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孩子出门被当成奶奶是种什么体验?

老人 0 26

妈妈带孩子出门被当成奶奶是种什么体验?,第1张

妈妈带孩子出门被当成奶奶是种什么体验?
导读:妈妈带孩子出门被当成奶奶,除了尴尬,就是无以言说的郁闷,谁让自己生得这么老苍呢?作为班主任,班级里的学生家长年龄上有很大差异,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看出来,有的家长一看面相就知道这个孩子是老来得子,瞬间对孩子在班级当中种种难以解释的行为就

妈妈带孩子出门被当成奶奶,除了尴尬,就是无以言说的郁闷,谁让自己生得这么老苍呢?

作为班主任,班级里的学生家长年龄上有很大差异,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看出来,有的家长一看面相就知道这个孩子是老来得子,瞬间对孩子在班级当中种种难以解释的行为就释然了。

有一次开家长会,都初三了,临近中考报名,自然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和家长们当面沟通一下,这样做更好一些。家长会开始后,就缺一个家长没有到,问学生,说家里有事来不了。打电话给家长,没有人接听,好奇怪。

晚上,再次打电话联系家长,才知道他的孩子居然严厉警告他说你们要是去开家长会,我就不上学了,巴拉巴拉一通。我忍不住好奇心,就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对你们呢?而你们为什么又这么听话?孩子不让你们来,你们真的就不来,也不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原因呢?

家长嗫嚅了半天,才小声说道:“我们今年都56了,头发都白了,他妈腰都佝偻了,还经常咳嗽,眼神也不好,孩子根本不愿意和我们走在一块,要是出趟门,都要我们只能远远跟在后面,不允许我们走一起,生怕别人问他是不是和爷爷奶奶一块出来的。可是他妈哪里舍得让他单独一个人出去呢?经常坚持要陪着他出门,哪里想到有一次被人家说孩子是和奶奶一块来的,让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吓得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这不,家长会孩子不让我们去,我们就不敢去了,就怕给孩子带来麻烦呢”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这个原因了,怪不得这个孩子经常性一个人独来独往,身上的衣服经常都是穿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也不知道换洗一下,身上散发出来的怪味也难怪其他同学很少和他接触,以至于这个学生直到毕业都没有什么同学愿意和他走一起。

当今社会,三孩政策已然放开,出现高龄父母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孩子们大概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爸妈就是比别人年纪大的事实,更要学会接纳爸妈头发花白的事实,这对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无可回避的选择。

祝愿孩子们在家长们的扶持下,将来过的越来越好吧。

在9月1号开学的第1天,上海的一位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当警察在接到报警以后,看到一个孩子明明不是该幼儿园的幼儿学生,了解到孩子妈妈的电话,给孩子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孩子在早上上学的时候是被奶奶送到学校来的。而奶奶在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功课,了解了孩子究竟上了哪一个幼儿园,却殊不知做好了功课,依旧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在开学的第1天,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较忙碌,所以要求奶奶把孙子送进幼儿园。当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高兴,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了孙子上的哪一个幼儿园。往返把孩子都送了几遍,却没有想到,在开学的第1天依旧是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对于这一个奶奶,她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如果是送错了地方,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丢失。

奶奶把路记混了

上海由于是大城市,在记路过程当中许多老年人发现周边的幼儿园都一样。导致这个奶奶把孩子送上学的时候,发现孩子报名的幼儿园根本就不是附近的幼儿园,而是较远一点的幼儿园。当孩子的妈妈才知道这样事情的时候不仅没有责怪奶奶,反而是认为奶奶非常的细心。为了送孩子提前练习了几天了解孩子的学校,却因为路不熟,所以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疼爱孙子

对于这一个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学的时候,可想而知她内心当中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每一个奶奶都想在孙子第1天上学的时候,都希望能送孩子上学,却因为奶奶路不熟,把孙子送错了学校。好在孙子记得妈妈的手机号,当民警在接到幼儿园报警以后找到孩子妈妈进行了解后,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现在的年轻人不止工作压力很大,就连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也很重。因为经济的原因,很多家庭即便是有了孩子,夫妻俩也得一起出来上班赚钱,不然就凭一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大家子的人。

而在这个“996”上班制的时代里,很多夫妻下了班以后基本上孩子已经睡着了,很少有时间能够跟孩子相处。

为了同时顾好孩子和事业,经济好的家庭通常会请保姆;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话,那夫妻俩也只好跟长辈们求助了。希望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能够伸把手,帮自己带一下孩子,分担一下自己的压力和负担。

在这种形势下,老人似乎成了 社会 带娃的“中坚力量”,慢慢的成为了现象级。每次出门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带娃的人都是老人,很少有父母。父母除非是在节假日或者是休班的时候,才会来带一下孩子。不可否认的是,长辈们的帮忙确实缓解了父母的压力,让父母轻松了不少。

但是,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同,由长辈长期带娃的话,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婆媳矛盾,甚至是演变出其他的问题来。

