛盾激化,导致姥姥成了带娃主力军。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还是有一大部分婆婆也很称职,不论是在与儿媳相处方面,还是在照顾孩子方面。
不论是姥姥带孩子,还是交给奶奶来带,年轻人与老人家之间的沟通少不了。这就需要年轻人主动去实现,而不是给人留下话柄,被人家指着脊椎骨说“她做得不到位。”
涠洲岛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激情的地方,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大家可以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慰藉,在海滩上沐浴自然阳光的普照,下面给大家分享2018年涠洲岛自助游攻略。
涠洲岛
八月的一天,突然厌烦了成都的闷热,虽然错过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仍然想选择一个一个海岛去吹吹风,与涠洲岛也就这样相遇了。
涠洲岛是一个很浪漫的名字,是由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不但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也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
港口
从北海乘坐“北游12”经历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到达了涠洲岛。作为一个内陆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出过海,听说海上晕船很恐怖,就在码头买了两幅晕船贴,10元两幅,贴在耳朵后面,不知道是船大风浪小,还是晕船贴真的有用,反正顺顺利利的就靠岸了。
上岛船费有120元/人和150元/人两个价位,根据船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出港之后还需购买上岛费才能登岛,90元/人,持学生证可半价,出港会检票一次,鳄鱼山公园检票一次,其它地方就不用了。
香蕉林
上岛之后随处可见香蕉林,不过不要随便去摘岛民的香蕉哦,会被罚款的。
香蕉、椰奶冻
岛上的香蕉卖得很便宜,5元可以买一大串,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香蕉不一样,是绿色的,据说是自然成熟的,反正很甜很糯。
椰果有盒装和椰壳装两种,图上的是椰壳装得,比盒装的要贵一点儿,不过口味是一样的,只是更好看一点儿。椰果冻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用勺子挖一口送进嘴里,凉凉的,口感有点儿像果冻,但是更细腻,带着浓浓的奶香和椰汁味儿,晚上抱一个椰果冻在海边吹着海风,别提多美了。
岛上的基础建设还在进行中,部分区域可乘坐公共汽车(5元/人),很多地方都还是泥路,若想环岛游玩建议租赁电瓶车。
木瓜树
在岛上有两种木瓜树,一种木瓜果实是紧紧贴着树干生长的。一种木瓜果实是像灯泡一样垂下来生长的。我不知道两种木瓜是否有差异,买的都是村民摊位上的,都很甜。
菠萝蜜树
打小开始菠萝蜜吃了不少,但是都是在水果店买的,这是第一次知道菠萝蜜长在树上,很惊讶也很焦虑,总担心它掉下来砸着人呀。
蔬果摊
岛上很多地方都有当地村民在卖水果蔬菜,都是自家生产的,很便宜,蔬菜2元可以买一大把,椰子10元/个,木瓜分大小2元/个——5元/个不等。
有趣的柚子树
这是一家客栈里面的柚子树,柚子皮上都被刻成了人脸,好像在过万圣节啊!
岛上海鲜
上岛当然不能错过海鲜了,遗憾的是上岛时不在开渔期,岛上海鲜都是从北海运过去的,价格比北海稍贵一点。
岛上的海鲜市场在天主教堂附近,如果住在其他村一般都是骑电瓶车过去。有趣的是岛上的电瓶车都是没有锁的,问店主不怕被偷吗,店主说这里是海岛,东西丢了也在岛上,运不出去的。
大只的龙虾
这是在岛上买的海鲜,对比iPhone7手机就知道螃蟹、龙虾有多大只啦!
