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的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法宝为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的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
法宝为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
现今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扩展资料:
云霄转世:
据传汉明帝时,武功县武功镇上聂村有位聂守仁,人称聂员外,娶妻张氏,二人乐善好施,虞心持斋信神。他四十有五才得一子,夫妻二人好不欢喜,取名瑞麟。
又隔了三年,妻子临盆又生了个女花童。这真是喜上加喜。谁知这女娃一生下,昼夜啼哭不止,搅得四邻都不安宁,一家大小更是苦不堪言。叫大夫查不来病。
看身上没有伤,聂员外急得团团转,想不出啥办法。直到第十五天,他家门前来了位老道姑,给门口的家人聂政说,她专治小孩疑难杂症。聂政急忙跑回来告知了聂员外。
聂员外一听,十分高兴,忙去请她迸屋。老道姑看过后,吸口气在娃耳边轻轻叫了声云霄,口中念念有词,启动真言,然后又猛地向娃面上吹了口气。这口气刚吹过,止住了哭声。
咯咯咯笑了起来。聂员外见状,不由得喜笑颜开,拿来了重金酬谢老道姑。但是老道姑却摇头不收,说道:“这女娃有仙根,将来长大后只可出家修行,不能许人婚配。
等她长到七岁时,我还要来呢!”为啥这女娃被老道姑叫了一声云霄之后就不哭了呢?原来她是周武王伐纣时,姜子牙碰到的大摆黄河阵之一的云霄仙姑。
从周武王登基到汉明帝执政,刚满了千年磨难,“三霄”二次临凡转世。玉清祖师托九天玄女代管,辞别玉帝来到人间,二妹碧霄降生在山西灵石县。
三妹琼霄降生在四川(今重庆)壁山县;大姐云霄来到武功聂员外家。出生后啼哭不止,意在呼唤神仙接应,今天见了她最尊崇的灵山老母到了,自然高兴。
转眼七年,灵山老母如期而至,在云霄七岁生日那天,又来到聂员外家门前,催要云霄上山。员外夫妇二人虽然难割难舍、泪流不止,但也怕孩子后来有灾有难,只得让她把云霄带走。
灵山老母收云霄为童子,叫她练功修行、抽离换坎,扫三心、飞四相,学尽仙家各种机关。更神奇的是经过十年炼就了一口宝剑,炼成了一壶灵丹。
剑光一闪,千里即到,灵丹能起死回生,包治百病。某日,老母把云霄叫到跟前,说道:“你离开生身父母己过十年,今天你可回家团聚,住上半年六月之后再回灵山。”
云霄专心练功,想不到会叫她回家,就大惑不解地问道:“为啥要让我回去?”老母沉默了半天,才慢慢说了句“你哥要与你表姐完婚呢,去吧!”
云霄听罢,拜过老母,就走出山门,抽出宝剑,“嗖”地一道寒光闪过。她就回到了上聂村家中。走到家门口,只见家里人来人往、出出迸迸、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忙得不亦乐乎。
果然是为哥哥筹办婚事,二老一见云霄回来,更是喜上加喜、乐不可支。第二天,鼓乐齐鸣、炮声咚咚,表姐进门成了嫂嫂。只见嫂嫂出脱得美丽动人、贤淑得体,把个老员外高兴得逢人就笑。
