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五七牌位往哪里送

领导 0 110

人去世五七牌位往哪里送,第1张

人去世五七牌位往哪里送
导读:和前几七一样,在家里摆些供品,拿个盆儿,烧几张纸,祭拜一下就行了。七尽了就该上坟了。最好是到墓前了啦,要是实在有事不能到的话呢,就朝墓的方向烧啦,一般在城市里都会有限制烧的地方,准备五鲜果,烧鸡,炸里鱼,鸡蛋,馒头,烟酒,香,烛,纸钱。五七

和前几七一样,在家里摆些供品,拿个盆儿,烧几张纸,祭拜一下就行了。七尽了就该上坟了。

最好是到墓前了啦,要是实在有事不能到的话呢,就朝墓的方向烧啦,一般在城市里都会有限制烧的地方,准备五鲜果,烧鸡,炸里鱼,鸡蛋,馒头,烟酒,香,烛,纸钱。

五七的日期在丧礼的那天由主事的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宣布,亲戚朋友到了五七的日期,自行祭奠,不会另行通知。家人这天很早起来准备酒席,等待着亲戚朋友们到来

在日本,传统的葬礼多是在斋场也就是殡仪馆举行,气氛庄严肃穆,参加葬礼的男女老幼着黑色素服,有礼仪师专门主持,法师祈福诵经追悼亡灵,抚慰家属悲伤的情绪。

日式的礼厅很讲究背景,多以祭坛、花墙为背景,气派很大,遗像放在中间。遗像制作得很大,和礼厅的大小和谐相衬。背景也按照丧家的意愿设计不同主题。在大阪公益社的设计室中,就有百余种不同的礼厅设计图。有的气势宏大,有的精致典雅。在告别式进行到瞻仰遗容时,亲友向逝者献花。日本的葬礼上都要有和尚为逝者做法事祈福,诵经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大约半小时。期间家属、亲友陆续拈香。诵经仪式结束后,灵柩要供亲友瞻仰、献花,结束后由至亲家属捧牌位,后跟着遗照、灵柩上车前往火葬场。葬礼结束后,殡仪馆工作人员站在门口鞠躬恭送家属离去。

除了场面布置讲究,日本人在各个环节细致周到的服务更值得一提。为方便丧家,大门屋檐下备有爱心伞,设有吊衣架。回送谢礼有专用物架,整齐便利,礼厅前的追思走廊,还会对逝者生平做一简洁的回顾,供后人瞻仰追思。日本人去世后遗体都要清洁梳洗,由此还产生了专门为遗体净身的公司,日语称为“汤罐”公司。一些殡仪馆就委托他们上门为遗体净身服务。“汤罐”公司接到殡仪馆通知后开专用车到丧家家里,车上备有专用的洗浴用具,只要将澡盆抬到屋内接上水就能工作了。遗体净身后还要化妆,日本的化妆师很多是女性,因为女性做事细心温柔,能小心周到地对待逝者,尽可能让遗体恢复完整。这反映日本人对逝者的尊重,把服务做到最细。日本传统寿衣很简单,都是白色,采右斜肩左开式穿法,与在世者和服之穿法相反,以便于区分。现在许多丧家改让逝者穿著其生前最喜爱的衣服,更为接近生活。整装完毕后,将遗体安置于预先选定的棺木中,接下来就进行通夜(守灵)仪式,等待明日的告别式。

葬仪从死亡、通夜、告别式到火化、安葬只须3天左右的时间,整体过程肃穆庄严、井然有序,服务非常到位。

日本是世界上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丧事消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很多日本人都抱怨传统的葬礼仪式繁复、费用高昂,因此就有其他行业也开始涉足殡葬。东京丸喜株式会社的殡仪馆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殡仪馆,在葬礼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去掉繁文缛节,一改传统葬礼肃穆的气氛,营造出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逝者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几天美好的家庭生活,相互安慰、相互祝福。