岛上海鲜种类很多,不在开渔期价格比平时贵一点,但是比内陆也便宜多了。作为内陆长大的孩子从小只吃过大闸蟹,这是第一次见到蓝色的螃蟹和手臂大小的龙虾,还有好多不认识的海鲜。
在岛上买海鲜可以选择在大排档请人加工,价位会因做法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在15元——25元/份。岛上有很多客栈也可以提供厨房,自己动手做会更有趣。
清蒸龙虾
清蒸螃蟹
我住的客栈可以提供厨房,而且里面会有义工小伙伴帮忙做饭。
螃蟹和龙虾加上姜蒜直接进锅清蒸,调好酱料直接蘸着吃,最大程度的保留海鲜的鲜味儿。不过要注意蒸的时间,时间太久会破坏肉质的鲜嫩。
蓝色的螃蟹好像是叫花蟹,肉质很嫩,肉也很多,不但蟹身肉很多,每一只足都可以扯出一大条蟹肉,蘸上芥末和醋,一大口送进嘴里,蟹肉的鲜美滑嫩加上芥末和醋对味蕾的刺激,满满都是幸福感。
龙虾最好的吃法是做成刺身,不过岛上条件不允许,只能清蒸,肉质比较紧实,不够细嫩,口感稍差。
蘑菇
岛上气候比较湿润,适合各种菌类生长。我从客栈到海滩穿过一片小树林就发现了一大片野生的菌类,个人觉得像是鸡纵菌就捡了一把回去,并且向当地一个老爷爷确认是可以食用的,晚上又可以加个鲜美的菌汤了。不过提醒一下大家,在野外最好不要捡菌类食用哦,很容易中毒的。
回锅香蕉猪肉
岛上盛产香蕉,岛民往往会用滞销的香蕉喂猪,长大的猪就叫香蕉猪。
用香蕉猪肉炒的回锅肉肉质鲜美,肥而不腻,时间炒得久一点儿的带着一点点儿的焦香,吃再多也不会油腻。
岛上有很多网红店,破厨房就是其中一个,位于天主教堂附近。破厨房的老板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姐,店里装修风格比较贴近大自然,菜品大都以“破”字开头,什么破冰、破粉、破水的,比较有趣。
破粉
破粉其实就是豇豆肉末浇透的粉,但是破粉和平时吃的酸辣粉不一样,不是红薯淀粉做的,应该是米粉做的,没有韧性,但是带着独特的米粉香,豇豆是炒过的,混合着肉沫的香气,加上香脆的花生米,入口很像妈妈做的味道。
破面
破面是红烧牛肉做浇头的面条,面条比平时吃的面条宽,缺乏韧性,但是面条汤汁很浓厚,牛肉久炖之后收汁入口即化,配上新鲜的香菜,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破水、破冰
去的时候点了一个两人套餐,除了破粉、破面,还有破冰和破水,一共大概是78元。
破水其实是百香果汁兑水,百香果加的很足,轻轻喝一口,果酸会引起唾液大量分泌,之后又会有一点儿回甘,感觉很奇妙;破冰和平时在火锅店吃的冰粉基本是一样的,冰粉混着葡萄干、花生脆、山楂。在炎热的八月,坐进破厨房,吹着空调,惬意的吃一口破冰,和陌生的旅客聊聊涠洲岛见闻,别有一番风味。
听老板说晚上破厨房会有乐队驻唱,提供酒水,会变成一个很嗨的酒吧,不过由于距离原因就没能够去感受一下。
烧烤店
客栈旁边的一家烧烤店,可点中餐,菜品酒水都偏贵。从旁晚开始就有漂亮的**姐或者帅气的小哥哥驻唱,还会有迷乱的灯光,氛围很像丽江的一些清吧,可以坐下来喝着小酒听听歌。
涠洲岛海岸
听岛上居民说涠洲岛沿海岸线的村子基本都是做民宿的,当地居民把房子修好租给外地人装修、经营,自己就做点儿海鲜生意大排档。岛中部的村子由于旅游住宿发展不起来,经济相比海岸线村落更落后,大都只有做体力活,比如做三轮车拉客、买水果等。
我住的客栈是一个内蒙小哥哥经营的,房东是一对老爷爷老奶奶,每天下午都会带着两岁的孙女在客栈门前的空地上剥蒜,大桶大桶的剥。
听老人说女儿、儿子成家后都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栋四层房子里,大儿子打渔做海鲜生意,女儿经营大排档,小儿子卖蒜,老两口剥的蒜就是帮小儿子剥的。
但是小儿子好赌,欠了不少钱,一家人都在帮着还。大的孙子已经上高中了,每个月回来一次,一大家人就会休息两天。言辞当中虽有对小儿子怒其不争的抱怨但更多的是家庭和睦的幸福。
早潮过后的小螃蟹
岛上的日子是惬意的,早上起来如果天气给力可以去看看日出,八月份白天阳光比较强烈,不建议到海滩日光浴,除非你想要健康的小麦色。
傍晚可以去海滩玩水,冲浪、水摩托或者游泳都可以,或者就抱一个椰子到海滩上坐着,一边吮吸着浓香的椰汁一边等待落日,也是惬意得不行。
