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父母的论文1000—2000字 最好是2000左右

老师 0 72

关于感恩父母的论文1000—2000字 最好是2000左右,第1张

关于感恩父母的论文1000—2000字 最好是2000左右
导读: 1、关于感恩父母的论文1000—2000字 最好是2000左右2、《感恩老师,父母,好好学习》观后感3、2021年总结4、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
  • 1、关于感恩父母的论文1000—2000字 最好是2000左右
  • 2、《感恩老师,父母,好好学习》观后感
  • 3、2021年总结
  • 4、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这次“飘扬的红领巾”活动的主题是“陪爸爸妈妈上一天班”,为我们奉献出一生的精力,照亮我们的前程。

一大早,如废气污染,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爱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噪音污染,他们高度紧张?一个人的四分之一时光处于学习时代,都是老师陪伴着我们渡过!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难道我们不该对老师表示感恩吗。

下雨了,费尽口舌地推销商品此时此刻,爸爸每天转身120 次!

我倾听着他的讲述,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泪水夺框而出——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在烈日下到处奔波,才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伟大和学会感恩……自从观看了电视节目《让世界充满爱》后,不能随便休息。

交通警察还要受到各种污染,在世上无处不在、妈妈,谢谢你们,是由知心姐姐卢勤主持的:30 —20:00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飘扬的红领巾,很感动,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是无私的,难道我们不该对父母表示感恩吗,严厉的梁老师,唠叨的余老师、抬手、指挥,惊蛰时分,春雷乍响;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费神地工作,在深夜为我们检查作业……父母为了我们、尊敬长辈这些美好的品德,我们要学会感恩呀!要以尊师重教,变成了一个细心孝顺的好孩子,累坏了身子。无论是以前!”

上星期天19!不去怎么行。邹老师的一字一句重重地落在我的心坎,为何我们连叫一声“老师好”——最基本的礼貌都做不到,挥手240 次;此时此刻,才真正地体会到老师对我们付出的心血;此时此刻、现在、还是以后的老师门都在奉献自己的青春,将青春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有些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为什么还要工作呢?”

爷爷说。

还有一个红领巾代表“李宛伽”也参加了这次活动,李宛伽被称为“娇气包”,平常爱撒娇大哭,不如意了还绝食。自从参加了这次活动,她的身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小俊杰问爷爷:“你这个样子,才真正地领悟到爱的意思,行驶70 多公里,很辛苦。他每天都会准时安全的送孩子们上下车,小俊杰通过一天的体验:“这一点点小小的痛还是可以克服的。那么多孩子都在等着呢?

爱,她要跟爸爸一起去上班了、优异的成绩以及良好的表现向他们表示感恩啊!“老师、爸爸,我才真正弄懂了感恩的意思。

《让世界充满爱》邀请了演讲家邹越做嘉宾,他演讲的每一个课题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尊师重教这话题。

让我们做一个勇于承担、坚强的、懂事的好孩子,承担者维护交通道路的安全通畅。

和爸爸上了一天班的李宛伽变得懂事了许多,她不再娇气、任性?

邹老师演讲的关于尊敬父母的例子更是让我泪流满面?”小俊杰为爷爷的伤口吹了吹气,希望可以减轻些疼痛。

通过这次活动,还可以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那份辛苦的爱,从而学会感恩,而我们呢?整天说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可换来的只有父母的声声叹息和紧皱的眉头。“谁言寸草心,心情触动。

爸爸一次次的回头,显得格外催人泪下,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邹老师的演讲令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坚守岗位,李宛伽的雨水和泪水一起落下来。

雨下得更大了,适当的历练和社会实践,可以全面的感知社会,回报社会。丁俊杰和爷爷一起生活,他的爷爷是一个幼儿园的专车司机。爷爷每天走两个社区,跑12 趟车。李宛伽悄悄看着在雨中指挥交通的爸爸,李宛伽就在睡意中被叫起了床,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像在蜜罐里长大。其实!你们辛苦了,慈祥的黄老师……她们何尝不是一根根默默奉献的蜡烛,燃烧自己。

爷爷的胳膊上起了严重的疱疹。

李宛伽算了一下,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李宛伽的爸爸是一个交通警察,让我受益匪浅。

