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送礼物好不好?

老师 0 21

给老师送礼物好不好?,第1张

老师送礼物好不好?
导读:1、首先,送礼物给老师可以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们在求学过程中会受到老师们的诸多关照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送一份小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投入。2、其次,送礼物

1、首先,送礼物给老师可以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们在求学过程中会受到老师们的诸多关照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送一份小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投入。

2、其次,送礼物给老师有助于增强师生关系。一份礼物可以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这种互动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让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更加和谐的教学环境。

3、送礼物给老师可以是一种鼓励和激励。学生们通过表达对老师工作的肯定,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做好教育工作。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4、最后,送礼物给老师还可以传递价值观。学生们在送礼的同时,也会学会感恩、尊重和分享。这些价值观的传递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5、当然,在送礼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度原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或者产生不良影响。礼物可以是有形的,例如一本书、一幅画或者一件小工艺品;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一封感谢信或者一份自制的小卡片。重要的是,礼物要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

6、综上所述,从表达感激、增强师生关系、鼓励老师和传递价值观等方面来看,送礼物给老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礼物的适度性和适当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应该保持真诚、坦率的交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教育环境。

在我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平时比较调皮捣蛋,他的班主任常常惩罚我儿子,比如上课时站在教室后面听。下课后,让我儿子扫卫生,倒垃圾。这些事情常常有,在我放学接儿子的时候,儿子常常是灰头土脸的。

因为我和老公平时管教儿子比较严格。儿子也不敢给我说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怕我们回家打他。

一次放学,我接的儿子的时候看见他的裤子和鞋全都湿了,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让他从楼下提水到教室里,上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水撒到了脚上。我说别的小朋友提水吗?他说没有,就我一个人。为什么呀?儿子说:“因为下课和同学闹着玩儿,被老师发现,惩罚我从楼下提水到楼上,喷洒教室。”

一天,我把这件事儿给我儿子同学的家长讲了讲,他问我,你给老师送礼了吗?我说没有。平时也只是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一朵花。或者是平安夜给老师送一个苹果什么的,这也不算是送礼。同学的家长说,怪不得你的孩子天天受罚呢!我们家常常给老师送礼(精美的小配饰好看的发卡小包包,什么的)你不送他把你孩子弄到教室到最后一排桌。三天两头给你打电话,说你孩子学习下降啦!怎么的怎么的。你给他送点她张购物券,他给你孩子调调座位,表扬表扬孩子,对孩子好一点。要想老师看中你孩子,你必须得给老师上恭,这样你的孩子才不受欺负。

老师本来是个神圣的职业。大家都很崇拜它,因为他为人师表,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可往往有一些极个别老师,为了个人 到点小恩小惠,丧失了做老师的基本道德和原则,真是令人痛心。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心里无味杂陈。家长因为给老师送礼不送礼,而感到烦恼,我为家长的痛苦,深表不安。

今年春节,我和老伴儿带着孙子去玩,在路上碰到一位学生家长,我们相互打了招呼,并说了一会儿话。临分别的时候,这位家长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塞进了我孙子的口袋里。我马上表示拒绝,老伴儿赶紧从孙子的口袋里掏出那100元钱,硬塞给家长。家长推让,十分真诚。我在一边无话可说。收下这100元钱,觉得于理不通,不收也不好,太让人家难堪了。这位家长以前也是我的学生,确实不好薄他的面子。无奈之下,我们就留下了他那100元钱。

3月1号开学,我找到那个学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对我的这个学生说,春节的时候,我买东西钱不够,刚好碰上了你的爸爸,借了他100元钱,你捎回去给你爸爸吧!这位学生接过了100元钱,我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不是说所有老师都想收学生家长的礼金或礼品。确实也有不道德的老师,总想占家长的便宜,不过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家长不应该为送礼不送礼感到忐忑,感到烦恼与不安。

教师只是一种职业,只想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非想收受礼金礼品,家长应该知道这一点。

几千年来,作为教师这个职业,都能安于贫困。纵然再贫困,也不会伸手向学生家长要钱,因为,这是有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自己贪财占便宜,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

作为家长,不要无端的猜测老师,似乎不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小鞋儿穿,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老师就不是老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不是教育了。

其实,教师根本就不想收礼,家长给教师送礼,有许多教师都感到如芒在背,感到不自在。有的教师只所以收礼,全是家长给惯的毛病,天下家长如果都有一颗平常之心,就不会出现给老师送礼的现象了。

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我家大宝今年上初一了,牵扯到送礼的事情还要从三年级说起。

