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厨房待久了,就会发现,有时候,就连美食也会辜负你。一脚踏入烘焙坑的新手,谁没被戚风“气疯”过?即使是在厨房呆这么久的菜菜,也曾对着一团发不起来的面团生闷气。不过,你若是转身逃避,问题就永远在这里。搞懂了,才能真正跨过去。所以对我来说,做饭
在厨房待久了,就会发现,有时候,就连美食也会辜负你。
一脚踏入烘焙坑的新手,谁没被戚风“气疯”过?
即使是在厨房呆这么久的菜菜,也曾对着一团发不起来的面团生闷气。
不过,你若是转身逃避,问题就永远在这里。
搞懂了,才能真正跨过去。
所以对我来说,做饭的过程,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厨房不仅治愈了我,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爱。
我也希望,能够把这些从厨房里得来的领悟,分享给你们。
好啦,今天也是想教你们一款特别治愈的甜品:桃胶南瓜露。
做法简单,入口香甜,保证它不会辜负你们。
这款治愈甜品,快收藏起来吧~
桃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谓是近年糖水界的当家花旦了。
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桃花泪。
它其实是桃树的分泌物,经过风干干燥,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硬质桃胶的样子。
坊间常说,多吃它皮肤好,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口感。
软糯滑嫩中,偶尔能吃到一点脆脆的果冻感,给你口腔最温柔的一击。
南瓜露绵滑,桃胶的胶质感和它相得益彰。
我还往里加了椰浆,多了一丝香浓,喝起来更别致。
哎呀要哭了
知乎小可爱们,别只收藏不赞同嘛~
入口甜蜜,刺激得脑内啡咻咻地往上涨,即使有烦心的事,也能被它扫去。
这一杯,你不试一下吗?
- 南瓜桃胶露 -
[ 食材 ]
干桃胶35g 鲜银耳40g 南瓜300g 鲜奶350ml 椰浆200ml 冰糖/砂糖40g
[ 食谱 ]
1桃胶提前一晚用冷水泡发好(至少泡发8小时),再挑去桃胶上的杂质,洗净待用
2取一个小锅,加入泡好洗净的桃胶和撕成小瓣的鲜银耳,再加20g冰糖
加水没过桃胶银耳,开中小火煮30分钟,煮至桃胶银耳软烂
3南瓜切成小块,沸水上锅蒸10分钟,筷子能轻松戳穿南瓜就表示蒸好了
4将蒸熟的南瓜倒入搅拌机,加入椰浆、牛奶打成南瓜露
5打好的南瓜露倒入锅中,加入煮好的桃胶和银耳,加20g冰糖,煮沸后即可出锅
趁热喝就是暖和热饮,晾凉或放冰箱冰镇,就是一杯夏日清凉甜点
最近天色多变,乌云雨水常来打扰,来上这明亮暖和的一杯,整个人也会明朗起来。
桃胶和银耳软糯好嚼,南瓜露搅打得顺滑无渣,顺着喉咙而下,舒服。
做这道甜点不难,唯有一点要做到的,便是耐心与等待。
干桃胶要提前一晚泡发好,再细细挑去附着的木屑与杂质,才能得到这盈透的一碗。
这一碗,是不是像极了爱情,哈哈。
谢谢~
编辑于 2019-04-30禁止转载
借款通知:好分期最高可借20万,最快5分钟到账,最长可分12期还

好分期-正规借贷
广告
评论 9

小U妹
感觉夏天冰冻一下也很好吃吧?
2019-04-30
1
查看全部 9个评论


赞同 108


喜欢 38

分享

评论 9
- -
有哪些「做法简单却特别治愈 」的甜品?

懒饭
738 人赞同 · 207 人喜欢了该回答
那种软软的、糯糯的食物,都特别治愈! 不过要说做法简单的话,可以试试麻薯! 蔓越莓麻薯! 软糯中又有一点Q弹,放在舌头上好像可以打滑,咬起来略有嚼劲~ 虽说以糯米粉和牛奶为主料做成的,但加了蔓越莓,吃着是酸酸甜甜的,一点也不会腻~ 用料:玉米淀粉(防粘用)30g、糯米粉120g、牛奶240g、砂糖110g、蔓越莓50g 做法: 1、防粘手粉:玉米淀粉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分钟,就可以成熟了。用来防粘的手粉,所以用量多点少点都没什么问题。 [代码] 2、面团:糯米粉分2次加入牛奶,搅拌至完全溶解没有面疙瘩。用微波炉中火加热2分钟,拿出来搅拌一下,中高火再次加热2分钟。 3、蔓越莓面团:微波炉取出以后,倒入蔓越莓颗粒,继续搅拌成非常粘稠的面团。 4、冷藏:模具垫上油纸,撒上熟玉米淀粉(手粉),把面团平铺在油纸上,表面再撒上一层玉米淀粉,盖上保鲜膜冰箱冷藏30分钟至完全冷却。 5、切块:冷却后,取出切块,再次撒玉米淀粉防止粘连。 然后,就可以吃了。 满足!治愈! 关注公众号懒饭美食或下载懒饭APP,学习更多美食的做法,一分钟学会一道噢!
查看全文