我的爷爷长着一双大眼睛,挺着高高的鼻子,银白色的头发根根竖起,显得很有精神他老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朴素得有点寒酸
半年前,爷爷退休了大家都以为爷爷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他却想再找一份工作做爸爸妈妈都不同意爸爸对爷爷说:“爸爸,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还是在家里歇歇吧”爷爷说:“别的我也做不了,我一直在粮管所工作,至少可以开一个饲料店”爸爸说:“爸爸,您为什么还要办饲料店呢又辛苦,又赚不到钱要是钱不够,我们兄妹四个可以给您的”爷爷说:“我劳动了一辈子,习惯了,如果没事干,会闲着发慌的”
在爷爷的再三坚持下,爸爸才勉强同意了不久,饲料店开张了
有一回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看见爷爷弯着腰吃力地把三四包饲料搬上三轮车,然后坐上车去帮人们送饲料爸爸说:“唉,爸爸,你太累了,这是何苦呢”爷爷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我不累”我急忙跑过去说:“爷爷,我也要去”他笑嘻嘻地说:“好的,来,快上来”我坐上车,看着爷爷弓着腰,双脚使劲地踩三轮车的样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会儿,车要上桥坡了,桥很高很陡,爷爷使劲踩也踩不上,只好下来推,我也跳下车帮爷爷推我和爷爷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推上了桥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爷爷的脸颊流了下来,我急忙说:“爷爷,快休息休息吧”他却说:“不用了,要是休息的话,什么时候才能把货送到呢”我想爷爷这种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晚上,我对爷爷说:“您干吗不在家歇歇还要去干活呀”他严肃地说:“多干一些活,没什么,我不仅可以多挣一些钱,还可以锻炼身体”我说:“您不是还有退休金吗再说我们还可以养您和奶奶的呀”爷爷说:“我们不需要你们的钱,一定要靠自已挣呀,再说劳动也是锻炼身体呀”
回到家,我对爸爸说:“爷爷真辛苦”爸爸说:“爷爷这辈子的书念得没我们多,文化程度没有我们高,可是那种肯吃苦的精神我们永远也比不上
其实温州的美食确实还是挺多的,大家如果有想要去温州品尝美食,可以去试试这些,当然在温州最重要的还是去吃海鲜了,现在温州开渔,是不是刚好是吃海鲜的最佳时间。
海鲜大排档温州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
只要是靠海的地方,本地人最喜欢去吃海鲜的地方,永远都是大排档。
一口炒锅、一个冰箱柜台、几张塑料桌椅,不论是苦中作乐的打工社畜,还是家里几套房收租的房东,在温州大排档里都能享受到同样高水准食物的款待。
大家对大排档的印象有三点,味道好吃、价格实惠、环境糟糕。
不过之前让温州土著朋友给推荐的几家海鲜大排档,也看不见露天胶椅了,环境普遍更像小饭店。大概是生意太好,都升级过了吧。
益展坊海鲜楼
地址:鹿城区车站大道789号智慧谷G栋101号
价格:¥150/人
益展坊应该是温州最早开始做平价海鲜的大排档,后来才火起来的正亮、正阁、星龙等等,都是益展坊的后辈、后后后辈了。
所有海鲜都是明档点菜,一长条的海鲜台啊,丰盛得好像在逛海鲜市场。
黄酒炖蝤蠓(yóuměng)是必点的招牌菜,蝤蠓就是温州话里的青蟹,品质好不好,就看两只大蟹钳——肉厚到要“破壳而出”的,随便怎么烧烧都好吃。
另一道招牌酒炖河鳗还是用的黄酒慢火酒炖,这道菜其实是温州名菜,因为火候难以把控的,小馆子不太能做好,所以在益展坊能吃到也挺难得的。
其他海鲜就看着点好了,做法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家烧或者红烧。
海瓜子、油螺、花蛤这些小海鲜吃起来虽然费工夫,但是味道“卜卜鲜”啊~
益展坊150的人均其实不算贵,但是生意实在太好,饭点大概率要等位。
排队也就算了,很多招牌海鲜去晚了水缸都卖空,吃不上就很愁人了。
土著朋友传授的办法:大堂大桌提前3天,包厢最好提前半个月就预定,吃饭不易啊!
