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学生拜师要给老师“束脩”作为见面礼,“束脩”是什么?

老师 0 31

春秋时期,学生拜师要给老师“束脩”作为见面礼,“束脩”是什么?,第1张

春秋时期,学生拜师要给老师束脩”作为见面礼,“束脩”是什么?
导读: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学

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学费即是“束脩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如: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

扩展资料:

“束脩”的引申义、象征义:

“束脩”用于肉脯之外的意义,始自汉代,在东汉时期较为流行。据我们统计,《盐铁论》有1处,《汉书》有1处,东汉碑志有7处,《后汉书》中则有9处。《后汉书》虽然成书于刘宋,但其史料以《东观汉记》等为依据,故可视同东汉史籍。在汉代,随着《论语》的广泛传诵,“束脩”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在肉脯之外被赋予特殊含义。

第一,源于《论语》的记载,使得作为肉脯的束脩,引申出从学事师之义。以往视为年龄标志的例证,作为从学之义更为切当。如《盐铁论》桑弘羊谓“余结发束脩,年十三,幸得宿卫”,《史记》主父偃自言“臣结发游学”,《汉书》施雠“结发事师”。据此则“束脩”相当于“游学”“事师”,盖言自幼即从学于师。

第二,在汉代的经学观念中,贽见之物有象征意义,承载着“叙情配志”的功能。如《周礼》“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郑玄谓“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鸡取其守时而动”。《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也有相似论述,当是汉儒经说之通义。《东观汉记》“圭璧其行,束脩其心”,“束脩”与“圭璧”对举成文,两者本为贽见之物,但皆用其象征意义,可以作为确切佐证。

参考资料:

——束脩

光明日报——说《论语》“束脩”

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徐祯卿的学生。他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并且对老师非常感激。有一天,徐祯卿准备送给老师一份礼物表达他的敬意。他想了很多,最终决定送一块美味的五花肉。

徐祯卿到市场上买了一块鲜嫩的五花肉,然后亲手将其烹煮成一道香气扑鼻的佳肴。他把五花肉端到了老师家中,并虔诚地向老师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老师接过这份礼物,深受感动,并非常欣赏徐祯卿的诚意和孝心。

这个故事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形成了“给老师送五花肉”的典故。这个典故强调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孝心和恭敬。它也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即教育的重要性和师道尊严。

"给老师送五花肉"这个典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强调。在中国,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师生关系也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学生们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常常以各种方式表达,而“给老师送五花肉”则成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之一。

这个典故提醒着人们珍惜师生情谊,尊重和感恩那些给予我们知识和指导的人。在现代社会,虽然礼物的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仍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美德。通过这个典故,我们被教导要对老师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并尽自己所能去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总之,“给老师送五花肉”这个典故源远流长,它不仅强调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更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看重和师道尊严的观念。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师生之间的关系,用行动去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将爱和尊重传递给那些为我们传授知识和指导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感谢和表彰教师的贡献,先后设立了自己的教师节,而我们国家的 教师节 再过不久也要到了,那么今天的 老黄历 就为你介绍,世界各国教师节学生送老师什么礼物。

 俄罗斯:收礼只收小白花

10月的第一个周日为俄罗斯的教师节,在教师节的时候,很多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在俄罗斯,老师收钱是违法的,赠送鲜花的朵数只能是单数,按俄罗斯的习俗,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白,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送白花。

 美国:花钱不如自制

在美国的教师节,老师收到学生的一个小礼物就非常感动,尤其是学生自己制作的礼物。在美国老师心里,花钱的礼物远不如自制的礼物好。有时候, 节日 的时候学生送给老师手表、礼服、首饰等,老师不会收下,还可能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礼物不是老师的必需品,他们会觉得学生没有诚意。

 澳大利亚:收礼的钱老师出

澳大利亚教师节在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不过澳大利亚的老师和学生对教师节倒不怎么看重,澳洲师生之间历来平等相待,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随便走动,老师也会边吃零食边上课。

 在澳洲,反倒是 圣诞 节很受师生们重视,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老师会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吃饭,有些学生也会送老师礼物,但这里有规定,收贵重礼物算受贿,除非老师付钱。