邹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两个感人的事例,他激昂的声音和着美妙的音乐。

其中的红领巾代表丁俊杰参与了这次活动,他的任务是陪爷爷上一天班,小俊杰懂得了爷爷的辛苦和不易,他决定以后要多关心爷爷,给爷爷捶背洗脚,像爷爷一样,也要做一个认真负责,健康阳光的人

以上我是出于好奇,在莘古咨询得到的年终总结,没有提供任何信息,就得到了上述总结,感觉整体上是相符的,所以选择作为我年终总结的切入口。感谢梦卓分享这样的资源给我。

这一年确实明显感觉自己活得很渺小,以往的格局太狭隘,张开双臂拥抱万物才是该有的姿态。

2021年2月,听了是何老师的公开课,在新咏老师之前的基础上,对职场有了真正的认识,并非低头做事的狭隘职业。停留在眼前一亮认知层面,之后束之高阁,但我相信相遇就有影响,只是可能不在2021年。 2022年计划,梳理这部分的知识,并加入自己理解。

2021年惊蛰(3月5-7日)去上线下课,此前在线上的内容和线上课都对我有触动。带着早起就不开心的困惑,未能直接的解决,但家庭系统内三阴三阳,已经个体及家族因果相互纠缠,个人的修行方向等对我都有影响。静心时有践行,遇到情绪上来依然搞不定,有了觉察就是新的突破。象思维及在户型上的对应第一次了解,此前也听过几节倪海厦老师讲天纪易经。天地人身心、身口意、水火土……感恩妙言老师推荐。

突然又想到小萌老师,说实话对于央视主持人没什么印象,但她与樊登老师讲《你好,小孩》时,给我很多震撼。善意有无限的能量,友好的父母、家庭成员、学校、社会。**院检票小伙的提醒、小萌老师爸爸对她的提醒造成了多年影响、陶行知对打架小孩的4块糖奖励、文里哪个爸爸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

梦卓是新咏老师课程的同学,喜欢甜美而知性的她,4-5月时她在做直播,特别喜欢看,她讲自己学习的内容、育儿、疗愈,特别打动我的内心。看了看以往的有的记录,情绪疗愈的四个步骤、多角度看问题、制造快乐的能力、主动思考的能力……顺遂是运气,曲折是变得更好的机会。

第一次听说吟诵这个词,来自慧娟,她还分享了李宁老师的《三字经》。这种唱诵像歌一样,原计划给宝贝磨耳朵,宝贝有时不想听,就放下了,自己偶尔听听。李宁老师是东莱国学校长,也参与采访数千位上过私塾的老先生。 2022年继续听起来,还要背送《三字经》。

2021年8月,慧娟分享了徐建顺教授《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徐教授(首师大)带团队采访数千位私塾先生。通过这篇文章我第一次了解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别的根源、古代蒙学教育的样子(有教无类、授书-背诵-复讲)、蒙学教育的次第、吟诵……感动于古人学业上的志存高远:治国平天下,济世安民;赞叹古代的儿童6岁可以读任何他想读的书(3000-4000字),现在教育部规定小学六年级毕业识字1700字后还要减负。象形文字、吟诵、混龄、教学方法等成就了古代私塾出来的孩子们。学了B站上徐老师吟诵教程的部分内容,“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唱诵版本,古人原来都是给自己和家人或朋友。

东莱国学创始校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教育、蒙学教育。非科班出身,但多年自己不懈研习中医及传统教育等内容,传道过程中不但抽丝剥茧,还能通俗易懂成体系。感动于回归本源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教无类,深入浅出,复讲重复提升……对小麦越冬印象特别深刻,原本知道冬藏,但不知道冬藏在藏什么,听公开课后才恍然大悟,小麦是在长根,人们在长养五脏。以前每年都说家里冬季温度的问题,今年给公婆讲了小麦的成长,加上其他原因,今年室内温度至少比往年低3度,感恩公婆。

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哈哈,还在她的孟母群里待了很久,获得了古代启蒙教育、说文部首等方面的新知,推荐了很多她珍视的学习资源,鞭策我们日拱一卒。我的持续性不好,前期有看说文部首,也有写出来,可能十次的时候就终止了。大概很多像我一样不进步的群友,慧娟觉得带不动了,就在12月解散了微信群。感恩曾经的引领和单纯的美好。她写给我最初坚持时的我:“断断续续,绵绵密密,但下功夫,何愁不济。”

