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梁祝>这首曲的越剧唱词版本

老师 0 128

求<梁祝>这首曲的越剧唱词版本,第1张

求<梁祝>这首曲的越剧唱词版本
导读:这个百度不知道搞什么.全部的发上来会少一半的!真是气死人,楼住不介意就点连接看吧! 梁山伯祝英台(越剧) 第一场 别 亲 (祝家书斋) 幕后(合唱)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滨,有一个祝英台,秀丽 聪明。她胸中有大志,要求学杭城,爹不肯,她设

这个百度不知道搞什么.全部的发上来会少一半的!真是气死人,楼住不介意就点连接看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

第一场 别 亲

(祝家书斋)

幕后(合唱)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滨,有一个祝英台,秀丽

聪明。她胸中有大志,要求学杭城,爹不肯,她设

巧计,假装生病,茶不思,饭不吃,关起房门,急

得那祝员外坐立不宁。(灯亮)(祝公远焦灼地踱步)

公远(唱) 英台做祝事太任性,竟想读书上杭城,

她是祝府千金女,应该是描龙绣凤在闺门。

我有心叫她杭城去,怎奈是闺女怎能出远门?

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

思前想后心不定。(银心上)

银心(接唱)我**要读书,设下妙计,哪怕员外不答应。(上

前叩见)员外!**不好了!

祝公远(惊问)银心,何事大惊小怪?

银 心(唱)**想求学上杭城,怎奈员外不答应,

因此**心烦恼,忧愁终日得了病。

如今卧床病沉重,特来禀知老大人。

祝公远(白)这可如何是好?让我去看来。

银 心(白)员外,**好容易刚睡着,请你不要惊醒了她。(墙

外传来卦板叮口当 及“测字排流年“之声)

银 心(白)啊!员外,依婢子之见,倒不如请这个卜卦先生来

卜个卦,以决疑难。

祝公远(白)却也使得。(银心下而复上)

银 心(白)卜卦先生请来了。

祝公远(白)请进。

银 心(白)先生,请你进来!(招手)(祝英台乔装卜卦人上)

祝英台(白)员外在上,卜卦人叩见。

祝公远(白)一旁请坐。

祝英台(白)谢员外,告坐了。请问员外可是问卜?

祝公远(白)正是问卜。

祝英台(白)如此,请设香案。

祝公远(白)银心,摆设香案。

银 心(白)是。(摆设香案)

祝英台(白)请问员外,有何疑难?

祝公远(白)只因小女想去杭城读书,是我不允,为此悒郁终日,

得了一病,未知吉凶如何?特请先生一卜。

祝英台(白)请问**有几岁了?

祝公远(白)今年二八,五月初五日生辰。

祝英台(白)如此待我卜来。(卜卦后)员外,按卦而断,还是让

令媛出门的好。

祝公远(白)何以见得?

祝英台(白)令媛在家多灾多病,出门可以除病消灾,到杭城读

书末……更是大吉大利。

祝公远(白)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银心忍不住笑出

声来)

祝公远(白)小丫头,你笑些什么?还不带先生下去!

银 心(白)是。(祝英台与银心同笑)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你是……

祝英台(白)(卸装)女儿英台。

祝公远(白)英台!你竟敢戏弄你父亲!

祝英台(白)(央求)爹爹,女儿乔装男子,一无破绽,你现在总

可让女儿出门读书了!

祝公远(白)真是胡闹!

(唱)常言道只有男儿求功名,哪有闺女出远门?

纵然你乔装男儿样,鱼目怎能把珠混。

祝英台(白)爹爹,女儿乔装男子,连爹爹也瞒过了,此去万无

一失。

祝公远(唱)怎不教我堂上老父心牵挂。

银 心(白)员外放心,有我银心扮成书僮,朝夕有个服侍。

祝公远(唱)你你……抛头露面辱门庭!