 德国:纵享丝滑

德国巧克力享誉世界,大多数人也都喜欢巧克力,所以每年6月12日教师节,很多学生选择送老师一块巧克力,老师非常欢迎。而在收到礼物后,老师还得写信感谢。在德国,几乎没有学生会送给老师贵重东西,因为德国老师的地位都很高,送贵重东西必然吃闭门羹。

 朝鲜:为老师服务

1977年9月5日,朝鲜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为纪念金日成,将这天定为朝鲜教师节。教师节到来之际,朝鲜车站售票处专门为教师设立教师窗口,理发店有教师专座,商店和其他服务行业把为教师服务的好坏作为考核营业员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准。

 那些没有教师节的国家,教师待遇怎么样?

 芬兰:老师地位高于元首

芬兰没有专门的教师节,但老师的社会地位非常高,甚至享有高于公务员的待遇。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中小学的老师,一般普通小学老师受敬重的程度甚至更胜于国家元首。

 法国:“圣诞老师”快到碗里来

因为法国的休息时间占全年时间的40%以上,根本不用再设立官方的教师节来庆祝。但每年的12月25日圣诞节,学生家长还是会带一些礼物到老师家去做客。

 日本:教师职业极受尊敬

在日本,教师职业极受尊敬,平时教师出门坐公交车,胸前都有教师牌,车上乘客看到以后还会起来让座。在普通商店、超市,都有专门针对教师的打折商品,持教师证件每天都能享受到优惠,但在教师行业里送礼物送钱的现象是非常少的。

给老师送肉有以下几种含义:1 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导,显示尊重的仪式感。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学生与老师之间以肉相赠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教师节礼物。2 代表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在古代,学生们认为老师像敬奉神明一样值得尊敬,因此会向老师赠送礼物以表达敬意。3 送肉给老师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表明学生愿意与老师保持良好关系,并表达了他们希望与老师继续保持联系的愿望。总之,给老师送肉是一种表达感激和尊重的方式,也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爱,永远是生活的主题。父母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它们时时让我们感动。

  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有人说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它就像大海,无边无际没有限制,父爱就像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可以让我们依靠,是我们的靠山,伤心时,会给我安慰,抚平我的伤口,失败时,会给以我无穷的力量,让我有勇气战胜失败,克服困难,获得最后的成功,胜利成功时,他会告诉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取得成功,生病时,他会给我最温暖的呵护,总是第一时间知道,把我从虚弱中带走,让我健康,快乐。上学时,总是用关心的语气说,儿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早点回来,不要贪玩呀,不知道说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天,不知道说了多少句,妈妈就一直没有停过,这能看出妈妈对我的爱是多么的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能看出妈妈对我的关心,爱护,真是一丝不苟啊,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一看摸了摸我的额头,眉毛一下子就皱了起来说,不好,发烧了,她二话不说,就把我送到,连忙让看病,说,是感冒了,妈妈的心之才放松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妈妈还没闲着,让去拿药,妈妈是多么关心我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经过几天治疗,我的病好了。我一想,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我就把家设计了一下。

