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核桃酥家庭做法,在家也能做出酥得掉渣的小零食。 核桃酥是著名小吃。中国北方和南方均有出产,不同产地出产的核桃酥口味有所不同,其中以北京、江西、广东、云南、台湾出产的核桃酥最为有名。 同时核桃酥也是常见的面点,可
核桃酥家庭做法,在家也能做出酥得掉渣的小零食。
核桃酥是著名小吃。中国北方和南方均有出产,不同产地出产的核桃酥口味有所不同,其中以北京、江西、广东、云南、台湾出产的核桃酥最为有名。
同时核桃酥也是常见的面点,可口鲜美。其特点是质地细腻,柔软,口味滋糯,纯甜,有突出的桃仁清香。
核桃的营养价值特别高,据测定,每100克核桃中,含脂肪50~64克,核桃中的脂肪71%为亚油酸,12%为亚麻酸,蛋白质为15~20克,蛋白质亦为优质蛋白,核桃中脂肪和蛋白是大脑最好的营养物质。糖类为10克,以及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胡桃叶醌、磷脂、鞣质等营养物质
或许,你也想懂她。
星级难度
玉米油 丨100g
糖粉 丨80g
鸡蛋 丨一个
低筋面粉 丨230g
泡打粉 丨2g
核桃碎 丨60g
制作步骤
1
准确称量好以上材料,先将烤箱预热180度,把核桃仁放进去烤三分钟取出,晾凉后装保鲜袋用擀面杖擀碎。鸡蛋打入盆里,加入糖粉、与玉米油混匀。
2
筛入面粉、泡打粉,拌匀。
3
加入核桃碎混匀
4
将面团分成30克的小面团,揉圆后放在烤盘上,然后将小球都轻轻的压扁,让面团的四周有自然的开裂。最后在面团的表面涂上全蛋液,粘上黑芝麻。烤箱提前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烤15分钟即可。烤好的桃酥晾凉后便会非常酥脆,好吃极了。
5
摆拍享用时间
完成
小贴士
1、核桃酥彻底放凉后,放入密封盒保存;
2、烘烤的时间要依据生坯的大小和厚度,自行掌握,后期取出检查一下,如果底面上色比上面快,就把烤盘往上移一格继续烤至两面都均匀上色;
3 植物油,可以用猪油或黄油代替,也可以猪油和植物油混合使用,酥脆效果上会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口感;
4 尽量不要让熟核桃仁大块暴露在上表面,否则会烤焦,除非使用生核桃仁,那么直接点缀在表面就可以了
香酥美味的核桃酥饼,在家自己做,简单 健康 又好吃!
核桃酥饼
Walnut Cake
在路上看到有位大叔卖自己产的核桃,一下子就把小时候的记忆给勾起来了。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大袋子回来,慢慢吃,慢慢回忆。这次做的核桃酥饼香酥无比,因为里面加了红糖,所以看起来有点黑黑的不太好看的样子,但是,相信我,它有点丑,但是它绝对美味
准 备 材 料
Preparation material
1
低筋面粉 120g
2
黄油 80g
3
红糖 60g
4
蛋液 20g
5
核桃仁 40g
步 骤
setp
准备好我们的材料可以开始制作核桃酥了
1
核桃仁如果是熟的,直接放入保鲜袋压碎即可。如果是生的,放入烤箱中,170度烤5分钟左右之后取出晾凉再压碎成核桃碎。
2
黄油软化,和红糖放在一起
3
低筋面粉称量好
4
鸡蛋备用
5
黄油和红糖用打蛋器打发至略微蓬松,颜色变浅
6
加入20g蛋液
7
再次用打蛋器打至蛋液和黄油完全融合
8
筛入低筋面粉
9
稍微翻拌一下之后,放入压碎的核桃碎。
10
继续翻拌均匀揉成圆柱形的长条。
11
切成厚约半厘米的圆片,放到铺了油纸的烤盘上。
12
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80度,18分钟左右即可。
核桃酥这样做,滋糯纯甜,酥得掉渣,关键无添加,赶紧试试吧!
