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2、培训公司购买的书本赠送给学员,(注意是赠送)怎么做会计科目转入成本。书本发生的仓储费怎么会计核算?3、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4、报销培训费的会计分录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要看所在学校的培训周期
- 1、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
- 2、培训公司购买的书本赠送给学员,(注意是赠送)怎么做会计科目转入成本。书本发生的仓储费怎么会计核算?
- 3、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
- 4、报销培训费的会计分录
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
要看所在学校的培训周期大概是多长如果培训周期不超过一年,实务中是一次性确认收入,按照课时的消耗进度确认收入过于复杂,不属于大工程,一次确认即可
费用也是,实际发生时全部据实计入到成本费用中
1:学费预存款:表示学校所有学生的学费预存额这个指标代表着你学校的整体预存情况,但是不代表你的收入这个金额我们可以定义为递延收益
就是通过一定操作才能作为收益,如果没有操作,它不作为收入引入第二个指标
2:日、周、月课消收入
培训学校通常是预存款模式,很少有先上课后付费的假如某学生预存1000元在你的账户上,这不是你的收入,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学费预存款一节课是100元,这个学生来上一节课,消耗预存款100元,也就是学费预存款减100元,课程消耗收入加100元
所以课消收入才是真收入综上所述,日课消收入就是你的日收入,周课消收入就是你的周收入月课消收入就是你的月收入年课消收入就是你的年收入所以我们如果确认一年的收入,不应该按照我公户今年收的钱,或者开了多少钱的收据作为收入,而是用这一年的课消金额作为收入
所以,也许你这一年开收据收了600万,课消是300万成本是260万请不要沾沾自喜,你的利润不是340万,而是40万因为有300万是学费预存款,这部分钱在财务中可以列为预存款或递延收益,你没有付出任何工资等去将它转化为收入
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有哪些
培训学校的主营业务成本是教员工资、教学用具、水电费等
每月发的老师的基本工资和课时费,都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即"主营业务成本"
计提: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根据我们上面文章中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企业从事教育行业的时候,取得学生缴纳的学费等,学校可以确认取得的主要收入,同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结转企业的成本,具体的分录请参考上面的介绍
培训公司属于缴纳营业费的范围,赠送书本其实质是增加培训成本,并非一般意义的捐赠。
发书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或银行存款
支付仓储费
借:管理费用 银行存款
这里都是会计一级科目,二级会计科目可根据公司的性质自己设置。
购进图书是出售方开具增值税发票,培训公司不开具。
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
1如果是会计培训机构,收取学费就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应作如下分录: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2如果是事业单位收取得培训费,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学费
3如果是民办非企业收取得培训费做: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提供服务收入--学费
企业的税法收入都包含哪些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另外,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培训学校收入如何做会计分录
报销培训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2、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
3、培训学校学费收入分录处理
计提培训人员工资的时候账务处理:
借: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4、取得培训收入的时候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结转成本的时候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