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妈妈会带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

妈妈 0 16

为什么有的妈妈会带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第1张

为什么有的妈妈会带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
导读:因为自从我自己做了母亲后,一系列的困难和心理问题难以解决,所以很多次都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们总会看过非常多的新闻,很多农村的妈妈毫无征兆的就离家出走了。每次看到我都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过不下去了吗?现实是真的是过不下去了。就是绝望,而且强硬

因为自从我自己做了母亲后,一系列的困难和心理问题难以解决,所以很多次都产生过这样的念头。

我们总会看过非常多的新闻,很多农村的妈妈毫无征兆的就离家出走了。

每次看到我都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过不下去了吗?

现实是真的是过不下去了。就是绝望,而且强硬过下去,只有一条路,就是逼死自己。求生的本能,导致她们会连孩子都抛弃就走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她们的困境和极端的痛苦,都是有了孩子以后带来的。是的,很多人会说孩子无辜啊,而且也是你自己选择生下来的。这都没错,按理说妈妈要是咬咬牙负起责任来,是能熬过去的。

问题是,环境并没有给任何的支持让她们熬下来。不要说为母则刚,刚不起来。一般这样的母亲,都会遇到不能给她们理解和支持的男人。注意,不是金钱上的,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妈妈,就算没钱但是只要身边亲近的男人,能给那么稍微一点点的理解,她们都能活下去。

我记得“渔人阿锋”在视频里谈到自己的母亲离去时候的情景,那时候阿锋已经12岁了,他妈妈在离开家的前一天,问过他要不要跟她一起走。阿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走不挺好的吗?

然后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从视频看他奶奶是挺好,爸爸也是挺好的人。好不好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为什么妈妈就会离开了,而且离开后多年不联系。

因为没有任何人,关心和关注过阿烽妈妈的精神世界,没有任何人。这类妈妈在这个家庭的痛苦,无人能理解无人能诉说。

有一女网友拍到一妈妈高高兴兴地送女儿进入大学之后,她迟迟没有离开,而是坐在校门旁的草坪上哭了很多次了,呆了将近四个小时,还一直在抹眼泪,舍不得离开。网友们其实已经知道父母已经退出了孩子的生活。而退出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孩子上学,父母被迫退出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上初中之后就要到学校住宿,并且周末才能回家。有的地区孩子小学五年级就要被迫与父母分开了,那么父母就不能像孩子在上小学那样天天见到孩子,为孩子制作美味的饭菜,为孩子缝补衣服,和孩子聊聊每天学习生活。因此,父母非常思念孩子,但初中的学生又不能够带手机进入校园,所以父母的百般牵挂只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然后就默默哭泣。这种情况是没办法的,因为家里面离学校太远了,孩子不得不住在学校。

二是孩子拒绝和父母聊天。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和父母聊天的,尤其是长大了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有代沟,自己说的话父母不能理解,也很难共情,所以干脆就不和父母讲话。尤其是工作之后,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外面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否则父母会非常担心,不断念叨,不断打电话,这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打扰到孩子的工作和生活,双方都不好受。

孩子长大了,总要离父母而去,毕竟翅膀硬了都应该去世界各地打拼,为自己赢得一片光明的前途。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们,其实他们一直思念着孩子。尽管父母不能够再掌控孩子的生活,不能再把孩子占为己有,但他们的心依然在孩子身上。孩子不能够太过于极端地把父母撇开,依然应该和父母有联系,让父母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样家庭凝聚力才强,亲子关系亲密,家和万事兴。

孩子放假在家写作业成为很多令家长头疼的事情,因为在家孩子懒惰性泛滥没有在学校被老师督促的自觉性,又爱贪玩爱顶嘴,写作业不仅是孩子最想逃避的事,也是让家长无奈的事。

近日,有一则视频引发网友的关注,是一位宝妈带着自家熊孩子去放羊,该家长表示,在平常家中,孩子不愿写作业,而且还经常反抗不想学习想要的去放羊,于是该家长就果真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放羊的真实生活,孩子的反应哇哇大哭说道:“羊太多数不过来我只想放一头羊”,回了家吃完饭一下午都在乖乖写作业,对此行为,很多网友纷纷点赞,表示: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想起小编在上初中时,也有过这种经历,初三那年没好好学成绩不理想,当时跟父母表示继续上学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想自己打工,那会半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部手机,于是去一个表叔饭店里当了两周的服务员,那种体验表示一辈子忘不了,而且暗自发誓以后做什么行业都不会当服务员,记得当服务员的时候穿的鞋上都是被油弄脏的污垢,每天特别累到脚疼得没有知觉,吃饭时间点不定,你会碰到各种顾客有些喝了酒的无赖还提心吊胆的注意安全,后来乖乖复读了一年,考上理想的高中。

