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给你一个我国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经典之作武松打虎侯宝林甲 唱戏呀,不管是文戏是武戏……乙 啊。甲 哪样也有功夫。乙 没有功夫可唱不了。甲 哎,现在你看戏。乙 啊。甲 台上很少出事故。乙 哎,演员对这个艺术负责啊!甲 谁也不敢说,一生,任
给你一个我国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经典之作
武松打虎
侯宝林
甲 唱戏呀,不管是文戏是武戏……
乙 啊。
甲 哪样也有功夫。
乙 没有功夫可唱不了。
甲 哎,现在你看戏。
乙 啊。
甲 台上很少出事故。
乙 哎,演员对这个艺术负责啊!
甲 谁也不敢说,一生,任何事故没出过。
乙 那谁也不敢那么说。
甲 这是很难讲的。
乙 对。
甲 有时候演员一个精神不集中。
乙 嗯。
甲 那就坏了。
乙 或者有个什么事给差忽了。
甲 还有的时候,演员的精神高度集中。
乙 这怎么样?
甲 也能把词忘了。
乙 哦,太集中了也容易忘词。
甲 也能出事故啊,他把自己忘了。
乙 紧张啊!
甲 自己是演员,他忘了,完全钻进人物,他钻不出来了。
乙 钻进去退不出来了。
甲 是啊,你看这演员啊,你还得钻进去——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物,在这个戏里头这个人物都有什么活动,应该怎么样活动,应该在艺术上怎么样夸张。
乙 你看这个艺术方面还是很复杂的。
甲 就是啊。
乙 嗯。
甲 精神,高度集中。
乙 啊。
甲 《武松打虎》。
乙 这是武戏。
甲 精神高度集中了。
乙 啊。
甲 真把老虎给打死了。
乙 是啊。
甲 那老虎他不是老虎啊!也是后台演员扮的呀!
乙 对呀,那是一个演员他钻虎形嘛!
甲 是吧。
乙 钻形。
甲 您就拿这出戏来说吧。
乙 怎么样?
甲 过去唱法跟现在唱法不一样。
乙 过去的唱法跟现在怎么不一样啊?
甲 过去这《武松打虎》哇,武松这个活儿不多,这老虎可够累的。
乙 那当然了,钻虎形热呀!
甲 哎,你像这月份,就够呛,都钻里头去。
乙 啊!
甲 满头大汗。
乙 真是。
甲 还没上去呢,就吃两包仁丹了。
乙 噢,都热晕了。
甲 就是呀!那老虎还得来个吊场呀。
乙 哦,还有吊场呀!
甲 哎,单有这么一场戏:上阴锣。“呛呛呛……”这老虎就溜达出来了。
乙 他得露一面啊。
甲 溜达出来啦。
乙 在景阳冈那儿露面啊!
甲 排这老虎老是用一个人钻,我瞧着他别扭。如果要用狮子舞那个方法就好。
乙 狮子舞那是两个人演。
甲 一个人耍头,一个人耍狮。
乙 哎,一个人耍头,一个人耍尾。
甲 两个人来。
乙 是吗?
甲 就比这个好多了。
乙 哦,合理。
甲 不过,戏里头从来没有用两个人的,都用一个人。
乙 它因为这里面有开打。
甲 哎,这老虎这个吊场啊……
乙 啊。
甲 出来晃悠晃悠,这边瞧瞧,那边瞧瞧。
乙 嗯。
甲 这回什么挠挠痒痒啊,喝点水呀,打个滚儿啊,完了以后,一瞧那边有人了,下去了。
乙 哎,这是过场。
甲 哎,等武松这场戏走上来,想坐在那儿休息一会儿,老虎上来。
乙 景阳冈碰见老虎。
甲 哎,这老虎上来。
乙 它要吃他嘛。
甲 过去演戏就这点,站起来。
乙 哦,站起来。
甲 两个人开打。
乙 哎。
甲 过来,过去。叉。一二三,打。
乙 是。
甲 一脚踢翻了。
乙 嗯。
甲 摁住了,有的还揪住老虎尾巴转两圈,有的就是按下就打,三拳两脚,将虎打死。打完了以后,武松感觉累了。
乙 这儿有这么一场亮相,打虎就算结束。
甲 猎户们上来,把这个老虎捆好了,抬走。
乙 这戏就算完了。
甲 这场戏就完了。
乙 老虎这也就完了。
甲 现在演啦,比那会儿简单了。
乙 现在怎么演?