银 心(白)员外,**在家病坏了身子,如何使得?如今她假

扮书生,连员外都认不出自己亲生女儿,依婢子之

见还是依允**去读书的好。

祝公远(白)多嘴!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英台,你去不得,想你是裙钗之女,怎能抛头露面,

远走杭城?要读书,为父可请先生来府教读。

祝英台(白)听说杭城有名师……

祝公远(白)纵有名师,怎奈你是女孩儿。

祝英台(白)女儿一定要去!

祝公远(白)祝府千金之女,远去求学,有失体统。

祝英台(白)祝府本是书香门第,孩儿远去求学,为的是知书识

礼。孩儿也曾听爹爹说过,古时有曹大家、蔡文姬,

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难道孩儿就学不得她们

么?

祝公远(白)这个……(自语)看女儿立志甚坚……要是英台真

的能成为一代才女……

祝英台(白)爹爹你答应了?

祝公远(白)也罢!英台,你此去乔扮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绽。

三年学满,务须速归。倘若家有要事,一见家书,

即速归来。

祝英台(白)女儿遵命!

--幕落

第二场 草桥结拜

(草桥)(祝英台与银心扮男装,银心肩挑书担行囊随祝英台上)

祝英台(唱)风和日丽花如锦,

银 心(唱)女扮男装出远门。

祝英台(唱)避开邻里亲和戚,

银 心(唱)瞒过路上相识人。

祝英台(唱)走过五里青松岭,

银 心(唱)来此已是草桥亭。

祝英台(白)银心,我们到亭内歇足一会。(主仆休息亭内,梁山

伯上,四九挑书担行囊随后上)

梁山伯(唱)离故乡,别学上杭城。

见前面一座古凉亭,叫声四九停一停。

四 九(白)相公何事?

梁山伯(白)两腿酸软,不如在此略坐片刻。

四 九(白)相公说得有理。(梁山伯举步欲进,抬头一望,略顿)

四 九(白)相公,亭内有人。

梁山伯(白)哦,看他们也是行旅模样,说不定也是读书去的。

(梁山伯入亭,对祝英台作揖)

梁山伯(白)仁兄请了,小弟有礼。

祝英台(白)这厢还礼。

梁山伯(白)请教仁兄尊姓大名?府居何处?

祝英台(白)小弟姓祝名英台,乃是上虞祝家村人氏。敢问仁兄

是……

梁山伯(白)会稽梁山伯。

祝英台(白)梁仁兄敢是去杭城读书?

梁山伯(白)正是。请问你呢?

祝英台(白)小弟也去杭城访师求学。

梁山伯(白)好极!好极!请坐。(四九、银心走近谈天)

四 九(白)嗳,你们是到哪里去的?

银 心(白)到杭城去读书。

四 九(白)我们也是到杭城去读书。

银 心(白)巧极了。(走向祝英台,脱口而出)**……

祝英台(白)(急掩饰)**好端端在家,你提她作甚?

银心(白)噢……我想**要是能一同出来读书那就好了。

祝英台(白)是啊。

梁山柏(白)敢问兄台……莫非……

祝英台(白)哦,仁兄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我此番求学到杭城,九妹一心想同来,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

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梁山伯(白)(称赞)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白)(谦谢)承兄夸奖,岂敢,岂敢!(背地赞赏)

(唱)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梁山伯(唱)象这般良朋益友世间少,我有心与他结为兄弟盟。

(白)祝仁兄,小弟有言,只是难以启齿。

祝英台(白)有何见教?无不从命。

梁山伯(白)如此直言了。

(唱)想山伯无兄又无弟,亦无妹来亦无姐。

有缘千里来相会,得遇仁兄心欢喜,

意欲与你两结拜,未知仁兄可愿意?

祝英台(白)哦!(想了一想)

(唱)多承仁兄不见弃,金兰结拜为兄弟,

从此读书有良伴,小弟哪有不愿意?

(白)旅途之中未带香烛,这便如何是好?