众人都说,娶了个好媳妇。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本是人间美事,但云霄是出家之人,一心想的是练功成仙。在家住了三个月,就呆不下去了,辞别了二老,回到了灵山。
云霄提前回到灵山,老母一见,不由得仰天长叹一声:“罢、罢、罢,天意如此,在劫难逃、费心枉然!”云霄也不明白是啥意思,也不敢多言,漫漫来到后山练起功来。
又过了三个月,一天午后,老母来到云霄身边,悲痛地说道:“你快回家看看,家里遭了横祸了”一句话还未说完,云霄只觉得浑身直冒冷汗,急忙驾起剑光向老家飞去。
未到家中,只见一熟悉的身影在西官道上狂奔。她定睛一看,原是家人聂政,急忙上前打听。原来汉明帝亲征匈奴,命令亲王刘策压运粮草。那天来到聂村休息在聂员外家。
那刘策一见媳妇貌美,顿生歹念,不顾众人劝阻,拉住媳妇就要调戏。兄长见了破口大骂,结果被刘策一剑刺死,媳妇见状痛不欲生,一头碰在墙上,气绝身亡。
老员外两口上前撕扯,也被他手下人活活勒死。云霄听罢,一时怒气填胸、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直到太阳落山,才被聂政唤起。
云霄问清楚刘策人马已向西行,便乘着剑光朝西追来。赶到凤翔洪水滩,看见了刘策兵营。一更时,她进营认准了仇家;二更时刘策回到帐中。
脚跟还没站稳,"噌"一道剑光闪过,他的头就被云霄提走了。云霄回到家中,聂政早已设好灵堂。她把刘策之头献在灵前,又听聂政说他曾去县衙告状,县老爷非但不理。
还被衙役打了一顿。她不由得气上心头,三更时分,她越城进县找见了狗官,二话没说剑起头落,提回家一并献在灵前。放声痛哭。
直哭得声嘶力竭,肝肠寸断,四邻落泪。天明后,众乡邻前来吊唁,一个个哭得眼红目肿,然后都劝云霄节哀。大伙帮忙备好棺材,选好坟。
将她父母兄嫂安葬在聂村东五里地的火石庄前。直到现在,坟茔尚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四方民众都要前来祭奠。
-三霄娘娘
我祖上受白玉奶奶恩,明未清初清兵南下我先祖王象新夜晚赶路日家。见前后都有散兵。正焦急之时忽见路旁林中有灯光上前见一草芦推门进炕上端坐一白头老妪,开口说王生不用惊慌你于28日全家团圆。且在芦中安歇。次日清晨只有先祖一人睡林中,草芦无影天宗。虽向空拜因见白衣白发所称白玉大士后我王家世代供奉至文革时期庙被椎。现我族谱和夏津县志都有记载
三霄娘娘(云霄、琼霄、碧霄)在“封神榜”里,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也称“坑三娘娘”。
主管金斗,凡是人间生育之事,必须经过此斗方可,所以也被人们当作“赐儿育女”、“护佑孩童”的正神。
原文如下:
子牙命柏鉴:“引三仙岛云霄、琼霄、碧霄上台受封。”少时,只见清福神用旛引云霄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云霄等,潜修仙岛,虽勤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况狂逞于兄言,借金剪残害生灵,且愤怒于冥数。摆“黄河”擒拿正士。
致历代之门徒,劫遭金斗,削三花之元气,后转凡胎,业更造乎多端,无心悔乎彰报。姑从惠典,赐尔荣封。特敕封尔执掌混元金斗,专擅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尔当念此鸾封,克勤尔职!
