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毛泽东主席闲暇时,喜欢欣赏、临摹名家碑帖,书法造诣很高。他的行草道劲奔放,自由洒脱,自成一家。有一次,毛主席听说黄炎培先生收藏了一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要借来看看。黄炎培当然合不得将真迹轻易出借,可是毛主席要借,
毛泽东主席闲暇时,喜欢欣赏、临摹名家碑帖,书法造诣很高。他的行草道劲奔放,自由洒脱,自成一家。
有一次,毛主席听说黄炎培先生收藏了一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要借来看看。黄炎培当然合不得将真迹轻易出借,可是毛主席要借,他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和主席讲好:只借一个月,到期归还。
字帖借出去后,黄炎培心里老惦记着这件事。要知道,王羲之的真迹可是世间罕有呀!
好不容易过了一个星期,黄炎培就给毛主席的警卫室打电话,询问主席是否看完了字帖。值班警卫员很有礼貌地告诉他还没有。
过了两天,黄炎培又打电话询问,警卫员告诉他,主席还在看,看完了会立刻把字帖给他送去。可黄炎培总是感到心里不踏实。
又过了几天,黄炎培实在忍不住了,就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主席那儿。电话里,他先讲了一些其他事情,转了半天圈子,才说:“主席,我……那本王羲之的字帖……您看好了吗?”
毛主席接完电话,不禁笑起来,对身边的人说:“他可是个急脾气。难道还不相信我吗?讲好了一个月归还,如果到期不还,那是我失信;可是现在期限还没到,他就来催要,那是他不守信用了。”
话虽然这么说,其实毛主席很能理解读书人爱书如命的心情,他自己对书也是百般呵护的。战争期间,毛主席转战南北,曾经舍弃了许多物品,他的藏书却舍不得丢掉。所以,他对黄炎培催要字帖并不介意。
一个月的期限到了,毛主席亲手把字帖包好,让警卫员给黄炎培送去,并叮嘱道:“一定要尽快送到黄先生手上。”
再说黄炎培,他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有点不安,就又打来电话,说:“主席如果还想看,不妨再多看几天。”
警卫员立刻把黄先生的话转告主席。毛主席却说:“谢谢他的好意还是把字帖送去吧!讲好了一个月就一个月,做任何事情都要讲信用。”
可以,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书写出美观好看的汉字,但更多孩子可能更喜欢娱乐性的礼物。
字帖是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有时也在儿童识字练字熟悉字形时使用,有塑字体的作用。字帖按字体划分,可以分为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字帖来历:古代著名的书法都被刻在石碑上,后人为了临摹他们的书法就把石碑上的字用纸拓下来,然后临摹书写。
一般小孩子在刚刚进入校园不久都会有一本字帖,专门用来临摹学习,这是因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接触写字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形成自己的书写个性,为了引导孩子正确地书写出美观好看的汉字,字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练习方式。孩子通过临摹书写,慢慢就会适应字的写法,从而书写出具有风格的字来。
送字帖,衣服,茶叶。
1、送对方喜欢的字帖,可以挑最适合闺蜜的字帖,简单大方,不至于破费。
2、送一件羽毛球专用衣服给对方,可以给对方选一件她最想要而舍不得买的衣服。
3、送一盒适合女生喝的美容养颜的茶叶,祝福她身体健康。
"帖"的拼音是 tiè、tiě、 tiē
简体部首: 巾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8
释义
◎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 便条:字~儿。
◎ 邀请客人的纸片:~子。请~。
◎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换~。
◎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中药。
◎ 妥适:妥~。安~。
◎ 顺从,驯服:服~。俯首~耳。
◎ 姓。
组词
帖服 tiēfú
服贴;顺从
年帖 nián tiē
即春帖。
监帖 jiān tiē
狱吏监视下狱大臣并向上密报其言语举动之称。
妥帖 tuǒ tiē
亦作“ 妥怗 ”。
熨帖 yù tiē
1 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
2 心中没有波澜,平静
3 〈方〉事情办得完全妥当
造句
1、练习书法,要先仔细观察字帖,然后再落笔。
2、偶然说要练字,老公就买来字帖,诸如此类的各种细心不胜枚举。
3、临行前,我把一部珍藏多年的“三希堂字帖”送给他,作为纪念。
4、刘老师让我们在寒假写下学期的生字帖,这样既可练习写字,又可预习下个学期的字词,真是一举两得呀!
5、这些字帖卡片悬挂在我们课桌的金属杆上,就像许多小旗在教室里飘扬。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