桃酥是一种南北皆宜的乐平传统特色小吃,以其干、酥、脆、甜的特点闻名全国,主要成分是面粉、鸡蛋、奶油等。
下面就让小刘来教你们怎么作 核桃酥 吧
所需主料: 低筋面粉200克
所需配料: 橄榄油110克,白糖50克,全蛋液30克,生核桃碎60克,泡打粉、小苏打各适量
操作步骤
1:将生核桃碎放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放入预热180 的烤箱中层,烤制8 10分钟。
2:将橄榄油、全蛋液、白糖混合搅拌均匀,姜低筋面粉、泡打粉、小苏打混合均匀过筛,放入其中,将烤过的核桃碎倒入面团中,翻拌均匀。
3:取小块面团,揉成球按扁,放入烤盘,依次做好所有的桃酥,刷上蛋液,送入预热180 的烤箱中,烤20分钟左右至表面金黄即可。
温馨贴士
揉好的面团不能太干,必须是比较湿润的感觉,这样烤出来的桃酥才会和你酥。如果揉好的面团较干,需要适量添加些植物油。
营养贴士
核桃仁味甘、性温,含有大量脂肪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具有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等功效。
你们都学会了吗 没记住的不要忘记收藏哦
疫情期间在家闲着大把的时间,几乎将能做成酥的坚果都烤制了一遍, “核桃酥”“杏仁酥”“花生酥”“腰果酥”“榛子酥” , 个人比较爱吃“核桃酥”“榛子酥”,可能是因为这两种食物含油脂比较多吧,所以吃起来更香。
制作核桃酥可以用黄油或是植物油,两者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但是做出来的味道稍有不同,各有千秋。 用植物油做出来的更接近中国传统点心的味道,而用黄油做出来的更有西点饼干的口感。除了用植物油和黄油,用猪油也非常好吃。
当然虽然叫 “核桃酥” ,如果没有核桃,用其它坚果比如: 榛子、花生、瓜子、杏仁 ……都可以,可单独,也可以组合,味道当然各有不同,都很美味。
榛子有着“坚果之王”的美称,它营养丰富、强健骨骼、明目醒脑,但又油脂过多,也是少数人的过敏源。
之前一直追的电视剧《琅琊榜》里面剧情经常被靖王 萧景琰母后静妃提到的一种零食就是“榛子酥”。很多年不看国产电视剧了,但是确实被这部少有的国产高智商电视剧所深深地吸引了。紧张的剧情,一环扣一环的心思缜密,让人不由自主的马上想看下一集,甚至恨不得一天就把这54集全部看完。
剧中静妃就知道靖王喜欢吃榛子酥,而她也知晓林殊以前就对这种食物过敏,细思极恐的她一点点发现原来林殊就是现在化身的梅长苏。
准备食材 : 低筋面粉,植物油(黄油),白砂糖,核桃仁或是其它干果,鸡蛋。
如果坚果核桃榛子是生的,可以先经过烤箱烤制一下,这样做的更香郁浓厚一些。剥壳去皮之后放入塑料袋里用擀面杖均匀压碎。
制作核桃酥各种食材的重量其实无需严格控制,这与制作蛋糕不同,可以随着自己喜好适量添加。
将鸡蛋液,植物油,白砂糖混合在一起,搅拌一下把面粉倒在上面,再加入点小苏打均匀地洒在上面,混合均匀,然后,再把面粉筛到盆里,倒入榛子碎。
称出每个大约20G的小球,搓出扁圆形,不能太用力,因为面团起酥比较松散,码放在烤盘,烤制的时候放在烤箱中层。
刷全蛋液,撒黑芝麻,上下火175度,烤25分钟,依据烤箱不同,灵活掌握温度和烤制的时间,取出后凉凉更酥脆香甜。
全麦面粉和普通面粉的区别:
全麦面粉是将小麦的最外壳的种皮去除以后直接碾磨加工成面粉,它的加工方式简单,里面几乎都是小麦,还有大量的糠、谷胚等,糠里面的纤维含量非常高,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而普通面粉是将小麦的种皮、糠、谷胚去掉,只将胚乳遗留下来进行加工制作。所以,它的营养元素含量要比全麦面粉低一点。
全麦面粉网上预售,半个月才到。
家有烤箱,有兴趣的都可以尝试着在家做一次,我认为非常简单,无需面包那样发酵,也不用做蛋糕那么打发,只需要简单的将油蛋奶糖果混合。
榛子酥做过很多次,几乎都很成功,后来我都是把事先称好重量的各种食材一次性倒入盆里搅拌均匀,没有什么先后顺序,做出来的味道没有什么差别。
经常在出去自驾游或 旅游 之前多做点装罐,留着路上当做零食,解馋又营养解饿。
很想知道在《琅琊榜》那样的古时候,人们想吃所谓的“榛子酥”这样的饼干是如何制作和烤制的呢?是用怎样的装置或炊具来代替烤箱的?温度又是如何控制的呢?而且当时后宫嫔妃娘娘各个身怀绝技,制作点心糕点各有所长,百花齐放。
新手零失败的核桃酥配方,在家也能轻松做出不差于专业烘焙店里的桃酥。
具体做法请继续看下文
准备材料
花生油100g,糖粉50g,低筋面粉200g,泡打粉2g,全蛋液半个,芝麻少许
步骤 1
把花生油,糖,全蛋液混合,搅拌至完全融合。
步骤 2
加入面粉和泡打粉,搅拌成团
步骤 3
盖保鲜膜,醒半个小时,桃酥面要湿一点,太干容易开裂,根据自己面粉合适加减油方
步骤 4
分小块,搓圆,压扁,刷上预留的蛋液,撒上芝麻。
步骤 5