梁山伯(白)不妨撮土为香。请问祝仁兄今年……

祝英台(白)二八。

梁山伯(白)我今年已是一十七岁了。

祝英台(白)有道长者为兄,幼者为弟。

梁山伯(白)如此你我对天一拜。

祝英台(白)对天一拜。(祝英台学梁山伯的动作而拜)

梁山伯(白)贤弟请上,受愚兄一拜。

祝英台(白)小弟也有一拜。

梁山伯(白)四九,快过来拜见祝相公。

祝英台(白)银心,快来见过梁相公。

四 九(白)拜见祝相公。

银 心(白)拜见梁相公。

梁山伯(白)贤弟,你看天色不早,我们不如登程吧!

祝英台(白)银心,挑起行装。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白)梁兄请。(当梁山伯携祝英台手同行时,祝英台不禁

又羞又惊,继而泰然同行而下)

--幕落

第三场

托媒 (梁山伯、祝英台书房)

幕后(合唱)梁山伯,祝英台,情重如山深如海。

同窗共读两无猜,志同道合相敬爱。

光阴过去似流水,匆匆过了三长载。(祝英台磨砚,

梁山伯作文,梁山伯忽发现祝英台耳环痕)

祝英台(白)嗳,你做什么?

梁山伯(唱)贤弟啊,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忽见耳环痕,只有

女子戴耳环,贤弟啊,你穿耳朵为何因?

祝英台(唱)梁兄你做文章不专心,为什么看来看去看不停?

若说我的耳环痕,想起此事笑死人,

祝家庄年年有庙会,村里人叫我扮观音。

梁山伯(白)(笑)哦。

祝英台(唱)以后你再瞎猜疑,我就要……

梁山伯(接唱)贤弟不必怒气生。贤弟,你看我这一篇文章做得

如何?(银心在外面探头望,机警地喊)

银 心(白)梁相公,梁相公,先生唤你。

梁山伯(白)啊,先生唤我,亏得我的文章已经做成了,贤弟少

待,愚兄去去就来。(下)

银 心(白)(手持信,轻唤祝英台)**,员外又有信来了。

祝英台(白)真的?待我看来。(看信皱眉)

银 心(白)是不是又来催我们回去?

祝英台(点头)

(唱)离家读书已三载,老父是封封家书催我归。

我与他同窗三载非寻常,情重如山深如海。

老父有病盼儿归,我难舍知心梁山伯。

银 心(唱)读书三载长相伴,**心事我明白。

梁相公家世虽贫寒,但他有德又有才,

倒不如月老跟前订白头,拜托师母做大媒。(银心

下,去请师母)(祝英台徘徊、暗忖)

祝英台(唱)叫我如何自托媒……(银心引师母出)

银 心(白)相公,师母来了。

师 母(白)英台,听银心来说,你家又有书信来催你归去了?

祝英台(白)刚才家父来信,说有病要催我归去。

师 母(白)父病理应回去,几时动身?

祝英台(白)我想禀明先生,明日一早登程。

师 母(白)如此甚好,一路小心。银心,你小心侍候了。

银 心(白)是。(知趣地)相公,我整行装去。(下)

祝英台(白)(欲言又止)师母……

师 母(白)英台你还有何言相告?

祝英台(白)还有……没有什么。(稍停)师母。

师 母(白)英台,有话坐下来讲。

祝英台(白)师母。

(唱)老师教诲恩如海,又承师母好看待。

师 母(白)不用客气。

祝英台(白)师母。(稍停)

(唱)我在草桥结拜梁山伯,同窗共砚三长载。

师 母(白)这个我早已知晓。

祝英台(白)师母啊!

(唱)三长载,三长载,我有满腹心事口难开。

师 母(白)英台有话,但讲无妨。

祝英台(唱)师母啊,英台原是乔装改,

师 母(不动声色,微笑)

(唱)师母心里早明白。

祝英台(白)师母早明白了?

(唱)袖内取出玉扇坠,交与师母……

师 母(唱)……为何来?

祝英台(白)师母啊!