甲 老虎不往起站了,它合理了。
乙 哦,不往起站。
甲 哎,老虎不能站起来,跟狗熊似的两人打仗。
乙 这倒也是。
甲 你看现在艺术夸张它有根据。
乙 它不能夸大。
甲 有生活的根据,它不能胡来。
乙 哎。
甲 所以现在好,现在你看《武松打虎》。
乙 啊。
甲 两人的功夫全露得出来。
乙 是啊。
甲 过去净讲究露这武松。
乙 哎。
甲 那虎就是配搭,反正弄两下,反正比那狗也大不了多少。
乙 反正爱怎么打就怎么打。
甲 你看不出劲来。
乙 就是啊。
甲 那回我看《武松打虎》,也出错了。
乙 哎,演《武松打虎》还至于出错吗?
甲 也不怎么这事都让我赶上了。
乙 这也是奇遇。
甲 这武松。
乙 啊。
甲 这武生是也够棒的。
乙 演得很好。
甲 演虎形的这个啊……
乙 怎么样啊?
甲 那天喝醉了。
乙 这可不应该,你要有戏,你就不能喝酒呀。
甲 自己知道,哟!今儿我喝了酒了。
乙 喝多了。
甲 今儿还够劲。
乙 好嘛。
甲 今儿酒可真好啊。
乙 是啊!这人也够馋的。
甲 我呀,得早点下后台。
乙 哦,早点去。
甲 别耽误事。
乙 这还不错。
甲 到后台还有俩戏没上呢。
乙 他呢?
甲 他就扮上啦。
乙 就钻了虎形了?
甲 哎,把虎形钻好了,脑袋没套,躺到旮旯那儿就睡了。他一想这个:我来了,谁还看不见我吗?
乙 反正我扮上了。
甲 到时候谁还不叫我一声吗?
乙 这话也对。
甲 我也躺不了多会儿,我就是略然一个盹儿,一眯瞪就过来了。
乙 那不行,睡着了,时间就长了。
甲 他想得挺好啊。
乙 啊。
甲 武松都上去了,他那儿还没醒呢!
乙 这盹儿够多长。
甲 “哎,谁……谁的虎形?哟,这儿呢。”
乙 嗬,瞧见了。
甲 “哎,哎,哎,别睡了,上了,打虎了!”“哎哟,上……”上去啦!
乙 上去啦。
甲 你想啊,他正睡着,酒又喝多了,临时这么一踢他,他“噌”一下子蹦起来,“嗡”一下子,这酒就上来了。
乙 哎哟,麻烦了。
甲 到台上就糊涂了。
乙 是啊。
甲 糊涂,晃晃悠悠,这虎也没趴下,站着就来了。
乙 好嘛,这老虎。
甲 站起来。那会儿看戏啊……
乙 啊。
甲 台下的这看戏的他也看个特别。
乙 是啊。
甲 哎,台下看戏的,“哎,好啊,哎,今儿这戏有意思啊!”
乙 怎么?
甲 “你看人家演得不俗啊!”
乙 怎么不俗呢?
甲 “你看这……这老虎不是趴着来的,站着来的。”
乙 老虎还有两条腿来的?
甲 “这老虎晃悠点好。”
乙 怎么啦?
甲 “它新鲜!”什么叫新鲜啊!
乙 人家还给他胡出主意呢。
甲 武松这么一瞧他。
乙 啊。
甲 他瞧不见他脸究竟喝醉了没喝醉啊。
乙 那是啊。
甲 那就打吧。
乙 打吧。
甲 过来,过去,两个人就叉上了。
乙 是。
甲 一二三,这么一打,“叭”这么一脚。
乙 给踢翻了。
甲 它应该这跟头是那虎形自个儿翻。
乙 啊。
甲 他喝得晕头转向,那酒又上来了。
乙 怎么样?
甲 没转过身来,这脚就蹋上了。“叭叽”,他就躺下了。
乙 也没翻跟头。
甲 武松就过去了。这么一比划,不能往身上真打。
乙 就是。
甲 三拳两脚,打完了以后,心里想,“这怎么啦?这是,没演好!”