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烤18分钟,注意不同烤箱时间也不同,注意随时观察
步骤 6
成品
这款桃酥在家轻松搞定,基本上零失败,不错的小零食哟,孩子最终喜欢吃了。
说到核桃酥,大家都比较熟悉,用核桃制作的香酥可口的小糕点,外形漂亮,口感酥脆,让人很是喜欢,一般很多人喜欢在外面的糕点店买着吃,但是,买的核桃酥里面可能有不少的添加剂,有的口感也过甜,吃多了很容易腻,所以大家都选择自己在家里做。香酥可口的小糕点做法其实并不难,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家里都能做出来。
核桃酥怎么在家做?想做核桃酥最主要的就是,用 核桃和面粉 了。它的做法很简单,我们 准备好需要用到的食材,拌一拌,烤一烤, 就能做出这个非常可口的核桃酥了。非常酥脆,不用用力嚼就能吃到。老人孩子都喜欢吃,今天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核桃酥的具体制作方法。
核桃酥的具体制作方法。
食材:面粉250克,鸡蛋一个,白糖40克,食用油100克,核桃适量,食盐一克,小苏打2克,花生适量。
1,我们先准备几个核桃,把核桃去皮之后取出核桃仁压成核桃碎,越碎越好。花生淘洗干净在旁边晾干水分。
2,碗中磕入一个鸡蛋,加入白糖,食用油先搅拌均匀,然后再往里面加入核桃碎,接着再加入食盐,小苏打,用刮刀上下翻拌均匀,以免起筋。
3,搅拌好了之后带上手套揪出一个小剂子,团圆放在烤盘上,用勺子稍微按压一下,然后,在上面刷上一层鸡蛋液,放上一个花生粒,烤箱提前预热好的,烤箱中180摄氏度20分钟。烤至表面金黄就可以了,具体的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家烤箱而定。烤好之后拿出来,充分晾凉之后就会变得非常酥脆,尽情享用吧。
注意事项。1,核桃可以先放在烤箱中 烘烤几分钟,去掉表面的皮 ,也可以像我一样带着,不影响口感。
2,面粉加进去之后,一定不要来回的搅拌,面粉容易起筋,用 刮刀上下翻拌 。
3,整理好形状之后,也可以用勺子按压成小饼状上面,直接刷一层蛋液,撒上适量黑芝麻,也可以不用放花生的。
4,烤箱一定要 提前预热 好再放进去,烤至金黄。
结语。
核桃酥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把所有的食材拌一拌,整理成形状烤一烤,就能做出来酥脆可口的核桃酥了,用到的食材简单做法也简单,以后想吃核桃酥的话,就可以自己在家里做,再也不用买着吃了。
核桃酥又香又酥,金黄酥脆,营养丰富,咬上一口酥脆掉渣,深受大家的喜欢,大人孩子都喜欢吃,自己在家做还吃实惠,核桃酥就是用 低筋面粉、鸡蛋、核桃、糖粉等制作而成,主要是比例要掌握好。
核桃酥大家都不陌生,金黄酥脆,又香又酥,咬上一口真掉渣,营养丰富又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欢,记得小时候,没有什么零食吃,就记得爸爸每次出去回来都会买核桃酥给我和奶奶吃,奶奶特别喜欢吃,现在的核桃酥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核桃酥怎么自己在家做。
一、核桃酥做法
1、准备食材:核桃适量、低筋面粉200克、鸡蛋一个、泡打粉2克、糖粉50克、盐2克,玉米油100克、黑芝麻
2、准备几个核桃,把核桃仁剥出来,家里有烤箱的,烤盘铺上锡纸,把核桃仁放上面,烤箱150度预热几分钟,放在中层,上下火烤5分钟,没有就用炒锅炒一下,炒的时候注意不要炒糊了。
3、烤好后拿出来稍微晾凉,把核桃搓一下,把皮搓掉,用擀面杖擀碎,碗里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盐,充分地搅拌均匀,再加入玉米油搅拌均匀。
4、把低筋面粉过一下筛,加入到鸡蛋液中,再加入糖粉、泡打粉,搅拌均匀,搅拌颗粒状,下手和成面团,太干的话就加一点玉米油。
5、再把擀好的核桃碎放进去,继续揉均匀,揉好后揪出一块,揉成小圆球,放进烤盘里,全部揉好后,用勺子按压一下。
6、再撒上一点黑芝麻,轻轻压一下,这样会粘得更牢固,烤箱160度提前预热5分钟,放进去放在中层烤制,上小火烤20分钟,核桃酥就做好了,咬上一口酥的掉渣渣。
二、核桃酥小技巧
1、做核桃酥的时候,要把核桃炒一下或者烤一下,把皮去掉,这样做出来不会有苦味,做出来更香更好吃,做核桃酥一定要用低筋面粉,做出来会更酥脆。
2、面粉要过一下筛,这样做出来更细腻,口感更好,做核桃酥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主要是比例要掌握好。
3、做核桃酥的时候,手指在核桃酥中间压一下,这样核桃酥烤出来后中间不会鼓包,烤制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每家的烤箱温度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时间。