+4

赞同 738


喜欢 207

评论 29
王老吉啤酒加盟:只需一辆车一个仓库,海口区域代理利润可观!

王老吉招募新合伙人
广告
杨枝甘露的做法?有没有做甜品的朋友,做家里面自己吃的。

企鹅吃喝指南
575 人赞同 · 319 人喜欢了该回答
有多少人对于港式甜品的最初认知,来自这一碗杨枝甘露? 每次吃杨枝甘露,都要忍不住感叹味觉呈现的精妙平衡: 芒果甜,淡奶香,透明西米在齿间产生Q弹爆破感,西柚果肉又适时带进一抹明媚的酸。 舀一大勺金光四射的芒果汁,配上粉嫩少女心的西柚,整个夏日午后都被它照亮。 但比起亲民的红豆沙芝麻糊,杨枝甘露在甜品店里往往属于价格高贵的那一档。我们从甜品师BeiLei(也是上次[链接]的专家评审)那儿,讨来了一个好吃的配方。 做完算了个帐,两人份的杨枝甘露,成本不到十块钱——啊,终于实现杨枝甘露自由了! 原料 芒果……2个(约500g) 全脂淡奶……10ml 椰奶……20ml 细砂糖……5g 西柚……1/4个 西米……20g 先来盘一盘原料 传统上杨枝甘露用的是菲律宾吕宋芒,纤维少,肉厚而软糯,芒果味儿要足! 但吕宋芒在国内不太常见,我们也尝试了用其它应季芒果代替。 人称“中国版吕宋芒”的广西桂七,香气浓烈,侵略性很强。另一位广受好评的选手是攀枝花苹果芒,果味浓郁,打出来的芒汁细腻顺滑,好次! 一个冷知识:杨枝甘露在1987年诞生于新加坡的利苑,而在利苑,这道甜品是不加椰浆的,以免抢味。 但自家吃甜品何必太拘泥?喜欢椰子的热带风味,加一些也无妨。如果想还原正宗口感的,也可以用淡奶油代替呀。 椰浆用东南亚产的,一般都不会错,比如印尼的佳乐、泰国的高达。注意要选原味椰浆,别用甜腻腻的椰汁饮料。 用椰浆的话,还要加入全脂淡奶(不是淡奶油!),与椰浆按1:2的比例来调配。这样奶香和椰香调和得正好,是杨枝甘露中的浓郁担当了。 西柚颜色很少女,酸中带微苦的晶莹果肉,加进甜美软萌的杨枝甘露里作为平衡,就如天造地设一般。 如果不嫌麻烦,还可以用沙田柚来跟西柚配(也是利苑酒家的做法),微苦与清甜、脆爽与细嫩都有,非常迷人。 来,动手吧! Step1:煮西米是个耐心活儿,一不小心就容易糊锅。BeiLei教给我们一个方法,保证成功: 锅里倒入足量水,大火烧开以后,倒入西米,不时搅动防止粘底,煮5分钟。 关火焖20分钟。这时还有白芯,别着急,要再煮一次。 先过冷水“洗”第一遍。 重新加水煮5分钟后,再焖10分钟后,白芯就会慢慢消失。 将西米捞出,再用凉水“洗”第二遍,冲去表面粘乎乎的部分。 这样煮出来的西米,火候正好,每一粒都晶莹又Q弹。要把它们倒在凉开水里,冷藏着备用。 Step2:调椰奶。把淡奶和椰浆按1:2的比例混合,同样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Step3:切个西柚,取1/4,撕掉皮和筋网,剥出果粒。 Step4:芒果削皮去核,取一
查看全文

+26

赞同 575


喜欢 319

评论 23
阿胶的功能到底有没有被夸大?