(唱)雪白蝴蝶玉扇坠,烦交义兄梁山伯。

倘得师母来玉成,大恩永记在心怀。

师 母(唱)英台果是多情女,山伯有德也有才。

师母愿意做大媒,梁山伯配祝英台。

--幕落

第四场 十八相送

(途次)

幕后(合唱)三载同窗情如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梁山伯、祝英

台、四九、银心上)

祝英台(唱)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百鸟对打对。

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唱)弟兄两人下山来,门前喜鹊成双对。

从来喜鹊报喜信,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白)梁兄请。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唱)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唱)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很难。

祝英台(唱)他为何人把柴打?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唱)他为妻子把柴打,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唱)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唱)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唱)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唱)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唱)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唱)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唱)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唱)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 心(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 九(唱)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唱)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唱)未曾看见鹅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唱)你不见雌鹅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梁山伯(唱)既然我是呆头鹅,从此莫叫我梁哥。(梁山伯生气,

祝英台向之赔罪)

祝英台(白)梁兄……

银 心(唱)眼前一条独木桥。(梁山伯先上了桥)

梁山伯(白)贤弟,你快过来啊!

祝英台(唱)心又慌来胆又小。

梁山伯(唱)愚兄扶你过桥去。(梁山伯扶祝英台过桥,至桥中心)

祝英台(唱)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梁山伯扶祝英台下桥,

四九、银心随之过桥)

幕后(合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狗叫汪汪。

祝英台(唱)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唱)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

放大胆量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唱)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多少深?(投石井中)

梁山伯(唱)井水深浅不关情,还是赶路最要紧。(祝英台要梁山

伯照影,遂相扶至井前视)

祝英台(唱)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唱)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女人!

幕后(合唱)过一井来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

梁山伯(唱)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唱)观音大士媒来做,来来来,我与你双双来拜堂。(拉

梁山伯同跪)

梁山伯(唱)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走吧!

幕后(合唱)离了古庙往前走。

银 心(唱)但见过来一头牛。

四 九(唱)牧童骑在牛背上。

银 心(唱)唱起山歌解忧愁。

祝英台(唱)只可惜对牛弹琴牛不懂,可叹梁兄笨如牛。

梁山伯(唱)非是愚兄动了怒,谁教你比来比去比着我!

祝英台(唱)请梁兄,莫动火,小弟赔罪来认错。

梁山伯(白)好了,快走吧。

祝英台(唱)多承梁兄情义深,登山涉水送我行。

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梁山伯(唱)与贤弟草桥结拜情义深,让愚兄送你到长亭。(双双

又行)

幕后(合唱)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十八里相送到长亭。(梁山伯、

祝英台入亭坐,四九、银心在亭下休息。)

祝英台(唱)你我鸿雁两分开。

梁山伯(唱)问贤弟你还有何言来交代?

祝英台(唱)我临别想问你一句话,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唱)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问又何来?

祝英台(唱)若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给你做大媒。

梁山伯(唱)贤弟替我来做媒,未知千金哪一位?

祝英台(唱)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梁兄可喜爱?

梁山伯(唱)九妹今年有几岁?

祝英台(唱)她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梁山伯(唱)九妹与你可相象?

祝英台(唱)她品貌就象我英台。

梁山伯(唱)未知仁伯肯不肯?

祝英台(唱)家父属我选英才。

梁山伯(唱)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祝英台(唱)梁兄你花轿早来抬。我约你,七巧之时……

梁山伯(白)噢,七巧之时,

祝英台(唱)……我家来。

幕后女声(合唱)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

万望你梁兄早点来。

--幕落

第五场 思祝下山

(梁山伯、祝英台书房)

幕后(合唱)燕子归去书斋冷,夕阳昏黄照古槐。

梁山伯(唱)自从英台别我归,书房寂寞梁山伯。

(白)唉!贤弟啊!

(唱)我那日不想去访你,怎奈是学问未成不能来。(师母

上)

梁山伯(白)师母!

师 母(白)山伯,看你心神不宁,为了何事?

