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包汤圆

老人 0 77

怎么包汤圆,第1张

怎么包汤圆
导读:汤圆好不好吃最主要的就是馅了,最好吃馅是用上等的黑芝麻、板油和白糖做成的。做馅之前先将黑芝麻炒熟,然后把切成小块的板油和炒熟的黑芝麻一起放在石缸里用力捣碎,当油和黑芝麻成糊状后再加入白糖,继续用力捣,让糖和黑芝麻糊完全融合在一起,待香味出来

汤圆好不好吃最主要的就是馅了,最好吃馅是用上等的黑芝麻、板油和白糖做成的。做馅之前先将黑芝麻炒熟,然后把切成小块的板油和炒熟的黑芝麻一起放在石缸里用力捣碎,当油和黑芝麻成糊状后再加入白糖,继续用力捣,让糖和黑芝麻糊完全融合在一起,待香味出来后,馅就做好了。

做汤圆和面时一定要用温水,北方气候干燥,和面时要稍湿润一些,和好的面要多揉一会儿,感觉面已上劲为止。包汤圆之前可先把馅均匀地搓成型,这样包出来的汤圆洁白好看。包汤圆时最主要的是打面坯子,面坯子的大小一定要均匀,这样包出来的汤圆大小一样,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馅包进去后要用双手轻轻地搓圆,越圆越好。

上面这种是南方经常使用的方法,还有种纯北方的做法,就是裹粉汤圆

1材料:糯米粉、花生酱、芝麻酱、红豆泥、糖

2做法:

(1)将馅加糖做成冻好,截成大骰子块。

(2)将馅用大瓜篱盛著往水里一沾。

(3)倒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筛子里摇。

(4)待馅沾满糯米粉後再倒回大瓜篱沾水。

(5)反覆三、四次,元宵由方而圆即可

(6)在不同馅的元宵上记号。

黑芝麻元宵的做法(黑芝麻汤圆)黑芝麻元宵的制作过程:

1、橄榄油、黑芝麻、冰糖(白绵糖也可以);

2、将干净的黑芝麻炒一下,炒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翻动,不要炒过。冷凉后,放在粉碎机里磨成粉状,然后,放适量橄榄油,在少量开水里将冰糖化开放进芝麻里(白绵糖用一点点开水化开),馅的软硬度自己看情况掌握。元宵皮最好选择包元宵专用的糯米粉,超市里买得到。和皮要用温水,皮的软硬度适中,不要太硬;

3、元宵包好后,一定要在糯粉上滚一滚,这样不容易裂口;

4、包好的元宵如果暂时不吃,千万要用保鲜模封好,防止干裂。煮元宵要等开锅后再放,用勺子轻轻沿着锅边推,防止粘锅,等元宵完全漂浮上来,用凉水激一下,再煮一会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

1、为减少热量,食用元宵应避免用油炸;

2、食用元宵应注意烫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糯米粘性高,不易消化,一次要少吃;