总结:核桃酥就做好了,金黄酥脆,又香又酥,咬上一口酥脆掉渣,大人孩子都喜欢吃,自己在家做,好吃还实惠,只要掌握好技巧,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出来好看又好吃的核桃酥,喜欢的可以试试,没时间做又喜欢吃的,可以去我的橱窗看看哦。
酥得掉渣的核桃酥,核桃酥在家里做的时候,面团不能太干,必须是比较湿润的感觉,烤出来才比较酥,核桃要提前烤熟,
具体做法如下
用料
普通面粉100克
细砂糖40克
植物油55克
鸡蛋10克
核桃碎30克
泡打粉1/4小勺
小苏打1/8小勺
步骤 1
1、把植物油、鸡蛋液和细砂糖混合均匀;
步骤 2
2、面粉和泡打粉、小苏打混合均匀再过筛;
步骤 3
3、将核桃碎倒入面粉中,一起混合均匀;
步骤 4
把面粉倒入第一步的植物油混合物,揉成面团;
步骤 5
5、把面团揉成一个个小圆球再压扁放入烤盘;
步骤 6
在表层刷上蛋液,再放入预热180度的烤盘,烤至表面金黄
香喷喷的核桃酥就出炉了,放凉以后吃起来酥得不得了,再加上核桃的香脆,一款不错得小零食,自己在家里轻松搞定。
首先要准备面粉,白糖,核桃仁榨碎,芝麻,植物油还有鸡蛋,把这些食材调和在一起,把调好的料放进模具,再放烤箱里烤就好了。
说到广式核桃酥,可是家喻户晓的一款点心。不仅口感酥脆,质地细腻,咬一口,唇齿也都会留有桃仁的清香。因为家人都爱吃核桃酥,这个配方我研究了好久,就担心烤出来桃酥口感不理想,不是太油,就会太甜,但是这个配方做出来的广式核桃酥不仅口感酥脆,而且非常正宗。喜欢广式核桃酥的朋友们,不如赶紧开动烤箱,为家人做上一盘下午茶点心,定会收获很多欢喜。
配方:低筋面粉250g,核桃仁70g,玉米油100g,白砂糖75g,小苏打1/2小勺,鸡蛋1个,芝麻适量。
1,将核桃仁放入烤箱150度,中层上下火烤制10分钟后取出晾凉。
2,将烤过的核桃仁放入保鲜袋内,用擀面杖压制成核桃碎备用。
3,将低筋面粉与小苏打提前过筛备用。
4,准备一个干净的盆,加入玉米油和一个鸡蛋,搅拌均匀。
5,加入白糖,混合均匀。
6,倒入过筛好的面粉与小苏打,用刮刀翻拌均匀。
7,加入核桃碎,翻拌均匀后,用手抓成团(成团就好,不要揉过度)。
8,将面团分成30克的小面团,揉圆后放在烤盘上。
9,然后将小球都轻轻的压扁,让面团的四周有自然的开裂。最后在面团的表面涂上纯蛋液,撒上黑芝麻即可。
10,烤箱提前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烤15分钟即可。烤好的桃酥晾凉后便会非常酥脆。
小提示:
1、可将核桃仁用料理机打碎,口感会更细腻一些。
2、广式核桃酥最正宗的还是核桃仁做配料,也可以换成比如花生、杏仁等。
3、这个配方可以烤两盘的广式核桃酥,总共18个。
4、烤好后一定要密封好哦,防止回潮变软。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沈小怡,么么哒~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 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2、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醉鱼 5 年前说: 喜欢这张
3、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4、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5、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6、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 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7、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 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8、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 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9、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10、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中国过年的习俗
选择浏览模式: 故事模式 | 单张浏览 | 3D画廊 酷! | 幻灯片