很多时候我们想脱离当下苦海,自己印象里想做的事认为是最轻松最理想的,实则不然,我们只是抽象的寄托了我们此刻面对的不愿吃苦,父母就是因为吃了很多苦,不想让我们重蹈覆辙他们的路,比如现在因为工作感到烦心的你,想想没有工作的话生活开支又没有来源,当房贷车贷家人生病需要供应时又愁的头疼,所以做好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事就是为以后打基础

1985年前后的一个冬天,大学生陈星坐在寒假归乡的大巴上。这一学期陈星过得并不好。陈星的家庭条件极差,家里兄弟姊妹很多,都很调皮,没有一个有沉稳出息的,一家人是村里人瞧不起的对象。

所以,在学校别的学生安心学习的时候,他早早就开始打工驻唱,挣钱攒钱,延续自己的生活,还得接济家里。

有一天,大巴车一路颠簸,陈星心情也异常沉重,凄凉、委屈和无奈混杂着浓重的乡愁一股脑涌来……这时,上天仿佛读懂他的惆怅,一场鹅毛大雪应景地飘洒起来。百转千回无所依托,飘零而下的雪花像极了孤苦无助的陈星,一段旋律便在陈星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陈星走到家时,母亲正在门口远望,桌上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回来。听到母亲的呼唤,陈星心中的旋律瞬间活了。他立刻找来纸笔,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创作好了一首歌的词曲,这首歌就是90年代爆火的《流浪歌》。

陈星的原生家庭给不了他优厚的物质条件,却给了他了卓越的唱歌天赋,他的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花鼓戏艺人。所以,陈星从小就特别排斥干农活,就喜欢唱歌,他说哪怕这辈子凭唱歌只能赚来一碗活命的粥,他也要坚持走歌手的路,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大概每个行业里最出类拔萃的人,天生就能感知到命运的召唤,陈星从小就觉得自己一定会在唱歌方面有所建树,迟早会成为中国的一个歌星。十六七岁的时候,陈星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歌唱比赛,就索性把当时自己的名字“陈木清”改成了“陈星”,因为“陈星”才能“成星”嘛。

那时候,方圆多少里,只要陈星去参加的歌唱比赛,冠军非他莫属。因为他唱歌有一项“绝技”,那就是“抖音”式,“触电”式唱法,颤音一出,什么样的歌都能唱得格外动情,把听众瞬间拉入到他营造的 情感 氛围中来,这也是陈星的歌格外富有 情感 感染力的原因。

高考的时候,陈星一心要走歌手的路子,所以填志愿的时候大笔一挥就填了武汉音乐学院,结果,事与愿违,他落榜了。

可能那时候年轻好面子,声名在外,陈星接受不了自己上不了音乐学院的现实,就和家里撒谎说考上了。

实际上,他是攒了一点钱,半工半读自费到一家民办艺校去上课了。结果上了一段时间,陈星才发现,不规范的艺校根本给不了他正规的音乐培养,待下去只能是时间和金钱的双重浪费。

于是,陈星打道回府,回去向父母澄清了事实,并在家里头悬梁、锥刺股,苦学半年之后考上了湖北江汉大学(艺术系),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大学期间,为了攒学费和生活费,陈星早早就背上吉他开始卖唱赚钱。

大排档、歌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就是陈星演出的首选位置。都说高手在民间,大学时期的陈星俨然就是个唱歌的高手了,他所到之处,听众都反响很好,粉丝数量和收入节节攀升,而且因为家庭原因和流浪汉似的生活更让陈星对生活有了超出年龄的理解,所以他唱的歌也有一种别人唱不出的韵味。

也是因为对生活和 情感 的真实体悟,陈星的《流浪歌》才创作得那么顺畅和真实,引起了全民思乡的共鸣。

早在陈星跑场演出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要出钱买陈星的《流浪歌》,他就是广州的音乐人朱德荣。陈星考虑再三没有卖,因为他觉得这首歌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个音符,每个字词都是自己写出来的,是自己的真实 情感 ,如同日记一样,无法出售。

