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再累,为什么也不敢让父母帮忙带孩子?

妈妈 0 23

日本女人再累,为什么也不敢让父母帮忙带孩子?,第1张

日本女人再累,为什么也不敢让父母帮忙带孩子
导读:因为日本女人的传统观念里“孩子的父母才是完全责任者”。日本的年轻母亲通常会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回家。日本的保育所理论上可以帮助年轻母亲照顾他们的孩子,直到孩子们6岁。然而,托儿所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也不总是有可能被接纳。送孩子去托儿所需要某

因为日本女人的传统观念里“孩子的父母才是完全责任者”。日本的年轻母亲通常会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回家。日本的保育所理论上可以帮助年轻母亲照顾他们的孩子,直到孩子们6岁。然而,托儿所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也不总是有可能被接纳。送孩子去托儿所需要某些条件。

目前,日本托儿所对有幼儿的家庭采用分级制度。一般来说,父母有残疾、经济条件差、无人照顾子女的家庭得分较高,将被优先考虑。然而,事实上,由于入托的儿童人数有限,由于祖父母帮助照顾孙子孙女的情况在日本社会并不常见,大多数不成功家庭的母亲只能等到孩子上小学后才能重返工作岗位。

日本幼儿园比托儿所少得多。让每个孩子三岁就上幼儿园显然是不现实的。日本的幼儿园很早就放学了,通常在下午2点结束,但是幼儿园最迟可以在下午6点结束,像中小学一样,也有暑假和寒假以及春假。即使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实际上还是需要一个人来照顾它。因此,孩子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不能全职工作。此外,由于大量的国家补贴,托儿所的学费非常便宜。

但是幼儿园不同。不管家庭收入如何,统一学费。一般来说,每月三万到六万日元,第一学期还需要入场费。日本幼儿园对孩子的父母也有很高的要求,经常要求他们高度合作。例如,为孩子准备午餐,为孩子做服装。显然,送孩子去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显然更适合有全职家庭主妇的富裕家庭。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来抚养和教育。

  我知道我知道!!我最近刚看的,不是《无人知晓》,无人知晓是柳乐优弥演的,那**讲的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遗弃了几个孩子跑路了

  楼主说的是小池彻平的《无家可归的中学生》

  中文片名: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

  英文片名: The Homeless Student

  导 演: 古厩智之

  主 演: 小池彻平 , 西野亮广 , 池肋千鹤 , 石田亚由美 , 古手川佑子 , 黑谷友香 类 型: 剧情

  地 区: 日本

  发行公司: 东宝映画

  上映日期: 2008年10月25日

  剧情:

  性格开朗的田村裕(小池彻平饰)是个平凡的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学期的最后一天,他满脑子都想着暑假,班主任工藤老师(黑谷友香饰)的话半点都没听进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同班的女孩约他一起去看**。“迎来首次约会!人生前景大好!!”然而,此时的小裕还不知道,等待着他的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夏天。 回到家里,出现在眼前的是出乎预料的景象——家具都堆在了门口,上面贴着写了“抵押”字样的黄纸条。由于负债的关系,爸爸离家而去,孩子们突然发现,连今天晚上睡觉的地方都没了着落。他独自来到了夜晚的公园,在巨型滑梯里住了下来。身上没有钱,陪他解闷的只有野狗,小裕靠着捡自动售货机下的零钱和冷水过日子。好友川井义哉(柄本时生饰)在路上巧遇小裕,把他带回了自己家。义哉的妈妈道代(田中裕子饰)温柔和蔼,爸爸正光(宇崎龙童饰)面冷心善。小裕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餐,就此在川井家住了下来。正光告诉小裕,每周让哥哥姐姐也来家里吃一次晚饭。 小裕偶尔碰到了爸爸。爸爸告诉他,自己已经卖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接着又扔下一句“解散”后扬长而去。小裕觉得一家人不可能再团聚了。川井夫妇和地区民生委员西村澄子(石田亚由美饰)为田村家的三个孩子借了一间旧公寓房,帮助他们重新团聚。三兄妹合力开始了新生活。 暑假过去了,小裕面临升学还是工作的选择。父亲的失踪、无家可归的生活、还有失恋……短短数十天来的经历促使小裕开始思索人生的问题。澄子因为突发脑溢血猝然辞世,这样的打击让小裕愈加迷惑。亲人、邻人、朋友、还有老师,在大家的温暖的爱的支持下,小裕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

