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奶奶上香口诀

老人 0 70

泰山奶奶上香口诀,第1张

泰山奶奶上香口诀
导读:给泰山奶奶上香并不需要口诀。泰山奶奶是正神,只要大家虔诚,口中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心。作为神明都有神通,诚言挚语可入神耳。有的人天生表达能力不行,没关系,泰山奶奶也不是听你的语言,而是听你的心声。所以在拜泰山奶奶时,最重要的是心诚,如

给泰山奶奶上香并不需要口诀。

泰山奶奶是正神,只要大家虔诚,口中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心。作为神明都有神通,诚言挚语可入神耳。有的人天生表达能力不行,没关系,泰山奶奶也不是听你的语言,而是听你的心声。

所以在拜泰山奶奶时,最重要的是心诚,如果有所求那么就诚心实意的去求,直接讲出你要求的事情,不要绕弯不要啰嗦。建议提前组织好语言,不要所求的事物太泛泛,要有针对、具体的事物去求。

心若虔诚烧一炷香即可。道经云:“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因此,碧霞祠提倡文明敬香,环保敬香的理念。而不是为求一己之私欲来谄媚神明,希望善信能摒弃错误的烧香观念,具足正信。

给泰山奶奶敬香的的讲究

以线香三支为准,点燃香(烧香时不分男女,皆用左手点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之,不能用口吹灭,因口鼻不清净故)。面对神像,持香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持香双手平举至胸口,香头至眉间相齐,此时垂帘默声祈愿,之后行作揖礼。

然后用左手上香,因为道教以左手为阳左手为净手,而右手操持百事,容易沾染污秽。按先中间、再左(自己右手边)、后右(自己左手边)的顺序分别插入香炉内,三炷要插直插平,插直是要求烧香者心地正直,插平是要求烧香者心平气和。

三炷香平列间隔不过一寸宽,则是寸心感神之义。故有“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之谚语。上香讫恭对神像,即行叩拜礼。

以上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仅供参考。

1许愿有3个地方,第一个在山脚下的祠堂,第二个在半山腰,第三个在山顶,祠堂里一张火纸10块钱,最少的用90圆,多多益善。

2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

3 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一、上香原则

1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

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之后,放下如第3动作;

6开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种方法:

第一支香插中央。

第二支香插右边。

第三支香插左边。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烧香就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二、烧香注意事项: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1、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2、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 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3、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4、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5、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6、女人来例假时候不要去上香。

7、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香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以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8、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进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 9、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10、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

觉,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11、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12、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对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泰山信仰与民俗

  由于距孔子诞生地曲阜很近,泰安人的日常风俗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大。同时,泰山是道教名山,对泰安人的民间信仰影响最大。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风俗。

  泰山老奶奶的生日 阴历的3月15日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这是泰安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这时拜山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泰城的人更是几乎每家必去。如果旅游者时间恰当,可不要错过,你能从中感受到古代百姓进香盛况的影子。

  东岳庙会 东岳大帝的诞辰是3月28日,自宋朝起,每年此时立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地点在东岳庙即岱庙。除祭祈活动外,后世逐渐增加了商贸、娱乐活动等内容,服务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水浒传》中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东岳庙会上。

  另外元君生日为4月28日,与东岳大帝生日仅仅晚一个月,而且后世碧霞元君的影响超过了东岳大帝,因此东岳庙会拖长了时间,增加了祭祀碧霞元君的内容。文革期间一度取消了东岳庙会。

  现在的东岳庙会会期在5月6日至12日,一般在岱宗坊西侧的广场举行。庙会内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主要是经贸活动、旅游观光和文化娱乐。近年来,八方人士纷至沓来,国外客商及游客也不断增加。

  王母生日 阴历的3月3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进香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海外、港澳的香客不在少数。