再说即便卖给别人,别人也唱不出里面的 情感 ,浪费了这首歌,陈星就拒绝了朱德荣。朱德荣没有买到陈星的音乐,走的时候留给陈星一张名片,叮嘱他如果以后想往音乐这方面发展就去找自己。

陈星小心接过名片,像宝贝一样保存起来了,冥冥之中,他感觉到这张名片将会对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响。

大学毕业之后,陈星顺利地得到一份当时看来十分优越的工作—音乐教师。如果当了音乐教师,陈星不但圆了小时候的梦想,可以远离田间地头,还能旱涝保收,生活无忧。但是,音乐老师的工作,陈星一天都没干,他认定自己的前途要远远超过当一个老师。于是,他选择了南下,到广州发展,直接点说就是去找朱德荣。

到了广州之后,陈星给自己卖了个关子,他没有直接去找朱德容,而是先去大唱片公司试试,他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才。他先后去了新时代和中唱等唱片公司,结果听完他的小样以后,人家的统一回复都是:“你的歌我听了,《流浪歌》听了,不合适,现在都是哥哥妹妹篇,像《纤夫的爱》等,你的不是主旋律……”

四处碰壁之后,陈星拿出了朱德荣的名片,按照名片上的地址一路去寻找他最初的伯乐。果然,他见到了朱德荣,直接就敲了朱德荣办公室的门。

朱德荣还教导他,初来乍到,直接敲别人门是不礼貌的,求见别人,礼貌的做法是先打电话预约。陈星感谢朱先生的教育和提携,也学着适应大城市的交往方式。

陈星和朱先生坦言,自己想签约公司当歌手,朱先生告诉他以他现在的水平签约还有点难,不过可以试试当自费歌手。自费歌手就是所有录歌,制作,发行,销售,宣传全是自己掏腰包,当时来说就得十几万。十几万对于陈星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为了当歌星,哪怕有星点希望,他也愿意搭上所有,奔赴一试。

为了出歌,陈星借遍了亲戚朋友,把全家的财力和声誉都堵在这件事上,背水一战。

老天没有辜负陈星,这一仗他赢了,赢得满堂彩!

有一天,陈星和弟弟去买菜,走到新华书店,突然听到音箱里在放《流浪歌》,陈星觉得好熟悉,都不敢相信是自己的歌,然后拉着弟弟快速往前走,结果大街小巷都是这首歌,陈星才敢确定自己真的火了!

很快,陈星就接到了去拍MV的通知,消息来得太突然,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来得及买,就穿着地摊上买的半袖就去了,结果录完以后,妈妈通过KTV看到儿子精瘦的样子时都哭了。

只有她知道,外人看来的明星——自己的儿子,吃了多少苦才有今天。

1997年,一整年,全国各地有音乐的地方都在播放《流浪歌》,《流浪歌》也成了80、90后成长过程中一个记忆的烙印。紧接着,1997年11月,陈星就又发行了朱德荣帮他写的歌《新打工谣》,又是一阵火爆。一时间,陈星成了民工歌王的代表。

2000年,陈星又以一首《离家的孩子》站在当时歌坛的顶流位置,《离家的孩子》至今仍是KTV里点唱率极高的曲目。

2020年,《大王小王》节目中嘉宾金波评价陈星说:

曾经有人问当红之际的水木年华:“你们和F4的区别是什么?”,水木年华答:“他们是卖相的,我们是卖唱的”,讽刺是有那么点讽刺,但其中的意味谁都懂,也谁都信服。

陈星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歌红人不红一拨的歌星,他对音乐的追求很纯粹,就是靠作品立足和代言,用作品为人民服务,不卖人设,不卖包装,不卖皮相,不接广告,不哗众取宠,不跨界乱搞,每一次站在爆红的顶峰都是靠实力和作品,他的音乐也确实为当年的离家人们排解了不少思乡愁苦,为那些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人们带去心灵的熨帖。

一个单枪匹马的歌手在暗流汹涌的 娱乐 市场中能走多远呢?陈星没有成为歌坛的不倒常青树,仅凭才华“一条腿”走路,随着中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四通八达,网络日益迅捷,原来浓的化不开的乡愁越来越被冲淡……陈星思乡风格的歌逐渐被“淘汰”。