女人送快递是可以的 ,不过带孩子是很辛苦的 ,孩子也是跟着遭罪 ,因为夏天天气太热 ,冬天天气又会太冷 ,所以带孩子送快递是很不方便的 ,再说频繁的上车下车 也不安全 你可以考虑再送外地的时候 先把孩子寄托在邻居家 或送孩子上幼儿园

日本妈妈养好几个孩子,不用婆婆带还有丰富个人生活的奥秘

我的两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参与拼养。日本大部分家庭是“核家庭”——即和老人分居,互不干扰,各自享受到最大的行动自由,但年轻母亲必须独自承担育儿的辛苦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年龄相似又住得近的母亲们就很容易结成小小的同盟,一同解决育儿中的困难,互相分担心理上的压力、烦恼和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1、淡定的医生太太刷新了我的三观

当年孩子上的是某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家长们的经济条件普遍很高,有医生太太、原电视台主持人、老板太太以及寺里的住持太太(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也有护士、幼儿园老师和最普通的家庭主妇,大家各怀才艺,料理、音乐、裁缝、穿衣打扮、家居装饰各方面身手不凡,育儿也各持有各自的理念,有的人重视早教和智力发育,有的妈妈重视亲子阅读,有的妈妈非常关心孩子的饮食……我从形形色色的人那里受益颇多。

和别的妈妈接触,能够清楚照出自己的短处,与其挑孩子的缺点还不如挑自己的,想着怎么改进。 一次,一个医生太太带她的三个孩子来玩,老大7岁,老二5岁,老三3岁。我和她喝茶聊天,五个孩子去别的房间玩,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孩子们大声哭叫,冲过去一看,哥哥把妹妹骑在身下,左手狠狠拽着她的头发不让她动,右手正在捶她,妹妹发出凄惨的哭声。我赶紧去告诉朋友,不得了了,医生太太抿了一口茶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

果然,没一会儿他们自己就解决了。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成天听两个小丫头大呼小叫的觉得了不得,观看了他们兄妹间的“残杀”才觉得我家的根本不算什么,不愧是医生太太,修炼得比我镇定得多。

2、自己找个“奶奶”

我曾写过《不带孩子的日本老人平常都在干什么》,我的日本婆婆并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些国内的朋友偶尔会抱怨和婆婆相处,互相感觉约束和不自由,但是说实话,孩子有个奶奶或者姥姥在身边,能够受到更多的疼爱。

两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老人在身边,我很快就给他们“找”了一个。无条件疼爱孩子的老人哪里都有,我很快就和当地的老太太混熟了,在我不方便的时候或者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就请老人帮助照顾孩子。老人照顾孩子往往比我这样的年轻妈妈更加无微不至,而且是连妈妈带孩子一起疼爱。

这是现在的“奶奶”。在幼儿园或者小学突然休息我又必须上班的时候,邻居“奶奶”不光给我照顾孩子还管饭,让我放心工作。同样的,我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拿去跟她分享,看见她干活的时候也常常叫两个孩子去帮忙。

3、如何共享和节约资源

几家人一起养孩子还可以共享和节约资源。比如夏天孩子都爱玩水,很多人家都有塑料充气游泳池,早上注入水以后中午的时候水温就刚刚好,往往玩上几天都没有关系。一大池水一个孩子玩不如人多有意思,朋友就常常叫我们去。

除了分享一个游泳池,还可以在外出的时候分享一辆车,交换孩子们的旧衣服、旧玩具,亲戚给的蔬菜。大家也经常聚餐。过日子谁都喜欢经济实惠,但和朋友接触讲究分享,而不是占便宜,更不能攀比,否则是维持不了长久关系的。

发生矛盾也是在所难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不轻易出手相助,让孩子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逐渐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会协调性,妈妈也在争执中更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以便找出对策。

