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用广东的潮汕话该怎么说?

老公 0 63

以下用广东的潮汕话该怎么说?,第1张

以下用广东的潮汕话该怎么说?
导读:我是潮汕人,这句话音译起来很麻烦,建议你去买本《潮汕字典》,我能翻译得准的先告诉你,我爱你=哇唉鲁,谢谢=虾虾(这里的“虾”字读第三声),其他的要像英语一样注音,我怕你看不懂,最后还是提议一下,先学好潮汕话再去追人家,潮汕女孩可是没那么好骗

我是潮汕人,这句话音译起来很麻烦,建议你去买本《潮汕字典》,我能翻译得准的先告诉你,我爱你=哇唉鲁,谢谢=虾虾(这里的“虾”字读第三声),其他的要像英语一样注音,我怕你看不懂,最后还是提议一下,先学好潮汕话再去追人家,潮汕女孩可是没那么好骗的…

  潮汕婚俗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 “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 “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 “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 “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我所知道的潮汕——风俗

  对潮汕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潮汕人,特别是在农村,经常要拜神,次数之频繁平均下来我想不少于4次/月吧,这要问我奶奶比较清楚,反正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少不了的。于是,这样的习俗容易被外人等同于迷信。但在这里拜神反而更像是一项文化活动,人们把需要拜神的日子称之为做节,也便是节日。而入门媳妇的必修课之一便是要懂得在做节时提着贡品到某座庙祭拜。从小就习惯被勒令在先祖或者众神的牌位面前跪着,大人念念有词地教些说法,最经常说的一句就是保佑我读书长大,不敢为难先祖和众神,所以要求一般都是合理的,很小的时候偶尔也曾贪婪地想要考试考一百分。后来知道原来在流星面前许愿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流星一闪而过,下一次便很难凑巧再遇到同一颗了。相对拜神就比较固定啦,所以这样的愿望更像是承诺,彼此之间的。

  除了拜神,潮汕其他的风俗也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比如中秋节,在这里赏月吃月饼并非重头戏,拜月娘(月亮)和烧瓦窑才是不可或缺的。拜月娘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是女性神灵的缘故吧,祭拜的物品都比较绿色化,水果,糕点,甜茶,还有作业本,哈哈,小时候都要留些崭新的本本拜月娘,相信每个潮汕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回忆吧。烧瓦窑,便是在空地上面用砖瓦搭一个塔,小孩子搭小塔大人搭高塔,往塔里面装些木头之类的易燃物,点燃。俨然便是一个大火塔,周围的人会向火塔泼些盐,可不只是单单为了钠燃烧好看的蓝色火焰,而是说这样便可以驱除家里的蚂蚁了或者来年丰收吧,呵呵好像是这样,奇怪的想法。烧瓦窑这个习俗相传是元末之时,为联合抗击外族人的侵略,地方居民中秋时候通过儿媳回娘家带书册糕(一种糕点)传递起义的信息,然后在晚上以瓦窑点火为起义信号,一举消灭侵略者。其实我也好久没有看过烧瓦窑了,都是儿时的回忆—_—!

  儿时的回忆当然就少不了成人礼啦,当地称为“出花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最鲜艳”当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快高长大之后,就要出花园了,大概是这样的。哈哈曲解了,其实潮汕的小孩子一出世,便是由花公花麽两位神灵庇护着看着长大,15周岁那年便要择日来答谢他们两位老人家这些年的的照顾,长大以后他们便可以省点心,腾出多些时间去照顾其他的小孩子^_^“出花园”那天,主角要穿着新衣服待在家里,拜花公花麽,宴请亲友,咬鸡头等等,哈哈,其实我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实,各地的农村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风俗,并且在慢慢丢失。。。

1 求经典潮汕话聊天语言

(1)出门来打工,吕到裤破空,衫破无人补,只因欢无亩,无亩生活过艰苦,三顿咸菜甲菜脯,个人瘦过竹壳脯,腰裤壹穿力破肚,照生做尼娶有亩。

(2)岁月无声,转眼成老爹,出门踏只破脚车,落雨骑支破雨遮,遇著资娘仔看到目斜斜,姿娘仔楚烈著惊,惊归惊,也爱大声担你听,你者痴哥兄,硬虎无亩定

(3)勿坚苦,勿肿肚!有人未嫁硬虎有人娶无亩,自古姻缘无错配!心情放松做牵课,时间壹到自然有人来搭配,伊人若错过,日后壹定鞋后悔。

(4)街市猎无,鸡仔错脚踏死鹅,和相烧拍攒头毛,尼姑娇仔猎铁挑,猫鼠教猫雪竹哥,青夜看到笑呵呵,唔知你感觉如何?

(5)现在指帮校生兄,个个举址很机精!头毛肠肠留秋仔!肠衫肠裤补破布。挂目镜骑手机!行路块形张到死父鲜!

(6)老弟他同学发来信息壹条:昨日看著个物过然你,踏只老三轮,帝顶破旧勒,壹路甜疼:“旧铜凹铁、啤酒尊啤酒贡来卖”!哇!看定个物真实介你,我父矮,你到泄衰人啊!

