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骂小孩,杭州一奶奶看不下去了,带着孙子离家出走, 你怎么看?

老人 0 29

辅导作业骂小孩,杭州一奶奶看不下去了,带着孙子离家出走, 你怎么看?,第1张

辅导作业骂小孩,杭州一奶奶看不下去了,带着孙子离家出走, 你怎么看?
导读: 21日9时,杭州一班主任从孩子母亲口中得知,当天早上是孩子奶奶负责送孩子上学,可孩子最后没到学校,妈妈也不知道孩子去哪了。 老师立马报了警,孩子电话手表的位置显示的是火车站,孩子妈妈多次拨打奶奶电话,奶奶始终不接,最后直接关机。

21日9时,杭州一班主任从孩子母亲口中得知,当天早上是孩子奶奶负责送孩子上学,可孩子最后没到学校,妈妈也不知道孩子去哪了。

老师立马报了警,孩子电话手表的位置显示的是火车站,孩子妈妈多次拨打奶奶电话,奶奶始终不接,最后直接关机。

后来警察通过调查发现,奶奶买了当天下午去江西九江的火车票,也就是奶奶的老家。

原来奶奶听儿媳妇辅导作业的时候那么骂孩子,确实很生气,当天原本是打算带着孙子回老家的,没想到被找到了。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世纪难题,哪怕是多讲理的父母,在那个时候都很难保持理智。

有句话说得好“不辅导作业的时候,父慈子孝;辅导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

关于辅导作业的段子很多,很能引起共鸣,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写作业出现问题是常态,而家长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确实不妥,这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有宝妈说:孩子怎么教都不会,我能不着急吗?

面对父母这样的痛苦,我只能说,孩子正因为不会,所以才学。

家长觉得简单的东西,孩子不一定觉得简单,如果你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或许你真的该检讨检讨了。

奶奶之所以因为这件事就离家出走,应该不仅仅只是这件事,婆媳之间应该还有别的矛盾和分歧在,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

就像新闻里妈妈自己说的,以后要改善和婆婆的沟通方式,避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自古婆媳的关系就比较特别,处理好这个敏感的关系需要双方都具备一定的智慧,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奶奶看不下去非常能够理解,因为妈妈的方法确实存在问题。

但靠离家出走解决不了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不好的示范。

建议奶奶跟儿媳好好沟通,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双方目标一致,凡事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首先,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确实有的时候气得七窍生烟,但是,骂孩子,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父母在辅导作业时骂小孩,是非常不对的。

关于给孩子辅导作业,现实中,网络中,看过各种抱怨,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生气,进医院抢救的,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看破红尘,出家的,还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拿了教师资格证的,红尘万千,千姿百态,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真是引发了无数个悲喜故事。

说一个我小时候的事吧。有一次,我记得是我上小学五年级,很晚了,我还在写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我爸爸就生气的问我,哪道题不会啊,拿过来给我看看。然后我把题递过去,我爸爸边看题,跟里边念叨着:“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等会儿,我看看。”我等了好一会儿,我爸爸却说:“唉,这题我也不会。”

后来作业没做完,第二天回学校问的同学。

所以,有不会的题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找出原因,或者是回学校问同学,问老师。

孩子作业辅导不好也没事,有余钱的话可以找专业的机构或是老师来帮忙,没有多余的钱来请人,可以让孩子回学校问老师,同学,慢慢来,不用大动肝火,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次,奶奶带孩子离家出走,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的。

孩子会以为什么事都有奶奶撑腰,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他怎么样,都有奶奶帮着他,都有奶奶溺爱他,让孩子失去了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果奶奶认为父母的作法不可取,完全可以私下和孩子的父母沟通,让父母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奶奶带孩子离家出走,无非是想要挟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温柔些,不要骂孩子,但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学到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遇事就逃避,甚至学奶奶的做法,下次再因为写作业挨骂,大不了离家出走吧。

这是非常危险的,大人给孩子作出了离家出走的榜样,孩子有样学样,真的出了事,家长会追悔莫及。

最后,父母要正确处理好给孩子辅导作业的问题,不能骂孩子;和奶奶沟通好,隔辈 育儿 ,本来就问题重重,如果不沟通好,各行其事,会为以后孩子成长埋下隐患 。

家长辅导作业,要有耐心,提前做功课,想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根本,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能独立完成,家长就会省很多的心。