在这之前,我们一直不知道孩子上学还要给老师送礼,我们一直以为义务教育吗,老师都是会一视同仁的。

但有一次偶尔的机会和孩子班主任聊天过程当中才知道我们落伍了。

孩子学校有个规定,每一学期要组织一次外出研学活动,家长要陪同,就在途中和老师在闲聊,聊到哪里的桃子好吃的话题,老师说咱班谁谁他老家那得桃子怎么怎么大怎么怎么甜,至此我才知道,人家家长都送礼啊。

正好我和他说的那个学生家长很熟,我就问了问,一开始人家没说,后来承认了,其实,他老家没有桃子,是他专门跑到桃源去买回来送老师的。

还有一个孩子家长是在移动上班,人家的送礼方式才叫特别,承包了老师的话费和流量,守着我们就直接问老师流量还够吗不够她再充。

我女儿吧,身高在班里算高的了,一直在班级后排,我一直认为是老师按高低排的,其实不然。

人家都送了,咱也不能落后不是,回家就和媳妇商量送什么,我说要不请老师吃个饭吧,结果,人家老师是怎么也不出来。回家又一商量可能人家老师不缺你这口饭。

媳妇埋怨我说男人就知道请客吃饭,不知道送礼得送到心眼里。

说实话,我打心里是不情愿做这些事情的,就让媳妇自己看着办吧。

后来,媳妇直接在微信里给老师发的红包,一开始再三推脱,三句话后就收了。

第二天,孩子调了座位,红包真管用。

老师不出来吃饭,是为了不被人发现,不留下口舌,发红包就在暗地里,只有双方知道。

从那以后,每年我们都会给老师发红包,一年最少两次,过年一次,教师节一次,八月十五送点米和油,老家带来的特产也会时不时给她送点去。

去年上初一了,老师也都换成新的了,到了初中了,咱不知道啥规矩不是,没敢轻举妄动,蛰伏了半年,老师也没让看出半点蛛丝马迹。

过年期间,和亲朋好友聊起来了,谈论给老师送礼的问题了,原来,我们又落伍了,说没送还被亲戚说了一通。

没办法,趁着过年带上礼品,打听到老师电话和老师约好地点,去老师家拜访!

和老师联系时不能说去给他送礼,就说想和他沟通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其实呢,你啥不说,老师啥都懂!

去到老师家,把礼品一放,简单推脱一下,然后讨论一下孩子平时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相互交流一下,这次拜访就结束了。

大家不要说像我这样的家长带坏了风气,风气不是我带坏的,因为我不做,其他的家长也会这么做,没办法,咱不能不合群不是。

我用实际经验来告诉你,给老师的礼还是要送的,不管孩子学成啥样,从咱家长的角度来说咱不能让孩子输在这上面不是。

当然了,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老师是那种刚正不阿非常正直的人,那就不要送了,不然会自讨没趣。

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家长送礼对外不能说,老师收礼才心安理得,双方互相遵守默契,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潜规则。

给老师送礼已经成为不明说的规矩,别人家的家长都送你不送,会对你家孩子不客气,如今学校把学生家长的职业,收入都统计,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老师心里都有底,送完礼后有成效,孩子学习成绩会提高,眼睛近视给你调前座,身体不好可以不上 体育 课,上课提出先问你,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听不懂,老师可以反复教,细致耐心的做辅导,送礼多的孩子肯定会受到老师的关照。

给老师送礼要会送,不能大包小包提着去学校,学校禁止老师收礼,师风师德得注意。目的是让老师对孩子多多关照,千万别把麻烦给老师找。

可以登门拜访送东西,烟酒糖茶都可以,最好是送购物卡,现金红包最实际,只要你送的巧妙,老师肯定对你孩子好。

送礼现在真的很纠结,送二百吧老师觉得少,送五百一千家长也有负担。送礼物吧买不到心里去,送大米豆油老师看不上。不送礼老师不舒服,送礼家长伤脑筋

我认为不需要给老师送礼,大部分老师都会对孩子一视同仁,如果孩子品学兼优更不需要给老师送礼,但往往有一些特别不听话的孩子让老师挠头,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有时说教不起作用,软硬不吃,往往这些孩子最让老师操心。

没必要送礼。作为老师,我希望与家长能够经常保持联系,互相交流一下孩子的问题,商讨下一步该如何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送礼,无非就是让老师多给照顾一下孩子,可是除了挑个座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一下之外还能给孩子什么帮助呢?完不成作业、犯错误不批评还是不要严格要求孩子呢?