4、妈妈们也需要朋友不是吗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的朋友圈就会发生改变。有孩子的人和没有孩子的人,孩子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母亲,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或者学艺的母亲,逐渐开始形成新的朋友圈。分享共同和相似的烦恼,做彼此学习的榜样,分享资源,互相帮助。朋友圈太狭窄的话如果发生了矛盾大家都很尴尬,孩子也会被牵连,因此要尽量多交几个朋友和邻居搞好关系,在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的时候,远亲真的不如近邻。

我以前一直说自己是一个人养孩子,慢慢的才醒悟到其实并不是。在幼儿园突然休息的时候,是邻居奶奶帮助我照顾孩子好让我能够安心工作,在我还不会开车的时候,是妈妈朋友开车带我和孩子们一起去远处玩,告诉我很多玩的地方和很多好吃的东西……最近邻居妈妈因为需要出去打工,有时候早上来不及送儿子上幼儿园园车,于是这样的早上,我家就多了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小男孩习惯以后越来越活泼,已经开始在我家上蹿下跳了,我女儿就像大姐姐一样温柔的守护着他…

中国有认干亲的习俗,同样日本也有,比如在冲绳,现在还保留着让小孩子认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子当姐姐的风俗,“姐姐”负责照顾弟弟妹妹,直到长大成人双方也保持很好的关系。孩子就像一棵还没有深深扎下根的小树,母亲一个人扶,小树遇到风会摇摇晃晃,父亲母亲两个人扶,小树还经不起大风,父亲母亲加上祖父母的力量,小树才会更结实,如果再加上周围邻居和朋友甚至不相识的人的力量,小树才能在一个最稳固的环境中长得更茁壮。

对于年轻的妈妈,用双手抱着两个孩子赶车的视频,看完之后有着很深的触动。感觉母爱真的很伟大,也想到了自己不在家的日子里,老婆也一定是这么带娃的。

湖北恩施一位乘客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了一位年轻妈妈赶车时候的视频。这位年轻的妈妈,身上背着一个双肩背包,而后手中一手抱着一个孩子。

从视频的画面看来,这两个孩子应该都在3岁左右。对于两个三岁的孩子来讲,要想一手抱一个,即便是成年的男性,也会有一定的压力存在。

但是这位母亲,为了赶上火车,竟然背着包,还一手抱着一个孩子。我相信年轻妈妈当时,除了觉得劳累之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幸福和责任在其中。

母爱非常伟大

曾经看到一句话,“没有孩子的女性是公主,有了孩子的女性是超人。”。可能没有养育孩子之前,每一位女性都受到了家人的保护,像公主一样的活着。

而在有了孩子以后,女性也就升级成为了超人,就如同这位妈妈一样,平日里柔弱的自己,现在竟然能够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赶车。

我想这样的场景,绝对不止第一次出现,在日常的生活里,可能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天下的母亲都一样

这位年轻妈妈所表现出来的母爱,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展现母爱的场景,我们并没有机会看到。

而且对于妈妈来讲,这也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相信每一位妈妈,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在我上班的日子里,老婆一个人带着儿子,不仅需要看护儿子,还要带着儿子去买菜做饭。

很多时候就是一手抱着儿子,一个手拎着一袋子菜;炒菜时候也同样如此,一手抱着哭闹的儿子,一个手拿着铲子炒菜。

这位母亲的行为,我想如果能够用视频保存下来,将来两位孩子,也会在母亲老了以后,这么对待自己的妈妈,让妈妈能够安享晚年。

9月21日,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欣朦2019在社交平台发文感谢了大家对她的关心,并表示“我很爱我的孩子,会拼尽全力让她过得好。”近日,一条安徽安庆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的采访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里她介绍自己姓陈,21岁,2019年丈夫在孩子5、6个月时因车祸去世,不到一个月之后婆婆拿到了赔偿金,就把她和女儿赶出了家。出来送外卖是因为工资高,“能带孩子”。当地妇联回应称已经了解过这件事,并且去看望了她。顺丰同城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给予了一些物质上的资助,但她都没有接受。

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发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9月21日,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欣朦2019在社交平台发文感谢了大家对她的关心,并表示“我很爱我的孩子,会拼尽全力让她过得好。”