即使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有很多让家长看不惯的地方,家长也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大骂出口,从亲子矛盾上升为家庭矛盾,这对孩子,对家庭都不利。

好好和孩子奶奶沟通,不能动不动就带孩子离家出走,爱孩子,也要有方法,有度,不然就不是爱,而是害了。

看到杭州这个家庭,因为孩子写作业一事,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里也会有类似的情景,只不过老人们没有带着孙辈离家出走罢了。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因为不得法,孩子不配合,很容易让家长起火,这说明家长根本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在能力不济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之。这已经成了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的常态。极少有家长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让自己成为会教育孩子,会辅导孩子学习的优秀家长。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现象,其实就是经常被父母在学习中打骂造成的结果,而这些家长却全然不知。

对于杭州这位奶奶来说,看到孙子写个作业还要被妈妈(爸爸)妈,自然是心里非常不痛快,可是老人又不会辅导孙子写作业,无奈之下领着孙子离家出走了。这一走,背后可有复杂的 情感 呢。一是想让儿子或儿媳看看,你们再敢对我孙子不好,我就带孙子走,看你们急不急,改不改?二是老人不会教 育儿 女,要正确教育孩子,说明老人在家里没有威信,更没有地位。三是老人有溺爱孙子的一面,见不得孙子受委屈。

就拿杭州这个家庭来说,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你骂孩子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暴露出你不懂家庭教育,不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合理教育和引导。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合理教和示范,自然教不会孩子,还要责怪孩子有道理吗?其实这就是父母亲教育缺失的表现。同时再看老人竟然带着孙子离家出走,这又暴露出隔代教育问题,孩子还小不敢单独离家,老人倒好,教孩子怎样逃避解决问题了,以后孩子如果不服管教,自己单独离家怎么办?所以说,孩子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很难教育好。

结束语 :孩子家庭教育不是小事,需要家长加强学习,在懂的前提下,你才能培养孩子独立做事和学习的能力。就如写课外作业,就需要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学会建立学习目标管理意识,还得学会有步骤答题过程,家长先教会孩子,再鼓励孩子自觉去做。这样才能让孩子减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现象。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你应该平时和儿女们多沟通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年轻时教育孩子的经验性做法,很容易把亲情关系融洽的很好。

大家好,我是冻龄阿猪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事件,阿猪妈相信很多父母对于辅导孩子作业都会有很多共鸣,比如我朋友,前几天因为辅导孩子作业的事情,夫妻俩掐起来了,孩子反而还在一边拉架,真是说起都是一把泪啊!不过就这个事件,阿猪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怎么教都教不会,气急败坏,就容易产生打骂孩子的想法,殊不知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阿猪妈认为,辅导孩子时,应该尽量耐心地引导,假如孩子怎么教都不懂,先深呼吸几分钟,出去透透气,平息内心的不快,然后再接着辅导。或者先撇开作业,跟孩子互动几分钟,聊些其他的事情,等双方都比较平静了,还接着来辅导。

虽然说父母骂孩子是不对的,但杭州奶奶的做法也欠妥。若是长辈经常在父母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护着孩子,会让孩子有种找到庇护所的心理,觉得反正你怎么打我骂我没有关系,有人会保护我,让孩子产生有恃无恐的心理,以后就更难教育了。

所以阿猪妈觉得,在父母教育孩子时,长辈尽量别插手,若是觉得父母教育的方法欠妥,可以事后私下沟通,但别当着孩子的面护着。

总之,孩子的成长无小事,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多多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家里的长辈也应该尽量配合。

对于这个问题,因为家长辅导作业骂孩子,奶奶就带孩子离家出走,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位奶奶的做法都显然是不明智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对于孩子的溺爱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 家长辅导孩子功课,有时候气急了打骂孩子,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老人的过分溺爱,会使她看不下去,从而做出偏激行为。

不管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因为一时冲动,至少这个奶奶都从未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一个老人一个孩子,离家出走能干什么?这样的两个弱势群体,根本不能长时间在 社会 上游走。而且,更严重的是,仅仅是因为骂了孩子几句,奶奶就带着孙子离家出走,下一次如果家长打了孩子一顿,老人会不会做出更为偏激的行为呢?