  丧事 泰安丧事的办理讲究不少。首先要向亲朋好友报丧。订好日子设灵棚,门口有专门负责上帐的人,亲朋好友捐的钱要上榜公布,来的人越多,捐的钱越多,说明主家的人缘越好。直系亲属捐的钱越多说明家庭团结。被人高看一眼。每有丧事自家直系亲属要在旁哭丧,人越多声音越大,说明孝心越多,最后主家要设宴招待宾朋,以示感谢。

  酒席 泰安人乃至山东人酒桌上的讲究特别多,在乡下尤其如此。首先是座次,一定不能搞错,座位有主宾副宾、主陪副陪之分,一般面对门的座位是正座,应为主宾副宾坐,背对门的座位为主陪副陪坐。喝酒时一般用几钱的小酒杯,但花样繁多,“哥俩好”“四喜发财”“六六大顺”“十二周全”等等,一不留神,就不知喝多少了。全国有一半的白酒产自山东,山东人酒量大多很好。

  打招呼 如果你在泰安问人:“您是哪人?”老泰安人一般说自己是“泰城的”。由于受孔子的影响,泰安人打招呼一般尊称一声“老师”。

  生小孩 自己家有小孩出生先要通知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会来看望,一般由家中女性出面接待,过去,每家大多是用一对小篮子,装上鸡蛋等物品在用红布盖上,挑者送去,现在,大多是送双数的营养品即可,在乡下,还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大婶挑着盖红布的挑子排着队的身影。之后主家会回请,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吃面”。

  许愿还愿 这一民俗是泰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古俗。据民国时的泰安县志记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祈愿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诉”。“贪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祈嗣。”并向元君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一旦没有实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

  许愿还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献礼者,有挂袍送匾者,有捐资修庙者,也有植树造林者。

  进香 进香的准备工作很复杂。联络会员、收敛会费、购置祭品等。进香有“春香”、“秋香”之分。由于东岳大帝的生日是阴历3月28日,碧霞元君的生日是4月18日,所以这一期间香火最盛。准备妥当后就开始启程上山进香。进香的一般程序是:“启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贡,进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

  上山进焚的香纸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东岳大帝为别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用锡箔、裱糊、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元君玺”,有钱的香客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

  求子 进山求子的最多,天南海北的都有。求男孩者在碧霞祠拴一个金男娃,求女孩拴一个金女娃。并以此向泰山老奶奶许愿。

  生育礼俗 岱下方圆几百里曾有一套完整的生育程序。

  一是择定吉日。欲求生子,须由妻子出面,带上礼品去求当地的“神妈子”择定吉日,安排求子仪式。

  二是筹备供事。主要是购置香烛、火纸、供品等。供桌的摆放是两碗馒头,两个盘子——鱼和鸡蛋,两个果碟——枣和栗子。供品前摆三个香炉一字排开。红布条写上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装入火纸折成的纸盒中,将供桌抬往神妈子家。

  三是举行仪式。由求子的妇女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上,与神妈子一起跪在供桌前,由神妈子祈祷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后将红布条焚烧。接着,神妈子续香,再由求子妇女诉说求子的心愿后进香,并各取一只枣和栗子吃下,与神妈子一起跪至香全部燃尽。

  四是还愿。如果果真得子,要到附近的泰山老奶奶行宫还愿(最好是到泰山碧霞祠还愿)。

  若祈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

  石敢当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国外中华文化圈都有源于泰山的石敢当信仰。将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石人立于路、桥要冲之处,或者砌于房屋墙壁之内,起到避妖邪、压灾殃的作用。日本、新加坡等国也有此风俗。

  节令习俗 泰山脚下除了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乞巧(7月7日)、中秋、重阳等节日外,还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天贶节和浴佛节。

  天贶节源于宋真宗封禅泰山,公元1008年的旧历6月6日天降书于泰山,于是宋真宗大举封禅。为感谢上天,不仅在岱庙修建天贶殿,而且定6月6日为天贶节。这一节日现已沿袭演绎成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看望双亲的节日,或者晒衣、晒书的日子。

  浴佛节为4月8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是日,用水灌浴佛像。泰山附近此节又增加了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生日的内容,三位一体,佛道融合,古代十分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