晓星尘
781 人赞同 · 100 人喜欢了该回答
做为一个阿胶行业从业5年多的行业人士,凭良心讲,阿胶确实就是一个被神化的水煮驴皮。我自己不吃阿胶,家里也不吃阿胶,东阿阿胶的员工不吃阿胶,深入了解阿胶的人也不吃阿胶。阿胶对血虚有点儿效果以外(吃其他的皮熬成的胶也有效果),其他的功能都是瞎编,都是东阿阿胶每年好几亿的广告费砸出来的。或许有人认为阿胶有效果,那应该是凑巧罢了,信则有不信则无,全靠心理因素。 讲真,花个两千块钱买盒阿胶吃,还真不如花个几十块钱吃个小野鸡炖蘑菇有用呢!
查看全文


赞同 781


喜欢 100

评论 164
如何制作像广东和香港那种绵密的绿豆沙?

Wilson Suen
1233 人赞同 · 607 人喜欢了该回答
绵密的绿豆沙也是我的最爱!这是一位广州老奶奶教我的方子,简单,但是费点时间,做法很古朴,但是花了时间做的就是不一样!真的不用相信那些什么米糊机一类的,我做给很多朋友都吃过,无论香味还是口感,都是绝对一流,让你不用去广东都能吃到最传统好喝的绿豆沙! 不吹牛了,先介绍材料: 绿豆200g 很多人买去皮绿豆,那样营养大打折扣,虽然,我过程中也需要去皮,但是带着皮煮制的营养和风味都会更好,食物的皮是保存食物风味最好的东西。 黑糖150g 要减肥的MM少放一点 OK,老广东人常用增城的片糖,大家可以找找看 盐一小撮 其它发挥:我加了一撮桂花,你还可以放海带,还可以放薄荷,或是艾草 第一步;先将水洗净200g绿豆,除去沙子和坏的绿豆,倒入2000ml水,泡3小时 第二步:开大火,将绿豆放在火上煮开后调中火继续煮,煮到绿豆的皮,都浮起,捞出。捞出后,关火,焖1个小时。 第三步:将煮好的绿豆放入食物料理机打成豆沙 第四步:将打好的绿豆沙倒回入锅,用勺子向一个方向搅动,大火煮滚后,放入黑糖,煮到都融化,这个过程也需要不停搅动,再加入桂花,煮个半分钟,关火,盖好盖子焖半个小时,就可以喝啦!
查看全文


赞同 1233


喜欢 607

评论 150
通知:海口急缺注册安全工程师,60分及格,满足这2个条件就行

注册安全工程师
广告
稻香村哪些点心让你有「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的感觉?