现在很多家庭,因为宝妈需要工作,于是就把孩子给了公公婆婆带。 公公婆婆对于孙子的喜爱程度,甚至一定行为上超越了父母,但这样的喜爱,实为溺爱。用一句话概况就是,看不得别人对自己孙子的一丁点不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媳妇。

但又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却让很多孩子,跟爷爷奶奶的关系,甚至要好于爸爸妈妈,这就是传说中的隔代亲了。尽管知道老人这样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爱孩子, 但爱和溺爱是不同的,事实上,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就算是爷爷奶奶也不行。

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最好是宝妈和婆婆之间要沟通好,对孩子好当然不反对,但是宝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绝对不能出面干涉。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毕竟老一辈的思想,已经跟不上 社会 的潮流和节奏,过分的溺爱,看似是保护孩子,实则是毁了孩子。

爷爷奶奶会因为过分的溺爱孩子,而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加以指正,甚至常常还会在父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加以干涉,从而给父母亲造成一定的困扰。

孩子不管不行,但是父母们又不能跟孩子的爷爷奶奶激烈对抗,这就造成了父母们左右为难的局面,不知该如何是好。

所以在管理孩子的问题上,作为父母们,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尽量不让爷爷奶奶带孩子。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爷爷奶奶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点的苦,因此老人们在照顾孩子生活饮食上没有一点问题。

但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人,基本上都没怎么接受过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在孩子的作业辅导上是无能为力的。

而现在的教育,又特别的强调家长们的参与,在这一点上,长辈们的能力水平首先就是不达标的。

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父母们批评。听到孩子哭声的长辈们,立刻就会出现在父母的面前,不分清红皂白的把父母们训斥一顿,顺便把孩子带走。

走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留下一句话:孩子没完成作业就没完成呗,下次补上不就行了,至于批评孩子吗?

正是由于长辈们的这种袒护,让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严,从而使孩子变得无法无天。

最后:题中这位奶奶的做法有些偏激了,老人们容易溺爱孩子,这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手足无措,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并做好和老人们的沟通工作,我相信:老人们是会明白的。

辅导作业骂孩子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孩子不懂才让你辅导的,而你却骂孩子你真笨连这都不懂,试问你懂吗?你会讲吗?你讲懂了吗,不了以为或者觉得你理解,你讲清楚了就骂孩子,其实是因为你不懂,一个不懂的人辅导一个不懂的人,两方都生气,被辅导者更不懂,你相信吗?

这个事情,孩子妈妈和奶奶处理的都不妥。可以这样:

1、每个家庭里,孩子教育的观念、方向、方法,要有一个说了算的人。

事先,找个时间开家庭会议,心平气和申明自己关于孩子的教养观念,并且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双方老人:我的孩子,以我教育为主,有意见可以私下提,但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与我起冲突。

2、告诉老人,如果我教育孩子时,任何人不许插嘴。 如果我说了不给孩子买的东西,没有经过我同意,任何人不能给孩子买;

必须保证自己的权威性、统一性,不能你这边管,那边哄,这样孩子就要有靠山的意识,更加不好教育。

3、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有耐心,不可打骂,不能伤害孩子尊和人格。 辅导作业时候,不用陪作业写作业,随时看着,孩子累,自己也容易起火。

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把会的写完,不会的单独辅导就行;

给孩子定时定量,要说话算数,孩子写完不能随意增加任务,那样就是故意逼着孩子作业磨蹭、拖拉(孩子会想:反正写完这个,还有那个;写完那个,说不定又布置别的;既然永远写不完,那就慢慢磨蹭呗,我不信你还不让我吃饭睡觉了)。

