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发一些520(我爱你)、910(教师节日期)、99(天长地久)这些小金额的数字教师能比较接受,不过最好还是送一份能表达祝福的礼物。如果想送现金红包的话,那么建议是不要这样做。因为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对于红包都是惊吓大于惊喜,不知道如何下手,如
发一些520(我爱你)、910(教师节日期)、99(天长地久)这些小金额的数字教师能比较接受,不过最好还是送一份能表达祝福的礼物。
如果想送现金红包的话,那么建议是不要这样做。因为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对于红包都是惊吓大于惊喜,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要退回去反而会引发家长和教师的尴尬。
因为很多老师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也许就是大家说的教师情节。拿学校工资,教家长孩子,没理由再拿家长或者学生额外给的钱。
送红包给班主任的忌讳
不管是微信群里,还是给老师私信时,发红包都不妥。
也许对于我们家长来说,班群只是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及时接收学校通知信息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途径(微信的优势是便捷,但并不是必要,毕竟还有校讯通等平台,都是学校同步发送通知信息的),但对于老师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为人师表”几个字。
工作的群,平时和家长交流时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抢什么红包,稍不留神被人截了屏可是任由别人怎么说都百口莫辩了。
老师可以收你的花你的卡片和点心,但不能收你的红包,这是原则问题,所以你不要给老师发红包。
你不要觉得到学校交现金也是给钱,发个微信红包也是给钱,后者明显更快更方便。你是图方便省事了,老师要是接了你的红包说不定可麻烦了。俗话说:瓜田里不系鞋带,李树下不摘帽子。你发了红包,老师不收,你也不要不理解,本身就是你做得不妥。
别说你只是单纯的发个小包表示下心意,但总有些人是另有所图。(这里说的是给在校期的孩子老师发红包,当然,如果不是在校生,已经工作了的给自己远方的恩师发红包又另当别论了哈)
真要表心意就实际行动,买点花或者和孩子做个小手工卡片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什么的都好,甚至哪怕你什么都不送,也都比你发个微信红包强。老师工资不高,但也不至于缺那几块。
社会再发展,我们的孩子还是需要老师来教。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必讨好老师,也不必苛求老师,这样都只会徒增老师们的压力。家长和老师之间,保持对彼此的尊重和信任,保持双方的良性沟通,这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即可。
家长给老师送礼,很多时候并非出于感谢,而是有所企图或者迫于无奈。
在送礼的部分家长中,有些人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多点照顾,就会千方百计在第一次与老师见面时或者重大节假日的时候给老师送礼。
但也有部分家长并不是为了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照,而是担心其他家长都送了,如果不送就感觉自己没有面子,甚至担心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穿小鞋”。
其实,对于是否给老师送礼,我们不必太纠结。
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够自理的孩子,完全无需通过送礼物来让孩子得到额外的照顾。
即使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家长也希望在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让孩子开始学习自理,所以也无需通过礼物来让孩子得到老师过多的关照。
我是不赞成给老师送礼的,尤其是送卡送钱。
虽然送礼已成为这个功利社会的常态,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教育领域相比其他领域,更有必要保持一方净土。
可能有人会有顾虑,其他家长都在给老师送礼,如果自己不送,老师可能会优先照顾送礼的孩子,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但从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家长的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我们从来没有给幼儿园的老师送过任何形式的礼。
但所有老师都很喜欢她,也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脸色看。
或许有家长会说,那是你们幸运,碰到了好老师。
但我要说的是,天底下的老师从本质上来说都应该是好老师,否则就不配做老师。
很多时候的送礼,其实都是家长送得心不甘、情不愿,而老师也是收得心不安、理不得。
家长要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做人,这比等孩子长大了给老师送礼重要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送礼或许就是家长在赎过去的罪。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老师,从内心来讲,绝大多数人更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并非收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等物质性的东西。