今天快乐了吗
1743 人赞同 · 385 人喜欢了该回答
有一年夏天姐姐去北京转机,带回来一大盒稻香村糕点,当时觉得又甜又腻,现在自己来了北京,经常看测评稻香村点心,没事儿就跑去买一两种尝一尝,争取做个测评合集! 1牛舌饼 牛舌饼是第一个种草的,因为它是咸口的,就想尝尝,真的好吃,咸甜口带着一点椒盐味,好像稻香村家的咸口糕点都做得很不错,可以都试试 2枣泥酥 这个真的很优秀,没吃过枣花酥,但是这个枣泥的甜度真的刚刚好,带着一点苦味儿,里面混着松子仁?很扎实细腻的口感! 3地瓜酥 室友推荐给我的,我个人觉得地瓜味没有很足,但是很酥脆,有那种千层酥的感觉,碳水的扎实感,还是很好吃的。 4 枣花酥 稻香村的枣泥系列确实优秀的,终于打卡了这款巨火的枣花酥,喜欢吃这款的可以尝试一下枣泥酥,上面发的那张,更好吃更醇厚! 5山楂锅盔 确实不负盛名,外壳很酥,里面的山楂馅不是那种齁甜的,还蛮清口的,可以吃! 6 金猪饼 听大家推荐去试了试金猪饼,我就吃了一口就觉得好甜啊,没吃出来里面是什么馅系列,这只猪长得也太可怕了8哈哈哈 7 南瓜酥 这个真的一言难尽,没有南瓜味,皮很厚很硬又很腻,不好吃!! 8 枣泥方酥 果然枣泥系列永远不让人失望,虽然我还是更爱枣泥酥 9 雪花酥 买了一大袋子稻香村准备录测评视频,没忍住先干了一个雪花酥,奶香十足,里面有葡萄干,没有别的牌子的雪花酥那么甜腻,就是很奶的味道,推荐!!
1、冰激凌雪媚娘
雪媚娘是一款比较受欢迎的甜品,冰淇淋雪媚娘就是一款特别适合夏天的甜品了!糯米做成的冰皮,包裹着满满的浓郁奶油和酸甜水果,轻轻吮开后感受从软糯到鲜滑的绝佳变化,让味蕾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到最丰富饱满的美味。
2、椰汁芋圆西米露
芋圆是一到传统的闽南小吃,在广东省、台湾省、福建省比较流行。但是好吃的食物怎么会只在部分地区流行呢,所以,清爽冰凉、解暑降温的椰汁芋圆椰汁芋圆西米露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
3、绿豆冰糕
绿豆糕有清凉解暑、养颜润肤、止渴消暑等功效。不仅仅深受妈妈奶奶辈的喜欢,也一并俘获了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心。制作也比较简单,端午节的时候,小伙伴们可以做一些送给亲朋好友。
4、芒果班戟
芒果班戟是港式甜品店的经典产品,奶油的浓郁,水果的清爽,口感很棒了!班戟是这几款甜品中最没有难度的一款,甚至一个平底锅就可以完成。
5、 冰淇淋芝士条
芝士控的最爱!也是最近比较火的一款,香酥经典的饼干底搭配醇厚的乳酪体,口感浓厚香醇,入口即化的味觉体验,像是吃芝士雪糕,又像是芝士蛋糕,喂饱了馋虫,又木有负罪感
也许你可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渠道听说过黑白淡奶,但是国内却找不到这个品牌。黑白淡奶是荷兰的进口淡奶,只在香港销售,所以内地是买不到的。淡奶就是通过类似蒸馏的方式去除大量的水分,然后运输到香港,口感是具有浓郁风味的。而且售价是比其他牛奶品牌要高的,一般人是不敢买的。
黑白淡奶比一般的淡奶奶脂和奶固体含量更高,质感浓稠,用于冲泡奶茶可使之更醇厚香滑,在香港的茶餐厅是最受欢迎的。但是全球只销香港,一般只做批发不作零售,售价亦较其他的品牌高。
不过现在似乎香港的某些商店也提供零售,而且是澳洲生产的,大概一罐十几到二十元港币吧。
黑白淡奶是荷兰为香港人制作港式奶茶而特别生产的乳制品。虽然是香港地区使用黑白淡奶是最多的,但黑白淡奶其实是荷兰进口的。
淡奶是蒸馏过的牛奶。经过蒸馏过程,淡奶的水份比鲜牛奶少一半。淡奶常被用於制作甜品,以及冲调咖啡及奶茶等饮料。
黑白淡奶的配料中并没有添加糖,而且黑白淡奶本身使用鲜牛奶制作的,所以本身不是甜的。黑白淡奶是被称为无糖淡炼乳,做奶茶的时候可以按照个人口味加糖调节甜度。
一、甜炼乳与淡炼乳的区别:
(1)甜炼乳在原料乳中加入16%~17%的蔗糖,经杀菌、浓缩至原体积的40%左右而成的乳。甜炼乳装罐后不再灭菌,而是依靠足够浓度的蔗糖所造成的渗透压抑制乳中残留微生物的繁殖,防止产品变质。
(2)淡炼乳将牛乳浓缩至原体积的40%,装罐后密封并经灭菌而成的乳制品。其制造方法与甜炼乳的主要区别是不加糖,进行均质操作及灭菌处理。
二、淡炼乳经高温灭菌,维生素B1、维生素C损失,但若予以增补,则其营养价值几乎与新鲜牛乳相同。而且经高温处理后产品成为软凝块乳,易于消化。此外,脂肪经均质处理,使脂肪球微细化而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由于淡炼乳的消化性良好,所以适于喂育婴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还可作为冲调咖啡或红茶的配料。
即能做主食吃,也能坐点心吃追问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更多追问 写一篇吃粽子的作文
五月五吃粽子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
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
“粽子的味道”每到此时家里都会从外买现成的来吃,虽说各式各样,有三角,有五角,有枕头样的;也都很好吃,有肉馅的,有蛋黄馅的,但还是没自己包的吃的爽。
今年,我再也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商量好下午跑到有包粽子习惯的邻居家去学包粽子。
一到邻居家,受到热情款待,吃吃这个尝尝那个,小半时间都过了。
“办正事,包粽子”他们便拿来粽叶,肉,米等一系列工具,开始包粽子。
邻居家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粽叶叠成一个“蛋筒”形状,上面露出一片“大叶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后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实,最后,把粽子折成一个狗头形状,用绳子把它捆起来。
就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看起来挺简单的。