4、如果准备严厉批评孩子时候,要支开老人,或者单独找个场所训斥孩子。 以引导和教导为主,不要动手(不是坚决不能动手,而是不能轻易动手,三天一打,两天一骂,就形成了严重的家暴了,会对孩子的心理 健康 和身心发展形成不好的影响;另外,经常打,吧孩子打皮了,也就更加无所谓了。相信从来没有和孩子动手的父母也不会很多,但不能经常动手。如,我加两个孩子,老大儿子,18岁,大一,老二女儿,9岁,三年级,我动手打两个孩子,两人加起来不到三四次)

5、这个案例中的老人也要反省,可以疼爱孩子,但不能溺爱。 隔代亲,能理解,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生的,人家父母有权利教训、教育、教导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隔代老人,不应该喧宾夺主。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好,这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一个孩子将来要走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上进心、有事业心、人格健全、身体 健康 的人,就必须从小对他(她)进行良好的教育、教导,这一点应该支持孩子父母。

6、有条件的尽量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尽量不要干预太多彼此的生活,也避免由于管教孩子而造成家庭矛盾升级,那样就更不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3岁女童被奶奶送错幼儿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偏偏在九龙坡就发生了。

幼儿园老师不熟悉自己班里的孩子,并且收下不属于自己园里的小朋友,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很低,可偏偏也发生了。

纵观这起将孩子送错幼儿园的事,如果站在家庭教育的视角去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被送错幼儿园的女童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缺失明显,这便是不合格父母表现之一。

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宝宝初入幼儿园,年轻父母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如亲自带孩子熟悉和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以方便孩子在园里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如果家长片面认为我给孩子联系好了学校,剩下的事交给家里老人就行了,显然这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因为你们忽略了家庭教育,也忽视了对孩子最起码的责任感,这叫监护不到位,有失职表现。

二、女童父母对老人能力估计不足,贸然就把孩子交给其负责,这也是不合格父母的表现之一。

奶奶稀里糊涂将孙女送错幼儿园,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至少暴露出老人不具备监护能力的一面,而她的儿女对此竟然毫无察觉,就贸然把孩子交给老人负责,如此说出来,女童父母不是合格的家长。但凡他们有点责任感,对老人综合能力有全面了解,也不会大撒手,至少要带老人一起去熟悉孙女就读的幼儿园,熟悉来回路线,以及熟悉孩子的老师。

三、蹭一天课的女童被送到派出所,而不是家长打电话报警,这又是合格父母的表现之一。

3岁的孩子才入幼儿园,按理讲全家人都会非常重视,一般家庭都会早早安排接送,如果这个女童父母也这样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孩子被老人送错了幼儿园,接时发现找不到孩子。可惜的是,这家人没有这样做,而是幼儿园老师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将孩子送到派出所寻求帮助。可见,女童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太不当回事了。如果这次不吸取教训,指不定以后还会出什么事。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明事理的家长都会清楚问题所在,当我们在看别人家发生的事时,也需要自省,在你的家庭里,身为年轻父母是否重视对孩子的监护与教育工作呢?如果把责任都推给老人,恐怕会让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缺失的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每一个小孩子都会渴望着长大,希望自己身高增长。这些渴望着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一个童年,而且这段时间对于小孩子来讲意义非凡。

所以, 在小孩子的童年一直有人陪伴着小孩子很重要 。小孩子上幼儿园以后,爸爸妈妈工作都会很忙,常常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所以,经常和小孩子玩的就是爷爷奶奶或者是比较空闲的阿姨。

暑假的时候,亲戚家的孩子奶奶生病了,就没有时间照顾小孩子了。孩子爸爸忙着公司创业,妈妈也得加班,根本就腾不出来时间照顾小孩子。

所以,看护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孩子的阿姨身上。孩子阿姨还是个大学生,正好在家里过暑假。本来担心阿姨不会带小孩子, 却没想到孩子来医院看奶奶的时候一直夸阿姨的好

1老一辈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孩子过童年的时候,一般是宝爸宝妈工作很忙碌的时候。所以,他们没有什么时间和孩子一直在一起,只能把小孩子给爷爷奶奶看。但是,爷爷奶奶一般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这个岁数的老人除了容易生病,就是没有力气。生病就得去住院,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如果孩子乱跑,老人也追不上。