梁山伯(白)师母……(难以出口)弟子思念家乡……

师 母(白)思念家乡就该归去!(梁山伯欲语又止)我有一事,

正想问你。

梁山伯(白)师母请讲。

师 母(白)山伯,你来!

(唱)英台与你同窗共读有三载,她的心事你可明白?

你此去是否访英台?

再问你,她到底是男还是女裙钗?

梁山伯(唱)贤弟回家我常挂怀,师母呀,你问男问女好奇怪。

师 母(唱)她临行有言曾相托,托我替她做大媒。

信物就是玉扇坠。(取出扇坠)

梁山伯(白)(接过扇坠)啊!

(唱)但不知贤弟要娶谁?

师 母(唱)山伯呀!英台原是女子扮。

梁山伯(白)(呆若木鸡,惊喜万状)啊!英台是个女的……

师 母(白)是啊!

梁山伯(白)英台是个女的……如此说来,英台就是九妹,九妹

就是英台……(如醉如痴地自语)三载同窗,同桌

共读……(突然情不自禁)

(唱)英台她自己做媒自己配。

师 母(白)(点头笑)既有婚约,理应早去求亲。你明日禀明先

生,下山访英台去吧!

梁山伯(白)(一揖,再揖)多谢师母,多谢师母!(师母下)

梁山伯(白)四九!四九!

(唱)四九快与我把行装整。(灯暗)

幕后(合唱)一心下山把英台访,相公与僮儿都匆忙,

梁山伯心慌意乱只想早到祝家庄。

(念)那四九,

(唱)手脚忙,手忙脚乱整行整。大红贴,备端正,哎呀!

玉扇坠,不可忘。坐等不及山后雄鸡唱。

(念)离书房,下山冈。

(唱)匆匆前往。

--幕落

第六场 回忆

(途次)(梁山伯上,四九挑着行囊后随)

梁山伯(唱)祝家庄上访英台,

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理;

一边走一边想,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

一边走一边呆,我不辩男女三长载;

一边走啊一边忖,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她到长亭。

眼前就是旧时景,回忆往事喜又惊,

她曾经梅花透露春消息,我竟是泥塑木雕不知情。

记得出了城,过了关,她曾经比喻樵夫为妻把柴砍;

过一山,又一山,她说是家有牡丹等我攀;

下了山,到池塘,她说是水里鸳鸯配成双;

过池塘,见条河,哎呀,山伯真是呆头鹅!

她说是独木桥上织女会牛郎,

她说是村边黄狗咬红妆,

想起了井中照影分男女,想起了观音面前好拜堂。

一桩桩比喻我猜不透,

英台呀,对牛弹琴,这牛就是我梁兄长!

眼前已是长亭在,

在长亭她亲口许九妹,想不到九妹就是祝英台。

(白)英台啊!你这个媒呀--

(唱)做得对。

袖中取出玉扇坠,欢欢喜喜藏起来。

英台叫我花轿早去归,英台叫我祝家早相会。

叫四九急忙赶路程,恨不得插翅飞到她妆台。

--幕落

第七场 劝婚、访祝

(祝英台闺房)(祝英台默坐绣花,思念着梁山伯,内

心露出喜悦。银心上)

银 心(白)**,梁相公他就要来了。

祝英台(白)你怎知道?

银 心(白)我怎么不知?昨夜烛花结了个双蕊,烛花双蕊,喜

事来。(祝公远喜气洋洋地进来)

祝公远(白)喜事,喜事,英台你的喜事来了!

(唱)今日媒人我家来,为父将女儿亲事配。

如今攀得乘龙婿,祝家门第多光彩。

祝英台(唱)爹爹将女儿终身配?

祝公远(唱)天赐良缘称心怀。

祝英台(唱)爹爹将女儿配与谁?

祝公远(唱)他就是有财有势太守之子马文才。

祝英台(白)(惊愕良久)爹爹,女儿不配。

祝公远(白)门当户对,怎说不配?