乙 武松一亮相,这就算演得蛮好了,得了。
甲 台底下看戏的说:“今儿这戏啊,不大好。”
乙 这老虎不大得劲。
甲 “这老虎没劲啊。”
乙 本来是嘛。
甲 “显不出来的武松的本事啊。”
乙 晃晃悠悠的老虎。
甲 “你看,你看,那武松,在那儿,好像还费了挺大劲儿似的,不就一脚吗?”
乙 啊。
甲 “三拳两脚,怎么一脚就完了。”
乙 真是!
甲 他这儿看着武松呢,这老虎啊!
乙 怎么样啊?
甲 晃晃悠悠,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起来啦!
乙 老虎又起来啦?这是什么毛病!
甲 他瞧着这武松。“哗”一个场笑儿。
乙 那还不乐了。
甲 武松不知道怎么回事呀!
乙 心说——
甲 心说,我这,亮相,没有什么可乐啊,怎么——
乙 什么意思啊!
甲 往那边一瞧,坏了。
乙 怎么啦?
甲 心说,你怎么起来啦?
乙 老虎又起来啦!
甲 打了就死,你怎么不死啊?
乙 就是啊!
甲 看戏的他也琢磨啊。
乙 啊!
甲 “这怎么回事?”
乙 不知道这什么意思!
甲 “这老虎怎么,没打死啊!”
乙 没打死呢!
甲 那位还给那位解释:“不,不是没打死。”
乙 怎么样?
甲 “它这玩意儿,它又缓过来啦!”
乙 没听说过。
甲 “不对呀,缓过来不行啊,这跟书上不一样啊!”
乙 是呀!
甲 “书上是三拳两脚将猛虎打死啊!”
乙 给它捆上抬走。
甲 “哎,你怎么抬这个杠呢!”
乙 嗯。
甲 “它书上三拳两脚打死以后,它那不是狂户来了,就把它捆上了吗?就给搭走了吗?所以它就缓不过来啦。”
乙 是啊!
甲 “这不打死了。它没捆,所以它就缓过来了。”
乙 那也不行啊!
甲 武松这么一瞧,既然你活了,那……那还得打啊!
乙 还得打啊!
甲 哎,又比划上了。来,一二三,过去过来,叉,又打发一脚,又给踹上了,它又趴下了。过去一拢,三拳两脚一比划,一亮相。
乙 这回这才算完!
甲 武松心里想,这叫什么戏呢!
乙 啊,多打了一回。
甲 瞧我这挣钱挣得多,瞧我这戏太轻省了。
乙 是啊!
甲 让我多打一回。
乙 瞧瞧!
甲 下来我就跟他说,我找后台老板。
乙 是啊!
甲 这出戏怎么演的,哪有这么一回啊?
乙 就是。又怎么啦?
甲 他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又起来了。
乙 他怎么又起来了?
甲 “哗——”更乐了。
乙 这个老虎哎!
甲 武松心说,行了,后面戏也甭上了,咱们俩包圆儿了。来,打!咱们今儿个打到哪儿算哪儿,没完了。
乙 好嘛!
甲 一二三,过来过去,叭……
乙 那还不生气?
甲 他们俩人不是一过来,一过去吗?
乙 啊!
甲 武松他生气啊!
乙 气坏了!
甲 就是一错的工夫,他说:“你怎么回事?你死了,你知道吗?”
乙 嗬!
甲 等要回来还跟他打啊!
乙 老虎怎么样?
甲 他这才明白。
乙 哦!
甲 走在这儿,哎哟,恍然大悟,“叭叽”躺下了。武松回来一……这戏又砸了!
乙 他不死了吗?
甲 没打就死了。
这有两个 ,都很短
1、相声:讲礼貌 (马季/唐杰忠)
文本:
马:这个,现在提倡呀讲礼貌。
唐:讲礼貌反应了一个人修养,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明。
马:对人呢要用尊称。
唐:嗯。
马:说话呢要讲文明。
唐:这样才和咱们这个文明国家相称。
马:比如说我见着您了。
唐:你见着我了。
马:我得跟您这么说话。
唐:怎么说呀?
马:哎,同志劳驾,我跟您打听点事。
唐:你瞧这多客气呀。有什么事,你就事吧。
马:我跟您问一个人。
唐:你要问谁呀?