2小孩子比较淘气,老人没法管教

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有些小孩子就比较淘气,除了比较听爸爸妈妈的话外,根本不会听爷爷奶奶的话。所以, 不听话的小孩子摔着碰着的可能性很高 。孩子觉得好玩爬到高处不下来,或者在小区里乱跑撞到人的事情经常发生。老人把孩子不听话的行为告诉宝爸宝妈,如果爸妈不怎么把事情当回事,那么老人更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3孩子的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

孩子爸妈在外忙碌工作,爷爷奶奶觉得小孩没有爸妈的陪伴很可怜,就会下意识的更加爱护孩子。无论孩子再怎么淘气,想去哪里乱跑,爬到高处再跳下来,爷爷奶奶都不会打骂孩子。相反,爷爷奶奶会给孩子买吃的哄着他们下来。久而久之, 溺爱就会让孩子不顾及后果,乱蹦乱跳

1姨妈空闲时间长,不会溺爱小孩

虽然爸爸妈妈忙碌工作,但是一般孩子的小姨有很多大学生。大学生相对于上班族来讲,每年有暑假和寒假。这一段时间和小孩子在一起刚刚好。其次,因为孩子的小姨妈年纪比较小,知道过分对孩子好是不正确的。所以,遇见淘气或者顽皮的小孩子不听话,乱跑乱跳不顾自己的安全,姨妈大多会直接教育他们,让小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姨妈知道穿什么好看

姨妈很年轻,空闲时间也很多。所以,姨妈往往会上网冲浪,了解当下比较潮流的穿搭。当姨妈带孩子的时候,姨妈会花费时间在孩子的衣服上。姨妈带着打扮好的小姑娘或者小男孩高高兴兴去逛街,也会引来路人的注意。姨妈送孩子去学校,老师也会夸奖他们的穿着。这样长大的孩子很知道怎么收拾自己,自然也就很开心和姨妈在一起出去玩。

和小姨在一起长大的小孩子知道穿什么衣服好看,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这些都是和老一辈在一起学不到的。所以, 阿姨带娃成为潮流,老一辈带娃慢慢被淘汰掉了

我作为一个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情的。说实话我并不赞成父母这样的做法,虽然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也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他们身边是会缺乏父爱母爱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虽然我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很好,爷爷奶奶给了我足够的爱,但是在年纪比较小还不太懂事的时候,我是介意过这个事情的。印象中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就是我最不愿意的事情,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学校,而是不愿意见到其他小朋友上学放学的过程。因为那个时候我就是爷爷接送,但是其他小朋友基本上都是父母接送,那时就感觉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当然这样的情绪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等到大一些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但是这确实是会给一些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的。接下来我就说说孩子在爷爷奶奶跟前长大会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一、在父母面前会比较胆怯。

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毕竟从小到大都没有在父母跟前长大,跟他们接触的时间又很短,在他们面前就不敢真正的做自己,往往都是一副乖乖女的形象,有什么不满也是从来都不敢说出来的。就像很多人会在父母面前撒娇,我从来都不会,在他们面前我永远都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不会违背他们的意愿,更不会顶嘴。

二、跟父母关系比较疏远。

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面就会觉得他们只是我名义的父母,心里跟他们是一点都不亲近的, 就跟其他人跟父母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他们在我心里跟爷爷奶奶比较起来,真的是没有可比性。毕竟从小到大跟爷爷奶奶这么多年的感情不是白培养出来的,跟父母的关系自然不会亲近到哪里去。

好小子 这是系列**,共有十部,你看的应该是第二部《 好小子之 大战巨无霸》 三小随奶奶在都市定居, 却遭爷爷反对, 爷奶二人争执不下, 决定以老方法--比武决定, 决斗日, 奶奶以智取胜, 三小欢喜能留在台北玩耍, 谁知奶奶竟是要他们上学, 三小以奶奶之关系进入一名校就读。爷爷怅然而离家散步, 不意巧遇故时好友, 而随之进酒馆看人打擂台。 擂台实由一帮恶人控制, 藉以诈赌, 由金彪带头, 金手下和爷起冲突, 金见爷功夫了得, 遂邀爷打擂台,爷想可以此证明己非无能之辈, 遂答应下来与大力士比武, 比武日, 三小潜进酒馆替爷加油, 谁知金使诈, 下毒于水中, 爷爷不支, 现场大乱, 三小也与歹徒混战一场, 虎奔回告知奶奶, 奶前往却发觉爷已失踪, 生死未卜, 三小见歹人作恶, 意欲替爷报仇除恶, 于是再练爷爷之绝技和大力士挑战, 大力士被金下毒手后才向三小吐露出金之总部, 三人遂打进总部为民除害, 爷查出金以往之江湖恩怨后又出现, 众人联力, 打败恶人, 扭送法办学。