黑芝麻汤圆的做法(元宵食谱)面团材料

糯米粉250克,开水120克,

黑芝麻馅材料

黑芝麻100克,白糖60克,猪油少许

做法

1,黑芝麻洗净,去掉杂质

2,用平底锅炒熟,一般闻着香味就可以了。黑芝麻比白芝麻难炒,白芝麻是颜色变黄了就可以了,黑芝麻是去掉外皮用手一捏再一闻香了,就可以了。

3,然后再把黑芝麻用搅拌机搅拌成粉末,这里注意,因为黑芝麻有油,所以要放上白糖一起搅拌,这样才容易搅拌成粉末。

4,然后把搅拌好的黑芝麻粉加上少许猪油5,揉成团就可以了。

6,糯米粉放在一个容器中

7,先用开水搅拌成团, 8,取一点放在烧开的水中煮至漂起

9,再重新放在面团里揉成团,如果糯米粉不够加上一些面粉至成团就可以了。

10,黑芝麻馅和汤圆面团全部分成相同的等份,我个人认为只要是8克比8克的比例就可以了。

11,将面团擀成圆形 12,黑芝麻馅放入

13,包起来就是一个有馅的汤圆了

14,锅中放水煮开

15,将汤圆放入,几分钟后,汤圆漂起就是好了。 1,汤圆馅料可以是黑芝麻,豆沙,甚至肉馅都可以,按个人口味来,这里的馅料我不是很喜欢,反而喜欢豆沙馅的。

2,再炒芝麻的时候,一定不能离开,火要小火,手要不停的翻动铲刀,直至炒熟为止。

3,汤圆取一些放回锅中煮开,其实就象做馒头的引子一样,主要是为了让面团更好包。

4,汤圆浮起来说明汤圆就好了,可以盛了。千万不要之前就盛,那个时候汤圆里还有硬心。也不要之后盛,那个时候,汤圆会煮烂了 黑芝麻汤圆&花生汤圆 馅料:01,黑芝麻20克 02 糖粉或细砂糖 40克

03 装黑芝麻炒熟用搅拌机搅成粉。

04 将黑芝麻粉和糖混合

05 混好的样子

06 加上30克猪油

07 200克糯米粉 加水混合成团,

08 取出40克有开水煮熟做面引。再和糯米团混合

09 面团搓成长条,切段

10 用手捏成饼形,四周薄,中间厚。包上黑芝麻馅

11 包上花生酱馅,(现成买的罐装花生酱)

12 搓成圆球形,锅内煮开水,装汤圆放入煮至浮起即可。

提前品味元宵:糯米鲜肉圆鲜肉圆婆婆做的最好,每年过年初一的早上家里都要吃的,虽然家在北方,因为老公的爸爸妈妈都是南方人,所以家里也是南方过年的习惯,我也问过婆婆汤圆怎么还拖着小尾巴?婆婆说:小的时候家里就是这样包的,黑芝麻馅的还要包成长的呢?

其实是为了区分包的什么馅,不愿麻烦的你就包成圆的,或许你再新创一个形状,在做美食的同时,也给自己找点乐呗。

原料:

糯米粉200克、温水100克、鲜绞肉150克、葱一棵、姜3片

调味料:

盐、料酒、生抽、鸡粉 做法:

1、糯米粉加温水和成团,取50克放入开水锅中煮1分钟,捞出放回面团中揉匀(注意:煮好的小面块拿回来,和剩余面团混合的时候,不要用手直接揉,很烫手的,可以先用筷子搅开);

2、把葱段和姜片泡在冷水中10分钟,在肉馅中加入泡好的葱姜水,顺着一个方向打馅,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3、面团分成适合的大小,用拇指压个坑,包入适量的馅,收口成圆锥形,留出尾巴拉长;

4、锅中加水烧开,放入汤圆,水再次开以后煮5分钟,汤圆浮起即可。 完成了。样子不错吧

可以把汤圆粉掰开晾晒干了后,把汤圆粉邮寄到外省的,如果是包好的汤圆,用泡沫保温箱把汤圆放到里面用胶带把盖口封紧放到阴凉处这样能保存好几天。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汤圆起源于中国宋朝。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营养价值:

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糖桂花、甜酒酿、花茶或者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取代,后者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芝麻、鲜肉、花生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我喜欢采用做“生芡”的方法,这样煮出来的汤圆不容易开裂。用清水和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里按成饼状,然后放进沸水里煮熟煮透,称热捞出放入备好的糯米粉里和成均匀的面团。采用这个方法,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把“生芡”煮透;二是面团一定要和得均匀。

包汤圆的面团软硬度、均匀度很重要,太软、太硬或不均匀都会使其开裂变形。汤圆的皮厚薄要适度,否则也会使其开裂变形。

黑芝麻馅儿:

炒香黑芝麻200g,牛奶40g+黄油30g,糖30g(与黑芝麻一同打成粉);

把牛奶和黄油微波成液体,倒入黑芝麻粉中,拌匀即可。

汤圆皮 原料:

糯米粉200g+100g;糖20g(喜欢甜的可以再多加些哈),开水适量(下面有标具体每一步时候用到的开水量哈)。糯米粉50g+可可粉7g(一大勺),糯米粉50g+抹茶粉7g(一大勺),如果不做彩色的,里头可以换成等量的糯米粉哦。

做法:

1、糯米粉200g+糖20g+开水150g,揉成糯米团。

可以看得出,此时的糯米

团虽然可以成团,但是很脆的,轻轻一掰,就会有很整齐的断面。此时若是想要包圆子,会容易出现“散架”、“破皮”的现象。

2、把揉成的糯米团分成4等份;

3、开水下锅,小火,煮至熟透;

4、把加了抹茶粉的糯米粉搅匀;

5、加入一份煮熟的糯米团,和30g左右煮糯米的水(还是开水哈);

6、充分揉匀,成糯米团;

这时可以看出,糯米团很有粘性,拉扯也不会断;这时基本是不黏手的,如果感觉略有黏手,可以用一些糯米粉做手粉。我是用一次性手套的^_^

7、依次揉出白色面团,褐色面团,白色面团是褐色面团的2倍;

8、9、取一部分白色面团、绿色面团、褐色面团搓成条,扭一扭;

10、切成小剂子(其实很多人都是“揪”的,俺木有那本事,还是切的均匀些);

11、按扁;

12、包馅儿;因为皮儿很柔软的,很好包^_^

13、包好的圆子可以放在糯米粉里滚一下,防粘;一次包的多的话,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随吃随取O(∩_∩)O

糯叽叽的汤圆,奶奶的芝士,配上浓浓的黑芝麻,整个元宵气氛拉满,关键做法也超级简单,搅一搅就成功哦。

材料:奶油奶酪250g,糖55g,蛋黄1个,鸡蛋2个,淡奶油150g,玉米淀粉10g,黑芝麻酱40g,汤圆N个;

1、软化的奶油奶酪搅拌顺滑,依次加入糖,蛋黄,鸡蛋,淡奶油,玉米淀粉搅拌均匀;

2、分一半奶酪糊倒入模具,烤箱预热220度10分钟,先烤,另一半奶酪糊加入黑芝麻酱搅拌均匀;

3、将烤好的奶酪糊取出,放入汤圆,再放入另一半奶酪糊,烤箱预热220度20分钟。

抹面部分:淡奶油100g,糖15g;

将淡奶油跟糖打发至浓稠,抹在巴斯克上。

汤圆部分:将大黄米汤圆N个煮熟,过冷水,用签子将汤圆串起来,放在最上面即可。

1)先做馅儿——这个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喜欢什么就放什么吧。比如,芝麻馅儿的,我比较偷懒,就用买来的黑芝麻糊加酥油(可以用猪油代替)拌在一起,豆沙馅儿的,就用买来的豆沙罐头了,若你想做花生馅儿的,就可以把炒熟的花生碎加红糖加酥油拌匀,若是想吃芋头馅儿的,就把芋头去皮蒸熟碾碎加点牛奶白糖,

2)再和面——把开水倒入糯米粉内,用筷子拌匀,水的用量标准搅之后几乎看不见生面。然后,等不烫的时候,用手揉成面团。这里用热水和面,是为了好包的缘故,这样不容易破裂。然后包——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地剂子,把馅儿放进去,轻轻捏剂子,把口封住,揉圆了就是了。

3)再然后,就是把汤圆放到开水锅里煮,看到汤圆都浮起来之后,就是熟了,可以关火,盛出。

各种特色汤圆的做法

炸元宵

原料:

市售新鲜元宵500克,食油1000克,白糖少许。

制法:

1用针锥将买来的元宵扎孔若干,以防炸时爆锅溅油。

2锅内的油六七成熟时,将元宵分两次炸制。待元宵呈浅**时,用竹筷翻动,使之受热均匀,再炸至金黄时,表面开始有小泡泡出现,即捞出沥油装入盘中。

3在炸好的元宵上放适量白糖。

艺麻汤圆

原料:

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

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

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

水磨汤圆

原料:

压干的新鲜水磨粉1500克,澄沙馅1000克(如用鲜肉只需750克)。

做法:

1取水磨粉250克,用适量的水揉和成粉团,拍成饼,当水煮沸时放入锅内,煮成熟芡捞出,浸入冷水。再用水磨粉1250克放人缸中,用双手搓擦,同时把从水中取出的熟芡放入碎粉粒中,揉拌成粉团,盖上湿布,待用。

2按量揪剂(每500克20个),将剂捏成锅形,放入澄沙馅,随后将边逐渐收口,即咸汤团。

3待水煮沸时,将汤团下锅,用勺沿锅边推转,当汤团浮出水面时,加少许冷水,再煮7一8分钟,当汤团的皮看上去是深玉色,有光泽即熟。

肉汤圆

原料:

适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入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晾凉后,加入适量的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成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的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元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珍珠圆子(1)

原料:

上等糯米1100克、黑芝麻50克、精自面粉100克,猪板油100克、冰糖25克、白糖500克,桔红(红桔蜜饯)。

做法:

1将1000克糯米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两天(春秋季,每8小时换水一次,盛夏每4小时换水一次,以防糯米变酸),将糯米磨成细粉装入布袋滴干水分。

2取剩余100克糯米,洗净后用温水泡软待用。

3将黑芝麻用文火炒熟眷成细粉,与炒成金**的清白面粉混合;将猪板油撕去油皮切成细丁,将桔红切成颗粒状,将冰糖碾碎。以上各种原料与白糖拌匀成馅,分成20个圆形馅心。

4将糯米粉浆揉搓滋润(粉浆太干可加运量清水),分成20等份。用每份粉团包一个馅心,捏成上圆下平的半球形,在表面均匀地沾上泡软的糯米。

5将圆子放在蒸笼中以急火蒸熟,可热食,亦可凉食。

珍珠汤圆(2)

原料:

面粉125克,鸡汤250克,海参丁、熟鸡肉丁、兰片丁、海米、火腿共50克,菠菜25克,酱油、精盐、咪精、香油适量。

做法:

1先将面粉用水和好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面皮,再用刀切成小丁,撒上补面,然后用手将小丁搓成豆粒大小,放入筐内,筛出面粉。

2勺内添鸡汤,加入海参丁、兰片丁等配料和盐、味精等佐料,待开锅后将面疙瘩倒入勺内。最后放人菠菜、味精,出勺时加少许香油即可。

核桃酪汤圆

原料:

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咸汤元馅。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元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元馅沾满江米面,连续三次,即成汤元。下入锅内煮10分钟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

4把江米、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4两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

5净勺放开水一斤半,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桃仁浆下入,搅匀咸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元捞入即成。

橙羹小汤圆

原料:

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个,青红丝、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猪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匀,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浆糊倒入,搓成馅,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过水的馅块放入滚动,滚成大小适中的汤圆。将橙子切成两辨,挤出汁。

3水煮沸时,把汤圆倒入锅里,汤圆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内。

拔丝小汤圆

原料:

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将和好的馅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三次即成生汤圆。

3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搪150克,炒至金**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鸽蛋汤圆

原料:

压干的新鲜水磨粉2500克,白砂糖1000克,芝麻粉100克,薄荷香精、糖挂花少许。

做法:

1白砂糖1000克加水250克,用中火熬制约15分钟,见拔丝后立即离火,趁热将三分之一糖浆倒入铁板上,用刮板、菜刀将糖浆来回搅拌,然后将铁板上的糖浆围成一个坑,再倒人三分之一,仍旧用刮板、菜刀将糖桨搅拌,待剩余的糖浆全部倒入后,加入香精、薄荷、桂花。把配好而且凝固的糖馅,用手使劲捏搓成长条,再切成豆粒大小的糖粒,待用。