扩展资料:
三人本在碧霞宫修行,是通天教主八大亲传弟子,练就有三件法力强大的法宝,分别是金蛟剪、混元金斗和缚龙索。因为为兄长赵公明报仇而下山,助纣为虐,打的姜子牙一方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还是元始天尊出手,三霄娘娘落得宝物被收,三道灵魂去了封神台。
三霄娘娘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女在碣石山上的碧霞宫里修行。她们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练成了三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一件是缚龙索。三霄娘娘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安阳长春观三霄殿
安阳长春观三霄殿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执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等,不论贵贱贫富与否,都从金斗转动。从前百姓求子、生育都叩拜三霄娘娘,所以又被民间称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
峨眉山三霄洞
在风光秀丽的峨眉山九老洞附近有个叫三霄洞的洞穴,地处九老洞、雷洞坪、万佛顶的三角地带。这里曾是供奉三霄娘娘的佛门胜地。
-三霄娘娘
云霄、琼霄、碧霄共称为三霄娘娘,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位女神。
三霄娘娘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的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法宝为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
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现今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封神演义》故事是:天黑以后,碧霄果然背着云霄把金蛟剪交给了赵公明。赵公明拿了金蛟剪,就去找姜子牙决战,争斗中又伤了西歧许多将士。
姜子牙十分恼怒,陆压传授子牙钉头七箭书,就命人扎了一个草人,草人胸口写上“赵公明”三个字,又设了一台香案,一天三遍在草人面前烧香念咒。
赵公明被姜子牙咒死的消息传到碣石山碧霞宫,云霄才知道碧霄早已背着自己把金蛟剪借给了赵公明,顾不得埋怨碧霄,只顾自己哭得死去活来。碧霄更是后悔莫及,恨自己不听大姐的话,害得师兄惹来了杀身之祸。
当下,三霄娘娘强忍悲痛下山,来到殷商大营,见到了赵公明血肉模糊的尸体,禁不住又是一场痛哭。姐妹三个在悲痛之余,对姜子牙恨之入骨,立刻亮出了另一件宝贝混元金斗,要找姜子牙报杀兄之仇。这下正中闻太师下怀,立即整顿兵马,与姜子牙决战。
这混元金斗果然厉害,姜子牙的将领来一个拿一个,来两个拿一双,连姜子牙都差点被捉住。姜子牙无奈,只好跑到昆仑山玉虚宫,去请他的师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来到阵前,喝令三霄娘娘收宝回山,三霄娘娘不听,竟用混元金斗来拿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一见,口念咒语,把衣袖一挥,混元金斗顿时失去了神力,从半空掉了下来,飘飘悠悠落在了碣石山上,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石盆。这两个石盆,就是后来三霄娘娘经常用来洗浴身子的仙浴池。
三霄娘娘是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的合称。
三霄娘娘截教通天教主的弟子,截教第一代门人赵公明的师妹。她们居住在三仙岛三仙洞,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进行修炼,还拥有师父通天教主赐下的两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后被封为感应随世三仙姑正神(又称坑三姑娘之神),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三位女神。
人物介绍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云霄,指白云色;琼霄,琼指赤色美玉,故为赤色;碧霄,碧为青绿色,即浅绿色。为民间俗神,相传她们在碣石山上碧霞宫中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修炼成道,并炼成金蛟剪和混元金斗两件宝物。
后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的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法宝为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
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在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现今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珠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三霄姐妹,在民间叫三霄娘娘,是碣石山上修炼的神仙。
三霄娘娘并非是《封神演义》独创的神仙,她们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当中的女仙,是感应随世仙姑正神。
在神话中,她们三位都在碣石山上面的碧霞宫里修行,且拥有三件宝物,金蛟剪、混元金斗以及缚龙索。
而在《封神演义》中,为她们增加了一些身世和来历上面的内容,安排了一个师父通天教主,还有一个师兄赵公明。
扩展资料:
在《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战败后,回到碣石山上的碧霞宫里继续修行。
那在碧霞宫下面不远处由混元金斗变成的仙浴池,成了她们的洗浴之地。她们在仙浴池里洗澡,越洗越后悔,越后悔越洗。
赵公明死后,一道灵魂上了封神台。后来,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封神,封赵公明为“财神”,专管天下的招财进宝之事。
云霄和碧霄这姐妹俩始终忘不了对师兄的感情,便在碣石山下一个特别向阳的地方修了一座财神庙,来祭奠赵公明,寄托思念之情。
后来,聚集到碣石山下安居乐业的老百姓图吉利,都到财神庙一带来做买卖,久而久之,财神庙一带就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这就是如今昌黎城的财神庙街。
——三霄娘娘
封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
云霄娘娘青鸾、琼霄娘娘鸿鹄、碧霄娘娘花翎鸟;(执掌混元金斗)
(以上三姑,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斗即人间之净桶。凡人之生育, 俱从此化生也)。
三霄娘娘是 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位女神。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女在碣石山上的碧霞宫里修行。
她们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练成了三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一件是缚龙索。
扩展资料
三霄娘娘 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是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结义妹妹。她们执掌混元金斗,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
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参考资料: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