走进殡仪馆一楼,你会以为走进了美国式风格的家庭,洁净的地板一尘不染,房间里摆放着钢琴,有壁炉、沙发,绿叶盆景点缀空间,顿时给人到家的感觉。防腐后的遗体睡在客厅的席梦思灵床上,周围布满鲜花,一切是那么祥和。这正是丸喜殡仪馆所要追求的效果――没有恐惧感、没有悲哀,还原逝者普通的生活。卧室舒适洁净,化妆台上摆着像架、化妆品,供丧家使用,感觉在家一样;厨房用具俱全,丧家可下厨烹饪,做几样亡者生前爱吃的小菜,卫生间里也是用具齐备。在等待火化的三天时间里,死者和家属在这里共同生活,相互安慰。所以该殡仪馆登记的是“旅馆业”而不是“殡葬业”,和传统的殡仪馆在办丧事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楼的守灵厅是日本传统装饰布局。东京有许多外来人口,家乡式的布置让人仿佛回到故土,重温乡村自然纯朴的生活,也藉以安慰死者思乡之情。客厅、卧室、厨房、都是和式的,卫生间里泡澡的大木盆极具日本风格。逝者安睡在塌塌米上。

三楼所展现的是日本都市家庭布局风格。这里结合了现代的设计,桔红色的墙面非常时尚。客厅、卧室设计大气,灵床十分华丽,厨房、卫生用具都很高级,体现出东京的时尚和风情。

四楼是最浪漫的地方,这里是一派印尼风情,客厅的梁柱是紫檀雕花,木雕艺术品摆件和墙上的挂画透出浓厚的民族特色,灵床后一排装饰性的木门板上雕满花纹,这原是印尼民居的门板,放在这里效果很好。这里所有装潢用料和物品都来自印尼,保持着原汁原味。日本人喜欢去印尼旅游,这个守灵室的生活就像合家外出,在美丽的巴厘岛度假一般。

四种风格的守灵厅使得丧家有了多样选择。守灵厅不仅展示了房屋装饰之美,也折射出设计者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到的匠心,和每个房间风格吻合的艺术品、小摆件、墙头的挂画都是设计者花了很多精力从世界各地找来;无障碍设施、照顾老人、残疾人的扶手等很多细微之处更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整个设计可谓用心良苦,让人感叹殡仪馆原来也可以办成这样!

由于省掉了很多程序,这样办丧事要比传统的方式价格低,这也是丸喜殡仪馆的初衷:还丧家一个合理的葬礼价格。

当生命走到尽头时,回首来时路,是荣耀?是惆怅?总希望能完美的画下句号,日本人在生活品质上,确实有许多优点。我们当然懂得,发现别人的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1、在大年三十的晚餐之前,就可以将祖先的牌位立于干净的案子上,注意不要与佛龛并齐,也不能比佛龛高!祖先的牌位用黄纸竖着书写:“XXX历代祖先之位”,牌位的材质可用大理石或木质或硬纸板做成,能立于案子上即可。

2、在牌位前要供奉素食水饺、饭菜、筷子、水果,酥油灯、香炉里须上香三支并恭敬叩头三个,祈祷:“恭请XXX历代祖先前来受供,保佑子孙吉祥安康、家庭幸福、事业发展、万事如意!”然后离开即可。

3、供奉时间: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初五下午14点之前,14点以后就可以撤牌位和撤供品了。撤牌位与供品之前要恭敬叩头三个,念诵“请祖先离家,明年三十再来受供!”但在这五天里,每天需更换供品,以保持新鲜,并叩头祈祷吉祥之语!更换供品可在中午饭前,撤下的供品可以食用!

4、撤下的祖先牌位可用黄纸或黄布包封,放置家中洁净之处保管好,来年再恭请摆放!

5、在供奉祖先牌位后行叩头之礼前,是佛弟子者,须先向佛龛行跪拜之礼,然后再向祖先行叩拜之礼或问讯!

望采纳

这里应该理解为,祭拜灶神的牌位怎么写吧!?