2取水磨粉500克左右,加少量水,揉和拍成饼,加入锅内煮熟,捞出浸在凉水中,冷却后揉进粉团内,揉至不粘手为止,用湿布盖上备用。

3取粉坯一块(约10克重),用大拇指按一个坑,放入馅心,包拢,搓成圆长形。

4待水煮沸后,将圆子入锅,用勺子搅动,等圆子浮上水面后,再煮20分钟,见圆子表皮成深玉色并有光泽时,即可捞出,倒进已备好的冷水中,让其迅速冷却。再将圆子捞出控干水分,放在碾碎的芝麻粉中,将每个圆子的底部滚上芝麻粉,四只一排、八只一组,放在光纸或粽叶上即成。

酒锅汤圆

原料:

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条25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再切成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汤圆。

3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脂油汤圆

原料:

糯米1500克,白糖500克,板油150克,青梅、桃仁各50克,芝麻、桂花各25克。

做法:

1糯采用水浸泡4小时,捞出换水,磨成吊浆。

2板油、白糖按脂油馅制法,做好后与炒熟的芝麻粉、剁碎的青梅、柱花等配料,拌合成馅。

3用水将三分之一的吊浆煮熟,放入冷水,浸泡后,用三分之二的生吊浆与熟吊浆和成粉圆,将粉团搓成长条,按量揪剂。再把剂子捏咸小酒杯形,包馅收口,捏成汤圆。

4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汤圆浮上后即可捞出。

赖汤圆

原料:

糯米1000克,大米250克,白糖300克,猪油150克,面粉50克,芝麻30克。

做法:

1将磨好的米浆装入细布袋内压干水分即成汤圆粉子。将汤圆粉子用手搓揉至软硬适度不粘手。

2每500克白糖配100一125克面粉。用白糖加熟芝麻和面粉,用筛子筛匀,加化猪油,用手搓匀,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用刀切成方块,大小随意。

3用手取粉子一块,在手中搓圆后,在案板上压平,再把馅放在粉子当中,包严即成。

4煮汤圆时,须不使锅内开水翻滚,免得将汤圆煮烂。待汤圆浮出水面,再翻滚一、二次,用手按时有弹性即可捞出。

枣泥元宵

原料:

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面粉1250克,枣泥250克,大油500克。

做法:

1将白糖掺上大油、枣泥和1000克熟面粉搓勾。

2再用250克熟面粉加水打成浆糊,加入馅内揉匀,用刀拍紧,切成400克馅块备用。

3糯米粉放入筐内,将馅块浸水,倒入糯米粉内滚动,反复6一8次即成。

4锅内加水烧开,下入元宵,边下边用手勺将开水推转,煮至元宵浮起即可。

用一次性餐盒或者单独每个方格的餐具打包外卖。汤圆是中国汉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更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汤圆和元宵区别:

1、制作方式不同。

“元宵”是放好馅料后手工“摇”,使用的糯米粉是将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馅料是硬的,常常加入各种果料。一般馅料会被切成小方块,然后沾点水,在满是干粉的笸箩里来回滚,直到所有的馅料都被裹住。因为元宵表面也是干粉,下锅以后会混汤,吃起来也更有嚼劲。

而“汤圆”呢是用水磨湿粉包制出的。先和面,然后做出圆形的剂子来,放小块馅料,再把面团抱紧。糯米粉包制时能放入更多的油脂,馅料也不会出现大的颗粒果料,所以汤圆吃起来,口感软滑细腻。

2、外观不同。元宵外观浮粉,汤圆外表光滑;

3、口感不同。元宵嚼劲十足,汤圆软软糯糯;

4、汤水不同。

元宵汤水乳白色,汤圆汤水清澈。因为二者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都有所区别,因此在保存时间上完全不同。元宵表面浮粉,外层糯米粉极易吸水受潮,最好不要超过两三天,要尽快使用。汤圆保质期较长,可达到半年至一年,可以冷冻保存,随吃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