2 潮语

呵呵。

: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2 :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3 :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

4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5 :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

6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

7 :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

8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9 :狂奔的蜗牛。

10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11 :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

12 :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

13 :会计说:“你晚点来领工资吧,我这没零钱。”

14 :你看得出我擦了粉吗?

15 :虽然你身上喷了古龙水,但我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人渣味儿。

16 :我的名字叫Rain,小名叫润土。

17 :麻烦你扬州炒饭一份,多点葱花,少少盐,extra一个egg,打包带走。

18 :有一次我上街,一群女孩把我拦住,她们说我帅,我不承认,她们就打我,还说我虚伪。

19 :既宅又腐,前途未卜。

20 :冲杯三鹿给党喝。

21 :史上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

22 :不可否认,马赛克是这个世纪阻碍人类艺术进步最大的障碍!

23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24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25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26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27 :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

28 :别把虾米不当海鲜。

29 :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

30 :令堂可是令尊表姐?

31 :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32 :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33 :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

34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35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

36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

37 :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

38 :不怕偷儿带工具,就怕偷儿懂科技!

39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

40 :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

41 :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

42 :明骚易躲,暗贱难防。

3 搞笑潮汕话QQ个性签名

1出门来打工,吕到裤破空,衫破无人补,个人瘦过竹壳脯,只因还无亩,无亩过艰苦,三顿咸菜甲菜脯,腰裤一穿力破肚,照生做呢娶有亩。叔恶死!

2岁月无声,转眼成老爹,出门踏破脚车,落雨骑破雨遮,遇着资娘子看到目斜斜,资娘子看着住惊,惊归惊,也爱大声担你听,你者痴哥兄,硬虎无亩定。

3勿艰苦,勿肿肚!有人未嫁硬虎有人未娶亩,自古姻缘无错配!心情放松做牵课,时间一到自然有人来搭配,伊人啊是错过,日后一定鞋后悔。

4街市猎无,鸡仔错脚踏死鹅,回尚烧拍攒头毛,尼姑跷仔猎铁桃,猫鼠教猫雪竹哥,青夜看到笑呵呵。唔知阿白仁吕感觉如何?

5现在指帮校生仔,个个举址卖文雅!个面甜甜刘秋仔!肠衫肠裤补破布!挂目镜骑手机!行路块形张到死父鲜!上酒楼,泡鸡头!酒醉回家放大喉。

6有泽日,骆驼遇着阿大象。大象担:驼啊,做尼吕两粒奶生罗绞只邦块啦?阿骆驼听了逼过火,依住担:我浦阿你衰!小到下!好过吕条浪吊罗面块

7有一日腰龟、青夜、阿哑做雾去拜老爷,拜好后。腰龟偷收青夜个物件,阿哑青嚷白嚷线鞋担话,青夜硬钓起来看,二人捶到阿浦母腰龟个腰乃直直,老爷过显!

8想当年,库袋净是钱,终日罗锯弦,夜夜舞池,手牵粒尼,醉生梦死钱有事无,闲时按摩,一人叫二,入门就抱,裤欢未烫,钱就先算,无道无理,物久着死!

9潮州一天豪华游,全程拖拉机接送,爬荒山,游水库,柳芋头,倍番薯。欢有机会好甲当地乡里人做一堆担牛屎比赛,全程25元住五星级鸡寮。

10许日,吕无事在街路罗行,看着土下有王物件,然完屎

吕住博落去看,咦!沙是屎样屎样,再鼻一下,嗯!有屎味,了吕欢划块放嘴底试。哇!个完屎卖担。!嗯!兴死卖踏着。

11虚日看着你秘个破袋,甲骑支搭钩仔,惦在拉圾敦啦来啦去,人食支饮料你利惦惦望,我食支饮料你阿青望白望,我火卓食存半罐住色掉,你猛猛住去钩起来食

12虚日,我看既你搭只脚砗,物只破卿仔,罗猎来猎去,格无一困住弯对条巷入去,青嚷白嚷:啤酒尊,啤酒贡睐卖,破蜗破鼎睐卖,鹅毛鸭毛来买,塑胶鞋来卖。

13门起早,我看见你担淡破筐,请个吊肩衫,甲条裂七分库,双置众脚里无清鞋,我想爱甲你烧借问,鬼知你青嚷白嚷:爱买麻叶利来啊!真是舍衰人。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记得以前是酒饼糖,合人食欢喜),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还要举行婚礼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此仪式现已基本废除。

新婚礼俗会因时因地而异,虽然移风易俗之后,已逐步朝向婚事新办,但一些有意义的礼俗仍保留下来。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潮汕话槟榔是指青橄榄)、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橄榄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男孩子用潮汕话叫做奴仔弟、搭埠仔。

四呼当中,潮州话有开口、齐齿和合口呼,故此韵头(介音)有[i]和[u],但并没有撮口呼。潮州话中没有齿龈鼻音[-n]之韵尾。

潮州话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保留着许多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没有的古语音、古字音、古词汇和古声调,被称作“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大价值。

扩展资料:

潮汕话的特点:

1、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古“平”、“上”、“去”、“入”四声,潮州话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

2、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台风叫风台,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潮州话中保留着古汉语特征,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3、潮语古朴典雅,并且具备上述特点,早已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潮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语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