她还表示“21岁正是吃苦的时候”“只要女儿健康平安快乐,不受欺负做什么都值得。”

全文如下:

大家好,我是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当事人。

谢谢各大网友的鼓励和支持。

也很感谢安庆妇联领导们的关心。

包括我的单位顺丰同城急送领导们的关心跟帮助很感谢您们。

偶然一次街访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网友们的关注。

21岁正是吃苦的时候,我只有初中文化也写不出什么,我只知道出什么事情不逃避不放弃,我很爱我的孩子,也不会放弃我的孩子。

只管努力其他的就看天意,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平安快乐,不受欺负我做什么都值得。

虽然我没有很好的条件给我女儿,但是我会拼尽全力让她过得好,保护她。

一日三餐朦在就是我最幸福的生活。

>>>此前报道

近日,一条安徽安庆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的采访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里她介绍自己姓陈,21岁,2019年丈夫在孩子5、6个月时因车祸去世,不到一个月之后婆婆拿到了赔偿金,就把她和女儿赶出了家。出来送外卖是因为工资高,“能带孩子”。

当听到她和女儿被婆婆赶出家门时,采访者忍不住询问“她自己的孙女她不要么?”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含热泪称“在那边延续只能是儿子,女儿不算。”

她谈到父母不想让自己带着孩子,认为她才21岁,不带着孩子可能会有更好的未来,但是她说:“我不是这么想的,我既然生下她,肯定要负责任的呀,不负责任为什么要生她呢?”

所以她选择离开老家独自出来工作,对于父母,她表示,“我妈妈是为了我好,她心疼她自己的女儿,但我也心疼我女儿。”

回忆起刚开始送外卖那阵子,她说那会儿孩子才六个月左右,只能把孩子背在身前,遇到需要爬楼的情况也只能咬牙硬扛。

采访者忍不住感叹“真不容易啊”,她马上表示“这有什么不容易的,现在不吃苦什么时候吃苦啊,才21岁,正是吃苦的时候。”

当采访者想要给她红包的时候,她拒绝了,“这是个人的底线,你不能触碰我的底线,这我真不要,要靠自己。”

据观察者网,有网友就婆婆拿走全部赔偿金一事提出质疑,认为婚后丈夫意外去世,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赔偿金的份额应当均等,她应该寻找法律援助。

对此,这位女骑手在后续视频中回应称,婆婆年纪大了,还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她也失去了一个儿子啊”。她表示,婆婆现在会“隔几个月给点钱之类的”,“我现在还年轻,我感觉我能养得起我女儿”。

当地妇联回应称已经了解过这件事,并且去看望了她。顺丰同城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给予了一些物质上的资助,但她都没有接受。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抽屉视频、当事人社交账号、咸宁广播电视台、视频博主“小元来了噢”、观察者网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发声相关阅读:

全网都心疼她!21岁送外卖单亲妈妈发声:只想让女儿过得更好

这几天,一个叫小朦的女孩登上热搜。

她是2001年出生的,今年21岁了,但是她的长相非常显小,有亮晶晶的大眼睛和两个酒窝,乍一看很像十七八岁的样子。

有大V被她感动到了,他说:“不敢看她亮晶晶的眼睛。”

她只是接受了一个很普通的街头采访,她的故事被人知晓。

她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已经承受了苦难了,可是她却微笑着去讲述。

面对自己的遭遇,她坚强乐观去面对。

你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点被苦难压垮的样子,只感受到她拥有女儿的幸福。

面对别人的帮助,她也拒绝了。

顺丰同城表示:给予一些物质上的资助,但她都没有接受。

当地妇联也回应:知道此事,去看过她。

01结婚太早的女孩

小朦是江西人,她下学早,一不读书,媒人就找上门来了。

小朦说:“在农村就是这样的,只要你不读书了,就得相亲了。”

小朦17岁就结婚了,然后很快就怀孕生了女儿。

在女儿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她的丈夫不幸出了车祸。

一个多月后,她的婆婆拿到了赔偿金,然后就把她和孩子赶出去了。

小朦说:“我们老家就是这样的,儿子才是延续,女儿不算。”