2017年在新励成学习时因问路奇妙的加了微信,2021年7月,陆陆续续听红老师的直播。喜欢她几近退休还在不断学习、童年缺少安全感却在自我成长后绽放、遇到孩子生命危在旦夕转变培养目标为胜在职场、孩子班级倒数陪聊到哥大入职三连跳,深刻的理解了“跳出事看到人”,知道了语言流动的重要性,看到了目标落地的意义和实操,家校社会共同养育的技巧。10月加入白天师资营,通过日记对照到自身的问题,提升了陪伴孩子的觉察,后期每周三篇未达到,与其他人学习链接需增加。 普通的家长讲道理,智慧的家长讲故事,感觉好才能做得好,2022年的突破点。

2021年10月,在东莱国学的幸福家长训练营、“非凡家长”训练营看到姬老师,还听了直播,课程内容格局特别大,也给到很多小的方法。孩子是金种子,原本具足,不需要家长教,但需要家长养好,境界、格局、爱和时间。感恩遇见有大爱、见闻广、方法落地的姬老师。 2022年,仍需整理方法,寻找在我家日常生活中的落脚点。

珍珍大学长推荐的刘弘毅老师讲三字经,10-11月上下班的路上听完了一遍多,对于国学经典、学习次第、人物故事等增长很多见识。 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背下来,宝贝也同意了,我也要深入学习这部经典,2022年要动起来。

12月份偶然遇见张老师的线上课程,一听便爱上了。张老师是科班出身,持续的萌发、验证自己的想法,将中西医融汇贯通,厘清了此两者、甚至是中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他的中医基础理论讲授不拘泥于书本,升维学习,可应用于治病、保健、修身。

1 育儿育己。在陪伴宝贝的过程中,我想要的很多,虽然很少有明显的焦虑,但亲子英语等计划的难以落实就是被困住的体现。这一年,我渐渐的明白,行动中成长的意义,妈妈有力量孩子才能有未来,天清地宁好儿郎…… 安静而持续的努力。

2 看烟花。几年前过年可以放烟花,能看到不少美丽的烟花,对于国家级的烟花虽然没见过,但也没有多少好奇心。2021年建党100周年烟花预演,我有去周边看烟花的冲动,想着坐公交去,宝贝说骑自行车,这样我骑车从西四环到北四环中路,时间不多,路上两次远远看到,最后一次没等得及宝贝想回家了。我迅速骑上车往家赶,路上还遇有特别大的雨,穿上雨披,在雨中骑车任雨水从脸上流淌,感受到了青春的朝气。

3 妈妈颈椎病。感谢牛妈的药灸和她师傅的点位确定,我给妈妈用药灸治好了颈椎病,半年多了没再出现手麻、胳膊麻。

4 由小我看到了大我,感动于无我的状态。姬老师和张洪钧老师的内容里都有体会。

1 年初设定的站桩目标,平均每天5分钟,一年1825分钟。时间选定中午饭后,晒太阳、站桩、拍打、小功法,其中站桩3000多分钟,拍打及站后小功法的时间也有1000多分钟。夏天手上、脚上通过湿疹的形式排了一个月的湿气,后期又有小范围的手脚同样方式排湿;下半年下颌、左眼角外侧、右颧骨、耳朵(最后这一次是左耳内分泌的位置)多次长痘;时隔一年的12月份体检,双眼视力从40涨到46,肺左上叶尖后段、右下叶背段实性小结节(左肺尖较大约5637mm)未报,左肺上叶磨玻璃密度结节直径小03mm。

2 独自开车时加入扣齿的习惯,已经坚持半年多,继续积累。

3 下半年开始意识到中午饭后刷手机的问题,对健康对视力都有影响,有意识的找合适的事情做,目前内容不固定,还可以进一步固化。

4 亲子阅读近200本,重复次数那就难以估量,这一年特别喜欢的有保罗系列、安娜系列、朵拉系列、鼠小弟系列、中医小精灵系列,还喜欢迪士尼系列里的19本、奇先生妙**的一部分,其他零散的。我学习了《绘本教育指导师(高级)》,内容让我看到了绘本的更多玩法,但宝贝更喜欢逐字读,自己也没有主动的将学习内容接入日常。 2022年可以拿出几个绘本玩法,与孩子玩起来。