祝英台(白)女儿不嫁。

祝公远(白)为何不嫁?

祝英台(白)儿愿侍候爹爹,终老一生。

祝公远(白)英台,为父也何尝舍得你离开膝下,怎奈女大当嫁。

祝英台(白)女儿年纪尚小。

祝公远(白)为父岂能误了儿的青春。女儿……

祝英台(白)女儿不愿。

祝公远(白)你……(微怒)哦!我明白了,你在杭城读书时节

莫非……银心,你陪**读书三载,做了些什么?

讲!(银心惶惑地看着祝英台)

祝英台(白)银心,但说无妨。

银 心(白)(胆怯地)**在杭城读书三载,遇见那会稽梁山伯

相公,义结结兰,形影不离。十八里送别长亭,小

姐还……

(唱)**还亲口许九妹。

祝公远(白)原来如此!

(唱)怪不得好言相劝劝不醒,却原来在外有了儿女情。

美满姻缘你不愿,辜负老父一片心。

自从盘古分天地,哪有闺女自定亲?

马家是有媒有聘有父命,

梁山伯他与我祝家难联姻。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亲事已定,不必多言。(祝英台愤然径下)(灯暗)(灯

亮,景变换成客厅)(祝公远在思索中,坐立不安。

银心端茶上)

祝公远(白)银心,去请**下楼。

银 心(白)是。(下)

祝公远(唱)探得银心口中言,方知道英台、山伯两情牵,

怪不得几番催她她不归,直待我托言病重归堂前。

如今她闻知亲事许马家,饮食不进已三天,

眼见那马家迎娶吉日近……(银心上)

银 心(白)员外。

祝公远(白)可曾将**请下楼来?

银 心(唱)**说偶抱小病难以下楼来拜见。

祝公远(白)这……(祝仆持名贴上)

祝公远(白)(看名贴)梁山伯……(迟疑)哦……请!

祝 仆(白)梁相公,请。(梁山伯与四九上)

梁山伯(白)祝仁伯,小侄拜见。

祝公远(白)噢!梁贤侄,恕我未曾远迎。

梁山伯(白)小侄冒昧登门,还望仁伯大人见谅。

祝公远(白)哪里,哪里,梁贤侄想是路过寒舍?

梁山伯(白)乃是特地造府,向仁伯大人问安。

祝公远(白)不敢,不敢。

梁山伯(白)顺便也望望英台贤……贤弟。(祝仆端茶上,银心接

过)

银 心(白)梁相公请用茶。

梁山伯(白)啊!银心!

四 九(白)(指着银心)银心弟弟……相公,是银心妹妹。

梁山伯(白)四九!(止之)

祝公远(白)梁贤侄,远道而来,请到书房小坐片刻,当命英台

出见。(向祝仆)陪梁相公书房稍坐,不得怠慢。

祝 仆(白)是。梁相公请。(祝仆领梁山伯、四九下)

祝公远(白)银心,唤**下楼,有客相访。(银心急欲下)且慢,

你叫**先来见我。

银 心(白)是。(下)

祝公远(唱)英台已受马家聘,是马家媳妇马家人。

谁知山伯又登门,两情不断要留祸根。(祝英台上)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英台,梁山伯访你来了。

祝英台(白)梁兄在哪里?

祝公远(白)英台,我看你还是不见的好。

祝英台(白)我与梁兄义结金兰,同窗三载,远道来访,岂可不

见?

祝公远(白)你已是马家的人了。

祝英台(白)女儿未曾依允。

祝公远(白)岂不闻婚姻大事当由父母作主。

祝英台(白)爹爹应念女儿长亭亲许。

祝公远(白)无媒无聘,作事不端!

祝英台(白)有师母为媒,玉扇坠为聘,于礼无亏。

祝公远(白)英台你……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马家乃是簪缨世家,阀阅门第。

祝英台(白)梁家虽属贫寒,也是清白人家。

祝公远(白)英台!你放肆!