教育孩子,绝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师在学校也会更加省心,这比给老师送礼更管用。
作为老师,内心都希望所有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时督促孩子准时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孩子有事无法到校上课事先请假等等。
送老师礼物的禁忌是:避免送礼过于昂贵、避免送礼过于个性化或不当的礼物。
1、避免送礼过于昂贵:虽然有些家长或学生可能希望通过送礼展示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但过于昂贵的礼物可能给老师造成尴尬和不适。老师作为公职人员,以教书育人为职责,并不需要接受过于奢华的礼品。送一份真诚的、适当的礼物,体现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即可。
2、避免送礼过于个性化或不当的礼物:个性化的礼物可能会侵犯老师的隐私和个人空间,甚至可能引起误解或不适。同样重要的是,需要避免送出可能引起争议或违反社会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物品,例如赌博用品、违禁物品等。送礼应该尊重老师的职业和社会公德,以及学校的规定。
送老师礼物的技巧
送礼这事学校和教委都明令禁止,家长要想送一定要选好时间、地点和方式。家长可以通过购物平台直接派送到学校或是家,家长不出面,在订单下达之前和老师通个电话或是发个微信即可。有些学校老师可能会来家访,这时候送也很好。也可以在休息、放假时间,去拜访老师。
一定不要大包小包的直接拎到学校的办公室去,这样会让老师很难办。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时间,既可以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当面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不要成群结队的给老师送礼。要想送礼就自己一个人去就好,不要拉着一群家长跑到老师家里,或者学校里。
可以选择让孩子发一些520、910、99这些小金额的数字教师能比较接受,不过最好还是送一份能表达祝福的礼物。
老师不收是正常的,不需要给老师发红包,把你的学习搞上去就可以了。老师是负责教学生的,首先他们要为人师表,做出表率,而红包在一定意义上有贿赂的意思,所以老师当然不会要你的红包。
你发红包也是希望老师跟你联络感情,对你学习有帮助,其实你其实不发红包,只要你努力学习老师就很开心。教师对于红包都是惊吓大于惊喜,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要退回去反而会引发家长和教师的尴尬。因为很多老师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也许就是大家说的教师情节。拿学校工资,教家长孩子,没理由再拿家长或者学生额外给的钱。
不要发红包
老师可以收你的花你的卡片和点心,但不能收你的红包,这是原则问题,所以你不要给老师发红包。不要觉得到学校交现金也是给钱,发个微信红包也是给钱,后者明显更快更方便。你是图方便省事了,老师要是接了你的红包说不定可麻烦了。俗话说:瓜田里不系鞋带,李树下不摘帽子。
你发了红包,老师不收,你也不要不理解,本身就是你做得不妥。别说你只是单纯的发个小包表示下心意,但总有些人是另有所图。这里说的是给在校期的孩子老师发红包,当然,如果不是在校生,已经工作了的给自己远方的恩师发红包又另当别论了。
我认为可以送礼物,但是不必送礼。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作为老师,我很期待收到学生饱含心意的感谢,但是拒绝接受家长各种目的的礼物。作为家长嘛,其实我也给孩子老师送过礼。送过什么呢?暑假结束,回老家带的特产奶糖,两包,孩子自己拎到班里,交给老师,前一天给老师发个信息:老师,麻烦您帮我把特产给小朋友发一下,还有一包是给您和老师们尝尝的。寒假逛街的时候,在店里看到几个手工皮质零钱包,50多块钱,孩子特别喜欢,于是给老师们每人买了一个(一共五个老师),后来有点后悔……后悔没给自己留一个。开运动会的时候,买了几包山楂棒棒糖让娃带去,让老师给小朋友做奖品。上一次打疫苗,老师奖励不哭的小朋友,用的都是我给的糖果。老师的反应也很正常,我家孩子在班里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也没有被区别对待,因为孩子自己就很听话。也有几次我对老师的做法不是很满意,都是发私信打电话和老师直接沟通,过后也没有什么余音。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是不懂什么叫“送礼”,并且我自己也是“送礼文化”的受害者。小时候,同班同学家长给老师买东西送衣服送红包什么的,我爸妈老实巴交,一是不会,二是没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上着学。幸亏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不调皮捣蛋给老师惹麻烦,他们就很少有人管我。小学时有一个老师稍微照顾了一下受伤的我,我妈就特别感谢,她写了好几页的感谢信送给了学校,据说学校广播台都播了,搞的那个老师高兴了好几天。中学时有一个老师期末考试在走廊里遇到我,特别严肃地批评我,说我太浮躁,成绩不稳定。从那以后我在他的课堂上听课特别认真。当班干部的时候太楞,得罪了班里的刺头,他们用涂改液在桌上写骂我的话,班主任看到以后替我出头,臭骂了他们一顿,盯着他们把课桌清理干净。其他的老师对我就很冷淡,哪怕是我最擅长的科目考了第一名也得不到表扬。高三最好成绩是冲进了年级前十,但还是无人问津。我一直觉得是因为我很乖,老师很相信我。后来慢慢才明白了一些。那时候我们是不敢去办公室找老师的,因为老师的笑容都是给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的。我的同桌家长定期给所有老师送礼,所以他在班里想干嘛都行,就真的是为所欲为……幸亏他不是个坏孩子,只是不爱学习而已。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