马:我问的这个同志呀。
唐:嗯。
马:长的是高大魁梧、浓眉大眼。
唐:哦。
马:听说他是一位相声演员。
唐:哦,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呀?
马:他叫唐杰忠同志。在您这单位吗?
唐:哦,在在在。
马:啊!
唐:在在在。
马:您给我请出来,我跟他见见面。谢谢您呀。
唐:别谢了,我就是。
马:哎呦,您就是唐杰忠同志。
唐:哎。
马:哎呦,太抱歉了。
唐:嗯?
马:这么半天没看出来你。对不起呀!
唐:这有什么呀。
马:你听这话你心里?
唐:我听着舒服呀。这多谦虚多客气呀。
马:你看看,抱歉、对不起、谢谢、您、请。
唐:客气话。
马:这不是客气话。
唐:嗯?
马:这表示了对对方的尊重。
唐:哦。
马:自己的谦虚、自己的讲礼貌。
唐:是呀。
马:哎,都得这样说话。
唐:哦哦。
马:你要换一种方法,没有这些客气话。你听这你心里不是滋味。
唐:那怎么说呢?
马:就这么说呀。
唐:嗯。
马:嘿!我说。
唐:这叫什么称呼呀。
马:我跟你打听个人。
唐:你要问谁呀?
马:这个人呀。
唐:嗯。
马:长的比武大郎高一点,脑袋跟茶盘子是的,听说是个说相声的。叫什么名字,大伙叫唐稀松呀。
唐:嗨,你干吗叫外号呀。
马:啊?
唐:我就是,有什么事吗?
马:你就是!
唐:嗯。
马:别逗了。
唐:什么叫,别逗呀。我就是唐杰忠,有什么事吗?
马:有事呀,没事能找你来吗?
唐:有事你就说吧。
马:说呀,别说了,两头都不乐意。说什么呀?
唐:你干吗来了?
马:我说你,别瞪眼,别瞪眼。一瞪眼比骺还难看。
唐:喝!
马:你看,这模样干吗呀,别,不至于这样。别介,行不行,干吗呀这样。你看看,回头你一生气你回头得病,一病回头哏屁着凉了,麻烦了吧,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找别人打听,别介,傻老爷们。
2,一 吐 不 快
梁艺甲:别人遇到新鲜空气,总想做做深呼吸。
乙: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甲:我二叔不是这样。
乙:他呢
甲:喜欢一吐为快。
乙:聊点什么呀
甲:跟聊天没关系。
乙:那怎么叫一吐为快呢
甲:把痰吐出来,他就痛快了。
乙:这么个一吐为快呀!
甲:早起上班儿,蹬着自行车儿,他能从家门口儿一直吐到单位的大门口儿。
乙:随地吐痰哪!
甲:你以为呢
乙:这可太不道德了!
甲:要怎么你看骑车人都是走直线,唯独在我二叔后边儿骑车的,都跟那蛇行似的——曲里拐弯的。
乙:怎么回事儿呀
甲:还用问吗——怕唾沫星子溅到脸上。
乙:这可太不像话了!这一路上,就没人出来管管他吗
甲:用老北京的话说,叫臊着他;用上班人的话说,叫没那闲工夫儿搭理他;用环卫工人的话说,叫素质低下;用执法人员的话说,叫别让我碰上他。
乙:没说他好的。
甲: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还真就碰上了。我二叔正一吐为快呢,被大喝一声:“你给我下来!”
乙:这口气可也够难接受的。那你二叔呢
甲:二话没说,乖乖儿地就从那车上下来了。
乙:也是觉着理亏。
甲:“这一路上,你倒是痛快了,别人受得了吗”
乙:(扮二叔)“我错了!”
甲:“刚知道啊你是愿打还是愿罚呀”
乙:(奇怪地)怎么还带打的呀(扮二叔)“我认罚。”
甲:“认罚呀,把这个戴上。”说着,递过一个口罩来。
乙:“非典都过去了。”
甲:“我是怕你把病传染给别人。还有,把你吐的痰都给收拾干净喽。”
乙:“我还是认打吧!”
甲:“打,也得等你收拾完了再说。”
乙:连罚带打呀!
甲:“再说了,打,我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打你呀——等回了家再说吧!”
乙:还要追家打去呀谁呀,这么厉害
甲:你问管我二叔的这个人呀
乙:啊。
甲:我爷爷呀!
乙:我说的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