  母亲节那天,妈妈一回家我就给了妈妈一个惊喜,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每当经过学校门前的小部,看见那些各种各样的食品时,就想起我成功地挡住了零食诱惑的事。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每当放学时,就能看见许多小朋友都围着小部零食吃。我很羡慕他们,也很想吃。回到家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我本以为一向疼爱我的妈妈会答应,没想到妈妈却严厉地说:“不准吃零食,那小部的东西多脏呐,吃了会拉肚子的。”我知道妈妈的脾气,不敢多说,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间里,我躺在床上生着闷气:别人吃了不会生病,我吃了还会生病不成?   又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觉得妈妈说的也对。那是个小部,东西的质量不能保证。再说零食吃多了对我们健康也没有好处。我便反复地对自己说:“别想着吃零食,别去想着吃零食……”   第二天下午放学,有许多同学又围着小部这样,那样。那诱人的食品包装,那喷鼻而来的食品香味,让我有些动摇。就在这时,“别想着吃零食,那会影响你的健康……”这句话又在我耳边不断地响着。我赶紧捂住鼻子,侧过脸,快步向前走去。可喉咙里,却不住咽了好几下口水。回到家,我放下书包,心里乐滋滋的:我成功了!挡住了诱惑。我决定每天都这样,就一定不会总想着零食了。   这样坚持了两天。第三天,我照常向前走,突然,一个同学拉住了我的手;“来,这薯片可好吃了,你不想尝尝吗?”“哦!我……我……”我的心一紧,不知说什么好。说我没钱,万一他说我是穷光蛋,那可不好。说我有钱,我又拿不出来。我转了转眼珠,巧妙地说道;“我不喜欢吃薯片。”“哦!那再见!”我向他挥了挥手,继续向前走。   刚回到家,我准备把书包放在沙发上。在放书包时,我发现沙发上有一元钱硬币。我灵机一动。这一定是妈妈拿衣服时,没留意,从包里掉出来的。我何不把这钱零食,又能解馋,又能炫耀自己。一举两得。我正准备收好钱时,妈妈常教育我的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做人要诚首信,不要欺骗自己。”在我耳边响了起来,我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钱。还警告自己:千万不能干这种事。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我通过努力,终于挡住了零食的诱惑。看见妈妈丢在沙发上的钱,我会自觉地还给妈妈;再多的人零食,我也不会动心。到后来,经过小部时,我连看也不会看一眼,更不会刻意加快回家的脚步。   现在,想起这件事,我就感到骄傲。

幸福的我   我并非一位百万富翁;也并非一位坛好手;更不可能是千万人追求的偶像;只是一个普通的躯体,一个平凡的灵魂。但,我却倍感幸福。   我为何感到幸福?因为—— 父母的疼爱    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关怀我们无以回报。他们把我们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个个视为掌上明珠。正因为此般的疼爱,此般地关怀,我们一天天长大。直到现在,父母依然养育着我们。这十几年来,他们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我们更要勤奋,来尽量报答父母。 正是父母这春天般的关爱,我才倍感幸福。         老师的关爱 老师就象蜡烛,燃烧着自已,照亮了学生。 路费尼的这一句名言说得好。教师是伟大的。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未来。诸葛亮因拜得水镜先生,所以才华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挥,因而成为一代英雄。对于教师的奉献,对于教师的关怀,我们只能用“无可言喻”这个词来表达,老师为了我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呀!如果没有老师的关爱,我的学习成绩能在班级前列吗我因有老师的关爱,所以倍感幸福。 老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已。 老师是灯塔,使迷失方向的人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老师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         同学的友爱 财富并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 同学的友爱,是我在爱的需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因而能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就是因为朋友、同学这个精神支柱支撑着我,给我勇气,我才能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下去。没有友爱的世界是一片茫然的沙漠;没有朋友的人,是终身的孤独者。这句话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因而,我也倍感幸福。        用成绩回报爱 正是由于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我倍感幸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将努力学习,报答父母、老师、同学们的关爱。 

舅舅疼爱我,外婆疼爱我,爸爸也疼爱我,但最疼爱我的人是妈妈。      人人都认为,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当然,我也这么认为。有一件事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我持续高烧39度,爸爸出差在外,妈妈守在我的身边,不停地 用冷毛巾敷在我的头上,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妈妈时不时摸摸我的头,神情非常紧急。迷糊中 ,我睡着了。半夜里,我从昏睡中醒来,发现妈妈还守在我的身边。      去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妈妈带我去艺校考级,在树荫下,妈妈一边给我扇扇子,一边指导我把要考级的曲子拉一遍,豆大的汗珠从妈妈的身上滚落下来。在妈妈的目送下,我走进了考场 ,顺利地通过了二胡四级的考试。      妈妈十分疼爱我,我也非常的爱妈妈。