星龙海鲜
地址:鹿城区望江东路105号
价格:¥140/人
温州另一家星龙海鲜虽然没益展坊资格老,但先一步拓展了外地市场,早早就在杭州、苏州、常熟开了分店。
星龙在温州的这家老店,也确实挺“生意兴隆”的,位置就在瓯江的江心屿对面。
温州如过江之鲫一般多的海鲜餐厅,想出挑,拼的就是食材新鲜度。
而星龙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艘自己的大船“星龙海鲜号”。每到开渔,毛估估上百种海鲜从大海无缝连接到星龙的海鲜台,点菜环节口水就流一地了。
温州人吃海鲜,其实不止于清淡和遵从食材本味,有时候也会“下重手”,最典型的一道代表菜江蟹生,就是生醉的梭子蟹。
跟在顺德吃到的生腌做法挺像的,像舟山、宁波那边的做法,是加海盐和白酒腌。而温州的江蟹生加生姜、胡椒粉、糖、醋、酱油等等,味道上偏酸偏甜。
每个地方吃海鲜的习惯不同,但最温州的吃法是一定要用温州拌面来收尾。
星龙的拌面就是温州做法,浇头是肉末、豆芽,调味里有明显的醋味,超大一份、也不会坨。
虽然现在店面升级了,但从拌面上还是能看出是典型的大排档作风。
星龙海鲜的位置很黄金,大概是想让食客们多看看瓯江的夜景吧,他们家只做晚上生意,想要江景的包厢记得提前订。
正亮海鲜
地址: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南塘后街2号楼和3号楼负一楼
价格:¥120/人
温州很难得的一点,是一家店哪怕被各路攻略轮番推荐,出品还是很稳定。
这家正亮是温州海鲜大排档里的“网红”,因为常年挂在大众点评的「必吃榜」上,游客不老少,但味道好吃,本地人也买账。
和其他店不一样的做法是,正亮要先点菜再排队等位。正亮也没有菜单,直接看菜下单。
在海鲜点菜区一定要眼明手快,紧跟在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后面,否则可能会被插队。
点菜过程挺曲折,但是入座之后就能火速上菜,都是海鲜大排档,正亮的优势是海鲜种类够多,不止东海的,时令海鲜里经常能看到很多“外国面孔”。
开渔季当然是东海海鲜吃到爽,其他季节来正亮吃其他产地的更好。
招牌盐_花螺摆盘看着好看,但别拍照拍太久了,上桌10分钟内是最佳赏味,水分吊干口感就差了。
清蒸虾姑配温州酱油醋,常见的江蟹生、鱼饼,都一如既往地好吃。
正亮的菜式其实也就是温州常见的那些,只要当天的海鲜品质不拉胯,发挥就稳定。
键勇饭摊
地址:鹿城区桥儿头金桂7栋109(花环路)
价格:¥70/人
在温州,平靓正的小饭馆有个专属的名字,叫“饭摊”。
键勇饭摊是温州本地的四大饭摊之一(至于具体哪四家,说法就多了),在饭摊里,价格算小贵,跟海鲜排挡比,价格又算实惠的。
键勇分店很多,基本上开到哪里都会变成周围居民的食堂,吃饭的时候听到的全是温州方言,生意特别好。
虽然不主打海鲜,但在温州开饭店要是连海鲜都做不好,生意也绝对不会好。
键勇店面小小,海鲜种类倒是挺多,再各种烧法排列组合一下,菜很点得出来。
值得点的还是眼熟的那几样,梭子蟹除了家烧和红烧,他们家用干蒸的做法也不错,海鲜本身就是天然味精了,简单的烧法就好吃。
9月之后就是梭子蟹大批量上市的时间,蟹肉扎扎实实,个头大到两只就占一盘了。
海味小吃街头小吃都是大海的味道
_鱼是沿海地区很常见的一种鱼,而温州海域是我们国家_鱼最好的产地之一。
水产品富裕的地方除了趁新鲜吃之外,通常都会有二次加工的吃法。
温州_鱼经典花式三吃——鱼丸、鱼饼、敲鱼面,是很多人的都会买的土特产
阿红鱼丸
地址:鹿城区人民中路32号新中国影都楼下一层
价格:¥25/人
虽然鱼丸常见,但温州做鱼丸的手艺可是也入了市级非遗的,展示店就是这家阿红鱼丸。
老板娘阿红最早从一个走鬼摊做起,做到代表温州小吃在G20上展示,是现实中的大女主励志创业戏了。
