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给家里去世的老人送寒衣,只能在寒衣节当天去吗?据小编所知,寒衣节烧纸时间最好在早上6:00左右,可以根据日出时间调整。按照习俗,最好是在寒衣节这一天给逝去的亲人朋友送寒衣。如果因为有事情,寒衣节当天不能前往送寒衣,提前几天其实也是可以的,但
给家里去世的老人送寒衣,只能在寒衣节当天去吗?据小编所知,寒衣节烧纸时间最好在早上6:00左右,可以根据日出时间调整。按照习俗,最好是在寒衣节这一天给逝去的亲人朋友送寒衣。如果因为有事情,寒衣节当天不能前往送寒衣,提前几天其实也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过了寒衣节的日子,也就说: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后,一般是提前2-3天就好了。
好了,在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后,咱接下来介绍下寒衣节的一些规矩。首先,送寒衣时烧焚要干净。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另外,要在特定的地方烧冥纸。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但不要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自古以来就是烧给好兄弟的,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容易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最后必须强调一点,祭拜送寒衣之时,大家要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间,你的伤心难过,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影响身心健康,不得不防。反而应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得很开心快乐,这种和谐的气氛是最好的。好了,以上就是问题的全部答案,您看懂了吗?
送寒衣的正确步骤是早清明、晚十月初一,一家人带上必备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去。
送寒衣的时间也就是说清明节祭奠先人要赶在清明前,十月初一要赶在十月初一以后,具体时间要因人而异。可到墓地去,但一般要选择上午的时间,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往回赶。首先需要的是香蜡纸烛、供果、供品、酒水、纸做的衣服、布匹,还有讲究的找烧活铺里做的房子、柜子等等。
送寒衣是一件好事,是一件高兴的事,亲缘们不要睹物伤情,痛哭流涕,应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你给先人们送寒衣,先人们肯定很高兴,借这个机会也可以家人团聚,传授孝经,千万不要伤心痛哭。
古籍中关于送寒衣的记载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夏历九月下旬,即有“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的。元代在夏历七月进行。《析津志》云:“都(今北京)中人民七月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明代在夏历十月进行。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十月朔日,纸坊剪纸五色,作男炙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日送寒衣。”又演化为把衣服式刻板印在纸上。清张英《渊鉴类函》:“时俗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即以出售,农民竟以(十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坟,名曰:送寒衣。”清代仍有此俗。
老人过世后三年并不是都要送寒衣,因为地方不同,习俗也会不一样,具体的还要根据情况来决定。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冥阴节”,“鬼头日”等,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北方百姓祭扫祖先送寒衣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实际形成不早于宋代。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我国北方地区民众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扩展资料;
寒衣节祭奠注意事项
1、不能为突然死亡的人(横死的人)祭拜。
2、在祠堂或牌位前祭拜时并无太多其他流程,上香三支,烧纸时呼唤祖先并许愿庇佑家人即可
3、在地上结界,画一个不封闭有小开口的圆圈,让先人能够获取祭拜福报。先在圈外烧些纸,犒赏五方土地和虚空过往。在圈内烧纸,请土地和虚空过往将这些福报带给先人,烧纸时可向祖先许愿保佑。
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送寒衣、吃面条、穿冬衣。
1、送寒衣
既然叫做寒衣节,送寒衣当然是这天最重要的民俗了,准备供品一般是在上午,水果饺子素酒等等,再就是买些香烛、冥币、金银箔纸备用。到了下午或傍晚时分,就可以去祭祖了,在墓前点燃香烛,摆放供品,向先人敬拜三鞠躬,然后把冥衣、纸钱等放在火盆里烧掉,烧纸时要注意风向和安全,避免引起火灾。
2、吃面条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面条象征长寿,吃面条表示祈求长命百岁,同时也表示对亡者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在阴间也能安享天年。
3、穿冬衣
旧时候,寒衣节这天是换季的日子,当母亲的会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这样既能防止感冒,又能体现母爱和家庭温暖,现在虽然不用穿棉衣了,但是也要注意增减衣服,适应气候变化。
寒衣节的忌讳
1、寒衣节忌谈婚论嫁
寒衣节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不适合婚嫁喜庆的气氛,如果在这一天谈论婚事,可能会引起先人不满,影响婚姻的顺利。例如,如果你在寒衣节当天收到了求婚的戒指,最好不要马上答应,而是等到第二天再表达你的心意。
2、寒衣节忌乔迁
寒衣节在道路两边收寒衣的亡人,会跟随乔迁的路人一路到家,对新宅不利,如果在这一天搬家,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影响家庭的安宁。例如,如果你在寒衣节当天搬进了新房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家具移动、电器故障、门窗自动开关等。
3、寒衣节忌逗留野外
寒衣节当天阴气重,忌讳身体羸弱者长时间在野外逗留,如果在这一天去郊游、野营、爬山等,可能会感染风寒或遭遇不测。例如,如果你在寒衣节当天去了森林公园,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的动物、植物或人物,或者迷路、受伤等。
1、凡是送给死者的东西必须烧干净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2、救济孤魂
汉族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3、送寒衣时间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汉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寒衣节如何送寒衣
1、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2、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1、做寒衣外用兰纸和内用白纸,当中薄薄的一层棉花用胶水糊上就可,做冬衣上下一套,和鞋。不会做去花圈店可做。烧时代三颗香,和纸金元宝同烧,用一大张纸糊个口袋装,写上名讳,地点就可,禁忌送冬衣不准不加棉花。
2、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满三年再送寒衣。
寒衣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在民间也被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和“鬼头日”,相传时间最早起源于周代。民间有岁终而祭的习俗,十月初一祭祀祖先,南北方都有相关风俗。寒衣节在过去也被视为严冬的到来,所以寒衣节不仅为祭祀先祖,也是为父母亲友送衣御寒的日子。
扩展资料
送寒衣民宿演变而来
寒食节的由来还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文学故事有关,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十月初一烧寒衣”也成为寒衣节祭奠亲人的风俗。
不过,也有人认为“烧寒衣”是古代商人的一种促销伎俩。总之,不管是出于纪念先人,还是为了祭祀祈福,其中都是包含了人们的一份祈愿。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