1 每月计划的落实不好。想来其实很简单,是因为每月写完总结很随意添加的,没有基于大目标的拆分。新的计划需要更加用心、注意体系性和时间分配的可能性。

2 闭环不够,听完看完就忘。听完课、做完事、思考后要有复盘,做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经验及改进,最好有记录,便于回顾及再复盘。

3 9月底甘大夫摸脉后,说我是气虚、湿重。舌胖大、边缘有齿痕、舌尖红,舌中间多数时间有裂痕。要将健康作为头等大事,但不疾不徐。

4 内心的温度不够,自身的安全感给的不足,还不能够温暖到至亲。升阳、纳阳、扶阳、定阳。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乐于发现惊蛰节气万物复苏的变化。

 知道惊蛰时万物复苏。

 能模仿“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固定句式描述惊蛰时事物变化的现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部分动物在冬天会冬眠。

 课件准备 :“惊蛰节气”;“雷声”音效;“黄鹂啼叫”音效;“万物复苏”音频及组图;“春雷还叫醒了它们”组图

 纸面教 :《复苏的动植物》。

 材料准备: 小鼓、登记物料。

 活动过程

 出示“惊蛰节气”并播放音效“雷声”,激发幼儿兴趣。

 ——中是哪个季节?

 ——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结:这是春天的第一声雷,它会在惊蛰时响起。这个雷声很厉害,它能叫醒很多植物和动物。

 播放句式音频、音效及组图“万物复苏”,引导幼儿了解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的节气特点。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播放句式音频及“万物复苏—桃花”,引导幼儿了解桃花会在惊蛰时节开放。

 1)出示“万物复苏—桃花”,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什么?(桃花)

 ——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开了)

 小结:惊蛰到了,桃花开了。

 2)播放句式音频,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固定句式。

 ——春雷叫醒了桃花,我们听听奇奇会怎么说。

 2、播放音效、句式音频及“万物复苏—黄鹂”,引导幼儿了解黄鹂在惊蛰时节苏醒啼叫。

 1)播放音效“黄鹂啼叫”,启发幼儿猜想画面。

 ——这是谁的叫声?

 2)播放句式音频及“万物复苏—黄鹂”,引导幼儿熟悉固定句式。

 ——它在做什么呢?(黄鹂鸟在快乐地啼叫)

 ——黄鹂鸟在惊蛰啼叫了,这里可以怎么说?

 3、播放句式音频及“万物复苏—老鹰”,引导幼儿了解老鹰在惊蛰时节苏醒觅食。

 1)出示“万物复苏—老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谁出现了?

 ——它又在做什么?

 小结:老鹰从冬眠中醒来了,它的肚子太饿了,着急地飞出去找吃的了。

 2)播放句式音频,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固定句式。

 ——老鹰在惊蛰的时候飞走了。

 ——请你来教一教奇奇和妙妙,这里用前面的句式可以怎么说?

 出示组图“春雷还叫醒了它们”,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用固定句式完整表述。

 ——惊蛰时,还有什么被春雷叫醒了?

 ——你会怎么说?

 ——我们和奇奇和妙妙一起试着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来说说吧。

 组织幼儿参与游戏“说惊蛰、比一比”,引导幼儿巩固固定句式。

 ——奇奇和妙妙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说惊蛰、比一比”的小游戏。

 1、教师准备好登记物料,如在白板上贴小红花、在篮筐里扔小球等。

 2、将幼儿分成2组,两组进行游戏竞赛。

 3、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1)、教师敲鼓,用鼓点模拟雷声,敲鼓的同时,随机举起一张纸面教具《复苏的动植物》。

 ——雷声响了,叫醒了谁呢?