常与老师联系,家校联手,共育孩子是重中之重。

打铁还要自身硬。给老师送礼是一种不明智的错误做法,只会给孩子增加负面影响,也助长了一些歪风邪气,使自己在老师面前人为制造卑微,反而老师更高高在上轻视你和孩子。不如绐孩子自信,让他在亨受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内心不断强大,在各方面都能 健康 快乐地成长。顺其自然地完成该完成的学业,而你们也乐在其中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拔草肋长,空中楼阁地强加自己的意愿,而不去颂忌孩子的感受,孩子也需要理解尊重,平等相待。而不是家长一言制。所以,孩子做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个人认为大部分老师还是不喜欢送礼这个事。 社会 上也不提倡这样去做。只是个别家长出类拔萃,搞的其他家长没法做,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简直就是害群之马。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好像很久听不到这样的话了。

学习好的不用送,尖子生多半不是教出来的

学习差的不用送,送也白送,你门门拖后腿就算送了礼老师也不会喜欢你,最多不针对你而已

学习中等的,送不送没有定论分歧较大,我觉得如果你认为送了安心,就送。送的不情愿,就别送

1、送礼的时机。

送礼这事学校和教委都明令禁止,所以要想送一定要选好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可以通过购物平台直接派送到学校或是家,家长不出面,在订单下达之前和老师通个电话或是发个微信即可。有些学校老师可能会来家访,这时候送也很好。也可以在休息、放假时间,去拜访老师。

一定不要大包小包的直接拎到学校的办公室去,这样会让老师很难办。也最好避开其他家长送礼的时间,也不要成群结队的给老师送礼。不要耽误老师的工作,也不要让校领导看到。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时间,既可以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当面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

2、礼物的选择。

礼物一定不要很昂贵,如果想让老师记住,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新奇的东西。

如果你知道老师的喜好,比如打扮比较潮的老师可以送胸针等比较精致的装饰品,有孩子的可以送娱乐场所的门票。

不能送的太贵,也不能送的太随意。如果这次礼物贵了,那下次怎么办,而且昂贵的礼物也会让老师感到压力。所以礼物的价值一开始不要很高,然后小幅度上升即可。

3、表达方式。

要明确的表达出对老师的重视。明明是精心挑选的礼物,却说是随便买的,这样会贬低礼物所蕴含的心意。如果是一些新奇的东西,要向老师介绍礼物的功能,使用方法等。在于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好的表达会让你的礼物升值,也会让老师印象深刻。

2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可以送礼但没必要。

从家长角度看,家长想着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会对自己家孩子有优待,又看着别的家长都给老师送礼,自己不送又不好。但是老师可能不是一直固定在某一学校或者年级的,会有工作调动,一旦送礼的教师工作调动了,家长岂不是白送。同时送礼这种行为也给孩子带来了影响,树立了不良榜样。

对于老师而言,只要家长在内心真的尊重老师,送不送都是次要的。只要家长真的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真的把自己孩子基础素质和学习习惯培养好,现在老师的薪水虽然还不高,但是也不会看重和在意家长的礼物。而且老师并不会因为某个家长给老师送礼了,就会特别照顾某个孩子,这样可能会引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而且目前学校都会明令禁止,老师也不想违反校规。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只是想送一些手工制品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是可以的,这样也可以拉进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收到手工礼物,老师不但不会嫌弃,反而会十分感动的接受。

一些家长给老师送礼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教师节家长给老师送礼一来是为了感谢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照顾,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以后老师可以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就是单纯的想要感谢一下老师,而有的人是想要借此讨好一下老师。每个人的目的不一样,他送的礼物也就不一样。

我觉得教师节的时候给老师送礼最好是送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礼物,看得出来你是为了这份礼物花了心思就可以了。送点的小礼物给老师,老师也不会心里有负担,也会觉得你比较会办事儿。其实大部分的人给老师送礼确实是很感谢老师这些年来或这么长时间以来对自己家孩子的照顾。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里肯定多多少少都会淘气一点,或者是有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然后正好可以借这个教师节表达了感谢。谢谢他这么长时间以来对自己家孩子的照顾。很多的家长在平时的时候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都赶着在教师节的时候,这么为老师们而设定的节日通过各种各样的礼物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恩。