我开始动手,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她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
我急得直跺脚,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看我大显身手。
我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
我接过棕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飞快的飞出粽叶,还好我反应算快,及时捧住,减轻伤亡,但还是给邻居添了不少麻烦。
幸好两家交情很深 ,要不然·····“不要紧,继续学,残局我来收拾” 听了邻居家爷爷的话,宽慰了很多。
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几个包完后,我想给粽子换换照形。
我用心地包着,一个比一个有趣。
粽子下锅后,我没尝到我亲自包的粽子,我也不知道我最爱的蛋黄馅的粽子怎样包,但是我从包粽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亲笔佳作 没抄袭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又到粽子飘香时再有两天就到端午节了。
街上卖粽子的多了起来,超市里各式各样的粽子也摆满了橱柜。
走过街头闻到远远飘来的阵阵的粽子的香味,心里不知怎地忽然想起了远在故乡的母亲,我想此时母亲一定又在家里包粽子了。
儿时过节的情景一股脑地涌现在眼前。
小时候看到妈妈买来糯米和粽子叶的时候,我们兄妹就知道要过端午节了。
从那时开始就盼着吃粽子。
小弟更是天天问妈妈,“什么时候包粽子啊!”妈妈笑着摸着小弟的头说,“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当然是初四包好初五吃了。
”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几个拿着小板凳坐在妈妈身旁,看着妈妈从泡粽叶盆里取2片泡好的粽叶,轻轻地折成斗状,先放进一个红枣再填进泡好的糯米,同时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再用水浇在米上让糯米在粽叶斗里装实了,包成五角方底锥形,用马莲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母亲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讲吃粽子的来历,可那时我的脑子里只想着吃粽子,当时母亲讲了些什么竟然全不记得。
后来长大了看了点书,知道了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民间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美妙的传说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
但是儿时只知道过节的快乐。
不一会,母亲就包好了一大盆粽子。
母亲把粽子放在蒸锅里码紧,放冷水,让水没过粽子,开始煮粽子。
我们兄妹高兴地跑到院子里玩耍,当阵阵粽子的清香飘来的时候,传来母亲亲切的呼唤。
我们跑进屋里,把手洗干净,坐在饭桌前,看着母亲把刚出锅的粽子浸在凉水里,解开马莲,剥去粽叶一个个 的粽子发着淡淡地幽香,放在我们的碗里,在放上一勺白糖,我们几个谁也顾不上说话,有滋有味吃着。
那飘着清香的粽子,香香的甜甜的是再好吃不过了。
母亲坐在那里微笑着看着我们兄妹吃,不时地提醒着,锅里还有呢?当时我只觉得妈妈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后来我离开了家,每逢过端午节时虽然也能吃到粽子,特别是现在超市里有许许多多速冻的粽子,过节时买点,但是吃起来不知怎地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那一年春节我回家,吃饭时兄妹几个不知怎地谈起,儿时吃粽子的情景,我无意说了句,真想吃妈妈包的粽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我临走的前两天我看见母亲买来糯米,自己亲手做了馅料,包了一些粽子,当我吃着妈妈包的粽子,我突然觉得在异乡吃的粽子缺少的竟是妈妈的味道。
此时妈妈的味道弥漫在我的心里。
妈妈对我说,每年过端午节我都要包些粽子给你的兄妹送去,只是你在外地吃不着我包的粽子。
一丝遗憾挂在母亲的脸上,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颊和那满头瑞雪般的白发,霎那间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眶,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带着妈妈的粽子上路了,带着妈妈的味道走了。
如今又到了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了,仿佛故乡那糯糯飘着清香的粽子带着妈妈的味道飘到我的身边。
不,那是永远飘在我心里的清香。
关于吃粽子的作文,要求写出粽子的外形、味道,(300字以上)我最爱吃妈妈包的粽子了,软软的,甜甜的,很好吃。
“么……真好吃!实在太好吃了,妈妈的手艺又有长进了!再来一个!”听到这话,你一定知道我在吃东西吧,吃什么呢?当然是吃老妈做的粽子咯! 老妈做的粽子别提多香了,种类也繁多,有:红豆沙棕。
肉粽。
红枣棕……我最喜欢吃的当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个香。
轻轻一咬,丝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来来去去,回味无穷,一点也不腻,再咬一口,只见那黏米裹着的半块咸肉,还有半块呢?当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
