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孩子天天沉迷于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妈妈 0 45

放寒假了,孩子天天沉迷于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第1张

放寒假了,孩子天天沉迷于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导读:孩子沉迷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仅害眼睛,也耽误学习。必须给他矫正过来。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孩子沉迷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仅害眼睛,也耽误学习。必须给他矫正过来。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我觉得用泥巴捏出一个球都比切水果要好。

二、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平板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他自然会找到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iPad等等。当然iPad也是要收起来的。

三、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法律上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我见有家长居然跟自己的孩子炫耀新手机的诸多游戏功能,这不是诱导孩子嘛。

四、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辙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其实就像有的人听说喝酒有害健康,于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用抽烟来替代了喝酒,这又有什么用呢?

五、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一旦孩子对手机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总之,就是让孩子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让他无聊或是闲着的时候,不会想起手机,这才能行。

导读: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的电子产品也变得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小孩,还没上学就已经开始学会了玩手机,而很多孩子也因为上学玩手机的问题荒废了学习,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于是,家长们在面对孩子要手机的这件事情上开始有所纠结。

应该给孩子买手机吗?手机对孩子的学习是否有影响?其实答案是必然的,给孩子买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孩子没有手机生活也会变得不方便起来,但把手机交给孩子,同样也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一、关于手机,与其一味逃避,不如正确应对

手机使用的越来越低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而拒绝给孩子买手机,那只会让孩子陷入一种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窘迫之中,这对于孩子来说同样是另一种伤害。

既然我们无法拒绝孩子拥有手机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好如何让孩子来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好了能够帮助到孩子学习,而错误的利用,则会影响害到孩子的学业。

二、学习可以借助手机,但不能依赖手机

手机的好处就是能上网,而上网就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很多学习上的难题,课本、试卷中那些不懂的东西,孩子也能在网络上高效的找到相关的答案和解题的思路,这对于自主的学习和解答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家长的辅导压力也会小很多。

但这就需要孩子懂得去掌握一个度,很多孩子为了贪图方便,往往都不愿意思考,直接就在网上找答案就算了,这就是会影响到学习的原因之一。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这一学习工具,不要让孩子依赖手机,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三、规定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对于年纪还小的孩子来说,对于手机使用时间上是没有太多明确的感受的,很多时候小孩子玩手机一玩就是一整天。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通过干预手段来规定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规范好孩子使用手机。

比如,可以规定孩子在课余、或者是休息时间才能玩手机,睡觉之前要把手机交给父母保管,不能自己带进房间,避免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偷偷玩手机,通过规定的方式,让孩子渐渐学会自律。

四、培养孩子抵抗手机诱惑的能力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沉溺于手机游戏是一件非常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经常都是手机不离身的,手机霸占了太多的学习时间,这就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所以,培养孩子抵抗手机诱惑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我们一方面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因为手机而荒废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是一件有害的事情,我们对于手机都应该拥有一份自制力。

重要提示:买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趋势,家长宜疏不宜堵,想要避免手机对孩子学习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利用手机,把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日常沉溺,荒废的消遣工具,培养孩子抵抗手机的不良诱惑。

小孩迷上手机怎么办?

第一,和孩子约定关于看手机的约定

比如什么时候看,看多久。看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家和孩子关于手机的约定,原来是每个每天看20分钟动画片。后来是约定每天看20分钟的绘本讲解。现在是不看电视,不看手机。

第二,和孩子头脑风暴

周末的时间如何安排?头脑风暴的原则是不批评、不评价、不建议,每一个想法都值得被记录下来,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然后两个人一起讨论确定周末的时间安排,秉承相互尊重的原则。比如我们现在和孩子头脑风暴,我们约定星期六是购物日以及星期六晚上是家庭会议购物热会去超市或者零食店去采购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和零食。星期天是讲故事绘本以及开蹦蹦车,玩游戏……

第三,和孩子建立特殊时光

就是约定某一个特别的时光,就是属于你和孩子的,不被任何人所打扰的,一定要放下手机。约定好特殊时光的时间、时长,内容,频率。比如我们家的特殊时光是晚上睡觉之前的的30分钟,玩一个不同的游戏,每天不一样。上床以后,每天讲两本绘本。

第四,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他一定能做到,孩子的自律甚至会令你惊讶。

小孩迷上手机的原因:

1-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现今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他们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2-家长主动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家长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这样的做法不是爱,而是害,要不得。

3-家长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家长,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

如果允许孩子玩手机,就应该强调做作业是必须的,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但绝不是因为你做了作业才有手机玩,这不是奖励。

4-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5-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

6-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