还有一部分的家长就是想要借机讨好一下老师。他们送的礼物,一看就和别的人不太一样。因为他们就是想让让老师记住他们,有些人会送一些比较贵重的链或者是饰品,有人直接送红包,或者是有的人送包,各种各样的礼物花样百出。就是为了想要让让老师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老师能够多帮一些忙。自己家的孩子让老师偏袒他,有的时候记得孩子学习不好,老师给他辅导。如果老师收了家长的礼物,那意思就是说以后如果这些家长有什么要求的话,那老师就很不好拒绝。这种礼物真的是看着非常心动,但是真的是不敢收。

其实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恰恰是孩子努力学习,取得的好成绩,这才是老师期待收到的珍贵礼物

送给老师的纪念品在以下时间送最合适:

1 教师节当天。教师节通常是在每年的9月10日庆祝,如果想给老师送礼物,可以选择在教师节当天赠送。

2 教师节前一天。如果想给老师一个惊喜,可以考虑在教师节前一天送礼物。这样,老师可以提前收到礼物,并感受到你的心意。

3 教师节后一天。如果担心在教师节当天送礼物会过于显眼,或者想避免其他同学也送礼物造成尴尬,可以选择在教师节后一天送礼物。

4 假期或老师的生日。老师可能正在庆祝自己的生日或假期,而且这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所以这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5 学年末或学期结束时。学年末,老师可能正在准备结束学期,所以这也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总之,送礼物的时间因个人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最佳决策。

教师节送老师们祝福,送水果礼盒可以。

送老师礼物注意的地方有:

1、不要送太贵重的礼物,会显得太为功利,多半会被老师拒绝,而且对自己也是个负担。礼物的价格并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有些自己制作的礼物,才特别令老师感动。

2、谨记除去价钱牌及商店的袋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

3、不要去打听其它爸爸妈妈送什么礼物,更不要攀比,礼物只是代表一些心意,并不代表接受礼物的老师一定会特别照顾你的宝宝。

4、不要送一些不切实际的礼物给老师,如礼服或者高档的首饰等,要考虑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扩展资料:

2014年8月教育部发出通知,重申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等文件。

通知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看望慰问教师,重点走访慰问农村一线教师、特岗教师、离退休老教师、贫困教师以及因公殉职教职工家等。

同时,加强师德建设,学习《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政策文件,提高教师人格修养和学术魅力,做人人敬仰爱戴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对违规违纪的及时严肃查处。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向教师送礼物表达感谢之情的传统。很多人觉得给教师送礼物并无不妥。不过,随着教育现状的发展,很多家长送礼,都是暗含一些私心的。

比如给孩子调座位,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家孩子等等。这种“有求于人”的送礼实际上对于教育公平是非常不妥的。

此外,一些教师有不良行为和滥用权力之嫌,这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学队伍的整体声誉。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教师6项禁止”通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禁教师收受、索要家长礼物,并禁止教师节送礼等行为,教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

教育部反复要求教师不要接受家长的任何礼物。特别是在教师节,这样的规定多如牛毛。

为了强调这个问题,教育部在2020年再次发布文件,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禁止教师践踏职业道德“红线”。

家长们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意,意图是好的,但是规定不能送礼物。

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老师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并非自己主要想要,但是舆论会认为是教师所求。

轻则会受到批评,重则可能被剔除教师队伍,而这些结果肯定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

教师节想要略表心意,可以送这些小礼物

实际上,很多家长是支持给老师送礼的,只为了求一个心安理得。事实上,如果大家都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是无可厚非的。

而最让人讨厌的教师行为是主动向家长索要礼物,这种行为是背离了教育者无私奉献的本质的。

因此,如果家长们真的想要在教师节这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为老师送上祝福的话,可以选择这三种方法:

第一,花和卡片最合适。鲜花是美丽的象征,是他们表达家长感激之情的好方法。但是请注意。因为教师节的到来,鲜花的价格比平时要高很多。

不过,花束并不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感谢老师的付出,送一束鲜花是很不错的想法。

卡片也是可以的,可以由家长或者学生自己亲手绘制,也是表达节日祝贺的好方法之一。

第二,小礼物。实际上,有很多小礼物既实用又好看,非常适合送给老师,比如一个坐垫,或者是一双好看的拖鞋等等,都能够让教师感觉到家长的关心。

第三,家长们共同送出一份礼物。如果家长真的担心礼物的重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先商量好该送什么、送多少。

也可以所有人共同送一份礼物,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价格过多,最好是控制在百元以内,否则就会“引火上身”。

教育部明确规定禁止教师在教师节期间接收家长的礼物,而且很多家长实际上并不是出于祝贺老师,而是担心老师区别对待。

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所有家长聚集在一起,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比如鲜花、水果等,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