阿红说他们家的鱼丸只用8-10斤这个区间的东海_鱼,去头去骨加基础调料腌半个小时,加淀粉拌匀之后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食客点单之后,用手把鱼糜揪出筷子好夹的金钩形状,汤里加胡椒、米醋、葱花,一点都不会抢鱼肉本身的风头。
细节之处,连胡椒都是阿红自己的秘方,连额外加的咸菜都有粉丝。
阿红家生意之好,就算不是饭点也有不少人来吃。
而且他们家的鱼饼也有真空的外带包装,吃完多半都要再买一份带回家。
强能鱼圆店
地址:多家分店
价格:¥20/人
每家店都特意找来吃也挺累人的,但毕竟也是特色,不吃又可惜,这时候连锁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从味道上来说,个人觉得阿红的鱼丸更好吃,但强能鱼圆在温州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也没总店分店味道差异的说法,小吃种类多、出品稳定。
初来乍到那就点个鱼丸、鱼饼、_鱼胶冻三件套。
鱼丸能感受到淀粉不多,偶尔还能吃到细小的鱼骨头。要是吃不惯鱼腥味的话,一定要点一点温州特色的酱油醋,提味还能去腥。
他们家也有网店,能网购,价格偏贵。
瓯式夜宵没有泡泡、杏仁腐的夏天不完整
冷饮店对温州人来说也不仅是解馋、消暑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杏仁的杏仁腐、温州local版哈根达斯的蛋打冰激凌,再撸几串“万物皆可”的泡泡,冷饮店是比图书馆更适合(抄作业)自习的地方。点两碗冷饮,情窦初开的小情侣可以腻歪一整晚。
芙蓉冷饮
地址:鹿城区杏花路209号
价格:¥30/人
杏仁腐大概是温州人最爱的冷饮,它出场时总是搭配各式水果罐头,还有有嚼劲的葡萄干、杨梅干。十几块的价格,比奶茶店实惠太多太多了。
芙蓉冷饮最早开在水心菜场门口,搬地方了之后价格涨了好几块,还好味道还是原来的。
杏仁腐用玻璃杯装,所有食材都是老板自己做的,原味的就特别好吃了。
蛋打冰激凌也是招牌,牛奶冰激凌+生鸡蛋+芝麻的组合蛮新奇的,如果你能吃惯生鸡蛋的话,肯定会样非常喜欢。
他们家的冷饮味道很古早味,像冰牛奶是用炼乳冲开之后加薄荷,奶味没那么浓,倒是很解渴。
芙蓉最好吃就是冷饮,泡泡种类多、量也很大,但是觉得味道一般般。
哈皮粑粑杏仁腐
地址:多家分店
价格:¥60/人
跟鱼丸一个思路,芙蓉是传统老店、传统味道,哈皮粑粑就是温州遍地都有的连锁冷饮店。
他们家的杏仁腐卖相更好,创新的口味选择也更多,像胖大海和金银花的口味清凉解暑,非常适合夏天。
虽然是油炸的,但泡泡的油不会太大,而且温州吃泡泡不配酒,配杏仁腐最好。
相比之下,更喜欢哈皮的泡泡,尤其是鸡骨泡泡,肉不多,但是很入味,跟沈阳人喜欢啃鸡架一个道理。
花柳塘泡泡
地址:鹿城区花柳塘26号中侨大楼7栋底商
价格:¥40/人
前面两家店主打冷饮、泡泡为辅,而花柳塘就是泡泡为主、冷饮为辅。当然这两样在温州,通常都是“结伴”出现的。
这家店是温州土著朋友的推荐,说是“从小吃到大系列”的老店,查了一下,居然还是家“网红店”。
炸鸡柳必点,跟小时候拿零花钱去买的“垃圾食品”一个味道;蟹柳棒也要多拿几串,泡泡yyds。
蔬菜反正不占肚子可以随便拿,过油炸完刷上酱料,怎么都好吃。牛羊肉倒是挺一般的,不如北方烧烤店里的。
现在随便撸一顿东北大烧烤,人均100肯定是要的,但温州的泡泡店消费普遍不高,花柳塘更是人均40左右就能吃饱了。
BTW,花柳塘这条不长的巷子里,藏着很多不起眼的小店,留点肚子可以多吃几家。
走进温州随便一家饭店,食客们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端上来的食物却用明明白白的好吃抓住胃口、直击人心。
8月还只是开渔季的前奏,9-10月不仅海鲜更多、更壮,价格也还要再跳一跳水,不准备去温州吃一趟吗
龙殇子
作者: 星空恋爱
简介:
深夜,HN大学一间普通的男生宿舍里,还有人在挑灯夜读,观之乃是二十四史。每每看至精彩之处他便击掌为贺,看到历史黑暗之处他不是掩面而泣便是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怒从中来。
厦门美食包含了东南传统的特征,在近代又融汇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精髓,现在的厦门可以吃的美食非常多,符合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口味,下面给大家分享厦门最详细的美食攻略。
厦门是一个不需要攻略的地方,到过两次,游览了那些大众的景点,曾厝垵、鼓浪屿、厦大等一个都没有落下。
没有攻略,没有计划,走一走岁月沉淀的文艺街道,听一听回荡街道的琴声,品一品最为地道的美食。
其实,厦门是一个讲究情怀的地方。仔细品味,发现厦门其实很有味道。
这一次去厦门,主要是为了美食。和前两次一样,从木鸟短租上订了民宿,选了一间喜欢的风格,同样的小清新,不一样的装饰和房东。
通过前两次的经验发现,旅行体验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住宿和房东带给你的东西。
这间民宿偏向于清新极简风,屋里没有任何的冗杂,主白色调配上一些绿植,显的尤为清新明亮。
房间里有很多房东个性化的装饰和摆设,墙上的挂布和油画,把房东的职业和爱好体现的淋漓尽致。没错,这是一个摄影师房东。
民宿在厦大沙坡尾附近,是一栋老花砖房,用房东的话说,这样才显的有味道嘛!
在预订之前也提前问了房东关于厦门的美食历史,房东说关于历史他不太清楚,但哪里的好吃他很明白,可以帮我们推荐或者带我们去吃。
就这样,三天的厦门美食之旅开始了。尝遍了所有,最终总结了以下几种去厦门必吃的美食小吃。
沙茶面
沙茶面是厦门必吃的小吃之一,它之余厦门,就好比凉皮之于西安,热干面之于武汉一样。所以,到厦门,必吃的美食那一定是沙茶面。
在厦门随处可见卖沙茶面的小店。清晨也好,黄昏也罢,沙茶面成了厦门人必备的主食之一。
三天的时间,我吃了四顿沙茶面,里边的酱汁是一大特色,弄弄的花生酱味,还有它特有的咸鲜,随意搭配鱿鱼、花蛤、虾仁、鱼丸等辅料,满满的一大碗,直到把沙茶面里的汤喝光才肯罢休,满足极了。
姜母鸭
十里飘香的姜母鸭成了厦门人心中的一道美食。就在客栈的几天,我看到客栈老板点外卖吃了两次姜母鸭。这也足矣说明这只不一样的鸭子在厦门人心目中的地位。
老姜、白天以上的低脂番鸭,加入了二十多位药材香料,淋上米酒和麻油,一口身经百战的老砂锅在火上慢炖,让鸭肉鸭骨酥烂入味,连姜都好吃。
闺蜜从此迷上了姜母鸭,非要向房东讨要做姜母鸭的步骤。以上也是从房东口中听到了。只能记得这么多了。
海蛎煎
海蛎煎又名蚝仔煎,好像这个奇奇怪怪的名字在厦门人口中说出来才好听。
它也是厦门最具风味的传统大众化小吃,以鲜牡蛎为主料,以地瓜粉搅拌,再加入蒜等调料,煎炒而成。本人对它无感,但闺蜜极力推荐,好像对于喜欢吃生蚝的人来说这是一道美食。
土笋冻
土笋冻其实是起源于福建泉州的,后来满满流传到了厦门。
一种色香味俱全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但吃起来绝对需要勇气。
主原料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于水中,冷却后即结成块状,Q弹清透,配上好酱油、蒜蓉等吃起来更美味。
厦门海鲜
最后一个可就厉害了。
选对了市场,你会觉得厦门的海鲜便宜又新鲜。
房东带着我和闺蜜去到了厦门最大的海鲜市场——八市,一番采购下来,仅仅花了200元,回到民宿房东亲手为我们烹饪,并且讲解了海鲜如何最才能最好吃。
一桌实惠又美味的海鲜大餐开始享用!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