对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为止吧!我吃饱为止。
减肥计划又泡汤了! 你们还知道有关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吗?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习俗够多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作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
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
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
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
“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
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
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
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
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我喜欢的风味小吃——粽子 六年级作文 500字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
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
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
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开锅。
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吃了起来。
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
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
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蜜甜。
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
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
”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
我的脸上也粘了不少饭。
可我却乐不亦乎。
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以粽子为话题的作文 加 好题目粽香万里话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插艾枝于门,食粽,制粽,赛龙舟活动。
插艾于门——因为艾叶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食粽——粽子是一种用猪肉或甜豆沙制成的食物,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
它的由来是由中国传来的。
是中国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
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的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
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
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
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风味食品粽子作文500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中山那里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食,如杏仁饼,炒米饼,粽子``````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可 莫过于海洲"容树头"鱼饼了 海洲鱼饼色香味亮,好吃至极,味道可口,令人百吃不厌那炸好的鱼饼,个个"黄皮肤"似的一咬,那鱼肉十分弹牙,那香喷喷的鱼肉加上那香葱,这个配合真的是天衣无缝啊,十全十美那鱼饼外层的那块皮最好吃了,吃下去十分爽口 海洲鱼饼不仅色香味亮,好吃至极,而且形状十分多 海洲鱼饼的形状有圆的,用辣椒佳着的;有扁院形的;如果我们想做出更多各种各样的形状,那可以做成星星形,正方形,长方形,心形```````注意(以上的形状在鱼饼店那里是没有的买的,是我自己研制出来的形状) 海洲鱼饼的做法看似很简单,其实也有不少的学问和技巧包含在其中我们首先要用一把锋利的刀把那条鱼切开那些鱼肉把这一片片的肉剁成碎肉,再用木棒或手去打那些鱼肉在拿几条葱切成葱碎,在洒到那些鱼肉里再开锅,放小小的花生油下去,等锅热了后,再用一个个圆形的框把鱼肉框成圆形,再放如锅字里火候也十分讲究,如果太快了会太腥如果太熟就不好吃,所以炸3到4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而那鱼圆前面的做法一样,只是把它搞成圆圆的就行了而辣椒鱼饼呢!就是用一个辣椒开口,再把他的崽挖出来,再把鱼饼塞进去,在煎这样,鱼饼就做好了,而且色,香,味样样俱全 吃辣椒鱼饼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几口几口的吃,而我就与众不同我就喜欢把那些辣椒和鱼饼分开,先吃鱼饼,再吃辣椒,因为这样可以看出辣椒辣不辣有一次,我爸爸买了许多鱼饼和辣椒鱼饼,因为那时侯太多人了,我不能那么恶心地把辣椒和鱼饼分开,所以我只好一口一口地吃,当我吃第一口的时候,辣得我的舌头几乎没有知觉,眼泪了冒了出来了从此我就给辣椒鱼饼改了别名----"吃到冒眼泪了" 朋友,你们想吃鱼饼吗?如果想请到我家乡做客,我一定会给你吃上可口美味而有正宗的海洲鱼饼让你对我家乡的鱼饼流连往返