现在大多数农村,没有另设灶神牌位,都是在厨房贴纸,中间画灶神,最上方写“灶君司命”,左边竖写“有德能司火”,右竖写“无私可达天”。

灶神牌位最严肃的写法:“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之位”、“灶王爷之神位”、“灶王之神位”、“护宅天尊之神位”、“司命真君之神位”、“九天东厨烟主之神位”、“司命真君之神位”、“灶君公之神位”、“灶君之神位”等。

传说灶王爷,腊月二十四要上天向天神汇报,腊月三十(除夕)才回来。所以,腊月二十三要烧纸马,供清水糖食,总之多说好话送灶神上天。

有读者会问,生活在城市,使用的是煤气,按传统说法,也有灶神。为了一年的安康幸福,也可拜灶神爷。通常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用一张红纸,正最上方写上“灶君司命”,左竖写“有德能司火”,右竖写“无私可达天”,中间画个大圆圈,里面写上“灶神”二字,供上一碗清水、适量糖点,点上三柱香,多说吉利话,待香烧完后,在烧掉牌位,送灶神上天。这是传统习俗,不是迷信。不妨试试,让整年平安幸福,财气满满。

中国人最讲“百善孝为先”和“仁义礼智信”,故此,春节一定要首先供奉祖先,也就是一家人的老祖宗!供奉祖先的意义一是在于体现“大孝”的传统,二是求得祖先对子孙后代的保护!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飞来灾祸都是我们没有供奉祖先,他们没有来保佑我们。可以百度老师,因为老师每年正月都会为客户预测八字命理一年的吉凶,和办公室风水。也会有客户咨询供奉祖先和每年躲星转运的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供奉祖先的知识!

一、在大年三十的午餐餐之前,就可以将祖先的牌位立于干净的案子上,不能照到镜子。没有老祖宗的双亲在世的可以供奉“太岁星君是唐杰大将军”。现在很多家没有供奉老祖宗的可以供奉逝去父母的照片。来保佑一家的平安。

二、在牌位前要供奉鸡、鱼、方肉、馒头、鸡蛋、水果,糖、酥油灯、三套筷子酒盅。香炉里须上香三支并恭敬叩头三个,别忘了一定要供上一碗清水,祈祷:“恭请XXX历代祖先前来受供,保佑子孙吉祥安康、家庭幸福、事业发展、万事如意!” 还要给祖先送钱,每到吃放前都要把好吃的先供奉一点给祖先,并祈祷!

三、供奉时间:从大年三十到初二下午14点之前,14点以后就可以撤牌位和撤供品了。撤牌位与供品之前要恭敬叩头三个,念诵“请祖先离家,明年三十再来受供!”但在这三天里,每天需更换供品,以保持新鲜,清水更是要勤换。并叩头祈祷吉祥之语!更换供品可在中午饭前,撤下的供品可以食用!

四、如有信仰者在供奉祖先牌位后行叩头之礼前,是佛弟子者,须先向佛龛行跪拜之礼,信神先叩拜神位然后再向祖先行叩拜之礼或问讯!也可以念诵佛号心经地藏经都可以,随喜功德!

五、如果家里有吉祥物的,如貔貅、麒麟、金蟾等可以和祖先一起供奉,那样财运会更好。鸡年财源广进,左右逢源。

灶王爷牌位最严肃的写法: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之位、“灶君之神位”、“灶君公之神位”、“司命真君之神位”、“九天东厨烟主之神位”、“护宅天尊之神位”或“灶王之神位”,或干脆写“灶王爷之神位”。

大多数农村人家里不设排位,都是在厨房贴贴纸。中间画灶神,最上方写“灶君司命”,左起竖写“有德能司火”,右起竖写“无私可达天”。

扩展资料

灶王爷原型

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中国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看来中国百姓怕男性灶神寂寞又为其添了一位灶王奶奶一同供奉,倒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灶神乡俗称灶公,又呼为顺面公,估计为“司命公”谐音。灶神的崇拜应源于人类发现、利用火来驱兽、熟食。但到称为灶神时,应在家庭形成后,或已经筑灶煮食之时。历代书籍对灶神是谁说法不一,或认为是炎帝、黄帝、祝融、宋无忌,道教学说出现后,灶神变成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考察民情的司命之神,民间也大抵接受这一说法。

