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活动,难以适应。对于上过幼儿园已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活动,难以适应。
对于上过幼儿园已有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可能因为他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到批评,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身体不舒服,还可能是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隔了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了陌生感。
以上两种情况,父母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动员孩子上幼儿园。
对初上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应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一、多给孩子讲幼儿园有趣的事,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二、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老师,熟悉环境,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孩子初步的适应能力。
三、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间接经验。
四、讲明道理,并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初步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从而能自愿地上幼儿园。
对已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深究原因,对症下药:
一、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二、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也可送孩子去幼儿园,但要和老师说明情况,以便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照顾。
三、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度过,父母可以运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见的错误做法。例如: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当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学时,如果母亲向儿子诉说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尚未懂事的儿子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去幼儿园,就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3、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与害怕,因此父母亲最好在幼儿园里安顿好孩子,让他感到放心,然后再离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让你离开,你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则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利于焦虑的消除。
4、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5、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对母亲依赖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对父母撒谎“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干脆拿哭闹作为杀手锏,不肯让父母离开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坚持送他去入园,可以先跟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状况,找出他不愿意入园的原因。
“老师,我们家孩子生病,今天不去幼儿园了,给她请一天假”
“老师,铭铭有点感冒了,在家休息一天!”
“老师,童童早上精神不太好,今天就不上幼儿园了!”
近期,老师经常会收到家长给孩子请假的消息。冬季天气寒冷,流感肆虐,很多孩子都会感冒生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冬天上幼儿园容易感冒,甚至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生病,索性让孩子在家休息,不上幼儿园了。
然而,孩子不上幼儿园真的就能避免感冒吗?
孩子为什么冬天爱生病?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冬天为什么爱生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冬天是流感高发季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湿度随之降低,感冒病毒更容易存活和繁殖。同时,为保证温暖,房间一般通风时间较少,空气不流通,在密闭的空间里,细菌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飞沫传播进入孩子的口腔、鼻腔;另外冷空气对呼吸道粘膜也会产生刺激作用。在细菌和冷空气的双重影响下,孩子难免会生病感冒。
原因二:缺少运动
运动是孩子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天气寒冷,很多家长减少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而且很多家长怕孩子累着,出门有电梯,去哪都是车接车送。孩子缺乏运动,再加上饮食没有规律,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积食。
原因三:穿衣不当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感冒,将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以为这样就不会生病,其实孩子天生活泼爱动,很容易出汗,经风一吹更容易引发感冒,对健康不利。另外,孩子穿衣过多,体温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而导致感冒发烧。
原因四:睡觉时着凉
睡觉时,有的孩子贪玩,翻来覆去,有的孩子有蹬被子的习惯,冬天温度低,哪怕是开着空调也很容易着凉,这也是诱发感冒的重要原因。
在幼儿园,孩子反而更健康
由上可见,孩子感冒发烧,是由于照顾不周、免疫功能还未发展完善,并非是因为上幼儿园。反而在幼儿园,孩子运动加强,生活更规律,更能在欢快的集体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坚持运动,让孩子更健康快乐
孩子天性爱运动,大量事实表明,坚持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患感冒的机会明显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其身体素质更能适应并抵抗寒冷的天气。
在幼儿园,运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孩子在户外开展适宜的运动和游戏活动,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他的体质及免疫功能,孩子也会越来越健康。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身体好
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合理的营养,丰富的膳食。很多父母会做孩子爱吃的饭菜,致使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的毛病,但是在幼儿园,老师会和保健医生合理定制菜谱,注重主食、肉类、水果、蔬菜、汤类等食物营养的均衡搭配,满足孩子身体发育的各方面需求,孩子的身体也会棒棒的。
将教育融入生活,让孩子养成健康意识
千护万护,不如自护。在幼儿园,老师会通过教学活动、儿歌、环创等方式,将卫生保健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亲身实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每天要多饮水;饭前便后要勤洗手,洗手时别把衣袖弄湿等,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照顾自己。
以下洗手的儿歌不妨带孩子学起来哦~
给家长的冬天护理建议
孩子生病,最着急担心的莫过于家长了,有的家长,为了预防感冒,把孩子穿得像一个小皮球;有的家长甚至请老师不要让孩子出去做早操,其实这是陷入了误区,想要帮助孩子健康度过寒冷的冬季,家长不妨采取以下措施:
1户外活动不能少
别因为天气冷就不让孩子运动,应该利用周末和假日多带孩子出门锻炼身体,尽量与幼儿园的活动量保持一致,身体强壮才能保证坚持入园。
2合理穿衣
给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切勿骤增或骤减,活动时最好在后背垫上汗巾。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尽量不带孩子到封闭的游乐场所或人多的地方玩,以防交叉感染。
4让孩子勤洗手,多饮水
经常提醒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要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冬至将近,天气会越来越冷,希望在幼儿园老师和父母的双重保护下,每个孩子都能做个冬天的小勇士,健健康康度过寒冷的冬天。
放寒假了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
放寒假了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积极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耐心教导,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下面跟大家分享放寒假了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