学包粽子作文百度首页 |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学包粽子作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4 天 0 小时 内容要详细,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提问者: 1215811676 - 二级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我来回答: 第1步:输入你的答案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插入地图 插入
参考资料:
登录 | 注册回答 共 3 条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
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
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
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
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
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
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
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
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
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
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
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
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
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
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
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本文来自学习网(gzu521),原文地址
我的家乡是一个江南水乡,水好、土也好,所以盛产的东西都比较好,唯独这个粽子是最特别的。
关于粽子,在古代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呢,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与汨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来驱赶蛟龙。
所以,每当端午节时吃粽子也成了习俗了。
在我的家乡,村上几乎所有的妇女都会裹粽子,裹的还有模有样的,很好看。
还有几个大一点儿的女孩子也会,虽然裹的七零八落的,但也是她们自己的一份儿心意。
包粽子的方法很简单,用棕叶把糯米裹好,在糯米中间放点儿肉就行了,再用绳子扎起来,一只粽子就完成了。
重要的呢,应该是要烧的入味,烧的好吃了。
过上一段时间,一只只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
真是让人直流口水啊!“谢大妈粽子”也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品牌了。
通常,在卖粽子的地方都有挂着或者写着“谢大妈粽子”这几个字的。
我家乡的粽子虽然没有“谢大妈粽子”那样出名,但是,我可以保证,我家乡的粽子的味道绝对不会比“谢大妈粽子”差的。
异乡来的客人到我们那儿,我们也都会拿出我们乡村里出了名的粽子来招待他们的。
他们也会对我们的粽子称赞道:“嗯,很好吃呀,很入味,不愧是出了名的。
”每当听到这样的称赞时,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甜蜜蜜的。
有时候,图个热闹、兴趣,妈妈会在粽子里放入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硬币、辣椒、椰果、水果等等,有的是一样也没放的。
如果吃到东西的话,无论是什么,就会说是中彩了,但没中彩的比较少。
家乡的粽子的味道是最独特的,也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粽子即能当什么,又可作点心,好吃极了
日式和果子,豆蓉饼,绿豆糕,妈妈的面果,杏仁味奶油蛋糕,袜底酥最美好的糕点,一定是有人情味或者在某一刻让你放松享受或暖心的。
妈妈的面果小时候只有过年才吃的到,现在东北过年做的越来越少了。没有照片记录。白面里面放油、糖、酵母揉搓成光滑香甜的淡**面团,擀成5mm左右厚的面片,然后用刀划成一个一个的菱形块,划的瞬间,面团会收缩一下,很可爱,冒着香气,趁妈妈不注意抠一小块放嘴里,然后妈妈看见撇着嘴掖着笑说,吃吧,没熟的吃点尝尝得了。