在24孝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写的:一天,一位老母亲在寒冷的冬天想吃鱼可这天好冷,河、小溪全都结冰了。她有个儿子名叫王强。王强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便躺在结冰的河上,直到把冰融化开始钓鱼。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也很孝顺自已的母亲。母亲也十分疼爱自已的孩子。我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妈妈刚从下班回来,我看到妈妈脸色不怎么好,嗓子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我想应该为妈妈做点什么,于是便到书柜里翻了一本养生茶的书,我很细心的为妈妈找了一种滋补养生的营养茶,并亲自下厨为妈妈煮,当我把一碗冒着热气散发着阵阵清香的养生茶端到妈妈身边时,妈妈非常激动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的母亲就是个非常慈祥、非常爱我的好母亲。我的母亲因工作烦忙不得已把我送到了远在武汉的爷爷、奶奶家,在那里我读了2年书。母亲为了我能更安心的学习,2年如一日每天都坚持打长途给我,今年寒假她又亲自去武汉接我,记的那天雨下的非常大,我看到了妈妈浑身湿淋淋的、脸色非常难看,我一下子扑到了妈妈的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深深的体会到我是母亲的唯一。  这次从武汉回来之后,妈妈不顾工作的烦忙决定把我留在身边,一到家妈妈连口水都没有喝,忙前忙后的为我整理行李。清理好后还耐心地告诉我什么东西放在哪儿了。她怕我记不住还特意一笔一划地写好分类标签贴在没一个抽屉上,每个字都非常工整。我知道,妈妈最不爱一笔一划写字了,可知道我要回来读书,为了让我练成一手好字她一笔一划的带着我一起写,这些字不是单单用墨水写出来的字,它包涵了妈妈对我一份深深的爱。   还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早上她去时发现我有好多头皮屑,没想到妈妈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然而妈妈和爸爸去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回来,原来他们是去给我去头皮屑的洗发露。妈妈打的针有时会有副作用造成力气不足、身体   虚弱。可是妈妈刚打完就去给我洗发露多不容易啊!而且那天天气非常冷,  妈妈并没有穿多少衣服,是什么力量让妈妈为我打完针,就去洗发露。又是什么力量让妈妈顶着雨去,那就是对我的疼爱。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首非常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爸爸——

  一直想写点什么,为你。这么久以来,我写过那么多的人,却未曾留一个字给你。那么好吧,今天就为你写下这些文字,写一个最最平凡也最最不平凡的父亲。

年7月20日星期三,晚上的时候你对我说,星期日的时候就要走了。心里竟有那么多的不舍。这半年来,你总是出差,也没有什么时间呆在家里,我在外地上学,妈妈也是一个人。我们一家三个人,离多聚少,都是一个人生活着。听你说起外面工作的辛苦,涌起心酸的感觉,为你。一个人生活,我们都要坚强一点。虽然我的生活不是尽如人意,但是我会努力做好,因为有你们的期待。

  印象中小时侯你总是有很多时间陪我,喜欢用胡渣在每个贪睡的早晨叫醒我。那时候体弱多病,多少次你抱着我往跑、半夜的时候还要起来照顾我。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你开始变的严厉,很多时候我都很害怕你,怕你的训斥和恨铁不成钢的巴掌。初中是贪玩的年纪,喜欢和朋友玩,放学后喜欢四处闲逛,每次晚一点回家都要想好用什么理由搪塞你,忘了你总是焦急又担心的等待。记得初三时有一次你受伤了,那天晚上很害怕,怕失去你,抱着你哭。高中的时候觉得你不理解我,很多话也不愿意讲。但当我最失意的时候,你一直一直陪在身边。大学,开始军训的时候我甚至来不及和你说再见你就走了。也从来没有怎么打给你,每次都是你打来问我最近过的怎么样。就连这次你要走了,还要为我安排好很多事,还要叮嘱很多。

爸爸不高,现在有些微微的发福,有了白头发,背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挺直。年轻时爸爸是很帅的小伙子。我们很像,都是把爱藏的很深的人,都是不擅表达感情的人。以前不是很懂爸爸,但现在开始懂得,一个父亲的爱。

  爸爸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这么多年来,默默为我做了那么那么多,虽然现在想来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我还是觉得他是伟大的人。今年你的生日我都不能为你过了,那么远,你一个人要好好的啊。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爸爸已经在隔壁间睡着了。他不知道。

  每一个字,我都是流着泪写的,不敢大声哭出来,怕他听到,怕他担心,怕他伤心。

  没有对你说过,我是多么爱你。