放寒假了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1
贴心建议
1、如果您自己有时间、有条件照顾,可以让孩子在家度过。但是建议您一定与班上的老师沟通一下,请老师提供一份作息时间表,如果不方便,也可以参照右边所附的幼儿园常规作息时间安排,以便您在家中照顾孩子的方法与幼儿园能衔接得上(如,注意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保证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等),也便于孩子开学时能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特别提醒您的是,若决定孩子留在家中,应注意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
2、如果您自己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是托付给长辈或保姆照看,那么,建议您还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为宜。
3、您还可以采取半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方法,这样,一来能保证孩子继续参加集体生活,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二来下午您自己照顾孩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学习一些他感兴趣的,如绘画、钢琴、轮滑、游泳等。
4、您还可以每周固定几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其效果与送孩子半天入园是相同的。
以上几方面仅供您参考,但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都要尽量保证孩子的饮食起居与幼儿园同步,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从而保证孩子健康、和谐地成长。
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
7:45~8:15 早餐
8:15~9:00 活动区游戏
9:00、10:30 集体饮水
9:30 吃水果
10:00~11:00 户外体育游戏
11:15~11:35 午餐
12:00~14:30 午睡 15:00 喝牛奶
15:30~16:30 户外体育游戏
16:30 集体饮水
17:00~17:30 晚餐
温馨提示
1、孩子在家休息时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作息才能使孩子的生物钟正常运转。
2、节假日期间家中饭菜的品种和花样都比较丰富,但是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的饮食不要安排得太复杂,要荤素搭配,清淡一些为宜,保证孩子每餐(正餐)的间隔在3~3、5小时,这样才便于孩子消化吸收。
3、节假日期间提醒孩子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类饮料。
4、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适宜的饭菜,让他先吃饱了,这样,成人吃饭时孩子就不会“胡吃海塞”,招致消化不良了。
5、家中可备一些果丹皮、山楂片、消食片等助消化的食品和药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
6、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期间,一定要注意卫生,如遇不方便随时洗手的情况,可多备些消毒湿纸巾(含酒精的杀菌效果较好),提醒孩子常擦手,减少患传染病的机会。
7、节假日里,家长只顾招呼客人或自己娱乐,忽略孩子,常会发生孩子摔伤、烫伤等情况。因此,提醒家长,无论多忙,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放寒假了该不该送孩子去幼儿园2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最佳时间
1、太早入托孩子更富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幼儿园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幼儿园、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过早上幼儿园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幼儿园。
2、幼儿园还是等孩子3岁后再送
陈女士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她将两岁的儿子送到了幼儿园,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时间里,就是她们一家与疾病搏斗的一年。班上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会被传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顶风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带孩子去看急诊,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孩子在上小小班时还感染了手口足病,所幸不严重。陈女士粗略统计了一下,因为疾病、天气恶劣等原因女儿实际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建议三周岁再上幼儿园。因为两周岁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从孩子的健康考虑还是三岁比较好点。
3、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
小虎的妈妈说:我儿子2岁多了,因为一家人都宠着他一个,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于是我坚持把他送进了幼儿园,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并不是想学多少知识,而是想让他学会和别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社会中,情商的发展绝对比智商重要。像是道德、基本常识啊、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气了又怎么办,她认为与人相处的技巧比文化知识来的重要。这些都只有在幼儿园里才能学得到。
两岁半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幼儿园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地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地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儿园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果由于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照育是很重要的。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托儿所有多好,那些较早或较久待在托儿所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更不听话,这是有关儿童护理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推测,托儿所缺少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老师们缺少时间解决孩子争玩具、争活动场地等问题都是影响因素。
该研究成果由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作出。这一针对1364名儿童、历时十多年的儿童护理方面的研究,比较了儿童从出生一个月大到四岁半所接受的护理的规模、类型和质量,并研究了直到儿童11岁前其情感和语言的发展。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们称,那些待在托儿所时间较长的孩子即便在11岁时,也会出现“容易打群架”、“爱争吵”等问题。
4、入园太早淡了亲情
乐乐妈妈都是在职场打拼的年轻父母,俩口子的工作又忙,无奈之下他们让两岁四个月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小班,而且还是全托。刚开始孩子非常不情愿去,每次去都哭得很厉害,从早上起床情绪就不好,为此还影响早上的食欲。孩子适应幼儿园之后反而对班上的保育员产生了依赖,回家后与父母亲热一阵之后就自已呆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与爸爸妈妈讲话明显少了很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早入托就能使孩子早点受教育,其实这种想法是比较偏颇的。
首先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直到2岁左右孩子与同龄人主动性社交才开始萌芽,2岁半左右孩子逻辑和秩序感才逐渐建立,方能有效进行组织性互动和生活。
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过早入园会导致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不懂调节情绪等问题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变的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适龄性的行为和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因为家长的一已之见而成为阻碍孩子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5、三岁前上托儿所易致情感问题
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兰姆近日公布的另一研究结果回应了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兰姆通过研究发现,早早送孩子上托儿所可能导致其长期出现情感问题。
兰姆指出,孩子在三岁之前就被送到托儿所,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更低。去年,兰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入托前9个月儿童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龄孩子的两倍。而且,上托儿所的幼儿年龄越小,压力值就越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