(唱)忤逆女你不该不听父命,

祝英台(唱)望爹爹恕女儿人孰无情?

祝公远(唱)知书文应达理岂可任性?

祝英台(唱)婚姻事非儿戏关女终身。

祝公远(唱)你若不嫁马家,有辱门庭。

祝英台(唱)要女儿嫁马家,实难从命。

祝公远(白)英台,你大胆!(由盛怒而转为规劝)岂不知三从四

德乃是天经地义,你若执迷不悟,胡作非为,不但

有辱门楣,亦为礼法所不容!英台,为父平日哪一

件事不依从于你?惟有婚姻大事非同儿戏。为父已

将你许配马家,是万难更改。(祝英台默然良久,接

着痛哭)

祝公远(白)念你与山伯有结拜之谊,就容你一见,你要好言相

劝于他,叫他另娶淑女。(祝英台不语)

祝公远(白)银心。(银心上)

祝公远(白)有请梁相公。

银 心(白)是!(下)

祝公远(白)英台,不要泪痕满面,有失礼数。(祝英台试泪。梁

山伯上,四九、银心跟上)

祝公远(白)喔!梁贤侄!(向祝英台)英台,快来见过梁贤侄!

英 台(白)(满腹委屈,强装笑容)梁兄。

梁山伯(白)啊……

祝公远(唱)贤侄远道到寒舍,恕老朽不能来奉陪。

梁山伯(白)仁伯有事请便。

祝公远(唱)都只为前村钱员外,他与我前日有约会,

约定了日子难更改,只好失陪你梁贤侄,

你从杭城到寒舍,不嫌怠慢就坐一会。

(白)英台,你与山伯乃是结拜兄妹,你要好好款待,

倘有半点怠慢……

(唱)为父回家要整家规。(下)

祝英台(白)银心。

银 心(白)**。

祝英台(白)陪四九去歇息一会。

银 心(白)是。四九哥哥,来。

四 九(白)相公……

梁山伯(白)不可放肆!(银心、四九下)

祝英台(白)梁兄。

梁山伯(白)唔!你我在读书的时候,乃是兄弟相称。如今你已

这般打扮,我还是称贤弟,还是……

祝英台(白)你我在读书时节,我是女扮男装,你我理该兄弟相

称,如今,不妨改称兄妹。

梁山伯(白)贤妹!