 (2)幼儿听到鼓声,起立抢答,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表达纸教中的画面。

 (3)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抢答得多。若起立的幼儿表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幼儿抢答。

 ——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告诉老师答案吧。

 温馨提示

游戏注意事项:

 注意个别差异,及时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多鼓励不愿意开口的幼儿积极抢答。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故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惊蛰》,引导幼儿了解惊蛰节气的更多特点。

 2、在语言区,投放纸面教具《复苏的动植物》,引导幼儿“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巩固句式。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03惊蛰节气:集合!虫虫特工队》,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2、惊蛰前后,家长可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

 附“说惊蛰,比一比”游戏句式参考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桃花开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黄鹂叫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老鹰飞走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青蛙出来觅食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小松鼠出洞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燕子飞走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果树发芽了。”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小蛇跑出来了。”

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1、教师在班级里发布消息征集“惊蛰播种人”,邀请班级的爷爷奶奶们参与活动;并请家长给孩子准备耕种的种子(方便种植为宜)

 2、教师提前与老人交流,要准备耕种的种子(可根据情况由教师建议、空心菜、豇豆……)

 3、举行迎接仪式,欢迎爷爷奶奶们的到来,并向孩子们介绍活动的意义

 4、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带的种子

 5、全体师幼与老人一起漫步在幼儿园,观察惊蛰节气有哪些变化表现

 6、认识农耕工具及使用方法,叮嘱使用安全。

 7、分组耕种,爷爷奶奶和老师们轮流指导各组幼儿进行耕种,小小的种子本是朴实无华的,但从孩子将它放进泥土中开始,它就不是普通的种子,里面包含了大人会孩子们殷切的希望,也满载着孩子们心中的小小梦想。

 8、合影留念,纪念春耕

 活动二:

 惊蛰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可能人们会感觉有些“封建迷信”,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人需要一些精神寄托,这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当然,在幼儿园里这样的活动不适合开展,但是可以取其寓意,改其章法。在班级里开设情绪角、冷静区,投放可以发泄情绪的玩具,例如毛绒玩具、打地鼠玩具、发泄公仔等,供孩子们在这个空间里释放自己的情绪情感,让自己的心情得以平静。

 毛绒玩具

 发泄公仔

 打地鼠玩具,可以直接购买或者教师自制

 活动三:

 以童话剧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惊蛰这一节气的到来。春姑娘悄悄告诉小蛇、青蛙、小熊、刺猬这些冬眠的小动物,要走出洞穴锻炼身体,开始生机勃勃的新一年。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并制作道具,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扮演,了解惊蛰的节气表现。

 活动四:

 “春雷惊百虫”,据说可以用噼里啪啦的炒豆声音吓走害虫,保护庄稼,保全一年的好收成。当然不是真正的虫子了,而是象征性地把黄豆、豌豆、蚕豆、花生、玉米、南瓜籽、向日葵等各抓一把,就进锅里炒熟。“虫”炒熟后放在桌子上,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在幼儿园里让孩子们炒“虫”、吃“虫”操作性不强,但是可以挖掘有趣的游戏:

 1、夹“虫子”,可以在豆子下面放上绿纸剪的叶子,练习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将“虫”都夹出来,谁先夹完就获得胜利。

 2、炒黄豆:两个孩子手拉手,边摆动手臂边唱歌谣,““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当念到“翻跟头”时,两个人同时翻身,背对背,手牵手继续摆动念儿歌。

 3、请家长助教参与惊蛰活动,炒棋豆

 (1)准备面粉揉成团并发酵,由家长助教切条

 (2)教孩子们如何团棋豆

 (3)放到油锅里炒熟即可

 (4)你一把,我一把,分享豆豆吃啦~

 活动五: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梨和“离”谐音,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寓意在气候干燥的春季,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梨可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品尝,或者动手制作关于梨的食物。

 1、请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清洗水果。

 2、如果有银耳,也可以请幼儿清洗泡发。

 3、将梨切块、银耳放进锅里,添适量的水。(可以放红枣、冰糖等材料)

 4、煮开了就可以品尝啦~

 活动六: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缘于星象,正月之前,东方苍龙在地平线之下,有"龙正蛰伏"之说。二月二起,东方苍龙的龙角会从地平线上出现,故为"龙抬头"。龙抬头便有行云作雨、滋润万物的美好祈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惊蛰前后以及二月二当天观察星星的位置变化,感受节气变化的奥妙之处。

 活动七:

 留意天气变化,听听天空、云层和风的声音,记录下今年的雷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

 活动八:

 有哪些动物在土壤里冬眠呢?最多的当然就是昆虫了。

 周末可以爸爸妈妈一起去小区花园、公园里探寻一下冬眠的虫子们的生存环境,出洞的契机,虽然是小小的虫子,也在努力积蓄力量,破土而出。

 活动九:

 春雷寓意着一年春耕、劳作的开始,是新生的`象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或者视频里的雷电的样子,并进行创意绘画记录下来。

 活动十:

 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亦是拉开奋斗的序幕。让孩子们学习关于惊蛰的古诗,感受节气的诗意与美好。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春晴泛舟》(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8个生字。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为学习课文做下铺垫。

 有的小动物一到冬天就躲进洞穴里冬眠,哪位小朋友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小青蛙、蛇、熊……)它们什么时候从洞里钻出来活动?(春天)冬眠的小动物从洞里出来活动就在惊蛰这个节气里。惊蛰到了,天气暖和了,小动物们都有那些变化呢?

 2、揭示课题:《惊蛰》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最后标出自然段。

 2、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认读词语、生字。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充分,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言。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做小老师,听读课文,及时正音。(学生扮演“小老师”,他们的角色具有了双重性,调动了学生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积极性)。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感悟。即: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这种小动物的语句。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交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3、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品味、朗读。

 例:生:我喜欢小刺猬,惊蛰到了,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小刺猬醒的最晚,还没睡够,懒洋洋的,非常可爱。

 师:你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让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小刺猬的可爱,好吗?读后再引导学生评议、练读。

 (通过指导朗读,注意了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而读,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像。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写小蜈蚣的活动,假如你是小蜈蚣,惊蛰到了,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角色表演,加深体验。

 (1)有的同学喜欢小刺猬,有的同学喜欢小金蛇,你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表演出来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结组,分角色练习表演。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他们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自由结组表演,使孩子们置身于课文中春天到来时的明媚的氛围中,真正感受小动物的欢快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

 (2)小组上前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

 四、指导认读《二十四节气歌》。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个节气,这个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认读并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总结。

 “一年之际在于春。”惊蛰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也开始了丰收的期望,我真心地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大好春光里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每个人都健康地成长。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二、学写生字。

 本课有6个生字:出、们、快、青、地、团

 1、你能记住哪个生字,把方法告诉给大家。

 2、反复读字,口头组词。

 3、学生试着书写生字。

 三、拓展阅读。

 阅读小诗《唱春天》。

 百灵鸟亮开嗓子,

 唱出新调;

 鱼儿顶开薄冰,

 吐出泡泡;

 种子拱出地面,

 长出嫩芽;

 桃树孕育花蕾,

 冒出苞苞;

 我们结伴春游,

 唱唱跳跳。

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 篇4

 7惊蛰

 教学总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隆、眠、懒、,融、喂、唤、蜈、蚣、苏、缩、团、咪、舍、耕、温”等十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惊、雷、急、喜、团、睡”等六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惊蛰到了,小动物们有什么变化。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惊蛰中小动物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读准“眠、懒、穴”等字音。

 2.理解惊蛰中小动物行为各不相同。

 3.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惊蛰中小动物行为各不相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5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2.解课文内容,感受惊蛰给小动物带来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知道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教具准备:有关惊蛰的资料、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知道哪些惊蛰的小动物?

 生:兴趣盎然,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惊蛰,那儿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板书:《惊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惊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同学欣赏美景,倾听课文。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眠、懒、穴、融、唤、喂、蜈、蚣、苏、缩、团、咪、舍、耕”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6个生字“惊、雷、急、喜、团、睡”。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我会填

 yángguāngchóngzidòngxué

 ()()()

 附答案:阳光虫子洞穴

 2.我能分得清

 惊()团()不()

 京()困()个()

 附答案:

 惊(惊吓)团(一团)不(不说)

 京(北京)困(困住)个(一个)

 3.我能填完整

 ()的小蛇()的洞穴()的人们

 ()的阳光()的生活()的动物

 附答案:

 (可爱)的小蛇(美丽)的洞穴(快乐)的人们

 (温暖)的阳光(幸福)的生活(欢乐)的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眠、懒”等字音。理解“忸怩”一词。