小菱形块中间再划上一刀,然后把一角绕一下从中间的洞洞里掏过去,就变成了一个有麻花劲儿的小点心,总嚷嚷着要帮妈妈掏,手欠还一掏就断,妈妈抓狂,后来大一点就掏不断了,成了妈妈的得力小助手,好像小时候就掏面果的时候能跟老妈很亲近还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配着小厨房里的香气和年节的喜庆,难得的好时光。
炸面果通常是爸爸妈妈合作的,每次油都崩的到处都是,好像一场和食物的战争,觉得爸妈这时候是大英雄,盼着吃的内心很矛盾,好像吃点啥油炸食品都要把爸爸妈妈胳膊烫几个油点直急眼才行,负罪感油然而生,吃的时候又真香,赶紧使劲夸爸妈,怕他们生气似的,哈哈哈。
直到我长大了,自己做饭我才发现,其实炸锅包肉啊,肉段啊,擦干水的话都不怎么崩的,爸爸妈妈那些年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嘻嘻。炸完的面果胖胖的鼓起来,表面金黄酥脆,里面有点软软的,趁热吃非常好吃,烫嘴也值得。
袜底酥,苏式肉月饼在苏州同里古镇某个老字号买的,当时觉得买点尝尝就好,结果离开以后一吃意外的好吃,袜底酥咸香美味,肉馅月饼肉香多汁,两者都是香而不腻,不俗不媚,没有因为名字外加景点因素而变得需要迁就。后悔没多买几个,然后在高铁站看到有买肉月饼,再买几个,味道就想吐了。
苏州的生煎包,也是把我勾搭的不要不要的,当时两个人只点了一份,吃少了,难受。然后说到老式点心,小时候,一过年亲戚们就给奶奶买来大大小小的“果匣子”,其实不好吃,但是当时简直是最高大上的点心,里面的牛舌糕啊,枣泥花型酥饼啊,一写起来,那个味道和口感我还记得。
奶奶小手对我一招,我就小狗似的跑过去踮着脚看那盒点心,不知道吃哪个好,牛舌糕上沾着一层硕大的糖粒,酥饼上的小红点总若有似无勾搭我。吃起来没完,爸爸妈妈就会说我馋,给奶奶留点。再后来也不觉得好吃了,吃的时候还要把硬硬的边抠掉,过时了,亲戚们也不送了。
绿豆糕
一个是小时候的绿豆糕,一个是在苏州伴园私房菜吃的绿豆糕。
小时候,燥热的夏天,奶奶拿给我一块绿豆糕,放在小碗里,添上凉水,绿豆糕浸湿变成润泽的鲜绿色,用勺子怼碎,搅拌成均匀粘稠的糊糊,舀一勺放在嘴里,沙沙甜甜的,带着绿豆的清香味,瞬间消暑,童年美味呀!现在的绿豆糕不像90年代那么硬梆梆爱掉渣了,但是那么一碗还是无法代替。现在的绿豆糕,目前吃过最好吃的,是苏州一家餐馆的,软糯糯,细腻无比,豆香自然。
我觉得还好,大葱葱那天有点中暑吃坏了肚子,好多好吃的吃不动,唯独绿豆糕让他眼前一亮,吃的忘我到现在还总跟我叨咕,所以,我也就认为那天的绿豆糕确实很好吃。其实,那天绿豆糕在众多美食里面没有特别突出,帮大葱吃了好多螃蟹大鱼大肉,甚感荣幸,哈哈哈。
《樱桃小丸子》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蓝本,故事围绕着小丸子以及其家人和同学展开,有关于亲情、友谊,或是一些生活小事,其中有笑有泪,令人回想起童年的稚气。
《樱桃小丸子》中出现奶奶做的点心是在772集中。奶奶教小丸子做的点心叫卡美罗。美环想做好吃的点心给花伦,可是蛋糕店里的点心都好复杂她根本不会做,正好在店里碰见了丸子和奶奶,就告诉他们了。小丸子回到家发现没有点心可吃,奶奶就说做种很简单的点心吧,小丸子吃了觉得很好吃,方法也很简单,就发善心把美环叫来跟奶奶一起学做了。
圣诞节进入倒计时,今天陪娃做了期待已久的圣诞主题小饼干——姜饼小人和圣诞树饼干。
请忽视部分口歪眼斜的姜饼小人们,要理解小碗童鞋有时候按不准
因为姜饼我个人觉得并不好吃,所以只是用了圣诞主题的模具,但方子用的奶香曲奇的方子。因为这个方子做出来的饼干很酥,所以会很容易碎掉,送人的话需要考虑一下。对我家小碗童鞋来说,好吃永远是第一位的。
吃饼干的认真脸,怎么逗都不笑
方子懒得再写一遍了,请戳原来的老帖《酥脆好吃的小饼干——奶香曲奇》,晚上时间紧张,装饰比较费时,所以今晚用量是原帖子方子的一半,正好两烤盘。
家里没有巧克力笔,用来装饰的是可食用的彩糖,蛋糕店里都有
小碗童鞋认真做圣诞树装饰
开始想用黑芝麻做姜饼小人的眼睛和嘴巴,出来的样子好囧~
给姜饼小人做眼睛
当当当当~出烤箱!
小碗童鞋给小伙伴的礼物
姜饼人小故事
传说在圣诞节晚上,如果在圣诞树下吃了姜饼,那么来年会和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
姜饼的传说:
有一个广场,名叫麦格勒广场。在它的一侧,有一间甜品屋。甜品屋的老板是个老奶奶。她只卖一种食品:姜饼。多年以前,每逢圣诞节,她的姜饼就很好卖。那是做成小人型状的姜饼。而且只做男孩型状的,不做女孩版的。可是,后来附近开了很多食品店,老奶奶的饼就不好卖了。因为其他店都是货色多,有各种蛋糕和饼,而老奶奶只卖姜饼。有好心人去问她:“你为何不卖其它食品呢?”老奶奶就沉默不语,只是微笑。
其实啊,这是老奶奶的一件心事。在她年轻时,遇上了世界大战。她救了一个军官。后来还相爱了。可是,后来她发现,对方原来是敌人的间谍。不过她爱他啊,没说出去。在那年圣诞节,老奶奶亲手做了一对姜饼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可当她拿给军人时,发现心上人被告密了,要逃忙。临走前,老奶奶把女孩姜饼交给了他。那个军人说:“我一定会回来的。”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没再见到那军人。老奶奶也就用做姜人来纪念她的爱人。
故事还没完的。据说老奶奶还是坚持在那卖姜饼。她觉得,心上人如果回来,认不出她了,也会认出她的饼。就这样,过去很多年月。老奶奶发现自己不能再活很久了。她着急啊。万一心上人回来看不见她的饼怎么办?所以她就找来一个关心她的小姑娘,收为徒弟。教她做姜饼。不久,老奶奶去世了,小徒弟就继续在那做饼。等到小徒弟老了,就又教下一个徒弟……就这样,一直传下去。“麦格勒的姜饼”就成为了一个传统。每逢圣诞节前,到了麦格勒的人都会去卖一块姜饼吃。而那姜饼只有男孩型状的。
光阴似箭,时代变换……很久很久以后,一个远方的旅客来到了这里。他买了一块姜饼,从包里又掏出了一块,那是一块女孩子版的姜饼。造型居然很象呢。很多本地人围上来看。旅客介绍说:“这是我们那个小镇的传统小吃,很久以前,据说由一个老爷爷发明。他很怪,只做女版姜饼。而且,听说是为了让他的爱人能通过饼找到他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