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死后出殡,家中为何不可以送?

老人 0 63

老人死后出殡,家中为何不可以送?,第1张

老人死后出殡,家中为何不可以送?
导读:中国很大,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

中国很大,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

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活着的人去送死去的人,要是别人知道,也有些人不敢与之再婚。

所以有种说法,不想再婚的就会去送出殡。就算是最后改变要再婚了,最少也得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婚,可是这么做的时间太短,感情太假。一般是一两年之后才好堵别人的嘴。

只是有一点,送出殡了,再婚得越快,就越会被人笑话得越厉害。

如重庆就是夫妻间不相送,不能看下葬,不能看火葬。

为什么会有夫妻不相送的习俗呢?按过去的说法是因为死者会眷恋生前的一切,灵魂就不会甘心地离去,所以一旦配偶相送,死者阴魂不散会缠着活着的人,甚至于把活着的人也带走,一起再续夫妻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丧偶者确实与死去的配偶感情深厚,太伤心难过了,会出事,所以不让其相送,也是保护活着人。

正是有这几种说法,所以才会有夫妻间不相送的习俗。

而在我们广西南宁还有一种说法,要是出现这一种情况的话,那么不但不能送,还必须在出殡之前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前离开,到外面去,不许在家吃饭,在外面呆到出殡之后才能回来。

如13点出殡,那么丧偶者就得在配偶出殡一个时辰前,也就是11点钟前,他要离开丧礼现场到外面去回避。

要是农村的一般离家远一点,跑到村里的小卖部,或者是树下纳凉,绝对是不能返家的,更不能出现在出殡的路线上。

而城里的则是跑出去,有些人就是在看下象棋,或者是和人聊天。同样也是不允许在出殡的路线上。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说,一定是夫妻俩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所以不能相送!送者有祸!

就算是丧偶者不想离开不想回避,可是也会被亲戚朋友个个都相劝,一定要离开丧礼现场避开出殡。

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也会劝丧偶者离开的,不管是为了逝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都要规避。

何为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只要年月日时只要出现两个一样的,那就是要回避的。

比如说:丈夫是1970年1月1日0点生,而妻子是1970年1月22日12点生,那么就是年月相同,生辰八字有四个字相对应了。这一种是不能相送的,必须要回避。

生辰八字有四个以上对应就得回避,所以就会出现丧偶在出殡前离家很远,吃饭也得在外面,买来吃。游荡在出殡之后,才能返家。

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们村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他与妻子的生辰八字有六个字以上是相同的。

他还是送了,并且送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戴破斗笠,按习俗,男丧偶出殡相送的时候,是要戴上一顶破斗笠,然后由人携扶着相送。如果说是女丧偶,女方就得戴孝相送。

要戴的是破斗笠,而不是图中这么好的一顶斗笠

在丧事刚刚办完的次日,他的家人就发现他直挺挺地死在了床上,跟随着亡妻而去了。于是又办起了他的丧礼,然后夫妻合葬。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了。

昨天凌晨(3月4日)的四点,听说小区里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去世了,早上火葬场就来车,把去世的老人先拉去火化。因为疫情,只有三辆车跟去,场面冷冷清清,听说火化完,他家的亲人把老人的骨灰寄存在火葬场里,等疫情结束,再办老人出殡的丧事。

本来已经九十二岁的老人去世了,是喜丧,因为这里的疫情还没有结束,这个地方已有几十个人得了新冠肺炎,这里的小区还在管控中。愿老人安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人们好畅快无阻地通行。

我的外婆,也可以称作我的奶奶。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父亲兄弟五个,其中四个去了外地,只留他一人在老家。由于爷爷奶奶去世的早,所以老家也没有了其他人。

而我的母亲,姐妹五个,她是家里老大,由于没有男孩,所以,我的父亲便做了上门女婿。

而我呢,姐弟四个,我是最小的。

我们成长在外婆的家里,所以,和外婆的情感要比其他家庭的外婆更亲一些。

从小都是外公和外婆带着我们,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缺过吃的,而且外公还经常性的带给我们一些小惊喜。

再后来,二十五年前,外公去世,隔一年母亲去世,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创伤。

好在最近的几年,生活慢慢好了起了。

但是,在三年前,父亲也去世了。由于我们姐弟几个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所以近几年每年回去的聚会,都是因为有外婆的存在,而经常的聚在一起。

由于近两年的疫情,回家的次数也开始有限了。

外婆的身体在去年的11月份开始不太好了,由于年龄也达到了98岁,所以身边的姨都做好了思想准备。

去年11月时,在医院住了半月有余,才硬生生的把外婆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今年过完春节,刚好是她的99岁大寿,全家人欢聚一堂,女儿,外孙,外孙女,重孙等众多人为她欢度了生日。

看她身体的状况,想着能撑过100岁是不成问题的。

没想到,也就是在4月份,早上起床还好好的,突然一下就不行了。

由于当地发生了重大疫情,一切都从简办理,外地的回不去,当地的还风控。所有的晚辈都只能在当地面向老家的方向进行哀思。

她走的时候,也没有受苦,这也是晚辈们欣慰的地方吧,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能送她最后一程。

我想,外婆选在这个时候走,也是不想麻烦晚辈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