近几年,陈星尝试过转型,他是虔诚的佛教徒,创作了多首弘扬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的佛教歌曲,这几首歌虽在小众范围内传播,却带出一种传言,那就是陈星出家了。网络谣言总是无所不用其极,要把所有故事的落差都讲到歇斯底里。

陈星没有因为不再走红就出家,他只是在宗教方面皈依佛门了,但是并没有剃度修行,佛歌也只是用自己的音乐天赋为自己的信仰增色。如今55岁的他一直活跃在抖音自娱自乐着,其实早在2001年前后,陈星就在北京有车有房了,现在也是身价不菲的。

就像主持人王芳说的:“现在是(陈星)人生最开心的时候,最淡定的时候,因为第一轮创业结束了,家庭也温暖着,孩子也可爱着。”

成功的感觉极好,巅峰的风景更美,可毕竟没有谁能一直处于巅峰之处常立不倒。

时间风化, 历史 会淹没,每一种成功都是绚烂的烟花,在平凡的世界中,被大家仰望过,也滋润过众生就已经是不凡,懂得满足,活好当下,在漫漫人生路中,本身也是成功。

原因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已经一年都没有联系到妈妈,于是弟弟坐了20多小时的火车去看望妈妈,但是他们的妈妈却不愿意见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担心自己的妈妈是不是不要自己了。所以姐姐就带着弟弟通过视频去寻找母亲,而且这个短视频已经在四川南充网友的朋友圈刷屏,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经过记者的了解可知,该姐妹的外公也联系不到自己的女儿,不知在何处。并告诉记者,几年前,女婿多次动手打自己的女儿,女儿曾通过法院起诉离婚,可是法院没有批准。一次又一次的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原谅,最终也没有减少丈夫对自己家暴的行为。这可能就是女婿家暴导致女儿离家出走的原因。

家暴是最可耻的行为,家暴的开始便是婚姻走向尽头的象征,妻子并不是你拿来撒气的工具,也不是你的佣人。原以为一次原谅就可以停止你对其的伤害,反而你却变本加厉,死性不改。家暴真的很可怕,是源于你对妻子的不信任和暴脾气。妻子的原谅,可能是因为还对爱情抱有希望,是因为有孩子缘故,才一次有一次的原谅。

人们总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呵护,做孩子成长路上指明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温馨幸福美满的家庭里。但是家暴不仅仅对婚姻有影响,对孩子心理健康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且孩子心里承受能力不小,父母经常吵架,行为举止都能大大的影响到孩子成长。当我们遇到家暴时,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是一走了之,对孩子,家人弃之不理。虽然婚姻破裂了,但孩子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远离家暴,共同建设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吧

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妈妈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大多数妈妈都非常的细心,特别是在照顾孩子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爸爸需要忙于工作,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在照顾自己家中的小宝贝,然而照顾小宝贝也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 ,一不小心就会有弄巧成拙的事情发生。虽然照顾宝贝是一件不容易事情,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好这一件事情,才能更好对宝贝负责。在这次事件当中的这一位妈妈这样,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大乌龙事件,好在孩子没有因此走丢。

事情是怎么样?

事情发生在9月27日,在江苏有一位妈妈骑着电动车,准备送自己的女儿上学。女儿上车后又下来了,妈妈以为她在车上,所以就开着车走了。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女孩有叫她,但是因为妈妈戴着耳机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所以没有停下来。一直到妈妈开到半路叫孩子,孩子没有回应,扭头一看,才发现孩子不在车上,于是她又原路返回去载孩子。对此,网友调侃道,母爱是有,但是一点都不多。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妈妈不多。

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我觉得妈妈都是非常伟大,她们照顾孩子都很细心,哪怕生活中的自己大大咧咧,但是对于孩子都会非常上心。这位妈妈其实对孩子肯定也是照顾很好,只不过在这一事件当中,她戴了耳机,所以没有注意到孩子没有上车,相信日后她会更加注意。身为母亲,最看不得就是自己家孩子受罪,所以不会无缘无故去让还有有事。只是生活中小细节太多了,有时候粗心一点,就会这样,但肯定不会经常有这样事情发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不管孩子走到哪里,都是父母的牵挂,而在河南周口,一段男孩离家之前给母亲磕头告别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男孩依依不舍的向自己的母亲跪下,而母亲眼中尽是不舍之情,由于男孩一直在外忙工作,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但是由于老板通知临时开工,孩子也不得不立即出发。