南昌的这位奶奶非常不靠谱,和家人生气不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接孙女放学只接走书包不带娃。万一孩子发生了危险,去哪里买后悔药呢?解决矛盾的方法有很多,不能拿孩子当出气筒。

一、南昌奶奶接走书包,把孙女留在学校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热议,南昌一位奶奶接走了书包,却把孙女扔在了学校。幸好这个小孙女反应机敏,直接跑出来去找了警察叔叔,告诉警察叔叔,奶奶直接把书包接走了,没有把她接走。警察也是第一时间把小女孩送回了家,警察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女孩的母亲,这件事也给大家提醒,千万不能拿家庭矛盾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位南昌的奶奶说是因为家庭矛盾,所以心里生气,就故意把孩子留在学校,就是奶奶的做法引起了网友的批评,奶奶这么大年纪,为何要和小孩子撒气?

二、隔辈人带娃有点不靠谱

网友们对这件事热议,认为奶奶和儿媳因为家庭矛盾,导致奶奶不接孙女回家,这件事奶奶做的不对。因为奶奶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把大人之间的矛盾发现在孩子身上,有些网友认为隔壁人带娃有点不靠谱。有的网友甚至说这件事情会因此而升级,婆婆和儿子儿媳回家会继续生气,小孙女还是没有人接送,这个家的矛盾会越来越深。隔辈人带孩子很辛苦,年轻人应该体会个他们的辛苦,在语言上应该多一些问候,多一些对老人的感恩,这样才能让老人感觉到心的温暖。这家的奶奶做这件事的确是有点不靠谱,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找孩子撒气,万一孩子丢了,这个奶奶就会后悔一辈子。

三、怎么解决家庭矛盾?

这件事也引出来一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家庭矛盾?父母,婆媳,如果闹了矛盾,应该在大人之间相互解决,不要把战火燃烧到其他人身上,这样是不理智的。家庭矛盾的解决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同时要学会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因为大家是一家人,所以要从亲情的角度出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万不要拿孩子当撒气筒。

湖北一奶奶带娃寒风中蹬三轮送货,她的父母也许是在外打工,老人在家带孩子,出门干活不放心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所以再冷也把他带在身边。

近日,各地大幅度降温,出行的人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袄。尽管如此,骑车出行的人们还是能感受到寒风刺骨。在湖北省襄阳市,高女士刚把孩子送去学校,在返回来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让她忍不住红了眼眶。在车来车往的街道上,一位老人卖力地蹬着三轮车,在她的车后面捆绑着十多根钢管,重量可想而知。而在钢管之间,则躺着一个全身上下包裹着棉衣的小孩子,只露出半张脸,一双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人群。可能是家长还害怕孩子冷,还在他身上盖了三床被子。据高女士说,这个小孩看上去也就两岁多一点,这么冷的天气,为了生活,还和大人一起出来挨冻,难免让人觉得心酸。

在很多家庭,像车上的小女孩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应该是躲在父亲母亲的怀抱里撒娇的时候,大人们会把他捧在手心,哪里舍得这么冷的天让孩子出来挨冻啊!但是有些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工作,是老人在家里带孩子。为了生活,老人也要出去干活,孩子太小又不放心独自放家里,所以只能够带在身边。试问,哪个家长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从孩子的装束来看,大人也怕孩子冻着,所以才给孩子裹成这样。只能感慨,生活不易!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起早贪黑,在外拼搏,就会牺牲掉陪伴孩子的时间,照顾孩子的时间。等孩子慢慢长大,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是非常无奈的。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当中一天一天的过着,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