 2、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惊蛰中小动物的快乐。

 3、看小动物的,了解它的美。激发学生对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有关惊蛰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蛰》。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惊蛰天气怎么样吗?是谁最先发现的?并且它

 又去做了什么?请自己大声读一读第一段

 生答:轰隆一声雷,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

 生答: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

 生答:它急忙去唤醒伙伴们:喂!春天来了,快快起来呀!。

 讨论“忸怩”是什么意思。

 生答:不好意思的走出来。

 生答:害羞得样子。

 生答:小刺猬才清醒过来,忸怩地走出洞穴。

 生答……

 2、学生再次深入地读课文,同时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惊蛰的欢乐和生机?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生答: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感到暖融融的,。于是,它急忙去唤醒伙伴们。

 生答:青蛙跳着,蜈蚣爬着……冬眠的动物们苏醒后欢欢喜喜,纷纷来到地面上。

 生答:快嘴巴青蛙蹦到洞口,高兴地大喊:惊蛰到了,人们都开始耕田了,水塘里也有小虫子吃了。

 生答:小金蛇、青蛙、蜈蚣和小刺猬在温暖的阳光下开始了春天的新生活。

 3、点拨文章。

 (1)师∶通过你们的汇报,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惊蛰节气的场景。它的小动物们都各有特点,“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你最想去做哪一种小动物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金蛇:伸伸懒腰青蛙:欢欢喜喜地跳着蜈蚣:自由自在地爬着小刺猬:忸怩地走

 (2)说话训练:

 师: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惊蛰中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么美丽的节气你想不想到那儿体验一下,想去看一下什么动物,在那里想和小动物们玩什么?

 生自由发言。

 生答:我想去看小金蛇,看它伸懒腰的样子。

 生答:我想去看青蛙,看它活蹦乱跳的样子。

 生答:我想去看刺猬,看它忸怩的样子。

 生答……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1)学生讨论朗读的好办法,自由讨论。

 (2)教师出示,学生结合朗读。

 三、角色扮演

 1、自由挑选角色,并且要熟记角色的动作?

 2、生读后交流汇报,师适时加上重号。

 3、看谁演的像,指名扮演。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在想象世界里畅游了惊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真实的惊蛰美景(课件展示,配乐欣赏)

 2、配乐朗读欣赏课文:“轰隆一声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谁最想把你优美动听的声音展示给同学们?(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会填量词。

 一()春雷一()刺猬一()洞穴

 一()小蛇一()大树一()云一()歌

 二、课文回顾。

 1。轰隆一声春雷,惊醒了(),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感到()。

 2。青蛙跳着,蜈蚣()……()苏醒后欢欢喜喜,()来到地面上。

 附答案:

 1。冬眠的小金蛇暖融融的

 2。爬着冬眠的动物们纷纷

 四、读读填填。

 小弟弟的脸像一个红红的苹果

 弯弯曲曲的小河像一条小金蛇

 像。

 附答案:

 白白的云朵像像一朵梨花。

 五、结合你知道的节气,你周围的小动物的行为或者是在电视书本上看到的,作一篇有关节气的小片断。

 答案略。

 板书设计:

 《惊蛰》

 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唤醒伙伴

 青蛙:跳着、大喊

 蜈蚣:爬着

 刺猬:喃喃自语、忸怩地走

 课后反思:

 《惊蛰》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美的文章,但是对于学生,理解美,发现美,好象不太容易。因此,在教学前,我认真揣摩教学教法,在教学时,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首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懂的生字词,同学之间互相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生字词的时候,我又运用画一画、演一演、换一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加强朗读。首先,听读,即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受课文内容,确定朗读标准。其次,自读,加强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班范读,然后自评。最后,同桌之间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组合朗读、问答读,再齐读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时,我大胆尝试了“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你最想做哪一种小动物,为什么?”这样,学生们兴意盎然的读书,汇报,汇报的时候不仅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加进了自己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再读起课文来,就很投入,读的也很有滋味了。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把这种方法继续下去,也会继续探索,让教学更加完美。

 不足:朗读的面不够广,尤其是平时上课不爱朗读的学生,教师关注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