祝英台(白)梁兄!这里不是说话之处,请到小妹书楼小坐。

参考资料: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93/533672shtml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指点梅花曲皆无,扶醉且听梁祝。 “指点梅花曲皆无,扶醉且听梁祝。”当拨起《梁祝》这断魂的琴弦,心从来没有过的感动、悲凄、落泪、无奈···唯有这凄凉的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毋庸怀疑,在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永挥不去的影子。即使点点的怀念也是爱的心情。 高一时,音乐鉴赏课,老师播放《梁祝》的《十八相送》轻音乐给我们听时,只记得,我昏昏欲睡,吵嚷着要放流行音乐。依稀只记得了3部分,第一部分——读书时期。第2部分——提亲,抗婚。第3部分——化蝶。真怪当时没认真听课。 而真正意义上的静心欣赏却是在大学音乐鉴赏的课堂上。很庆幸,今年学校开了音乐鉴赏课,而更有幸的是,能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我不至于欣赏得一塌糊涂。现在再听到此曲,“感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更得几回闻。”心随弦在拨动,爱与誓言在交汇。“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不论冤或缘/默说蝴蝶梦/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不论冤或缘”词曲合并,天衣无缝。泪在心中,恨在泪里。 《梁祝》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者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将这三个部分融于欧洲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的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晴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4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纯朴、憨厚的穷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当学业结束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倾吐蕴藏已久的爱情,但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但祝家嫌梁家境贫穷,而把祝英台许配给了一个豪门子弟——马大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不久便抑郁而死。祝英台闻此不幸,悲痛万分。在送亲的途中,她来到梁的坟墓前,向封建礼教发出了血泪控诉!此时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坟墓之中,遂化为一对彩蝶,在花丛中双双飞舞 显示部:相爱 引子: 轻柔的弦乐泛音引出长笛带华彩的引子,上下跃动的八度大跳轻盈、活泼,双簧管的优美旋律,描绘风和日丽、乌语花香的明媚春光。 主部: 爱情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草桥结拜――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情意融融,比拟主人公漫步于草桥亭畔,结拜手足的情景。 主题再现――乐队全奏的爱情主题,进一步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真挚友谊和深厚情歌。 连接部: 这是在钢琴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悦和爱慕之情。 副部:副部是活泼的小快板,回旋曲结构。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情趣。回旋曲主部主题来自于越剧音乐,欢悦、嬉戏的音调与舞蹈性节奏的伴奏。第一插部采用独奏小提琴先后与木管、弦乐相互模仿的竞奏形式。第二插部情绪更为活跃,尤其是独奏小提琴模仿中国乐器古筝的演奏,富有弹性的节奏、灵活跳动的音符和起伏波荡的旋律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相互追逐嬉戏的动态和神情。 结束部:慢板,由爱情主题的音乐材料引申而成。小提琴与大提琴缠绵的二重奏,表现梁、祝“十八相送”,依依惜别的情景。 展开部:抗婚 抗婚:沉重的大管和大提琴齐奏及低沉的大锣作为悲剧的预示,造成惶惶不安的气氛。象征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以中低音铜管齐奏为主体的低音线条,用粗暴的音色奏出,威严、冷峻而凶狠。接着是小提琴用散板双弦演奏的激昂音调,表现出祝英台的痛苦与激愤;象征祝英台抗婚的主题由小提琴演奏,作曲家借鉴中国乐器琵琶的扫弦技巧,用强烈的切分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反抗者的精神和形象。接着,“抗婚主题”与“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将音乐推向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描述祝英台激烈的抗婚场面。 楼台会:由小提琴及长笛奏出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哀伤的慢板主题。接着是独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动情的复调旋律表现一对深爱的主人公生离死别的伤感,如泣如诉、感人挚深。 哭灵投坟:音乐转为急板,情绪急骤变化,悲愤的音调、紧张的节奏,形成了展开部的第二个音乐高潮。在这里,作者借用我国京剧中紧拉慢唱的形式,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坟前向苍天哭诉的情景。在独奏小提琴奏出带华彩意味的一个音乐绝句后,由弱至强的打击乐推出乐队全奏,象征祝英台“哭灵投坟”,纵身自毁的形象,全曲的戏剧矛盾达到顶点。 再现部:化蝶 再现部省略了副部:在宁静的音乐气氛中,飘逸的长笛旋律和竖琴的刮奏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仙境。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钢琴奏出流水般的晶莹音响,弦乐群轻盈的拨奏扑朔迷离……,象征梁、祝死后化成一对蝴蝶,在天堂翻飞起舞,永不分离。 最爱求学一段,节奏轻快,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山伯与英台结拜为兄弟,在书院快乐的学习生活。同窗3载,不知英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英台是雄雌。富有戏剧性。我最爱看小猪版《梁祝》也是前一部。2个快乐人儿似神仙的感觉!! 最感动抗婚化蝶一段。当最后一部演奏时,十分清楚的记住了他们坟前化蝶双宿飞的美好画面,提琴声轻快而柔和。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天下谁人不向往这个美好的结局呢?有人把它比喻成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山伯与英台的爱情被封建势力扼杀。山伯含恨死去,英台拜祭山伯。脱去嫁衣,里穿白色孝服,感动上天,与山伯化蝶永不分离。当我看到这画面,感觉这种感动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即使无情似石头,也会流出惋惜的泪水。 虽然没有经历过和心爱的人聚合分离的曲曲折折,但一曲落来,感慨万千。和古人相比,我们是何其的幸福自由。至少,我们恋爱自由,婚姻受法的保护。这是幸福,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