朋友沫沫在生完孩子以后,就请了婆婆来照顾孩子,而自己休完产假便又回到公司工作去了。虽说沫沫不太放心婆婆,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她老公一个人的工资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支出。孩子小的时候,沫沫和婆婆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显现出来,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可以吃辅食了以后,两代人之间的 育儿 观差距就显露了出来。

很多时候,婆婆的做法都让沫沫看不下去,而沫沫也不是个忍气吞声的性子,每次都会和婆婆争论起来。因此,婆婆和沫沫之间其实相处的并不是很愉快。沫沫不想让婆婆帮她带孩子了,可是她又不能辞掉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只好求助自己的妈妈。

妈妈听到女儿跟亲家之间的那些事情以后,就跟亲家商量着,说以后两个人轮流带孩子。沫沫婆婆听到这话也很乐意,毕竟有人帮忙带孩子,自己也可以休息休息,做点别的事情,不用整天那么累了。

两个人这么一轮流,就是好几年,转眼间,沫沫的的孩子都开始上幼儿园了。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姥姥和奶奶的相处模式还没有改变,两个人开始了“接力式”的带娃。平时,姥姥都是住在女儿家里,每天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每天送孩子上学。而奶奶则是每天负责接孩子放学,然后在沫沫家做好饭以后,再回到自己家里去。

这样一来,婆媳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孩子生活的环境也比较愉悦,姥姥奶奶轮流带娃,不管是对于谁来说,这种方法都不会让大家那么累,都有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轻松轻松。

这种带娃方式看起来是很不错,但是太过依赖于老人带娃的话,却又“啃老”的嫌疑,很多网友都将这种新型带娃方式称之为“新型啃老”。

避免隔代带娃的“众口难调”

隔代人的观念不同,尤其是在 育儿 这一块,方式方法很难不出现分歧。但是姥姥和奶奶都是同辈人,她们有着差不多的观念,所以,在这点上,出现分歧的几率要比婆媳少很多。大人不出现矛盾,意见不分歧,对孩子来说肯定是好事。

“合适”的时间接力,可以避免婆媳矛盾

宝宝一岁前和产妇月子里的时候,是最容易激发婆媳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在月子里,如果婆婆没有好好照顾的话,产妇无疑会记一辈子。但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由姥姥介入的话,婆婆跟儿媳相处的时间会减少很多,矛盾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两个老人都能分时段休息,不必总是忙碌

老人的精力不同于年轻人,即便是年轻人,带娃一天下来也会精疲力尽,就更别提是老人带娃了。而这种“接力式”的带娃方式,由两个老人分不同的时间段带娃,对于两个老人来说,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她们都有自己的时间可以休息,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长期依赖父母带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跟“经济啃老”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将儿女拉扯长大,正是享福的阶段,却又要帮儿女带娃。而儿女的这种依赖性的“啃老”方式,对于长辈们来说,肯定不太好。那么,如何避免儿女变成这样的“啃老族”呢?

自理:从孩子2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了。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2岁孩子太小了,能干什么呢?

其实,别看孩子小,但是他们2岁时已经可以听懂很多话了,父母可以适当引导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只有他们学会了自理,以后才能不用父母过度操劳。

独立思考:现在很多家长都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了,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什么也不用管,父母都能为他们安排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到最后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

等到长大以后,他们依旧什么都不会,喜欢什么都找父母。也许父母们现在还很乐意代劳,可是等到你们有病的时候,或者是不在了以后,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父母不妨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也许一开始他们做得并不好,但是以后一定会慢慢做好的。

由长辈带娃的时候,家长也一定要经常提醒长辈,不要太过纵容和宠溺孩子了,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才行,避免孩子养成懒惰、骄纵的性格,以后纠正都很难纠正。

现在父母都要赚钱养家,爷爷奶奶就成了“带娃主力军”,接送孩子上学,带孩子玩等等都是爷爷奶奶来做。

爷爷辈的人自然对孩子诸多疼爱,孩子们也喜欢爷爷奶奶带自己玩,不仅老人孩子能有人陪伴,父母也能专心工作。

这位爷爷每天都会送小孙女上学, 之前是挥手拜拜 ,现在小孙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双手向上, 在头顶围成一个心型 跟爷爷说拜拜了。

按理说爷爷上了年纪,在外面这么多人的注视下,是不会做出这种“有些幼稚”的动作的。

但是“隔辈亲”的力量是无穷的!爷爷每次都会在孙女给自己比心之后, 隔空回给孙女一个“比心” ,表示自己收到了。

不少网友在下面评论: 这种隔辈亲,我爱了, 爷爷对小孙女是真的宠。

隔辈亲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无尽的宠溺,这种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解释:

① 亲情加持,对孩子的喜爱

血脉是个神奇的东西,自己的孩子生的孩子, 叫自己“爷爷”本身就是一种血脉的牵连。

再加上老人本身就喜欢孩子,愿意跟孩子相处,所以对孩子的爱就更加浓厚。

② 自己的被需要感

当年纪大了,老人不再工作,身体状况也逐渐下滑,孩子们都成家了,老人在家会觉得孤独。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成人照顾的,老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 找到了自己的被需要感, 觉得自己有价值,空虚的心理被满足。

③ 家人的陪伴少

年轻夫妻忙于工作,经常会给年迈的父母一些钱,认为这就是孝顺,其实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没有亲人可以说话陪伴,老年人其实是渴望天伦之乐的,他们缺少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钱。

不少的年轻人,毕业工作之后,忙于工作, 忽略了在家里的父母 。尤其是成家以后,重心完全放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上,父母可能会感觉孤零零的。

常回家看看

回家并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年轻夫妻有了孩子之后 ,经常会家看看自己年迈的父母 ,和父母说说话,不让他们感觉太孤独。

可以给父母找点事情做

人一闲着,就爱胡思乱想。现在有许多的 老年兴趣班,还有老年大学都可以帮助老年人消磨时间 。没事学点兴趣爱好,比在家坐着看电视想孩子好。

接过来一起生活

有些老年人年纪大了,孩子不放心,就和父母一起生活,一 家人热热闹闹的也很好 。如果儿女上班忙, 可以帮忙带带娃 ,省的总是没事做寂寞。

现在有许多的老年人, 儿女不在身边照顾,会选择住养老院 。养老院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

由于我国即将步入中度老龄化 社会 , 我国的基础养老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养老方式由原来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多种模式。

可以边 旅游 边养老, 可以去风景秀丽的养老城市养老 ,可以在养老社区养老,这些都是照顾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又有完备的休闲 娱乐 和医疗设施的地方。

小孩子上幼儿园都是应该由家长接送的,以免路上发生危险,在开学季,许多孩子又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自己的班级,是特别开心的。开学第一天,上海一奶奶送孙子上错幼儿园,你会放心让长辈送孩子吗?

一、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情况?

9月1日是许多幼儿园及学校开学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小男孩由于父母比较忙碌,这个学期开始由奶奶送他到幼儿园,由于奶奶第一次送孩子,路线并不清楚,因此,将孩子送到了别的幼儿园,就去买菜了,幼儿园的老师发现这个男孩子并不是幼儿园的宝宝时,赶快报警解决,这个小孩男孩能够说出家里别的电话号码,后来妈妈和奶奶赶到了幼儿园,把孩子接走了。

二、我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让长辈送孩子,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件事真的是让人觉得好笑,但是也觉得有些后怕,万一老师不负责任或者有坏人,真的是太危险了。我觉得这件事也不完全怪老人,因为老人毕竟是第一次生孩子,家长应该提前带着老人来熟悉一下场地,而不是让老人自己来,毕竟好几个幼儿园都在附近,如果在开学之前,家长再负责任一些,老人也不会走错路,而孩子那么小,也是不会记路的。平时我早上七点就去上班了,让孩子八点才到幼儿园去,我家的孩子都是由姥姥来送,并没有出现过送错幼儿园的情况,一回生二回熟,只要带着老人走几次,告诉老人应该注意什么,老人也是非常可靠的。平时姥姥接送孩子非常伤心,总是看天气预报,冷了?热了?有没有雨?这些都摸得一清二楚,对孩子特别关心,作为妈妈,我也很放心。

女子33岁当奶奶,一双操劳的手,说明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是一个对家庭非常负责的好女人。

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一个33岁女人,正直是爱护自己容颜皮肤时候,她却有一双像60岁老人的手,所以只有日常干粗活多的人,手才会粗糙成这样。一个家庭当中能够把自己的手操劳成如此,想必这个女人一定是非常爱这个家,同时也很顾家,愿意分担家里的一切事物。 对此,当我们看到这样艰辛人从不放弃认真生活,就觉得非常了不起。

33岁女子当奶奶,开心带孙子。

江苏沐阳有一位33岁的女子,非常大方的在公众晒出自己和一岁多的孙子。她说虽然孙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胜似亲孙子。因为她嫁给了大自己十七岁的丈夫,而丈夫是二婚,他有一双儿女,儿子已经结婚生子,自己把丈夫的孩子视为己出,所以对待继子的孩子也像亲孙一样。她不仅在家干活挣钱,还帮忙带孩子,所以她的手已经长满很多茧子。尽管如此,女子也感到非常的幸福,她把孩子们都养大,就已经很了不起,哪里管得上保养自己手,很多网友纷纷点赞。

一双操劳手,说明她为这个家付出很多

丈夫虽然大她十七岁,但是我们相信爱情没有年龄距离,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就能够组成一个家庭。女子之所以会把自己的手干成如此粗糙,也正是因为明白自己嫁给了丈夫就必须要承担起共同的家庭义务。所以她毫无怨言的为这个家付出,说明她真的非常的辛苦,也很爱她这个家。正如网友所说那样,她自己路是自己选择,好好坚持过下去,那就是一种负责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