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我的内心也是非常的动容,毕竟现在能给父母下跪的孩子不多,作为孩子一定要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心,而作为家长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子女都不得不去外面工作,而家里年迈的父母便是孩子割舍不下的寄托,无论孩子在外面的工作多忙,一定要抽时间回来看看自己的父母,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爱。

 

不管孩子走到哪里,父母的心一直担心这,孩子长大之后,不得不忙于自己的工作倒是整个家庭聚少离多,母亲坐在沙发上,心里难掩不舍,什么都没有说,但什么都说了,把内心的不愿分离藏在心里,因为母亲知道,孩子总有长大离开父母的一天,而孩子的这一跪,跪出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跪出了中华的传统美德。

有很多网友看到这个视频之后,纷纷表示自己被感动到了,也反映出来这名男子的礼仪和家庭教养,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非常不错,但是很少能看到孩子下跪的情况,而这名男子的一跪也让很多网友看到惭愧,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向这名男子学习,在父母渐渐老去的时候,及时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尊重和孝心,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一则两个孩子找妈妈的视频刷屏了社交网络,姐姐和弟弟手举印着妈妈照片和家庭地址的纸片,对着镜头问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先别骂这个母亲抛夫弃子。视频评论区的知情者、和采访了孩子外公的媒体透露了视频背后的家庭真相。

据了解,视频中的姐姐9岁,弟弟5岁,他们29岁的母亲在今年春节前后和家里失联。而她离家出走的原因,和丈夫的家暴有关。孩子父亲刘某多次殴打妻子,她挨打以后也多次给四川的父亲打电话,但都被劝:为了孩子以后要好好过。去年7月,妻子曾到丈夫老家河南某法院起诉离婚,但一审未准许。今年春节她回到娘家后,称要去打工赚钱,赚到钱就离婚,此后连父亲也联系不到她了。

孩子爸爸也希望妻子能回来,他说之前动手打妻子是自己的不对,但他已经改了,可以写保证,只要妻子回来,绝不再打她。丈夫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看着视频中可怜兮兮的两姐弟和已经认错的丈夫,很多人在网络上呼吁孩子母亲:既然孩子爸爸已经认错并保证以后不再家暴,为了孩子,回家吧,就当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真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理由,好像母亲总是最爱孩子、要付出最多的那一个。但对于这个女人来说,回来,太难了。

可以看得出来,妻子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且不说曾经的家暴给她造成多大伤害,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被拳打脚踢,重要的是她已经决定了要结束这段婚姻,这并不是一时冲动。而且,人们不是已经在批判为了孩子夫妻强装无事的做法了吗,不是已经知道这样的夫妻和家庭对孩子成长也会有很大伤害吗?

追求个人幸福和以她自己的方式对孩子好,别人无从置喙。但视频中孩子的呼唤和诉求又很难不让人动摇,所以很多人在劝妻子回家。

在不久前也有过借助网络找母亲的事件。江西一个有4个子女的妻子离家出走,丈夫在媒体面前痛诉该女子抛家弃子,自己专情体贴却被辜负。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才发现事情并不是丈夫描述的那样。因为娘家贪念彩礼,女孩16岁就被嫁给该男子,成了“童养媳”,而且未成年就开始生育。离家的时候她也才25岁。

孩子本是人后代的延续和爱的寄托,父母应该疼爱孩子,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但孩子绝不应该成为夫妇一方忍耐和妥协的工具,“为了孩子”不应是个人安全和幸福的枷锁。

我国婚姻法保障结婚、离婚自由。同时,在婚姻中被家庭暴力的一方受到法律保护,这种保护是平等的,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所以,当一方受到家庭暴力威胁,或者感觉不幸福,可以选择离婚。家庭、孩子、财物都不能成为女性追求婚姻幸福、自由的理由。

归根结底,婚姻需要两个人慢慢经营。两口子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我们不能保证每对夫妻都能做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但是起码学会互相包容理解、互相尊重,遇到事情平心静气,相互协商,才能把婚姻经营好,才能相扶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