在农村,如果有人遇到小朦这样的情况,几乎都是不带孩子自己走的。

像小朦这样带走孩子的人不多。

身边有个孩子,这注定她以后很难再找到未婚的男子结婚了。

面对她的选择,她的父母是很生气的。

他们都希望小朦把孩子送回去,可是小朦不干,就这样,她在娘家也待不下去了,就只好带着孩子出来打工。

她说:“我心疼我的女儿,我能靠自己把她养大。”

很快,她找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

这个工作对她来说特别好,如果她做别的工作,每个月只能赚三四千块钱,但是做这个工作可以赚七八千块钱,而且她还能带着孩子一起去送外卖。

当时,她是用一个布兜把孩子放在胸前的。

很多顾客看到她带着孩子送外卖,心里也很心疼。

再后来,孩子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带在身上了,就只好送到一家麦当劳店里,那里的店员非常热心,答应帮她照看孩子。

02 生活给了她那么多苦,但她从不怨天尤人

她对生活从不抱怨,她谈到的每个人,她都在找理由为他们开脱,她总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这几天,有不少网友说:“这就是结婚太早带来的悲剧,如果她不是那么早结婚就好了。”

但是小朦似乎没有把一切归结于她过早结婚,她是安然接受这一切的。

她说在她老家只要女孩子不读书,就会早结婚的。

不过,小朦也表示想好好培养女儿,不希望女儿以后重复她的命运,希望女儿以后能在该读书的年龄去读书。

在谈及自己的爸妈,她也是不怪他们的。

她非常理解他们。

甚至在谈及她的婆婆,她也没有过怨言。

她说:“她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儿子要照顾,也很困难。”

她的婆婆也并不是十足的恶人,目前几个月会给她一点钱。

只是,在谈到这一切时,她的眼里还是闪着泪花。

她谈到女儿时两眼是发光的。

她是一个年轻的姑娘,也很爱美,还和女儿拍了不少照片。

她看起来真是好小啊!

一点也不像21岁。

现在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她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去送外卖,傍晚5点去接孩子。

然后把孩子送到麦当劳里,等到晚上再去接孩子,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希望她能多注意休息,周末可以带女儿放松一天,好好带女儿去游乐园玩玩。

每一段时间,都会出来一个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但后来,大家有了新的关注的事情,这些人也慢慢被人淡忘了。

不过,内心里还是希望这个女孩子可以利用网络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

送外卖太辛苦了,对于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子是很残忍的。

你看她,风霜已经爬上了她的脸,已经有一丝丝憔悴了,皮肤也变得发黄了。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长得又很漂亮,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小朦的心愿是买一个小小的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就可以了。

她的幸福很简单,就是每天下班后看到女儿。

如果小朦在两年里一直都是每个月七八千块钱,那她就可以贷款买房子了。

不知道安庆的房价是什么样,如果她想买便宜的房子,那只能在靠近郊区的地方买,可是那对她送外卖是不方便的。

因为只有市区才会有更多的外卖单子。

就按一万元一平方算,买一个能落户口的房子要60平方米,那就得60万。

这首付就得18万,小朦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攒到18万还是有一点难。

小朦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做做博主,发发视频,分享分享自己的生活,赚一点兼职费用。

小朦最近在社交平台回应了网友的关心,向网友表示感谢。

从她的内容里,能看出她的单位顺丰同城急送对她是很关心的。

她的一句“一日三餐,朦在就是我最幸福的生活。”让人很感动。

在小朦的故事里,让我们也得知了一些残酷的真相:

一、在农村普遍存在早婚现象。

很多农村的父母在孩子还没有满足结婚年龄时就让孩子结婚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对女孩子是不公平的,全社会还是要有所宣传。

二、小朦可能就是因为年龄太小没有领到结婚证,所以婆婆是不会把赔偿金给她的,也不合法。

三、不少农村依然是重男轻女。小朦的孩子就是因为是女孩,所以婆家主动提出让她带走孩子。如果小朦生的是儿子,那她就走不掉了。这样一来,小朦的合法权益还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被温柔以待。

祝愿小朦和她的女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