灶神崇拜流行最广,大江南北,到处都有,风俗也较统一,如都认为灶神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要焚烧纸马,供清水糖食,以使之多说好话。

-灶神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 遗像,这是死者留给活着的人的,老人遗像主要是逢年过节或者老人生日对老人进行祭奠和怀念的,在遗像面前通常会放一些祭品,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1

从供品的品种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吃食,即点心水果,一类是猪牛羊的肉,简单点的,一碗红烧肉也就行了。从摆放格式上,一般是以按照三或三的倍数的数量关系摆放。

比如,一个盘子中的水果起码是三个,或者是六个、九个等等,千万别随意摆上一两个。而上供的盘子也应是三个,或者六个等等。比如可以一盘水果、一盘点心、一盘肉。但不能只放一盘就认为可以了。

家里摆放贡品可以放在清静之地,切忌不可放在卧室内,应向西或向南,意味着向西方极乐世界遥拜。正中放主灵位或是相片,相片两边放两束(盆)花,相片正前侧方各放一支烛(也可不放),再前面是贡品,可八样(果四糕点四)、可六样(果三糕点三)可五样,不可四样,贡桌正前方香炉一只。大概就是这样,这是家中平时祭拜,如果是家中人刚去世,方位可以不讲究,以客厅为好,贡品除果品糕点外还要有菜,荤素各半,以双数为宜,不可取四。

白事丧葬物品准备:

(1)、摆放供品:灵柩前供桌上,除殡仪馆现有的电子蜡灯、香炉外、还必须摆放;

1、两盘水果(每盘3-5个);

(2)、三盘糕点(每盘3-5个);

3、放一杯酒、会吸烟的可放香烟;

4、一双筷子;

5、用两小碗半生不熟的大米饭扣到一起,拿掉一个碗,然后插上三支带棉球的筷子,放在供桌前面(其中一支开光时用);

6、灵桌前面还应摆放死者的遗像。2、压口钱:放在死者嘴里。

(3)烧纸、香、金、银元宝等:

1、三天须烧的纸(包括每天早、晚两次、烧大纸一次、到火葬场一次);

2、烧香、金、银元宝与上相同;

3、烧纸用的丧盆一个;

4、岁头纸:按阴历岁数,每岁一张纸,每三张一叠,用白绳系好并上下各加一张即:天一张、地一张、在烧大纸时`,长子披在肩背上带入烧大纸处,指明路后,连同衣服披在男纸马、女纸牛背上烧掉,并带一瓶酒、剪刀一把、烧大纸用;

5、用烧纸剪买路钱,用筷子穿成一串(出殡到火葬场路上用)。

(四)、灵幡:准备好出殓时用(由长子打到属相室烧纸时烧掉)。

(五)、孝布、孝带:

1、买黑孝布(按应带的人数准备,和别针);

2、白孝带(儿女辈的七尺长白布分两份,孙子辈的长七尺 白布分四份);

3、红布一尺,孙子辈的黑孝布上别上一小条红布;

4、另外红布车上用一点。

(六)、遗像:

1、放一张黑白大照片,带黑镜框和黑纱(由长孙抱着)

2、一寸照片一张,颜色不限(放骨灰盒上)。

(七)、买骨灰盒:在选骨灰盒时,按习俗不要用手去指,大家商

量时只要说是多少钱的那种即可。

(八)、准备好要烧掉的死者遗物(三天出殡到火葬场大炉烧掉);出殡的前一天晚上烧大纸时烧死者生前喜欢的衣物1—2件(不要太多)。

(九)、买一般的白酒两瓶、饼干两斤(在死者属相室烧完纸后出门时使用)。

(十)、硬币7枚(最好**),死者入殓时交给白司仪摆七星北斗使用。(如果骨灰盒要摆放,再准备七枚)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2

老人遗像怎么处理最好:

1、在老人去世三周年的那一天,和老人的衣服一起烧了。

2、下葬的时候,和骨灰盒一起埋了。

3、遗像可以不挂起来,用红布将它包裹起来,然后放在房顶。

4、可以在朝南的阳台上做上一个供台,将遗像供养起来,经常供奉在一个地方的`遗像是不能说随便拿走,要拿走,要提前烧纸说明。家里如果要装修的话,那就要用黑布将遗像包裹起来,等装修完了之后,再将遗像挂出来。

先人遗像摆放有何禁忌:

1、东北和西南,这两个方位就是鬼门方位线,这两个位置不适合放遗像。

2、卧室毕竟是属于自己的私密地方,不适合将遗像放在卧室里面,这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3、不对着门放,这对阳气弱的女人和孩子是有影响的。遗像毕竟是阴气比较重的,虽然供奉是表孝心,但也会影响家里的风水。

4、遗像放阳台是最好的,不会轻易的被来访的亲朋好友们看到,还比较隐蔽。有阳光的位置是可以缓解遗像的阴气的。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3

遗像的摆放都有一定的讲究

首先,老人去世后,第一时间,要给老人选择遗像,就是从过去的照片中选择最适合做遗像的照片进行放大、加框(黑色。在过去,当地农村没有照相馆,一般到公社或者县城有照相馆的地方放大,如果老人的照片模糊或者没有照片,可以找画像师根据照片画像,或者根据亲人的描述画一个遗像。

做好的遗像首先要在老人出殡时使用。出殡前,在停放老人尸体的屋子设灵堂,遗像就摆放在灵堂的中央,两边是长明灯,遗像前是香炉和各种祭品,前来祭拜的亲朋好友要跪拜、鞠躬和上香。

出殡时,由老人的次子手捧老人遗像(长子帅孝子盆),走在最前面,如果是独子,遗像由长孙或者外甥捧着,后面是孝子孝女和亲朋好友送殡队伍。老人下葬后,将遗像捧回家中。

之后的时间里,就是儿孙后代对老人的怀念和祭奠,那么,老人的遗像摆放在家中哪个地方比较合适呢?

在旧社会,农村有钱人家都有专门摆放祖先牌位和“遗像”、祭奠和供奉祖先的屋子,只是“遗像”不是照片,而是各代祖宗的手绘像,以此代替遗像。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族商议大事,都要到摆放祖先牌位和“遗像”的屋子祭奠祖先,或者议事。

比较富裕但没有更多屋子专门设立祭祀堂的农民,会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摆放祖先的遗像和牌位,供逢年过节家人祭奠。

一般贫苦农民没有房子,或者房子比较少,不仅建不起专门供奉祖先牌位和遗像的屋子,甚至连一间空房都没有,那就平时把祖先的遗像放在柜子里,逢年过节的时候,请出来放在堂屋桌子上,临时设一个祭奠的地方,摆上香炉和祭品,供家人跪拜祭奠。

我老家过去就是农村的,那时候,也没有多头房子,爷爷、奶奶也没有照片,记得每年春节时,父亲会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卷轴,展开挂在堂屋的桌子上方墙上,记得当地叫“牙魄”(方言),我认为应该是“爷魄”,就是爷爷(祖先)的魂魄。其实,就是祖先的“灵位图”,上面是标题是“X氏堂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西面是按辈分排列的已逝祖先名讳。这大概就是现在摆放遗像的渊源。

这种“灵位图”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批判和销毁了,留下的不多。我岳父家还有一个,每年过春节都会请出来挂在专门祭奠祖先的屋子里祭奠,屋子里还同时摆放着已逝岳父的黑边遗像。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农村有钱人家都有专门供奉祭奠祖先的屋子,常年设有灵堂,摆放有贡品,普通人家的老人去世后,遗像都是逢年过节才请出来祭奠,一般都是在正房或者正屋的厅堂(客厅)设立一个临时祭奠灵堂,将老人遗像摆放在桌子中央,两边是蜡烛,中间是香炉,前面是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