11、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12、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13、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14、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陕北的红枣,小米,汉中的黑米,黑木耳,猕猴桃,榆林毛毯
陕西板粟
陕西板粟是一种大众喜食的果品,与李、杏、桃、枣并列为五果。陕西在周朝就开始栽植粟树,距今已有 2000多年历史。陕西板粟主要产于秦岭地区,尤以长安、镇安板粟产量大、质量好,素以味美香甜,个大色润,颗粒饱满,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和易剥离,耐贮存而著名。
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凤翔县。凤翔位于关中西部,故称西凤酒。据史书记载,唐代西凤酒就有“甘泉佳酿,清洌醇馥”的美名。当地人常说:“东湖柳,柳林酒。”西凤酒用的是柳林镇的井水,水质清纯甘洌。
西凤酒一般贮存年才出厂,属于复合型白酒。酒色透明,清香甘润,喝了不刺鼻,不呛喉,余味绵长。适时饮用,有活血驱寒,提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是三原县传统名贵食品。蓼花糖原名“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产历史。据说清朝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来到西安,对地方官员奉献给她的僚花糖大加赞赏。她见糖的形状酷似在草原上见到过的蓼花,便饶有兴趣地说了出来。后来人们便选用“僚”的谐音,改称为蓼花糖。
蓼花糖以糯米为主料,配以黄豆、白砂糖、饴糖和芝麻仁等,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蓼花糖是圆鼓槌形,个大体轻,金黄的表皮上均匀地沾满芝麻和砂糖,里面是雪白的蜂窝状糖心,吃起来别有风味。
神祛劳之益。
临潼火晶柿子
临潼火晶柿子是临潼有名的特产,因果实色红似火,果面光泽如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后质软,外皮火红,深秋成熟时挂满枝头,如火焰般艳丽,所以又叫“火景”。火晶柿子果实扁圆、个小色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肉丰蜜甜,吃起来凉甜爽口,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
临潼石榴
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石榴花火红艳丽,芬芳宜人,被选为西安市花。临潼栽培石榴历史悠久,石榴分酸、甜两种。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贮存较长时间。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称。不论是酸或是甜,临潼石榴均皮红个大,皮薄籽满,味美可口。
德懋恭水晶饼
德懋恭水晶饼是古城西安名特风味食品,因其馅晶莹透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是秦式糕点的代表。水晶饼源于宋代下刲县,曾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水晶饼以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最为正宗有名。其成品小巧玲珑,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腻,糖重入口渗甜,且以其浓郁的玫瑰和橘饼清香使人见即想食。水晶饼面色金黄,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红色印章盖中央”的赞誉,被称为“秦点之首”。
天麻
天麻主产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巴山地区,以汉中、安康、商洛地区产量最高,居全国第一位。天麻可入药,还可制作名贵佳肴。
陕西党参
陕西党参俗称"西党",以根条肥大、粗实、纹多、味甜而著名。党参是极佳补品,生津液、活内伤、健脾胃,对妇女血崩等病疗效尤佳。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地,是颇受欢迎的中药补品,并且为出口产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